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说,二战后的美苏冷战和21世纪的反恐战争逐渐改变了美国人的观念,在国家安全面前,美国人愿意在隐私问题上做出最大的退让。进入互联网时代,中情局惯用的窃听、跟踪、偷拍等手段则透过无形的网络进入了千家万户,国家机构对个人隐私的侵犯更加肆无忌惮了。
在西方,个人隐私受到的保护相对全面,个人隐私就像个人财产一样,神圣不可侵犯。西方有一句谚语说:穷人的茅草房,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这是对尊重个人隐私最生动的比喻。在美国的文化和法律系统中,个人隐私一直被纳入公民的基本权利之中,受到严格的保护,也是因为这样的思想观念,美国的情报部门诞生较晚而且发展缓慢。
对中国来说,有关隐私和保护隐私的立法还需要逐渐健全,在人们逐渐意识到个人隐私的重要性的同时,立法机构更应该走在前面,为民众的隐私保护提供一个法律的保障。至于西方社会,尽管美国有关隐私保护的法律五花八门,却依然无法阻止情报部门、执法部门甚至整个国家机器对法律的无视。
对于中国人来说,“隐私保护”是随着西方文明进入日常生活的,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人们更相信“事无不可对人言”。但凡遇到有人遮遮掩掩,欲说还休的事情,人们不会想到这是个人隐私不愿意被人侵犯,而是猜想此人定是做了什么不光彩的事情。即使是有地位、有名誉的官僚、大将,面对阶级的上层,似乎也没有任何个人隐私可言,宋代的王安石身为当朝宰相,曾经被皇帝问及夫妻之事,当他不客气地回以“床帏之事不敢如实上奏”时,这话还成为政敌手中的把柄,斥他为对皇帝的不恭敬。
据说,俄罗斯的总统办公室已经拒绝使用计算机,而是重新购回了台式打字机,一些国家领导人则从来不用手机、电脑等先进的科技产品。不敢想象,如果有一天人们需要在享受科技带来的便捷和保护个人隐私之间做出选择,坚定选择后者的人需要退回到工业革命之前的生活吗?
斯诺登事件沸沸扬扬炒了几个月后,关注度最高的一个方面应该是隐私。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每一个组织,都有不愿对外公开、不能对外公开的秘密,而社会文化也逐渐为隐私安全提供了保护: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