大悟读书网 > 人文社科 > 幸福的勇气 > 第四章 付出,然后才有收获

第四章 付出,然后才有收获

哲人:当然。

问题不在于信赖这一“行为”,而在于其“对象”。您说要与所有学生建立交友关系,无条件地信赖所有学生。您认为这种事情真的可能吗?

青年:如何做到?!

青年:……不……,不不,问题不在这里。比如对独一无二的好友无条件地信赖,接纳真实的那个人,如果是这样,完全有可能。

哲人:例如,有的人常常指责周围所有人,“那个人很讨厌”“这个人的这一点令人无法忍受”等。然后就哀叹道,“啊,我真不幸。我难逢知己。”

哲人:是的。在基于信任的工作关系中,教师无法尊重学生,就像现在的你一样。

这样的人是不是真的难逢知己呢?不是,绝对不是。不是遇不到朋友,只是不想交朋友,也就是仅仅是他自己不想涉足人际关系而已。

青年:哈,我明白了。教育的入口是尊重;而尊重就是信赖;然后,基于信赖的关系就是交友关系。就是这样的三段论吧?

青年:……那幺,您是说和任何人都可以成为朋友?

哲人:可以这幺讲。反过来说,我们无法“信赖”一个自己并不尊重的对象。能否“信赖”他人与能否尊重他人紧密相关。

哲人:可以。你与学生们也许是因为偶发性的因素偶然地聚在了一起,也许之前完全是素不相识的陌生人,并且,也许双方并不能成为如你所说的独一无二的好友。

青年:您是说尊重和信赖同义?

但是,请回忆一下阿德勒“重要的不是被给予了什幺,而是如何去利用被给予的东西”这句话。无论什幺样的对象,都可以去“尊重”去“信赖”。因为这并非由环境或对象所左右,而是取决于你自己的决心。

哲人:不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于人,尊重其真实本色。如果说为什幺能够做到这一点,那就是因为无条件地接纳信任那个人。也就是说,因为信赖。

青年:是这样吗?您是说这又是勇气的问题吗?信赖的勇气!

青年:哎?

哲人:是的,一切都可以被还原到这一点上。

哲人:那幺,这里又出现了另一个问题,那就是“尊重真实的那个人”这一主张中尊重的定义,其根本内涵是“信任”还是“信赖”呢?

青年:不对!您根本不懂真正的友情!

青年:前面的辩论内容确实如此。

哲人:什幺意思?

哲人:尊重真实的那个人。你做“你”自己就可以,不必要追求特别,你是“你”自己,仅仅如此就很有价值。通过尊重向孩子们传达这个道理,借此孩子们就会找回受挫的勇气,开始步入自立阶段。

青年:正因为您没有真正的朋友也不懂真正的友情,所以才能说出这种不切实际的话!一直以来,您与他人之间一定都是浅尝辄止的交往。所以才能说出任何人都可以信赖之类的空论!回避人际关系、逃避人生任务的不是别人,正是先生您自己!!

青年:我当然记得。

在自然界中,人类非常渺小而又脆弱。为了补偿这种弱小,人类形成社会并创造出“分工”。分工是人类独特的生存战略……这就是阿德勒所说的“分工”。如果话题仅止于此,青年也许会为阿德勒喝彩。但是,接下来哲人谈到的“交友”,青年完全不能接受。虽然谈着那幺脚踏实地的分工,但把主题换成交友,最终还是开始大谈“理想”!而且又搬出了“勇气”问题!

哲人:为什幺要尊重呢?尊重又是什幺?在此,我们必须回忆一下埃里克·弗洛姆的话。也就是,尊重就是“实事求是地看待一个人”“认识到其独特个性”。

你有几个挚友?

青年:您是说过。

哲人:你应该有独一无二的挚友吧?

哲人:那幺,如何帮助孩子们自立呢?对于这个问题,我说过“要从尊重做起”。

青年:我不知道对方怎幺想。但是,像您说的那样可以“无条件信赖”的朋友只有一个。

青年:是的,我基本认可。

哲人:究竟是什幺样的人呢?

阿德勒的结论很简单。教育的目标是自立,教育者应该做的工作是“帮助其自立”。关于这一点,你应该也是同意的吧。

青年:大学时代的同学。他的志愿是做小说家,我总是第一个读者。他经常在夜深人静的时候突然来到我的住处,激动地说些“我写了个短篇,你看看!”或者“瞧!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中有这幺一节!”之类的话。即使现在,他每次出了新作也会送给我,我获得教师工作的时候还在一起庆祝。

哲人:很好的问题。那幺,在此我们一一回忆一下我们今天的辩论吧。教育的目标是什幺?教育者应该做的工作是什幺?我们的辩论从这些问题出发。

哲人:他一开始就是你的挚友吗?

青年:但是,按照分工进行考虑的话,您的主张就越来越不合理了。究竟为什幺我要与学生们建立交友关系?无论怎幺想都应该是工作关系啊。无论是我还是学生都不是主动地选择对方,只不过是被随机分配在一起的陌生人关系。但是,我们必须互相协作,为了管理好班级,顺利实现毕业这一目标。这正是由共同利害结成的“工作”关系。

青年:那根本不可能吧!友情需要花时间去培养。并非一下子成为好友,而是一起欢笑、一起惊叹、一起干点小坏事,就这样慢慢培养出友情的挚友。有时也会发生激烈的冲突。

哲人:是的,我没有忘。

哲人:也就是说,他在某个阶段由朋友升格成了“挚友”,对吧?什幺时候你开始把他当作挚友的呢?

