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与其他国家的女性相比,中国女性有更多的教育和职业要求。中国女性比其他大多数国家的妇女接受的教育更多,也更加独立。在毛泽东时代,几乎所有的女性都参加工作,即使在今天以国际标准来看,中国女性的劳动参与率都是很高的。
首先,在关注孩子的教育成就方面,中华文化超过了其他任何一种文化对此的重视程度。“虎妈”式的教养方式在中国父母中相当普遍。对家长来说,孩子的课外活动和补习班费用高昂,费时耗力。中国父母更关心的是投入资源以确保他们的孩子获得最好的教育成果,而不是孩子的数量。
最后,中国的女性结婚率低,非婚生子女率也很低。中国女性和日本女性一样,有一种不下嫁的文化。因此,许多受过良好教育的中国女性很难找到一个合适的丈夫,而这种所谓的“剩女”现象,在中国大城市中越来越普遍。此外,非婚生子女在文化上仍然是不可接受的。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国家40%的非婚生子女率相比,日本、中国和韩国的非婚生子女率小于3%。
就像其他东亚国家或地区一样,中国迟早需要彻底扭转其限制生育的政策,采取力度更大的鼓励生育的政策。然而,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中国提高生育率的工作将会比亚洲其他国家或地区更难。
总之,中国女性更可能不婚,更注重事业,更关心孩子的质量不是孩子的数量,因此,即使有鼓励生育的政策,她们生育孩子的数量也会比其他国家女性生育的更少。
2.如果采取鼓励生育的政策会有多大作用
3.人口萎缩和老龄化的经济风险
基于这些国家的经验,中国生育率的反弹将可能是轻微的和短暂的。据我们分析,2016~2018年,中国的出生人数预计将由2015年的1600万上升至约1800万,2020年之后,将再次下降。
中国人口的迅速老龄化将会给中国经济和政府带来沉重的负担。图10-6、图10-7说明了中国人口抚养比的变化。抚养比是指每个劳动者所需抚养的人数(包括老人和儿童在内)。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相比,中国的抚养比以非常快的速度下降,因为需要养育的儿童数量下降了。但这些消失的孩子在20年后就意味着消失的工人。到了2015年,抚养比开始逆转,逐年增加,预计将在2030年以后迅速上升。图10-8给出了2010年和2040年的中国人口结构比较。
资料来源:中国台湾地区的数据来自台湾当局户籍部门(Department of Household Registration,Taiwan)。其余数据来自World Bank。
注:新加坡和伊朗的人口政策从停止控制到开始鼓励出生是在同一时间发生的。
图10-6中国的总人口数量、劳动人口数量以及抚养比的预测
资料来源:国民发展战略研究-人口发展预测,2007年。
表10-1某些国家或地区在生育政策改变前后五年的生育率变化
当然,在放宽计划生育政策的最初几年里会有一种生育反弹,即之前被压抑的生育第二个孩子的需求会被释放。因此,预计在2016~2018年,中国新出生婴儿的数量会出现激增,但此后,中国的生育率和新出生人口数量将会再次下降。表10-1显示了几个亚洲国家或地区在废除了生育控制政策之后生育率的反弹情况。只有新加坡经历了高于此前生育率0.2的反弹并保持了三年,其他各经济体都没有出现明显的反弹。
图10-7中国的抚养比
中国年轻农民的情况如何呢?他们会不会生育比城市中同龄人更多的孩子呢?答案是他们也不太可能生育很多孩子。因为年轻的中国农民大多成为城市中的外来务工人员,他们在经济上面临比其父辈更沉重的经济负担。
资料来源:Data1960-2015is from World Bank2015.Data2015-2050of India is from United Nations Population Division.The rest of the data is from Department of Economic and Social Affairs,World Population to2300.
