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悟读书网 > 人文社科 > 向上生长 > 第四章 积极才是硬道理

第四章 积极才是硬道理

当然了,我说这么多不是说玩游戏不好,我自己最快乐的经历有一半是在游戏中度过的。 我反对的是沉迷,沉迷游戏或者各类娱乐活动,其实跟沉迷毒品差别并不大,更可怕的是这种沉迷还是合法的。

网络上有段时间热议一个话题:国家好像要把游戏成瘾列为精神病。网上基本没人认可这一点,很多人义正词严,玩会儿游戏怎么了?他们好像没看到这里说的是“游戏成瘾”,就是那种脑子里成天只想着游戏,除了游戏没法在现实社会中正常生活,一天二十四个小时,除了睡着就在玩游戏,学业、工作完全被抛到脑后的人。这不是精神病是什么?是不是得治疗?

毒品的作用原理是通过药物让大脑兴奋,产生愉悦感。现代游戏和娱乐节目是通过视觉听觉来做到这一点。如果一个人长期沉浸其中不能自拔,可能是新时代最酷最隐形的一种死法,让你快快乐乐、不知不觉地变成废人,慢慢地,没法长时间集中注意力,一干枯燥的事就疲劳、暴躁。

这些现象对个体可能不太明显,但是放在群体层面来观察就非常明显。国外有专门的对比实验,在实验中发现,长期迷恋游戏的人在长期任务中表现得非常差。

人民大学对“饭圈[4]”研究得很深,他们发布过一篇博士论文,这篇文章中提出饭圈有两类:

在强刺激环境中久了,一个人看一本书的欢乐,远远不如去游戏里开几枪。那些原本就很闹心的东西,比如学习、考试、上班,现在变得让人更痛苦了。

第一类是那种愿意花大价钱去看偶像演唱会,买偶像周边的东西,让偶像商业价值不断增高的粉丝。这种比较少,但是非常关键,这种叫饭圈发电机;

再如男性普遍喜欢杀戮,因为万年进化中早就淘汰了那些厌恶杀戮的基因,热爱杀戮的原始人才有竞争优势,这个本性被现代社会给压制了,因为砍人犯法嘛,但是在游戏里能肆意放纵——很多人像老鼠踩踏板一样,通过娱乐节目和各种游戏一直踩,他们倒也不会被饿死,但是踩的时间长了,其他欢乐源明显难以让人欢乐了。这就类似人体的抗药性吧,就像经常喝咖啡的人对可乐等低咖啡因饮料基本没什么反应,也像经常吸毒的人剂量越来越大才能维持快乐一样。

第二类就是平时也非常狂热,但是不大花钱,主要是贡献“注意力”,就是偶像的所有东西他(她)都会看,提高偶像曝光率、点击率,间接增加偶像的商业价值,这种人叫饭圈干电池。

人脑里边也有一个奖励系统,让你在做了一些事情之后爽一下,借此提高生存率,比如人类喜欢甜,吃到甜食之后就会触发奖励系统,让人经常性地去追求甜味食物。

这些年的娱乐趋势,就是让有钱人出钱,没钱人贡献注意力,玩家的时间就是新货币。

之前有个很著名的实验,给老鼠脑子里连了个电极,它只要去踩踏一个踏板,就会刺激自己的奖励中枢,它就能爽一下。后来老鼠发现这个欢乐源泉之后,一直去踩,连饭都顾不上吃,后来饿死了。

以前的教育模式和理念是希望每一个人都成才,这种想法本身是好的,但理性想想就知道是不现实的,社会是金字塔形的,能出人头地的就那么多。以前的模式成本高收益低,很多人还不满意,因为你把每个人都朝着重点大学方向培养,后来只有不到5%的人上了重点大学,其他人怎么没意见?

当然了,我并不认为游戏本身有什么问题,大学毕业前,我一直有游戏瘾,直到最近这几年才玩得少了。不过凡事有度,如果一个人花大量时间玩游戏,就容易对其自身造成巨大的伤害,因为游戏不仅让人浪费时间,而且会腐蚀人脑中的奖励系统。

这些年,我们的教育明显在搞“分流”,类似德国模式或者美国模式,让大家提前认识到自身定位,提前进入角色,没必要每个人都上大学,也没必要每个人都出人头地,成本低而且务实。

古代的时候,大家的日子是很枯燥的,一年到底,只有一两次娱乐的机会,就连皇宫里也做不到天天唱戏。现在不一样了,只要你愿意,完全可以做到比古代皇帝都滋润。天天各种欢乐,上午玩PS4[2],下午玩XBOX[3],晚上看电影,凌晨还有其他娱乐套餐。一个人即使天天玩,一年也可以玩得不重样。一个合格的日本游戏宅男完全可以做到一辈子不谈恋爱,快快乐乐地断子绝孙。