青年:的确如此。关于分工,目前我尚未找到可以反驳您的点。不过,您不至于忘了吧?这次辩论的出发点是您对我说的“应该与学生们建立交友关系”这句话。

青年:嗯,是什幺时候呢?如果非要说的话,应该就是在确信“对于他我可以推心置腹、无所不谈”的时候吧。

哲人:是的,例如公路上的交通法规。我们基于信任“所有人都会遵守交通法规”这一前提,才会在绿灯的时候通过。这并不是无条件的信赖,首先左右确认一下。即使如此,我们依然对陌生的他人给予了一定的信任。某种意义上讲,这也是事关“顺利交通”这一共同利害的工作关系。

哲人:对普通朋友就不能推心置腹地谈论一切吗?

青年:并且,分工始于超越好恶地去“信任他人”。我们如果不分工就无法生存,如果不与他人协作就无法生存,这也就是“如果不信任他人就无法生存”。这就是分工关系、“工作”关系。

青年:谁都是如此吧。人都是戴着“社交面具”、隐藏真心地活着。即使见了面可以谈笑风生的朋友,也不会互相展露真正面目。选择话题,选择态度,选择语言,我们都是戴着“社交面具”与朋友接触。

哲人:是的。

哲人:为什幺不在普通朋友面前摘下面具呢?

青年:……很有意思,这种阿德勒式的分工实在是很有意思的概念。处于自然界中的人类非常脆弱,根本无法一人独自生存下去。正因为如此,我们结成群体并创造了“分工”的劳动方式。如果是分工的话,即使庞然大物也可以被击败,而且既能够从事农耕,又能够建造住所。

青年:因为一旦这幺做,关系就会破裂!您虽然提倡什幺“被讨厌的勇气”,但特意希望被人讨厌的人根本没有。我们戴着面具是为了避免不必要的冲突,防止关系破裂。若非如此,社会就无法运转。

重要的是“如何利用被给予的东西”

哲人:说得更直接些就是避免受伤吧?

哲人:你这幺想也很自然。最危险的就是提出何为善何为恶之类并不明朗的“正义”。醉心于正义的人无法认同异于自己的价值观,最终往往会发展为“正义的干涉”。而这种干涉的结果就是自由被剥夺、整齐划一的乏味社会。你从事什幺工作都可以,而别人从事什幺工作也都没有关系。

青年:……是的,这一点我承认。的确,我既不想受伤也不想伤害别人。但是,戴面具并不仅仅是为了自保,更多的是和善!我们如果仅仅凭着本来面目和真心去生活,那就会伤害很多人。请您想象一下所有人都真心碰撞的社会会是什幺样……大约会是一幅血腥恐怖的地狱图吧!!

青年:所以高利贷也有价值?

哲人:但是,在挚友面前却可以摘下面具,即使因此伤害到对方,关系也不至于破裂?

哲人:我们的共同体中有“各种各样的工作”,所以需要从事各种工作的人,这种多样性正是丰富性所在。如果是没有价值的工作,就不需要任何人去做,很快就会被淘汰。一份工作没有被淘汰而依然存在,这就说明其具有一定的价值。

青年:可以摘下面具,关系不会破裂。即使他做一两次不合情理的事情,我也不会因此就想和他断绝关系。因为,彼此之间的关系建立在完全接受了对方优点和缺点的基础之上。

青年:嗬!

哲人:多好的关系啊。

哲人:是的,没有区别。

青年:重要的是能够让自己如此信赖的人世上也没有几个,一生能够遇上五个也许就算幸运了。

青年:那幺,您是说只要诚实而真挚地致力于其中,从事救死扶伤工作的人和乘人之危放高利贷的人,其价值也没有区别?

那幺,接下来请您回答我的问题吧。先生您有真正的挚友吗?听您说话感觉像是一个既没有朋友又不懂友情,整日只知道在空想中与书籍打交道的人。

决定“是否愿意与这个人一起工作”或者“这个人遇到麻烦时,是否愿意帮他”的最大要素就是那个人的诚实和致力于工作的态度。

哲人:当然,我也有好几个挚友。正是像你所说的“可以赤诚相见的朋友”或者“即使他做一两次不合情理的事情,我也不会因此就想和他断绝关系的朋友”。

哲人:原则上,分工关系中很重视每个人的“能力”。例如,企业录用员工时也会以能力高低为判断基准。这并没有错。但是,分工之后的人物评价或者关系状况就不会仅仅以能力进行判断,此时更加重要的是“是否愿意与这个人一起工作”。因为,如果双方不愿意一起工作,就很难相互帮助。

青年:哦?是什幺样的人呢?同学、哲学同仁、阿德勒研究的伙伴?

青年:何为“致力于工作的态度”?!

哲人:比如你。

但是,从共同体整体来考虑的话,无论是图书管理员还是初中教师抑或是其他各种各样的工作,一切都是“共同体中必须有人去做的事情”,并不分优劣。假如有优劣的话,也只是致力于工作的态度。

青年:您……您说什幺?!

哲人:例如,你辞去图书管理员的工作,选择了教育者之路。现在,眼前有几十名学生,你感觉自己掌握着他们的人生,感觉自己从事了极其重大并且有益于社会的工作。或许甚至还会认为教育就是一切,其他职业都是微不足道的小事。

哲人:以前我也跟你说过吧?对我来说,你是不可替代的朋友之一,我在你面前从未戴过任何面具。

青年:如何致力?

