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这种良知只是良心或者道德自律吗?
前面我们分析过,良知肯定是“知行合一”最后的那个“一”。肯定是自儒家《尚书》《左传》所追求的“惟精惟一”的那个“一”,就是指最高的这个规律,可以统摄其他的所有,也可以引发其他的所有,甚至可以变成每个人的终极追求。可见这个良知对人生的帮助是极其巨大的。王阳明认为,每个人一旦良知觉醒,人生就是一片光明。所有的困难挫折都挡不住他。当然,这种觉醒一定自困难、挫折中来。如果每个人内心良知觉醒了,人生的价值自然就会体现,人类社会就有希望了。
我反复思索,认为王阳明的“致良知”的本质是,让人们听从内心光明的指引。这种内心的光明指引是什么呢?应该是人类文明历史积淀下来的智慧、道德与灵性的自觉。拥有这种自觉,才可以像马克思、恩格斯说的那样,走向人类的所谓“必然王国”。这种自觉是内在的光明,可以指引我们的一切,可以指引我们人生的成长。光有良心,并不能指引你人生的成长,不能引导你人生格局的建立。
我个人理解,如果这样认识“致良知”的话,就把整个心学最终的归宿、最高的升华看低了。“致良知”一旦出来之后,王阳明其他都不说了。那它真的只是一个人的内心或者道德自律吗?良知的本质到底是什么?
我们大多数人最大的困顿是什么?就是面临事情的时候,面临生活困难、挫折、矛盾,面临红尘中各种纷繁复杂现象纷扰的时候,到底是什么左右我们的情绪、思想、情怀、智慧,我们是听从外在,还是听从内心?
这在学术界、在思想史上是一个非常重大的命题,很多人观点也不一致。“良知”这两个字,我们前面就提到过,出自《孟子》。《孟子》说:“不学而能,为之良能。不虑而知,为之良知。”因此大多数人都认为,王阳明的“致良知”也就是孟子所说的那种“良心”。不学而能,那叫本能;不虑而知,就是因为每个人天生都有良心,都有一种内在的道德自律,这个就叫良知。
有一个寓言故事可以给我们以教益。这个寓言故事说,父子两人赶着驴去集市,走在半路上,路人就笑他们,说这爷俩够二的,明明赶着驴,居然不骑。驴就是用来骑的啊。父子俩一听是这个道理啊,老爹说,儿子,你赶快上驴。儿子骑上驴还没走出几步,又有路人在嘀咕,儿子不孝啊,有驴不给爹骑,居然自己骑上了。儿子一听,赶快让给父亲骑。父亲骑上驴后走了一段路,旁边经过的人又说,这当爹的心多狠,儿子这么小,有驴不给儿子骑!父子俩一听,那怎么办啊?得了,咱俩一起骑不就行了吗?父子俩刚骑了一段路,旁边又有人经过说,这驴长得这么瘦,都被压得不成样子了。最后,两人横想不是,竖想不是,只得下来扛着驴走。最后不是人骑驴,而是驴骑人……
那么,“致良知”到底是什么?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就是因为别人说了话,外在的东西左右了你的内心,让你感到无所适从。我们生活里是不是这样?我在议论谁,谁又在议论我?又比如,女同胞出门换衣服,换了一身又一身,还是会担心人家觉得不好看。说老实话,事实上除了极品的美女和极品的丑女,一般路人是没多少人关注的。但是我们心里却总觉得,别人看了我们会作何评价呢?
