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悟读书网 > 人文社科 > 破圈 > 5 击穿你的信念体(破圈法则三)

5 击穿你的信念体(破圈法则三)

“进行广义价值观排序练习的价值就在于,在你冷静时,你就可以通过一系列练习,把自己价值观的优先级排列出来。这样,当你心情特别激动、情绪战胜了理智、无法冷静地做判断时,你就可以通过你的价值观排序,做出更理性的决定。很多心理学研究都表明,人的决策都是偏感性的,因为理性充其量只能分析出不同因素的好与坏,但是真正给每个因素添加上权重的,是感性因素。这就是广义价值观排序非常有用的原因。”

“这个CEO纠结了很久后,最后还是选择了公平,他让那个CTO出了局,后续帮助他加入了另一家公司。虽然这样做对公司的效率和利益造成了一定的损伤,但为他赢得了内心的平静。而我们很多时候做决策最在乎的,不就是问心无愧吗?

“原来是这样!”

听到我分享的这个例子,Amy也皱起了眉头。我笑了笑:“这个故事其实是没有标准答案的,每个人都会根据自己内心的那杆秤来做出不同的选择,最终结果就取决于你的广义价值观排序:如果你把效率排在公平之前,那你就会选择效率,放弃遵守自己的规则;如果把公平排在效率之前,你就会选择公平,开除一名员工。

“对的。所以,你接下来需要做的,就是做一个广义价值观排序练习。”我对Amy说,“这个练习其实挺简单的,你可以回想一下从小到大给你带来最多感触的事情:让你最开心的事情、让你最生气的事情、让你最骄傲的事情、让你最伤心的事情……分析一下这些事情背后有哪些因素是类似的,这些因素可能就是你的广义价值观了。”

“对。”我说,“在这个语境里,价值观是指广义价值观。狭义的价值观更加强调人们对于好坏、善恶、美丑、得失等具体价值的立场、看法和选择,但是广义价值观是指我们每个人心里最在意的东西。通俗地说,广义价值观就是我们每个人心里的一杆秤。比如,有的人会特别在意公平,有的人会特别讲究效率。如果一件事触发了你相互冲突的价值观,那你就会特别纠结。比如,我之前有个学员,在他公司里有规定,同公司的人不能谈恋爱。可是有一次他发现与他一起创业的合伙人和刚加入公司的CTO谈起了恋爱,这时候他就陷入了两难的境地。他需要决定到底是为了效率和公司的利益而让两个人同时留在公司,牺牲自己的规则,还是遵守规则,‘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从而损失一个得力干将。”

“好的,那我回去找个时间就做这个练习,如果排不出来还要找老师帮忙啦!”Amy开朗地笑了起来。

“价值观排序?”Amy很疑惑。

这个工作坊结束之后,我挺久都没有听到Amy的消息,就在我几乎要忘了我们的约定时,我收到了Amy的邀约,想让我对她的广义价值观排序做一些指点,交流心得。来访时,Amy依然穿得特别美丽动人,她一边递给我一张纸,一边开心地跟我说:“顾老师,我排好啦!”

“我建议你去做一个练习——价值观排序,这样可以帮你更好地梳理出你真正在意的东西。”

那张纸上写着她的价值观排序:自由、爱情和家庭。

这时候Amy凑了过来,问道:“顾老师,我刚刚也在思考,我是不是也可能存在类似的问题。我内心也存在相互冲突的东西。你看我其实特别喜欢享受:我喜欢去高档的餐厅吃饭,我喜欢买漂亮的衣服,我喜欢戴时尚的首饰。一方面我觉得舒服的生活很重要,而另一方面我又觉得奋斗和成就很重要。我自己也能意识到这两者其实是存在一些冲突的,但是我现在还不知道怎么把它们协调好。”

我看了不由得觉得挺有意思,因为这一点都不像我之前接触的那些创业者,尤其是公司年收入好几千万的创业者会写的东西。我不禁问她:“在这些价值观里看不到你事业的部分呀,我记得你之前说过想拥有一些成就?”

“你说得对,我以为我可以装得很好,但是我……我知道了,我内心可能的确存在一些相互冲突的东西,我还需要思考一下。”

Amy愣了一下,像是做了个重大决定的样子:“其实……唉,我给你分享一件我觉得对我影响非常大的事情吧。很多年前,我还在读书时就协助很多不同的美术馆做展览,并因此积累了一些口碑,没毕业就小有名气。毕业时,我还作为毕业生代表致辞。毕业后我参加了很多很高端的活动,大家见了我都会叫我老师,可以说我的起步特别高。”这段描述非常有感染力,Amy说时眼里都带着光,我仿佛能看到那个二十出头意气风发的她穿梭在活动开幕式、媒体见面会、酒会上的样子。

“人忠实于自己是非常重要的。虽然在公司里,你自以为将这种‘表面追求、心里鄙视’的态度隐藏得很好,甚至蒙蔽了自己,但是你周围的人仍能感知到。尽管我第一次见你,但我也能感知到这一点。正因为你是这个态度,所以你公司的员工很容易产生负面的情绪,而这可能就是他们不愿意尽力工作的原因。”

“一切都特别顺利,我受邀参加非常高端的展览。在第一个完整的作品系列面世后,不到半年我就被各种主流媒体采访,都是非常头条的人物采访,我还作为封面人物登上了一些刊物。现在想想,那时刚好在一个风口期:中国艺术在崛起,中国艺术需要自己的代表,所以我是在对的时间点做了对的事情。与其说自己真的有多好,不如说我赶上了好时候。但是那时候我太沉浸于那种感觉了,好像自己就是活在《了不起的盖茨比》或《欲望都市》里,纸醉金迷的。”说到这里,Amy顿了顿,接下来的话好像比较难以说出来。

“你看,其实你是从一个非常单一的角度去定义医美这个行业的,你把它定义成一个‘外貌协会’的、爱慕虚荣的行业。但是你完全可以从创造美的角度去定义它,也正是因为医美的发展,很多有生理缺陷和心理障碍的人,或因为意外导致外貌出现缺陷的人,才能自信地去面对生活。如果你不拓宽视角,一直陷在医美就是肤浅的、不入流的行业的视角里,那么你在从事这个行业时,心理上就会非常拧巴,这种拧巴也会反映在公司管理上。”我帮他分析着。虽然他脸上有点淡淡的被说中的心虚,但显然他听进去了这番话。

“就在几年前,我作为新锐策展人被一个业界口碑很不错的平台邀请去办一个艺术家个人展系列。我当时还沉浸在自己的光环里,但实际上那时国内已经出来很多非常优秀的新策展人,各个流派风格的都有,都非常非常优秀,竞争可以说是达到了白热化的阶段。当时这个平台的主理人,在艺术行业已经深耕了很多年,很有声望。他希望借助这次的艺术家个人展系列,打造一个为中国艺术发声的平台。他邀请我是希望我可以通过这个艺术家个人展系列宣传一下自己,让公司品牌得到一个提升。其实,当时我完全没有承办这种个人展的经验,但是我没有做任何研究,就自以为是地办了。”

“这个……”他犹豫了一下,“这个也有一定道理,毕竟医美的确比较肤浅,面对的对象多是些只看重外表的人。”

Amy又顿了一顿,眼角略有泪花。“结果可想而知,非常糟糕。从展厅的设计,到灯光、设施与展览的契合性,都做得非常不尽如人意。真的是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对普通观众来讲,这次的展览还是很成功的,有很多大牌明星来捧场,场面看上去还是挺说得过去的。但是内行的人一看就知道,这是一个没有经验,没有准备,各个环节都很稚嫩、很糟糕的展览,跟其他同系列的艺术家展览相比有非常明显的差距。那是我第一次有非常强烈的挫败感,而且因为对这次展览感到失望,好几个合作方跟我们终止了之前已经谈好的合作。”说到这里她又有些哽咽。

“你说社会上觉得医疗美容这个行业不够高大上,你自己也是这么认为的吗?”我问。

她缓了缓,接着说:“我一度认为自己的事业也许会因为这次的失败而告终,焦虑第一次席卷了我。我连续好几个晚上睡不着觉,第一次开始为自己的未来感到担心,也不知道如何去宣泄这种压力。”她停顿了一下擦去眼泪。

“我觉得这个行业虽然可能在社会上比较受人诟病,可能的确不够高大上,但是这不应该成为员工不尽心尽力工作的借口。我现在很烦恼的就是,我感觉下面的人都不是很努力,随随便便地应付工作。”

“谢谢你跟我分享这段经历,我想这一定很不容易。”我耐心地听她说完,“这次经历肯定给你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我注意到他说这句话时好像有一些勉强,手也有些紧张地握在一起,但是我没有打断他,而是继续听他说下去。

“是的,我感觉自己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失败者。你别看现在我们做出版物、做什么都挺好的,市场也挺买我的账的。但我觉得几年前的那个失败对当时的我来说,打击真的是毁灭性的。我不能想象自己怎么可以那么无知,一个完全可以规避的问题现在却成了我职业生涯中一个没办法消除的污点。”

Amy陷入思考,这时另一个同学刚好举手询问:“顾老师,我也有些管理上的问题很想得到解答。我是做技术出身的,本来离开学校是想去从事一些高新技术方面的行业,但是现在从事医疗美容行业也还算不错。”

这扑面而来的负面情绪让我感到震惊,我不得不打断她:“我注意到你在描述这段失败经历时用的词语都是比较强烈的,比如‘彻头彻尾的失败者’‘毁灭性’‘污点’等。这些词会给你带来很强烈的心理暗示,如果你日复一日地告诉自己‘我做得特别糟糕’‘我已经失败了’‘我在业界的形象已经毁了’的话,你是很难从这段失败的经历中走出来的。”

Amy听了频频点头,觉得自己受到了挺大的启发,特别开心。但是我不得不给她的欣喜泼一点凉水,因为很多人容易有一点收获就停滞不前,错过了深度分析自己的机会。“我很高兴你有了这么大的收获,但是其实我们还可以继续往深处挖。你刚刚说自己一方面很有冲劲、野心勃勃,希望做出一番大事业;另一方面又想安于现状,希望保持平静悠闲。这两个方面的诉求是非常不一样的,甚至是有激烈冲突的。比如,我们刚刚分析的情况,你在招人时遵循的是安于现状的自己,但在执行管理时占据上风的却是野心勃勃的你。你可以去思考一下,为什么你会有这样两个相互冲突的价值观,这样你可能会有更大的收获。”

“可是这段经历的确是特别特别失败的,我真的很难从这个打击中走出来,也没有能力再在事业上有任何突破了。”她显然不太同意我的说法。

“对的。”我肯定道。看到她的样子我也很欣慰,继续帮她分析:“所以很多时候你觉得公司有管理问题,这可能只是一个表象。造成团队管理问题的原因是非常多样的。很多时候管理者在招聘的过程中,不管多么努力地不带个人情绪、客观地做决定,都不免会按照自己的喜好和风格招聘。现在你期望的团队风格和你已经践行了的招聘风格产生了矛盾,这才是管理问题背后的原因。”

有时,人们会因为一个打击而直接全盘否定自己,甚至可能改变他们的价值观排序。我想,如果没有那次失败,事业或成功也许会在Amy排名前三的价值观占据一席之地。

Amy突然愣住了,然后很开心地笑了起来。“哎呀,原来如此。我本来觉得,我的团队有问题只是因为我没有找到最合适的方法,但是听你这么一说,我发现其实我并不需要很多管理方法。我之前的确学了很多管理方法,但是,如果我自己都无法以身作则,即便实践了这些管理方法,恐怕也不会收到什么好的效果。”她一边快速地在笔记本上记录,一边说,“我回想了一下我们团队的人,其实我招的很多人跟我性格都挺像的,都是比较安逸的,我想在这样一群人里强行找到狼性,这完全是不现实的嘛!”