青年:那幺,这也可以说是对我无条件地信赖吗?!

也就是说,决定人价值的不是“从事什幺样的工作”,而是“以什幺样的态度致力”于自己的工作。

哲人:当然。若非如此,咱们的对话也不会成立吧。

哲人:是的。关于分工,阿德勒这幺说,“人的价值由如何完成共同体中自己被分配的分工任务来决定。”

青年:……撒谎!

青年:您是说无论什幺工作价值都相等?

哲人:是真的。

哲人:不,一点儿也不违背。如果站在分工这一观点上考虑,职业不分贵贱。国家元首、企业老板、农民、工人或者是一般不被认为是职业的专职主妇,一切工作都是“共同体中必须有人去做的事情”,只是我们分工不同而已。

青年:我可不是跟你开玩笑!打算这样操纵人心吗?你这个伪君子!我可不会被你这种花言巧语所骗!!

青年:虽说如此,如果进行任务分工的话,就会产生优劣吧?也就是,负责重要工作者和承担无足轻重工作者。这岂不是违背了“平等”原则吗?

主动“信赖”

哲人:一点儿都不矛盾。首先来看工作关系。通过利害与他人或社会相联系。如此一来,追求利己心的结果就是“他者贡献”。

哲人:你究竟为什幺如此固执地否定“信赖”呢?

青年:但是,阿德勒提倡“他者贡献”吧?三年前,你强烈断言,贡献是人生的指针——“引导之星”。优先考虑自己的利益,这种想法不与“他者贡献”相矛盾吗?

青年:我还要问您呢!信赖陌生人而且是无条件地信赖,这究竟有何意义呢?无条件地信赖也就等于说是对他人不加批判地、盲目地信任吧,这不就等于说要让人成为温顺的羔羊吗?!

哲人:正是如此。

哲人:不是的,信赖并非是盲信。质疑那个人的思想信条或者是他说的话。独立思考,保留自己的想法,这并不是什幺坏事,而是非常重要的工作。在这个基础上应该做的是即使那个人撒了谎,也依然相信撒了谎的那个人。

青年:在分工社会中,“利己”发展到极致就会导致“利他”的结果。

青年:……啊?!

哲人:这里很重要的一点是“谁都不牺牲自己”。也就是,纯粹的利己心的组合使得分工成立。作为追求利己心的结果,一定的经济秩序产生。这就是亚当·斯密所认为的分工。

哲人:信赖他人,这并不是盲信一切的被动行为,真正的信赖是彻彻底底的能动行为。

青年:确实很有道理。

青年:您在说什幺呢?

哲人:狩猎高手们如果能够得到性能高的弓箭,那也是最好不过的事情。自己不造弓箭,而是只集中精力狩猎。然后,将捕获的猎物给大家平分……如此,人们就完成了比“集体狩猎”更先进更高级的分工体系。

哲人:比如,我希望能有更多的人了解阿德勒思想,想要传播阿德勒的学说。但是,这个愿望靠我一个人的努力根本无法实现。有了接纳我的话、愿意倾听我的人的“听的意愿”之后,才可能成立。

青年:的确,不仅仅是一起劳动,还应该各自负责自己擅长的领域。

那幺,如何才能让别人倾听并接纳我的话呢?不能强迫别人“相信我”,相不相信是那个人的自由。我能够做的唯有相信自己倾诉的对象,仅此而已。

哲人:如果只专心于制造弓箭,一天就可以制造几组几十组弓箭。如果把这些弓箭分发给擅长狩猎的同伴们,他们就能够捕获比之前更多的猎物。然后,自己分得一些他们拿回来的猎物即可。因为,这对双方来说都是利益最大化的选择。

青年:信赖对方?

青年:哦?为什幺?

哲人:是的。如果我对你不信赖,即使向你讲述阿德勒思想,你也不会听吧。这跟言论是否妥当无关,而是一开始就不愿意听。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哲人:例如,假设有一位制造弓箭的高手。如果使用他所造的弓箭,命中率和杀伤力都会大大提高。但他并非狩猎高手,不善奔跑、视力也不好,虽然拥有上好的弓箭,但并不擅长狩猎……这时他就会悟出,“自己要专心于制造弓箭。”

但是,我却希望获得信赖,想要你信赖我,并听我讲阿德勒的学说。因此,我要主动信赖你,哪怕你并不信赖我。

青年:利己心?

青年:因为想要获得别人的信赖,所以主动信赖别人?

哲人:这一点无法逃避。实际上,亚当·斯密甚至断言分工的根源就在于人类的“利己心”。

哲人:是的。例如,不信赖孩子的父母会处处提醒孩子。如此一来,即使他们的话有道理,孩子们也不愿意听。反而,越是有道理的话孩子越想排斥。为什幺会排斥呢?因为父母根本不关注自己,也不信任自己,只是一味地说教。

青年:……比起关系好来说,更应该优先考虑能力。

青年:……有道理的话却行不通,这样的事情我也是天天都能体会到。

哲人:是的。拿一个最容易理解的例子来说,体育比赛的队员之间就是典型的分工关系。为了赢得比赛,必须超越个人好恶全力协作。因为讨厌所以无视,或者因为关系不好所以不出场,类似的选择根本没有。比赛一旦开始,每个队员必须忘记个人“好恶”,要把队友看成“功能”的一部分而不是看成“朋友”。并且,自己也要努力当好功能的一部分。

哲人:我们只相信“信赖自己的人”的话,而不是靠“意见的对错”来判断对方。

青年:那幺,我还要接着问。不得不信任或者不得不协作的关系,这得限于劳动现场而言吧?

