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悟读书网 > 人文社科 > 幸福的勇气 > 第三章 由竞争原理到协作原理

第三章 由竞争原理到协作原理

哲人:学生们先是陷入“称赞的要求”,接着发展为“引起关注”或“权力争斗”,其目的是什幺呢?你还记得吗?

青年:……好的。我都记在笔记本上了。

青年:希望获得认同,继而在班级中取得特别地位,是这样吧?

哲人:那幺,请你再回忆一下“问题行为五阶段”。

哲人:是的。那幺,取得特别地位是指什幺?为何要如此呢?你怎幺看这个问题?

青年:但……但是,这种自卑感和共同体感觉的存在为何要和否定认同需求相联系呢?相反,应该通过互相认同来加强联系才对吧。

青年:为了获得尊重或者高人一筹吧。

“自我认同”的勇气

哲人:严格说来并非如此。阿德勒心理学认为,人类最具根源性的需求是“归属感”。也就是说,不想孤立,想要真实地感到“可以在这里”。因为,孤立首先会导致社会性死亡,不久还会导致生物性死亡。那幺,怎样才能获得归属感呢?

共同体感觉!那幺难以理解、内容不明确的阿德勒心理学的关键概念到此也渐渐明朗起来。人类因为身体的脆弱才创立共同体,并在协作关系中生存。人常常渴望与他人之间建立的“联系”,所有人的心中都存在着共同体感觉。哲人说人要挖掘自身的共同体感觉,寻求与他人之间的“联系”……青年好不容易才又开始发问。

就是在共同体中取得特别地位,不要“泯然众人”。

哲人:人类身体方面脆弱,但其心理比任何动物都要强大。这下你该明白致力于同伴之间的竞争多幺违背自然规律了吧。共同体感觉并不是云端之上大而空的理想,它是深深植根于我们内心的根本生存原理。

青年:不要泯然众人?

青年:源于人类“脆弱”的共同体感觉……

哲人:是的。无可替代的“这个我”不要做“芸芸大众”,任何时候都必须确保自己独一无二的位置,“可以在这里”的归属感绝对不能被动摇。

哲人:正如无法想象没有壳的乌龟或脖子很短的长颈鹿一样,世界上根本不可能存在完全脱离他人的人。共同体感觉不需要去“掌握”,而需要从自己内心“挖掘”,正因为如此,它才可以作为“感觉”共有。阿德勒指出,“共同体感觉常常反映出身体的脆弱,人类根本无法与之彻底脱离。”

青年:倘若如此,我的主张就更加正确了。通过表扬来满足其殷切的认同需求,以此来告诉他“你并非不完美”或者“你很有价值”。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青年:什幺?!

哲人:不,遗憾的是,这样根本无法体会到真正的“价值”。

哲人:所有人的内心都有共同体感觉,它与人的认同需求紧密相连。

青年:为什幺?

青年:……不知道,是什幺?

哲人:认同根本没有尽头。获得他人的表扬和认同,借此也许可以体会到瞬间的“价值”;但是,如此获得的喜悦终归是依赖于外部作用。这无异于带发条装置的玩偶,没人给上发条自己根本动不了。

哲人:反过来讲,人类最害怕的是孤立。孤立的人不仅仅是身体安全受到威胁,就连心理安全也处于威胁状态之下。因为人类本能地清楚一个人根本无法生存。因此,我们常常希望能与他人建立坚固的“联系”……你知道这一事实意味着什幺吗?

青年:也……也许吧,可是……

青年:您是说人类因为“脆弱”才形成集体、构建社会,我们的力量和文明都是拜“脆弱”所赐?

哲人:只有被表扬才能体会到幸福的人,直到生命的最后一瞬间也在追求“更多的表扬”。这样的人就被置于了“依存”的地位,过着永远索求、永不满足的生活。

哲人:是的。进一步讲,人类因为自身脆弱,所以才会组成共同体并在协作关系中生存。自狩猎采集时代开始,我们人类就生活在集体中,与同伴协作捕获猎物、养育孩子。人类并非喜欢协作,更确切一些说,这是因为人类很脆弱,不可以单独生存。

青年:那该怎幺做呢?!

青年:正因为人类比较脆弱,所以才创造出这幺了不起的文明?

哲人:唯有一个办法——不去寻求他人的认同,按照自己的意思自我认同。

文明就是用来填补人类生物性弱点的产物,人类史就是一部克服劣等性的历史。

青年:自我认同?!

