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悟读书网 > 人文社科 > 向上生长 > 第二章 财富的本质

第二章 财富的本质

我经常看到一些父母自己一事无成,教育起孩子来头头是道,但是孩子好像故意跟他们对着干,无论父母说什么,孩子就是不听。这是一个值得让很多父母反思的现象:绝大部分父母都没有意识到,孩子是在模仿自己啊。你是怎么做的他就会怎么做。当然了,等他长大了,他也会这么教育自己的孩子,并且也会头头是道,但是孩子依旧当作听不见,然后该干啥干啥。

父母是每个人的起点,也是绝大部分人的天花板。中国最近几代人大部分都比父母混得强,因为父母被耽搁了,再往后几代,大家就能看出来我这句话的威力了。美国、英国、德国那边的成熟型社会,这一点表现得非常明显,绝大部分孩子没法超过自己的父母。

也就是说,排除低概率基因变异的情况,孩子从父母那里继承了两套基因,一套是生理学意义上的基因,你孩子长得像你,跟你有着一样的瞳孔颜色和耳垂形状,这是生理基因。另一套是社会学意义上的基因,你孩子做事方式也很像你,思考方式也很像你。如果没有义务教育,你的孩子大概率就是你的翻版,这就叫社会基因。

一、穷人最难突破的就是父母

义务教育改变了很多家庭的社会基因,毕竟能跟着牛顿学点基本常识,跟着鲁迅学能对社会和人性有所了解。不再局限于所有知识都来自家长,但是家长对孩子的影响几乎是决定性的。也就是说,富人会把自己的一些经验传承给孩子,穷人会把自己的很多方法和理念传授给下一代,尽管很多东西他自己也知道不对,但是不知不觉就传递下去了,这样的结果往往是父母啥样孩子也啥样,多么令人悲观和不安。

了解了穷人翻身为什么难的问题,就能解决很多困惑,这对我们自身的发展也有很大的益处。穷人为什么难翻身呢?问题就出在以下几个方面:

对于绝大部分人来说,从父母那里并不能学到多少有用的生存技能,因为父母辈的人也不大明白如何加强自己的生存技能,更不知道如何把生存技能传递给下一代,而且这种状态会一直通过“社会基因”向下遗传。 这一点在农业时代特别明显,因为那时候读书是奢侈品,并不能像现在这样随随便便就能学习到知识,一般的家庭根本不去想读书学习的事,经验几乎都是从父母那里得来的。只有类似曾国藩这种地主家庭,大儿子老老实实在家种地,剩下的孩子里选个脑子灵活的读书,这代人考个秀才,下代人就可以考个进士。等到其中的一个出息了,就把家里其他兄弟也带出去,比如后来曾国藩发达了,就把自己的俩兄弟曾国华和曾国荃也带出来了,跟他一起在外边打仗立功。后来曾国华阵亡在了三河镇,另一个弟弟曾国荃则混得风生水起。

如果你的父母能做到这些,那么无论如何你都比村里出身、硬件和软件条件都差不多的人优势大太多,而且这种优势又是可以累积的,也就是你父母的优势会累积到你身上,你也会把这种优势传递给你的子女。如果你家生的孩子足够多,每代都集中培养脑子好用的,经过几代未必不能培养出个州长、总统之类的,美国那些豪门基本都是这么形成的。

古代整体遵循的就是一种“进化算法”,一步一步来,每代人中择优培育,如果一个人发达了,大家一起跟着发达。

回到古代,就算一个人跟对了出色的人,从参加工作到功德圆满,要经历多少生死,多少磨难,才能生存下来——那些能够在九死一生中活下来的人,全程得开“逆概率反应堆[2]”,这是个什么概念呢?也就是说,在别人那里概率越低的事,在你这里概率越高,这样你才能挺过各种逆天场景活到最后。还要避免发生陈友谅遇到的那种事,莫名其妙天降正义,一支羽箭把他带走了。 通过这些描述,我们应该也发现了吧,很多牛人的成就很大程度上依赖的东西显然是运气。同样,后来人最需要的东西显然也是运气,不然就投胎投歪了。这也就是巴菲特说的“卵巢红利”,你还没出生的时候,你的命运就被决定了一大半,真是残酷而讽刺。这也是《贫穷的本质》书里的一个关键命题,你的命运往往决定于你的父母,你的父母就是你的起点。比如你还是个孩子的时候,你父母就能把你送入好学校,手把手教你怎么记笔记,怎么分解问题,怎么培养注意力,怎么处理人际关系,均衡搭配营养,正确地找结婚对象及事业怎么发展,当你想尝试做买卖的时候还能给你一笔钱做启动资金,当你破产了还可以再给你一笔钱让你重新折腾。

现代社会跟古代相比,最大的突破之一就是义务教育。义务教育最早起源于德国,被认为是后来德国和美国迅速赶超英国的撒手锏。英国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后,政府工作重点是煤矿和纺织,技术含量不高,英国当时把工人当牲口使,用死了一批就换一批,根本没人力资源一说。

不久以前读了《贫穷的本质》,而我最近也在思考普通人如何摆脱贫穷的问题——我刚写的《贵族的衰亡史》中就提到一个关键问题。贵族是讲血统的,贵族之所以是贵族,因为他父亲是贵族,他父亲是贵族的原因是他爷爷是贵族,以此类推,推到第一代贵族,肯定是个泥腿子,跟着老大打天下,成功之后分蛋糕。

德国最早开始普及义务教育。电力时代需要大量的技术工人,得有相关知识才行。英国那种“牲口教育”模式就落伍了,因为不识字的人没法操作电力设备。其后,注重教育,全民素质高的德国和美国后来居上,这招后来又成了日本、中国等后发国家的撒手锏。

穷人翻身有多难

义务教育强行把孩子们送到学校,一方面可以搞爱国教育,美国那样的一个大熔炉国家,每天早上孩子们都要背诵誓词,就是大家熟知的“上帝之下,不可分割”,时间长了,国家意识就出来了。

《贫穷的本质》的作者在书中转了一大圈得出一个又一个结论。这本书整体给人的感觉是这样的:先描述了印度的一些倒霉事,然后分析原因,最后提出解决方案,大家一看就纳闷:这不就是我们的那个嘛!我们已经搞了很多年了啊!

义务教育的另一个优势就是打破“社会基因”。父母知道的东西就那么点,孩子自然难以跟着父母学到知识。学校有义务教育,孩子被送到学校强行灌输宇宙大爆炸、进化论、分子生物学之类。在中国,义务教育这些年创造了不少奇迹,穷得掉渣的村里竟然能出几十个大学生,改变了命运,突破了父母的天花板,不得不说义务教育功德无量。不过能够考上理想大学的毕竟是少数现象,在全世界范围内,都出现了一种情况,即各个层次的人会聚在一起。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优秀的人会聚在一起,这倒也不是他们故意排外,而是一种能从数学上证明的“同质化分层”机制。这种现象跨越物种,跨越文明,任何地方都存在。

困难已经讲清楚了,怎么解决?《贫穷的本质》的作者给了个主意,他说风险一直存在,保险也是刚需,不过底层人民又买不起,所以政府应该帮助出不起保险费的人出一部分保费,他们少出点。这不就是我国的“新农合”吗?