青年:这一点我也承认,但最终还是得看意见的对错啊!

职业不分贵贱

哲人:小到普通人之间的口角大至国家间的战争,一切纷争都源于“我的正义”的冲突。“正义”会随着时代、环境或立场而发生变化,哪里都不存在唯一的正义和唯一的答案。过于相信“正确”是一种危险。

哲人:是的。这正是人生的课题。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希望找到一致点,渴望与他人之间的“联系”,期待与他人联手……如果想要联手,就只有自己先伸出手。

青年:有意思!哎呀,这太精彩了!工作关系我是理解了。也就是说,为了生存需要分工,为了分工需要相互“信任”。并且,也无可选择。我们不能独自生存,也无法选择不信任,必须建立关系……是这样吧?

青年:不,这也是一种傲慢的想法!因为,先生说您“信赖”我的时候,其实是在想“所以,你也要信赖我”吧?

哲人:是的。人类无法选择“不信任”,根本不可能不协作、不分工。并不是因为喜欢那个人所以才协作,而是不得不协作的关系。你可以这样理解。

哲人:不是,这无法强求。不管你是否信赖我,我都信赖你,继续信赖。这就是“无条件”的意思。

青年:您是说这就是“信任”的关系?

青年:现在怎幺样呢?我根本不信任您。遭到如此强烈的拒绝和反驳,您也依然可以信赖我吗?

哲人:总之,人类不可以单独生存。且不说能否耐得了孤独或者是否想要人陪伴,首先生存层面上就活不下去。并且,为了与他人进行“分工”,就必须相信别人。与不信任的对象,根本无法协作。

哲人:当然。与三年前一样,我依然信赖你。若非如此,也不可能花费时间如此认真地与你交谈。不信赖他人的人就连正面辩论也做不到,更不可能做到像你所说的“对于他我可以推心置腹、无所不谈”。

青年:这是超越善恶的结论吧。

青年:……不不不,不可能!这种话,我根本无法相信!

哲人:这里很重要的一点是阿德勒并没有把劳动本身归为“善”。与道德性的善恶无关,我们必须劳动、必须分工、必须与他人建立关系。

哲人:那也没关系。我会继续去信赖。信赖你,信赖人。

青年:终究还是逻辑性的归结。

青年:别再说了!难道您还认为自己是宗教家吗?!

哲人:但是,实际上地球不是那样的环境。粮食极其有限,而且住所也无人为我们提供。那幺,我们人类该怎幺办呢?劳动,而且不是一个人单独劳动,而是和同伴们一起。阿德勒如此总结,“符合逻辑及常识的答案就是——我们应该劳动、协作、贡献。”

人与人永远无法互相理解

青年:说得真有意思啊!然后呢?

哲人:我再说一遍,我并不信奉特定宗教。不过,无论是基督教还是佛教,经过数千年磨炼出的思想中一定有不可忽视的“力量”。正因为其包含着一定的真理,所以才能不被淘汰留存下来。例如……哦,对了,你知道《圣经》中提到的“要爱你的邻人”这种说法吧?

哲人:阿德勒的发问经常从这幺一个要点开始。引用他的话就是,“如果我们生活在不需要劳动就可以获得一切的行星上,那也许懒惰就会是美德,而勤勉是恶习。”

青年:是的,当然知道,就是您非常喜欢的邻人爱学说嘛。

青年:……哎呀,这是非常重要的课题,请您说得再详细一些。

哲人:这一学说在重要部分缺失的情况下依然流传了下来。《新约圣经》之《路加福音》中提到“像爱你自己一样爱你的邻人”。

哲人:早在阿德勒之前,亚当·斯密等人就已经从经济学角度指出了分工的意义。但是,在心理学领域并且是从人际关系角度倡导分工意义的,阿德勒是第一人。这一关键词明确说明了劳动和社会对于人类的意义。

青年:像爱你自己一样?

青年:……嗯。

哲人:是的。也就是说,不仅仅是爱邻人,还要像爱自己一样去爱。如果不能爱自己也就无法爱他人,如果不能信赖自己也就无法信赖他人。请你这样理解这句话。你之所以一直说“无法信赖他人”其实是因为你不能彻底信赖自己。

哲人:正是如此。人为什幺要劳动呢?为了生存,为了在这个严酷的自然中活下去。人为什幺要形成社会呢?为了劳动,为了分工,生存、劳动以及建立社会,这三者之间密不可分。

青年:您……您说的有些过分了!

青年:正因为以与他人之间的关联为前提,“工作”才是人际关系的课题?

哲人:以自我为中心的人并不是因为“喜欢自己”才只关注自己。事实恰恰相反,正因为无法接纳真实的自己,内心充满不安,所以才只关心自己。

哲人:如果仅仅是结成群体的话,很多动物都在做,但人类是在组成高度分工系统的基础上结成群体。当然,也可以说是为了分工而形成了社会。对阿德勒来说,“工作课题”并非单纯的劳动课题,而是以与他人之间的关联为前提的“分工课题”。

青年:那幺,你是说我因为“讨厌自己”所以才只关注自己?!

青年:……分工?!

哲人:是的,可以这幺说。

哲人:我们人类并不是单纯地结成群体,人类在此掌握了“分工”这一划时代的劳动方式。分工是人类补偿身体劣势而发明出的罕见的生存战略……这就是阿德勒的最终结论。

青年:……哎呀,这是多幺令人不愉快的心理学!

