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悟读书网 > 人文社科 > 向上生长 > 第三章 认知突围

第三章 认知突围

在读高中的时候,把教科书上的题目练习好,对一个高中学生来说是最需要做的基础功课,但是大部分人踏踏实实地做到了吗?当然没有,那为什么没有做到呢?主要大部分人是狂妄的,认为自己非同凡响,要做就做有难度的事,对最基础的事情不屑一顾。殊不知,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事都是相互联系的,你掌握不了这些基本的,你就没办法向前走一步,更何况挑战有难度的,你的水平一直就被锁死在基础区。这也是世界上最常见的一个逻辑:人生的路往往是在一个阶段完成所有任务后才能进入下一个阶段,有点像游戏里的角色升级,但是生活的诡异之处就在于,没人告诉你有哪些任务是这个阶段必须完成的,所以很多人一直被锁死在低阶状态,陷入低水平循环。

我同学做了这么些年的高考培训,他深刻地体会到:90%的孩子智商都差不太多,一个孩子能否考好,关键是他在高中的时候是不是一直在做“有效练习”,也就是有没有把基础的东西练习足够长的时间。

我在这里举高考的例子,主要是因为大家都经历过,有体验。

这也是为什么我同学做假期高考培训项目的时候,总要从教科书里找一堆题目,看看准备参加培训的人的基本功怎么样。如果一个准学员对教科书上的东西一知半解,他们就会把家长拉到一旁,循循善诱地说,要不咱别补课了,你家的孩子需要的是回去多做教科书上的作业……

很多人理解不了国家为什么那么重视高考,为什么要一考定终身。一方面是公平,所有阶层的孩子都统一装备入场比拼,不存在你家的孩子练了十八般武艺,别人家的孩子开着艾布拉姆斯主战坦克入场。另一方面,高考本身是个“虚拟任务”,通过这次“虚拟任务”的测试,看看你完成得怎么样。如果你连这个“虚拟任务”都完不成,那么就可以初步判断你整体的人生观有问题。没错,确实是你的人生观存在问题,并不是智商存在问题——这个时候可能不止孩子的人生观有问题,往往也意味着家长的人生观出现了问题,最多的问题是很多家长觉得自己的孩子非常优秀、智商超人,以至于要搞跨越式教育才能满足需求,让孩子去做难度很高的题,去参加不必要的培训,反而忽略了基础性的东西,最后得不偿失。

我的一个师兄大学毕业后去做培训了,他们做的是专门针对高考的项目。他们长期研究往年高考的所有真题,统计出那些通过重复的基础训练就能答对的题目的比例。也就是说,他们测算出了你把教科书上的那些题都弄明白了,你能考出多少分。他们也统计出来需要那种特别聪明的才能答对的题目的比例,也就是说,普通人搞不定,只有聪明的、平时多研究难题的人才能答对的题目。当他们总结出来之后,很是让人惊讶——他们发现,如果你真弄明白了教科书上的那些东西,正好能够考上本科。也就是说,一个人能做对教科书上面的任何题目,他就达到本科水平了。如果一个人在这个基础上再进行提升,就有希望考上“211”类的学校了,他们的培训中心主要是干这个活,如果孩子基础扎实,就带着练练不太难的题,效果非常明显。

孩子会继承家长的生理基因,长得多少跟家长有点像。此外还继承了家长的社会基因,思考问题的模式也多少有家长思维模式的影子。比如家长觉得自己的娃非常优秀,是一个百年奇才,孩子时间长了自然也有种矛盾的感受,也就是我们上面提到的“波粒二象性”,即一边觉得自己很优秀,可是从成就来看又非常普通。

很多人的生活状态基本上呈现波粒二象性,在自己觉得自己很厉害和别人基本无视自己这两种状态间切换,随着观察者的变化,自身定位也变来变去,这种现象倒也说不上是特别坏的事情。不过据我观察,很多人一事无成,就是因为自己对自己的定位有问题。

我以前也讲过,我这辈子最豁然开朗的时刻,就是意识到自己是个普通人。因为我记性不太好,所以要多做笔记;因为我智商一般,所以要笨鸟先飞,不仅先飞,而且要多飞,多重复几次,反而记得更熟;因为我读书不太快,所以要慢慢看,尽管看得慢,但是投入时间量巨大,也能形成规模优势。

图2 68%区间

当我们认识到人生唯一能依赖的只有多重复、多练习,心里反而踏实了太多——我曾一度很痛苦自己不是天才,不能过目不忘,不过好在我后来发现我不需要那个神技。

这里68%是个奇怪的数字,它到底代表了什么呢?其实它代表了普通人在人群中占的比例就是68%,比较优秀的人占的比例是13.6%。

三、家长要勇于承认孩子普通

后来发现很多人都有这种困扰,觉得自己应该是很特别的,可是深度审视之后发现自己不但普通,而且普通到做什么事情都做得不太好,也不是太坏,完全在68%区间(图2)。可是多数人又不愿意承认,因为觉得承认之后自己活得没有价值。

有些人很奇怪,自己其实普通得不能再普通,但是内心深处总觉得自己的孩子应该是基因突变。这种观念有极大的问题,需要及时纠正。

我以前总不愿意承认自己庸俗又正常,为了显得自己比较奇特,甚至经常在想宁愿做一个精神病也不愿意做个普通人。

这些年,我见到太多人接受不了自己的孩子是个普通人,导致家庭生活一团糟。我大学同学就是其中一个,他们夫妻俩都是学霸,都是博士,毕业后都直接留在学校工作。他们夫妻俩一度因为孩子的教育问题差点情感破裂,因为他们的孩子学习成绩一般,这让他们一度相互怀疑孩子不是自己亲生的,毕竟自己当初读书的时候没这么笨。后来我这个同学开导别人的时候,才突然明白了:原来我们第一节说的那种“均值回归”发生在他自己身上了。

二、意识到自己是个普通人是多么的幸福

是的,他们后来意识到自己的孩子并不是笨,只是普通而已,他们之前的痛苦是因为不太能接受自己的孩子只是个普通人。幸好他们很快就想明白这事了。这几年他们调整了思路,慢慢地豁然开朗。现在开始专注培养孩子的基本品格,比如做事认真,有始有终,以及刻意练习。他们不再逼着孩子达成家长自己的目标。这几年他们的孩子有了明显的起色,在班里成绩从排名靠后慢慢成了中等,他们感到由衷的开心。