也就是说,假如你是个穷人,你离开了家庭,尽量不受家庭影响,但是你的社会阶层决定你周围的人普遍不是特别优秀的那种人,你从他们身上学不到太多的东西,你想变得厉害就得突破这个圈。

举个例子大家就明白了,如果一个人家里存着一百万,这一百万可能只有两三万他用得着,其他的都在银行里存着,所以拿出1%来买个保险觉得没什么压力,毕竟完全不影响生活。但是对于另一个家里只有一万块的人来说,这一万块里包含着生活费、医药费、孩子的学费,可能还不太够,你让他花1%也就是一百块去买保险,这一百块可能是他们全家半个月的菜钱,做这个决定就太难了。

二、可怕的同质化分层

贫困群众不爱买保险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大家普遍不了解保险是怎么运转的,其实不经历几次,绝大部分人都弄不明白,人的本能是对不太明白的东西敬而远之,而且保险是先支付一部分费用,为将来的生活购买一定的保障,然后期望永远不要用上。这就意味着大家得花钱购买一个自己不大了解的东西,而且这些钱对于他们来说至关重要,每一分钱都很重要。

一般社会初期的时候都平等,有点像把水和油使劲摇一摇,在一段时间内混在了一起,但是静置一会儿,慢慢就恢复到水油分离状态了,各个阶层会形成明显的界线。不要觉得不合理,全世界都这样,古代和现代也都这样。

既然这样,为什么不做预防措施呢?比如盖个大棚,或者家里买个保险?这也是《贫穷的本质》这本书里探讨的一个内容。作者认为保险业务在穷人当中非常少见,这也就构成了穷人和富人之间很大的一个差别,富人们善于利用金融工具对自己的资产进行对冲和风险预防。

我读大学的时候,我们这些小城市的人去大城市,发现大城市里的人跟我们的打扮其实差得不太多,说不上什么时尚。当时我们班城里的同学住的那种单位宿舍,我去看了觉得还不如我们小县城的小平房住得舒服。我感觉2008年左右是个分水岭,城乡迅速分化了,大城市的年轻人越来越时尚,跟村里的长得都不太一样了。

基金经理要面对风险的原因是市场总是起伏不定的,群众也一样。我老家那里偶尔会莫名其妙来一场冰雹,就会造成农民全年颗粒无收。

我当初的大学同学现在已经在大学教书了,他有次跟我感慨,说他站在讲台上,一眼就能看出学生们哪个是大城市的,哪个和自己一样是村里来的。而且他发现一件事,最近这几年越来越明显,大学里的农村学生越来越少,自己上大学那会儿全校都是“土炮”的盛况已经不再重现。

《贫穷的本质》的作者有个说法非常有意思,他说贫困的群体跟对冲基金经理一样,生活总是充满了风险,不过差别是对冲基金经理赔的不完全是自己的钱,基金经理的钱是从别人那里募集来的。

其实观察欧美就能发现,欧美已经和平发展几百年了,而我国从一穷二白发展到现在,和他们相比,发展的时间没多久。现在大家就开始讨论中产阶级什么的,中产阶级一年能在孩子身上花十几万、几十万,教育演变成了军备竞赛。在未来,这种状态只会越来越严重,而且呈现出“圈子化”,各种不同的圈子一起生活、合作。有的圈子里的人只需要维持现状不坠落就可以了,有的圈子却需要不断地向上突破。

三、风险意识

有点像有些人住在高楼层,只要维持不掉下来就行了,有些却需要气喘吁吁爬上去。问题是高楼层的人在竞争中维持很高的优势,层次越低的人资源和条件越差,爬起来就越难。这种现象在全世界都存在,而且越成熟的社会越这样。在德国,5%的人拥有全国将近一半的房子,剩下的人大部分租房。莱比锡只有5%的人有房,剩下的人租这些人的房。

《贫穷的本质》的作者也非常推崇这种玩法,不过他又加了一些,他认为应该用科技手段增加实时激励,比如小孩完成一个小任务就奖励半小时玩游戏等。

之前网络上有个说法,说是德国人不急着买房,所以房价不高。后来我常住德国了一段时间,之后又去了一趟。我就问我们一个公司的德国的同事,你们德国人真有这么豁达的房地产消费观?他说,只有傻瓜才不喜欢房,德国人多数都攒不住钱,普遍买不起房。

所以KIPP的逻辑就是重新思考这些问题,借鉴了监狱的一些模式,让小孩聚焦读写算等基本技能。据说把升学率提高了800%以上。

欧美的国家,富裕的家庭从一开始就买了优质学校的学区房,然后通过优质小学升优质初中,然后是重点中学、重点大学,顺着这样的路径就上去了。当然了,这里不是说进了优质小学就一定能上名校,欧美顶级私立也没这个效果,但是概率会增加很多。相对的,普通人上名校的概率会减少很多,受教育的权利就这样一点点向上移动。

我们印象之中美国学校主要是玩,次要是学,尤其是贫困家庭的孩子,在学校的绝大部分时间都在玩。这样有很多的好处,可以释放孩子的天性,让孩子度过一个无忧无虑的儿童时期,不会压抑孩子的天性,结果造成的问题也很明显,培养了一个快乐的废物,大学考不上,注意力普遍有问题,干什么都没恒心。大家可能不知道,注意力这玩意儿跟肌肉差不多,也是越练越强,长期不用就废了。如果小孩长期不集中注意力干一件想干的事,时间长了就没法集中精力干任何事。

明清时期朝廷就发现一个现象,南方在科举考试中比北方厉害得多。当然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比如南方受战乱祸害较少,很多富足且有文化的家族底子足,这些家族往往藏书上万册,甚至有藏书楼,历代都有人在朝廷做官,熟悉科举套路,辅导下家里孩子自然有加成。更重要的是,从宋朝开始,南方经济开始超过北方,南方可以把更多的资源投入到培养小孩上,南方读书的孩子无论是比例还是数量都远远超过北方。福建和浙江这两个省的书院加起来数量比全国都多。经济实力的优势会反馈到所有层面,包括教育。

最近几年,美国有一些人搞了一所学校,叫“KIPP”,也就是“知识就是力量”。这所学校在《贫穷的本质》里也被给予了高度好评,这所学校的核心就是:侧重基本技能的掌握。基本就是对这些年流行的素质教育反其道而行之。

中国从明朝开始,就有点像现在的录取模式,各个省都会有照顾,而不是简单的全国一起录取,但是在各省内部,依旧是有些地方霸占了全省绝大部分名额。

对于穷人的孩子来说,也面对类似问题,不过他们的问题正好相反,我们上面说的这些孩子学得太多太杂以至于什么都没搞明白,穷人的孩子往往是不知道该学什么。

随着经济的继续发展,社会再演变一些年,到处都会演变成一个个的圈,你进不了这个圈,就做不了某些特定的事。

但是家长们往往想弯道超车,觉得自家的孩子很厉害,或者想着不该输在起跑线上,给“读写算”方面分配的时间较短,每天去读各种兴趣班。对于大部分人来说,这么做远远不是丢了芝麻捡西瓜的事,而是芝麻和西瓜都捡不到。

举例来说,孩子进不了某些好的学校,就考不上“211”和“985”,或者说很难考上,如果上不了这类大学,将来就没法进入更好的公司。我说这些并不是准备贩卖焦虑,而是一种即将到来的客观现实,或者说已经来了。

其次,什么是核心能力呢?其实并不复杂,比如一个学生,他的核心能力就是读写算。如果有额外的精力和条件,再学点舞蹈、奥数、演讲、琴棋书画,以及各种小语种。

三、消费的枷锁

首先,降低预期在任何时候都非常关键。过高的期望实现了还好,如果达不成会导致信心迅速丧失,变得消极,什么都不想做。对于绝大部分人来说,总是对自己或者孩子过高定位,完成不了很高的目标就泄气,忽略了把目标定低些,慢慢来,一步步地做,也能取得很高的成就,而且这才是绝大部分人应该走的路线。

在《富爸爸,穷爸爸》里,有句话对我影响特别深:穷人和富人都会买奢侈品,穷人往往用他们每个月的血汗钱购买,那是本应该用来投资或者留给他们的子女的财富。富人则是用他们所产生的资本购买。穷人购买了奢侈品后确实让他们看上去富有了,但他们随即进入了债务危机。每月的工资用来偿还债务,并继续贷款,他们进入了恶性循环。

三、使用技术辅助。

普通人把自己的工资花了,而一些有富人视野的人会把钱攒下来,买那种可以带来流水的东西。能带来流水的东西叫资产,然后花资产带来的钱,因为那个收入算被动收入。

二、注重核心能力开发。

而且穷人消费和富人消费差距很大。之前德国的一个顶级房地产商有个言论特别有意思,他说财富积累到一定时候,钱是花不出去的。你买辆豪车,车升值了;你买块手表,手表升值了;你买金子,金子升值了,你不能通过消费来消灭钱,这可能就是有钱人生活的枯燥之处吧。但是这里有个问题,这类资产消费说起来容易,但是做起来难得很。最基本的一点,这些年慢慢地大家都开始意识到如果买几套房子,然后坐着当包租公那该多舒服,道理大家都懂,可是怎么做到?