“这里我们要做一个区分,事情失败并不能定义人失败。不能因为你做的一件事情在某个方面反响不好,就将你定性为失败的人。”

“那你觉得这种两面对立的心态带来了什么样的结果呢?”我问,“如果一个CEO本身是一个恬静无为的状态,那么他手下的人会很有冲劲吗?”

很多时候,一个人对自己的负面暗示就是从一件事开始的,然后慢慢衍生到自我的各个方面。

Amy一时语塞,显然这个问题把她问住了。她犹豫了一会儿说:“其实这件事情,我感觉自己一方面是很有冲劲的,不然也不会选择创业,而且做得还不错。但是另一方面,我觉得我对现状很满足,没有什么能再逼着我向前冲了。”她停了一会儿继续说道,“我自己是喜欢静心修行的,也觉得这对我有很多好处,但是这种修行做多了就很容易满足于当下了。”

我接着说道:“我感觉你对事业还是有一定期许的,只是一直难以摆脱那次失败的阴影,感觉自己无力改变现状,对吗?”

虽然Amy给我的整体感觉是非常外向的,肢体语言也非常丰富,但是她表达的内容很多时候却是很内敛的。与她豪迈直爽的外在形成鲜明对比的还有她的细腻,在身边有人表现出焦虑和不安时,Amy总是第一个发现,也会去帮助身边的同学舒缓心情。想到这里,我突然感觉抓住了什么,问道:“你说员工缺少狼性,那你自己有狼性吗?”

Amy点点头:“是的,我还是期望有所成就,可是我太害怕了。”

“第二步是关于重视程度的。我认为你对这方面显然也是很重视的,不然不会花这么多时间去学习管理方面的知识。你刚刚还说曾经用团建、培训的方法进行了很多尝试,那么剩下的可能性就是你对这块有一些盲点和误区了。”我边说边开始回想她在这个工作坊的行为表现。

“害怕什么呢?”

“作为一个CEO,我深知团队管理非常重要,自学过很多管理方面的知识,像这样的工作坊和课程也参加过不少。”

“……我害怕我没办法再次证明自己。”沉默了一阵子,Amy最后说道。

“那我们先用刚刚我讲的方法来梳理一下吧。你对团队管理的知识掌握程度如何?”我问。

“为什么会这么认为呢?你之前都是很成功的,为什么会担心没法证明自己呢?”

“是的,我是创业公司的CEO,但是一直有件事情在困扰着我,就是我觉得我的团队成员们都差了一点意思……”她微微皱着眉,“就好像他们都没有创业需要的那种冲劲。发现问题后我也尝试了很多办法,团建啊,培训啊,都试过,但最后效果都非常一般,没有什么特别大的变化。”

“因为,因为我一直是个没人关爱的人。如果我不能证明自己,我就更得不到别人的关注了。”她突然蹦出了这么一句话,美丽的大眼睛渐渐泛红。

“Amy对吗?你对团队管理有什么顾虑吗?”我问。

原来,Amy童年时虽然衣食无忧,但是父母长期不在家,只会在物质上满足她。她很渴望能得到疼爱,可惜一直得不到。于是,她把注意力放在了学习和事业上,她的成功让她得到了众人的瞩目,但是她知道,这些都是建立在自己的成就上的。然而,女强人的形象并不会给她带来亲密关系中她期望的那种疼爱,所以在亲密关系里,她通常会在依赖上对方之前选择主动离开。这些在她眼中都是一次次失败的经历。

我转头望向发声人。一件合体的白色针织衫显出她瘦削的肩膀,时尚的耳环随着她的动作跳跃。时髦大气是我对Amy的第一印象。

“我就是个可怜的人。”Amy悲伤地说。

“老师,那团队管理出现问题怎么办呢?”

我也陷入了深思,我可以感觉到Amy已经把自己禁锢在一堵高墙后,乍一看好像没有什么能把这堵墙打破。

“在准备解决问题时,我一般会采取三个步骤来判断我的切入点应该是什么:第一步,我对这件事情是否具备相关的知识?第二步,我对这件事情重视吗?第三步,如果我既重视这件事情,又具备了足够的知识,而它还是出了问题,那么可能就是因为我的认知存在一些问题,我对这件事情的认知存在盲点和误区。”在一个恬静的下午,我受邀请为一些创业者和企业家做一个工作坊,分享关于认知的一些方法论。

我突然有了一个灵感:“你听说过人生脚本这个概念吗?”

在这个案例里,案主最早是想解决公司管理的问题,却没有料到,这问题背后是她根深蒂固的一种人设在作怪。

“它是什么?”Amy不解地看着我。

做自己人生脚本的编剧(深度案例5)

“人生脚本是心理分析学里的一个概念,指的是人在小时候,容易基于自己对世界的理解而对自己的人生做出过早的定义和规划。比如,一个常见的人生脚本就是:我是一个失败者,我做什么都做不好。听起来,你给自己写的人生脚本是‘我是一个可怜的人’。”

比如,除了“彪悍者”,我还有另外几个人设,其中一个是智慧的老师。这个人设通常在我授课、给别人做咨询或帮别人解决问题时自动上线,它对我完成需要完成的工作极其有用。但是在跟朋友聚会时,这个人设就不会上线了,不然大家都会觉得和我聊天有压力,破坏聊天氛围。

我提到这块是因为有的人生脚本会让人高估自己,比如我见过有人认为自己是“天选之子”而自视甚高。有的人生脚本则会让人低估自己或严重限制自己,这时候这个人生脚本就变成了一种信念体,就像Amy陷入的惯性信念一样。

要掌握自己的人设,我们需要做到透彻的思考和持续的实践。核心点是通过不断的练习把无意识的人设控制变为有意识的自我主导:首先分析出自己在什么情形下会被这种人设控制,具体的行为和表现会是怎样的;然后通过分析来找到合适的人设替代品或新的信念,最后通过刻意练习让它成为你新思维模式的一部分。我们并不是要完全摆脱人设,而只是要学会控制它们出现的场合,让它们在恰当的时机出现,给我们带来我们想要的结果。

“你还记得我们初次相识,你问我的如何提升团队狼性的问题吗?你相互冲突的价值观背后,其实是这个人生脚本在作怪。”

发现自己的人设是第一步,我们还需要分析出它们适合的应用场景,然后通过不断练习来让其为己所用。毕竟,人的心理之所以会产生人设,和计算机有不同运行模式类似,是为了更好地应对生活和工作中的复杂场景。当你能够随心所欲地按照你的意愿去应用你的人设时,你就具备了对自我的极大掌控了。

我顿了一顿,让Amy有时间思考。

有时,人们还会根据这些人设在潜意识里给自己编织出很多故事,然后按照这些故事去生活。也就是说,他们根据人设编写了自己的人生脚本,从而将预言变为现实。比如,有受害者倾向的人可能会习惯性地从“我是一个受害者”或“周围人都对我不怀好意”的角度去收集信息,从而得出很负面的结论。而没有这种倾向的人,对同一件事情则会有不一样的解读。比如,同样是对于别人的笑,有受害者倾向的人可能会认为是嘲笑,对方不怀好意;而没有这种人设的人就不会编出这种故事,把它当成一种普通的笑。这些有选择的信息输入和内在对于记忆的编织会加深有受害者倾向的人对受害者这一人设的坚定信念,从而让“我想看到什么,就会看到什么;我觉得会发生什么,就会发生什么”的自我预言变成现实。

“啊,我明白了。”Amy恍然大悟,“我找的团队成员,一直都是那种很好的人,是因为我在潜意识里希望自己周围都是关爱我的人,这样我就不会觉得自己那么可怜!”

完美者。有的人认为自己不可能犯错,因为自己是完美的。完美者对错误的容忍程度接近零,所以一旦自己出错,他要么不惜任何代价去掩盖这个错误,要么会陷入极度的自责、自卑。同样地,完美者通常也不允许别人犯错。

“对的。所以,如果你可以改写一下你的人生脚本,你就能摆脱这种潜意识的影响了。”

讨好者。讨好者虽然不像依赖者那样需要别人,但是他会极其担忧自己和对方的关系。有的讨好者因为担心对方会忽然离开自己,而不惜牺牲自我来维持这种关系的稳定性。

“但是我怎么改写脚本呢?”Amy偏着头,还是不太确定。

依赖者。但凡有控制者必然就有依赖者。依赖者通常把自己看成是弱者,需要借助外力才能生存下去。而在这样的信念中,他就丧失了自我成长的能力,很难有意愿去学着自己面对现实并解决问题。

“我们来试试。你认为你有让你不是那么满意的童年,也有一段惨痛的失败经历。但是从旁观者的角度来看,你觉得他们会怎么描述你呢?”——这里其实是用外在反馈帮助Amy重塑自我认知。虽然有时我们需要让大家抛开外在影响,但有时我们也需要外在反馈来校准我们的认知。

控制者。有的人认为一切都要在自己的掌控之中,所以当事情没有按照他的预期发展时,他就很容易失态。在人际关系中,这种人通常也会让另一方没有自由成长的空间。

“他们会说,我聪明又漂亮,不仅自己开公司,在业界也小有名气。爸爸妈妈事业有成,而且感情也不错。”她有点害羞地说。

真实者。有的人经常把真实挂在嘴边,目的却是方便自己。比如,有的人会故意标榜自己是所谓的直男,因此就可以不考虑别人的感受,拒绝学会共情。这种人设会成为妨碍自己进一步成长、学习深层人际交往技巧的借口和障碍。

“是的。而你之前把自己描述成一个可怜的人,那么你就很容易在脑海里设立这种剧情走向。你遭遇的每一次失败,都会成为你对‘我好可怜’脚本的验证,进而更让你觉得自己好可怜。但是在我看来,你的人生脚本应该是一个‘创造者’的脚本,你创造了很多美好的作品和展览,也为自己创造了很多机会和机遇。在失败之后,你也可以去创造新的成功。你说对吗?”

