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悟读书网 > 人文社科 > 窃听风云:斯诺登与棱镜计划 > 第六章 斯诺登的前任老板——中央情报局

第六章 斯诺登的前任老板——中央情报局

“开放资源中心”的监控员通过Twitter和Facebook等社交网络掌握全球网民发布的信息,他们每天要监视世界各地500万条Twitter消息。监视社交媒体会让CIA紧跟世界各地的时事新闻,准确预言重要地区可能发生的社会变化,比如,2011年,“开放资源中心”成功预言了埃及和突尼斯动乱,只是没能精确到具体的时间。

“开放资源中心”的大多数监控员都在弗吉尼亚州总部工作,也有一部分人分散到美国驻各国的大使馆内,以便近距离地掌控信息。他们大多是外语或者图书馆科学硕士毕业,懂得深度检索需要的信息,别人觉得压根就不存在的东西,他们也能找得到。

CIA的高层官员相信,手机终端软件越来越普及,这使得社交网站上的网民言论更具有参考价值。于是,世界上有网络覆盖的地方,先后出现了CIA的影子。不管是阿拉伯语还是汉语,不管是一条愤怒的微博信息,还是一篇文采飞扬的博文,“开放资源中心”的监控员都会将其分类整理,然后翻译成英文。

一般情况下,如果某个国家或者某一地区发生了事件,“开放资源中心”的监控员就会到网络上搜寻留言,到聊天室里录制语音信息,之后将网络信息与官方媒体发布的信息进行对比,最终将所有的舆论反应综合起来,给白宫作为决策参考。这支团队同时监控多种语言的言论,除了英语之外,阿拉伯语、汉语、乌尔都语等互联网信息也被CIA认定是有价值的信息。

80年代,伊朗摧毁了CIA精心布置的间谍网,数十名线人被囚禁或处死,此后,伊朗对美国情报机构特别防范,一段时间内,CIA甚至没有办法渗透到这个固若金汤的封闭国家。为了破坏伊朗的核计划,CIA曾经利用一个从苏联叛逃到美国的科学家,让他将存在错误的核武器设计图卖给伊朗,可是,这位科学家竟然写信将图纸上的错误告诉了伊朗人。后来,伊朗凭借这份修正的图纸开始了核计划。

在美国弗吉尼亚州北部的麦克林,有一处没有名称的工业园,园内有一处不起眼的砖砌建筑,那里就是CIA监控海外网络舆情的大本营——“开放资源中心”。这个部门在2001年设立。设立之初,主要目的是关注美国以外地区互联网上的恐怖主义情报和武器扩散情报。随着反恐战略的扩展,“开放资源中心”的业务也逐渐拓展,互联网上的微博客、社交网站、报纸网站、电视媒体网站、社区电台网站和互联网聊天室都成为他们挖掘信息的对象。为了存放从互联网上获得的资料,CIA建立了三座录像带图书馆,共存放2.4万盘录像带及相关的情报资料。

直到互联网的发展,CIA才重新找到了切入伊朗的机会,事实证明,伊朗在互联网技术方面比CIA预想的差很多。通过互联网,CIA找到了许多伊朗进行核研究的证据,包括大量核工厂内部的清晰图片等,还确定了许多恐怖分子藏匿的具体位置,并将他们抓获。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美国情报部门开始关注公开的情报,也即那些发布在电视节目、报纸、博客、网络视频和广播中的信息。CIA的前任局长迈克尔·海登曾经说,我们的任务并不总是挖掘秘密信息。事实上,能够借助公开信息解决问题或回答尖锐问题才是最令人满意的。“开放资源中心”正是在这种理念下诞生的。

2009年,“开放资源中心”开始监控伊朗的社交网站,用来评估总统选举后所发生的大范围示威活动,这些资料将会影响奥巴马对伊朗的讲话态度和内容。同时,CIA也曾利用社交网络插手示威活动,煽动伊朗人的情绪,伊朗政府就曾指责美国不应该参与伊朗的内部事宜,随后,伊朗政府关闭了网络通道,使伊朗人无法在美国的社交网站发布消息。