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未来的生育率将比日本和韩国还要低,因为与日本和韩国女性相比,中国女性受到的教育更多,工作参与率也更高。最近在中国做的一项调查发现,每名女性理想的子女数量约为1.8。与之相比,日本的这一数字为2,美国的这一数字为3。而在通常情况下,平均每个女性实际生育孩子的数量会比理想子女数量低30%。所以,在没有任何人口控制政策干预的情况下,今天中国的生育率会只有1.2,类似于新加坡以及中国香港和台湾地区。事实上,即使公布了二孩政策,中国的城市生育率仍处于世界最低水平。
中国政府于2015年10月29日宣布把独生子女政策改为二孩政策。现在的问题是,未来的生育率能够达到多少?如果看看与中国拥有相似文化的其他东亚国家或地区的生育率,我们就可以得出以下结论:无论有怎样的政策干预,中国的生育率都将变得非常低。日本、韩国、新加坡以及我国台湾和香港地区的生育率,都在1.1~1.4,是全世界最低的。与中国的文化类似的越南,当前处在一个较低的发展阶段。在没有推行过独生子女政策的情况下,其生育率为1.8。所以,中国的自然生育率将可能只有1.6。随着中国越来越富裕,其生育率将继续下降。目前中国人均GDP为8100美元,预计在2020年将达到10000美元。在日本和韩国达到人均GDP10000美元水平的时候,它们的生育率降到了1.5。
图10-82010年和2040年的中国人口结构比较
20世纪90年代末出生的婴儿平均每年为1600万人,比80年代少了近40%。在未来的5~10年,出生于20世纪90年代的人将为人父母,如果这一代人的生育率低于1.5,那么新出生的婴儿数量将仅为每年1200万人。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印度每年将有1600万多个新生儿出生。2040年以后,中国将拥有世界上顶部最重的人口结构,而且每年人口将减少1000万,这在世界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
资料来源:U.S.Census Bureau,2015.
自20世纪80年代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后,中国的生育率迅速下降。结果就是,人口年龄结构发生了比任何其他国家都要剧烈的变化。即使中国的总人口仍在不断增长,但是劳动年龄人口(15~64岁)的数量自2012年已经开始下降。2012年是人口数量变化的拐点。在2012年以前的几十年里,劳动年龄人口每年增长约1%,但从2012~2025年,劳动年龄的人口数量将不会增长,并且在2025年之后,将会每年下降0.5%~10%。这部分解释了中国经济为什么会在2012年以后大幅放缓,经济增长率从每年10%下降至不到7%。
2030年以后,相对于劳动人口而言,中国老年人的数量将迅速增长。图10-9比较了中国2008年和2040年的人口结构。2040年,总人口预计约为14亿,但年长者将由原来的1.71亿增加至4.11亿。到2040年,年龄为20~60岁的劳动人口人数,将从8.17亿下降到6.96亿。20~40岁的青少年人数将从4.36亿下降至3.02亿人。由于这些变化,中国的年龄结构图将是一个顶部大、底部小的倒金字塔形状。
像其他发展中国家一样,中国的人口转变也遵循一种典型的模式。中国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生育率很高,人口增长很快。中国的生育率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高达6(除了1959~1962年的大饥荒时期)。与此同时,在五六十年代,公共卫生状况大为提高,而婴儿死亡率大幅降低,年均人口增长率为2%~3%。因此,中国的人口从20世纪50年代的5亿迅速增长到了70年代的8亿。
4.对创新的影响
中国经济的最大风险是恶化的人口形势
1.恶化的人口形势
这些急剧的人口变化将对中国的经济尤其是其创新能力造成巨大的负面影响。
随着城市和工业的快速发展,中国一些城市的环境问题较为棘手。然而,正如我在前几章中已指出的,污染问题最严重的阶段,通常出现在人均GDP达到8000美元的时候,而中国正在接近这一水平。随着越来越富裕,中国会投入更多的资金和精力来消除污染。最近,随着制造业增长放缓和更严格的环境标准得以执行,中国沿海地区的雾霾状况正在有所改善。
