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句话看似随口而出无足轻重,实在至关紧要。反秦的队伍,由不同派系的义军融合而成,除了刘项之师,还有数十支没有归附而各自作战的军队。更可虑的是关中的秦人,因为刘邦进入关中,与他们约法三章,颇得民心。如果杀掉刘邦,各路义军一定寒心警惕,关中也势必大乱,那时候项羽想要号令天下,恐怕没有人愿意拥戴。一旦人心涣散,他所要面对的,可能是一个比暴秦更难对付的乱摊子。
刘、项虽然曾经并肩作战,有兄弟之约,但乱世逐鹿,秦才是所有人的共同目标。刘邦很清楚,关中归谁才是矛盾焦点。虽然有怀王一句空头承诺,但秦国的精锐部队都是项羽打下来的,自己又是项家旧部,兵力不足与之相抗。项伯来劝好友张良离开,印证了刘邦的担忧:鸿门宴,宴无好宴。他匆忙与项伯结为亲家,希望对方在项羽面前为自己申明。项伯不负所托,回去后不仅帮刘邦作了解释,还责备项羽说:“刘邦破秦,是有大功的,你要杀他,很不道义。”
项伯说:“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刘邦请项伯自陈:“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而待将军”;连匹夫樊哙,也说:“欲诛有功之人,是亡秦之续也”。他们都在反复提醒着项羽。相比杀刘邦、占关中、泄一时之愤,项羽更看重天下之势。所以项伯做说客时,稍作权衡,项羽就做出了自己的决定,他许诺了项伯。
陈胜吴广在大泽乡点燃了反秦之火。刘邦追随项羽的叔父项梁,项梁战死后,刘邦、项羽分兵指挥。项羽勇冠天下,刘邦御人有术,天下义军逐渐聚集在二人身边。
千载而下,都说项羽优柔寡断,鸿门宴上错失良机。但杀一个归顺之人而失天下之心,孰轻孰重?
当初始皇帝出巡,项羽和刘邦都见识到了帝王的威仪。项羽说:“彼可取而代也”,直率而豪迈;刘邦说:“大丈夫当如是也”,艳羡而沉着。这种性格差异,在鸿门宴上展露得淋漓尽致。
刘邦冒险而来,一行百人,到四十万大军驻守的鸿门赴宴。
鸿门宴,是历史上最著名的酒局,是汉初最重大的事件,也是《史记》中最精彩的片段。
项羽不想杀刘邦,但还是在安排座次这样的细节上对他肆意侮辱,让他明白谁才是老大。刘邦谦卑而温顺地表达归顺屈服之意,他的团队也都料到这一层,以“大节不顾细谨”相劝:活着脱身才重要。项羽对范增的几次暗示置若罔闻,但对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也不加阻止,甚至对自己人项伯拔剑护佑刘邦也全不在意。这一刻,项羽似乎也很矛盾,杀,是因为一时气恼,还是对手可虑?不杀,是因为大局未定,还是妇人之仁?直到樊哙拥盾持剑闯入扬声质问,项羽怒气渐消,鸿门宴在紧张的高潮中戛然而止。刘邦以如厕为名,逃回汉营。张良善后,再次委婉致歉,并献上玉璧玉斗。
秦国末年,因暴政天下大乱,各地诸侯借机复国,其中以南方的楚国崛起最迅猛。义军们新立的楚怀王曾经有约,先入关中者为王。关中,即咸阳,也就是原秦国的都城。刘邦从黄河以南抢先入关,结果被自己的左司马曹无伤告密说有王天下之心。项羽的谋士范增也看出刘邦“志不在小”,项羽大怒,邀请刘邦到鸿门赴宴,准备诛杀之。
项羽亦觉得刘邦无论真心假意,已然归顺,杀不可,战亦不可,归顺无疑是暂时最好的局面。他不为已甚,欣然接受了玉璧,而范增当场砸碎了玉斗,大骂项羽是糊涂蛋。
主饮:项羽;主陪:刘邦;主宾:张良、范增、樊哙等;地点:鸿门
范增识见更远,鸿门宴上项羽放虎归山,从此后患无穷,以至于身死乌江。刘邦知道,最后的胜利者才会是真正的英雄。而项羽到死都不肯屈从这样的生存道理。所谓英雄,不过是时运不济,天之亡我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