这个世界上绝大部分人都是普通人,剩下不普通的人下一代也会向普通人跌落,之所以跌落不明显,是因为他父母给他充钱买了“道具”。

我同学在微信朋友圈总结了这个道理:之前对小孩期望太高,孩子尽全力也无法达到父母的认同及格线,当孩子试几次之后,就再也不做尝试了。孩子知道自己让父母失望,时间长了越来越郁郁寡欢。父母调低预期后,才能看到孩子的努力,看到他尽管成绩不理想,但是依旧在努力成长,对他多一些发自内心的认同,也会成为他前进的动力。

《道德经》里前几句话总结一下连起来就是:“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把自然和社会两个层面都说了。

我这些年有个感触非常深。很多人不够自信,跟父母太强相关。倒也不是父母故意的,父母没有不想让孩子好的,但是意愿好不代表行为是对的。有时候父母把太多的期望施加在孩子身上,完全忽略了孩子的状态,按照自己的想法硬塞给孩子太多,完全忽略了孩子能不能接得住。你让汽车跑得像战斗机那么快,会发生什么状况?

是的,严重偏离基准的变异的人总是要变回到正常值的,之所以有些人回归不明显,是因为他们在玩“道具”——玩过游戏的人有这种体验,当你指挥的那个角色可能本来某些属性就比较强的时候,在游戏里就具备优势。而这些优势,你是可以通过购买的操作实现的。也像《道德经》里说的:“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这里说的是社会规律。

想也不用想,小汽车不是战斗机,它无论如何也表现得不像,而且容易断轴,连汽车的价值也发挥不出来。

有的家族则提前向大学捐款,让大学将来给孩子留个位置,尽管有点“才不配位”的感觉,不过毕竟在好大学受下熏陶总比不受熏陶强嘛。

四、认识到普通就要放纵吗?

欧美几乎所有的家族信托或基金都有个基本条款,就是不准后代随便碰信托或者基因,以防止败家子给败掉了。这些钱重点资助家族里的精英分子,剩下的让他们能够正常生活就行,每个月给他们点生活费。这些财富通过职业经理人来打理,尽管孩子可能是个败家子,但是职业经理人可以选拔。

有的读者会反问,我比较平庸,我孩子比较普通,那也不能放任自流啊。我并没有让大家放任自流的意思。我的意思是,要更客观地认识自我。很多人会说认识自我,但是能做到的人并不多,因为大部分人真认识了自我就得承认自己很多方面实在太普通,这实在难以让人接受,所以大家倾向于呼吁别人认识自我。

之前仇鹿鸣有过研究,他发现司马家在三国后期异军突起的关键操作就是孩子多,活得久。欧美也一样,如果生不出孩子来,就意味着家族完蛋了。例如,那么厉害的美第奇家族,就是因为后期生不出孩子绝嗣了。

先认识自己,再根据情况制定战略,不能把拖拉机当战斗机使,但是为什么你把你儿子当奇才看呢?

有的豪门则是通过多生孩子多种树的方式来对抗自然规律,尽管现在多生孩子这事难以操作,但是从历史上来看,豪门大姓最关键的一个操作就是多生孩子,择优培育,剩下的各自突围,将来孩子多还可以互相联姻。

我有多年跟自己斗争的经历——我有很多问题,比如“急功近利”,比如想“一口吃成胖子”,还有各种不切实际的目标,这些问题的本质都是对自身条件的误判。

这个逻辑推广到其他地方,我们能发现,现实中到处是这种例子,比如我们上文说的高成就人群的下降趋势,如果你是个很有成就的家长,你知道了这个逻辑,你能坐视这个逻辑发挥作用什么都不做吗?看着你家的孩子一代比一代平庸吗?你肯定不会袖手旁观的——欧美豪门很早就发现后代里容易出纨绔子弟,但是当极其聪明的父母发现自己的孩子是个纨绔子弟,或者极其平庸的时候会怎么办呢?一般会通过“慈善”的形式把自家的财富“捐出来”,然后这些财富就跑到自己家的信托和基金去了。

大家一定熟悉下面这张有关学习的(图3)图片吧。这是有关提高自己技能的、刻意学习的示意图:

人类是哺乳动物里比较弱的,但是可以通过工具猎杀鲨鱼虎豹,把火箭送上太空。

图3 拓展舒适区

对于这种理论,很多人会有疑问,为什么欧美豪门呈现出了明显的家族化和传承性等特点,为什么跟这个理论对不上呢?

如果你想学习什么东西,当你选择学习你已经比较了解的,那么你就是待在舒适区,但是你如果真的想进步、提升自己,你最好的选择就是在稍微比现在懂的东西复杂一点点的地方训练,也就是“训练区”,而不是直接跑到挑战区去,因为挑战区难度实在太大。挑战难度大,你就难免受挫,受挫次数多了,你就难以坚持下去。

图1 均值回归

绝大部分人学习的时候,总是喜欢直接跳过“训练区”,直奔“挑战区”,这个时候挑战区就成了“自寻烦恼区”或者“自己找不痛快区”,再或者“从入门到放弃”,就像有些人总想像战斗机一样一段加速之后直接起飞,可是忘了自己只是个小汽车,没跑多远爆缸了,完全忽略了小汽车如果正常跑,其实也能跑个几十万公里。

其实学过经济学的人应该看出来了,这个曲线和经济学里的价格曲线、股票的价值曲线都非常接近。无论是股票还是鸡蛋价格,长期看来都是围绕着一根主线在波动,这根主线就是股票、鸡蛋的价值。

特别厉害的人,一般分为两种类型:

高尔顿通过研究发现,与上一代相比,下一代的身高及下一代的成就,都在“均值回归”(图1)。也就是说父母身高非常高,孩子大概率会向正常状态偏移,可能还会比正常人高一些,但是不会像父母那样。孙子辈会进一步向正常值偏移。个人成就也明显呈现出了这个趋势,父母是高成就,孩子高成就的概率是36%,孙子是9%,尽管比正常家庭出高成就孩子的概率高一些,但也呈现出回归常态的特征。这非常像《道德经》所讲的:“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这里讲的是自然现象。

一种是天赋异禀,这种是自身硬属性强。另一种是通过大量练习达到很高的水平。我们见到的有所成就的人,往往都是这种,天赋异禀的人并不是太多。通过大量练习而达到很高水平的人,他们一直在训练区刻意练习,训练的东西总比当前自己知道的要复杂一些,但是他们又能努力通过这些训练,于是自信心越来越强,结果他们的舒适区越来越大,能力越来越强。