受害者。有的人因为过往的一些经历而给自己编织一个受害者的人设,认为自己挺可怜的,在极端情况下甚至会认为外面很多人想要加害自己。这种受害者的人设在处理人际关系时往往会带来一些很棘手的情况。后面我们会用一个案例来阐述这种人设所带来的信念体及其后果。

Amy看起来被夸得有点害羞:“还真的是。现在想想刚刚跟你描述的这些,我好像魔怔了一样,只看到了自己多么可怜。”

彪悍者。有的人信仰彪悍的人生无须解释。我自己也有这种人设,我认为自己是一个极度坚强独立的人,因此以前的我会拒绝接受别人的帮助,也不会去寻求他人的帮助。我不太会展示自己脆弱的一面,为了掩饰这一点,有时候我甚至会故意和他人保持一定的距离。这种人设虽然一方面让我能够具备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但另一方面也让我在面对自己无力承受的困难或关卡时,找不到方法去突破,还会让很多人觉得我是一个很有距离感甚至比较冷淡的人。

“对的,这是因为你同时在做另一件事情,那就是你在给自己预言未来。你预言自己会失败,所以会在生活中不停地去找自己的确很失败、很可怜的迹象。这叫自证预言。当你在心里对事情的发展有了一个预期,预言自己的可怜时,这个预言不仅会加深你对再次尝试的恐惧,还可能促使你之后真的越来越可怜。”

在我接触的学员中,我发现了以下几种常见人设,如果应用不当就会出问题。

“天啊,我真的是这么做的!我仔细想了想我们之前做的两个项目,好的那个我基本没什么印象了,坏的那个我一下子就想到了,然后就觉得好难过。包括我的很多段感情,我总是不看好他们,最后也真的ByeBye了。”Amy恍然大悟。

人设,指的是对人物形象的一种设定。很多时候,当我们看娱乐新闻时,经常会看到某某明星的人设崩塌了。其实不光明星有人设,很多普通人也有人设。人设如果应用不当,就会成为你的信念体,会对你的行为决策和思考造成很大的限制。

“我们刚刚说到的人生脚本与其说是‘童年经历决定了选择’的产物,不如说是‘回溯式因果’思维的产物——如果有了结果,我们总能找到解释这个结果的原因,并因此觉得这个结果早已注定。想要打破这个命中注定,你就需要重新定义你的经历,重新书写你的人生脚本。”

你是为自己而活,还是为人设而活?

“我们很多时候会说‘命运早就做出了安排’这样的话,这话本身是没有问题的,也许还能帮助一个人获得内心的平静。但在这些年的咨询过程中,我发现这种‘认命’的想法有时是很致命的。说到底,大家的人生脚本还是需要自己去书写的,一个人得到的生活材料总是复杂多样的,有积极的成就,也有消极的挫折,如何组织材料才是至关重要的。”

我期待着未来一颗儒商新星的冉冉升起!

“我明白了,”Amy很坚定地说,“我本质上是一个创造者,我会创造出属于我的一片天地的。”

无论M的决定是什么,当他意识到自己过去的核心标签所带来的影响时,就已经迈出了解决问题的第一步。这就是击穿信念体带来的好处。

一周后,我偶然看到朋友圈里Amy发的新动态,九宫格的图片里Amy灿烂地笑着,似乎在跟同事讨论工作,配文是:重新起航,新的展出还请关注。

当然,这一切都是基于M的努力,如果他不想要新的标签,也可以守住老标签,只不过在那种情况下,也许回归家族的生意或者换一个更注重“儒商精神”的环境,他会更如鱼得水。——有时,如果换了一个不适合的环境,原本的信念就可能变成禁锢你的信念体了。

负面暗示的最大危害是变成一个借口

标签可以很轻松地被撕下、被迭代、被修改。就像M,当他回到家族中和长辈交流时,他依然可以应用“儒商精神”,因为在那个环境里,这相当合适。而当他回到互联网创业环境中,就需要带上他之前成功创业经历赋予自己的标签,而不去在意那个“儒商”标签。

在生活中,我们的负面暗示有四种来源,下面我来一一进行介绍。

很多人会犯一个认知上的错误,就是认为自己的标签是不可改变、不可进化的。其实完全不是这么回事。标签只是人在某个阶段为了简化认知而赋予的描述性词语,如果你把它当成对自己人格不变的表述,其实是过分放大了标签的力量,使其变成一种信念体。

自我暗示

要摆脱这种情况其实很简单,首先M需要建立起更多元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意识到过去的标签有其特殊的应用场景和应用对象,而自己如今所处的环境需要新兴的行为和思维模式,这些是他之前不具备的,但是并不表示他做不到。

第一类负面暗示来自自我暗示。有一天,我参加一个很成功的女企业家举办的活动。在活动上,那个女企业家问了我一个问题:“我现在已经很成功了,可以考虑把事业交给别人了,但是我特别想知道,年轻人还会认可我吗?我这么大年纪了,他们会希望我是什么样子的呢?”

M从小生长在一个文化气息很浓的环境里,他有一个事业上非常成功的长辈,这个长辈对他影响极大,而这些影响慢慢地塑造了他对于商业应该如何运作的理解。在他的理解里,儒商精神,或者说温文尔雅、声誉优先的信念在他的心里慢慢发芽。因此,当他接触到互联网这个新兴行业时,他发现这里的文化气息与儒商精神有很多不同。而“儒商精神”的标签表现,也就被周围人认为是“老好人”或者“书生气”。所以,在M对于自我认知的挣扎背后,其实是两种商业文化的相互冲击。在很多传统生意环境里适用的“儒商精神”,在发展迅速、日新月异的互联网创业中可能就不太适用了,而M没有认知清楚这两种应用场景和时代的不同,导致自己被过往的核心标签困住。

我说:“先不考虑你的问题,你好像特别在意你的年龄。”

M的领悟能力不容小觑。过了几天,我便收到了他发来的消息,和我深入地剖析了他对部分事物的理解为什么还停留在过去,也分享了他对于自己现阶段的思考和对那些正负面反馈的分析。其中一个很有意思的点是,他这些“老好人”“书生气”标签的背后还有一个核心标签——儒商精神。

她点了点头说:“我总觉得自己年纪大了,好像年轻人不会认可我了。”

说到这里,我们会心一笑。

她的先生做了个补充:“我们是一家有35年历史的传统企业,她一直是企业的代言人。我们之前的客户群都是年纪和我们差不多大的,她作为这个领域的专家,能够吸引很多信任专家的顾客。我们现在打算拓宽客户群体,但我们有点担心,如果她继续做代言人的话,可能对年轻人没有任何吸引力。”

“谢谢顾老师,又是一次受益良多的谈话,听你这么一说,我意识到自己虽然从上次创业中指数级地提升了自己的能力,却没有认真地进行认知上的迭代,或者说没有迭代完善吧。是时候再好好地审视一下自己了,我会再来和你‘做汇报’的!”

我说:“无论外在看法是怎样的,现在是你自己在不断地给自己灌输‘我已经很老了’的自我暗示。我们可以对人群做一个切分:哪些人是需要专家的?哪些人是有其他需要的?那些需要专家的人,可能是年轻人,也可能是老年人,这和年龄没有关系。你关于年龄的自我暗示会导致你在考虑与企业品牌相关的决策时,只会想到把客户群体按照年龄划分,而看不到其他划分标准,从而丧失了很多选择。”

“很好,你已经认识到这点了,这是很重要的一步。那你回去后可以接着思考一下你对成功的定义是否受到了过去经历的限制,怎么被限制的,然后好好地迭代一下你的人生字典吧!”

她恍然大悟,觉得特别有收获。

他听得非常专注,并说:“是的,你说得很对,我之前的想法并没有充分考虑我所处的新环境,让自己跳出已有的框架,可能是想复制自己过去的成功。但这个想法不太可取,我和我做的事情都变了。”

在生活和工作中,这类负面暗示经常发生。它多半是一个人因为害怕被伤害、被拒绝、失去面子等情况而采取的自我保护机制。这种自我保护机制背后的原理是期望值管理:当你给自己很多负面的自我暗示时,就会下调自己对某些美好事情发生的期望值,那么当这些事情没有像你预期的那样发生时,你就不会感到失望。如果这些事情真的发生了,你就会有一种极大的欣喜感。

“我不否认每个人对创业者都有自己的定义,但一定也要意识到这不是唯一的定义,而且这个定义应该是不断变化的,会随着你的经历、你的认知、你对生活中事物优先级排列的变化而产生变化。但你并没有根据这些变化去调整你对成功、对创业者的定义。你已经迈出了新的一步,脱离了以前的环境,在尝试找到新的突破口。不论是你现在所处的行业、你身边的人,还是你做的事,都是新的,都变了,但你却依旧在用上一个阶段对成功的定义来定义你的现阶段,尝试衡量你现阶段的得失。或许你现在不需要过去的‘惊心动魄’,或许你的能力已经能够很从容地组建团队,把产品做出来。因为你已经历了从零到一的过程,而现在对你更具有挑战性的是怎么让业务可持续地长期发展,怎么从一走到一百,从一百走到一千。”

比如,当一个女生暗恋一个男生但不确定这个男生是否喜欢自己时,她很容易给自己灌输“我不够好,他怎么可能看上我”之类的负面想法。这样,即便她去跟那个男生表白被拒了,她也可以回归到这些负面想法上,来安慰自己:你看,我就知道这一切会发生的。但如果刚好这个男生也喜欢她,那么就超出了她的预期,从而获得一种更美好的感觉。