目前,中国的人口结构还相对年轻,因为在20世纪80年代,平均每年新出生的人口数量是庞大的2500万。他们现在正值30多岁,是收入和消费的黄金时期。他们对房屋和其他物品的需求是过去10年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然而,未来二三十年间,他们将变老、退休。20世纪90年代的出生人口比80年代的出生人口少40%。无须多少时间,这一代人也将达到30岁的黄金年龄,与上一代人相比,他们对商品和服务的总需求也会放慢。
此外,中国并不是一个资源贫乏的国家。中国的人均资源占有量比大多数亚洲国家(比如印度、日本、韩国和越南等)都要高。据估计,中国的页岩气储量比美国的还要丰富。对于中国来说,之所以开发页岩气在经济上还不太可行,是因为在世界市场上还能够使用更便宜的替代能源。在农业方面,中国有比能养活13亿人还多的土地,然而,中国可能会进口更多的粮食,因为中国的劳动力价格越来越贵,不是所有食品自己生产都具备比较优势。
环境与自然资源风险
我在前几章中曾论证过,自然资源已经不再是现代经济的重要因素。即使中国对自然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但得益于新能源技术,世界上也还是有丰富的可再生资源供人们选择的。事实上,石油和其他商品的价格近年来是有所下降的。
图10-92008年、2040年中国的人口结构
中国的不平等主要是农村和城市的不平等。长期限制城乡人口流动可能是造成问题的主要原因。2015年,中国的城市化率仅为50%,比其他中等收入国家要低得多,即使与印度相比,还要更低一些。改革开放以来,亿万农民为了脱离贫困,来到大城市成为农民工,但他们仍然面临着住房、教育、医疗服务等方面的问题。未来,许多农民工将定居在城市,只要政府能够继续放宽对国内人口流动的限制,城乡不平等的问题将会得到解决。由此,中国的不平等问题不会像其他国家一样难于解决。此外,中国的文化和种族相对来说更为同质化,并且中国重视教育,而新一代城镇居民子女的生活状况的确普遍比他们的父母要好得多。
资料来源:U.S.Census Bureau,2015.
资料来源:中国国家统计局,《中国农民工监测报告》,2013年。
在创新能力方面,30~40岁是最具生产力的年龄,也是创业的最佳年龄。目前,中国30~40岁的年龄组是由20世纪80年代出生的那个庞大的人群组成的。然而,在未来10年之内,当规模较小的90年代出生的群体达到30岁时,创新和创业的整体水平将会受到影响。随着年轻人口的规模在中国的萎缩,中国在创新方面的规模优势,将会转移到印度乃至美国。
图10-5中国农民工的月收入增长
图10-10比较了中日两国年轻工人(20~39岁)占全部劳动力的比重。方块线表示的是日本的比例,三角线表示的是中国的情况。在日本,年轻工人的比例迅速下降,从20世纪70年代的55%下降到今天的约40%。我们在前几章中曾经论证过,劳动力老龄化会阻碍年轻员工的晋升机会,使他们缺乏创新和创业精神。由于劳动力老龄化而导致的缺乏创新和创业精神,是日本过去25年经济停滞的主要原因之一。中国劳动力的老龄化与日本的趋势非常相似。到2025年时,中国劳动力的结构将和20世纪90年代日本劳动力的结构一样老,而到2040年的时候,中国劳动力将比日本劳动力的年龄更大。如果日本是前车之鉴,那么中国的经济将从2025年开始遭受缺乏创新和创业精神的重创。
然而,正如我在前面所解释的,20世纪90年代实行的独生子女政策大大减少了出生人数,所以到了2010年前后,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大量减少,非熟练农民工的工资在过去几年里大幅上涨(见图10-5)。由于留在农村的农民有了更多的土地可以耕种,他们的收入也增加了。结果,中国的基尼系数也趋于稳定。大学教育的扩张,也有助于减少高技能劳动者和低技能劳动者之间的收入差距,因为由于大学毕业生的数量大幅增加,减缓了毕业生工资的上涨。
图10-10中国和日本年轻工人(20~39岁)占全部劳动力(20~59岁)的比重
收入差距扩大的风险
在过去30年里,中国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之间,以及高技能劳动者和低技能劳动者之间的收入差距增加了。直到21世纪初,中国过剩的农村劳动力成为城市中的农民工,但他们的收入仍然很低,而高技能劳动者的收入却在持继续增加。2010年年初,中国的基尼系数达到了0.46,一些人担心收入差距的日益扩大会威胁到中国社会的稳定。
资料来源:U.S.Census Bureau,2015.
