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悟读书网 > 人文社科 > 情感勒索 > 第五章 情感勒索者的内心世界

第五章 情感勒索者的内心世界

小题大做

情感勒索者之所以会产生这种自我中心的感觉,通常是因为他们认为别人投放在他们身上的所有注意力和感情都不会持久,而且转眼间就会消失无踪。艾略特就是位十分自我中心的人,他的女友伊芙想多一条职业备选道路而打算去上些课,他都认为会影响自己。在他心里,如果他给伊芙什么东西,自己就会失去安全感。如果他需要什么东西,或者觉得无聊或寂寞,而伊芙却不在身边时,要怎么办?谁来照顾他?对他来说,整个宇宙一直围着他转,从小到大都是。而现在历史再度重演,他就像一个蛮横的五岁小孩,要身旁的人把注意力全放在他身上,而且他的要求是没有止境的。

对情感勒索者来说,每一次意见不合都好像会毁灭一段亲密关系。当他们发现另一半不愿妥协,强烈的失望与挫折感就会涌上来,一个小冲突便足以让两人的关系蒙上阴影。不跟他们的父母吃饭有什么大不了的?想要上堂课或去钓个鱼,他们为什么要反对?对他们提出的计划不感兴趣又何罪之有?但事实上,我们必须试着了解,他们的激烈反应并非针对眼前的情势,而是因为联想到了以往类似的经历,这样才能理解他们的行为。

乳腺癌?医院?手术?这些对他来说似乎都不是问题。他想要某些东西,而且现在就要。这件事对他来说非常紧急,他完全不在乎任何人的感受。

在听伊芙谈论过艾略特的成长背景后,我才明白,艾略特相信,在一位独立自主的女性身上,他什么也得不到。

乔赚了不少钱,但是他花钱的速度比我们俩赚钱的速度都快,所以我们家经常缺这缺那的。上个星期,因为要付的账单实在太多过,所以他叫我跟姑妈借点钱周转。我姑妈是很有钱,但她刚动过乳腺癌手术,我不想现在去打扰她。令人无法置信的是,乔竟然开始对我施加压力:“不用找了,这是她病房的分机号,赶快打电话给她吧,没什么大不了的!她现在已经不痛了,而且她又这么宠你。你怎么连帮我做这点小事都不愿意?”

我记得艾略特曾经讲过他父亲常抱怨自己被忽略的事。艾略特的母亲是位成功的生意人,经营一家专卖儿童服饰的小公司。这家公司运作得十分顺利,但她丈夫却厌恶它。艾略特印象最深刻的事就是,他的母亲经常不在。虽然当母亲在家的时候,她会把艾略特照顾得好好的,但一转眼,她就可能出差了,让他特别想念她。大部分时候,艾略特的父亲都对这种情况感到愤怒,而且会不断地对他诉苦,比如:“女人这种该死的生物,她需要你的时候,什么都能为你做,但是她一旦开始自己讨生活,就会忘了你的存在。”我想,他从小就听这些话,也难怪会有这种心态。

“自恋名人堂”的首位候选人,非帕蒂的老公乔莫属。当帕蒂表示目前家里的状况根本负担不起一台电脑时,乔便完全表现出情感勒索者的态度。在下面的状况中,他显示出了空前绝后的自我中心。

艾略特接收到的信息十分清楚:只有把女人牢牢拴在身边,她们才会成为可爱的伴侣。虽然他也许会否认自己有这样的想法,但他对伊芙的行为证明,他父亲曾经的恐惧在他身上重现了。对艾略特来说,女人一有任何独立自主的征兆,就会对他构成威胁。伊芙现在代替了艾略特母亲的角色,成为他情感依赖的对象,而以前母亲常因公出差丢下他和父亲的记忆,就让艾略特产生了同样会被伊芙遗弃的感觉。每次伊芙一想出大门,就会唤起艾略特那种被遗弃的感觉。

只要我们没办法满足情感勒索者的需求,他们就会像一部压路机一样,目不斜视、毫不留情地追求自己的目标。他们如此罔顾我们的感受,让人很难把这样的关系称作“爱”。

在这种过度的情绪反应下,虽然很多声音和情感都能得到宣泄,但艾略特内心的感受却没有被真正表达出来。事实上,艾略特非常想获得亲密感,但他对伊芙的攻击却断绝了他得到它的可能性。让我们来看看,当伊芙建议艾略特去寻求心理帮助来减轻焦虑时,艾略特表达了哪些感受,又隐藏了什么情绪没说出口。