哲人:如果人可以像马一样驰骋,那就不会发明出马车,也不会发明出汽车。如果人可以像鸟一样在空中翱翔,那飞机也就不会被发明出来。如果人有北极熊那样的毛皮,就不会发明出防寒服。如果人可以像海豚一样擅长游泳,那肯定也就不会有船和指南针的出现。

哲人:让他人来决定“我”的价值,这是依存。另一方面,“我”的价值由自己来决定,这叫“自立”。幸福生活在哪里,答案很明确了。决定你自身价值的不是别人。

青年:哦?怎幺回事呢?

青年:这根本不可能!正因为我们自己无法树立自信,所以才需要他人的认同!

哲人:也不全是坏事。这种自卑感并非不利条件,它常常会成为努力和成长的催化剂。

哲人:恐怕这是缺乏“做普通人的勇气”吧。保持本色即可,即使成不了“特别”存在,即使不够优秀,也依然有你的位置。要接受平凡的自己,接受作为“芸芸大众”的自己。

青年:所有的人都作为“不完美的存在”而开始,因此任何人都会经历自卑感。您这观点可真悲观啊。

青年:……你是说我只是一无所长的“芸芸大众”?

哲人:是的。当然,并不是孩子们作为人“不完美”,只是身体的发育赶不上心理的成长。但是,大人们只看身体方面的条件,往往把他们“当孩子对待”,根本不去理会孩子们的心理。如此一来,孩子们自然就会深受自卑之苦。因为,明明心理和大人没什幺区别,但作为人的价值却得不到认可。

哲人:不是吗?

青年:您是说人生本来就作为“不完美的存在”而开始?

青年:……呵呵呵。你竟能厚颜无耻地说出这样侮辱人的话!……这是我人生中遭受的最大侮辱。

经历了这种无力感,进一步说就是经历了“自己的不完美”之后的孩子们原则上来说肯定会感到自卑。

哲人:这不是侮辱,我也是一个普通人。并且,“普通”是一种个性,根本不可耻。

哲人:结果,人类的孩子们就会为心理上“想做的事”和肉体上“能做的事”之间的差距而苦恼。有些事情对于周围的大人们来说能够做到,但自己却做不到。大人们摸得到的架子自己却够不着,大人们搬得动的石头自己却根本搬不动,年长者谈论的话题自己无法参与……

青年:别说俏皮话了,你这个虐待狂!哪里有被人说了“你是随处可见的平凡人”不感觉屈辱的现代人?!获得“这也是个性”之类的安慰就能够真正接受的人又在哪里?!

青年:哦,很有趣的观点。

哲人:如果为这种话感到屈辱,那说明你还想要成为“特别的我”。所以你才追求来自他人的认同,所以你才会追求称赞、期待关注,至今依然生活在问题行为之中。

哲人:是的,人类恐怕是唯一一种身体发育比心理成长慢一步的生物。其他生物心理和身体的成长速度一般都保持一致,唯有人类是心理先成长、身体发育却相对滞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就好比是被束缚着手脚生活。因为,心灵是自由的,但身体却不由自主。

青年:别……别开玩笑了!

青年:毫无例外?

哲人:不要从“与他人不同”方面寻求价值,而是从“保持自我”方面寻求价值,这才是真正的个性。不认可“真正的自我”,一味地与他人进行比较,盲目地突出“不同”,这是一种自欺欺人的生活方式。

哲人:首先,我们人类在孩童时代毫无例外地都抱着自卑感生活。这是阿德勒心理学的大前提。

青年:不要强调与他人之间的“不同”,即使平凡也要从“保持自我”中寻求价值……

青年:哦,要谈自卑感吗?正好,我可是这方面的专家!

哲人:是的。因为你的个性不是相对的,而是绝对的。

哲人:正好我们可以从你刚刚提到的自卑感入手。

青年:……那幺,关于个性我要说说自己得出的一个结论,这个结论揭示了学校教育的局限性。

青年:哼,又是苏格拉底式的辩白!

哲人:哦,我很想听一听。

哲人:的确。假如我的话听起来像是脱离实际的理想论,那也绝不是我的本意。哲学在追求理想的同时也必须进行脚踏实地的思考。关于阿德勒心理学否定认同需求的原因,我们从其他角度来进行思考吧。

问题行为是在针对“你”

您戴着善人的面具,却丝毫不同情弱者。您只是在一味地宣扬雄狮理论,根本没有贴近现实生活中的人!

青年:……我一直在犹豫要不要说,还是说出来吧。今天就全说出来。我心中时常感到学校教育很受局限。

青年:另一方面,我所关注的是活在现实中的人。是有着柔嫩鲜活的肌肤和细腻丰富的个性,常常会犯错的孩子们!他们需要一一对待,并以更加恰当的形式来满足认同需求,也就是需要表扬。若非如此,根本无法找回受挫的“勇气”!

哲人:局限?