他突然笑了:“这下可难倒我了,我得好好思考一下。我知道每个人对创业者的定义都会不同,每个人对这个词的感情也不同,我觉得我之前的定义包含了我当时对创业和创业者的理解和情感,一下子不知道怎么去推翻。”

可是这类负面自我暗示很容易影响一个人的自尊。虽然很多习惯性的自我暗示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改变的,但是我们可以不断分解这类思维,比如逐条逐条地反驳、分析其来源和利弊等,从而形成新的思维习惯和思维路径。

“别着急,你也知道我的风格,不光给出建议,还必须有可执行的改变计划,不如就从重新定义‘创业者’开始。”

对我来说,在自我认知突破中一个最大的挑战就在于如何突破我过去不断灌输给自己的负面想法。平时这些想法不会出现,但是一旦出现不顺利的情况,这些想法就会跳出来,比如——

他微微点了下头,紧紧地抿着嘴,没有当即给我回应。短暂沉默之后,他说:“顾老师,你总是那么犀利。我还没有完全理顺,我需要好好反思一下,不过你刚刚那段话的确让我有不少共鸣。我对‘成功’和‘创业者’的理解是单一的,在很大程度上是基于我那次成功的内部创业经历。我会好好思考一下的。”

没有人关心我。

“你和当时的公司主管起了争执并因此拿下项目,然后带领团队从零到一完成了一个成功的产品,这个经历对你来说意义重大,在某种程度上完全消除了你对自己的焦虑:能力不够、水平一般、欲望超过能力等。在这个过程中,你打破了自己老好人的形象,你不再尝试取悦每个人,而是勇敢地和主管据理力争,并证明了自己的价值。它让你彻底摆脱了以前的‘非创业者’特质,比如性格温和、不够激进等。于是你把那段经历塑造成了你心中的成功典型案例,那个成功案例中的你是一个近乎完美的角色,不管从商业决策上还是团队管理上,你都在最佳状态。那段经历便成了你对‘成功’‘创业者’等的唯一定义。而现在这段创业经历不像之前的那么‘刺激’,不需要你去救活一个亏损严重的项目,也不需要你去和一个权威产生争执,并在这个过程中坚持自我。这次创业没有那么多大风大浪,这种比较平静的创业过程让你有些不安,它不太符合你对创业的宏大叙事,没法让一个激进的你再次出现在舞台上,你因此开始质疑自己是否能被称为创业者。这也是为什么那些原本应该无关紧要的负面评价却对你产生了那么深的影响,因为它们恰好击中了你的痛点。你的内心也觉得你不完全符合创业者或成功创业者的标准,因而更加动摇。”

没有人爱我(除了我妈)。

M点了点头。

永远不会有人爱我,或者永远不会有人喜欢我。

“让我尝试着把这些点连成线,来分析一下你困惑的来源。”

每件事情都很糟糕。

M听着有点不好意思了,看他的表情,他显然对那段经历还有着很深的印象。

我什么都做不好。

“是啊,我也记得很清楚,我觉得那是一个很勇敢的举动。你当时说出了很多心中的不安,尤其让我记忆深刻的是,你说自己的水平一般,但你很希望带着自己的团队做好产品,你的欲望超越了你的能力,但你也不想再做一个老好人去藏着掖着,于是你把你对大家的不满,或更多的是你内心的恐惧,呐喊了出来。”

我的生活没有意义。

我从思绪中渐渐回到当前的对话中……

前面几条涉及人际关系,后面几条是自我批判。当我写下这些想法,然后从第三方的视角去审视它们时,我发现这些都不是事实,很多都只是假设。但是我的思维经过很多年的反复练习,早已形成了自动模式,在遇到不确定性或出现负面情况时,这些想法会自动跳出来帮助我降低期望值,避免我受更大伤害。但实际上,如今这些负面想法更多的是让我更加受伤,因为它们容易引发我的情绪体,让我丧失动力,从而不去解决问题而任其恶化,甚至在情绪主导下做出更糟糕的决定。所以我运用拆分法做了很多理性上的拆解和反驳,辅助以持续的验证和实践,最后把这些想法重塑成以下的信念。

M那天晚上的发言,让我看到了一个敢于直面自己自卑的人勇敢跨出的第一步,也让我看到了他的潜力、爆发力和想要突破自我的决心,所以那晚的对话一直让我印象深刻。

意识到生活就是不容易的。无论是《少有人走的路》之类的心灵书籍,还是各类解释生活的著作和文章,其实都想说明这一点。而我,似乎一直拒绝接受生活中的困难其实是常态,以为只有自己才会那么不幸。当我后来从各个渠道发现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具备一些痛苦经历的自己并不独特,很多人也有类似的经历,自己并不孤单时,我才开始接纳生活中的这些困难和不幸的发生乃是常态。

出乎他意料的是,做完这段分享之后,他马上收到了很多正面的反馈,很多质疑他的人表示他们这样直接地提出问题,是想帮助他直面他的心结,能够有更大的突破。大家也对他表达了更全面和更深入的看法,来来回回几次真诚的交流之后,M渐渐平静下来,也感谢了伙伴们的支持。

意识到自己是可以犯错的,不可能每个决定都能获得完美结果。这一点是我口头上愿意承认但理性和感性上一直没有接受的事实,因此我经常会陷入无尽的后悔和自责,老是不断地想如果重来可以怎样,给自己增添了无数的痛苦。一直到后来很多人告诉我,“每个人都可以犯错,包括你”,被这样的信息反复灌输而形成新的信念体后,我才慢慢接受这点,从抑郁和自责中走了出来。

他几乎用呐喊的方式结束了这段总结。说完之后虽然他看上去松了一口气,但看得出他的身体依旧处在很紧张的状态。

意识到自由和快乐只有自己能给自己,这一点对于依赖性很强的我是很难做到的。我似乎有种童话般的天真,以为只要有了爱情,王子和公主就永远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了。后来我才意识到现实不是这样,并不是没有完美的爱情,只是一切都需要努力去维护。而人的情感其实是很不靠谱的,也是很容易被操纵的,因此依赖情感很容易让情绪大起大落。但事实上,自己的快乐和他人无关,完全是自己能给予自己的。

他的声音听起来有些疲惫,但语气却很尖锐。“第二个感受是疑惑。说实话,我从上课第一天起就想过我到底属不属于这里,我不是真正的创业者,我不知道大家是怎么想的。”他突然扫了一眼所有人,问道:“你们谁认为我不应该参加这次课程?你们谁认为我不应该和你一起出现在结业的回忆录里?我是不是根本就不属于这里?”他看向大家,全身紧绷,似乎在等待一个答案,但又快速接着讲了下去。“第三个感受是不爽。对,我的确只是个中层,我也想作为高层参加这个课程,给大家带来更多的价值。可是我很珍惜这个机会,我不希望这个宝贵的训练机会溜走。也许大家说得对,我的水平就是一个中层,这真的触发了我很不好的感受:是的,我太弱了。但我又不愿意面对自己真实的水平。我的欲望超越了我的能力,可是,即使在职场,我也想带领好我的团队,我也希望做好我的产品,让它不要被砍掉。我也希望我能够带着我的团队升职加薪,而不是遗憾地走掉。我也想学习领导力,想学习企业家精神!”

我现在的体会是:喜悦的阀门是可以降低的。快乐可以很简单地获得,而不需要很多外在的条件。对这一点感兴趣的读者可以参考《极简主义》和《像哲学家一样思考》。

那天晚上,M是最后总结自己感受的学员,所有人都盯着他等待他的反馈。我还记得M当时是这么说的:“我有三个感受吧。一是累,一开始那些不痛不痒的交流让我感到心累,接着又有四个人接连出来质疑我,这其实对我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而我忍了一下午,也感到很累。”

意识到每段经历的不可磨灭性和不重要性。这句话似乎像“生命中无法承受之轻”一样有点矛盾,但它是我读完许多历史和哲学书后的一个总结。不可磨灭性是指坦然接纳这些经历塑造了我,都是我人生中有意义的一部分。每段经历都是过去,都是自己的一部分,都可以被赋予正面的意义(只要我们愿意寻找)。精神上的超越、人性的光辉、意志的挑战,以及对爱的期望和渴望等,都能成为一个人活下去的意义。

我回想起那次课程的第四天,其中一位创业者A质疑了M作为一个“打工仔”为什么要浪费时间来上一节为创业者设立的课程。在A提出质疑之后,先后有另外三个创业者也提出了相同的质疑,称他为一个没有实力的“中层管理人员”,说他不值得被投资,说他看似激进地在学习,其实并没有学到什么……面对这些质疑,M一直保持沉默,又或是在刻意压抑自己的情绪。但这个被触发的情绪终于在那天晚上的课程总结时一并爆发了出来。

而经历的不重要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每段经历都可以被定义为有意义的、重要的,因此也就没有一段经历是有意义的、重要的了。或者说,这些经历的存在本身就可以是我们人生的意义,所以它不需要再额外地被赋予重要性。另一方面,只要我们愿意,我们可以抹去关于任何经历的记忆。在“过去无法改变,但记忆可以”里我提到,人经常会不由自主地篡改记忆,更不用提我们会习惯性地寻找证据来证明自己相信的观点了。因此,过去的经历只有我们想让它重要时才重要,我们想忘记时就能忘记,想修改时就能修改。也许这些听起来很主观,但它展现了人本身巨大的改变能力和自愈能力。我父亲在我上大学时去世了,这事对我打击很大,但当我意识到自己完全可以从记忆中创造出一个继续关心我的父亲时,我就从痛苦的情绪中解脱了出来。

“哈哈,当然记得,那天我算是‘爆发’了。”

自我对话

“我记得你当时来上课时一直怀疑自己是不是够资格上那个课,因为其他同学都有更加丰富的创业经历,很多还有过成功的创业经历,有些同学虽然经历很曲折,但也算是创业老兵了,只有你刚从国外读完书回来。你还记得第四天晚上发生了什么吗?”

第二类负面暗示来自自我对话。当你遇到让你的情绪出现波动的事情时,潜意识里的你会和自己对话。自我对话和自我暗示的区别在于,自我暗示是单人灌输,而自我对话是双人对话,会有一个来回讨论甚至争论的过程。

很多时候,人们对于一个概念的初步印象可能源于外界,这时候他们要去深度描述自己脑海中的概念,这样才能摆脱外在的影响。

就好像脑子里有两个人,A和B。

他笑了:“哈哈,是的,我说完那个答案就意识到你的意图了。这似乎轻易击碎了我自己对‘成功’和‘创业者’的定义。”

A说:我不可能完成这个。我不行。

“是的,这句话说得十分精彩,你有没有发现你并没有用你的成功定义去衡量他们的价值?”