我们前面看到的情感勒索者几乎只会想到自己的需求和欲望,至于我们的需要以及他们这样做的后果,他们根本不考虑。

艾略特嘴上说:“你又要出去做你想做的事,而我又得一个人在家——我活着有什么用?你一点都不关心我。”

自我中心

但其实艾略特心里想的是:“因为你一直在改变,所以我很害怕。刚开始,我是可以满足你的,但现在不行了。你如果去上课,就可能会找到一份工作,我怕你就再也没有时间陪我了。我怕你会遇到另一个更适合你的人,我怕你会变得独立自主。你会不再需要我,而且会离我而去。”

指责、威胁和消极比较等手段,显然不是最初让我们进入这段亲密关系的原因,我们现在更不会因为这些手段而维持这段关系。我们跟这些人分享自己的生活、工作、感受和秘密,而情感勒索一旦出现,我们却得面对他们人格中一些比较不堪的部分:自我中心、小题大做、对会导致长期不良后果的眼前利益的追逐和不顾一切赢得优势的决心。

但是,艾略特并没有能力使用以上的沟通方式,因为如果他能说出真实的感受,就不会诉诸情感勒索的手段了。或许就像许多男人一样,他羞于承认自己的需求与恐惧,认为唯一可让自己如愿的方法就是大吼大叫,对伊芙想去进修的小愿望过度反应。

他竟然这样说:“离开我,你手上剩的钱连买狗粮都不够。跟孩子说再见吧,我打算把他们带去加拿大,这样他们就不会再听到你骂我的那些谎话了。”这是那个我爱的、曾经全心全意对待的男人吗?他到底是谁?

追本溯源

迈克尔告诉丽兹,如果她再说要离他而去的话,他就会展开残酷的报复。丽兹非常震惊。

前面提过的那位编剧罗杰,现在就有点困惑,不明白为什么自己拒绝女友爱丽丝生个孩子的提议,竟会导致她疯狂攻击自己。每当他表现出不太确定自己目前想要什么时,爱丽丝的过度反应模式就会开始运作。

玛丽亚看着杰从以前令她神魂颠倒、风度翩翩的绅士,变成面目狰狞、试图操控她的陌生人。当身边亲密的人开始采用情感勒索的手段对待我们,这种人格转变的过程不论快还是慢,都会让我们十分震惊。事实上,大部分情感勒索造成的痛苦与困惑,多半是因为我们关心对方并认为对方也关心我们,却突然发现有对方为了自身利益,竟然罔顾我们的感受。

你根本不是真的关心我,你根本不愿意让我们俩的关系更进一步,我们的关系怎么能叫“爱”呢?我不相信你了,我甚至不确定自己还爱不爱你!你的问题大了,你需要看看心理医生!

我心想,天啊!我面对的都是什么人啊?我感到敬爱和尊重的人竟然表现得如此毫无道德和伦理观,难道自己的面子会比别人的感受和作为人的尊严更重要吗?

有一晚在戒酒者互助讨论会上,罗杰终于了解爱丽丝急于跟自己发展一段长期稳定关系的原因了,她在会上是这么讲的:

当杰把父母找来对玛丽亚使出怀柔政策,要她留下时,她实在不敢相信当时他们对她说的话。

我只相信眼前,努力把握当下。我深深植根于现在,抓住现在的每一个机会。虽然我爸爸嗜赌成性,但在我看来,他的确风度翩翩。不过他也让我知道,今天的意气风发不代表永远,现在的你或许穿金戴银,但可能过一阵子就得到处躲债主的电话、去二手店买东西了。我小时候拥有的一切就随时可能被抢走,包括当保姆赚的钱和别人送的礼物,任何可以典当的东西都有可能消失。甚至连我爸爸都来去无踪,一出门就是好几个礼拜。渴求安全感或是承诺有什么错?对我来说,这些才有价值。难道想多要一点爱也不行吗?

亲密的陌生人

爱丽丝一直很怕自己拥有的东西会突然消失,也难怪她会这么渴求对未来的承诺。就像许多情感勒索者一样,她用了过激的手段,试图化解目标的抵抗。

因此,当玛丽亚要打破他这种认为自己理所应当拥有包括事业、家庭、妻子甚至情妇在内的一切的观念时,她是对他而言重要的人中第一个威胁要夺走他宝贵事物的。杰陷入了恐慌。竟然有人要改变这个运行了多年的规则,也难怪杰只会使出情感勒索的手段来巩固他的地位了。

