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惠帝在母亲的高压下郁郁寡欢,沉溺酒色,不久就病死了。吕太后越发感到自己的地位岌岌可危,于是大肆分封自己娘家人为王侯将相。这一决议遭到了大臣们的反对,经过多次博弈,太后胜出。吕氏掌握了军权,把持了朝政。但刘姓毕竟与吕姓交叉联姻,不可能全部杀绝,剩下的这些人私下联合起来,待机而动。
司马迁在写吕太后的时候,使用的是与汉高祖、秦始皇同样规格的“本纪”。吕雉心机深沉,权倾天下,把老公打下来的汉室江山玩弄于指掌之间。太后与高祖并无深情,但毕竟是共患难的夫妻,相濡以沫数十年。吕雉的才识对刘邦平定天下也颇有助益,杀韩信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高祖死后,吕太后压抑多年来的怨毒之气得以宣泄。她用残忍方式杀了高祖的宠妃戚夫人和爱子赵王。吕太后的太后身份来得如此艰难,所以用尽一切办法要为自己和儿子扫除障碍。她不敢信任刘姓王侯,因为他们都将是自己儿子的竞争对手。一旦大意,他们的母亲或者妻子,就会取代自己至高无上的权力。太后开始对付自己的侄子们,轻者废掉爵位贬为百姓,重者横加罪名下狱致死。
刘吕两族明争暗斗,相持不下。这时候刘氏逐渐取得了朝中老臣的支持,外边几个分封王已经在厉兵秣马,朝中的大臣也在逐渐削弱和分散吕氏的权力。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终于,两大家族的争斗,在吕太后的家宴上演变成一场充满了血腥的暴力事件。刘章所唱的“非其种者,锄而去之”正是当初高祖与大臣们的一个约定:“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不是刘氏子弟而封王的,天下人都要去讨伐他)。逃酒杀人事件向当局者发出了一个强烈的信号,那就是刘氏的力量日渐强大,随时要喷薄而出,反噬吕氏。
因为逃酒而杀人,这是大汉初年,刘吕两姓多年来矛盾冲突的一个大爆发。
果然,吕太后刚死,齐王就率先造反,接着琅琊王也参与其事。吕氏发兵,但将军们作壁上观。太尉周勃甚至亲自到军中,高呼:“为吕氏右袒,为刘氏左袒。”军中士卒都左袒衣袖,表示忠于刘氏。随着诸吕被杀被贬,吕氏势力和影响如同雪消冰涣,彻底从汉初的朝堂之间淡出而至于消逝。
吕太后很喜欢侄孙刘章,让他陪着亲戚们喝酒,并且做酒宴上的令官。二十岁的刘章说:“我想用军法来行酒。”吕太后漫不经心地答应了。喝到尽兴的时候,刘章敬酒给太后,唱了一首《耕田歌》:“非其种者,锄而去之。”(不是庄稼而是稗草,都应该除掉)在座的人听到其中隐晦的寓意,全部惊呆了,连吕太后也默然不语。过了一会儿,酒席上太后娘家有一个人喝多了,逃酒奔出门,刘章追了出去,拔剑把他杀了。回来说:“有人逃酒,我按照军法杀掉了。”太后和在座的人都大惊失色,但太后没有指责他,只是停止了酒宴。
这是一场亲戚相残的酒局。杀人事件的背后,是权力的争逐。几十年后,终于摆脱祖母窦太后压制的汉武帝在立太子后,杀掉了太子的母亲,也就是自己的妻子钩弋夫人。他解释说:皇帝年少无知,就会出现母后当政,往往会酿成大祸,自己的曾祖母吕太后就是一个例子。汉武帝把对权力的争逐归咎于一个女人,但男人们对权力的兴趣更大,他们之间的残忍杀戮,其程度远过于此。
主饮:刘章;主陪:吕雉;主宾:诸吕;地点:宫中
人在权力的巅峰,就会被权力所异化,人性如此,无可避免。在觥筹交错之中,每个人的眼角眉梢都写满了对权力的谄媚、对财富的奢求,对欲望的恣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