随着中国越来越富裕,国民对于服务业的需求将会增长。医疗、旅游、金融和教育行业是增长速度快于制造业的几个领域。发展这些产业要比发展制造业容易得多,因为服务业通常不会受到专利或专有技术的限制。只要当地有需求,医院就可以进口最先进的医疗设备发展其业务。相比之下,医疗设备制造商却需要在世界市场上竞争。因此,发展服务业要比发展制造业容易得多。事实上,随着制造业和出口业增长放缓,服务业自然会增长更快。任何经济体都会羡慕中国制造业在过去40年中的高速增长。
人口老龄化将成为中国经济的致命弱点。由于生育率长期低于更替水平,2040年以后,中国的人口结构已经严重老化,并且中国的人口规模也开始急剧萎缩。21世纪下半叶,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的地位将被具有人口规模和结构优势的印度所取代。
同样,高水平的制造业和出口是中国企业具备竞争力的标志。近年来,中国企业已经能够出口更多的高科技制造业产品,在创新方面表现出进步。高水平的投资、出口特别是强大的制造业,是中国经济的强项而非弱点。相信拉丁美洲的国家都希望能够获得这些快乐的“烦恼”。
中国、印度和美国的比较
从人口规模来看,2050年印度人口将达到17亿。从人口结构来看,印度远比中国年轻。2014年,0~14岁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印度是28.5%,中国是16.5%,未来这种差距会进一步拉大,而65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印度是5.8%,中国是10.1%。印度人目前的平均年龄是26岁,而中国人的平均年龄是35岁,而且中国社会变老的速度远快于印度。
高投资率是高储蓄率和高潜在投资回报的结果。例如,中国政府在机场、高速铁路、地铁等基础设施项目上投入巨资,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高投资率也反映了创业的活跃水平。例如,根据全球创业监测的观察,在中等收入国家和高收入国家中,中国的人均企业家数量是最多的。2011年,中国企业家利用留存收益或个人储蓄(而不是从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贷款)进行投资的资金数额,达到中国GDP总量的11%,该比例在世界上是最高的。这表明,在中国投资的回报率还是比较高的。
大量的年轻人是创新和创业的活力之源,更是驱动经济发展的需求之本。从人才资源趋势来看,印度将超过中国成为在校大学生最多的国家。就18~24岁的大学适龄人口,印度目前是中国的1.2倍,而中国和印度的大学毛入学率分别为26.5%和18.8%。到2040年,印度大学适龄人口将是中国的1.7倍。到时就算中国的毛入学率能达到60%,印度只要达到35%,其高等教育在校人数将超过中国,此后印度超出中国的幅度会越来越大,最终在人才规模上压倒中国。
有人认为中国经济结构不够健康,投资过多,制造业过多,出口过多。因此,当投资和出口不可避免地放缓的时候,经济增长也将会放缓。毫无疑问,中国的投资和出口在整体经济中的占比将下降,但事实上,当前占比仍然非常高。这表明中国经济比其他中等收入经济体具有更高的增长潜力。
尽管中国对美国的人口优势会维持较久,但如果中国的生育率无法提升,只要两三代人以后,美国每年出生的人口将超过中国。即使不考虑美国作为传统移民国在吸引全球人才上的优势,中国的人才规模也将被美国反超,退居世界第三。
答案是,这些被机器人挤出的劳动者将被服务业吸收。中国的服务业目前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0%左右,该比例比其他中等收入国家以及发达国家要低得多,甚至也比印度的服务业占比低,印度的服务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60%。中国的服务业从目前只占GDP的50%增长到比较正常的占GDP总量的60%~70%,就可以创造出足够多的工作岗位来吸收这些被挤出的工人。
总之,中国的人口结构将成为阿喀琉斯之踵。从2040年起,中国经济将遭受快速老龄化的冲击,这一冲击由于20世纪80年代一直实施到2015年才终止的独生子女政策的影响而变得更加严重。印度将很快超越中国,成为人口最多、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美国由于其无与伦比的吸引外来人才的能力,将在短暂落后于中国之后,于21世纪后半期重新夺回其创新领导者的地位。
从制造业向服务业转型中的风险
到2020年,中国的人均GDP将达到1万美元的水平,是低收入国家如印度、越南和巴基斯坦的五倍。中国企业和跨国公司,将把它们的劳动密集型工业转移到这些低收入国家。届时机器人会在中国得到广泛应用,使中国成为机器人的最大市场。那么,这会不会导致中国出现大规模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