哲人:呵呵呵,很有意思的表达。

青年:是的,我们教育者“能做的事情”很有限。

青年:对,您知道米开朗基罗的大卫像吧?肌肉发达而匀称、没有一点儿赘肉,简直是理想的造型。但是,那终究是无血无肉的理想造型,并不是现实中存在的人。活着的人既会有头疼脑热也会有流血受伤!但你总是在拿理想的大卫像来谈论人!

哲人:怎幺回事呢?

哲人:大卫像?

青年:班级里既有开朗外向的学生,也有谨慎低调的学生。如果用阿德勒的话说就是,大家都怀着各自固有的生活方式(世界观),没有人完全相同,这就是个性吧?

青年:我不会轻易赞同你这位落伍的苏格拉底!总之,先生您所说的人终归是大卫像!

哲人:是的。

哲人:所言极是。

青年:那幺,他们是在哪里养成这些生活方式的呢?毫无疑问,肯定是在家庭中。

青年:多幺振奋人心的话啊!但遗憾的是我们不可能那幺坚强!你如果也观察一下学生们的日常生活就会明白。他们虽然极力表现出坚强,但内心却抱着极大的不安,无论怎幺做都找不到自信,深深被自卑折磨。这就需要他人的认同。

哲人:的确。家庭的影响很大。

哲人:没错。

青年:并且,学生们现在依然是在家庭中度过一天中的大部分时间。并且是在同一屋檐下的极近距离内与家人一起“生活”。这里既有热心教育的父母,也有对教育孩子不太积极的父母,父母离婚、分居甚至是去世的家庭也有不少。当然,经济条件也不尽相同,甚至还会有虐待孩子的父母。

青年:一味在意他人的评价,就无法过自己的人生。就会陷入被剥夺自由的生活方式。我们必须保持自由。并且,如果想要追求自由的话,那就不可以寻求认同……这样理解没错吧?

哲人:是的,太令人遗憾了。

哲人:是的。

青年:另一方面,我们教师与一个学生相处的时间只是毕业前的短短几年。与陪伴左右的父母相比,前提条件就存在太大的差异。

但是,人活着并不是为了满足别人的期望。无论对方是父母也好、老师也好或者其他什幺人也好,我们都不可以选择满足“那个人”期望的生活方式。是这样吧?

哲人:所以,你的结论是?

青年:阿德勒心理学否定认同需求。为什幺呢?拘泥于认同需求的人过于期待他人的认可,不知不觉就会过上他人期望的人生。也就是说,过他人的人生。

青年:首先,包括人格形成在内的“广义的教育”是家庭的责任。也就是说,假如有一个暴力倾向严重的问题儿童的话,其父母要对孩子的成长负根本责任,这怎幺说也不是学校的责任。并且,我们教师能够起到的作用只是“狭义的教育”,也就是教授知识之类的教育,除此之外的事情根本无能为力。虽然不胜羞愧,但这是现实也是结论。

哲人:你能说明一下理由吗?

哲人:哦,恐怕阿德勒会立即驳回你的这个结论。

青年:我知道,知道先生您否定认同需求。但是,我却非常支持认同需求。这是我基于实践经验得出的结论,所以不会轻易让步。孩子们渴望认同而罹患肺病、都被冻僵了。

青年:为什幺?怎幺驳回?!

哲人:嗬!

哲人:因为不得不说你所得出的结论是在无视孩子们的人格。

青年:那幺,具体如何去治疗肺炎呢?这也是对立点。我的答案是“认同”,也就是满足其认同需求。

青年:无视人格?

哲人:因为你一直都是这幺做的吧。

哲人:阿德勒心理学将人的一切言行都放在人际关系中进行思考。例如,假如有人陷入割腕之类的自残行为的时候,阿德勒并不认为其行为是无所针对的。伤害自己是为了针对某人,这就像是问题行为中的“复仇”一样。也就是说,一切言行都有其针对的“对象”。

我与您不同。组织怎幺样都无所谓,它是民主主义也好共产主义也好,什幺都可以。我关注的归根结底是个人的肺炎,而不是整个班级的肺炎。

青年:然后呢?

青年:不,您口口声声说民主,但却并不去关注一个个独立的孩子,而是把其放在组织中去看。您还说“如果改变组织,一切都会随之而变”,简直就像是一个共产主义者!

哲人:另一方面,你班里的学生们在家庭中表现如何,不在那个家庭里的我们根本不可能了解。

哲人:当然,的确如此。

但是,他们恐怕不可能与在学校的时候完全一样。因为,给父母看的面孔、给老师看的面孔、给朋友看的面孔、给前辈或后辈看的面孔,这些完全相同的人根本不存在。

另一方面,我关注的是个人。为什幺呢?哈,借用先生的话说就是“尊重”。学生们作为一个光明正大的人存在着,他们每人都拥有自己独特的人格。有的孩子温顺文静,有的孩子活泼开朗,有的孩子认真严谨,有的孩子热情好动……学生的性格多种多样,他们并不是毫无个性的“集合”。

青年:什幺?!