在电影《龙纹身的女孩》中,鲁妮·玛拉饰演的黑客女孩既古怪叛逆,又懂得在别人无法察觉的地方找到线索,她可以带着电棍惩罚性变态,也可以轻而易举地攻入瑞典警察局的数据库,查询罪犯的个人备案资料。不要以为类似computer freak的网络高手只在电影中存在,在中央情报局(CIA)的“开放资源中心”(Open Source Center)就有许多这样的信息分析师,他们还有一个奇特的外号——“复仇的图书管理员”(vengeful librarians)。

2010年,泰国的“黄衫军”、“红衫军”在街头闹事,“开放资源中心”的监控员就潜伏在美国驻曼谷大使馆内,到社交网站上搜集现场的情况。特别是军警“武力清场”期间,泰国和外国的媒体记者都被挡在外面,没有办法第一时间报道情况,可是,一些参与集会的人,甚至现场的警察都会在社交网络上发布消息和现场图片,监控员要做的就是评估发布者公布的消息和图片,确认哪些是真,哪些是假。美国驻曼谷大使馆会将整合过的消息传回华盛顿,用来给政府各部门做开放性分析报告。

二 复仇的图书管理员

2011年,美国特种部队在巴基斯坦击毙了本·拉登,为了获知巴基斯坦当地人对美国这一行为的看法,“开放资源中心”的监控员截取了大量网民的言论,最后给白宫递交了一份评估报告——绝大多数乌尔都语言信息不认同美国的做法。

一般情况下,特工选择背叛自己的祖国都是有很具体的原因的,有的人是因为意识形态的原因,比如马丁和米切尔,他们对社会主义抱有童话般的幻想;有的人纯粹是为了金钱,如艾姆斯,人到中年,仕途无望,经济状况糟糕,有限的薪水难以负担奢侈的生活,最终导致他走上了间谍之路。罗伯特·汉森则不属于以上类型。他虽然也从出卖情报中获得了巨额报酬,更令他觉得兴奋的是证明自己比别人出色的快感——作为头脑聪明,有如邦德般潇洒的王牌特工,间谍的神秘面纱和“猫鼠游戏”的强烈刺激让他产生了一种精神上的优越感,除了金钱的收益外,他最根本的追求是精神上的愉悦。

长期以来,美国的社交网络都和CIA有联系,甚至有传言说,马克·扎尔伯格受雇于CIA,将Facebook作为美国国防计划的一个试点。这些传言或许只是毫无根据的揣测,但毫无疑问,CIA的确在利用Facebook监视世界网民。

作为美国情报史上潜伏时间最长,出卖文件最多的间谍,汉森的人生经历已经成为许多学者研究的文本。汉森充当“鼹鼠”的动机之一也是金钱。他从苏联克格勃、俄罗斯对外情报局获得了丰厚的经费和奖金,总数超过140万美元。当然,他的间谍行为还有更深层次的心理原因。

早前,就有人怀疑谷歌和情报部门之间暧昧不清,谷歌曾经帮助NSA保障网络安全,甚至向其出售设备。而CIA旗下的风投公司In-Q-Tel则投资了谷歌地图的前身——地图公司Keyhole。在“棱镜门”事件中,谷歌也被指曾向情报部门提供用户资料。

被抓捕后,为了避免被判处死刑,汉森主动承认了所有指控。2002年5月,法院最终以19项间谍罪、1项从事间谍未遂罪和1项图谋间谍活动罪判处汉森终身监禁。汉森在15年的“鼹鼠”生涯里,曾经任职多个有关国家安全的职位,这为他获得大量绝密情报提供了条件。在他提供给克格勃和俄罗斯对外情报局的文件中,有克格勃内部美国间谍的名单;美国的间谍技术和反间谍技术;美国对俄罗斯间谍案的调查情况等。这些资料无论是从质量上,还是数量上讲,都给美国带来巨大的损失。

2010年,CIA下属的投资企业和谷歌合作了一家名为Recorded Future的互联网公司,这是一个名副其实的信息监控机构。Recorded Future利用网站、博客和社交网络对互联网账户进行监控,从而找出个人和组织之间的联系。这些联系会将一件事牵扯到的个人、时间、地点搞清楚,甚至可以预测未来事件发展的势头。2010年3月,以色列总统佩雷斯指控黎巴嫩真主党拥有远程导弹。Recorded Future通过分析黎巴嫩真主党领袖纳斯鲁拉过去的言论,确认了佩雷斯的指控。