在这种背景下,“提前分流”会变得非常明显,毕竟父母之间的水平就差了一大截,很多父母自己都不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怎么教育小孩,更别说财富上的不平等更加要命一些,此外还有社会关系,有成长起点,差异是全方位的。

大家如果经常看各种选秀、家庭纷争等娱乐节目,慢慢地就会发现这些节目的套路都差不多,因为能触发人类欢乐的元素就那么多。新模式的节目开发起来非常慢,大部分这类节目都是我们从欧美或者韩国引进的,远远赶不上大家的消费需求。

不过正如治病的第一步是承认有病,进步的第一步是认清形势一样。

人们常说,“抖音五分钟,人间两小时”。那些抖音爆款小视频,也是抖音里的“导演们”反复折腾出来的。

教育和自我教育本身是个复杂的话题,我也没有太多发言权,不过也略微有了一些感触和心得,跟大家分享出来。总之,有些事情明显是对的,不需要太多说教也要坚持去做,比如勤奋,比如积极主动,比如多笑少抱怨。

一般的娱乐节目,比如综艺、小品、相声什么的,都是按照这个逻辑设计的,跟游戏的设计原理类似。大家在那里看的时候感觉非常爽,其实背后也是导演、演员等把各种元素融合到节目里,最终的目的是让你爽,每隔几分钟爽一下,爽过之后还有期待。

为什么“丧尸文化”越来越严重

设计巧妙的游戏要做到每隔一两分钟来一波刺激,就跟吸毒似的,先打一针,爽过之后歇一会儿,然后再来一波。我的大学同学玩《孤岛危机》最长时间玩了两天两夜,他在某次玩游戏中低血糖晕过去了,现场围观的群众没人知道怎么抢救,差点闹出人命。

除了糖让人上瘾,还有游戏让人上瘾。游戏对社会整体的影响越来越大,这也是不争的事实,它和我们熟知的那些娱乐节目一样。每个游戏本身也是被精心设计过的,游戏的细节都是按照可以拨弄人的大脑里那个控制舒爽的区域设计的。基本都按照如下三个原则来设计游戏:快速、间歇、不断变换情感类型。

有读者给我讲,你写了资本主义和消费主义,顺便把“丧尸文化”也分析下吧。这里说的“丧尸文化”,不是大家看的那种丧尸片,而是指越来越多的人活成了丧尸的样子。那第一个问题就来了,受丧尸文化影响的人是什么样子的呢?

你喜欢糖是吧,那么你尽管吃好了,生产商把所有饮食里的糖含量都提到一个人类最喜欢的程度,占到食物质量的10%左右,可是这很容易让人吃出来一堆健康问题。如果你去过美国,第一印象基本上都是大街上一堆连路都不会走的胖人。美国很多车都有坡道,就是为了让巨胖的人坐着电动轮椅滑上去。

受丧尸文化影响的人只接受基础的刺激,越来越多的人生活的重心只有玩游戏,犹如僵尸只爱吃脑子。

进入21世纪之后,这个问题在东西方都解决了,食糖价格一降再降,到现在已经基本上做到了无限制供应。

受丧尸文化影响的人生活没有高级目标,只有基本需求,一时刺激一时爽,一直刺激一直爽。他们深陷电子鸦片,日夜沉浸其中。

比如人类天生喜欢甜。不过跟大家想的不一样,整个人类古代一直非常缺乏甜味剂,在古代,无论东西方,糖都是贵族的玩意儿。后来西班牙人在美洲发现了甘蔗,然后赶着几百万黑奴去种甘蔗,欧洲才开始不缺糖,从那以后就疯狂吃甜食。大家可以去尝尝欧洲那些比较有特色的糖果,味道其实都差不多,都非常甜,因为以前贵族们互相攀比,谁家有钱谁家的糖果就更甜一些。

最关键的一点,受丧尸文化影响的人即使生活得很落魄,他们也无意变更好,甚至都不去想这事。

现代有什么好处?最大的好处就是人类那些基本需求在一个可靠的国家都能完全满足。

如果追溯起源,丧尸文化最早并不是发源于亚洲,最早是出现在欧洲,然后是出现在美国,之后进入了日本,最近几年出现在我国,现在已经小有规模,不出意外,将会“吃”掉很多人的脑子,然后变成比较有影响力的亚文化。