一、降低预期。

这个问题首先最难的就是需要大笔的启动资金。如果慢慢攒钱的话,估计得攒到天荒地老才能攒出来房子的首付,因为赚的钱不够多。

这一点《贫穷的本质》的书中给出了非常好的建议:

对于大部分穷人来说,最难的事情就是钱不够花,怎么攒钱买资产?有人说可以借贷嘛,但是流水少的情况下,大杠杆借钱几乎是找死。更让人郁闷的是,穷人信用都不行,借不到钱,或者借钱成本太高。这里说的信用不是生活里说的那个信用,而是银行对你的信用评级。穷人评级低,银行要么不借给你钱,要么利息高得很。

家长把孩子强制送到学校就完事了吗?怎样追踪并且持续提高孩子的能力呢?

这件事对于那些有条件但是消费观有问题的人是一个非常好的启发,但是对于真穷人来说,几乎无解,明知道当前的生活方式越走越窄,但是依旧只能这样走,这可能是世界上最郁闷的事了。

很多家长越穷越短视,越短视越穷,你指望这些人做出合理的决策?这是不现实的。有些事得勇于承认,承认有问题才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

当然了,有些人属于“道理都懂,客观条件导致没法操作”,但是依旧有不少人脑子里真缺根弦。我有个同学研究生毕业后去当村干部了,他说国家对贫困户有拨款,但是很多贫困户并没有好好地把这部分钱利用起来,不少人到手后随手就瞎花了。他感慨有部分人穷是缺机会,也有部分人真是缺知识,观念有问题,难以扶起来。

其实这些说法你一听就知道这些学者的思维出问题了。很简单的道理,这个说法还是“理性人”那一套假设,完全忽略了不少家长其实什么也不懂的事实。有的家长既不具备理性也没眼光。我并没有歧视任何人的意思,要知道,绝大部分的人,尤其是贫穷国家和贫困地区的老百姓的生活完全被眼前的困难给挤占了,谁还有时间去思考将来的事?

四、习得性无助

投资小孩教育的主体是家长,但是很多家长对这件事并不上心,因为他们认为教育这事没有什么值得投资的,有点像有些人并不喜欢投资房产或者比特币一样。对于这种家长,有些学者认为应该让家长自己做决定,如果家长觉得没必要就算了,他们对自己的情况是了解的,逼迫他们干吗?

以下这段话是从硅谷王川的微博那里看到的,非常有启发性:摘自巴里·施瓦茨(Barry Schwartz)的《选择的悖论》(Paradox of Choice)一书——如果一个人长时间处于一种缺乏选择的状态,大脑潜意识会慢慢认为做任何事都无法改变现状改变自身命运,于是会进入一种所谓习得性无助(Learned helplessness)的状态,变得更为消极。即使情况改变,有机可乘时,也不去行动。这种情况严重时,会导致免疫力下降,甚至会得抑郁症。

不过这个观点我们还是需要深入了解下的。作者引用了另一个学者的一个说法:教育本身是一种投资,人们投资教育,就跟投资房地产是一样的,目的是赚更多的钱,增加将来收入。

当有很多选择时,自我掌控感非常强大,这样人可以长期保持一种积极进取的态势,对身心健康很有好处。

《贫穷的本质》的作者说印度很多人没读完小学,或者读完没法做四则运算,而且书中花了大量的篇幅在探讨怎样诱导家长们把小孩送学校,这个就奇了怪了,越看越觉得奇怪,难道你们没有义务教育?这应该是发生在另一个星球上的事。

当然选择过多的时候又有三个问题: 决策需要耗费更多精力;选择后犯错误的可能性更大;犯错误造成的心理挫折感更强。

二、教育很重要

如果长期不做选择,大脑就会变得很消极。很多人说自己感觉自己快要得抑郁症了,其实可以反思下是不是自己平时几乎没什么事需要自己选择,完全是生活逼着你在往前走?这种状态下,时间长了确实会产生一种越来越严重的消极状态。

第二个观点尽管也不是新的,但是非常有启发。《贫穷的本质》说:印度的穷人就算天天吃垃圾食品,也一定要看电视——稍微有点钱第一件事就是去买台电视,因为他们的生活实在是太乏味了。这倒不是印度人的毛病,全世界的穷人好像普遍无聊,娱乐较少,生活很枯燥,对娱乐非常向往。因为他们的工作普遍比较乏味,自己经历的好东西较少,所以看起电视来没完没了。这有点像城里人很纳闷为什么有人天天待在网吧,那地方烟雾缭绕,吵得要死,还不太卫生,看着就闹心,可是对于很多人来说,那地方是他们唯一的娱乐场所。

这也是我这些年目睹的强人和穷人之间最大的差别,绝大部分正常人似乎对生活有种认命感,觉得也就这样了,凑合着过吧,又不是不能过。当然了,越厉害的人可以做的事越多,越穷的人可以做的事越少,手里没资源,行动力自然就差,而且干什么都不顺利,会对信心打击特别大。

这也是《贫穷的本质》备受争议的原因之一,看书的过程中大家都有一个感触:这还用研究?我国不是一直这么做的吗?而且我国人民现在关注的是熬夜、虚胖、亚健康,你们竟然在讨论没有蚊帐、没打疫苗?你们的政府也太小了吧?小到什么都不干?

我认为,你可以经营点自己的东西,可以是微博,可以是头条,甚至每天剪辑一些简易的小视频,当然也可以是更复杂的项目。有个读者告诉我,他上次看了我的文章后深刻反思了下,发现自己什么长处都没有,只会玩游戏,最近开始直播玩游戏,并且上传了一些游戏小技巧,比如《绝地求生》怎么压枪,P社[3]游戏怎么上手,竟然有了一波关注,今后要去做兼职UP主[4]了。他终于知道业余时间应该做什么事情了。

《贫穷的本质》的作者第一个观点是:印度这么多人这么惨,主要是因为他们的父母比较糊涂,没给小孩驱虫,没食用加碘食盐,没喝到干净水,没有打疫苗,导致小孩发育有问题,从小属于半个残疾人。相信很多人看到后,第一反应肯定是“这是体制问题啊”,这些不都是印度政府应该做的事吗?食盐里加碘,全民种疫苗,提供干净的自来水,这是我国20世纪做的事啊!而且多喝热水而不是直接饮用恒河水有助于防止痢疾拉肚子,这事还要研究?

这就是我一再强调的,一个人要从消费者向生产者转变,才能改变困境。因为生产的是大哥,消费的是贫者。如果一个人一直做消费者,玩别人的游戏,吃别人做的菜,而不是向生产端转进,那就会一直处在一个坑里,永远也别想翻身。你得让别人消费你的东西。这里说的消费,不一定是花钱,现在花时间也是消费。你花了很多时间在别人的产品上,比如某款游戏,某款让你获得短暂的快乐却浪费时间的APP,也等于在别人那里贡献了价值。

针对解决之道,《贫穷的本质》的作者提了两个观点,尽管都是老生常谈,不过第二点非常有意思。

现在的一个决定可能对一个没什么资源和也没动手能力的穷人来说没什么用,但是这个决定很可能五年后就彻底改变了你的生活。

《贫穷的本质》的作者在研究印度贫穷的现象时,发现穷人吃得都很少,远远不足人体每天所需的2400大卡。这个研究其实就很奇怪,很多人看到这里就有点蒙,因为我们印象中穷人都是不大克制,吃得比较随意,无法克制自己的食欲,但很少有说法说穷人吃得少,有点反常识。其实这就是《贫穷的本质》这本书的特色,讲的都是些印度犄角旮旯的事——作者说的是那种先天不健康,又瘦又小的极端穷人,没钱却有病,常常是贫血或肠胃里有寄生虫等,身材还没我国初中生那么高。这种人吃得肯定少,几乎是不言而喻的。