青年:什幺结论?

哲人:关于他人也是一样。比如,人想起闹翻的恋人之时,往往很长时间内脑海中浮现的净是对方讨厌的地方。这是因为你想要令自己认为“分开真好”,其实也证明了自己依然没有真正下定决心。如果不对自己说“分开真好”,心就会再次动摇,请你想一想这样的阶段。

哲人:处于自然界中的人类,既没有锋利的牙齿和翱翔的翅膀,也没有坚固的甲壳,可以说身体方面处于劣势。正因为如此,我们人类才选择集体生活、共同抵御外敌守护自身。集体性地狩猎、农耕、保护粮食和自身安全,一起育儿……阿德勒从这一点上得出了一个非常了不起的结论。

另一方面,如果可以平静地想起昔日恋人的优点,那就意味着你已经不需要特意去讨厌,已经从对那个人的感情中解脱出来了……总之,问题不在于“喜欢还是讨厌对方”,而在于“是否喜欢现在的自己”。

青年:使工作成立的人际关系?什幺意思?

青年:不。

哲人:是的。从生存和吃饭角度去考虑,人当然也必须从事某种劳动。并且,阿德勒关注的是使工作成立的人际关系。

哲人:你还没有做到真正喜欢自己,所以你才无法信赖他人,也无法信赖学生并与之建立交友关系。

青年:哼,多幺平庸啊,总之就是“为吃饭而劳动”吧?

正因为如此,你才想要通过工作获得归属感,想要通过在工作方面有所成就来证明自己的价值。

哲人:对于阿德勒来说,工作的意义很简单。工作就是在地球这一严酷自然环境中生存下去的生产手段。也就是说,他认为工作是与“生存”紧密相关的课题。

青年:那又有什幺不好呢?!通过工作获得认同,也就是被社会认同!

青年:那幺我要问问您,阿德勒究竟如何评价工作?他是不是轻视工作或者说轻视通过工作赚钱呢?这是把容易陷入空洞理想论的阿德勒心理学转变为脚踏实地的实用理论的必不可少的讨论。

哲人:不对。原则上说来,通过工作获得认同的是你的“功能”,而不是“你”。如果有一个“功能”更好的人出现,周围的人就会转向他。这就是市场原理、竞争原理。结果,你总是无法摆脱竞争旋涡,也不可能获得真正的归属感。

为什幺“工作”会成为人生的课题

青年:那幺,怎幺做才能获得真正的归属感呢?!

青年确信:恐怕阿德勒把清贫当作美德,认为一切经济活动都很低贱。所以他轻视工作,主张“与学生们建立交友关系”。这真是天大的笑话。青年既为自己是个教育者自豪,又为自己是个职业人而骄傲。我们不是出于爱好或慈善,而是作为职业去从事教育,正因为如此,才能够尽职尽责地干好本职工作。咖啡已经喝完,夜更深了。尽管如此,青年的眼睛依然炯炯有神。

哲人:“信赖”他人,建立交友关系,只有这一个办法。我们如果仅仅是投身于工作的话,根本无法获得幸福。

哲人:我知道了。那幺,我尽量简单地说明一下阿德勒选择“工作”一词的理由。

青年:但是……即使我信赖别人,也并不知道别人是否信赖我并愿意与我建立交友关系啊!!

青年:啊,又是令人费解的辩论。既然如此,为什幺阿德勒不直接使用“工作”或“交友”之类的词呢?一开始就用“信任”“信赖”以及“爱”来表述人际关系不就可以了吗?你只是把辩论复杂化来迷惑人罢了!

哲人:这里就需要“课题分离”。他人怎幺想你、对你什幺态度,这是自己根本无法控制的他人的课题。

另一方面,交友根本不存在“必须和这个人交友的理由”。既不存在利害,也不是受外界要素制约的关系。它是一种由“喜欢这个人”之类的内在动机结成的关系。如果借用你刚才说的话来讲,那就是相信“那个人本身”,而不是他所具备的“条件”。交友显然是“信赖”关系。

青年:哎呀,这太奇怪了。但是,如果以“课题分离”为前提来考虑的话,我们与他人之间就会永远无法理解吧?

哲人:工作关系是伴随着某些利害或者外在要素的附带条件的关系。例如,因为碰巧在同一个公司,所以要互相协作。虽然人格方面相互并不喜欢,但因为是客户所以要保持关系,而且也相互提供帮助。但是,离开了工作之后根本不想继续保持关系。这就是由工作利害结成的“信任”关系。不管个人是否愿意,都必须保持关系。

哲人:当然,我们根本不可能完全“理解”对方的想法。去相信作为“无法理解的存在”的他人,这就是信赖。正因为我们人类是无法互相理解的存在,所以才只能选择信赖。

青年:什幺意思呢?

青年:哎?!你说的不还是宗教吗?!

哲人:是的。工作关系是“信任”关系,而交友关系则是“信赖”关系。

哲人:阿德勒是一位拥有信赖人勇气的思想家。不,从他当时所处的境况来看,也许只能选择信赖。

青年:信任和信赖?

青年:什幺意思?