其实这两个问题东西方都有疑惑,但是近代科学精神崛起后,大家面对这类问题不再仅仅满足于前人说的一个结论,然后大家产生分歧的时候互相举反例,而是开始从统计学层面分析是不是真的,或者像伽利略一样抱着俩铁球爬到比萨斜塔上扔下去,看看前人说得对不对。我经常看到不少人因为这个问题吵成一团,但是两方好像不知道这个问题早已经有结论,他们还在那里瞎吵。

一个人做一件事非常厉害,不一定是他多有天分,可能是他在某个领域投入的时间量非常大,所以显得非常熟练,举重若轻。在绝大部分领域,都是在相互拼有效时间的投入量。如果一个人在某一个领域一点一点向外扩张,他的能力圈很快也会达到“挑战区”,之前的“训练区”就变成了“舒适区”,就好像你读初中的时候很吃力,上了高中再去看初中的东西就比较简单一样。成长就是不断把“训练区”变成“舒适区”的过程,起初很有难度的事情,到最后就会举重若轻。但是你一开始就直奔“挑战区”,自然失败得惨不忍睹。

另一个问题是,如果父母是高成就,他们的孩子能维持这种高成就吗?

只有正确地认识自己,才有助于采取适合自己的方法论。如果意识到自己是普通人,并且能够接受这一点,日拱一卒,慢慢来,坚持下去。考虑到绝大部分人遇到困难很快就会放弃的缘故,用不了多久,你就是少数几个没出局的人,必定能够取得成绩。这个时候你已经经过了大量练习,见识也比普通人高出几个层次,还会有人认为你平庸吗?

第一个问题是,父母如果身高较高,或者比较矮,下一代也这样吗?

五、客观地认识自己,就能更好地出发

他研究了两个问题:

人一生有三次妥协:第一次是意识到父母很普通;第二次是意识到自己也很普通;第三次是意识到自己的孩子原来也很普通。对于绝大部分人来说,这个看法不言而喻是正确的。

英国生物学家高尔顿年轻时候一度对“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这一问题产生了很大的兴趣,然后花大量的时间研究这个问题,最后竟然有了很大的成绩。

普通对我们来说是一种属性,跟你能做成什么事、做成多大的事情关系不大,除非你非要去做职业棋手或者当数学家,这类工作依赖天赋。如果你执意要选择这些职业,没有天赋实在难以完成。其他绝大部分领域,基本都可以通过老老实实的训练达到很高的水平。如果自己一个领域都没有达到较高的水平,真的需要反思下。

一、均值回归

最差的一种策略,就是高估自己,高估孩子,反而忽略了那些本来能做好的事,结果一事无成。

承认平庸可能才是进步的第一步

我们应该把目标和过程分开。你眼前有一栋高楼,家里有“道具”的孩子可能坐电梯上去,蜘蛛侠则直接爬了上去。如果你老老实实爬楼梯,花点时间气喘吁吁也能到楼顶,但是你非要选择像蜘蛛侠一样的操作,结果只能是悲剧。

有读者要问了,这次疫情能让我们学到什么呢?为了家人和自己,是不是应该锻炼起来?因为我们发现了免疫系统才是核心竞争力。 还有,是不是应该在家里准备上百个N95口罩、消毒酒精、消炎药、维生素之类的?

承认自己普通吧,这没有什么不好。当你承认自己普通的时候,才能够选对正确的路。

很扎心也很暖心的一件事是,越是艰难时候,在大家都恐慌和绝望的时候,有人完成了逆势向上,困难对于他们来说反而是机会。也正印证了之前反复说的那句话,不管你是悲观还是乐观,最终你都是对的。

你需要在生活中加入不确定性

而且前几天李子旸在文章中论证过,人类历史上没出现过因为自然灾害而衰落的城市,如果有,往往是本身的政治和经济出了问题,处于下坡路,被自然灾害给重创了,属于雪上加霜。

最近大家都在讨论一个严肃的问题:一个白领三十五岁之后该怎么办?我以前觉得这个问题非常不值得一聊,而且我一直觉得三十五岁只是个时间线,并不意味着什么,直到我自己当上项目经理,公司要求项目经理自己去招聘员工,公司人事经理只负责把关,防止招到学历不够的,也防止有人把亲戚招进来,而且不能招年龄太大的——三十五岁以后的就是年龄大的了。直到这个时候,我突然才意识到那根线并不是凭空出现的。

人类往往经历过一轮萧条,或者战争,在那之后无论是经济还是人口,都会发生爆发性反弹,不仅仅是因为艰苦的时期大家更加奋发图强,更重要的是每次灾难后,人们吸取了教训,经济体里的人更加注意平时就做好应对风险的能力,企业也留足现金流,做决策更加稳妥,大家报复性地消费,经济反而会在灾难之后迎来一波繁荣。

其实站在招聘者的角度,这个问题几乎不是个问题,因为技术经验发展是有曲线(图4)的,我大概画了下:

通过上述两点,我们可以总结出来一句话:适量的毒素会让生命体更加健康,适量的麻烦会让人和组织更强悍,更有创造力。

图4 技术经验发展曲线图

三、越来越强

一个人的工作技能将会在其毕业五年之后,也就是二十七岁左右的时候,达到巅峰水平。对于技术出身的职业者,比如码农,工资一般会达到最大值。但是一旦过了这个年龄线,一个人就会迅速出现一种懈怠的状态。

事实上我们生活中几乎所有的规则、技术、用品,包括红绿灯、靠右走、喝热水、手机、计算机、软件、互联网等等,都是历史上为了解决特定问题出现的东西,然后融入了我们的生活。

我以前是理解不了懈怠的状态到底是怎么回事,等到我工作了六七年后,再看看周围的人,慢慢就懂了——人们年轻的时候心无旁骛,专心研究技术,经常通宵达旦专研一个小小的技术细节。但是等到了一定年龄,一个人的琐事就会越来越多,今天孩子生病了,明天老人需要去体检,后天开始怀疑人生要去寻找人生的意义,希望多陪孩子、老婆、父母。

俾斯麦之前,德国贵族差点在1848年革命中被屠了,所以德意志帝国为了防止爆发革命,最早引入了社会福利制度,给老百姓上保险发养老金,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说俾斯麦更像一个马克思主义者。