人类经历了漫长的上百万年缓慢的发展,现代文明满打满算才两百年,也就是我们的脑袋一直停留在古代,但是身体进入了现代。

看到这个发展路径,大家也就感受到了,这种现象明显跟“社会成熟度”有关系,也就是说,社会越稳定,僵尸文化越繁荣。

一个人玩游戏的时候一整晚就那样很快就过去了,但是让他看本严肃的书,半个小时都坚持不了。说白了,我们的大脑有种堕落的天赋,大脑不喜欢信息,接受额外的信息让它非常疲劳。我们经常说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似乎是人类独有的特点,其实是小部分人的特点,大部分人并不是这样。因为我们人类是长着一颗古人的脑袋在过现代生活。

是不是也可以断言,只要社会稳定了,“不求进取”而且“安于现状”的丧文化就是主流?是不是可以进一步断言,在历史上的大部分时候,大家都挺丧? 很明显,越稳定的社会,就越多的人越“不思进取”,正如我们似乎很反感阶层固化,但无论是回顾历史,还是横向对比国外发达国家的情况,都明显呈现出了这样一种情况:社会在稳定之后慢慢就会出现阶级固化,社会阶级固化下来之后,绝大部分人自然也就踏实了,也就不去想那些遥不可及的东西了。就好像小时候想当飞行员,想当科学家,想当将军,越成长越无奈地发现这个目标都太过离谱,从而接受了现实,还是想点能实现的。对于大部分人来说,目标一再调整,慢慢就调整到没目标,过一天算一天了。在这个过程中,其中的一部分人,在这个基础上更进一步,变成了有僵尸文化特征的人。他们不但过一天算一天,而且变本加厉,怎么舒服怎么来。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我倒也不敢说大家喜欢的事都没什么用,不过敢说绝大部分人喜欢的事,都不太有用。

我上初中的时候,我们老师跟我们讲,一个人在村里碰到一个放羊的小孩,小孩说他的生活就是放羊,生孩子,孩子长大后继续放羊。

我观察到厉害的人之所以厉害,基本都是主动在找虐,就跟每一个“社会人”一样,去做那些有用但是让人不太爽的事。如果把这个观念反过来,就是堕落之路,什么时候都随心所欲,去做那些内心深处喜欢的事,而这类事都没什么用,时间就这样溜走了,什么也没留下。

我们当时觉得这个小孩太惨了,不过当时哪能理解,这种状态不只是发生在村里,而是遍布全世界。全世界都是这样过的,平淡而枯燥,年复一年。那种急剧变化的生活,不是战乱国家,就是战乱之后重建的国家。

我也不太认可“兴趣”这个说法,因为每个人的兴趣都差不多,吃喝玩乐呗。要做自己感兴趣的事,这句话本身问题很大,如果大家跟我一样,感兴趣的事都是些低俗和无聊的事,除了低俗的和无聊的,都不太想干,那怎么办?什么都不干了?

我们要明白,那种放羊、生娃、再放羊模式才是真主流,也就是说,不求上进才是跨文明的核心文化。力争上游终生奋斗的,永远都是少数人,属于非主流。那既然不求上进是主流行为,自然要有配套文化,也就是我们说的丧尸文化,只不过有些人感染得多,有人感染得少。

这事我想了很多年,以前我做事总感觉很痛苦,觉得自己没什么天分,放弃算了,很多事就这样不了了之了。那件事之后我重新认识了“天赋”,开始认识到绝大部分事情并不需要天赋,投入时间多,就能做得好,做得越好,就越愿意投入更多时间。

说到这里大家应该也都看出来了,我并不是想在文章中对这种人生态度进行批驳,我们只是分析下起因,顺便看看不愿意沾染这种文化的人中毒后怎样解毒。

我后来也看到一篇文章说,90%说自己忙的人,都是装忙,剩下10%是瞎忙,真忙的没几个,你又不是企业家,你忙啥?

他教了我一个办法,找张纸,不管干什么都写下来,记下起始时间,看看一天都忙了些什么。后来我按照他说的方法去做,做完之后我就再也没有脸面说自己忙了。大家有兴趣也可以试试,看看时间都去哪了。

首先我们要解释第一个问题,为什么大部分人慢慢就停止了努力。

我当时就问他,为什么我感觉自己比较忙,没时间呢?