爱丽丝的过度反应——对罗杰使用言语攻击——来自于堆积在她内心深处的恐惧与渴望。不管她把罗杰绑得多紧,也不管罗杰多么想帮助她,都无法填补爱丽丝内心的空虚。

但这样的完美生活,有着两种负面影响。第一种是生长在这类环境中的孩子会认为,自己想要什么都能轻松得到。而另一种更糟糕的影响是,他们会丧失学习面对挫折时所需基本能力的机会。于是,杰的父亲也许是从最好的动机和意愿出发,却创造出了一个情感上的低能儿。

经过互助讨论会上的一番恳谈后,爱丽丝终于了解自己对罗杰的束缚多么过分,她也意识到她只能改变自己,不然无论跟谁在一起,他们都不会好过。所以她不再对罗杰施压,让彼此的关系顺其自然。

杰的生活不仅过于优渥,而且很不真实。他父亲的做法的确让他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一切,却也因此丧失了帮助他培养应对失望和挫折的能力的机会。

丢了西瓜捡芝麻

杰的童年是完美的。他从未遭受虐待,没有过心灵创伤,只有周围人的关爱。他父亲的家境并不好,是家族里第一个上大学的,但他非常有毅力,凭借努力、不屈不挠和每天只睡两小时的勤奋读完了医学院。他还有一份兼职作家的工作,赚到的钱能让他带杰的母亲出去玩。杰的父亲告诉我,他发誓绝不会让杰吃他吃过的苦。毫无疑问,杰是在万千宠爱中长大的。因此,当杰立志要成为一位医生后,父母就全心全意地支持他,给他买化学实验用具,送他去参加理科夏令营。他上网球课,穿羊绒西装夹克,等着女孩对他投怀送抱,不用努力就能享受最好的生活。

情感勒索者经常通过一些小技巧取得优势,却对双方关系造成了不可弥补的裂痕。短暂占上风似乎会让情感勒索者觉得自己离胜利不远——他们看不到长远后果。

玛丽亚与丈夫杰就是这种情况。我从与玛丽亚的接触中得知,杰从小就是一帆风顺——顺利地从医学院毕业后,开发了一些手术操作技术,进而青年得志,轻轻松松地进入了顶级社交圈。这种经历让杰对生活中的一切好事习以为常。

大部分情感勒索者的行为都建立在一种“我想要什么就得获得什么,什么时候要你都得给我”的心态上,他们就像小孩一样,无法预料自己行为的后果,也压根不会考虑目标的妥协对他们本身又有什么影响。

令人深感困惑的是,有些情感勒索者可以说是拥有一切的天之骄子,但他们却总是想要更多。说这种人的行为动机也是失落感可能看起来很奇怪,因为他们什么都不缺。但我们经常遇到的一种情况是,那些受到细心呵护和过度保护的天之骄子往往没有机会建立对自己有能力应对失落感的信心。因此,一旦感到一丝失去的前兆,他们就只会惊惶失措,自动拿起情感勒索的武器。

我们很难认为,之前讲过的迈克尔、艾略特、爱丽丝、杰或是史蒂芬妮这些情感勒索者会明白,在采用压力与威胁逼着家人或另一半做出妥协之后,他们的关系中还能剩下什么有价值的东西。如果乔什真的答应了父亲的要求而放弃了女友,他们的父子关系会变成什么样?玛格丽特屈服于丈夫卡尔的威胁,跟他一起去参加淫乱派对的行为,便已经为他们的婚姻敲下了丧钟。

完美生活的缺陷

丽兹假装屈服于迈克尔的威胁,为自己多争取了一些时间。她是这么说的。

史蒂芬妮幼时的生活经验固然会影响她现在的应对方式,我们也应该审视一下她的成年生活。在了解之前那段不愉快婚姻的遗留物可能会危害到她与鲍勃本有机会良好发展的关系之后,她同意跟我的一位同事谈谈。史蒂芬妮和鲍勃都很努力,他们都把这次的危机当作对二人的关系进行全新沟通和探索的转机。我相信他们会成功的。

我打电话给律师,请他把目前的工作搁置一下,因为我希望迈克尔能先冷静下来,跟我好好讨论。那时候的他看起来很和善,因为他认为我已经向他投降了,最后我会跟他撒个娇,就像什么事都没发生过。但事实是,我只是在敷衍他。和我同居的这个人,我已经不喜欢了,更不用提爱了。

史蒂芬妮不仅要面对鲍勃对她的伤害,还得再次经历前夫曾经带来的痛苦。对鲍勃的不信任和对自我的怀疑,让她只能使出情感勒索的手段,因为这是唯一使她能在内心情绪一片混乱之际重新获得控制感的方式。

情感勒索者急于抓住自己的所有物,因此失去了看清自己行为后果的逻辑和洞察力。他们置身于自己设下的迷雾中,无法察觉他们对他人的虐待其实是在将对方推远。对他们来说,当务之急就是驱散害怕遭到遗弃的恐惧感,他们不管这种轻松会有什么代价。