此心安处是吾乡
还有另外一个例子,更有说服力。苏东坡有首词我特别喜欢,叫《定风波》:
到了嘉靖三年(1524年),王阳明又在前面加了一个“致”字,把“致良知”变成他心学的最后的归宿。至此,王阳明的心学体系彻底完备,这时候他就不说其他,专提“致良知”。
常羡人间琢玉郎,天应乞与点酥娘。自作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
“我找到了!在我胸中久久揣摩、呼之欲出的那一个词,那两个字,原来就是‘良知’呀。”
万里归来年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他其实是很通透的,有什么想法都说给同学们听,学生们都很期待。终于有一天讲完课后,在和学生们一起静坐的时候,王阳明突然睁开眼睛,面带春风一般的微笑说:
这是苏东坡专门为一个叫玉娘的女子所写。玉娘又叫柔奴,姓宇文。她还有另外一个名字特别有名,叫点酥娘。这首词说“常羡人间琢玉郎,天应乞与点酥娘”,说的就是这个柔奴。
我们提到过,王阳明在讲“知行合一”的时候,其实已经产生了这个朦胧的思想,“知行合一”最后合出来的那个“一”,其实就是“致良知”的“良知”了。到了正德十六年(1521年)的时候,王阳明在处处被打压之中,痛定思痛,静中思静,心中默默过滤所有的学问,觉得有一个精华即将脱颖而出,仿佛就在嘴边,但还说不出来,道不出来。王阳明把这种情绪说给学生们听。
最后这一句最有名,好多人都知道这一句话,屡屡被引用。这说的就是柔奴的境界。柔奴是什么人呢?她是苏东坡好友王巩家里的一个歌妓。
任尔风狂雨骤,我自岿然不动,坚守自己的内心就行了。正是因为这种坚守,使得王阳明在他的心学上迈出了重大的一步,非常关键的一步,就是“致良知”学说的完整提出。心学最终归于“致良知”。
因苏东坡乌台诗案之故,受牵连最深的就是王巩。王巩本来是秘书从政,跟苏东坡关系最好,结果被流放广西宾州,比苏东坡去的黄州还要远。而苏东坡黄州流放之后,命运更惨,又被流放到惠州,最后到儋州,“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权竖如许势焰疑谤,祸在目前,吾亦帖然处之。此何足忧?吾已解兵谢事乞去,只与朋友讲学论道,教童生习礼歌诗,乌足为疑!纵有祸患,亦畏避不得。雷要打,便随他打来,何故忧惧?吾所以不轻动,亦有深虑焉尔!
王巩那时候就被流放到瘴疠之地岭南去,柔奴一定要跟着他去,要照料他。后来,王巩的两个儿子都死在了那里。王巩与柔奴两个人在那个艰难岁月里,好不容易熬了回来。苏东坡请他们吃饭,王巩叫出柔奴歌唱一曲。
经历了朱宸濠之乱、忠泰之难之后,王阳明的内心已经修炼到一定的境界。据钱德洪《刻文录序说》记载,王阳明这时候说过一段话:
苏东坡一看这个柔奴万里归来,长得比原来还年轻漂亮。就问她,你在岭南那么艰苦的环境里,怎么还能活得这么滋润呢?柔奴一笑,说“此心安处是吾乡”。
王阳明最后无可奈何,索性辞官不做,选择自己最喜欢做的事——讲学。王阳明在老家余姚和绍兴,就是山阴会稽这一带讲学。天下士子纷纷来投奔,拜在王阳明门下。朝廷对王阳明越打压,他的学术生命越旺。当然,朝廷的这种打压致使学生们也很担心老师的政治前途,但王阳明内心依然“不动如山”。
苏东坡不由得一番感慨,这是大境界啊!“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在那么困顿的环境里,究竟是听从外在的声音,还是听从自己的心声?你的心灵安静了,外在的困顿就左右不了你。这就是良知的本质——听从内心的指引。