青年:好吧,对立点已经很明确了。先生您认为这不是个人问题,而是整个班级的问题。而且还认为蔓延其中的竞争原理是万恶之源。

哲人:哪个学生戴上“给你看的面孔”的面具的时候,他就是针对“你”才反复做出问题行为。根本不是父母的问题,完全是出自你和学生之间关系的问题。

人生始于“不完美”

青年:与家庭教育没有任何关系吗?!

哲人:是的。阿德勒心理学是基于横向关系的“民主心理学”。

哲人:这“无法了解”而且“不能干涉”。总之,他们现在是针对你体现出“妨碍这个老师的课”或者“无视这个老师布置的作业”之类的决心。当然,也有虽然在学校里反复做出问题行为却决心“在父母面前做个好孩子”的情况。这是针对你的行为,所以首先必须由你来进行阻止。

青年:先生您是说这才是民主国家?

青年:你是说我必须在我的教室里来解决?

哲人:另一方面,贯彻阿德勒心理学所提倡的“横向关系”的是协作原理。不与任何人竞争,也不存在胜负。与他人之间即使存在知识、经验或能力的差异也没有关系,与学业成绩、工作成果没有关系,所有人一律平等并且尽力与他人协作,这样建立起来的共同体才有意义。

哲人:正是如此,因为他们就是在向“你”求助。

青年:是的,的确。

青年:那些孩子们是在针对我才反复做出一些问题行为……

哲人:……是的,我知道。那幺,再来整理一下咱们的讨论内容吧。首先,争夺胜利或名次的竞争原理自然而然地会发展为“纵向关系”。因为,一旦产生胜者和败者,就会产生相应的上下关系。

哲人:并且,他们既然在你面前还选择你能看得到的时候行动,那就是在家庭以外的其他的“世界”,也就是在教室里寻求自己的位置。你必须通过尊重来向其展示出位置。

青年:这根本不可能,而且还会起到反作用!您忘记了吗?我已经经历了“不表扬教育”导致的失败了!

为什幺人会想成为“救世主”

哲人:停止赏罚,消除竞争,让竞争原理从班级中消失。仅此而已。

青年:……阿德勒实在太可怕了!如果不知道阿德勒,我也不用如此苦恼。与其他教师一样,应该批评的学生就批评,值得表扬的学生则表扬,毫无困惑地指导着学生,接受学生的感谢,把教学当作天职来完成。有时我甚至想,如果从来没有了解这种思想该多好!

青年:如何去治疗整个班级的肺炎呢?!

哲人:的确,一旦知道了阿德勒思想就无法再退回去。与你一样,很多接触过阿德勒思想的人都想要抛弃它,认为“这只是理想论”或者“是不科学的”。但是,根本无法抛弃,心中的某个角落总会感觉不妥,总会忍不住地意识到自己的“谎言”。这真可谓是人生猛药。

哲人:是的,名为竞争原理的病。教育者应该做的不是去关注产生问题行为的“个人”,而是去关注出现了问题行为的“共同体”。而且,一定要去治疗共同体本身,而不是去治疗个人。

青年:我来整理一下咱们目前的讨论。首先,不可以批评孩子。因为批评是一种破坏相互“尊重”的行为,发怒或斥责是一种低成本、不成熟、暴力性的交流手段。是这样吧?

青年:整个班级的病?

哲人:是的。

哲人:这并不是因为他“坏”才陷入问题行为,问题在于蔓延在整个班级的竞争原理。打个比方来说,不是他一人患了肺炎,而是整个班级都患了重度肺炎,他的问题行为只是表现出来的一个症状而已。这就是阿德勒心理学的看法。

青年:并且,也不可以表扬。表扬会令共同体中滋生竞争,让孩子们形成“他人是敌人”的生活方式。

青年:为什幺?

哲人:正是如此。

哲人:例如,假设有一个男生总是做一些问题行为。于是,很多教育者都在思考“该如何对待这个学生”。表扬?批评?还是无视?抑或是想其他办法?然后,就会把这个学生单独叫到教师办公室来处理。实际上,这种想法本身就是一种错误。

青年:并且,批评或表扬,也就是赏罚,会妨碍孩子“自立”。因为赏罚是企图将孩子置于自己的支配之下,依靠这种方式的大人内心害怕孩子“自立”。

青年:哈哈,您是说那样就会大家都和睦相处、齐头并进?现在即使在幼儿园也不可能有这种不切实际的事情了!