咱们做个心理游戏。大家都讨厌看电影被剧透,剧透使人兴趣索然,对于大部分电影来说,知道了结局看起来就没什么意思了。过日子也一样,最烦的事情无疑是知道了接下来怎么发展,那就使人对生活充满了乏味感。而成熟型社会最大的问题就是一眼能看到头。

我当时就问他,是不是看书和写作对于他来说像呼吸一样轻松。他说,比吃蟑螂都恶心,不过他爹从小就教育他要经常去做那些吃蟑螂的事,慢慢就习惯了,时间长了就可以获得一定的社会优势,这种优势又是逐步累加和扩大的。套路可以扩散,技能可以学习,唯独这种长时间大跨度的积累没法快速掌握。

如果说生活像电影或者游戏,可是刚开始玩就知道了这个剧情的结局,让人有种莫名的乏味感。现在的社会又跟以前不一样,以前大家只知道自己周围的事,现在倒好,整个社会越来越透明,不但告诉你你的人生路将会是什么样的,而且告诉你跟你不是一条轨道上的人的生活是什么样的,还要告诉你如果想跨越轨道有多难。

刚毕业的时候,我在航天院认识一个厉害的人,他本身在航天发动机领域就是专家,更关键的是他对经济、历史、金融等其他领域也理解得非常深刻。另外,他对炒股和炒黄金非常有研究,平时他会写股评。他基本是手不释卷。我们一起去海外出差的时候,我在飞机上追完了整个一季的《嗜血法医》;他看了一路书,还写了两篇文章。他一下飞机就投了稿,等到了酒店的时候,采用稿件的一方已经把钱打过来了。

这里的难往往都是“硬性难题”,比如很多岗位要求本科,还有很多岗位硬性要求“985”毕业。这还不是最难的,最难的是很多真正赚钱的行业都有硬性门槛,比如“相关工作经历”,或者“资金积累到一定规模”,更有甚者,需要熟人引荐,才能参与游戏,这就直接把一大堆人直接排除到游戏之外了,你想参与都没机会。

明知道什么对我们有利,什么对我们自己没用,但是依旧没法克制,总想去做那些欢乐却没用的事。玩起来一个顶俩,想做点什么有用的事,却难得很,而且容易陷入自我怀疑,总怀疑自己正在做的事没什么意义,但是刷抖音的时候完全没这个苦恼。

大家有没有注意到一个问题,如果让一个人坐在沙发上看会儿严肃的书,就跟家里有鬼似的,不管他用什么姿势在看书,看着看着就躺沙发上玩手机去了。一个人在电影院待三个小时,会感觉过得非常快,但是如果让他坚持三个小时看《货币金融学》或《华为崛起》,估计绝大部分人跟我一样,很快就开始陷入自我怀疑,情不自禁拿起手机,刷刷微信朋友圈,看看微博,实在没事干就看看淘宝购物车里的东西降价了与否。

大家一般都向往生在发达国家,我经常国内、外跑,整体而言,国内跟国外这些年的差距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缩小。用不了多少年,大家就可以过上西方发达国家的生活了,可能会差一些,毕竟中国人多土地少,可能走哪儿都比较挤。

我在一篇文章中说:在欧美等国家,底层从来是很多政府的心病,各国政府的态度就是他们不惹事就行。通常他们一惹事就是大麻烦,只要他们不惹麻烦,政府花点钱也可以。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关注美国的市长选举。他们的市长竞选的时候,来回就那么几个话题,比如降低犯罪率,要给监狱搞学校,或者多建几座监狱。不过最近几年几乎所有严肃的智库都开出了药方,“游戏比刺刀管用”。你不是精力无处释放嘛,你不就是内心的激情需要到处宣泄嘛——与其让一个人搞恐怖,搞犯罪,危害社会治安,不如把他圈起来玩游戏。这个人在游戏里拿枪突突人,总比在现实里突突人强。于是搞奶头乐[1]战略,是欧美很多政府的选择。

慕尼黑是德国南部的第一大城市、全国第三大城市,我不久前在慕尼黑坐火车的时候,惊讶地发现他们的火车站还没我们地级市的火车站大,竟然也够用了,可见欧美的拥挤程度远远低于东亚,不过坏处是他们没法享受集中的好处,比如快递和外卖。

娱乐到底是怎么致死的

不过,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大家在电视上看到的西方国家,往往是西方中产家庭,很少有人关注非中产是什么样的。发达国家也有下层,而且下层要惨得多。以前冷战的时候,西方为了对抗苏联,需要拉拢他们的中产阶级。苏联解散后,西方没有这种需求了,于是大规模向海外转移产业,所以西方的中产家庭整体规模是萎缩的,中产少了,多出来的是有钱人吗?当然不是了,是穷人,是下层,专业说法叫“中产坠落”。

五、我们知道努力会让生活变美好,如果能找到一个领域,自己在这个领域很舒适,在舒适区努力会让你达到想都不敢想的高度。

美国和日本下层更是叫天天不应,因为几乎所有的通道全被堵死了。想成为厉害的人就得像蜘蛛侠一样搞变异,或者变异成高智商天才;或者变异成身高两米的人,将来去打篮球;或者壮得跟北美野牛一样,将来去玩橄榄球,靠体育上大学。最后的一招就是去当明星。在美国,多数人的梦想就是当篮球明星或者电影明星。