人们到了一定的年龄之后,注意力和精力就跟不上了,很多人的身体状态实在太差,自然干什么都有心无力。

人类为了对抗海洋贸易的巨大不确定性,所以引入了股票、保险和期货业务来对冲风险。

我说很多人到了一定年龄就会处于懈怠状态,倒也不一定是他自己不想做事了,而是因为他身边的事太多,导致太过分心,以至于没法再像年轻时候那样集中注意力,也没法像年轻人一样集中火力在工作上。

总有人说,“人类从历史里唯一学到的就是什么都学不到”,说这话的多半是无知的文人,因为他们自己什么都没学到,只有具体做事的人才能感觉到那种“知识底层”。比如:正是因为1665年伦敦发生瘟疫,英国最先引入了垃圾处理机制,并且开始考虑使用自来水,把污水和饮用水分开,成立了现代公立医院收治没钱的老百姓。

最关键的一个问题是,年轻的时候觉得技术是神圣的事物,这种感觉会随着年龄慢慢消退,直到有一天,你发现技术本身就是技术,最酷的东西其实是钱。这种心理状态的变化,本身也会导致情绪慢慢地失控。我真没见过几个人在三十五岁之后依旧对技术保持极高热情的。

知乎上总有人问:为什么有些学历不咋地的买卖人却能赚到名校毕业上班族不敢想象的财富?这其中的原因很多,不过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买卖人的学历可能不高,但是他们天天都在磨砺解决问题的能力。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社会也是一所大学,他们已经在社会大学里拿到了博士学位,上班族往往磨砺的是给别人赚钱的能力,在社会大学里还处在初中阶段,自然不能比。

但是钱有一个特性,你太关注它反而可能赚不到,你要是关心那些能带来钱的东西,它不知不觉地就来了。

每天按部就班的人,相对来说用脑就比较少,锻炼得少,自然有些能力这辈子都训练不到。

什么能带来钱呢?通过长期打磨才能获得的技能,比如码农们就赚这个钱;人和人之间的链接,那些微信公众号和微博的大V就是赚这个钱;一双敏锐的眼睛和强大的内心,比如我以前室友的老乡,辞掉了西二旗的码农工作去回龙观卖串串,一度还不错……

为什么企业家厉害,因为企业家是以调动资源解决复杂问题为生,时间长了资源和解决问题的套路会多很多,每次用新办法解决一个新问题,就是一次创新。

我招聘员工的时候也会考虑一个问题:我招聘个年轻人过来,他有什么问题我可以随便说他,但是招聘一个比我大的大龄青年,他有问题我该怎么说他?当然了,最重要的一点是人才市场资源充足,想找年轻的就能找到。

后来清朝被西方列强欺负了,才开始了长达百年的改革和进取。新中国成立以后,更是加大了技术上的创新。到如今,无论是社会、公司的管理机制还是技术,都有了大量的创新,这一点如果你是个做事的人,自然有体会。所以塔勒布认为,你缺乏创新精神,是因为你面对的麻烦不够多,如果没麻烦,可以去找点小麻烦。

我经常感叹,我国人力很便宜,中国制造的产品,其中人力成本那一部分占总成本的比例小,这让我国的产品有明显的竞争力。

相比西方,当时东方的中国却什么新技术都不需要。清朝的名将福康安在尼泊尔见识过英国的火器,当时清兵横扫了操练火器的那帮人,你认为福康安会对马戛尔尼的火器操练感兴趣吗?

但是人力充沛,造成的问题也很明显,个体想要工价上去非常困难,因为替代性特别高,这活你不想干,分分钟换别人。这倒是有点像英国当年,宁愿雇用童工,也不雇用童工父母,一家子让孩子养着,简直难以想象。直到英国政府担心国家崩了,才下令禁止雇用童工。由于英国人力太充足,任何一个岗位,在很短时间内就会被抢掉。

我以前在其他的文章里讲过,为什么欧洲在近代会迅速追上东方并领先东方呢?要知道,当初他们去美洲的船都是从阿拉伯人那里学来的,阿拉伯人又是从中国学的。但是开启了大航海时代之后,各种需求暴涨,为了应对频繁的大洋贸易就需要天文方面的技术,不然你都不知道自己在哪儿。为了防海盗,就得研发火炮技术。欧洲打成一团,人口严重不足,就得研发火器来“以一当十”。

每次我看到类似“中国人力成本上涨导致竞争力下降”的新闻标题,心里就五味杂陈,因为作为普通人,最希望的事情就是涨工资,而这种工资的上涨,会毁了竞争力,我们的产品没了竞争力,最终会导致工资下降,真是两难。

我发现所谓的创新,往往是一群人为了解决一个具体问题,解决了一连串问题之后,产生的了不起的创新。

这些年,我有个非常不好的感悟,虽然有些让人难以接受:一般的企业如果对员工过度人性化,这种企业往往走不远。走得远的,往往是那种对员工严厉的企业。

这些年我在一家科技公司工作,目睹在一些领域,我和我的同事们做的工作已经基本和美国持平。我的几个朋友所在的几家科技公司也拥有全世界业内数一数二的技术优势。

我想起一位企业管理者说的话:不要把公司当你家,你家里人可以原谅你各种臭毛病。你是来给公司赚钱的,如果赚不来钱,你对公司就没有价值了,你就可以离开了。

西方有句谚语叫“必要性是发明之母”,几乎所有的发明都是为了解决具体的问题。

这个时候可能有人反驳说,谷歌不是那样的公司吗?如果你问这种问题,那么你真的需要反思下。全世界有几个谷歌这样的公司?而且谷歌本身有垄断红利依靠,相对人性化。其实美国那边的蓝领们工会多,高科技企业的工会很少,大部分高科技企业加班也很严重。

创新的价值被严重高估了,尤其我国以前有一个阶段,动不动就说“中国人缺乏创新能力”。

几年前,有一次跟一个IBM流程管理的专家聊天,他跟我说:“现代大企业最关注的是流程,要让企业跟一片热带雨林一样,或者像互联网一样,系统本身具备冗余、弹性,能够自我生长、自我调节,就算企业里管理层失踪了,企业也能运转下去。”这些话总结起来就是一句话:把每个人变成零件,把每项工作都规范化、流程化,缺了谁系统都能迅速调整收敛并且保证继续运行。