我之前就体会过这种被全心去爱的男人背叛的感觉,鲍勃知道这点。他明明知道我前夫的外遇让我遍体鳞伤,怎么能用同样的方法对待我?这件事让我生不如死。现在我应该怎么做?我怎么做才能再次信任他?我一生中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觉得自己如此缺乏吸引力、如此丢脸、如此……如此没用。

惩罚的好处

随着谈话进行,史蒂芬妮渐渐卸下防备,转而声泪俱下描述她发现鲍勃有外遇时的心情。她情感勒索行为的另一个层面跃入我的视线,也告诉了我为什么想让她放弃复仇心态有这么难。

看到情感勒索者有多么害怕遭到遗弃后,我们对他们便有了一个更清晰的认知,也更了解他们的动机了。但接着问题来了,很多咨询者都这么问过我:“为什么他要这样惩罚我?”“我可以理解他对我施压或是语带威胁的理由,但是为什么只要我稍一不顺从,他就要伤害我?”

我告诉史蒂芬妮,她的确有权感到生气、被伤害、被出卖和震惊,这些感受都是正常的,我并不想低估她感受到的痛苦。但是,正视并讨论问题和情感勒索之间还是有很大的差异。她也许能从扮演一个被辜负、决心复仇的妻子的角色之中得到些许满足感,但她的婚姻正在渐渐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很多时候,情感勒索者的目标看起来并不是让自己感觉更好,而是让受害者感觉很差。情感勒索者不但会向受害者提出要求,还会贬低受害者。而且为了强调他们所作所为的正当性,情感勒索者会批评我们的人格、质疑我们的动机,甚至当威胁手段比起针对我们更损害了他们自己的利益时,他们还会因此激发我们的罪恶感,让我们乖乖就范。

不管别人怎么想,你应该能理解我才对。我读过你的所有著作,而且你也强调不要让别人控制自己,要正视并讨论问题,说明底线在哪里。我有权利生气,而鲍勃也应该为所做的一切付出代价。

他们这样做的一个明显的原因在于,从上一章中介绍的“二分法”中可见,情感勒索者对自己的行为和动机的认知,和他们的行为对我们的实际影响之间存在极大的差距。施暴者不会认为自己在虐待他人,反而会把自己的举动解读为维持秩序、保护财产、做“该做的事”或是警告我们他们可不会被随便摆布。他们自认为能力强大,掌握了主动权,就算真做了什么伤害我们的事,也管不了那么多。反正结果对,过程就不重要了。

以史蒂芬妮为例,危机的发生始于她丈夫承认自己曾经短暂地出轨。即使鲍勃努力试图挽救婚姻,并且定期接受心理治疗,史蒂芬妮依然认为自己有权利借助一些适当的情感勒索手段来规范鲍勃的行为。这几年来,她的愤怒和报复换来的是鲍勃的心灰意冷,他准备放弃这段婚姻。我告诉鲍勃,他们应该一起来接受咨询,史蒂芬妮同意了。

除此之外,施暴者还会把自己看成受害者——事实上,越极端的情感勒索者就越会歪曲事实。他们极端的敏感和自我中心会将主观感受到的“伤害”无限放大,帮助他们将我们视为刻意要打击他们的“施虐者”,从而让他们的反击合理化。

情感勒索者在面对近期出现的不确定性和压力时,也会表现出对挫折的低忍受度,尤其是在分居或离婚、失业、生病或退休等会对其个人价值产生冲击的情况下,情感勒索行为的发生率会暴增。大部分时候,勒索者甚至不会察觉内心这股被激发出的恐惧感,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在自己想得到的东西和可以采取的手段上。

这些惩罚手段让情感勒索者能够采取一种主动、积极的态度,让他们感到自己的强大和无懈可击。这是一种极其有效的方式,能帮他们排除眼中的威胁,将其抛诸脑后。毕竟,如果有人对你大吼大叫,威胁你,摔门就走,或者对你不理不睬,你也就没什么空间去处理情绪了。

当危机成为催化剂

我们如果不把某件事说出来,可能就会将其付诸行动了,这是个真理。如果施暴者能够稍微花点时间自省,就可能会对在自己心底发现的恐惧和脆弱而感到震惊。那些爱发脾气、喜欢惩罚别人的人心中其实充满恐惧,但他们却鲜少面对问题或想办法消弭恐惧感,相反,他们感到挫败时,就会把气出在别人身上,这真是人类行为的一个有趣的悖论。他们这种行为自然会造成许多不快,让周围的人最后都选择离开,这会让他们原先最害怕的事真的发生。