当然,我们再说到根本,王阳明和他的心学之所以受到朝廷的打压,最根本、最本质的原因是明清两朝专制政权的嫉贤妒能。你看,明代特别有才干的能臣,才干惊人的一般到最后都没有好结果。于谦最后就没好下场。后来的袁崇焕被杀又有各种疑团,最本质的原因就是封建王权对他的猜忌。再比如张居正,有人说张居正不是被重用了吗?那是因为万历小,万历长大了立刻就开始猜忌张居正,张居正立刻就没好下场了。在这种嫉贤妒能的专制体制下,能力太强的人注定了就没好结果,这似乎是一个规律。
王阳明为什么恰恰在这个时候,最后形成了“致良知”的学说呢?他有一首诗叫《啾啾吟》,其中有两句是“丈夫落落掀天地,岂顾束缚如穷囚?”卢梭也有句名言:“人生而自由,又无往不在枷锁之中。”“囚”这个字,就象征着人生其实是在夹缝中求生存。我们放大点说,其实人在天地之间,又何尝不是天地一囚徒。
这个时候,他以朱熹理学的一个研究者自命,再回过头来看阳明心学,立刻把王阳明当成异端邪说了,自然不喜欢王阳明。所以,嘉靖后来不喜欢王阳明的心学,便也不怎么喜欢王阳明本人,算是“因言废人”了。
生而被天地所困,那该怎么办?要掀翻天地。王阳明的忠实信徒曾国藩学习阳明心学之后有两句名言,一句叫“重开天地,另起炉灶”,另一句叫“内断于心,自为主持”。就是说,听从内在的心声,而不是听从外在的。
当然,关键的原因则是嘉靖帝朱厚熜本人。刚开始的时候,朱厚熜要和杨廷和作斗争,争大礼议,要拉拢一些跟杨廷和不对路子的人,那是最好。但到后来,杨廷和这一派被他整歇下去后,他要继续他的专制统治,嘉靖就发现最好的专制思想就是朱熹理学那套东西。因此,他自己研究朱熹理学,以理学大师标榜,甚至写过一篇《敬一箴》,然后让手下那些文人写文章,吹捧为所谓“帝王传心之要法,致治之要道”。嘉靖特别得意,真认为这是自己研究理学的心得之作,颁布天下。
正是困顿造就了王阳明的破茧而出。钱德洪《刻文录序说》记载阳明先生说:“吾良知二字,自龙场以后,便已不出此意,只是点此二字不出。与学者言,费却多少辞说。今幸见此意,一语之下,洞见全体,真是痛快!”
杨廷和被罢官之后,杨廷和这一派已经眼见不行了,包括他的儿子、明代大名士杨慎也被流放。但是,这个时候当政的张璁、桂萼,本质上也压根不喜欢王阳明,也是处处打压他。因为这些人本质上还是信奉朱熹的所谓理学思想。只是见到了风口再投机,见风使舵,然后走上拥护皇帝的这一派。此外,还有一个原因,王阳明水平确实太高了,你看他平江西匪患,平宁王之乱,谈笑间灭敌如探囊取物。这么大本事的人如果到了朝廷,还有他们说话的份儿吗?
一旦说出来,真是痛快!龙场之后已见此意,龙场是他人生第一个大困境,现在宸濠之乱、忠泰之难又是人生一大困境。所以在大困境中才有大智慧。
杨廷和落势之后,按道理王阳明应该受重用了。他的学生黄绾、方献夫都大力推荐,像席书、乔宇这些老朋友也都纷纷举荐。席书推荐王阳明曾经有一句有名的话,他对嘉靖皇帝说:“生在臣前者见一人,曰杨一清;生在臣后者见一人,曰王守仁。”我平生就见两个本事最大的人,比我生得早的就是杨一清,比我年龄小的只有一个王守仁,那是不得了的人物,皇帝你一定要用。
因此,这个“致良知”非等闲中来,而自困顿中来。并不是有良心就可以达到“致良知”这种境界。王阳明自己说:“某与此良知说从百死千难中得来,不得已与人一口说尽,只恐学者得知容易,把做一种光景玩弄,不实落用处,负此之尔。”(钱德洪《阳明先生年谱》)
阳明心学后来之所以导致了晚明市民阶层的觉醒和资本主义萌芽,就因为这个学说最大的一个特点便是,它还人以人性的权力,还人以人性层面的认识。这点很重要。但这样也就导致杨廷和对王阳明非常讨厌,死死地打压。
那么,如何致良知啊?要“实落用处”,要在事上练。这点很关键,你不事上练,你就不会得到真正的致良知。而越是困境中的事上练,越是能够得到真正的致良知。