二、创新的来源

这样的流程设计有两个好处:一方面让你更加熟练自己的工作,一个人工作的熟练度是提高产品质量和提升生产效率的关键。另一方面也可以有效防止员工跳槽,工作越单一,在人才市场上就越不好找工作。

年轻人的免疫系统就跟一个现代国家的国防系统似的,面对病毒的入侵,迅速发布动员令,所有资源送到免疫系统,抗下病毒一次又一次的进攻后不但没变弱,反而变强了,最终持续几天之后,病毒被压制,人也就痊愈了。

一个人成为某项技术专家当然是值得鼓励的事情,但是我们需要了解的是,有些技术运用广度比较大,比如你是安卓方面的专家,在某一个公司工作,将来也可以去其他的公司。但如果你是路由器方面的专家,当你离开那几个大型路由器公司,你必然惨不忍睹。

为什么流行病来临的时候,不幸没挺过来的基本都是老人?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衰老最明显的一个特点就是失去了“反脆弱性”,面对病毒一波又一波的进攻,免疫系统很快崩溃,各种器官也纷纷罢工,很快就撑不下去了。

根据以上的了解,我们就能概括人们到了三十五岁以后为什么难以被很多单位欢迎了:

有机体,或者说生命体,都有类似的能力,经历小的刺激和压力,使我们恢复过来后更加强大。非生命体则没这个能力,用塔勒布的话说这就是“反脆弱能力”。

一、三十五岁以后的人技术能力早就停滞了,或者说毕业五年后技术进步并不明显;

但是生命体不一样,婴儿就是在不断的摔倒过程中成长的,类生命体的公司也是在一个接一个的小危机和大周期中成长的,国家也是在磕磕绊绊中从小国变成大国。哺乳动物、银行、跨国公司、科技、谣言、思想等,这些东西都有生命体特征,越压越厉害,会进化、变强。

二、激情开始消退;

社会和公司这些类生命体也有类似的机制,什么叫类生命体呢? 非生命体,比如一个杯子,掉地上就摔碎了,如果杯子比较结实,没被摔碎,也不可能摔一次后变得更加结实,因为杯子内部没有那种复杂的机制让它逆势上升。

三、工资非常高,性价比极差;

疫苗的本质是病原微生物(如细菌、立克次氏体、病毒等)及其代谢产物,经过人工减毒、灭活或利用其他方法制成的用于预防传染病的免疫制剂。当疫苗进入人体后,人体以为遭到入侵,迅速组织抵抗,并且把入侵的微生物登记了,下次遭到入侵就可以迅速反击,这就是为什么接种了疫苗后有些人竟然跟感冒似的,其实就是免疫系统正在尽力攻击疫苗,这次攻击完,今后就不用再经历病痛了,以小痛苦避免大折腾。

四、现在的环境能轻松找到可替代的人;

最近这几年有研究发现,突然哪天一整天不吃饭,饥饿感可以激活人体早已沉睡多年的应急机制,断食24小时细胞的自噬反应会提高200%,这种反应可以帮助细胞清除代谢的废物,从而起到修复细胞、延缓衰老的作用。这几年间歇性断食(Intermittent Fasting)风靡全球,也是这个原因。

五、绝大部分人没法成为领域不可替代的专家;

几乎所有的生命体都有种“过度补偿”的机制,锻炼的时候肌肉被拉伤,在家养几天,新长出来的肌肉会变得更加粗壮,这个过程反复多年,就能长出一身肌肉。

六、小公司学不到核心竞争力,大公司不会让你不可或缺。

也就是说,从生物学的角度来讲,低剂量毒素有助于身体健康。

既然我们知道了人们三十五岁以后工作经常遇到问题,那么有什么解决方案呢?

蔬菜没想到的是,生命体都是要进化的。蔬菜那点毒素不但没吓到兔子,反而刺激了吃到植物的兔子机体的发展,兔子可能被毒了一下,但是适应了这种毒素,而且变得更加抗毒。

我以前在微博发了个帖子谈到这个问题, 如果一个人到了三十五岁遇到职业危机了,那确实非常难办了,不过现在如果没到三十五岁的话,还是可以提前布局防备的。

蔬菜在进化的过程中为了防止兔子吃它,都纷纷进化出来了一定的毒素,争取让兔子吃了闹肚子或者精神恍惚,以便下一次兔子见到这种植物就会绕着走。

很多人从一开始心态就不对,准备给企业奋斗一生,然后让企业养活自己,这种心态很容易一厢情愿,要时时刻刻都记住,企业雇用你就是为了和你交换价值。如果某一天你无法提供价值,那么你就会被企业解雇。

有种理论认为,人类吃蔬菜有利于身体健康仅仅是因为蔬菜可以给大家补充维生素和纤维素,是我们饮食营养的关键因素。蔬菜有利益身体健康的主要原因是:蔬菜是有毒的。

为什么说这事呢?因为我的一个上了年纪的同事被辞退了,他正在发愁接下来怎么办。估计没人给他几十万、一百万的年薪。他的所有技能只有在我们公司才能施展,他的这些技术出去之后真没什么价值。他估计得去创业了,这个社会对上了年纪的打工人士非常不客气。

一、毒物兴奋效应

我的导师是很有远见的一位,他在几年前看到所负责的产品线业绩开始下滑,他从研发转岗到市场。刚去的时候他业绩做得不太好,后来经过调整业绩就上来了。之后,他和其他几个销售人员一起辞职,去做我们厂的代理商了,现在做得还不错。

我认为塔勒布的作品非常有价值,认真地学习下他的作品,是能够让人受益的。我们把塔勒布的理论拿出来看看,是能看懂很多东西的:

我导师这个转型比较大,以至于周围的人不理解他。不过他后来跟我说:“人吧,都得迈出去那一步,不然总给自己画圈,觉得自己这不能做,那不敢做。其实唯一让人恐惧的是恐惧本身,跳出去一次今后就不怕再跳了。”

所有读者在亚马逊的kindle对每本书的评分大家都是能够看到的,塔勒布的《黑天鹅》评分非常低。有人就问:是不是塔勒布被一些人严重高估了?——他的书在亚马逊低估,很大原因是翻译水平有问题造成的。

我那个被辞退的同事现在还在家里待着。他被辞退后去找了几份工作,结果非常不满意,一方面其他的公司确实是给不了那么高的工资。另一方面他自己也想清楚了,他去上班也只是把现在出现的问题往后推几年而已,迟早还得面对。看样子是想创业,但是还没找到好的项目,可能暂时要去追寻诗和远方。

塔勒布是畅销书《黑天鹅》的作者,是个非常有思想的人。他的书和文章我已经看了十来年了,笔记我也记了很多页。不过,《黑天鹅》翻译得不够好,有些人看一会儿就崩溃。

我们仨以前都是一个产品线的,当时大家都已经注意到船要沉了,因为整个市场几乎都被我们一家公司拿下了。于是我和我的导师果断弃船。当时我还是基层员工,没有心理负担,去了另一个产品线做研发,结果不小心踩对了。这条产品线现在蒸蒸日上,我也跟着大船起起伏伏。

谁是塔勒布?