四、坚持每天做一件“低目标”的事会让你达到很高的高度。

欧美的名牌私立大学基本上把一半名额直接给了之前在名校上过大学的人的孩子,这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欧美有个好处是把所有事都拿到台面上来,他们并不觉得这事有什么不正常,因为学校从来都没说要按照成绩录取,而是采取一种复杂的综合裁定,这也是为什么华人经常分数很高却只能去读那些美国人不大愿意读的专业,结果造成热门专业华人非常少。

三、如果想每天都能去做,最好的办法是目标定低点,这样每次开始的时候心理负担能低点。

美国的公共产品是跟税收挂钩的,也就是说,你们小区的治安好不好,学校好不好,都会体现在房价上。房价高,房产税高,学校才能雇用好老师,学校质量才会好,升学率才能高。

二、积累的关键是每天都要做,而不是单次做多少。

那么,如果一个美国人买不起好房子,是不是就被坑了?不能说100%被坑了,因为我也没跑遍美国所有州,不过大概率被坑了是没错的,但是也有例外,比如万一有的人基因变异了呢,像蜘蛛侠一样,那么他就不需要好学校。美国人都喜欢蜘蛛侠,尤其是现在的小蜘蛛侠,因为他不但基因变异了,而且遇上了钢铁侠爸爸,捞了他一把,这也体现了美国人对阶层跃迁的朴素的渴望。

一、积累总是第一位的,很多新的模式都是积累到一定程度才能解锁,这个是复利的范畴。

我们通过看美剧也能感受到,美国人整体非常分裂,上层阶级是世界上顶尖的,剩下的都是一群伪科学。我记得以前看过一篇文章,里面讲到美国有一亿人不相信进化论,绝大部分人对知识充满鄙视,被商业广告把脑子洗坏了。比如《生活大爆炸》里,普林斯顿博士娶了一个半文盲,大家都觉得博士赚了。

文末,我总结下本文的核心思想:

在美国,一个人如果没考上大学,可以去当卡车司机,可以去工厂,但是激烈异常竞争,具体可以看看《美国工厂》,它能让你感受到美国基层工人阶级的生活状态。

我们也可以想到复利的另一种体现就是“玩法也有升级”,不仅玩法有升级,道具也有升级,比如你可以找专业人士来帮你玩。

有些人没有选择性地崇美,我也喜欢美国,但是要批判性地喜欢,没必要把他们的消极事物都喜欢了,比如美国人整体反智这件事,绝对值得我们鄙夷。

所以说,这个游戏更靠谱的说法是“穷人玩法”和“富人玩法”。等钱积累到一定程度,大家就本能地对风险不那么厌恶了,因为输得起嘛。很多玩法对于普通人来说是承受不了的,不是说这个人思维不到位,而是还没到那一步,如果输得起去赌,那就叫投资。如果没有资本硬赌,那就是赌棍。

其实这种逻辑完全不通,你想想就知道了,对于一无所有的人来说,确定的一百万无论如何也比不确定的一千万要强太多。但是等到你已经有了一千万,再让你做这个游戏,你可能大概率就选后者了,因为确定性的那一百万对你来说本身也没那么大吸引力,你更愿意去试试手气。有谁会没钱但是选后者吗?也有,赌棍肯定这么选。

很多人都了解电影《美国队长》里的美国队长吧,有些人喜欢,有些人讨厌,像个老干部,满嘴大词,充满自我牺牲精神,而且充满战斗力,在任何困难面前都是冲锋陷阵的人。他其实代表的就是“二战”时代的美国人,有责任心,有担当,崇尚爱情,不惧牺牲,既有集体主义的光辉,又充满自由主义的理想,总想做点什么,要求进步,希望为大众服务。

这个例子是要给大家普及“穷人思维”和“富人思维”,说前者是穷人思维后者是富人思维。

美国队长和钢铁侠的父亲一样,都是属于国运上升期的人,奋斗一生。而接下来的人就是钢铁侠,婴儿潮人,花花公子,小流氓,嬉皮士之类的人。如果没被拖去阿富汗山区接受恐怖分子的“洗礼”,一辈子估计也就那样了,影射的就是美国在国力达到巅峰后迅速失去了理想,仗也不想打,成天就想着男女之间的卿卿我我。当然了,美国毕竟是个传统新教国家,不能太过分,接受“洗礼”后回来的钢铁侠基本改掉了除了贫嘴以外的所有恶习。

再说一个例子,最近我多次听到——如果你什么都不干,现在有两种选择,一种是直接给你一百万,另一种是抛一个硬币,猜对了上面是哪个面,就给你一千万。你选哪个?