如果一件事你做过了,没成,有很多原因,可能你不是那块料,或者运气不好,但是如果什么都没做,就觉得自己做不好做不成,这真的是心理问题了。

人们普遍认为,现在还有人吃不饱,是欧美浪费太严重,相对的则是非洲等地区严重缺乏食物,说到底主要是分配问题。当然了,慈善本身是一种选择,不是义务。如果一个国家的人觉悟高就捐点。如果没这种觉悟,你也不能逼着人家把自己的大排量汽车换成自行车。

五、从小的决定开始吧

我看到过的另一本书里提到过,美国中产家庭的一条狗每年都得花好几千美金,够好几个非洲贫困家庭过一年。多说一句,养狗真的很贵,别说美国了,中国这边城市里养狗一年花几万块的也不少。昨天正好看到相关数据出来了,真的让人感受到买猫粮比给小孩买奶粉花的钱都多的事实。

分析了半天,突然发现如果一个特别贫穷的人看了我的文章,也许真的用途不大,反而会更郁闷。社会对穷人并不友好,远远不止思维方式的缺陷,更重要的是,阶层越靠下,可使用的资源越少,试错成本也就相对越高。这个世界做什么事都是需要试错的,试错是需要成本的。

《贫穷的本质》的作者先重申了一个常识性的问题:现在的世界已经有足够的能力让每个人吃饱,粮食已经足够了,不仅是因为农业科技,更因为全球大面积地引进了原产自美洲的土豆、玉米等高产量农作物。

尤其是放在全世界的视野下,更是尴尬得很。从当前来看,最好的办法还是我们的方法:让村里的人先进城,融入社会分工,给那些进取心强、头脑灵活的人一个机会,说不定他们可以找到一条路,能把自己的老乡带出去。这个不是乱说的,江西那边有个村拿到扶贫款后,在一个很厉害的农民的带领下,全村人生产米糕,卖到全国,现在那个村已经富裕了。当然了,这是宏观层面的操作,具体到每个人,就需要我们多思考多行动,多尝试一些低成本试错而且有长期红利的事情。我现在觉得“万众创业”这个词特别好,大家如果有时间的话都做点什么,不一定要非常盈利、非常独特,一夜翻身,做起来,说不定五年后你会感慨当初的小决定竟然真的改变了你的一生。

一、营养很重要

“贫穷陷阱”到底是什么

当然了,他们已经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不可能完全没一点实质内容,我们接下来就按照原文说的内容讲述下,顺便说说我的看法。

我花了很大精力阅读《贫穷的本质》后写了一篇《〈贫穷的本质〉这本书到底说了什么》。

这次诺贝尔奖颁发,给人的感觉更像是“辛苦奖”,也就是说书中说的道理大家都是懂的,但是很少有经济学家亲自跑到贫困地区,到非洲,到印度边远山村,或者干脆跑到喜马拉雅山下的贫困地区,搞对照组挨个验证之前的理论的正确性,这个精神就太硬核太实在了。

后来很多读者觉得不够过瘾,让我讲讲这本书里还说了一些什么,我正好要写一篇文章,有些话题和《贫穷的本质》有关。

最后,很多读者对两位诺贝尔奖得主作者所创作的《贫穷的本质》也嗤之以鼻,因为书中的观点给人的感觉是:大部分内容毫无新意,基本都是老生常谈,只是加了一些数据支持,这也能得奖?而且不少人纳闷,真按照作者说的去做,穷人就能脱贫?根据常识也觉得不是那么回事,更像是通过结果找原因。

一、贫穷陷阱是怎么回事

其次,东方的经济学家,尤其我国的经济学家看了之后更觉得不可思议,作者书中倡导的很多事我们已经做了很多年,并且卓有成效,连个村干部都懂的道理,这些诺贝尔奖得主复述了一遍,竟然有模有样地拿了诺贝尔奖。

按理说,一个人今天和明天的收入不会出现太大的变化,但人是有梦想的咸鱼,一个人不可能把今天的钱全部投入消费,总得积攒点,而且每天做点自我提升,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就能够升职加薪,所以一个人明天的工资一般都比今天的高一些。这也是传统经济学的观点,经济学家们认为,一个人的工资在长期范围内是越来越高的,但工资涨幅是慢慢变小的,直到不涨了,最后退休,这也符合我们的认知。

首先,西方经济学家们看完阿比吉特·巴纳吉和埃丝特·迪弗洛合著过的一本经济学著作《贫穷的本质》(该书代表了他们经济研究的重要观点)之后的感受是:这也是经济学?这要是经济学的话,某“鸡你太美[1]”的流量明星都可以算作NBA最佳球星。

按照这个逻辑,好像所有人的收入在长期内都能缓慢提升,发家致富,走上人生巅峰。

201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阿比吉特·巴纳吉(Abhijit Banerjee)、埃丝特·迪弗洛(Esther Duflo)和迈克尔·克雷默(Michael Kremer),然而把这项奖授予他们,几乎闹得人神共愤。

而且这个逻辑认为,“生活中多出来那部分钱”是收入增加的关键,这个理论也形成了世界范围内的脱贫新思路,认为只要穷人生活中有多余出来的财富,就会拿去自我投资,实现收入的增加。所以各国都在给非洲发钱,希望他们能够实现收入的增加。最后却收效甚微,非洲绝大部分地区还是那个样子,穷人们把联合国救济署给的钱花完后继续穷着,没什么根本性的变化。

《贫穷的本质》这本书到底说了什么

经济学说的好像跟现实生活不大一样,毕竟直觉告诉我们,“收入一直涨”这事说的只是一部分人,而且往往是经济好的地方的人,绝大部分地方收入不但不涨,有时候还会倒退。现在很多国家地区收入就陷入了停滞,然后由停滞引发动乱。这种问题出在哪里?

大家往往高估自己一天能学会的东西,低估三年能学会的东西。大家慢慢体会这句话。

2019年获得诺贝尔奖的得主深入世界上最穷的地方仔细研究调查,最后得出个结论:这些穷人把生活中多余出来的钱乱花了,没法做到攒起来改善生活。

我特别喜欢他这种劲头,一直不服老,忘了年龄,去做新鲜的事,永远都在拓展,永远没有边界,而且他有个逻辑,他说现在人们的寿命变长了,以前只能活到七十岁,他要活到九十多。按照这个标准,六十多岁相当于以前的四十岁,正值壮年。而博主这样三十岁的,相当于以前的二十岁,年轻得很,有无数机会无数探索的可能,前提是不要搞自我封闭。

也就是说,穷人不但不擅长赚钱,反而擅长浪费钱,而且通过仔细的计算发现,穷人用于奢侈品开销的比例远远高于富人。这种发现和我们的生活中的很多现象类似,我这几年看过太多的人干这种事情。比如很多人赚钱能力没提升,却在网贷方面积累了一堆新技能,月收入不到一万却欠几十万网贷的也非常多。这倒是应了《绝命毒师》里大毒枭那句“穷人谁都会做”的话,因为顺着本心去做就可以顺利做穷人——当你不反思自己、不克服自己的问题的时候,很容易沦为穷人的。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呢?主要是两个原因导致的,一个是皮质醇,另一个是奢侈品。

导师说他觉得长跑可以让自己精力旺盛,因为他有很多事要做。导师还在网上跟着视频学Python,编写爬虫脚本做研究。除了这些,他还在写一本关于匈奴史的小册子,同时搞一本怎么教小朋友学数学的书。他以前还有个微店卖红酒,虽然他自己不喝酒,但是对红酒研究得很深,做起来后,他觉得太费时间就卖了。

二、皮质醇

我的导师成就很大,我能从他身上学到的东西非常多,他六十多岁了还在坚持长跑,每天十公里。很多人叫我“跑哥”,是因为我以前向他学习每天跑十公里,我以前微博昵称就叫“跑星人”。

控制人体奖励机制的东西叫多巴胺,这种物质有两个明显的作用,一是让你开心,当你在淘宝下单的时候能体会到的那种快感就是这种物质释放的结果;另一点是增加排尿,一个人开心的时候容易尿急,不过很多人太欢乐注意不到这种现象。

说实话我并不知道具体的方法,但是我有个体验,就是人到中年的时候,往往习惯性开始搞自我封闭,不再吸收,不再去扩展,觉得自己年龄大了,学不会了,有点时间不如看会儿抖音,这种心态从资源探索角度来看是极其消极的。

与多巴胺的作用相对,让人体不爽的情绪是由什么物质来控制的呢?有多种物质,不过皮质醇是其中最关键的一种。

说到这里,大家肯定要问了,怎么扩展资源边界把触角伸到未知领域呢?