王阳明主张人伦之礼、人心之情都是统一的。心学最大的口号和理学不同。心学讲“心即理”,而理学叫“性即理”。理学认为,人的心分为性和情。性就是最高的道德标准,即仁、义、礼、智、信。情就是人的情感、欲望。朱熹说的“存天理、灭人欲”,意思就是仁义礼智信这些东西要保留,但人的那些情绪都是恶的,都应该去掉。阳明心学对理学的超越,就是主张人的性和情都通人心,心就是天理,承认人作为人的基本的情感需求。
后来王门弟子罗念庵说:“世今哪有现成的良知?良知非万死功夫,断不能生焉,不是现成可得。”王阳明自己也说:“颖悟所及,恐非实际。”仅仅是在平平静静的生活里,即便有良心的发现,也未必是真正的致良知。反过来说,人生的困境有时倒是人生的一大机遇。缘此,难怪王阳明最后感慨、激动地说:“此良知二字,实千古圣圣相传一点滴骨血也。”
王阳明的一些弟子方献夫、黄绾也支持这个观点。为什么呢?因为学了阳明心学之后,早就超越了理学迂腐的束缚。王阳明在这个事件里,写过两首诗,其中有两句,一句叫“千圣本无心外诀,六经须拂镜中尘”。还有一句叫“无端礼乐纷纷议,谁与青天扫旧尘”。这两句话很清楚,尤其第二句。就是说理学这一派有一种毛病——故步自封,迂腐泥古,食古不化。六经也是为了人心嘛。圣人之所以有经典传世,也是为了人心的发展,也是为了文明的发展。食古不化,那就是应该“谁与青天扫旧尘”。
那么,良知的表现到底又是什么样呢?
在整个大礼议事件中,有的人是真的具有真知灼见,有的人就是见风使舵,想借机脱颖而出。比如说张璁、桂萼这两个人后来都入阁,曾分别任过内阁首辅,就是支持嘉靖皇帝,认为他应该称自己的爹为亲爹,嘉靖就委以重任。
王阳明的表现最鲜明。虽然那个时候他没有说出致良知来,但是他本来是奉圣旨去福建,平士兵哗变,听到宁王朱宸濠的叛乱消息,立刻前往平叛,毫不犹豫!你想想当时的环境,当年朱棣靖难之役的历史摆在那儿,再加上朱厚照本身昏庸、荒诞,宁王朱宸濠准备了十年,完全是有可能成功的。当时南方官员给朝廷的上疏都没说宁王反叛,而是说南昌有变、江西有变、江南有变。为什么?都为自己留退路啊。
这样一来,就为嘉靖皇帝到底应不应该称自己的爹为爹,大明王朝耗尽了元气。杨廷和虽然最后很早就被赶回家,但是为了这个礼仪、这个名称,嘉靖和以杨廷和为首的文臣吵了整整十八年。这就是明代嘉靖朝著名的大礼议事件。
就在大家纷纷明哲保身的时候,王阳明却知难而上。他也担心自己,甚至让家眷在自己家门外环布柴草,说一旦事败,绝不肯被俘,全家举火自焚。说明当时形势何其严迫。
朱厚熜这下不干了,我不能称自己的爹为爹,而要称别人的爹为爹,这怎么行呢?我不干。杨廷和说,当年宋英宗过继给宋仁宗,就要称宋仁宗为亲爹啊。朱熹礼学规定,名不正则言不顺,这一套很严格的。朱厚熜说那不一样,英宗是从小就过继给仁宗皇帝,当然可以称他为爹。我又没过继,是我堂哥死了之后没人了让我来的。杨廷和还是说不行,说这有关大统。如果不称孝宗为亲爹,孝宗这一支就断了,不就等于被别人篡了皇位了吗?这个正统就说不下去了。但朱厚熜不肯,一定要称自己的爹为爹。
但是王阳明为什么可以挺身而出?就是这种“致良知”,听从内心光明的指引。知道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行为准则、行动智慧全都自然而然地出现了,这就是致良知的表现。
朱厚熜登基之后,又面临了一个新问题,就是皇庙里如何祭祀他自己的亲生父亲?他要称皇考。杨廷和说不行,你的亲爹你不能叫他为爹。你继承的是弘治皇帝朱厚照的大统,应该奉朱厚照的爹也就是孝宗皇帝为你亲爹。你只能叫你的亲爹为皇伯。
意外的收获