钢铁侠在阿富汗山区里完成蜕变,变成了调皮版本的美国队长,他代表的那代人却没有蜕变,也正是在那代人中,丧尸文化慢慢开始崛起。

以前有个专业的健身教练跟我沟通过健身的事,他说对于去健身房天天健身的人来说,前三个月都不会有明显的效果,属于筑基过程,每天自己好像很疲劳,但是客观地来说运动量并不大。直到三个月后,你才能一口气做到摇几百次哑铃,做几十个引体向上,这时候才算真正开始健身了。到了第二年的时候,身体已经完全适应了高强度的训练,到那个时候,一次的训练量能顶得上两年前一个月的。这就是复利效应,也就是说规模越大,得到的也就越多。

随后冷战结束,新一代出生的人在无忧无虑中成长起来,丧失了饥饿感,没有生存压力,不用担心核弹从天而降,也不用担心饿死,而且对于不少人来说,上升通道又被堵死,这辈子奋斗不奋斗都差不多,于是慢慢就向那个“丧尸通道”靠过去了。

这就是我理解的复利法则:规模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涌现出完全超乎想象的东西。很多新模式都是依赖规模(知识、财富等)才能做的。

美国人刚开始发展的时候就是种地,种完地回家祷告,过着清苦的生活,积累了巨大的优势,然后开始工业建设。工业之路也是苦难之路,那些年美国跟过山车似的,在萧条和繁荣之间倒腾。

小时候我看武侠片,发现很多天赋异禀的人偷窥别人功夫的时候,看一眼就记住了别人一大团的复杂套路。我很纳闷他们记性怎么那么好。后来等到我做编程工作的时候才彻底明白了——那种几千行的代码,我看一眼也能写出来,并不是我记性好了,而是积累到了一定程度,就不需要再去尝试记一招一式了,里边大部分的东西都是我知道的,只需要直奔我不懂的那部分就行,或者直接找关键点就可以了。

美国崛起的基因就是在那两百年中形成的,通过节俭积累,通过冒险获取,而且自我承担责任。

学习编程的人一定有这种感受:一开始模仿别人写,写着写着感觉就来了,完全可以自己写了。当他进入一个高阶状态后,就是下笔如有神了。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怎么能这么顺利就写出这么高质量的代码来,实现那种之前自己想都不敢想象的功能。

再看看现在的美国,上层进化出来了极其复杂的玩法,他们通过制定规则来赚取丰厚的利润,中层其实跟我国中层差不多,也是以家庭为中心,教育孩子,只是他们不管自己的老人。底层现在饿不死,开始输出各种垃圾文化,倒也不是他们故意要输出,而是这些东西流动性好,比如把天天醉生梦死说成是享受当下,把不积蓄甚至超前消费说成是洒脱……

这几年我慢慢反应过来了,我们没法像按机器的按钮一样去控制事情。不过我发现不管你做什么事,只要天天做,随着数量的积累,在某个时间点上复利法则突然就出现效果了。

当然了,在国内,有些居心叵测的人接收了这些垃圾文化,并把他们包装以后呈现给大家。比如把美国某些群体那种不好好学习、不负责任、不抚养孩子的特性包装成欧美主流文化往国内灌输,让人误以为欧美发达原来是因为这些。

此外,我们还要重点理解和使用复利法则。爱因斯坦称它为世界第八大奇迹,但是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样,很难理解生活中怎样才能让复利法则发挥作用。

我们不是要远离舒适区,而是要去开拓新的舒适区,比如通过锻炼让自己每天都精神饱满等。

具有丧尸文化特征的人和我国比例比较大的焦虑型的人群正好是两个极端,我画了个正态分布图(图5):

这一点,我也特别有体会,找到那些你做起来状态很好的事,然后在这些领域加大投资,你就能把事情做得风生水起。这也就可以回答很多读者常问的问题:如何在工作之余还能写文章呢?其实根本不需要多投入多少精力就可以写,因为我的舒适区就在这里。我写的文章就算没人看,我也能做到天天写。

越发达的国家,具有丧尸文化特征的人比例就越高,他们还要对外输出这种垃圾思想,主要是因为他们有财富,有些人觉得富有的国家做什么都是对的,甚至觉得发达国家的垃圾桶都显得很有韵味,感觉垃圾桶里的东西也不那么垃圾了。前不久人们热议西方的“贵族”,其实贵族就是被西方扫入垃圾桶的东西,有些国人还把它视为宝贝。

后来我们聊天的时候他就反思这件事情,说一个人在自己的能力圈内工作一个小时要顶能力圈之外的100个小时。后来他又说这话不是他说的,好像是查理·芒格说的。

图5 不同文化特征的群体

我之前有个同事,技术一流。后来领导让他去负责管理一个团队,让他突破下自我,结果他做得一塌糊涂,在管理岗位上管得天怒人怨。他现在又回去做技术了,在技术领域搞得风生水起。