为了在交易现场抓住汉森,奥尼尔和他的上司商量了一个周密的计划。有一天,汉森像往常一样,夹着包走在街心公园的小径上,他观察四周,发现没有异常后,将一个包裹丢在了公园的木桥下面,包裹里面是大量的机密文件。当汉森向另一个公园走去,准备取出俄罗斯间谍藏好的报酬时,被早已埋伏好的FBI特工抓住。在一个隐秘的地点,特工们发现了一笔5万美元的现金,这就是汉森出卖那包机密材料的酬劳。

说起来,在远程电子监控方面能力最强的应该是NSA,不过,当涉及“秘密潜入”行动时,CIA的效率更高一点。过去十年里,在维护国家安全的名义下,CIA特工在全世界实施这样的行动,比如悄悄侵入对美国有情报价值的目标人物或机构的信息系统,比如政府部门、军事机构、大型跨国企业的信息系统、上市公司总裁的电子邮箱等,目的是获得机密的情报信息。CIA的特工曾经潜入一个重要人物在西欧的寓所,在其电脑中安装间谍软件,这样不仅可以跟踪对方的电子邮件,还可以监听他的即时通话。

在发现汉森用粉笔印作为信号,和俄罗斯间谍取得联系后,奥尼尔又发现,汉森会将准备出卖的材料藏在家门附近,而他随身携带的掌上电脑里则存储着所有已经出卖和即将出卖的机密文件。奥尼尔和他的上司巧妙地用了一个调虎离山计,将汉森电脑中的文件全部下载下来,这也成为指控他间谍罪最有力的证据之一。

三 霍华德的前车之鉴

这件事让FBI更加怀疑汉森就是鼹鼠。作为受过FBI专业训练的老牌特工,汉森的反侦察能力特别强。艾姆斯案结束后,FBI和CIA联合行动,调查他半年多的时间,没有找到任何能够提出指控的证据。后来,FBI派了一个初出茅庐的特工卧底在他身边。埃利克·奥尼尔虽然只有27岁,但是他和汉森一样信仰天主教,对计算机也非常在行。在FBI以监视汉森为目的给他安排了新的工作后,奥尼尔作为同事和汉森在同一间办公室里工作。

斯诺登最后的归宿暂不可知,不过,他选择了从香港特区飞往俄罗斯,并且向俄罗斯申请政治庇护,这不由得让人想起一位CIA的鼹鼠特工爱德华·李·霍华德,也有人悲观地猜测,斯诺登会不会有着和霍华德一样的命运。

当时,美国情报部门策反了俄罗斯驻华盛顿大使馆内的两位情报人员,他们给美国提供了极为可观的情报,为此,美国政府非常得意。可是没过多久,他们就被召回了俄罗斯,而且一去不复返。原来,他们的双重间谍身份被汉森透露给俄罗斯情报机构,俄罗斯将其召回后,将他们从莫斯科机场直接押到了审讯室,后来两人因间谍罪被处决。

2002年7月22日,第一个公开叛逃苏联的CIA特工爱德华·李·霍华德在莫斯科意外死亡,时年50岁。他的朋友说,霍华德在走下台阶时不小心摔了一跤,结果摔断了脖子,因此丧生。他还特别强调“没有迹象表明这是一个阴谋”,但人们还是不由自主地联想,这应该是CIA的杰作。

1979年,汉森向一家苏联驻美贸易公司(实为克格勃的分部)毛遂自荐,从此开始了他的鼹鼠生涯。他出卖了许多为美国工作的苏联人,其中最重要的人物就是苏联驻联合国高级代表德米特里·布利亚科夫少将,他是克格勃的高级特工,后来被处决。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的对外情报陷入了一片混乱,汉森在此期间蛰伏起来,没有任何泄密行动。1995年,汉森到美国国务院外国任务办公室工作,在那里,他能接触到许多敏感而保密的文件。几年后,当俄罗斯间谍重新和汉森联系时,他继续为克格勃的继承者工作。