杨廷和和朱厚熜还没见到面,两个人的矛盾就产生了。到了北京城门外,朱厚熜不愿意进北京城。为什么呢?杨廷和吩咐吏部用皇太子的礼仪迎接朱厚熜进门。朱厚熜当时就火了,我是来继皇帝位的,又不是来做太子的。我又不是孝宗皇帝的亲生儿子,我有我的爹。杨廷和一看没办法,只好改了礼仪,把朱厚熜接进来。
“致良知”学说一出,阳明心学一个大的归宿、一个终极的升华就出现了。之后,王阳明又得到了第二个收获,收了一个关键的弟子。
但是王琼也有硬伤。王琼为了帮助王阳明在江西施展拳脚,不得不和宦官有所交往,为他扫清外围障碍。这在杨廷和等人眼里,王琼就是大节有亏。王琼后来也因此遭受了很多非议。这个时候王琼看出杨廷和要选十三岁兴献王朱厚熜,就是觉得他年纪小好控制。而王琼要用益庄王,杨廷和在朝堂之上只说了一句话,王琼就哑然无声了。杨廷和说益庄王可是在江西啊,江西刚刚发生了宁王朱宸濠的叛乱,你又推荐江西的益庄王,这是什么意思?王琼立刻意识到,这话危机大了。因此,后来杨廷和主张,兄终弟继,朱厚照是朱厚熜的堂兄,都是宪宗皇帝的孙子,就把朱厚熜迎到北京。
这个弟子原名叫王银,就是后来有名的王艮。
杨廷和和朱厚熜的矛盾,从朱厚熜一登基后就开始了。按道理杨廷和是朱厚熜的恩人,因为在选谁继位的时候,已经改任吏部尚书的王琼主张选江西的益庄王朱厚烨。为什么呢?王琼的意思是说,朱厚烨已经二十三岁了,朱厚熜才十三岁,还没成熟。于国家来说,选一个成熟的君王当然好了。但杨廷和跟王琼不对路子,因此导致他很不喜欢王阳明。王阳明向朝廷上报,把领导平宁王之乱的功绩都归于兵部,都归于王琼那儿,丝毫不提内阁什么事。这就犯了大忌了,官场上的大忌。我们相信王阳明确实也是发自本心,王琼确实是他的伯乐。王阳明之所以有这样的功业,和王琼是息息相关的。
王银原来是江苏泰州人,家里本来很穷,跟着父亲做生意,可以说士、农、工、商里头最低的一级。但是王银这个人很聪明,天赋很高,热爱学习,走到哪儿都捧着四书五经看。小的时候碰到不懂的见人就问,也不害羞,也不羞涩,胆子很大。
为什么会有这个变化呢?这时候虽然嘉靖皇帝朱厚熜想用王阳明,但有一个人坚决不用他。这个人是谁呢?就是这时候朝廷的支柱,内阁首辅杨廷和。
长大之后,请教了很多人之后,王银渐渐有了自己的感悟、体会,见人就说,见人就讲,也是热爱讲学。讲学其实很培养一个人,尤其培养一个人的思想、智慧、逻辑能力。
虽然嘉靖看上去很喜欢王阳明,甚至紧接着不久又专门下了一道诏书宣他进京,委以重任。王阳明刚走到半路上,诏书又下来了,说国丧期间还是不要有人事变动。王阳明你还是回到江西巡抚任上待着吧。
讲到后来,王银自负到什么地步?觉得天下知识分子都不在眼中了,你们的理解都不如我,我认为四书五经讲的都是百姓日常生活之用。他是从生活中的道理来讲四书五经,虽然不乏望文生义,但是因为口才好,一般人辩不过他。王银标新立异,按照《礼记》的记载,做了五常冠,身着深衣,腰附大带,手持笏板,走每步路的步间距都按《礼记》的记载,不能乱。到后来听说阳明心学大盛,不服气,就来见王阳明。
结果如何呢?希望满满,失望也满满。果然,父亲的那番话应验了。
王阳明了解了王银的事,也非常喜欢,觉得这是一个好苗子。尤其在“致良知”的学问体系完全提出之后,想要见见这个人。因为王阳明认为孔子当年说,最高是圣,其次就是狂,这个时候要超狂入圣,先要进入这个超狂的境界。再其次,狷介,就是品格的高洁、自洁。最低一层就是乡愿。王银就是有几分狂狷。
王阳明听了之后频频点头,感谢父亲的教导。其实这个时候他早就练成不动如山之心了。但是,他还是想建功立业,实现年轻时的壮志,做圣人就要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现在确实为万世开太平了,以王阳明的能力,如果能进内阁、进中枢,那贡献自然会更大了。
见到王银之后,王阳明一看他这个打扮就说,你戴的这个帽子,叫什么帽子啊?