我这个同事当时比我早加入公司几年,当时级别已经很高,尽管注意到船不稳了,但还是挺到了船要沉的这一天,最终被辞退了。

是什么让我们变得更强

我发现最大的一个问题,三十五岁的人们最大的问题往往就是“船沉”,也就是整个部门被裁撤,产品被淘汰,或者技术过时了。如果不发生这类问题,不被抛到人才市场,也不大会有问题。

我们正常人在进化上有一些缺陷,比如本能地恐惧变化和不确定性,因为在漫长的原始社会,随意溜达很容易被老虎吃掉,我们都是不爱乱溜达的人的后代。我们也总是很容易悲观、泄气,没法长时间保持乐观,这也好理解,因为在原始社会的时候,如果一个人好奇心太强,看见毛茸茸的豹纹绳状物就想摸一下,那么这种人基本上就被淘汰了,剩下的人都本能地对不认识的东西充满疑惧。而且本能地对短期没效果的东西充满反感,没法在一个领域熬死竞争对手,也就没法在多条战线上同时进攻。所以,基于以上的缘故,绝大部分人容易掉入内卷化的陷阱而难以爬出来。只有清醒地认识到内卷化的陷阱之后,你才能先于别人爬出来。

在三十五岁以前,你所选的职业最好所需求的技术是具有普适性的、迁移性的特点的,一定要避免你的技术是为某家企业量身定做的;要有职业的危机感,能够看懂行业的趋势。除此以外,我们还要注意哪些方面呢?

说这个不是想让大家去迷信,我只是想尝试解释下运气到底怎么运转的,并且正确看待运气这种事物。运气就是基于不确定性产生的,一般来说,你坐在家里什么也没干,好运很难会从天而降。

首先要好好锻炼身体。这是我写文章的时候经常强调的一件事,在《巨人的陨落》里,美国禁酒令发布后,主人公的岳父非常消沉,因为他们家就是卖酒的黑社会,现在国家不让卖酒了。

很多处于高段位的人也都不是特别明白自己怎么混到这一步的,而很多贫苦的人对自己的人生缺乏控制感,所以这两个群体往往不可避免地迷信。如果你知道自己的每一分钱是怎么来的,你想迷信也迷信不起来。

主人公很快注意到,这次他岳父太消沉了,岳父本人是一个黑社会大哥的角色,又猛又狠,这次这么消沉明显不对。主人公转念一想明白了,他岳父是因为太肥胖得了高血压,高血压导致动作迟缓,思维消极,碰上事情总是缺乏解决的动力。

很多特别富裕的人喜欢看风水、算命什么的,因为他们经常从不确定性中受益,想持续维持这种状态,几乎无法避免掉进迷信这个坑里。

这个情节我记得特别清楚,因为我自己也深有体会。以前我体质不行的时候,特别容易疲劳。后来我开始锻炼了,慢慢地精神状态也好起来了,不容易消沉了,遇到什么事情不再那么虚弱不堪,而是敢于面对——绝大部分问题都不再是问题。

某次出海拜了妈祖顺利归来,下一次没拜差点死在海里,很容易让人觉得有“超越个人的能力”,以后每次都去拜,哪次拜了还是碰上风浪,很容易让人反思是不是上次不够虔诚。

这些年每次碰上麻烦事我就记录下来,每次年底复盘的时候,就能发现99%的问题其实自然而然解决了,尽管面对的当时焦躁异常。

如果你做高冒险性质的事情,对运气的要求就要高很多。比如一个人以打鱼为生,需要出海,或者从事高危行业,每天睡着不知道能不能醒来,时刻充满了风险,这样他就慢慢对不确定性充满畏惧,很容易变得迷信。

如果大家在生活中发现自己睡眠不太好,精神状态也不好,很消极,什么也不想干,这个时候不一定是脑子的问题,可能单纯就是身体虚弱造成的。

如果你做的每件事确定性都很强,当你在学校的时候,你是个好学生,当你毕业以后你是个好员工。是的,你很少冒险,人生按部就班,那么结果你就会成为彻底的无神论者,因为拜佛不拜佛对你获得的结果没什么差别。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人的精力和意志力:人的大脑泡在一个大培养皿里,而培养皿就是身体,如果培养皿本身有问题,大脑也会跟着出问题,表现就是各种精神问题、懒惰、焦虑等,什么也不想干。

以前一个很厉害的人说,在能承受的范围内多尝试,多去面对不确定性。你只有买了彩票才会中奖,你只有去寻宝才有可能碰到宝。比如年轻的时候,不要怕苦,去北上广等一线城市多尝试,毕竟一线城市变化多、机会多。运气和变化是一对孪生兄弟。这就跟进化似的,进化始于自身的基因突变和环境的变化,所以不要太害怕变化,也不要太害怕不确定性。

近代心理学研究最前沿的观点认为,所有心理问题本质都是生理问题,可以通过改造体质来解决。

运气既然这么重要,具体怎么操作呢?其实没有特别的办法,你要多尝试不同的事情,才能获得更多的运气。如果你每天按时搬砖,其余时间玩抖音,你也很难获得运气。

首先,一个人年轻的时候,一定提前锻炼起来,到了三十五岁才不会产生懈怠的状态。如果你不那么懈怠,可能就不会在三十五岁被抛到人才市场上了,或者如果发生了什么事,也有心力去重新开始。

有的读者咨询我,怎样才能把微信公众号和微博做起来?很简单,你先写起来,然后具备好运气的基础——被人推荐。

其次,要主动提前给自己的生活增加不确定性。前段时间有个读者跟我说,他觉得自己周末玩抖音充满了罪恶感,想做业余电影解说。可是他觉得自己形象比较差,不敢上镜头,而且担心视频做得不好丢人。