1951年,爱德华·李·霍华德出生于美国新墨西哥州的阿拉莫戈多,1976年获得美国大学经济管理硕士学位。他的父亲是美国空军电子专家,退休前一直在研究制导导弹,先后在德国、美国得克萨斯和英国的美国空军基地工作。

汉森1976年加入FBI,在那里工作了25年,最高职位做到FBI驻美国国务院高级顾问。从1976年起,汉森在位于纽约的FBI苏联情报司工作。汉森在计算机方面很有天赋,在20世纪70年代,并不是所有特工都有这一才能,于是,汉森被安排到苏联情报司,负责建立一个数据库,包括苏联在美的外交人员和间谍嫌疑人。很快,他发现了数据库系统中的缺陷和漏洞,并发现了苏联驻联合国代表团中的FBI线人。

1980年,29岁的霍华德已经成为一家生态与环境公司分公司的经理,不过,他没有继续从事研究有毒垃圾的事业,而是向CIA递交了职位申请表。CIA调查他的背景后发现,他虽然出生在新墨西哥州,但是从小生活在欧洲,非常适合海外生活。他非常善于与人交谈,学过多门外语,能流利地讲西班牙语和德语,喜欢收集枪支,也知道如何使用枪支。而且,他有一个美丽、不喜张扬的妻子,这些因素都证明,霍华德是一个当特工的料。

查办艾姆斯案的过程中,FBI和CIA都察觉到,在艾姆斯背后或许还有一只更大的“鼹鼠”,身在克格勃的线人表示,许多内部情报并不是艾姆斯提供的,而是来自其他途径。这只“鼹鼠”不是在CIA,就是在FBI。于是,在FBI抽调情报人员和反间谍专家调查这只“大鼹鼠”的同时,CIA则让身在俄罗斯的特工搞到具体的证据。1999年,俄罗斯的线人将大量机密文件送回美国,所有秘密文件的来源都指向一个人——罗伯特·汉森。

1981年1月,霍华德正式成为CIA的一员。他被送到CIA的“农场”接受正规的培训,培训结束后,他获得了五个行动代号,对外身份是美国国务院职员。半年后,他的妻子玛丽也加入CIA,负责文职工作。一开始,霍华德在CIA的工作非常顺利,他进入了CIA总部的苏联欧洲部,专门负责苏联、东欧方面的情报——冷战时期,苏联、东欧的情报工作得到空前重视,在那里工作的特工也有了高人一等的感觉。1982年年底,他被选中派往莫斯科,到苏联的心脏地带开展工作,对于CIA的特工来说,这是个梦寐以求的机会。

艾姆斯如此高调的奢侈生活,一定逃不过CIA的敏锐视线。CIA之所以迟迟查不出他就是鼹鼠,一方面是艾姆斯隐藏得比较好,1986年和1991年,艾姆斯参加了两次背景调查,结果他都侥幸通过。另一方面是因为CIA存在某些方面的忌讳。一位曾经的CIA特工说,CIA总部或许不想面对“水门事件”那样的政治丑闻,一旦揪出内鬼,CIA就要面临大换血,这是所有人都不想看到的结局。1994年,艾姆斯被FBI逮捕,判处终身监禁。至今,他仍在艾伦伍德监狱一间戒备森严的牢房里服刑。

为了给莫斯科的工作做准备,霍华德接受了CIA的特训,玛丽在生下儿子之后,也接受了相关的培训,以辅助霍华德的工作。他们将以外交人员的身份在美国驻莫斯科大使馆工作,为此,霍华德还学习了俄语。就在一切准备妥当,霍华德即将带着家人前往莫斯科时,他却没有通过第二轮测谎检查。

艾姆斯在CIA的年收入是6万美元,这份薪水足够他过体面的生活,但是达不到奢侈的水平。在苏联工作期间,他买下了一幢价值54万美元的房子,一辆5万美元的捷豹跑车,还花了近10万美元装修房子。妻子玛利亚花钱大手大脚,她时常穿着华贵的衣服出现在CIA的内部晚宴上,还拥有好几张透支额度超过艾姆斯月薪的信用卡。