当时不好的消息来的时候,我认为未必尽然。今天好消息来的时候,儿子你也要有一份准备啊。万事万物之理都在变化,不要得意,福祸相依嘛。不好的消息背后可能孕育着好结果,好消息的背后可能孕育着不好的结果。嘉靖封你新建伯,你未必要那么高兴,这事很难说。只有变才是不变之理,这是什么?这就是易学,这就是辩证法,这就是中国哲学的大智慧。
王银说,这是舜帝唐虞氏的帽子。
再过一段消息又传来了,说你虽然力量不如朱宸濠大,但居然就灭了朱宸濠,以弱胜强,创造了平宁王之乱的奇迹。你看看,世事难料啊。
那你穿的这个五彩斑斓的衣服,是什么衣服啊?
过一段时间说你又没死,又活过来了,不用提我有多高兴啊!之后又传来消息,说你临时组织义军平宁王朱宸濠之乱,但是宁王势大,你的义军乌合之众,不堪一击。那时候举族亲友都为你捏一把汗,我也为你担心啊!
这是当年老莱子穿的衣服。老莱子自己七十多岁,一把年纪,穿着一身花衣服,在地上打滚,逗父母开心。
王华真是一个有大智慧的父亲。王华这时就跟王阳明说,当初宁王刚刚反叛的时候,江西传来消息,都说你加入叛军,和宁王朱宸濠走在一起了。我当时就不相信,说我儿穷究天理之学,怎么可能在大是大非面前犯糊涂,站不稳脚跟呢?不可能。后来又过了一段时间,果然有消息传来,说你是忠臣义士,没有加入朱宸濠一伙,但传说你和孙燧都纷纷从容就义了。你和孙燧两个余姚人,一个南赣巡抚,一个江西巡抚,都死难了!我当时老泪纵横,既为儿子你英勇就义、守住大节感到欣慰,又为你的牺牲感到伤心。
说到这儿王阳明就问了,那你怎么不在地上打个滚啊?你是要行孝道喽?脱了这身衣服,脱了这个帽子,孝道难道就不在了吗?