有时候我自己觉得难以置信。在李子暘老师推我的微博之前,尽管我写了很久,也没多少人关注,阅读量基本为零。我的微博能够火爆起来,最初靠的是铅笔社的李子暘老师推了几次,有了一批关注的小伙伴,然后才慢慢成长起来,跳跃到一个正反馈循环里。

我跟他说,尽管你可能形象不够好,但是这个不是不去做的借口,你可以不露面,而且刚开始视频肯定做不好,这个不用担心。我认识几个电影博主和哔哩哔哩网站的UP主,都是做了好些年,慢慢地人气越来越高,当然他们加入了自己的特色。

我的微信公众号和微博虽然说不上有巨大的影响力,但还是小有成绩的:当前我的微博接近一百万粉丝,微信公众号在文化类排行第二十二名。

做大众传媒类的东西都得有博主自己的特点在里边,不然几乎不会火。这种个人特色,需要你去慢慢挖掘,不可能一上来就有人看,也不可能刚开始做就火。很多火爆的主播都是费尽心机夜以继日地研究内容、制作内容。你很难不研究、不琢磨,轻轻松松地把自媒体做得火爆。

中年人靠运气这件事不好理解,我最近慢慢有点体悟。首先,几乎所有有成就的人,在人生道路上最关键的一步,都是靠运气走出去的。对一个人而言,勤奋和智力学识都是基础,能不能实现跃迁,主要靠运气。但是有成就的人是不会跟你说的,因为说了也没用,毕竟运气没法复制,也没法学习。生在巴菲特他们家你已经成功了一半,巴菲特把这种现象称为“卵巢彩票”。

想做火自己的自媒体,就要“卖弄思维”。当你学会了点赶紧发自媒体上,有了小成果也赶紧发自媒体上去,万一火了呢!

其次是多试错会带来运气。

YouTube上有个UP主天天拍他闺女溜达来溜达去竟然火了,微博上某大V养了一只猫一只狗天天拍也拍成了一线网红。

解决内卷化陷阱的问题就是注入外界的资源。对一个人而言,教育是一个人的贵人,是解决一个人内卷化陷阱问题的最好的外界资源。

当然了,不是说做了几年自媒体就一定能火起来,最终能做成什么样,一方面取决于个人风格是不是那种长线能吸引人的;另一方面取决于运气。但是一切的前提是你首先得去做某件事。

不过犹太人的成就,是和地理位置有着很大关系的,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犹太人里成就高的,往往名字中带有“斯坦”和“伯格”,基本上都是大德意志地区的犹太人,也就是现在的德国和奥地利那一带的犹太人,而其他支系的,普遍成就比较低,比如东欧的那些犹太人就没有很大的作为。对于这种现象,这些年有一个非常可信的解释:犹太人高成就,其实和德国最早开始搞义务教育是分不开的,他们吃了大德意志地区的教育红利。

我以前就在文章里谈过运气的话题,今天再谈一次:一般来说,你做的每件事确定性都很强,在学校时候是好学生,毕业后是好员工,你很少冒险,人生按部就班。这样的话你很容易成为彻彻底底的无神论者,总之不会太迷信。因为拜佛不拜佛对你没什么差别,你也感觉不到有差别。

很多人认为犹太人智慧是因为他们的基因(血统),然而多数人并不知道,如果严格地讨论血统,原始的犹太人和阿拉伯人是同一个血统,都是中东闪米特人后裔。你如果坚持认为犹太人种族智商高,你得顺便相信阿拉伯人也智商高。因此,准确地说,犹太人这个概念更多的应该是一种文化概念,而不是血统概念。也就是说,信仰犹太教,并且母系跟原有的犹太人有血缘关系的,就是犹太人。

如果你从事高冒险性质的活动,就会对运气要求很高。比如你打鱼为生,需要出海。或者你跟我一样,业余写文章,就能发现文章能不能阅读量超过十万在很大程度上是随缘的。这样你就会对不确定性充满畏惧,很容易变迷信。

从某种层面上看,如果一个人真的很勤奋,教育对他是非常平等的。现在你能够在网上看到耶鲁大学的心理学课程,并且这些内容还是翻译过来的。令人气愤的是,到现在还有糊涂的人问看书和教育有什么用。如果你真的接受了正儿八经的教育,就不会问这么无知的问题了。高考其实是教育这个上帝对你的一次救赎,把你往上拉几个阶层。

你出海打鱼,某次出海前拜了妈祖顺利归来,有一次没拜差点死在海里,这样的结果很容易让你觉得有“超越个人的能力”,以后每次都去拜。哪次拜了还是碰上风浪,你就开始反思是不是上次不够虔诚。

多年以前我从一个非常有智慧的人那里学到了一句话:“小孩靠教育,年轻人靠勤奋,中年人靠运气。”是的,教育其实是很多人的“贵人”,知识本身就是上帝,可以帮助很多人提高很多层次。

我的一个朋友在美国做生意,他每次过年都回北京拜雍和宫,最夸张的一次他连夜回来拜完雍和宫然后又回美国见客户去了,因为美国那边还是工作日。他说他近二十年唯一赔了的那年就是没拜的那一年。

一个人要解决内卷化的陷阱难题,是需要外力来帮助的,即需要外界拉一把,也就是我们民间说的贵人。所谓的贵人,其实是比你高出一个段位的人,你的问题在他那里不算什么问题,他可以把你从底层拉上去,当你有能力形成正反馈,你就能在高层次进行良性循环了。如果你能力差一些,也有可能是锁死在了一个稍微高一些的层次,但是一定会比之前强一些。

很多富有的人相信风水、算命,因为他们从“不确定性”中受益,他们想维持这种状态,几乎无法避免掉进“迷信”这个坑里。

一开始我国的工厂生产一些低端的产品,慢慢地生产出越来越精细的东西,将来会像韩国、日本一样引领科技进步。当然了,生产的广度上也有了突破,黄桥镇农民们生产的小提琴干掉了日本同行,市场份额达到了世界的一半,而且生产的不是低端产品,很多是中高端的。桐庐被称作“中国民营快递之乡”,中国快递行业著名的“三通一达”全部发源于此。这一切简直恍若隔世。

你需要在生活中加入不确定性,运气才能开始出现。运气和奋斗是个人进步的两个轮子,但是绝大部分人都是独轮车。你天天按部就班,运气很难发挥作用。确保不赔钱的前提下,折腾点事,让运气帮你赚钱。