B说:别想太多,没人说你不行。

“他们很真实,有血有肉,有感情,有激情。那是我第一次那么深刻地感受到创业者群体的温度。他们做着不一样的事情,有的人失败了,有的人甚至失败了好几次,但他们身上有一种锲而不舍的精神。我还深深地记着当时一位分享者说的话:‘创业者投入在这个行业里的一切也许是渺小的,但他们选择了这个行业,就成了这个行业的书写者和贡献者,不分大小。’从长远意义上来说,他们都是成功者。”

A说:可是你看他们看我的眼光。

“你觉得他们的哪些特质值得你去敬佩?”

B说:可能是你太敏感了。

“他们都是。深入了解他们之后,我觉得他们每个人都值得敬佩。”

A说:肯定不是。

他的回答进一步验证了我之前的猜测——不管是对成功的定义,还是对创业者的定义,他都过度依赖之前的那次成功经历。我尝试着拓宽一下他的视野。“你觉得当时一起上认知课的同学里,谁是成功的创业者呢?”我特别期待他的回答。

最后,A和B中的一人放弃了争论,然后你就按照争论胜出那一方的想法去做了。

“嗯,你说得对,我觉得在内部创业那段经历中,这个从零到一的过程是最有价值的,不仅是对自己的多重挑战,还要有全局观,要掌握技术,要理解市场,要带团队,等等。这是能让团队和我自己最能感受到荣誉和自身价值的部分。”

有时自我对话甚至会以外在的表现形式展露出来。我教过一个学员,当她把一件事情做得很好时,她就会以第三人的口吻对自己进行口头表扬:“红红,你这件事做得真是好棒啊!”甚至有时候还会无意识地强行让别人直接给她肯定。可以想象有这样频繁正向自我对话的人,她对自我的笃定水平会比经常负向自我对话的人高出不少。

“你反复强调从零到一做出一个产品,这对你来说十分重要?”

更多的时候,自我对话是以负面形式进行的,这会给当事人带来不好的影响。我教过一个学员,他在前两天的课程上说话很散乱,没有条理性。第三天,我们突破了他的一个关键盲区,帮他抚平了一段痛苦经历所带来的情绪创伤。第四天,我们惊奇地发现他说话变得清晰多了。原来,之前那件事件导致他大脑里一直有两个小人在进行自我对话,A想说的东西可能B不同意,而B想说的东西A又会有很多顾虑,在这种状态下,他在表达时就无法做到流畅或是有条理。而在他把这个事件所压抑的情绪抒发出来并做到一定程度的自我接纳后,其中一个小人就消失了。没有了自我对话机制的限制,他就可以畅通无阻地表达他的想法了。

“首先当然是财务上的回报。其次,我希望能从零到一做出一个更成功的产品,影响到更多的人,同时也让我团队的成员感受到自己在其中的价值,让团队中的每个人都能有一种归属感和荣誉感。”

平时你可以做做发现自我对话的练习,你可以写下你常有的自我对话的内容,思考这些自我对话给你带来的感受:热情、感激、爱、烦心、讨厌、无聊、激动、生气、愤怒、孤独、害怕、担心、好奇、失望……

“你怎么定义更大的成功呢?”

这些感受可以帮助你去深度挖掘自我对话背后隐藏的情绪体、记忆体或信念体,从而了解到它产生的原因,找到解决的方法。

其实,这里也有一个逻辑上的跳跃,就是在内部平台依然可以有成长,只是可能要花点时间去寻找。

如果要消除自我对话的不良影响,有三种常见方法。

“当时在原来的公司,我接手的那个项目已经比较稳定了,我带着团队把产品从零到一做了出来,产品在市场上也得到了极大的认可。我觉得那个时候工作逐渐变得平稳,没有从零到一那么有挑战性了,我感觉自己进入了舒适区。加上内部创业终究会用到公司的很多资源和名气,我觉得这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让我无法知道自己真实的水平。所以我想,干脆脱离舒适区,这样我才能更好地成长,也才能获得更大的成功。”

1.换位思考。

我觉得还是从头开始梳理这件事更好:“当时你决定离开公司开始创业,是抱着什么样的心态呢?”

首先,想象当你一位亲密的朋友感觉很糟糕时,你将如何回应他?请写下你会做哪些事,说哪些话。请留意你将会以何种语调与朋友谈话。

听到这里,我好像有点明白他感受上的落差从何而来了。他在心里给创业者贴上了很多标签,而这些标签一方面是从他以前那次成功的内部创业经历中总结出来的,一方面可能也受到了一些外界的影响。由于从创业到现在并没有出现特别严重的问题,他心里的这些标签并没有给他造成太大的困扰,可是当他和别人交流后,这些快被遗忘在脑后的标签又重新来到了眼前。他开始将自己和这些标签一一进行对比,发现自己当下的创业状态和他之前被人认可的、称得上十分成功的内部创业时的状态并不一样,这两者的不匹配以及目前创业不温不火的状态让他开始对自己产生怀疑。其实,信念体也可能是自己创造了一个角色,然后自己又代入这个角色。

然后想象那些你感到糟糕、痛苦的时刻,你会如何回应自己?请写下你会做哪些事,说哪些话。请留意你对自己说话的语气。

“但我现在的创业经历好像没有给我同样的感受,我没有去fight for something(为一个东西去争取和奋斗),好像一切有些过于顺其自然,过于顺利,这样的情形仿佛让那些标签又回来了,让我又缩回了壳里。我不知道是不是我没有去努力争取,是不是应该更加激进,不知道自己算不算一个合格的创业者。”

你注意到二者之间有区别吗?如果有,问问自己是什么原因让你对待别人和对待自己如此不一样。

“所以当我和我的主管意见相左时,我就没有退让,并且非常坦诚地表达了自己的疑虑。最后我们的确起了一些争执,互相说了些不太好听的话,但最终我的执着让我争取到了独立负责这个项目的机会。刚接手时,这个项目亏损得很厉害,几乎是公司的弃子。于是我便自己搭建了一个国际化的团队,重新开始构思产品。我和团队一起努力了近一年,最终让这个项目扭亏为盈。这是一次成功的内部创业,而且是在我能用的资源并不多的条件下获得成功,我还是感到很自豪的。从这件事来看,我觉得自己摆脱了那些别人给我的标签,书生气啊,性格温和等。”他稍作停顿,我深深地感受到他的兴奋,也替他能有这样的突破而开心。

2.刻意练习。

他接着说道:“但是因为在课上我也和几个同学争执过,甚至起过比较直接的冲突,而这并没有让我和同学们的关系破裂,坦诚表达自己的观点反而使我们都能充分理解对方的真实想法,化解彼此心中的不满。这给了我很大的信心,让我对人际关系有了新的认识。”说到这里,他露出了自信的微笑。的确,如果有了成功解决纠纷的经验,一个人就会因此建立起相关的信心。

记下你常见的自我对话,找到标志性场景和提示性语言,比如在每次迟到的场景下“我不行”这类关键语句,然后列出可以终止它的新思维活动,每天早上反复提醒自己,同时每天晚上反思自己是否做到了。

我想到他刚来上课时的样子,露出了理解的笑容。

3.第三方视角。

“当然可以。当时来上认知课时,我还在原来那家互联网公司工作。那时候,我就是个中层,来上课是希望能找到一些突破口。让我特别开心的是,课上的内容对我有很实质性的帮助。当时上完课回公司之后,我和我的主管在项目A的发展上存在一些不同意见。我俩对这个项目的前景和发展方向有着不同的看法,我当时觉得他说得不太合理。如果没上你的课,我可能会为了避免冲突,让这件事情就这么过去。”

尝试以第三方视角去观察脑子里在对话的两个小人,放下对其中任何一个小人的执念,尝试用爱去接纳彼此。或者告诉自己,这两个小人都不能代表你,你可以超越这些。

“你刚刚说你观察了一些成功的创业者和你自己过往的经历得出了这个结论,你可以说说过往经历这部分吗?”

过往创伤性事件

给某个人或某类人贴标签往往是最危险的事情。“只有拥有狼性,才是成功的创业者”“只有×××,才能成功”,其实都是一种过于简单的表述。这些单一归因的方式会让人形成线性思维,而忽略事物往往是复杂而多样的。很多时候,这甚至变成了人们不思进取的借口,比如“我就是这样子的人,没法改变”“我就是没有留学背景,就不行了”。如果我们运用“如何做到透彻的思考,直击问题的本质?”里的方法,就可以发现其中包括了大量的假设和武断之处。世间没有那么绝对的事情,每种情形都可能有黑马或者黑天鹅的存在。而标签容易让人忽略多元的解决方案和视角,只聚焦在被标签化的点上。深挖这些标签是如何形成的,有助于我们发现更深层次的原因和潜在的解决方法。

有些负面暗示是源于过往的一些创伤性事件。很多人可能听说过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并且认为可能那些上过战场或经历过地震这样的天灾人祸的人才会遭遇这种心理创伤。其实,创伤后应激障碍比我们想象的要更为常见。

“我觉得有两个层面吧。一个层面,从做的事情上来说,我觉得创业者是那个把产品从零到一做出来的人。有一个产品的想法,自己组建团队,然后带领团队一起向一个方向努力,直到把这个产品从想法变为现实,并不断迭代。另一个层面,我觉得创业者需要能够掌控大局,有野心,在做关键决策时,即使别人反对也需要对自己的想法充满自信等。但是我给别人的感觉,似乎并不具备这些特质。我现在在创业过程中好像还没有碰到以上的情形,我不知道在碰到以上情形时,我是否会表现出一个优秀创业者的特质。”

美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的研究表明,1/5的美国人在儿童时期被性骚扰;1/4的人被父母殴打后身上留有伤痕;1/3的夫妻或情侣有过身体暴力;1/4的人在有酗酒问题的亲戚身边长大;1/8的人曾目睹母亲被打。(1)而在我帮助过的人中,也有一部分人经历过家庭暴力、性侵犯、持枪抢劫、亲人自杀等给他们的精神造成严重创伤的事件。