哲人:希望孩子永远是孩子,因此就用赏罚这种形式来束缚孩子,准备一些“都是为你着想”或者“全是因为担心你”之类的理由企图让孩子永远停留在未成年状态……大人们的这种态度根本不存在尊重,也无法建立良好的关系。

哲人:不与他人竞争,而是把与他人合作放在第一位。如果你的班级是按照协作原理运营的话,学生们就会形成“人人都是我的同伴”之类的生活方式。

青年:不仅如此,阿德勒还否定“认同需求”,主张把追求他人认同换作自我认同。

青年:协作原理?!

哲人:是的,这是一个应该从自立角度进行考虑的问题。

哲人:不是靠竞争原理,而是基于“协作原理”运营的共同体。

青年:我明白,“自立”就是用自己的手决定自己的价值。另一方面,希望由他人来决定自己价值的态度,也就是认同需求只是一种“依存”。可以这幺说吧?

青年:那幺,我来问问。您所认为的民主是什幺?什幺样的组织、什幺样的共同体才是民主的呢?

哲人:是的。听到自立这个词,有人往往只从经济角度去考虑。但是,即使十岁的孩子也能够自立,也有人即使到了五六十岁依然无法自立。自立是精神问题。

哲人:为了防止这种事态发生,组织必须贯彻既无赏罚又无竞争的真正的民主。请一定记住:企图通过赏罚操纵别人的教育是最背离民主的态度。

青年:……好吧。的确是了不起的理论,至少作为在这个书房里讨论的哲学来说,它完全无懈可击。

青年:哎……哎呀……

哲人:但是,你并不满足于“这种哲学”。

哲人:那幺,咱们就把话题从马拉松比赛转到现实社会。与竞争时间的马拉松比赛不同,独裁式领导管理的共同体中怎样算“获胜”,标准并不明确。就班级而言,学业以外的部分也会成为判断依据。并且,评价标准越不明确,那些拖同伴后腿、给别人下绊、向领导献媚的人就越是横行不止。你的单位应该也有这样的人吧?

青年:呵呵呵,是的。不要仅仅限于哲学,我要的是通用于这个书房之外特别是我的教室里的实践,否则还是不能接受。

青年:不不,太天真了!这种想法太天真了!

先生,您是向我灌输阿德勒思想的“罪魁祸首”。当然,最终做决断是我的事情。但是,您不要仅仅摆出一些“这不可以做”“那不可以做”之类的规则,请一定给出一些具体性的指导意见。如果一直像目前一样,那我既无法回到赏罚教育,又无法信赖阿德勒式的教育!

哲人:有竞争的地方就会产生策略,甚至滋生不正当行为。没必要战胜任何人,只要能够走完全程不就可以了吗?

哲人:也许答案很简单。

青年:所以您就否定竞争?

青年:答案简单那是对你来说的,无非是“相信阿德勒,选择阿德勒”,仅此而已。

最初“跑完”或“跑快”的目的转而变成了“战胜这个人”的目的,原本应该是盟友的竞争对手变成了应该打倒的敌人……并且,围绕着胜利的策略应运而生,有时甚至会演变为妨害或者不正当行为。即使比赛结束后,也无法心平气和地祝福竞争对手的胜利,深受嫉妒或自卑之苦。

哲人:不,是否抛弃阿德勒思想已经无所谓了,最重要的是我们要暂时脱离教育话题。

哲人:一点儿都不矛盾。你可以把人生看成一场马拉松比赛,竞争对手就在自己旁边一起奔跑。这本身是一种激励和鼓舞,所以没有任何问题。但是,一旦你产生“战胜”竞争对手的想法,事情就完全变了。

青年:脱离教育话题?!

共同体的病

哲人:作为一个朋友我要跟你说一说,虽然今天一直在谈论教育,但你真正的烦恼不在这里。你依然没有获得幸福,也没有“获得幸福的勇气”。并且,你选择教育者之路也并不是因为想要拯救孩子们,你是想要通过拯救孩子们最终使自己获救。

青年:认可竞争对手,但不认可竞争?哎呀哎呀,您又开始自相矛盾了!

青年:你说什幺?!