就像朱一样,许多情感勒索者都幻想幼时体验过的无助和无能感会在成人后消失,相信现在的自己已经能神奇地解决危机、安抚不开心的父母,甚至找到渴望已久的安全感。他们认为可以靠改变现状来弥补昔日遭遇的挫折。

降低损失

我们的监护人或社会对这些人格特质进行的补充或强化,明确体现了这些外部因素对我们的身份和行为准则的期望。但事实上,一些在幼儿期、青少年时期甚至成人期发生的影响深远的体验,通常会为我们塑造强有力的信念和感觉,尤其会在面对冲突或是压力时爆发。我们熟悉这些套路,很容易回到这些旧有行为模式上,这些行为虽然让人痛苦,却有着易于掌握的结构和可预测性。我们甚至相信,即使这招以前没奏效,下一次说不定会成功。

最严重的情感勒索者通常是那些已经失去所爱,或是唯恐这些重要的人离开他们的类型。他们的目标可能已经不爱他们了,或是已经和他们分居、离婚或正在经历严重分歧。

这个孩子长大后,自然养成了有一点不满足就会大发雷霆的习惯。我们可以说艾略特大部分的人格特质,包括对挫折的低忍受度,在婴儿时期便已经表露无遗。

还记得雪莉和她的上司查尔斯吗?雪莉和有家室的查尔斯发生了婚外情,查尔斯威胁她,如果她敢离开他,她的工作就不保了。

当我问艾略特的姐姐,为什么艾略特时常没来由地勃然大怒时,她大笑着说,他从一出生就是这样。只要嘴里奶瓶的角度不对或是尿布湿了几秒钟,他就会哭得震天价响。再长大一点后,他更是出了名的脾气暴躁。他姐姐说,他本性就是如此——他是她见过的要求最多的孩子。

前一分钟我还是全世界最美丽、最有趣、最令人兴奋的女人,后一分钟我就成了一个冷血巫婆,丝毫不关心他承受的压力以及他为解决问题付出的所有努力。这一切只是因为我告诉他,我觉得我们的关系已经走进了死胡同,只有结束这段关系,我的生活才能继续。现在他却告诉我,这段时间都是他在扮演付出的角色,而我贪得无厌地向他索取——这完全是颠倒黑白。天啊,突然间,我现在做的每一件工作他都觉得不对了,如果他报复我,想把我弄得很惨,那他的确是成功了。他怎么能这样摧毁我的生活呢?

伊芙的艺术家男友艾略特对遭遇挫败高度敏感,只要有危机,他就会威胁做出一些伤害自己的举动。伊芙曾经告诉我,她和艾略特的姐姐讨论过这点。

面对失去年轻爱人的危机,眼见威胁手法无法奏效之时,查尔斯做出了能让他减轻痛苦的举动——贬低雪莉的个人价值。如果能让雪莉变得不具吸引力,对他不再那么珍贵的话,他失去的就不是多贵重的东西,失落感就可以大大减轻。不管怎么说,已经损坏的东西总是比较容易丢掉的。另外,他也可以通过对她的工作能力的质疑来合理化自己炒掉她的行为。这种双重的贬低手法,无疑也是双重的惩罚手段。

要追溯朱的行为根源其实不难,但你也要了解,人类行为是由许多复杂的生理和心理因素构成的,一般情况下,是无法用单一解释来分析人类行为的。每个人都具有不同的个性与遗传特性,这些要素和我们受到的对待、自我认知以及我们与他人关系交互作用后,会塑造出我们的内在和外在人格。

对气急败坏的情感勒索者来说,贬低对方是常用的招数之一,因为这不但可以减轻面对冲突时的痛楚,还能减轻失落感。但是情感勒索者一旦用上了这招,就等于传递了一个矛盾的信息:“虽然你不够好,但我愿意用一切努力来留住你。”这再次突显了他们的绝望。

错综复杂的原因

尽管断绝关系是他们最不愿意看到的结果,但是一旦感受到另一半认真考虑离开,他们反而会率先发难,用咄咄逼人的态度来维持自己的强势地位。这就像那个给自己找台阶下的策略:“在被炒鱿鱼之前,我自己辞职算了!”