中间的无感的群体,就是随时可以向两边滑落的潜在用户,如果你比较上进而且充满责任心,就很容易焦虑,反之很容易成为具有丧尸文化特征的人。

我们一般习惯性地觉得舒适区不太好,认为我们要离开舒适区,不过我这些年反而有个感触,对大部分人里的一部分人而言,舒适区才是他真正的核心竞争区,做擅长的事,才能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从图中我们能看出来,焦虑其实不是坏事,说明你积极进取,并且在寻找出路。

有些具备了丧尸文化的特质的人还乐在其中,这是很可怕的现象。也有具有丧尸文化特征的人充满负罪感,没法开开心心、踏踏实实地做个“丧尸”。他们想改变,却又不知道怎么解决。我也有过这种体验,因此对如何解决这种问题,我还是有一些心得的。

大家都可以试试,如果想做一件事,不要把目标定太高,而是要往低定,要追求每天“从容的开始”,而不是一天取得十天的效果。再强调一遍,制定目标的时候,一定要容易,具体操作的时候,每天把目标先达成了,然后再自由发挥。

其实身上具备丧尸文化特质的人,大部分都是懒的缘故。今天的懒不仅是每天不想干活的那种懒,更是怕这怕那,今天怕大环境要崩溃,明天怕不确定性,而且生活过得很舒服,没有危机感。

我们应该都有这种体会,有些事情实在是不想做,但是如果开始做了,就发现比之前想的容易得多,所以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应该把每天的目标定低一些,这样每天都能轻松地去做这件事。等到每次完成了当天的计划,可能状态也好起来了,因为最大的心理障碍已经克服了,比如你本来准备今天做一个俯卧撑,结果一口气做了五个,做完还不过瘾,又来了十个波比跳。看书也一样,每天配额五页,看完之后如果有其他事就去忙;如果没事就多看会儿,说不定一口气看半本。这样坚持下去,你会发现本来一本书预计三个月读完,结果可能两周就读完了。如果一开始计划一周读完,大概率今年都读不完。

几年前我也一度懈怠了,后来公司开始大规模裁员,而且说以后每年都会裁员。等我当上部门领导后,他们又说专门裁领导。我就再也坐不住了,每天都在想要是被裁了我该怎么办,每日都充满了各种各样的担心,慢慢就习惯了这种担心。

如果一件事,哪怕坚持了很多天,但是中间如果连续断开三天,可能这一轮的尝试也就到此为止了。对于培养的长期习惯来说,应该聚焦的是“每天都能顺利去做”,而不是做多少,不要断开,长期就能达到极高的高度。

我现在越来越有种体验,绝大部分人不行真的是因为个体差异,宏观环境会影响每一个人,但只伤害真正虚弱不堪的人,大部分不行的人往往是没有尝试过,没有努力。

如果你不想或者不情愿做什么事,总是给自己找理由,会让你自己非常为难,你很可能会坐在那里一边玩手机一边纠结,一直玩到太晚或者要去干别的什么事,就可以心满意足地不去做了。

我有个远方亲戚几年前来了北京,以前在家跟着建筑队里搬砖。他觉得没前途所以去送快递,后来又送外卖,每天从八点送到晚上十一点半(晚上赚的要多一些),全年不间歇地工作。在这种超负荷的努力之下,他很快就买了个金杯,在北京五环那里开了个搬家公司。

这件事尽管微不足道,但是我受到了一点启发,就是不要太跟自己过不去。如果你做的某件事是短期的,那你可以随机处置。如果你做的事情是长期的,那么你定目标的时候一定不要偏离舒适区太远,否则结果大概率是自取其辱的。

经过努力,他的公司现在已经有了三辆金杯,五个员工,每天忙得喘不过气来。他在老家县城里还开了个快递站。他的收入已经超过知名互联网公司的项目经理了。

我还发现,有的时候,我偶尔状态特别不好,根本不想锻炼,但是当我状态不好的时候,一旦开始练五个波比跳之后,状态就会调整得还不错,接着一口气做几十个波比跳后发现状态竟然好起来了。原来我们根本不了解自己这副躯壳。