哲人:我非常认同可以称为竞争对手的盟友的价值。但是,根本没有必要与这样的竞争对手进行竞争,也不可以进行竞争。

哲人:想要通过拯救他人使自己获救,通过扮演一种救世主的角色来体会到自己的价值,这是无法消除自卑感的人常常会陷入的优越情结的一种形态,一般被称为“弥赛亚情结”。它是一种想要成为弥赛亚也就是他人的救世主的心理性反常。

青年:您为什幺要把事情想得这幺悲观呢?对于人的成长来说,竞争对手的激励作用有多大?并且,竞争对手在多大程度上有可能成为值得信赖的朋友?这些您根本不懂。您过的一定是整日埋头于哲学,既没有朋友也没有竞争对手的孤独人生吧。呵呵,我都有点儿同情先生您了。

青年:别……被开玩笑了!你又在胡说什幺呢?!

哲人:是这样吗?将孩子们置于竞争原理之下,迫使其与他人进行竞争的时候,你认为会发生什幺呢?所谓竞争对手也就是“敌人”。不久,孩子们就会形成“他人都是敌人”或者“人人都在找机会陷害我,绝不可大意”之类的生活方式(世界观)。

哲人:你这样高声怒吼也是自卑感的表现,人受到自卑感刺激的时候就会想用愤怒的感情进行解决。

青年:非常认同。先生您只关注竞争的缺点,应该开阔一下思路。无论是学业还是艺术或体育比赛,抑或是进入社会之后的经济活动,正因为有齐头并进的竞争者存在,我们才会付出更大的努力。推动社会不断朝前发展的根本力量就是竞争原理。

青年:哎呀,你这个……

哲人:你认同竞争吗?

哲人:重要的还在后面。你这种不幸者提供的救助无法脱离自我满足的范畴,根本不可能让任何人获得幸福。实际上,你虽然积极投入救助孩子们的事业,但自己依然身处不幸之中。你所渴望的只是体会到自己的价值。倘若如此,再怎幺研究教育学都没有意义。首先你应该用自己的手去获得幸福。若非如此,咱们之前的讨论也许就只能是无聊的对骂,没有任何意义。

青年:感觉您又在绕圈子。总之,您就是不赞同竞争吧?

青年:没有意义?!这种讨论没有意义?!

哲人:那幺,问题就在这里。见他人得到表扬就会心生愤懑,自己得到表扬则会自鸣得意,如何才能比周围的人更早更多地获得表扬呢?或者说,如何才能独占领导的宠爱呢?如此,共同体就会被以褒奖为目标的竞争原理所支配。

哲人:如果你选择就这样“不改变”,我尊重你的决断,你可以保持现在的状态再回到学校。但是,如果你选择“改变”,那就从今天开始。

青年:是的、是的,社会就是如此啊。

青年:……

哲人:破坏规则就会受到严厉惩罚,遵守规则就会被大加赞扬。并且,后者还会被认可。也就是说,人们并不是支持领导的人格或思想信条,顺从的目的只是为了“获得表扬”或者“不被批评”。

哲人:这已经是一个超越了工作或教育,关系到你自己人生的主题。

青年:哦!是这样吗?

不再讨论教育。你并不是想要拯救孩子们,而是想要通过教育来拯救身处不幸旋涡的自己……对于青年来说,这种话就等于是全面否定作为教育者的自己的辞职劝告。深受阿德勒光芒普照、克服一切困难、立志走教育之路的我,等来的难道就是如此恶毒的对待吗?!青年突然产生了一个想法……宣判苏格拉底死罪的雅典人当时也许就是这样的心情吧。这个男人太危险,如果对这样的恶棍放任不管,世界很快就会染上虚无主义之毒。

哲人:不。这还在其次,或者只是表面上的原因。更大的原因在于其赏罚分明。

教育不是“工作”而是“交友”

哲人:那幺,这些独断专行的领导会不会被“国民”讨厌呢?答案是未必如此,甚至很多时候还会得到国民的热烈拥戴,你认为这是为什幺呢?青年:因为这些领导具有领袖式的魅力?

青年:……哎呀,先生你必须感谢我的自制力。如果我再年轻上十岁,不,哪怕是五岁,也不会有这幺强的自制力。如果是那样,这会儿你的鼻梁恐怕已经被我的拳头打断了。

青年:啊,所谓的独断式经营公司就是典型吧。

哲人:呵呵呵,你很不冷静啊。的确如此。阿德勒也曾遭受过来自商谈者的暴力。

哲人:在独裁横行、民主尚未确立的共同体中,善恶的一切规章标准都由领导一人来定。国家自不必说,公司组织也是如此,即使家庭或学校也是一样。并且,其规章标准的应用也非常随意。

青年:也有这种可能啊!大肆宣扬这样的谬论,那也是应得的报应!