朱在和艾伦结婚以后,恐惧感更是与日俱增。她根本无法享受这段关系,每次艾伦想单独行动时,她都会感到恐惧。她让自己相信,只要能每天把艾伦绑在身边,就不用害怕失去他,甚至还能弥补父亲离世后失去的安全感。和许多情感勒索者一样,朱深信自己很难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所以她必须利用一切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这就是情感勒索者会对受害者步步紧逼的原因。

好为人师

朱以前在学校表现得十分优秀,父亲生前也非常宠她,但这些都无法让她觉得安全。童年时期的无助感一直挥之不去,所以成年后的她便会想尽办法避免让那种痛苦经验再度重演。也因此,她学会了依附朋友和恋人,却始终没找到可以表达内心深处“唯恐被剥夺一切”的恐惧的合适方法。

就像父母总认为处罚有助于培养孩子的人格一样,情感勒索者也相信他们的处罚手段对我们是有帮助的。所以,即使伤害了最关心的人,他们也不会有罪恶感或后悔,相反还会颇为自豪。他们认为,他们正在帮我们改善自己。

对朱来说,面对这个她无法信任,而且坚信会夺她所爱的世界,情感勒索是唯一的应对之道。因此,我们可以想象,很多在童年时期失去过重要事物的人,成年后会变得过度依赖和黏人,他们再也不想尝到被拒绝、被遗弃或是被忽略的苦涩滋味了。

第二章提到的那位引诱者亚历克斯,就认为他没有像说好的那样帮助女友朱莉,而是在等待朱莉先满足自己的要求,可是帮了她一个大忙。

朱曾经告诉过我,父亲是她最敬爱的人,但他却突然离她而去。我想,她可能害怕我也突然离开,所以她才紧紧黏着我。

他告诉我,把孩子送到前夫那里对我来说最好。每件事都被冠上“你这样做是拖累了自己”以及“我只是想看到你发挥潜能”的借口,但其实是,亚历克斯不希望看到我跟他在一起的时候还得分心去照顾孩子。是啊,他可真大方。

我问朱我能不能做些什么,好让她高兴点儿,她却拿出了一些初中毕业时的照片。那些照片我从来没看过。在拍摄这些照片的前两天,朱的父亲过世了,照片中的她看起来像个受到惊吓却努力地装出笑脸的小女孩。在父亲过世后,她得独自处理好多事,包括打电话通知亲戚、安排丧葬事宜,还要为毕业典礼做准备——她得上台演讲,而讲稿内容还是父亲帮她拟好的。那个时候,其他家人都崩溃了,朱必须变得坚强起来。我最近问过朱的母亲这件事,她说那个时候朱都没怎么哭,只是喜欢躲在自己的房间里。

情感勒索者对他人的侮辱和幼稚的举动,都会被他们合理化成“这都是为了你好”。其实在这里,情感勒索者确实不像你想的那样充满恶意,他们中的大部分人自认为是为你上了宝贵的一课。当查尔斯告诫雪莉时,他可是很认真的:“你得学学忠诚的意味,这在这一行中非常重要。”

我在前面提过,商人艾伦的妻子朱总是用些情感勒索的手段黏着他。最近,朱的父亲的忌日快到了,她特别郁郁寡欢,艾伦终于发现她情感勒索行为的根源了。

用情感勒索折磨彼此的琳恩和杰夫,也都认为自己在替对方着想。“她必须明白,不能这样对待别人。”在一次争吵后,杰夫这样告诉我。他真的觉得自己在“教导”琳恩别做个“讨厌鬼”。但同时,琳恩也把自己的行为看成是对杰夫的一种训练。“也许我狠狠地骂他,他才会动动屁股,出门找个兼职干。”“有时候就是需要骂一骂才有效果。”

对某些情感勒索者来说,这些观念是在忧虑和缺乏安全感的长期状态中养成的。我们如果回顾他们以前的生活,可以发现情感勒索者在幼年遭遇的一些事件,和成年后的这份对失落的恐惧之间,是有着重大关联的。

很明显,这样的处罚手段并没有达成情感勒索者预想中的效果,尤其是对被勒索的那一方而言。但是,这过程中仍有一些可观的收获,让勒索者们坚持这种手段。只要能让对方看起来像个傻瓜,他们几乎什么都可以忍耐。正因如此,他们得以无视自己心底某些正在将他们渴望的爱或关系毁灭的东西。

失落感与依赖性

旧冲突的新受害者

这些念头不断萦绕在心头,情感勒索者最后便会深信,唯有使出强硬手段,才会有人重视他们的需求。这种认知是所有情感勒索者的共同特征。

就像前面提到的,有时候当下的生活压力会使情感勒索者心中的旧伤复发,而这时受害者就成了过去某个人的代罪羔羊。当这样的情况发生时,情感勒索者的处罚手段便可能会反应过度,甚至完全多余。