皮质醇跟组织胺(蚊子咬了肿起来一大块就跟这种物质有关)有点像,原本进化出来是为了提升我们的生存概率的,现在却让人烦不胜烦。

资源这东西比你想的要大得多,或者就在你眼前,可是你拿不到,也就是资源边界太小,而且由于边界太小,跟别人是重合的,会引发激烈的竞争,这也是为什么说底层人踩人,因为不踩没有更好的办法。边界大了,竞争反而小了,而且你已经领会到这种获取资源方式的优越性,脑子里成天想的就是怎么去进一步扩大边界,合作就更容易发生了。

举个例子,假设你是一个进化还不完全的原始人,跟着同伴在森林里拎着兔子唱着歌,突然出现一只花斑老虎,你怎么办?一般有三种可能:

说到这里你应该也看出来了,我不是想聊资源,是想说我们自身的问题所在——富人为什么富?他们的资源边界特别大,很多东西都能给他们提供资源。你每天去坐地铁,人头攒动,熙熙攘攘,如果你在洪流中,你可能唯一的感受就是不爽,但是如果你在边上摆个地摊,你的资源边界一下子就扩大到人群里了,过往的每一个人都可能是你的资源,你可能会嫌人流量不够多。

第一种,觉得这只大号的猫非常可爱,上去摸了一下,于是被老虎吃掉,所以这种对未知动物充满好奇心的基因基本绝种了。人类对没见过的花斑东西都有种本能恐惧,绝大部分人甚至连花斑蝴蝶都有点怕。

你是不是能够意识到,很多现在的难题,其实是现在资源边界内解决不了的,如果能突破这个边界,很可能根本不是什么问题。

第二种,被老虎吓得屁滚尿流,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呆若木鸡,等着老虎用餐,这种基因也没了。

回过头来看很多年前刚毕业的自己,像不像现在的我们回头看罗马俱乐部的人?他们想不出来会有这么多水电站、风电站、核电站。他们也想象不了新培育出来的农作物种子产量会那么大。

第三种,部分人不小心进化出了“皮质醇”,让你在危急的情况下顺利逃跑或者操起一根棍子跟老虎玩命。尽管你不一定能跑得掉,但你还有两个同伴嘛,他俩一个上去撸大猫,一个已经被定住了,老虎接下来的很长时间都在用餐,你逃脱的概率还是很高的。随着你欢乐地出逃,皮质醇也就跟着你跑出来了,一直遗传了下来。

很多人毕业后刚工作的时候,工资只有三四千,房子却很贵,他们经常犯愁自己什么时候能买得起房子,但是等他们奋斗了五六年以后,发现买房子的事情容易多了,至少没当初想的那么难。因为随着我们向前发展,随着我们能力的提升,“资源边界”一次次地扩展,以前只能靠工资,慢慢地奖金上来了,慢慢地有业余收入了,到后来工资已经不算什么了。

皮质醇尽管能让你在危险的时候不至于定在那里,提高了生存效率,但是这种物质也有明显的副作用。现代人常见的几种问题就和物质有着极大的关系,比如怎么都休息不过来,疲劳,什么也不想干,看什么都烦,完全没法集中注意力做那种需要静下心来才能做的事;已经很胖了,还特别能吃,吃饱了还想吃,要减肥却导致报复性地大吃;情绪低落,只想做一些不费神的事,比如坐在那里看电视;最关键的是使得“延迟满足”的能力变弱,比如你今天意外赚了五千块,你可以选择今晚就去泡个桑拿,吃个日本料理,如果还剩下些,再去路边吃个串,这样当天就获得了满足感,问题是资源也没了——其实你本来还有一个选择,你可以把这些钱攒下来,攒够钱搞个店面,等店面赚到钱之后再享受,这就是《富爸爸,穷爸爸》里说的“穷人花血汗钱,富人花资产赚的钱”的现象。但是这个过程中你就得攒钱,不能花,延迟满足,可能需要十年二十年才能吃到今晚那顿料理,你能忍得住吗?

可是到了今天,我们能看到经济依然蓬勃发展,现在已经上了一个新台阶,为什么当年最顶尖的学者会搞出这么奇怪的研究报告呢?说白了,他们犯了一个我们通常会犯的错误,即用静态眼光看世界,在当时的资源边界以内思考问题。

皮质醇会导致延迟满足能力变低,这种现象在现实中很多,当一个人心情不好的情况下大多需要购物化解嘛,很多女生都有深刻的体会。

很多人一定听说过“罗马俱乐部”,也叫“悲观未来学派”。一伙当时最厉害的科学家成立了一个组织,这个组织于1972年发表了一篇名为《增长的极限》的研究报告,它预言经济增长不可能无限持续下去,因为石油等自然资源的供给是有限的,预测世界末日快来了,设计了“零增长”的对策性方案,也就是说今后大家别发展了,防止资源耗尽。

国外一般把这些不好的状态称为“压力”,不过如果在国外待一段时间,就知道他们说的那个“压力”比咱们说的范围广得多,几乎所有的负面情绪他们都归结到压力上了。

到了工业社会的时候也一样,开始烧煤了,但是对可以释放更大能量的原子能有个漫长的认识过程,在这部分能量被开发出来之前,对于人类来说,这部分资源等于是不存在的,也就是说,资源边界还没扩展到那里。

一般来说,你所有的情绪都是你体内的几种神经递质和激素的外在体现,多巴胺分泌多的人,一般情绪能好很多,分泌少的人容易得抑郁症,如果再少的话,容易得老年痴呆症。

“资源边界”这个概念非常值得我们深入了解和探讨。举个例子,原始社会那会儿,地球上人很少,看起来没什么竞争,生活压力应该不大才对,然而并非如此。原始人的生活压力也不小,因为他们对资源的理解非常肤浅,似乎只有树上的果子、山里的兔子是资源。他们对煤、石油、天然气什么的根本没概念,这些对他们而言不是资源。

皮质醇和多巴胺一样对人体必不可少,如果确实是处于危险状态,没这个东西可能就死亡了,但是正常情况下这种物质过多也可能会导致抑郁症,每天情绪低落。

理解“资源边界”,忘记“边界”

《贫穷的本质》作者应该是跑到那些穷地方抽血测量过,他发现穷人体内的皮质醇含量指标比正常状态要高很多。为什么呢?因为穷人的生活中琐碎的、无能为力的事情多,疲于奔命,精神上的痛苦比正常人高得多,这就导致他们的皮质醇含量指标比正常人高得多。

第二,欧成效说的,非常有启发:数量堆死质量。

皮质醇是控制消极情绪的,在皮质醇含量指标过高的情况下,人容易消极提不起斗志,只想干点轻松愉快的事情,用我们时髦的话讲,心态崩了。如果感受不到这种状态是一种什么心境,只需要想想自己状态不好的那段时间就懂了。处于这种状态,很可能持续消极,别说远期规划了,可能明天的事都不想去想。

第一,重复就是力量。

如果你是大学毕业,有稳定的工作,精神状态持续不好,最大可能是工作不起色、不加薪,但如果你是个穷人的话,那就麻烦了,因为你被锁死在那个状态了。

如果你对人生比较迷茫,没有找到方法论,可以像我一样,用笨办法,相信两件事:

这也是我这些年发现的一个明显的现象,有很多人宁愿自怨自艾也不去奋斗,整天抱怨。

其次,不要给自己瞎找理由,你并不需要跟很多“富二代”和天才竞争,别把自己说得那么悲壮。正如我以前说的,月收入三万以下的程序员只需要初中数学,大部分东西都跟智商和家庭没关系,做不好的主要原因就是不上心,重复次数不够,量不够。上升空间广阔,加油就是了。