哲人:不过,笼统地说“距离”和“深度”,恐怕很难理解,被误解的时候也很多吧。所以,可以简单地这样理解:工作和交友就是“是信任还是信赖?”的区别。

哲人:这正是一个好机会,我们来回顾一下阿德勒倡导“共同体感觉”概念的经过。“共同体感觉”概念是在哪里怎样产生的呢?为什幺阿德勒要下决心提倡这一思想呢?当然,这其中有重大理由。

青年:是的,您已经说过了。

人生要经历“平凡日常”的考验

哲人:阿德勒提出的“工作”“交友”“爱”这三大人生课题。它们都与人际关系的距离和深度密切相关。

青年:共同体感觉产生的理由?

青年:嗬。即使您给我戴高帽子,我也不会放松批判啊。那幺,为何要讲“信任”和“信赖”呢?

哲人:阿德勒与弗洛伊德断绝关系之后,将自己的心理学命名为“个体心理学”,那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前的1913年。可以说,阿德勒心理学一开始便被卷入了世界大战。

哲人:当然。我也有很多东西想要向你学习,事实上,咱们每次交谈我都能获得新的启发。

青年:阿德勒自己也上战场了吗?

青年:您是说既没有老师也没有弟子,咱们都是对等的哲学者?如果是这样的话,是不是您也有可能承认自己的错误,接受我的意见呢?

哲人:是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一开始,当时44岁的阿德勒便作为军医被征召入伍,在陆军医院精神神经科工作。当时军医被委派的任务只有一个,那就是为住院的士兵们实施治疗,尽快把他们送回到前线。

哲人:你肯定非常热爱“知识”,毫无疑问也在不断思考以期达到更好的理解。也就是说,你是一个爱知者,一个哲学者。并且,我只不过是与你站在同一水平线上的一个同样热爱“知识”的哲学者,而并非高高在上传授教义的人。

青年:……竟然是送回到前线。既然如此,为什幺还要治疗呢?!太不可思议啦!

青年:……哈哈!!您是说,像我这种没礼貌的家伙,已经不配称为弟子了吗?这真是杰作啊,提倡阿德勒的您都发怒了。

哲人:正如你所说。治好康复的士兵被重新送回前线,如果治不好也不能回归社会。对于因幼年时失去弟弟而立志当医生的阿德勒来说,军医的任务实在是充满痛苦。后来阿德勒回顾军医时代的事情时说,“品味到了犯人一样的感觉。”

哲人:那是当然。不过,这一点请不要误解,你既不是我的弟子也不是我的学生。

青年:哎呀哎呀,这种工作光想想就令人心痛。

青年:……我是个很优秀的学生吧?我信奉阿德勒的时间比较长,而且还查阅了很多文献进行学习。最重要的是我在教育现场进行了实践。我并不是毫不理解地冲动拒绝。

哲人:就这样,作为“结束一切战争的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了。这是一场前所未有的大战,许许多多的非战斗人员也被卷入其中。这场战争为整个欧洲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当然,这场悲剧也给以阿德勒为代表的心理学家们带来了极大的影响。

哲人:谢谢,你总结得很精彩。

青年:具体讲呢?

青年:如果让我再加上自己的理解,那也就是相信“信任这个人的自己”。因为,如果对自己的判断没有自信,那就一定会要求担保。所以说,只有信赖自己才能信赖他人。

哲人:例如,弗洛伊德经过这场大战之后开始提倡被称为“毁坏冲动、攻击本能或死本能”的“死亡驱力”。这是一个有各种各样解释的概念,眼前我们可以把他看成“对生命的破坏冲动”之类的东西。

哲人:的确如此。

青年:如果不从人类具有这种冲动的角度考虑,也无法解释摆在眼前的悲剧。

青年:在相信他人的时候不附加任何条件。即使没有值得信任的依据也相信,不考虑什幺担保,无条件地相信,这就是“信赖”。相信的是“那个人本身”,而不是他所具备的“条件”。也可以说关注的是人性化的价值,而不是物质性的价值。

哲人:也许是这样吧。另一方面,以军医的立场直接经历了这场大战的阿德勒则提倡与弗洛伊德完全相反的“共同体感觉”。可以说这是值得大书特书的一点。

哲人:那幺,“信赖”是指什幺呢?

青年:为什幺会在这个时候提出共同体感觉呢?

青年:好的。坦率地说,“信任”就是有条件地相信对方。例如,向银行贷款的时候,银行当然不会无条件地把钱贷出去。银行只有在取得不动产或担保人之类的担保之后才会贷出与之相应的金额,并且还会收取非常可观的利息。这并不是“因为相信你所以放贷”,而是一种“因为相信你准备的担保价值所以放贷”的态度。总之,不是相信“那个人”,而是相信那个人所具备的“条件”。

哲人:阿德勒是一个彻底的实践主义者。可以说他并不是像弗洛伊德一样去思考战争、杀人以及暴力的“原因”,而是探索“如何能够阻止战争”。

哲人:那幺,用你的话回顾一下吧。如果是你,会如何解释“信任”?

人类渴望战争、杀人或暴力吗?并非如此。人类都具有视他人为同伴的意识也就是共同体感觉,如果能将这种共同体感觉培养起来就可以防止战争。并且,我们具备完成这一任务的力量……阿德勒相信人类。

青年:“信任”和“信赖”?您可真是一个不停变换话题的人啊。当然记得,至今依然印象深刻,因为那是我很感兴趣的研究。

青年:……但是,他这种追求空洞理想的主张当时就被批判为非科学的思想。

哲人:是的。三年前那个白雪皑皑的最后一日,我就解释了“信任”和“信赖”的区别。你还记得吗?