“你对于创业者的理解是什么呢?”我有些惊讶,他思考过后竟认可了这部分负面反馈的内容和逻辑。有时候,分析内在感受对于一种角色的定义就可以解决一些困惑。

更糟糕的是,很多经历过创伤的人会出现记忆丧失,尤其是在儿童性虐待事件的受害者中,有报道声称记忆丧失的发生率高达19%—38%。有的受害者会出现记忆闪回现象,就好像时间被折叠起来,过去和现在融为一体,现在的很多事物都可能会让其想起过去的那个痛苦经历。(2)我的有些学员在上课时会因为外在的一些情形,突然回忆起一件让自己受到极大创伤的事件,但之前他们却完全不记得,这种现象也是由相同的契机而导致的。

M认真思考了一下,说道:“我来分析一下我的想法啊。首先我挺讨厌‘学院派’‘书生气’这两个词的,这两个词给我最直观的感受就是说我不够成熟,不够有城府。”他喝了口咖啡,接着说,“我其实一直会收到说我没有野心、性格温和的评价。记得以前在校时也有同学给我这样的评价,我可能就是会给人这样的感觉吧。其实别人对我有这样的印象我倒不是特别介意,我在意的可能是很多人会从对这些特质的分析中得出我不像创业者的结论。每次这样的谈话结束后,我就会反思创业者应该是什么样的。但当我看向身边那些比较成功的创业者,再把他们的性格、经历和自己的比较之后,发现有很多差异,好像那些评价也没错,这让我有点不知道该如何看待自己的状态和创业者这个身份了。”

不过创伤事件给人带来的不单是负面的影响,如果你能从创伤性事件中恢复过来,它会让你用一种崭新的方式去对待自己的生活,而它也会成为一些人去改变周围环境甚至整个社会的深层动力。美国著名主持人奥普拉·温弗瑞、南非前总统纳尔逊·曼德拉和著名心理学家维克多·弗兰克尔都经历过非常沉痛的个人创伤,但是你能从他们的著作和他们的成就中发现,他们经历这些创伤并从中再次崛起以后形成的对生命的深刻洞察和热情。我的很多学员也是通过对这些创伤的治愈,从而突破了自我的盲区,发生了持久的转变,甚至有的人认为自己“重生”了。

“你知道这些评价都很片面,但我比较好奇,你觉得让你感到被冒犯的,是他们给你的这些评价,还是他们最后得出的你不适合创业的这个结论呢?”

致力于研究心理和精神创伤三十多年的巴塞尔·范德考克医生把治愈的方法概括为三个途径:

乍一听这些词,我觉得并不能得出他不像创业者或不适合创业的结论。创业者可能需要具备一些特质,但因为“性格温和”“书生气”这种特质就草率地得出结论,那些给予负面评价的人显然并不了解M。不过让我更在意的是,M他自己对哪个部分的评价比较介怀。

1.自上而下,通过谈话重新与他人建立联系,进而了解自我,处理与创伤相关的记忆;

“负面评价大多比较类似,比如说我还是挺书生气的,学院派,看上去没有什么野心,性格也比较温和,最后往往会得出我不太适合创业,或者不像一个创业者之类的结论。”

2.服用药物,关闭脑中不适当的警报,或者使用其他方式来改变大脑组织信息的方式;

他的这番描述倒没让我惊讶。在生活中,人们通常是很难收到中立而真实的反馈的。比较亲近的人往往会夸大你的长处,在你出现问题时也会尽量从积极的角度去帮助你分析。而不太熟悉的人经常会贸然做出判断,看你不顺眼的人更是会以抨击你为乐。我们其实都非常需要一个可以坦诚交谈的朋友。我相信M有这样的判断能力,而且在之前的认知课程里我们也讲过真实反馈的重要性,所以他来访的原因应该不仅仅是收到了极端的反馈而想从我这里听到比较中肯的建议,而是肯定有让他感到困扰的更深层次的原因。我便顺着这个思路开始发问:“是什么样的负面评价呢?”

3.自下而上,让身体深刻地体会与创伤带来的无助、狂怒或崩溃完全相反的体验。

M收起笑容,利索地搬出椅子坐了下来。他喝了口咖啡,说:“顾老师,你也知道我前段时间离开了公司,开始创业了。我其实挺有自信的,找到了很靠谱也很有业内资源的投资人,现在也有一个很高效、相处得很融洽的团队。但我最近和身边的人进行交流,和他们说我创业的事情,却得到了大相径庭的反馈。有的反馈极为正面,有的反馈却非常负面,让我很难对我现在的状态做出一个客观的判断。我一会儿感觉自己充满了干劲儿,一会儿又感觉被活生生浇了盆冷水,所以想来和你深度地聊一下,帮助我认清自己的现状。”

对每个特定的创伤幸存者来说,哪种方式最好,是经验上的问题。范德考克医生的实际经验表明,大多数人需要综合使用上述方法来治愈创伤。另外,瑜伽和戏剧表演都有助于疗愈这类人的心灵创伤。

想着想着,听到了敲门声。“请进。”M走了进来,露出了憨憨的微笑。“哇,顾老师,好久不见!”他说着张开了双臂。我也露出了喜悦的笑容,走上去给了他一个拥抱,并说道:“看来你最近状况很不错啊,怎么突然想到要找我谈谈?”

处理精神和心理上的创伤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综合性的疗愈方法。如果你觉得自己有心理创伤:一方面我会鼓励你去寻求专业的心理治疗师的帮助;另一方面也请注意,如果一个治疗师或某种治疗方式不适合你,你可以多尝试一些其他的治疗师或其他的治疗方式。

一会儿要和M见面了。M是我之前认知课程的学生,那时他还在一家互联网公司中摸索。上完那个认知课程后,他毅然决定在公司内部创业,并获得了不小的成功。现在,他又迈出了人生中新的一大步:离开公司自主创业。在那次认知课程结束后,我们有一段时间没有见面了,得知他放弃稳定的工作决定创业时,我内心有些小激动,可能是感觉这对他来说会是个巨大的突破。我十分期待和他再次深入交谈,想知道我们的这次交谈会碰撞出什么火花。

你也可以阅读一下范德考克医生写的《身体从未忘记:心理创伤疗愈中的大脑、心智和身体》。这本书是我读过的同类书中全面记述心理创伤形成原因和治疗方法的佳作。

下面这个案例的主人公就是因为过度认同社会给予他的标签,而让自己陷入了困境。

自我道德批判

不要让过去的标签困住当下的自我(深度案例4)

还有一部分负面暗示来源于对自己的道德批判。

尽管上面这个练习讲的是社会认同对个体认同的影响,但是很多时候,社会认同会以一种标签的形式展现在个体身上。很多人也会习惯于给自己或给他人贴标签,比如“精英”“学霸”“直男癌”“拜金女”“斜杠青年”等。因标签而产生相关的认同,并因此束缚了自己,也是一种常见的信念体。

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调整人与人、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如真诚与虚伪、善与恶等都属于道德范畴。

4.你是否会因为你的一些社会认同对他人产生歧视?比如,就地域来说,有人可能会对农村人产生歧视,有些人可能会对河南人产生歧视,其原因可能是他们没有充分去了解这一群体。因此,请你看一下自己对于社会群体特质的概念和理解是否隐藏了一些对他人不公的看法。这些不公的看法很容易导致你在接受来自这些人的信息时进行有选择的倾听,从而错过一些重要的信息,或在看待他们的一些行为时容易有偏向恶意的倾向。

单独谈一下道德批判的问题,是因为我在剖析自己和帮助别人成长的过程中,发现很多人具备很强的自我道德批判的倾向。比如我自己,虽然做着老师的工作,也有日常生活开支的需要,但是我似乎就会有一种潜在的想法,那就是做老师就不应该赚钱。如果我和别人聊天,谈到课程需要收费,就会觉得很不好意思,好像做老师就应该是清贫的、无私的,不然就不那么道德。

3.你是否曾经因为一些社会认同而限制自己?比如,有的女生年纪大了还没有谈婚论嫁,就会给自己贴上“大龄剩女”的标签,然后在婚姻这一项给自己打上弱势,在婚恋、亲密关系相关的话题上显得支支吾吾。而有的女生却觉得单身特别好,又自由又有无限的可能性,从而在这个选项上认定自己居于强势。前者是因为她接纳了社会认同给自己添加了很多限制性的思想,而后者没有这种思维限制,所以对待生活的态度就会更积极。在这种情况下,前者可以借助后者来帮助自己拓宽看待世界的方式,看到不同的社会群体所持有的多元化观点,从而把自己从这些束缚型的思想陷阱中解放出来。你也可以多找几个人来问一下外在可见的那四项,来获得不一样的视角。而这些不同的视角也许能让你放下对于外在一些东西的执着,更多地关注到内在的成长。

对于道德标准的要求只是一个人许多欲望和要求中的一种,因此它只需要被匹配相应的重要程度。但是很多时候,人们会因为小时候严格的道德教育,从而过分放大道德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我并不是说大家不应该有比较高的道德标准,如果你的道德标准只是稍稍给你造成不快,但能够有助于规范你的行为,而且不会在你内心形成极大冲突,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但是,当习惯性的道德批判常常给你造成很强烈的负面情绪,而你自己也不是完全认可它的时候,那就需要重新调整对其的认知。我在做老师的角色和赚钱之间的挣扎,就是一种因为道德批判而引起的无谓的情绪负担。

2.哪些社会认同可能是错误的?比如,那个明明毕业于很好的学校却依然认为自己学历是弱势的人,可以去检验一下自己对于这个社会认同的理解是否准确。如果他了解到,在中国绝大多数人学历都不高,那他对这件事情的理解也许就会不太一样,在待人接物时也能变得更加平和、不卑不亢。

如果你羡慕有钱人,这种羡慕的情绪本身没有什么问题。但是有些人,包括我在内,都会在这种羡慕的情绪之外,心生一种对自己羡慕之情的道德判断,认为羡慕有钱人的这个行为本身就是不够道德、不够高尚的。这是因为在我们的道德价值观里,认为人不应该追求钱。于是原本只是一种小小的羡慕情绪,在这种情况下可能会诱发更多由道德批判带来的情绪,比如自责、惭愧、羞耻等。这就造成自我极度负面的感受,会比单纯的羡慕之情要强烈很多。但我们如果理性地分析一下,会发现这些多余的情绪是没有必要的。

1.在这些强势或弱势的选项里,哪些是你在个人层面上并不认同群体观点的?比如,我见过有的学生虽然认同在中国社会里男性占主导地位,但她个人更认同女性需要表现强势,从而导致她内心产生了矛盾和痛苦。所以,当你发现有这些冲突时,一种解决方式是询问周围的人来获得更多支持,或搜索一些能够打破你对社会认同固执己见的信息,比如同工同酬的数据、女性高管的比例变化等,从而减轻因为当下的社会认同和自身价值观不一致而造成的内心痛苦。