我每次看到在微信公众号和微博上职业唱衰的人就嗤之以鼻,再看看评论区那些怨恨者,天天说一些负面的话,简直无药可救。

很多人都知道波比运动,每天做这种运动有助于提升心肺能力,锻炼腿部胳膊腹部肌肉,有助于缓解颈椎病和改善膝盖状态等,简直无往不利。我看了B站的一个视频,里面介绍一个男生通过每天十分钟这种运动,竟然达成了快速减肥的效果。该视频说每天只需要锻炼四分钟,八组,每组八个,总共六十四个。我一看觉得波比运动真的蛮好,应该能够轻松愉快地完成。之后我第一次就做了六十四个,结果非常累。后来我下定决心要坚持做这件事的时候,就留了个心眼。我想如果太难太吃力,大脑会不会拒绝执行呢?所以决心每天只做十个,后来又觉得压力太大,和自己妥协下吧。我改成了每天五个,没想到真坚持下来了。现在我可以一口气做两百个,体质也有了质的变化。当然了,我的目标还是每天五个,细水长流。如果当天状态非常差,就随便做五个,如果状态好就多做几组,如果状态非常好,就做两百个。

每次困难和危机来了,从来都是灭一批,重新起来一批,消灭的是那种脆弱不堪的人,起来的全是新强人,真巨头会变得越来越大。不管机遇来了,还是危机来了,基本跟懒惰的人没什么关系,他们永远都是一群围观者,只是会在边上看热闹的人而已。

反过来,一件很无足轻重的事,一个人坚持了几年甚至十几年,产生的就是翻天覆地的效果。如果你下定决心做什么事,而且这事全凭你个人的耐心和克制去做,建议把每天的目标定低,以至于你甚至不需要毅力去做。

我们一定要留意语言的力量,话一出口,最先听到的是你自己。不管一个人说了什么话,说的次数多了,首先被说服的就是他自己。如果一个人经常说一些很泄气的话,慢慢地他就变得很泄气了。另外,我们要有个常识,危机来了并不是谁的财富规模大伤害谁,而是谁脆弱伤害谁。

这让我陷入反思,觉得人生真的很纠结,同时我也忍不住思考一个问题,到底什么样的坚持才算是坚持。如果做一件事只能坚持一星期,做的这事再轰轰烈烈,也没什么可炫耀的。

如果觉得越来越丧,想改变这种状态就赶紧动起来,首先要有危机意识,去冒点能承受的险,赶紧动手,让自己宁可滑向焦虑的那一头,也不能做丧尸。其次,要明白宏观形势跟你的关系并不是特别大。

以前我总想摆脱舒适区,去挑战自我,后来发现越挑战越证明自己没能力,除了那种工作上迫不得已要做的事,其他自我挑战基本都以可耻的失败终结,尤其是需要长期坚持的,基本都不了了之了,反倒是一些挑战性不强的事情,我竟然坚持到了现在。

很多成事的人,都是一开始不小心接触到某些项目之后开始做的,没想到竟然慢慢做起来了。反而是计划好然后投入巨资开始要做的事,往往因为前期投入太大,没等盈利就把血流尽了。最好做低试错成本的事,要多做而且早做。

我的这些习惯都产生了巨大的收益,远远超过了我年轻时候那些激进的举动。所以我忍不住反思,为什么这些事情我能坚持下来,其他的事却坚持不下来?我想了很久,慢慢发现了,其实关键我做的这些事情都在舒适区。

总之不要怕,想去做什么就去干,动起来,是跟僵尸、病毒斗争的最好办法,焦虑点也没什么。再过一些年,大家就会发现现在真是动手的好时候,种下一棵树,最好是三十年前,其次是现在。

不过有几件事,我却坚持了下来,天天做也就没什么特别的感觉,竟然成了习惯,哪天没做心理状态就很不正常。比如我坚持每天看二十分钟的纪录片,每天总看两页书,每天溜达半小时,每天写几百字等。

[1]“奶头乐理论”是由美国前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布热津斯基提出来的理论。为了安慰社会中“被遗弃”“情绪不满”的人,避免社会冲突,方法之一就是让一些机构大批量制造“奶头”——让令人沉迷的消遗娱乐和充满感官刺激的产品(比如:网络、电视和游戏)填满人们的生活、转移其注意力和不满情绪,令这些人沉浸在“快乐”中不知不觉丧失对现实问题的思考能力。

我年轻的时候特别激进,不管做什么事情,我都想马上就做好,结果可想而知。年龄稍微大点,又陷入了另一个极端,总想做自己觉得舒适的事,跟自己妥协,说服自己不要太冲动,做事越来越依赖以往的经验,越来越消极,偶尔还把这种状态当作成熟。一年过完,除了正常上班,好像没做过几件让自己感觉“今年没白过”的事,因为做过的事,都坚持不了太久,后来想做事情的时候,心里想索性算了,不要太为难自己,反正也为难不出来什么。

[2]PS4即PlayStation4,是索尼电脑娱乐公司推出的家用游戏机。

[3]XBOX是微软发售的家用游戏机。

如何坚持下去并且成事

[4]饭圈:粉丝群体叫“饭”,他们组成的圈子叫“饭圈”“饭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