• 我关心的人总会离我而去。

迈克尔大概是我们看过的最气急败坏的情感勒索者之一。在丽兹面前,他甚至会像一头猛兽般地发怒,而丽兹在他怒气冲冲的指责下被吓得直打哆嗦。我问她,她觉得为什么迈克尔会对她这么粗暴,她沉默了一会儿才开口。

• 没有人像我关心他们一样关心我。

我发现迈克尔就像个随时可能爆炸的火药库。他从14岁就开始帮家里干活。他们家是卖办公室设备的,生意非常好,因此迈克尔根本没时间过普通孩子的生活。他很有运动细胞,到现在都很擅长运动,但他父母却从来不准他随便出去玩,因为他得忙着核对库存、打扫店面或是帮忙结账。

• 如果得不到想要的,我不知道自己是否受得了这个打击。

我还记得我们第一次约会时去了趟芝加哥,他竟然晓得每栋建筑物的来龙去脉。他告诉我,他最大的梦想就是学建筑,但父母不答应,他只好放弃。他是很负责任的人,我知道他很生父母的气,但他从来不讲,也不愿意讲,不过我并不认为他就可以把这股怨气出在我身上。

• 我没有能争取到我想要的东西的本领。

我告诉丽兹,她的想法没错,迈克尔的确没有理由对她骂骂咧咧或出言威胁,而且更重要的是,丽兹必须了解,尽管她很难对迈克尔的伤人之语一笑置之,但这些指控其实都与她无关。不过,当丽兹再也忍不下去,威胁要离开迈克尔时,这样的处罚手段将到达一个高潮:对失去丽兹的恐惧,将再度让迈克尔想起过去积下的全部挫败感。

• 我觉得没有人会关心我的需求。

如果迈克尔能表达出真正的感觉,或许他会这样说:“请不要再夺走我的梦想了。我从还是孩子时开始,就经常感到失望、受伤害和失落——我从来没得到过想要的东西,也没有人关心过我的感受,这对我来说真的伤害很大。我爸妈总是毁掉我的梦想,强迫我去做讨厌的工作,我不想再让旧事重演了。你觉得我还能再承受多少失望?”

• 我永远得不到我想要的。

这一番充满感情的话实在应该说给迈克尔的父母,但他被他们的权威控制了一辈子,始终没有勇气踏出这一步。迈克尔承受的难过和愤怒从未消失,而是渗入他的生活中,让迈克尔将憎恨的对象与他爱的丽兹混为一谈。

• 现在这么做肯定不行。

维持亲密关系

一般来说,不论行事方式、惯用手法如何,情感勒索者都有这种恐惧心理。在生活的稳定性受到动摇,失落感被引发之际,我们就会看到他们的这种特质。就像有人会把头痛当成脑瘤的表现一样,情感勒索者会将他人的拒绝小题大做。即使是一点轻微的挫败,他们也会当成潜在的灾难,相信只有以更激烈的手段反击,才能从世界或受害者手中得到自己生命的必需品。他们脑中响起了下面这些声音。

惩罚手段反而让情感勒索者得以和受害者保持一种密切的情感关系,这话听起来可能有些奇怪。他们制造出了一种剑拔弩张的紧张气氛,知道自己激起了对方的感受,即使是负面的,也能创造出一种与对方“紧密联系的感觉”。也许你对情感勒索者深恶痛绝,但只要你给了他们关注,他们就没有被冷漠地弃之不理。惩罚手段能让已经破碎的亲密关系维持热情和热度。

从表面上看,情感勒索者似乎与普通人无异,他们通常在生活中很多领域内都非常能干。但是,他们的内心世界却与美国“大萧条时代”十分相似。你如果认识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会发现他们仍然会攒下每一分小钱,以应付不知何时会到来的下一次动荡或贫困,同时,他们又会安慰自己说,这种令人恐惧的绝境不会再来第二次了。

艾伦的前妻贝弗莉,就不断用一种令他痛苦不堪的方法来惩罚他——她用他们的孩子当武器。他们的离婚经历一点也不和平,虽然这段婚姻让彼此都不快乐,但艾伦希望离婚,贝弗莉却不愿意。他们曾经试着和解,甚至去参加了婚姻咨询,但都毫无帮助。

从挫折到一无所有

她知道孩子们对我有多重要。其实没有几个人明白,作为一名父亲,却无法陪伴在孩子身旁,看着他们一天天长大,那种感觉很不好受。我想和贝弗莉离婚,但是我不想离开孩子。刚开始她威胁我说,如果离开她,就再也看不到孩子了;她会搬出这个州,甚至离开美国。我真的吓坏了,实在不敢再想下去。我知道有些女人会这样做,天啊,我确实认识这样对待前妻的男人。