要化解这些多余的情绪,我们可以用透彻的思考来拆分这种心理活动。一种解决方法是意识到羡慕别人有钱是一种很正常的心理,无须对其进行道德批判,那么那些负面情绪就会很容易化解,从而不会长时间沉溺于痛苦自责的情绪中。

回归到信念体这个话题上,当你做完这个练习后,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自己做进一步的思考。

类似的道德批判还有很多,比如对一些有极度老好人倾向的人来说,拒绝别人在道德上似乎就是不好的举动,有的人会因为接受帮助的人没有说谢谢而觉得对方不够尊重人。这些其实就是一种道德上过度的批判。

这个练习的结果能够帮助我们理解为什么在团队刚形成时,有些人就会自发地担任主导角色,其中部分原因是这些人在社会群体中先天的强势认知,而这种强势认知会让他们更愿意担起主导角色的责任。如果有人希望能够改变一个团队里主导和非主导的角色,以及由此掌握的权力大小,那他可以在后续过程中通过自己的努力克服这些先天认知上的劣势,以一种能被团队成员认可的方式获得大家的尊重,从而成为新的主导角色。比如,我们在生活中常常会见到那些一般院校的毕业生,因为刻苦勤奋和符合公司文化的表现而获得其他人的尊重和老板的喜爱,从而更快地得到晋升。

平时你不妨做些练习来控制对自我的道德批判,你可以从以下三点来进行。

非主导角色通常被视为群体成员,他们更多考虑的是作为团队成员应该如何行动,比如说配合主导角色、执行他们的命令等。

1.列出5种你认为是不道德的却会不时去做的行为。思考你为什么会这样做?你真的认为那些行为是不道德的吗?

主导角色不一定在数量上占优势,但一定会在团队里有更大的影响力和更强的自我能动性。很多时候,主导角色也是被给予的,而不是自己选择的。比如,在一个课堂里,老师就会被自动赋予主导角色。同样地,学生选出来的班长也会被赋予主导角色。不好的一面是,主导角色经常只考虑自己,不会深入考虑自己作为小组一员需要承担什么责任。

2.询问周围的朋友,看他们是否觉得那些行为是不道德的。如果他们的观点和你不同,那么请了解一下他们的理由,然后思考一下其中是否有值得你借鉴的地方。

换句话说,这个练习不单能让你了解自己在社会认同上可能存在的偏差及自己在社会认同中的定位,还可以反映出你潜意识里在团队中承担的是主导角色还是非主导角色——强势=主导角色,弱势=非主导角色。

3.思考一下:如果别人的意见和你的不一样,你是否会调整自己原先的标准?如果是,你会调整到哪种程度呢?——这是用外在反馈来校准你的道德意识。

如果一个团体来做这个练习,你会发现认为自己强势选项占多数的个体通常都是在这个团体内比较活跃、勇于发言的,或者说他们在这个团体里承担的是主导的角色。而认为自己弱势选项占多数的个体在团队中通常会更沉默一些,或者说更愿意服从其他人的领导,也就是说他们在这个团队里承担的是非主导的角色。

手把手教你重建自我价值体系

你可以考虑隔一段时间再做一次这个练习。我发现很多人在不同的阶段确定的强弱情形会有变化。曾经有个学员一开始确定的是十个强势,没有一项是弱势的。但是当他听完周围同学的发言后,他就自发地改成了五个强势五个弱势。这说明他是一个很容易受外界影响的人。也有的人,当他整体状态不好时,他会倾向于将更多选项认定为弱势;而当他状态比较好时,则会将更多选项认定为强势,尤其是当他对一些选项本身强弱感知并不明显时,更容易出现这种摇摆。比如,如果你出生在二线城市苏州,当你状态好时,可能会认为苏州虽然不是省会城市,却依然拥有全国排名前七的GDP,因此会为自己出生在这座城市而感到自豪,在这个选项上认定自己处于强势。而当你状态不好时,你可能会想,跟北京、上海这些大都市比,苏州有很多不足的地方,从而在这个选项上认定自己处于弱势。所以,这种对于强势、弱势的认定,也能反映出你本身状态的好坏。

在生活中,你是否遇到过这么一些人,他们平时说话有气无力,行为动作畏缩,常常说自己不好,但又说不清楚哪里不好,总是说着说着声音越来越小,给人一种很不自信的感觉。

曾经有个学员把自己的学历确定为弱势。他本科毕业于中国的一所知名大学,但是因为他的家人都有硕士或博士学历,而且他的哥哥姐姐都毕业于海外名校,所以他本能地认为自己在这方面是属于弱势的。他之所以会有这种认知,是因为他把自己周围人这个小圈子当成了整个社会的一个缩影。当他到外面跟别人打交道时,如果别人的学历比他高,他就会本能地觉得自己低人一等,形成了“我学历不够好”这样一个信念体。但他却没有意识到在很多人眼里,他本身也是一个学霸。

一个人平时的状态是自信平静的、焦虑紧张的,还是自卑的,很大一部分取决于他的自我价值感。如果他自我价值感比较稳定,那么他就不太容易因外在的情形而引发情绪,也就能够更好地保持在一个平稳的状态。

最好让你周围的人一起和你做这个练习,这样有了对比,你才能发现自己对于社会上一些群体概念的认知偏差。

内在的价值感其实就像一个水库,水库有蓄水功能,需要有水不断地注入,也会在需要的时候放水。所谓放水就是指当外在的环境打击到你时,你需要用之前储存的那些坚定的自我价值感来抵御。而平时你就需要有意识地注入更多的水(自我价值感)来作为储备。如果水储存得不够,那么当外在冲击来到时,你平时储存的水可能一会儿就放光了。也就是说,你的自我价值感还没有充沛到可以帮助你抵御很严重的突然打击或一系列的打击。

弱势群体总数____

那么自我价值感到底来源于哪里呢?

强势群体总数____

我把它的来源分成四个阶段来分析。请注意,这些阶段没有好坏之分,只是根据我的观察,绝大部分人自我价值感的来源处在第一和第二个阶段,而极少数人自我价值感的来源处在第三、第四个阶段。

在第一个阶段,自我价值感来源于外在的认可和肯定。外在的认可有很多种:有的是在过往经历中所取得的成绩,比如上了好学校,去了好单位,工作获得了成就,赚到了钱财,获得了影响力等;有的源于周围人的反馈;还有的则源于接收到的关注和爱。

比如,关于性别,我会认为在中国社会里男性是强势的,而我是女性,所以这里我给自己确定的是弱势。而在学历一栏,因为我有全世界排名第一商学院的学历,本科也是在常春藤大学就读,所以我给自己确定的是强势。最后请你计算一下在这十个类别里,你有几个是强势的,有几个是弱势的。

这些外在的肯定可以帮助一个人建立起关于自我价值感的初步概念。如果这些来源对比过去有所缺乏,可能就会造成他自我价值感降低,进而造成他状态的恶化。

以下有十个类别的社会认同,前面四个是可见的(别人可以观察到的),后面六个是不可见的。每个类别请你选择:根据你对社会看法的理解,自己是强势群体中的一员还是弱势群体中的一员。

我有个朋友近期就特别焦虑,对自己需要面对的各种挑战感到极大的不安。当我们要分析一个人的状态为什么突然不好时,需要从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来进行。对于这个朋友来说,外在因素就是他所处情形的剧烈变化,他正在经历一个从纯粹以工作为最优先级的状态,转变为以家庭为最优先级的状态,而且因为他婚后很快就有了小孩,所以他需要很快地完成从CEO到丈夫再到爸爸的角色转变。这些变化都在短短的一年中发生了,而这种外在环境的快速变化就容易诱发一些负面的情绪。

下面我们来做一个练习,检测一下你的社会认同是否存在一些偏差。

当我们看到这种变化时,需要给自己一定的谅解,这有助于缓解我们焦虑不安、担忧甚至恐惧的情绪。很多时候,你所感受到的负面情绪并不完全是由当下情形引发的,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情绪是后续出现的。如果你担心自己会一直焦虑下去,焦虑自己无法处理这些情绪,那么就会衍生出更多的焦虑和担心,而你的情绪只会更糟糕。因此,如果我们能把这种衍生的情绪给制止住,就能消除很大一部分的负面情绪了。

很多时候人们会把被给予的认同当作自己的核心认同,如果这种情况发生,就很有可能导致人们对自我认知的不精准。如何知道在你的理想自我或真实自我中是否包括了一些被给予的认同?你需要做的是仔细思考自己每一个关于群体认同的认知:哪些是你通过透彻思考后依然认为是核心的社会认同,哪些只是被给予的而实际上你并不认同的社会认同。把你不认同的那些剔除出去,就可以得到一个更准确的关于真实自我或理想自我的认知,同时也突破了自己的某些信念体。

要消除这些情绪的一种方法就是立刻去做一些其他的事情,这样你可以通过外在的干扰而停止衍生情绪:不再因为担忧自己会持续焦虑而引发更进一步的焦虑;不再因为担忧自己失眠而更加睡不着;不再因为担忧自己工作完不成而导致情绪过载,从而更加难以完成工作;不再因为批判自己为什么陷入了抑郁,从而导致进一步的抑郁。

核心的:不变的、最认同的。因为它是不变的或是你最认同的,所以核心认同也会影响你对自我的认知,比如你理想的自我就可能会包括这部分的社会认同。

当我们能够摒除因为外在因素而导致的衍生情绪之后,需要面对的情绪就不多了,这时候就为理性分析提供了条件,否则当一个人还有很多情绪时,他很难理性地做出分析。

自我选择的:你选择去认同这样的概念,但是随着心智的成熟或心理状态的变化,你可能会放弃相关的认同。比如我最早特别在意“公平”,但后来就没有那么在意了,因为我意识到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公平。

我请这个朋友回顾了一下他最开心、自我价值感最高的人生阶段,并分析他当时这种快乐的状态来自哪里。他回答说他当时有很多爱,能够感受到寄宿家庭给他的爱,以及朋友们给他的爱。而现在,虽然他妻子给了他很多爱,但是他不太联系朋友,然后也没有跟其他家庭成员保持很好的关系,因此他的自我价值感来源就少了很多,从而导致他整体自我价值感降低,这时负面情绪就乘虚而入了。