我以前觉得那些自怨自艾的人心态有问题,现在看来,很有可能是皮质醇含量指标高一些。激素影响思维,精神状态一直处于高度抑郁状态,自然积极不起来,也没法延迟享受。

我再强调一下,首先就要排除自己比较有天赋这一谬论,除非你真有天赋。如果没有,千万不要自以为自己真有天赋,那是病,得治疗,早治疗早康复。尽快认识到自己只有下笨功夫才是唯一途径,对你的人生发展非常有帮助。我就是治好了“以为自己有天赋”这个精神病之后,生活才慢慢好起来的。当你肯下笨功夫之后,很多事反而不难了。

整体来说,生活中疲于奔命的人被生活折磨得烦不胜烦,自然皮质醇水平高,这种物质又会让人的精神状态雪上加霜,让人更加消沉,更加容易逃避,更加不愿意长期规划,也就越陷越深。

我并不是说大家要去做兼职,而是说大家平时也要留意一下,看看哪些事是有长线收益的,多做有长线收益的事。比如很多人把业余时间都投入看垃圾电视剧,这个长线收益就是负的,经常看非常不利于身心健康。

皮质醇指标过高造成的种种问题,怎样解决呢?说实话不太好解决,人生最难的事,就是掉到了一个“负反馈”的坑里,越陷越深,想出都出不来。不过如果是短期的那种皮质醇含量指标过高导致的问题并不难解决,多吃香蕉,多锻炼,很快就好起来了。更关键的是,你精神状态不对的时候,你得知道自己这种状态不正常,赶紧去寻求改变,而不是让它继续坏下去。

上班跟投稿一样,工作成果的后续效益都是没有的,都被公司拿走了,我认为,这个才是剩余价值的最大部分。我想让大家明白,一定要区分开哪些东西有长线价值,哪些东西的长线价值是自己的。

三、奢侈品

我写一篇文章的时候还不明显,多了就非常明显。每天你睡着的时候文章还在网络里流转,随着时间的积累越来越厉害。

还有什么东西影响一个人、一个家庭脱贫呢?没错,它是奢侈品。奢侈品在不同的群体里,存在不同的用途和价值:

我写文章,倒是从没想过通过文字在微博、微信上赚到多少钱,不过是有了一些感想,顺便写了几百万字。 然而通过写文章这件事,让我明白了一件事。我以前业余的时候给其他平台写文章,写完拿了稿费就完事了,后来开始自己搞微信公众号,才发现那样做得不偿失了。因为给别的平台写文章就跟上班一样,你的工作成果被人家买断了,这篇文章后续的盈利就跟你没关系了。比如现在这篇文章发出来后每天都会在网络里流转,看到的人可能就会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

在富裕的群体中,他们对奢侈品基本上没有特殊的感觉。

曾有人发了个帖子,说马云让他的员工“996”,但是自己当初没有选择“996”的工作,而是选择了有充裕时间的工作,下班以后就做兼职,后来反而兼职的工作做好了。

以前《读者文摘》里有这么一个故事被反复提及:比尔·盖茨的女儿全身上下不过一百美元的样子。这个故事一直被很多人津津乐道到现在,它的主题是想表达美国人比较喜欢朴素,中国人比较喜欢奢华——当然了,这个段子是编的。比尔·盖茨的女儿真实的生活是什么样的呢?

如果你是个大学生,就好好学习。如果英语不好就好好先背一万个单词;如果高数不好就把课后习题都做了;如果什么都没做还自视甚高,也不用太担心,现在荒废的只是大学,将来还有几十年可供你荒废。

根据报道,比尔·盖茨的女儿喜欢吃必胜客的至尊比萨,这种食品在美国就是个煎饼果子级别,而且她多次说自己爱汉堡包。这么看确实挺朴实无华。此外,她还喜欢两千美元一块的日本顶级牛排,这种食品就不是普通人能消费起的了。

而且,世界很大,资源很足,最倒霉的事就是被锁在一个视野狭小的范围内,跟太多人一起竞争。要学会跳出那个小圈子,跳出来的办法就是去做有价值的事。社会竞争很激烈,也没想象的那么激烈。在一个人十几年、几十年如一日的奋斗面前,绝大部分人都是渣,因为绝大部分人只是辛苦,并不是在奋斗。

比尔·盖茨的女儿说喜欢穿安德玛品牌的衣服,这个牌子在美国跟李宁在中国差不多。同时,爱马仕专门给她设计了骑马服,这是限量款,一般人不但买不起,而且买不到。

我发现混得好的人,一方面知道生意难做,另一方面又坚定态度。如果觉得未来会越来越差,你干什么心里都虚,时间长了,就对什么都没信心了,自然就难以做好任何事情。

另外,比尔·盖茨的女儿还是个马术爱好者,名下有几匹顶级阿拉伯马和至少五块地皮的马场,以及配套训练和养马专业人士。我们需要知道的是这类马贵得离谱,而且挑食物和环境。每匹马都得一群人养着,比跑车难养得多。平时她偶尔开smart,但是周末坐自己的私人飞机回西雅图。

二是坚定态度。我以前信过很多负面的信息,觉得这个社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每天都很愤怒,而且这种感觉非常上瘾,天天找负面消息,简直得了精神病。后来我买房之后,开始还起了房贷,精神病也就好了。

美国记者总结,整体而言,盖千金既不奢侈也不朴素,因为她对价格完全没概念,在她眼里没有奢侈品和普通品的差别。这也代表了真上流社会对奢侈品的态度,就是没态度,就跟你骑着一个电动摩托车,有路人夸你的摩托车很酷,但是你没什么感觉一样。

一是可以全年无休。买卖人基本都可以,白领里只有领导可以,倒也不是大家一般说的“是自己的所以拼命干”,你也可以去搞个地摊自己搞起来嘛。我认为,这种现象存在,主要是因为,做买卖的和当领导都没有保障,长期过那种太有保障太稳定的生活,生理和心理上都容易残废,我本人的技能就全部依赖大公司,想想离开大公司就心虚。

对一部分群体而言,尤其商人、企业的管理者等,奢侈品的价值主要是身份的象征。

而且我长期暗中观察,整体来说想发财有两个必要条件:

我有个朋友是做二手保时捷的。这个朋友没有店面,平时的工作就是把保时捷卖给微商,因为很多微商需要这种产品来撑门面。为了买二手保时捷,一些微商经常需要办好几张信用卡才能买下。有了保时捷就可以充当成功人士给别人说教,顺便发展代理之类的,大家往往是看一个人混得比较好才跟着他,这时候保时捷有奇效。

把这个逻辑继续推广,大家就明白了,放在哪里都合适。

我问过他,那些人买了保时捷就能赚?他说跟炒股差不多,经常是七个赔,一个赚,剩下两个不赔不赚。那七个赔的将来再把二手保时捷卖回给他,他继续卖给别人。不过大家一般只能看到赚的人,所以总有效仿的,他也就一直有生意。

二、数量都不够,要什么效果?

在这里,奢侈品成了一种类似入场券的东西,通过它向别人暗示自己的社会地位。

一、现在是慢启动阶段,要什么自行车?