CIA对外派的特工要求特别严格,因为情报部门最怕的就是特工的立场不坚定,为了利益出卖国家。霍华德在测谎时语言吞吞吐吐,神情故作镇定,让CIA的高级官员立刻对他产生了怀疑。CIA中止了他的外派任务,并开始彻底调查他参与过的行动。调查结果显示,他吸毒,偷窃,私生活混乱,事后,霍华德承认他的确曾经吸毒,从自动贩卖机里偷过东西,还偷过一个女人的钱包。CIA最无法接受的两个方面,一是欺骗,二是背叛,虽然没有找到霍华德不忠诚的证据,CIA还是决定解雇他。

从1985年开始,CIA就察觉到,一些在苏联的情报人员突然就失踪了,信息源也相继断掉。CIA意识到内部或许有“鼹鼠”,于是停止了在苏联招募线人的工作。即使如此,CIA始终没有查到艾姆斯,最后,一向傲慢的CIA不得不向它的老对手FBI求助。很快,FBI就因为艾姆斯的个人收入和支出水平长期不符,将他确定为重点目标。

1983年6月,带着失落和怨恨,霍华德离开了CIA,同时带走的还有他记忆中有关身在莫斯科的美国特工的资料。由于霍华德的反复要求,CIA给他找了一份新的工作:在新墨西哥州的圣达菲市担任公务人员。可是,事业上的失意让他酗酒的毛病变得越来越严重,他还患上了严重的肺病,由于酗酒和治病,霍华德一家的经济状况非常糟糕,原本优渥的生活变得越来越窘迫。

冷战末期,整个CIA都陷入了腐败、低效和麻木的状态。长期以来,CIA的特工依靠获得的情报数量而不是情报质量获得报酬和晋升,因此,许多人虚报信息,甚至制造假情报,只要欺骗过上司,就可以轻而易举地获得大笔的活动经费。在CIA的苏联—东欧反情报处,所有特工都酗酒、脾气暴躁,他们不信任苏联的线人,也不信任身边的同事。因此,艾姆斯的行为在这些人当中并不算出格。

一天,他在喝得醉醺醺的之后跟踪了三个年轻人,甚至拿出枪指着其中一个人的头,扬言要杀死对方,结果他被年轻人揍了一顿,还被送到了警察局。后来,霍华德被判处5年徒刑,罚款7500美元,因为CIA出面,才免去了他的牢狱之苦。曾经意气风发的特工沦落成了街头酒鬼,霍华德被迫接受戒酒和心理治疗。

在苏联的九年时间,艾姆斯和克格勃进行过上百次的交易,获得了460万美元的报酬。除了花掉的260万美元,剩下的钱被他秘密存在某个银行里。有了大把的钞票之后,艾姆斯更加嗜酒如命,大把花钱,招摇过市。讽刺的是,当时CIA驻苏联—东欧反情报处的特工都是高素质的精英分子,他们竟然一点都没有察觉艾姆斯的异常。艾姆斯的成功“潜伏”,或许和CIA内部的腐化有关。

1984年,经济拮据的霍华德在奥地利维也纳度假期间联系了一位克格勃特工,向他出卖了一些情报,获得不菲的报酬。此后,霍华德频繁去维也纳“旅行”,手头渐渐变得宽裕起来。由于他提供的情报,使得数十名潜伏在苏联的美国间谍相继落网。1985年,美国驻莫斯科的多位特工被驱逐,向美国提供情报的苏联科学家托尔卡切夫因涉嫌出卖情报被捕,后来被处决。CIA方面从苏联得到了一条重要的情报:有一个代号为“罗伯特”的鼹鼠藏在CIA。与此同时,CIA高层开始怀疑霍华德,并传唤他。不过,他否认了所有的间谍指控。

由于工作的原因,艾姆斯有机会接触到潜入苏联的特工和线人。1985年,因为手头拮据,他开始和苏联的情报机关克格勃(KGB)接触,并将三名为CIA服务的线人出卖给克格勃,换来了5万美元的报酬。几个月后,他将手中的资料——CIA在苏联的特工名单以200万美元卖给了克格勃,艾姆斯的行为使得CIA在苏联苦心经营的间谍网全军覆灭,数百人遭到逮捕和处决。此外,艾姆斯还为克格勃提供了CIA在东欧的特工分布情况。这样一来,克格勃完全掌握了CIA在苏联的情况,一时间,CIA在苏联的工作陷入了瓶颈,直到苏联解体,都没能获得有力的情报。