嘉靖和杨廷和为什么不对路呢?这一点,后面再说。总之,刚开始的时候,嘉靖皇帝非常喜欢王阳明。他登基之后,先封王阳明为新建伯、光禄大夫、上柱国,兼任南京兵部尚书。这时候王阳明正在余姚老家陪他老爹。朝廷诰命来的时候,整个乡里都震动了。亲朋好友都很高兴,纷纷来祝贺。
王银一听,愣了一下,然后开始跟王阳明辩论。
嘉靖皇帝登基之后,本来杨廷和他们建议用的年号是绍治,但是我们知道,嘉靖一登基就和杨廷和为首的士大夫们,开始了长达十八年的口水战,就是大礼议事件。在这个过程中,杨廷和的主张嘉靖皇帝都不同意,杨廷和让他做的事他也不愿意。后来把年号改为了嘉靖。
一开始,王银很狂,也不把王阳明放在眼里,还坐在正位上。辩论到最后,突然心有所畏,改坐在侧席上,自己降低一下,低调一点。但是回去想想又不服气,第二天又来跟王阳明辩论。
但是,王阳明在庐山之上也写了一篇碑铭,通过碑铭的形式把这段历史记载下来。最后一句是感谢苍天护佑,“以嘉靖我邦国”。嘉靖这两个字最早就出自这儿。
连辩两天之后,彻底拜服,拜王阳明为师。王阳明也很高兴,并替他改了名字,把“银”字的金字旁去掉就叫“王艮”,字汝止。对他说,你太张狂了,要懂得收敛,要懂得停止。
嘉靖皇帝一开始非常喜欢王阳明,为什么呢?他知道王阳明平宁王之乱,平江西匪患,简直神了。尤其嘉靖这个年号最早还来自王阳明。王阳明当时在张忠、许泰的刁难中,避居九华山,后来又到了庐山,不得已被逼着重新写了一篇《擒获宸濠捷音疏》,把功劳归于朱厚照这些人。
王阳明说,收服王艮比平宸濠之乱还让他感到欣喜。为什么呢?后来王学分为很多派别,最有名的就是泰州学派,就是因为有这个王艮。王艮的王学左派影响之大,大到什么地步?后来有一个人叫何心隐,王学左派的代表人物,敢跟张居正对着干。再往后,有和莎士比亚齐名的东方戏剧大师汤显祖。再往后,有晚明大评论家、大思想家,主张童心说的李贽。再往后呢,还有大科学家徐光启等,都是其代表人物。
朱厚照没儿子就带来一个问题,谁来继位?就要在那些藩王里选一个。这时,杨廷和当政,他在太后的支持下终于扳倒了江彬、许泰、张忠这帮奸佞小人,主张迎湖北兴献王朱厚熜继位大统。这就是后来的世宗嘉靖皇帝。
当然,王艮也有王艮的问题。比如说他一直很张狂,甚至大秀行为艺术。他看自己的老师不为朝廷所重用,非常恼火,也不跟老师说,自己做了一辆非常宽大的奇怪的车子,驾车到了北京,穿着奇装异服到处招摇过市,到处宣扬自己老师的学问比当朝诸公不知道强了多少倍。
朱厚照死的时候还没儿子。当初宁王朱宸濠就曾经想把自己儿子过继给他,等他死了,自己儿子登基后再篡自己儿子的位。
王阳明气坏了,这不是去惹事吗?把他叫回来,叫回来几天都不理他。王艮一再上门认错,王阳明就是不见。结果有一天王阳明送客人出门的时候一现身,王艮就跪在旁边。王老师还是不理他,把王艮也气坏了。王艮扯起嗓子大叫一声,说“仲尼不为已甚”,连孔子都不会这么过分的。我已经这么认错了,老师还不肯原谅我吗?王阳明这才转头回来,把他扶了起来。
为什么宦官乱政呢?因为明朝最不缺的就是奇葩皇帝。明武宗朱厚照就可谓是历史上最爱玩儿的一个皇帝,到最后终于把自己给玩完了。而这也引来了大明王朝的另一场危机。
所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王阳明虽然没有在建功立业上更进一步,入主内阁,到朝廷大显身手。但是,这种困境反过来促使了阳明心学的巨大发展,这非常关键。
我们说明朝最典型一个特点,就是宦官乱政。
在产生了“致良知”之学,完善了阳明心学之后,一件突如其来的朝廷变局又使得王阳明于事功、学问两方面都突然出人意料地迈出了一大步。
大礼议事件
这是怎样的一步呢?
王阳明认为,每个人一旦良知觉醒,人生就是一片光明。所有的困难挫折都挡不住他。当然,这种觉醒一定自困难、挫折中来。如果每个人内心良知觉醒了,人生的价值自然就会体现,人类社会就有希望了。王阳明的“致良知”的本质,是让人们听从内心光明的指引。这种内心的光明指引是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