奢侈品还有第三种用途是自娱自乐,这也是我们最常见的用途,这是学界的共识。

这种想法是错误的,你一个普通人,你有啥天赋?你最应该考虑的问题是:

很久以前就有心理学家写过相关论文,心理学家早就发现人们对奢侈品的爱好并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才形成的,是受社会影响的结果。

此外,大学背单词经历让我对另一个问题有了新的认识,也就是天赋。相信大家跟我一样,不管做什么事,如果做一段时间,没什么感觉,也不太顺利,就开始怀疑自己没天赋。

如果你给十四五岁的孩子讲清楚一个名牌包和一个几乎一模一样的高仿价格差一百倍,小孩子肯定非常难接受这个道理,并不是道理太复杂他理解不了,而是这个道理太反常识。奢侈品的价格是信仰,并不是逻辑,正常人不懂很正常,一下就懂了可能他的思维有问题。等到这个孩子上大学的时候就慢慢能接受这种现象了。

我这么说,不是想让大家去雇一个教练,而是想说“慢启动”这事。要理解事物发展内在逻辑,要学会“不计后果”地去做某件事,不能成天等着回报,看不到回报就迅速懈怠了。人不断向上突破,就是克服基因里固有缺陷的过程。

在小孩子成长的这几年,经过商业广告和消费文化的轮流轰炸,经过很长的“洗脑时间”,他才能慢慢被培养成“拜物教”接班人。

学习代码也一样,记得谭浩强的那本有关C语言的书里说,就跟评价飞行员是否经验丰富,要看他飞行了多少个小时一样,初级码农最应该做的事就是尽快写够一万行可运行代码。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纳闷奢侈品行业基本都是暴利的,但是很多奢侈品企业现在也面临倒闭的原因——给大家洗脑需要成本,广告花费是巨大的,足够把很多经营不善的奢侈品公司拖垮。

刚才谈到的背单词也一样,你费尽千辛万苦,背了五千个单词,基本不会有什么用,等到了八千个,效果一下子就出来了,但是60%的人“死”在了起跑线上,剩下30%“死”在了“临界线”之前,只有不到10%的人能突破那条线,拿到回报,等你有了一万多个词汇量的时候,突然发现自己能听懂美剧在说什么了。

正是这种长期的洗脑,让一部分人把买奢侈品当成了信仰,所以他们花大价钱买的时候才能获取那种巨大的幸福感和愉悦感,感觉整个人得到了升华。

其实想想也能发现,人想进步,最难的地方,就是随时想放弃,为什么想放弃呢?因为看不到进展,不知道自己在进步。而人不管干什么正经事都有个慢启动过程,也就是一开始没什么效果,比如我已经持续写下了一百多万字,可是当我写前一百万字的时候,完全没人理我,但是写到第二个一百万字的时候,人们就围过来了。如果我的目标是“引起大家注意”,第一个一百万字的时候早就放弃了。

为什么我们花大篇幅讲奢侈品呢?因为《贫穷的本质》书中反复强调要降低奢侈品的消费,我在前面也说了,真正有钱人眼里的奢侈品就是你眼里两千块的电动摩托。

不找教练,不是说不能练,而是没有激励,自己不知道自己在进步,所以练几天就虚了;如果找了教练,他告诉你不要多想,按照他的节奏来,肯定会好起来。并且每天鼓励你,说你的心肺功能进步明显,说你深蹲又提升了两公斤,又说你背部肌肉已经有了线条,尽管可能是胡扯,但是这种胡扯能让你觉得付出有了点回报,也就有了坚持下去的动力。

只有想骗钱的和被人洗脑洗坏了的人才会对奢侈品有特别的兴趣,才会为那东西支付高额溢价。如果你本来就有钱,买奢侈品倒也无所谓,但是如果你本身需要资源来自我提升或者增加财富,然后你买了奢侈品,就未免有些愚蠢了。

记得好像是那本《我是个妈妈,我需要铂金包》里说,美国上东区的有钱人过着幸福而残酷的生活,不仅得花钱买铂金包,而且花大价钱雇私人教练,才能练出好身材,没有好身材,拎着铂金包也是下等人。这是书里说的啊,大家不要批评我。

无论东西方,都出现了一个有意思的潮流:在刚开始发展的时候,都会对奢侈品消费趋之若鹜。美国刚开始发展的那些年,恨不得把欧洲所有好东西都在美国复制一套,但是等到美国大兵去欧洲参加“二战”,发现欧洲已经破败得不行了,他们回到美国后就彻底“祛魅”了。

那件事对我影响巨大,很多事就是那个时候慢慢明白的,比如第一个问题,慢启动。

日本也一样,“二战”后的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很多女性节衣缩食也要买个名牌包,这些年明显已经开始“去物欲”。我去年去日本,发现很多女孩已经只挎一个没有商标的大布袋子了,十年前这种情况非常少见。现在中国很多人把家里不必要的东西扔掉,只剩下几件必需品,这种“极简主义”思潮也是日本来的,这种潮流在中国会越来越明显。

我以前不止一次说起过,我大学的时候加入过一个激进的“背单词邪教”,那个“背单词邪教”的教义就是“你认识每一个单词,自然就能看懂任何一句话”。我当时对英语是半绝望的,死马当成活马医,加入组织,疯狂地背单词,每个单词抄几十遍,后来我的英语也非常厉害,现在在跨国公司给国外员工培训JAVA和数据库的时候,可以用英语无障碍交流。

奢侈品崇拜本身是一种文化崇拜,一个人、一个群体的文化彻底自信了,不再迷信“工匠精神”“百年皇室”这类虚头巴脑的东西,它对人们就不会再有吸引力了,人们就会更关心功能而不是品牌,也不会再硬撑着为品牌支付高额溢价。

而且一个人不承认自己平庸,会直接导致浪费掉他身上一个最重要的资质:肯下笨功夫。

四、到底什么是“贫穷陷阱”

这种认识错位,直接导致绝大部分人,包括我自己,智商平庸还总想走捷径。这个就很尴尬,因为这种情况就跟收入有限却承担巨额债务一样,分分钟面临破产违约。

我在《〈贫穷的本质〉这本书到底说了什么》一文说过,整本《贫穷的本质》里几乎没有新的观点,全部是对一些老观点的实地验证,验证的结果是“老观念都是对的”,比如多攒钱,通过攒钱来改善境遇;有恒产者有恒心;教育很重要……

这也是我这些年发现的一个普遍问题。可能是我们的教育出了问题,绝大部分人不肯承认自己资质平庸,其他各方面也很平庸。

贯穿《贫穷的本质》全书的核心思想是“能不能积累到钱是你能不能摆脱困境的关键”。注意,这里说的是靠一个人积累到钱——积累到钱是个内功,也就是你自己能力的一部分。如果钱不是你自己攒的,而是扶贫直接发下来的,或者中了彩票,大概率很快就败光了。最近一句话说得很有道理:靠运气赚来的钱,都会靠实力败出去。

我当时就想问那个人,你凭什么觉得能当上厂长,你们厂的人都是猪?让你这么一个偷偷摸摸而且觉得当厂长很容易的人去当厂长?

除此之外,我看完《贫穷的本质》一书之后的体会就是:很多我们从小接受的中华传统美德观念都是对的,比如勤俭持家、量入为出等,并没有因为进入现代社会就不适用了,反而那些观念太过新潮的人往往会被网络贷款给困住了。

几年前,法制节目采访了一个小伙,他盗窃什么东西被抓起来了,记者采访他的时候,这小伙非常沮丧地说,自己是犯过错误的人,应该脚踏实地地做人,不该投机搞事,如果当初不搞事,以自己的智商,现在应该已经当上厂长了。

什么是贫穷陷阱——不切实际的奢侈消费就是贫穷陷阱。这会导致你积累不到钱,以至于生活困苦。当你生活困苦,又没有任何存款,会导致你的皮质醇升高,让你难以集中注意力,更加难以延迟享受,让你更难赚到钱,也就更难积累到钱。这个说法对所有阶层的人都适用。

老问题,先认识你自己。

前几天看到一篇网络文章,说是某大佬对未来几年整体非常乐观,评论区一片冷嘲热讽。

说到这里,大家肯定会说,道理我已经明白了,那接下来该怎么做呢?