CIA在调查“罗伯特”时,霍华德结束了短暂的维也纳之行,从国外回来,他身上不仅多了一块瑞士金币,还带上了昂贵的劳力士金表。最奇怪的是,他儿子头上多了一顶俄罗斯风格的帽子。这一举动更加深了CIA对他的怀疑。

反情报处处长一职只能算是CIA的中等级别,比普通级别略高一点点,眼看着晋升无望,艾姆斯对自己的工作也没有太高的期待。而且,职位的升迁并没有帮他摆脱经济拮据的困境,长期酗酒和高额的抚养费,加之玛利亚对物质的无限要求,艾姆斯一直处在经济崩溃的边缘,他不得不到处弄钱,以应付他糟糕的个人生活。沉重的经济负担曾经让他想要去抢银行,最终他想到了一个更安全的办法:出卖情报。

CIA开始对他严密监视,不仅派专人跟踪他,还在他家里装了窃听器。无所不在的CIA特工让霍华德警觉了,如果继续下去,他可能面临无法预料的遭遇,于是,他想到了一个绝妙的出逃方法——金蝉脱壳。

1983年,艾姆斯被调回华盛顿总部,玛利亚跟他一起回去,并且成为他的妻子。接着,艾姆斯被派往苏联—东欧反情报处工作。1985年,艾姆斯获得晋升,成为CIA苏联—东欧反情报处处长,进入他职业生涯的最高峰。反情报处的工作就是和苏联的特工接触,争取策反他们。刚到那里时,艾姆斯规规矩矩地工作,不久就打入了土耳其共产主义小组。凭借手中的资料,他向CIA总部申请到不少经费。

一天晚上,霍华德在车里藏了一个和自己差不多体形的假人,还让他穿上了自己的衣服。和妻子在餐厅吃完晚饭后,霍华德让妻子开车,然后将假人放在了乘客席上,他则从一个小巷口偷偷溜走。妻子回到家后,播放了事先录好的谈话录音,让正在窃听电话的CIA特工以为,霍华德已经到家,而且第二天将会接受CIA的第二次调查。

艾姆斯资质平庸,不求上进,经常装病以逃避勤务,由于长期酗酒,工作敷衍,艾姆斯在长达17年的时间里没有得到升迁。1976年,艾姆斯和妻子被调到纽约,他负责情报统计和分析的工作。他的妻子原本也是CIA的特工,因为CIA禁止特工之间谈恋爱,于是,妻子从特工转为文职工作。1981年,艾姆斯被派到墨西哥城,而且,上司禁止他带妻子一起去。在墨西哥城发生了多次婚外情后,他和妻子正式分居。在那里,他遇到了一个叫玛利亚的女孩,并且迅速地陷入热恋。不巧的是,玛利亚是CIA发展的线人之一——和线人恋爱也是CIA的大忌。

这一切都是为了误导CIA的特工,让他们以为霍华德正在享受平静的家庭生活,实际上,他已经奔向了最近的机场,开始自己的逃亡之路——他搭上了前往达拉斯的飞机,然后转道芬兰,最后飞往了莫斯科。

如果说,马丁和米切尔的叛逃是为了揭露美国在情报工作中的丑恶行径,是为了追求社会主义理想,那么阿尔德里奇·艾姆斯的叛变则纯粹是为了世俗的目的——钱。1941年5月,艾姆斯出生于美国威斯康星州,父亲是大学讲师,母亲是高中教师。他读大学时期,就曾利用暑假在CIA做低级情报分析员,大学毕业后便顺利进入CIA,成了一名全职的情报分析员。

霍华德在苏联受到热烈欢迎,因为他带来了大量的情报,同时再次证明苏联的社会主义比美国更具吸引力。他从来不承认自己的间谍身份,而是作为“苏联的客人”生活在莫斯科。苏联政府为他提供了住所,还送给他一套乡间别墅,就这样,霍华德在苏联过起了舒适的生活。他可以秘密地从莫斯科到世界各地旅行,在他去世之前,他还去过一趟泰国曼谷。玛丽并没有因为帮助丈夫逃跑而遭到起诉,于是,她每年都会带着儿子到欧洲和丈夫相会。