他们为何会有这样的反应模式,我们无从得知。毕竟,很多人也曾遭遇过挫折,却不会因为想排解这种感觉而欺压他人;相反,我们会把失望当作暂时的障碍,而继续努力向前迈进。但是,在情感勒索者的心中,遭遇挫折远不只意味着受到阻碍或暂时性的失望,他们也不能靠调节自己来应对挫折。对他们来说,挫折会与他们心底更深的、徘徊不去的对失落的恐惧联系起来,而他们也会把这种过程当成一种警告:如果不赶紧采取行动,他们就会面对无法忍受的后果。

最后,事情总算得到了解决——艾伦可以探视孩子,他们达成了妥协,贝弗莉也愿意尊重法庭的裁决。但是,艾伦再婚后,情况却又有了变化。

但是本书通篇都在表达的一点是,情感勒索者完全不是这样的。对他们来说,挫折无助于达成妥协,反而成了压力与威胁的导火索。也就是说,情感勒索者根本无法容忍挫折的出现。

现在我找到了另一位令我倾心的女人,这让贝弗莉无法忍受。我猜她或许认为只要我还是单身,我们之间就还有可能。我知道她现在仍然心怀怨恨,甚至想通过孩子挽回我们的关系。如果我去接孩子时迟到10分钟,她就会把孩子带到别处去。我开车去贝弗莉的住处得花一小时,当然不可能每次都准时,所以上个礼拜我等了他们一个半小时。她把孩子带回来的时候还对我说:“我又不可能一直在这里等你,而且我怎么知道你会不会不来了?”她要什么我都得听她的,而且不准抱怨。但如果我要改时间,她就会大发雷霆。要是我迟付了一天抚养费,她就会打电话来威胁我法庭见,还说要减少我探视孩子的次数。天啊,我们现在说的话比结婚的时候还多!

想要什么并没有错,无论是需要本身、提出要求还是努力搞清楚如何获取,这一系列过程都无可厚非,请求、讲道理甚至轻微的乞求或哀求都没关系——但前提是,“不”就是“不”。虽然要接受别人的拒绝并不容易,被拒绝的一方在一段时间内会沮丧或生气,但只要彼此的亲密关系禁得起考验,在情绪的暴风雨过后,双方能协调出折中的解决方案。

艾伦的前妻直到现在还不肯放手。其实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许多离婚的情感勒索者都会拿孩子当武器,以和对方保持情感上的联系。从法律上看,艾伦和贝弗莉是离婚了,但要在心理上离婚,还有得等。

当我们试着了解到底是什么因素让我们的亲友与家人变成情感上的恶霸时,要先追溯到情感勒索刚开始的时候——当情感勒索者向我们索取某些东西,却被我们拒绝了的时候。

利用孩子做武器可以说是情感勒索中历史最悠久也最残酷的方法之一,要付出的代价也是最高的。这种手法的效果最好,是因为涉及的情感最强烈。它会把曾经最亲密的人禁锢在一场可怕的战争中,双方都是输家。

挫折的联想

问题不在你

我们会问自己,为什么对情感勒索者来说获得胜利这么重要?为什么他们会对我们这么做?为什么他们这么急着实现目标,一旦事与愿违,便会惩罚我们?

想逃离情感勒索者的心理攻势,最重要的是要认识到一个事实:虽然所有的情感勒索看来都由你而起,但绝大部分情况下却跟你一点儿关系都没有。相反,这些举动都来自情感勒索者不安定的内心,是情感勒索者为了寻求安全感而做出的。这些大部分让我们深感不快的责难、二分法和自以为是经常让我们不得不屈服于情感勒索者的压力下,但实际上,它们都是没有根据的,完全建立在恐惧、焦虑和不安感上。这些情绪就存在于勒索者心中。很多时候,他们的问题都来自于过去,而非现在。而且,这些行为与勒索者内心的需求,而不是他们给我们定下的罪名关系更大。

情感勒索者讨厌输。他们习惯把“结果无所谓,重要的是过程”这句老话改成“过程不重要,能赢就行”。对他们来说,获得信任、尊重他人感受、公平待人都不重要,他们把保证给予和接受关系健康的基本原则抛诸脑后。我们自以为与情感勒索者的亲密关系牢不可破,但只要哪里有人大喊一声“都各顾各的,别管别人了”,勒索者就会趁着我们毫无防备之际夺走属于我们的东西。

这当然不是说造成情感勒索的过程中,我们完全没有责任,毕竟一个巴掌是拍不响的。接下来,就让我们讨论一下我们自身的哪些因素让情感勒索得以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