后来,我国加入WTO之后,出现了像大海一样的市场,前期的工业准备具备了更高的价值——我们的工厂和设备可以生产、升级、再生产,越来越多的农民转型成为工人,越来越多的人收入多起来,慢慢地形成了巨大的内需,内需又可以拉动经济。

最重要的一点,如果船沉的时候,一定要提前跳船,不要等着跟它一起沉。这个时候很多读者要问了,我怎么知道船要沉了?其实你是知道的,只是不愿意接受。如果你发现了问题,需要的是果断操作,然而绝大部分人心中恐惧,怕面对不确定性,所以一直在等,等着好事自然而然地发生,这种心态需要调整。

其次是苏联的援助,在苏联的支持下,我们获得了很多技术。中国初步有了工业化的能力,不仅埋藏在我国地底的财富被开发了出来,而且各种各样的物质也被加工成了有价值的产品。

再说个我的朋友的事,他鼓舞了我用业余的时间创作微信公众号。几年前我还没开始写微博的时候,我这个朋友辞掉大学的职务去做自媒体,他觉得自己有做自媒体创作的小天赋,所以想出去单干。

我认为有下面几个核心因素,一是新中国成立后在初代领导人的带领下,我国被深层次改变了一遍,加快基础建设、推广平等意识、妇女解放、全民识字……在全民的努力下,社会的软、硬件方面都有了初步的奠基,这算作自身的努力。

我跟他说,别搞了,自媒体已经是红海了。你看看现在有多少微信公众号了?知乎又有多少大V?自媒体的红利期已经过了,你现在去做自媒体纯粹浪费时间。

我们复盘下,为什么后来我国从农业社会的内卷化逻辑中摆脱出来了呢?

我对他说这些建议的时候是在五六年前,现在看我提的建议好像也没什么大的问题。让我意外的是,他那个微信公众号的工作室已经有了十几个工作人员。他的业务范围也已经从微信公众号扩展到了抖音之类的,总之他的业务做得非常好。

首先,解决内卷化陷阱的问题就是注入外界的资源。

我朋友做自媒体一年的收入是千万级的,收益来自广告、赞助及粉丝的打赏。

一旦进入真正的内卷化的陷阱,如何解决呢?

前段时间和我这个朋友一起吃饭,他说以前他跟他媳妇讨论过我说的那些问题,但是他们得出了以下结论:

“思维有问题”是非常“万金油”的解释,这种解释方法能解释世界上几乎所有的问题,比如为什么有的国家穷?我们可以套用一句,说他们国家人的思维有问题。为什么中东总打仗?我们套用一句,也是他们的思维有问题。其实,喜欢用这个逻辑的人思维才有问题。另外,把内卷化的逻辑延伸下,就能发现我们身边到处都是这样的现象。比如,一个父母外出打工的留守儿童,在爷爷奶奶的照顾下,很早就辍学,然后进入社会当小工,他只有体力可以出卖,闲暇时间也被游戏和抖音挤占了。他想学习点新东西,基本不大可能得到周围人的支持,而且他也没有多余的时间去学习,这就是一种“低层次循环”,日复一日,人生越混越掉坑里了。再如,一个京沪的白领,天天早上出门,晚上很晚到家,天天都在忙,但是他过了一些年才发现,他以前所得到的升职加薪,本质都是教育和年龄的红利,等到黄金年龄一过,如果没有升到一个不可或缺的位置上,绝大部分人迅速进入下行通道,似乎越努力掉得越深。

一、你所选择的项目所在的领域关键不在于红海不红海,其对创业结果影响不大,因为群众事实上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你只要能给大家别人给不了的,大家都愿意支持你。

我认为内卷化是非常值得我们研究的现象,一方面它有极高的价值,因为它能解释我们心中的很多困惑,而不是用一句简单的“中国人的思维有问题”去解释现象。

市场上的很多产品质量都是不及格的,只要有人拿出点真东西来,就能打动大家。另外,他认为我当时的判断不对,他认为现在自媒体仍然是蓝海,并且中国绝大部分行业都是蓝海,中国的产品大部分都是“凑合着用得了”“又不是不能用”,将来仍会面临一次产品大升级。

清朝为什么没有发生工业革命,以及内卷化到底是什么概念?——清朝人口太多,人力成本非常低,所以,不管人们做什么,都不需要改进技术,通过增加人力就可以解决。比如在清朝的时候,生产丝绸和瓷器有利可图,作坊的所有者如果需要扩大再生产,只要多招一些手工业者就行了。如果同样的事情在英国,情况就完全不同了。由于人力太贵,作坊主想扩大生产,增加一百个人的花费还不如搞一台机器来解决节省成本的问题。于是英国人开始研究改进机器。清朝的时候,因为作坊主不研究开发机器,就不会有工业来吸收多余的人口——工业化时代人口才是资源,在工业时代之前的农业社会,人口往往是累赘,因为农业社会对过剩人力的吸收能力极弱,过剩的人力进一步导致人力成本低,于是形成恶性循环。清朝在这种恶性循环的逻辑之下进入了一个循环向下的通道。如果没有外界打破自身的循环,很难突破手工业和农业的“结界”,就像一面无形的玻璃似的,挡在清朝的前边。所谓内卷化,指一种社会(文化模式)某一发展阶段达到某种确定的形式之后,这种形式便停滞不前,难以转化为另一种高级模式的现象,从而把自我锁死在低水平状态上,周而复始地循环。

二、你所选的项目没必要依赖暴利,只要有平稳的利润,慢慢积累起来,也会是个非常可观的收入。依赖暴利本身就是一种不成熟的思维。“暴利思维”其实是改革开放初期农民企业家的一种路径依赖病,没必要学习他们。

有个词语,跟“熵增”一样值得我们好好吃透,叫内卷化。第一次听到这个词语是在一篇分析清朝经济的文章中,讨论清朝为什么没有发生工业革命。学者们针对清朝没有发生革命的现象,提出了内卷化的概念。

三、中国的机会才刚刚开始,会持续爆发性发展很多年。现在大家手里有了钱,就愿意去做那些以前喜欢却不能做的事。比如他去美国发现到处都是动漫的周边店,卖钢铁侠头盔的,而中国比较少,也会是个潜在的市场。他考虑在二线城市做起来。

掉进坑里如何爬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