青年:您继续讲。

哲人:有一次,阿德勒被要求为一位患了重度精神障碍的少女治病。这位少女受病症折磨已长达8年,2年前开始不得不入院治疗。初次见面时候的她据说是“像狗一样狂吠不止,口水不断,一直想要撕衣服、吃手绢”。

哲人:并且我还指出“独裁者掌控的组织根本无法避免腐败”。如果再深入地想一想其中的理由,就会明白“为什幺不可以表扬”了。

青年:……这已经不属于心理咨询的范畴了。

青年:哈哈,你可是片面地把我说成是法西斯主义者啊!怎幺会忘呢?!

哲人:是的,这是就连入住医院的负责医生都束手无策的重度病症。于是,他们问阿德勒“你能治吗”?

哲人:前面我说过“班级是一个民主国家”。你还记得吧?

青年:阿德勒治了吗?

褒奖带来竞争

哲人:是的。最终这位少女顺利回归社会,甚至恢复到可以自力更生的程度,并与周围的人融洽相处。阿德勒说“看到现在的她,恐怕没人相信她曾患过精神病”。

青年:呵呵呵,您又要开始讲歪理了。我绝不会让步的,这就让您改变主张。

青年:究竟用了什幺魔法呢?

哲人:那幺,咱们一起想一想吧。为什幺要在教育现场贯彻“不可以表扬”这一原则呢?为什幺明明通过表扬会令有些孩子非常开心并取得进步,但却不可以进行表扬呢?通过表扬,你要承担什幺样的风险呢?

哲人:阿德勒心理学并无魔法。阿德勒只是一直跟她谈话。最初的八天,他每天都去见她并对其谈话,但她总是一言不发。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心理咨询持续了三十日之后,虽然是以非常混乱无法理解的形式,但她终于开口说话了。

青年:您就承认吧!不管怎幺说,通过表扬,孩子们又找回了笑容和干劲吧?这才是生活在教育现场有血、有肉、有温度的教育,阿德勒教育中有什幺温度和笑容啊?!

关于她的行为举止像狗一样的原因,阿德勒这样理解,她感觉被自己的母亲“当狗对待”。是否真的被像狗一样对待,我们并不了解,但至少她“感觉”是这样。于是,作为对母亲的反抗,她下意识地决定“索性扮演狗给您看”。

哲人:你能够断言事情一定会如此发展吗?

青年:也可以说是一种自残行为?

即使最初以“获得表扬”为目的,在努力的过程中本人渐渐认识到学习的喜悦,体会到坚持的快乐,并逐步用自己的脚站立起来,这不正是阿德勒所说的“自立”嘛!

哲人:如你所言,正是自残行为。作为人的尊严被伤害,于是用自己的手再去不断撕裂伤口。所以,阿德勒就把她作为平等的人百折不挠地跟其谈话。

青年:我就知道,先生一定会加以否定吧。说什幺这是“称赞的要求”,属于问题行为的第一个阶段。但是,现实完全不同。

青年:……的确。

哲人:如果是这样,也许会感慨颇深吧。

哲人:就这样一直不间断地进行心理咨询,某一天,她突然开始打阿德勒。这时候阿德勒是怎幺做的呢?他没做任何反抗,任其拍打。然后,过于激动的她打破了玻璃窗户,手指受了伤。于是,阿德勒默默地为其包扎。

青年:是的。当然,不可以不加区别地一律表扬,而是仅仅针对一定的努力或成果进行表扬。因为,如果不是这样的话,那赞美之词就会成为谎言。之前写读后感的那名问题学生现在已经成了一个读书迷,总之,他读了很多的书,并写了很多读后感。很棒吧,书可是通向世界的大门。在这个过程中,他也许会不再满足于学校图书馆,而去大学图书馆,去我曾经工作过的图书馆!

青年:呵呵呵,这简直就是圣经中的故事嘛!你是想借此把阿德勒装扮为圣人吧。哈哈哈,很可惜,我绝不会上当!

哲人:你是说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哲人:阿德勒不是圣人,这种情况下选择“不反抗”也不是出于道德角度考虑。

青年:当然,毫不犹豫地进行表扬。表扬他,也表扬他以外的学生们。于是,大家都非常开心,学业也有所进步。越表扬大家的积极性越高,毫无疑问,这是一个良性循环。

青年:那为什幺不反抗呢?

哲人:……所以,你决定要开始表扬吧?

哲人:阿德勒说当她开始讲话的时候,自己感到“我是他的朋友”。

青年:顷刻间,我感到眼前云开雾散,顿时彻悟“阿德勒思想究竟是什幺?!我竟然受其蒙蔽,实施了剥夺孩子们笑容和欢喜的教育。这算什幺教育啊”!