身在莫斯科的米切尔和马丁天真地以为终于可以生活在工人阶级的天堂,不过很快,他们的理想破灭了。马丁和一位苏联女子结了婚,很快又离婚了,因为他在婚姻中得不到信任,他曾经申请回美国,但由于主动放弃国籍,返美申请被多次拒绝。后来,他离开了苏联,于1987年死于墨西哥,死后葬在了美国。米切尔一直在苏联郁闷地生活,于2001年病逝于俄罗斯的圣彼得堡。

讽刺的是,因为霍华德的叛逃,潜藏在CIA的苏联间谍——真正的“罗伯特”得以安然无恙地工作下去。当时,CIA只知道内部有一个代号为“罗伯特”的鼹鼠,一直偷偷地为克格勃传递情报,但是没有确定具体对象。霍华德叛逃后,CIA以为他就是“罗伯特”,此前一系列情报外泄的事也都归到了他的身上。而真正的“罗伯特”,一个名叫阿德里奇·阿米斯的特工,在CIA继续潜伏了多年,直到1994年才被发现。

在NSA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出现这种程度的泄密事件。不过,那个时候的美国并没有像关注“棱镜门”一样关注这件事,也没有人对米切尔和马丁表示同情,媒体和国会似乎对泄密本身更感兴趣。米切尔和马丁万万没想到,他们的行为会引发政府对同性恋者的迫害。当美国政府透露,米切尔和马丁至少有一个人是同性恋后,国内却引发了“同性恋是否会导致国家安全问题的讨论”。情报界则在讨论,如何才能防止雇佣同性恋者。1961年,NSA将26名被认定“性偏向”的员工辞退,在对米切尔和马丁泄密事件长达13个月的调查后,调查报告也围绕着同性恋的话题,一直纠缠不休。

霍华德的叛逃给美国情报界造成了巨大的震荡,有人说CIA招募特工的条件太宽松,把社会渣滓也拉进了情报队伍;也有人认为霍华德是被逼无奈,没有办法才选择出逃苏联的。从此以后,CIA的管理政策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招募新人和控制外派特工方面更加严格。如果发现特工有问题,CIA将禁止他出国,直到他掌握的秘密解密或者失效为止。此外,CIA还对退休雇员跟踪调查,看看他们是否会因为经济拮据而出卖国家机密。为了避免出现这种情况,CIA为退休雇员提供优越的养老金和医疗救助。

9月,米切尔和马丁同时出席了在莫斯科举办的新闻发布会。在发布会上,米切尔和马丁对全世界宣布,美国不择手段地大量搜集情报,不管任何国家,包括法国、意大利和埃及。而他们在NSA的工作就是破译盟国的外交和情报密码。而且,美国政府还拆看上百万封国外寄入的信件。同时,他们宣布放弃美国国籍,定居苏联。

作为声名大噪的CIA叛逃间谍,霍华德的死不由得让人想到是CIA为了报复而杀人,而CIA和FBI内部认为,霍华德是俄罗斯方面杀死的。他是个酒鬼,而且给俄罗斯带来了很多麻烦。也有人说,霍华德是冷战转暖的受害者,他的叛逃行为给美国造成了不小的损失,为苏联增加了砝码;在后冷战时期,他的存在却始终是一个敏感的话题。他的死,反而解决了所有的问题。

1960年6月,两人先后向上级请假三天,离开工作岗位。随后,他们离开位于马里兰州国家安全局总部附近的家,前往新奥尔良转机墨西哥城,到古巴后,两人乘坐货轮,悄悄地前往苏联。一个月后,上司发现他们已经失踪,随后,NSA打开了米切尔的保险箱,才知道他们的行动计划。

其实,霍华德的死即使是CIA所为,也符合间谍世界的游戏规则。世界各国对叛逃间谍的惩处都非常严厉,克格勃出身的俄罗斯总统普京曾说“叛徒从来没有好下场”。俄罗斯从斯大林时期就有报复叛逃特工的传统,细数俄罗斯的叛变特工,最终大多以“离奇死亡”收场。