哲人:是的,他当时受到了很多批判也失去了许多同伴。但是,阿德勒的主张并不是非科学的思想,而是建设性的思想。因为他的原理中的原则是“重要的不是被给予了什幺,而是如何去利用被给予的东西”。

青年:我再确认一遍,您并不是说必须与孩子们成为朋友,这没错吧?

青年:但是,至今世界依然战争不断。

是“信任”,还是“信赖”?

哲人:的确,阿德勒的理想尚未实现,甚至不知道能否实现。不过,我们可以朝着这一理想前进。正如作为个体的人可以不断成长一样,人类应该也可以不断成长。我们不能因为眼前的不幸而放弃理想。

哲人:这里是很多人都会误解的地方。“交友关系”并不单单止于朋友关系。即使那些不能称为朋友的人,很多时候我们也可以与之建立“交友”关系。阿德勒所说的“交友”是指什幺?它为什幺会和共同体感觉相关?咱们好好地讨论一下这个问题。

青年:您是说只要不放弃理想,总有一天将不再有战争?

青年:哎呀,我说让您等等!讨论进行得太快,我根本弄不明白什幺是什幺!您是说因为学校是学习“交友”的地方,所以要和孩子们成为朋友?!

哲人:特蕾莎修女被问到“为了世界和平,我们应该做些什幺?”的时候,她这样回答,“回家之后请善待家人。”阿德勒的共同体感觉也是一样。不是为世界和平做什幺,而是首先信赖眼前的人,与眼前的人交朋友。这样在日常生活中积累起来的信赖总有一日足以平息国家间的争斗。

哲人:不,咱们继续,直到得出结论。此时的问题是究竟在哪里进行“交友”……答案你已经知道了吧。孩子们最初学习“交友”、挖掘共同体感觉的场所就是学校。

青年:只考虑眼前的事就可以了吗?!

青年:请稍等一等!

哲人:不管怎样只能从这一点开始。如果想要让世界远离战争,首先必须自己从争斗中解放出来。如果你想要获得学生们的信赖,首先自己必须信赖学生。不是高高在上地对大家指手画脚,而是作为整体一部分的自己先迈出第一步。

我们只有在“交友”关系中才能尝试着为他人贡献,不进行“交友”的人根本无法在共同体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青年:……三年前您也说过“应该由你开始”这样的话吧?

哲人:不,“掌握”这种说法不对。前面我就说过,共同体感觉是存在于所有人内心的一种“感觉”。不是努力掌握,而是从自己内心挖掘出来。所以,准确地说是“通过交友挖掘出来”。

哲人:是的。“必须有人开始。即使别人不合作,那也与你无关。我的意见就是这样。应该由你开始,不用去考虑别人是否合作。”这是被问到共同体感觉实效性时阿德勒的回答。

青年:怎幺回事?您的意思是说我们通过“交友”关系学习“人格知识”、掌握共同体感觉?

青年:世界会因为我的一步而改变吗?

哲人:对,共同体感觉的定义。

哲人:可能会改变,也可能不会改变。但是,现在不必考虑结果如何。你能做的就只有去信赖最亲近的人。

青年:这话前面说过……

人类并非只有在遇到考试、就职或结婚之类具有象征意义的人生大事的时候才需要面对考验及决断。对于我们来说,平凡的日常生活也是一种考验,在“此时此刻”的日常中也需要做出许许多多的重大决断。逃避这些考验的人根本无法获得真正的幸福。

哲人:好的。“交友”是怎幺回事呢?为什幺我们肩负着“交友”任务呢?我们借助阿德勒的话来思考这个问题。关于“交友”,阿德勒说过,“我们在交友的时候,会学着用他人的眼睛去看,用他人的耳朵去听,用他人的心去感受。”

青年:嗯。

青年:好吧。那幺,还是刚才那个问题,为什幺我必须与学生们建立“交友”关系?

哲人:在讨论天下大事之前,请首先去关心自己的邻人,关注平凡日常中的人际关系。我们能做的仅此而已。

哲人:是的。

青年:……呵呵呵,就是“像爱你自己一样爱你的邻人”吗?

青年:所以,我们必须勇敢面对“人生课题”。

付出,然后才有收获

阿德勒所说的“一切烦恼都是人际关系的烦恼”这句话背后也隐含着“一切快乐也都是人际关系的快乐”这一幸福定义。

哲人:好像你还有无法接受的地方吧?

不是这样,完全不是,因为人的快乐也源于人际关系。“独自生存在宇宙”中的人没有烦恼但也没有快乐,且将会度过极其乏味的一生。

青年:很遗憾,还有很多。确实如先生指出的一样,学生们都轻视我。不,不仅仅是学生们,世上的大多数人都不认可我的价值,无视我的存在。

哲人:没有,你总结得很好,我只补充一点。如果一切烦恼都源于人际关系的话,是否只要切断与他人之间的关系就可以呢?是否只要远离他人,闷在自己房间里就可以呢?

如果他们尊重我,倾听我谈话,我的态度也会改变吧,或者甚至有可能去信赖他们。但是,现实并非如此,大家总是小看我。

如果没有他人,也就没有烦恼。但是,我们根本无法摆脱他人。也就是说,人所具有的“一切烦恼”都是人际关系的烦恼……这样理解有什幺问题吗?

在这种情况下能够做的事情只有一件,唯有通过工作证明自己的价值,信赖或尊重之类的事情都在这之后!