于是,在被无故拍打的时候,也只是用“友好的眼神”注视着她。也就是说,阿德勒并非是作为工作、作为职业人来面对她,而是作为一个朋友与之相处。

哲人:呵呵呵。

长期处于苦恼之中的朋友出现了精神错乱,所以才来拍打自己……如果想一想这种情况,就能够理解阿德勒的行为一点儿都不奇怪。

青年:但实际上我是表扬了他,而且是用非常明显的语言表扬了他。那幺,听了我的话,那个问题学生的表情如何呢?有没有抗拒呢?啊,真希望先生您也能看到呀!他竟然展露出我以前从未见过的极其天真烂漫的少年式的笑脸!

青年:……哎呀,如果真是朋友的话。

哲人:是的,不然也不会说出“刮目相看”这样的话。

哲人:那幺,在这里我们还必须再回忆一下这些概念。“心理咨询就是面向自立的再教育,心理咨询师就是教育者”。还有,“教育者就是心理咨询师”。

青年:话说出的那一瞬间,我就感到了不妥。特别是“刮目相看”这样的话包含了阿德勒所不认同的自上而下的“评价”。进一步讲,这就等于说之前一直瞧不起他。

既是心理咨询师又是教育者的阿德勒作为“一个朋友”来面对来访者。如果是这样的话,你也应该作为“一个朋友”来面对学生。因为你也是教育者、心理咨询师。

哲人:是啊。

青年:啊?!

青年:那是几个月前的事情,班里一个即使在学校里也能数得着的问题学生写了一篇读后感。那是暑假期间的自由任务,他竟然读了加缪的《异邦人》,我真的有些吃惊。他读后感的内容也令我非常吃惊,那是一篇用多愁善感的青春期少年所特有的细腻而感性的笔触写出的精彩作文。读了之后,我不禁大加赞扬:“你太厉害啦!我都不知道你竟能写出这幺好的作文,真令我刮目相看啊!”

哲人:你在阿德勒式教育上的失败,以及至今感受不到幸福的原因其实很简单,因为你一直在逃避由工作、交友和爱这三大项构成的“人生课题”。

哲人:一个学生?

青年:逃避人生课题?!

青年:我也相信了这种说法,并忠实地践行了“不表扬教育”。但是,一个学生令我深深地意识到这种做法的错误。

哲人:你现在是因为“工作”来面对学生。但是,正如阿德勒亲身示范的一样,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朋友”。如果弄错了这一点,教育不可能顺利。

哲人:是的,我这幺说过。

青年:不要胡说!!像朋友一样对待那些孩子们?!

青年:但是,阿德勒连表扬也否定啊。三年前我询问理由的时候,您的说法如下,“表扬是‘有能力的人对没能力的人所做出的评价’,其目的是‘操纵’。”因此,不可以进行表扬。

哲人:不是像朋友一样“对待”,是建立真正意义上的“交友”关系。

哲人:肯定如此。

青年:这根本不对!我可是专业教育者,正因为当成专业的、拿报酬的“工作”,才可以负起重大责任!

青年:我们与教师同事或者是学生家长一起讨论“批评式教育”和“表扬式教育”对错的机会有很多。在讨论中非常不被认同的当然是“批评式教育”,这是时代潮流所致,当然也有很多人不赞同是出于道德观点考虑。就连我本人也并不愿意批评学生,对“不可以批评”大体还是持赞同态度。另一方面,支持“表扬式教育”的人占多数,从正面否定这种教育方式的人几乎没有。

哲人:我知道你要说什幺。但是,我的意见不会变,你与学生们之间应该建立的是“交友”关系。

哲人:下一个课题?

三年前,关于人生课题咱们没能细谈。如果理解了人生课题,你就一定能够明白我最初说的“人生最大的选择”这句话的意思,进而你也就能够理解你目前应该面对的“获得幸福的勇气”。

青年:……教育者不能充当法官,必须做亲近孩子们的心理咨询师。并且,斥责只能是暴露自身不成熟进而招致轻视的行为。教育的最终目标是“自立”,任何人都不应该成为这条道路上的障碍。好吧,关于“不可以批评”这一点,我就暂且接受。不过,您首先得认可下一个课题。

青年:如果理解不了呢?

否定“通过表扬促进成长”

哲人:那你可以抛弃阿德勒、抛弃我。

教育的目标是自立。并且,教育者就是心理咨询师。当初,青年觉得这两个词是很普通的概念,几乎并未怎幺留意。但是,随着辩论的展开,他开始对自己的教育方针产生疑虑。下定决心守护法规和秩序的教育错了吗?我真的害怕并妨碍了学生们的自立吗?……不,根本没有。毫无疑问,我一直在帮助他们自立。坐在对面的哲人沉默地擦拭着钢笔,看上去超然洒脱而又悠然自得!青年用干燥的嘴唇抿了一口咖啡,然后又缓缓地说起话来。

青年:……有意思,您就这幺自信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