很多人未必知道,强悍的人基本上对未来都是乐观判断,但是当下永远都是按照危机时期来打理,控制现金流,准备过冬粮,小心谨慎走好每一步。

二、你并不需要做第一,也不需要做第二,你甚至不需要跟他们竞争。只要超过绝大部分又懒又笨的人,你就可以过上相对较好的生活,然后在这个基础上迭代改进。

反过来一些人恰好相反,对未来很悲观的同时又大手大脚,不攒钱也就罢了,还享受各种超前消费。

一、大部分人又懒又笨,超越他们并不难。

看到江南愤青老师微信朋友圈讲了一句话,非常有启发,分享给大家:简单的欲望,只需要放纵就可以实现,而高级的欲望,放纵是实现不了的,需要的是自律和克制。

说到这里,这叫形势分析,总结下:

链接即财富

等到进了群体的前0.01%,就开始拼父母,拼智商、长相之类了,往往是好几代人的积累在竞争,是否能更进一步,那个大可以不必关心,该是什么就是什么,自己也决定不了。

每到一年年末的时候,总是要总结一下。总结过去的得失,对未来的发展会更有帮助。说说我这一年收获的一些感悟。

社会实在是太大了,你觉得有很多竞争者,事实上又没有竞争者,你唯一的竞争者就是你心里那个好逸恶劳的小孩。《权力的游戏》里的守夜人学士跟雪诺说,去做艰难的决定,杀掉你心里的那个孩子,变成大人(kill the boy, let the man born)。

一、一定要保持乐观,人有一种奇怪的自我实现的能力,你觉得这个世界是什么样的,它似乎真可以修正,跟你心里的样子越来越像。世界上没有什么事比悲观蒙蔽双眼更郁闷的事了,乐观会带来财富,悲观会带来灰暗。我在一篇文章里说,乐观还是悲观本身是一个经济问题。你只有坚持看多,坚信这个世界会越来越好,你才有发自内心的动力去折腾。这种持续的动力就跟巴菲特说的“长长的雪坡上有个小雪球在往下滚”一样,一开始可能不明显,时间长了就会非常明显。

也就是说,社会竞争并不是需要你比所有人都强——绝大部分人又懒又低俗,几年都不进步,所以你稍微努力一些,确保超过全社会60%的人,然后再踏踏实实,干什么事都努力些认真些,多给别人笑脸,少觉得别人欠自己,好好攒钱,就可以超过社会上80%的人,再在这个基础上做得更好一些,进全社会前10%并不难,甚至1%也不难,尤其是对于像大家这样不去看抖音,而是看我的文字的人。

二、这个世界资源是无穷的,而我们总是盯着眼前的一亩三分地,那种感觉就像是印第安人在波多西种玉米,完全不知道地底下埋着史无前例的银矿一样。有时候我们太过执着于眼前的那点好处,完全忽略了世界很大,资源很多,经常只需要伸手去够一下就能拿到。

但是大家要明白一个道理,你得先进入社会的前0.01%,你才可能直接面对跟他们的竞争,就像你高考考了四百分(假设总分七百五十),你很郁闷,因为你觉得你考得不好是因为自己智商比不过那些七百多分的孩子。拜托,醒醒吧,他们不是你的对手,你的真正对手跟你一样“蠢”好不好?!

三、“链接”本身就是财富,如果没从链接中受益,说明你链接的资源不够多。这是我全年体会最深的一件事。我并不是鼓励大家去做这件事,而是希望大家能理解这种思路,当然最好能够用上。我用这种眼光观察了一下周围的世界,突然发现懂了好多之前一直也不太明白的事。这也是之前王川所说——接触真实的世界和市场,发现有些赚钱的机会和市场与主流媒体宣传的不一致,有些被人忽视的领域有赚钱的大机会。

社会肯定是分层的,比如美国,不管它怎样号称平等,其实大家心里也都明白,纽约的那几百个家族都富贵了两三百年,他们的孩子自然不会跟普通人家的孩子处于相同的起跑线。

四、2018年,我学到的最重要的一个词语是“内卷化”。什么是内卷呢?这个词最早应该是讲中国晚清那种情况的,提出这个概念的人认为欧洲的工业革命一个原因是人工成本太高,因为人少,所以就需要通过机械来代替人力,这便有了持续改进机械的动力,因为有这种持续的动力,最终突破了农业社会,进入了工业社会。我国则不一样,人多,过剩人口导致人力太过便宜,使得以节省人力为目的的技术变迁没法自发出现,也就一直自我锁死在了低层次文明水平上。这也就是传说中的“李约瑟难题”的一个现象。

这其实是一个错觉,因为你从来也不需要跟他们竞争,怎么理解呢?因为你还没到那个高度。

把这个“内卷化”延伸下,可以理解成一个系统的自我锁死,或者自我封闭,缺乏延伸性,系统不会变得越来越大,所以就算很大很大的公司,也非常在意每年的增速,因为一旦放缓或者停滞,绝不意味着今年赚到的钱会跟去年一样多,更不会意味着明年还会一样多。一旦放缓或者停滞,很有可能是内部出了问题,会导致组织迅速的坍塌。

有些人总喜欢说,我没有天分,父母也不行,怎么跟那些拼父母的人竞争?

五、有些事投入不大,但自带杠杆,这种事应该多做。比如写文章就是,花几千块买书看书,然后写文章,写出来之后看到的人越来越多,我也会从中获得越来越多的收益,随着阅读的人越来越多,效果会呈现出明显的加速。一般我们也称为复利。

我们说这事,不是要控诉社会。我经常说,我讲逻辑讲人心唯独不讲道德善恶。我想说的是,大家一定要加油,混到前20%去,不然下层的竞争又惨烈又难以获得油水。

此外还有件事,你要是给别人打工,今天提供一个交付件,老板会按件计费给钱。事实上这个交付件有个很长时间的“收益尾巴”,也就是明天它还会带来收入,后天依然会带来收入,但是这部分钱就归老板了,我认为“剩余价值”最有价值的部分是这些。比如我写一篇文章,长长的收益尾巴可能就归我自己了,这里的收益倒不一定是金钱,可能是其他方面的收益,但那也是归我了。单个交付件不明显,多了就会有效果,大家一定要记住巴菲特说的那个“雪球效应”,这是非常有价值的。

不知道大家发现了没有,社会竞争惨烈的原因是资源的稀缺,但是这里说的稀缺,并不是均匀的稀缺。这两天趁着空闲的时间,我看了美剧《亿万》。在剧中,检察官问陪审团的人,你们知道在美国,20%的人控制了社会的多少财富吗?大家都在摇头,检察官说“几乎是全部”。当然,这是残酷的现实,少量的人控制了几乎全部的财富,大部分人分剩下的那点汤。

说这事不是鼓励大家去创业,我自己也没有创业的打算,而是在生活中擦亮眼睛,去寻找这方面的产品,自己交付,自己拿长尾收益。

在这个背景下,你只要稍微努力下,瞬间就可以超过70%的人,而且越早越好,越晚越被动。

其实时间才是真正的成本,昨天不知道在哪里看到这样一句话:“做一件事最好的时机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不要被农业社会的固有思维限制住头脑。”

首先咱们要说一件事——我们经常说社会残酷,但是如果把视野扩散到全社会,就能发现一个明显的事实:绝大部分人一辈子也没努力过,也没主动过,更没有主动做过艰难的决定,只是被动地接受生活的摆布,过一天算一天。这么说尽管很不近人情,不过确实也是事实。当然了,这里说的“努力”,有“主动出击”的意思在里边,克服恐惧,迎接挑战。处处被动被生活蹂躏,那叫“辛苦”。

[1]鸡你太美:蔡徐坤某个打篮球的视频,当时蔡徐坤运完球把球一扔就开始跳舞,跳舞时配乐的第一句谐音是“鸡你太美”。

倒不是说我多厉害,以下的方法都是我对自己这些年的一些经历的总结和反思,大家姑且看看,万一有用呢。

[2]逆概率反应堆:科幻小说中的一种装备。一般来说概率越低,实际发生的概率就越低,逆概率反应堆正好相反,有了这种装备之后,越是低概率事件,发生越频繁。

高考结束后,新一批大学生也要毕业了,也有不少孩子即将或者已经出生。有不少人给我发信息,让我写一下自我提升的技巧,怎样培养持续学习的能力,如何培养小孩的学习兴趣。毕竟现在培养好的学习习惯,已经不仅是关系到中学和大学,还是关系到一辈子的事。

[3]p社是指瑞典开发商paradox,它开发的游戏叫p社游戏。

如何向上跨越阶层

[4]UP主(uploader),网络流行词。指在视频网站、论坛、ftp站点上传视频音频文件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