青年:社会的诞生也就是“苦恼”的诞生。在社会中我们深受冲突、竞争、嫉妒、孤独以及自卑等各种烦恼折磨。“我”和“他人”之间常常发出不和谐的声音,那被羊水包裹着的静谧日子再也不可能出现,只能生活在喧嚣的人类社会。

哲人:也就是说,他人应该先尊重我,为了获得他人的尊重,自己努力在工作上取得成就?

哲人:是的。

青年:正是如此。

并且,作为婴儿的我们睁开眼睛明确他人——多数情况下是母亲——存在的那一瞬间,“社会”就产生了。接着是父亲、兄弟姐妹以及家人以外的他人出现,社会也越来越复杂。

哲人:也有些道理。那幺,请你这样想。无条件地信赖他人、尊重他人,这是“给予”行为。

青年:但是,事实上这种假设根本不可能成立。因为从原则上来讲,我们根本不可能脱离他人独自生存。所有人都是由母亲所生,吃乳汁成长。刚出生时,别说是自己一个人吃饭,就连翻身都不会。

青年:给予?

哲人:是的,孤独只存在于“关系”之中。

哲人:是的。换成金钱也许更容易理解。能够“给予”他人一些财物的基本是比较富裕的人。假如自己手里没有相应的积蓄,那也就无法给予别人。

假如宇宙中只有“我”一个人存在,那会怎幺样?恐怕那将是一个既没有语言也没有道理的世界。既没有竞争也没有嫉妒,但也没有孤独。因为只有存在“疏远我的他人”的时候,人才会感受到孤独。真正“一个人”的时候,孤独也就不会产生。

青年:哎呀,如果是金钱的话也许是这样。

青年:哎呀,又在绕圈子!由我来直截了当地说明,很快就能讲清楚。“一切烦恼都是人际关系的烦恼”,这句话的真正意思可以反过来考虑。

哲人:而你现在不想有任何付出却只求“收获”,简直就像是乞丐一样。这不是金钱方面的贫困,而是心灵贫困。

哲人:正是如此。关于这个定义也需要做一些说明,可以断言“一些烦恼”都是“人际关系的烦恼”的理由是什幺呢?阿德勒认为……

青年:太……太没礼貌了……!!

青年:因为它的前提是阿德勒所定义的“苦恼”,也就是“一切烦恼都是人际关系的烦恼”这种说法。

哲人:我们必须保持心灵富裕,并将其中的积蓄给予他人。不是坐等他人的尊重,而是自己主动去尊重、信赖他人……绝不能成为心灵贫困的人。

哲人:是的。那幺,为什幺阿德勒如此关注人际关系呢?这是阿德勒心理学的根本原则,你明白吗?

青年:这种目标既不是哲学也不是心理学!

青年:也就是说,不要关注“行为”,而要关注“关系”。

哲人:呵呵呵。那幺,我再给你介绍一句《圣经》中的话吧,“祷告,然后才有收获”这句话你知道吧?

哲人:是的,这里一个重要的关键点就是这些都是人际关系课题。例如,讲“工作课题”的时候,也不是把劳动本身作为课题来考虑,关注的是其中的人际关系。在这个意义上,用“工作关系”“交友关系”和“爱的关系”这些说法来考虑也许更容易被理解。

青年:是的,时常听到的一句话。

青年:这个我知道,工作课题、交友课题和爱的课题嘛。

哲人:如果是阿德勒,他一定会说“付出,然后才有收获”。

哲人:我明白。阿德勒把一个人在社会上生存时必须面对的课题称为“人生课题”。

青年:……什……什幺!!

青年:如果您不能讲清楚的话,我还得继续反驳。

哲人:只有付出才能有收获,不能坐等“收获”,不能成为心灵的乞丐……这是继“工作”和“交友”之后人际关系方面又一个非常重要的观点。

哲人:如果我的依据仅仅是“因为阿德勒也是这幺做的”,那你肯定无法接受。当然,我还有其他更重要的依据。

青年:又……又一个,也就是……

青年:并且,您还说不应该把面对学生当作“工作”,而应该建立“交友”关系。这其中的理由更加无聊,总而言之无非是“因为阿德勒也是这幺做的”。阿德勒把来访者当作朋友来对待,伟大的阿德勒是这幺做的,所以你也应该这幺做……您认为这样的理由我能接受吗?

哲人:今天一开始我就说过了,也许所有的讨论都将集中在“爱”这一点上。阿德勒所说的“爱”是一个最严肃、最困难、最考验人勇气的课题。另一方面,要想理解阿德勒,就必须步入“爱”的阶梯。不,甚至可以说唯有如此才可以理解阿德勒。

哲人:如果简单概括一下的话。

青年:步入阿德勒必经的阶梯……

青年:我现在正处于不幸之中,我并不是为学校教育而苦恼,只是苦恼自己的人生。并且,理由是我逃避“人生课题”……您是这幺说的吧?

哲人:你有继续攀登的勇气吗?

一切快乐也都是人际关系的快乐

青年:如果您不先把这一阶梯解释清楚的话,我无法回答。是否攀登,了解清楚之后再决定。

哲人的书房里没有钟表。之前的辩论究竟花了多长时间,距离天明还有几个小时?青年一边为自己忘带手表而懊恼,一边反复回味着之前辩论的内容。……弥赛亚情结?要与学生建立“交友”关系?开什幺玩笑?!这个男人口口声声地说我误解了阿德勒,但其实是你误解了我!逃避人生课题、回避与他人交往的人正是整日闷在这个书房里的你!

哲人:明白了。那幺,我们就来思考一下人生课题的最终关口、理解阿德勒思想的重要阶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