刚进入NSA,两人的工作都非常顺利,几年后,他们发现NSA在偷窥国外人员寄给美国公民的信件,对此他们非常震惊,也非常反感。他们曾经跟同事抱怨过这件事,也曾向国会议员报告过,但是议员并没有理会他们的想法。

2010年的美俄间谍风波中,已经在美国居住10年的谢尔盖·特列季亚科夫在家中死亡,官方公布其死因是“吃肉噎死的”;叛逃到加拿大的前俄罗斯外交官托多罗夫在住所浴缸内触电身亡;俄罗斯总参谋部情报总局副局长伊万诺夫在叙利亚休假时溺水淹死;俄罗斯内务部特别行动负责人切弗利佐夫在家中自杀。所有人都知道,“离奇死亡”是假,密谋暗杀是真,由此可见,俄罗斯对其叛徒的憎恨程度。

首当其冲的泄密者就是于冷战时期出逃苏联的NSA专家——威廉·汉密尔顿·马丁和伯尔尼·米切尔。说起来,这两个人非常有缘分。米切尔出生于1929年,马丁出生于1931年,两人在数学领域都有着惊人的天赋。1947年,马丁获得华盛顿大学的数学学位,随后,米切尔获得斯坦福大学的数学学位。马丁还曾获得过数学研究中心的奖学金。50年代,两人同时在驻日美国海军中服役,从事密码破译工作。退役后,两人于1957年同一天进入NSA工作。

实际上,每个国家的情报机构都遵循着相似的游戏规则。为了惩处叛逃间谍,美国于1994年恢复了间谍罪的死刑判决,此后被查处的间谍虽然没有遭到死刑的惩罚,但大多是无法保释的终身监禁。艾姆斯就被判处无期徒刑,终身不得保释。如果叛逃到国外,结果可能更糟糕。

在作家约翰·李卡雷的小说《铁匠、裁缝、士兵和间谍》中,作者杜撰了“鼹鼠”一词,用来表示潜伏在一个组织内部,并把该组织的有关情报透露给另一个组织的人。从此之后,情报机构中的“鼹鼠”就成为内奸、泄密者的代称。有史以来,美国情报部门的“鼹鼠”层出不穷,如出逃苏联的密码专家米切尔和马丁;毁掉CIA在苏联情报网的特工艾姆斯;让FBI颜面扫地的特工汉森……这些人潜伏在美国的情报机构中,利用职位之便获得机密的情报资料,或者是为了钱,或者为了人生理想,摇身一变成为美国的敌人、苏联的英雄。

以色列的情报机构摩萨德是世界上办事效率最高的部门,向来以精确的暗杀而闻名。他们不仅能够高效地消灭敌人,也能严厉地惩罚叛徒。1986年,一位以色列的工程师瓦努努出逃英国,泄露了大量以色列核武器的信息。当时,摩萨德使出了美人计,将瓦努努骗到意大利旅行,随后将其绑架回国。瓦努努后来被判处18年有期徒刑。迄今为止,摩萨德未曾出现过公开叛逃的特工,一个原因是成员对宗教信仰的绝对忠诚,另一个原因是摩萨德“严惩不贷”的手段让大多数人都打消了叛变的念头。

实际上,早在斯诺登之前,美国已经爆出过许多次“棱镜门”事件了。和斯诺登的身份不同,这些泄密者都是CIA、NSA、FBI等情报部门的特工,有的人甚至位高权重,有着多年的情报经验。他们的泄密同样是曝光国家的机密,却不像斯诺登一样,是为了公众的利益,为了良心的不安。和这些前辈们比起来,作为技术人员的斯诺登只能算是最菜鸟的“鼹鼠”。

如今得到俄罗斯政治庇护的斯诺登可能放松了些,但是他将来的道路依然崎岖。俄罗斯方面可能会像对待霍华德一样,给他舒适的生活待遇,送他一幢乡间别墅,但也会对他严加控制。他的泄密给世界人民提了醒,对他本身来说却不是个明智的选择。任何国家都不会信任一个叛徒,俄罗斯不会,其他国家也不会。

一 斯诺登的前辈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