被给予的:外界给予你的,但是你本人不一定会认同,比如大龄剩女这个概念。

在这种情况下,他能做什么呢?首先,他可以找回那些当下不存在但过去给他带来很多快乐的关系。比如,更多地和父母及兄弟姐妹互动,更主动地去联系朋友,而不是把重心只放在工作和妻子身上。

在讲完社会认同的影响后,我们来看一下它的三个类别。

他也可以让自我价值感的来源更多元化,比如可以尝试一些不一样的活动,或培养一些兴趣爱好。从这些活动和兴趣爱好中获得成就感,进而增强自我价值感。此外,他还可以尝试拓展不同阶段的价值感来源。

举例来说,对于男性占强势地位还是女性占强势地位的认知,会通过潜意识影响我们在一个群体里的初期感受。如果一个认为男性占主导地位的女性加入一个全是男性的团体,她在潜意识里会扮演一个非主导型的角色,不太愿意担任领导性的职务,这可能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为何在一个男性很多的小组里,男性通常更有可能担任领导角色。

在第二个阶段,自我价值感主要来自自身的条件、聪明才智和内化了的能力。拥有这种价值感来源的人,他的内在状态会比处在第一阶段的人更稳固一点,因为这类价值感不太容易受到外在反馈的影响。而过于依赖外在反馈容易导致一个人忽而自信、忽而自卑。我观察发现,有些人即便遭遇了生活中的逆境,依然会对自己充满自信。这是因为他们知道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和能力,完全可以走出这个逆境,再度达到他的目标,获得他定义的成功。因此,如果一个人的自我价值感包括了第二阶段的来源,他就不太容易因为外在情形的变化而在心境上出现变化。

3.群体认同不光会影响个人的行为,也会影响个人在整个小组里的表现。

补充一下,这一部分也包括了因为身体条件和外貌条件所带来的价值感,比如一个人很漂亮或视力很好,也能成为一种价值感的来源。

这就是为什么你可能会经常看到这样的故事,某成功人士在描述自己的学习经历时,会提到自己一直是个差生,直到遇到了一个特别赏识他的老师,人生才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要做到这一点,我们需要对所有过往的经历进行分析和梳理,从中提炼出自己的特质、特长和能力。大家可以翻阅前面“如何找到自己终身的职业方向?(应用1)”和“如何做到隔行不隔山?(应用2)”的内容,里面有一些如何提炼自己的特质、特长和能力的方法。

心理学家曾经做过很多相关的实验。罗伯特·罗森塔尔(Robert Rosenthal)曾经研究了学校课堂里的期待效应,他和助手们挑选了一所小学(包括1—6年级18个班)作为实验对象。他们首先对全校学生进行智力测试,然后按照随机抽样原则抽取了20%的学生。随后,他们将这些学生的名单交给该班的所有任课老师,并且告诉这些老师,这些都是经过测试被证明具有培养前途的学生,希望他们注意保密。这样,被挑选出的这20%的学生就作为实验组,其余学生成为研究的对照组。18个月后,他们又对该校学生进行了智力测验。结果发现,实验组较对照组智力测验分数有更为显著的提高:实验组全校六个年级学生的平均智商增加了12.2分,而对照组只增加了8.4分。造成实验组学生与对照组学生之间差异的原因,在于这份名单对教师的心理暗示,使得教师对实验组学生抱有更高的期待。由于这种良好的期待,教师在日常教学和师生交往过程中,会有意无意地对这些学生表现出更多的鼓励、赞许等积极态度。学生因为老师对自己的关心、重视和鼓励而增强了自信,学习更加努力,从而表现更好了。

在第三个阶段,自我价值感的来源较难获得,这个自我价值感的来源能让一个人在抛弃掉外在肯定、自身条件、内在能力和聪明才智后,依然有稳定的自我价值感。那么,这种自我价值感来自哪里?它来自对自己品性所具备价值的坚信不疑。

2.人们容易因为对社会的认知而产生相关的期待。通俗地说,就是你觉得这个人应该是什么样的,这个人就会是什么样的,或者你觉得自己应该是什么样的,你就可能表现成什么样。

我做过一个实验。我问自己除了聪明才智、名校光环、成功经验甚至外貌身高外,我还有什么。一开始,我根本想不出答案。直到后来我突然意识到,我还有善良。于是,我建立了以下的三段论:

1.如果我们不清楚群体认同所包含的概念,就很容易认同到其实并不属于这个群体特征的概念。比如,我曾经让几百个人阐述他们心中对于男性和女性的印象,到底哪个群体是强势的,哪个是弱势的。然后我发现90%左右的人认为在中国社会里男性处于强势地位,还有10%左右的人认为在中国社会里女性处于强势地位,而这10%的人中有男也有女。所以,如果你是在那90%的人群里,你就会发现另外10%的人所认同的概念和你认同的是完全不一样的。基于这两种不同的认知,你们就会产生不同的观点和行为。比如,你会发现,那些认为女性处于强势地位的男生,对女性常常有羡慕的感觉,而认为男性处于强势地位的女生,则更可能在男生面前做出妥协。

一是我坚信(这里的坚信真的是100%相信,没有任何怀疑)善良的人值得活在这个世界上;

因此,群体认同也包括我们常见的自我信念。有些时候,群体认同会导致我们产生一些对自我的偏见,从而形成信念体,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二是我知道我自己是个善良的人;

世界著名社会心理学家亨利·泰弗尔(Henri Tajfel)及欧洲著名社会心理学者约翰·特纳(John Turner)在他们共同创立的社会认同理论中指出,我们在沟通时,通常不是以个体的角色来进行,而是以我们认定自己是谁的某一个群体的代表来进行。我们所具备的社会身份,也是由我们所属社会团体的行为准则来确定的。

三是我值得活在这个世界上。

社会认同指的是我们用以定义自己是谁的群组成员身份或社会类别。典型的关于社会认同的描述有“我是个中国人”“我是上海人”“我是男人”“我是南方人”等。

这个三段论看起来非常简单,但是对于当时身处抑郁之中、不知为何活着的我,是非常有用的一个助力。如果你能够对自己品性的价值有所笃定,那么你的蓄水池里就总会留存着一部分水。

你是否发现,你在“我是谁”那个练习里写下的20句话中,有的句子是和你的社会认同相关的?

在第四个阶段,自我价值感的来源是“我存在所以我值得”。换句话说,你相信自己存在就够了,你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奇迹,无须任何证明。要达到对这种状态的理解,需要一定的机遇和契机。对我来说,有两次契机让我感知到了这个状态。

你是听自己的还是听社会的?

第一次是我在前面描述的思维实验中。在做那个思维实验时,我试着把自己对品性的依赖,对于聪明才智、能力、外在肯定、过往经历的自豪全部抛掉以后,看看自己还有什么。因为我特别在意独特性和意义感,我甚至告诉自己:我并不独特,我做的事情也没有意义,那我还剩下什么?一开始,我感到无尽的黑暗、恐慌、悲伤和无助,后来慢慢地生出一丝希望,虽然我不知道这希望是什么,但我隐隐觉得好像还有些东西是有价值的。第二天我出了门,看到外面的世界车水马龙,无比繁忙,我突然觉察到了澎湃的生命力。我感悟到我是体内无数个细胞的结合,城市是无数个人的结合,城市汇聚成了国家,国家汇聚成了地球,星星汇聚成了宇宙,而生命力从最微小的原子衍生到最无涯的宇宙,我突然感觉到了生命的奇妙。在那一刻,我对自己存在的价值坚信不疑,无须任何证明。

另外,这个练习也能发掘出关于自我的其他方面。比如,你是否写了很多关于兴趣爱好的描写,而忽略了自己的其他方面?这些兴趣爱好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呢?你能否发现这些兴趣爱好背后的一些共同点?也许这些共同点能为你想要从事的职业提供一些线索。你是否只有关于工作的描述?如果是这样,生活中的其他方面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呢,比如你的健康、你的朋友、你的亲密关系、你的家庭、你的兴趣爱好等?你是否把过多的精力投在工作上,而忽略了人生应该是一个平衡发展的过程?如果你发现自己的描述过多地聚焦在某一个方面,这反映了你的什么信念呢?

第二次则是我在一次学习中直面了最底层的生存恐惧,从而突然获得一种解脱,觉得自己什么也不用做就很美妙。整整一天,我坐在教室里,既不记笔记,也不理睬老师讲课的内容,脸上挂着一抹永恒的微笑。那是因为我内心有无穷无尽的喜悦感,它让我根本不在意周围发生的一切,却又对周围发生的一切了如指掌。

4.你是否写了几句后就写不下去了?这是否意味着你平时并没有对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做过很多思考?或许你并不想轻易地定义一个人,因为你觉得在没有深度了解的情况下草率地定义一个人是不恰当的。但现在你要定义的是你自己,一个在理论上你应该很了解的人,为什么你会定义不出来呢?这是否显露出你对评价自我或评价他人的一些信念,比如“我没有资格定义他人”“我不可能搞清楚我自己”“我太迷茫了,我找不到自己” “我永远不可能得到我想要的”?

但很可惜,那种状态不太能持久,我的信念还是会被外在的刺激打破,回到第二、第三阶段,甚至是第一阶段。这种现象也很常见,我们只需要慢慢地坚定自我的价值,让自己蓄水池注水的来源越来越多元化,我们就能建立起持久的自信。

3.是否有很多句子描述的是比较负面的特质或悲观的看法?如果是这样,是否代表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你也倾向于更多地看到不好的那一面?你是否会很容易忽略自己和别人身上的一些良好特质?你是否有关于自己优点的错误信念,比如我没有什么特长,我能力不行等想法?

请你做一下这个练习,列出你自我价值感的所有来源。当你困惑、迷茫、对自己产生怀疑时,请你回顾这个练习的答案,也许你就会对自我存在的意义越来越笃定。

2.是否有很多句子是描述自己特别好的特质或正面的想法的?如果是这样,为什么一些负向的描写会在这里缺失呢?这是否代表你会以一种非常乐观的态度看待事物?或者,这代表你不愿意去面对自己身上一些不足的地方?如果是后者,其中是否可能存在一些信念体需要突破?

1.外在的证明和肯定。(每个按0—5评分,0为不能从该方面获取价值感,5为可以从该方面获取非常充沛的价值感。可以制作成表格,这样会更直观。)

1.是否有很多句子都是对某一种角色的描述,比如“我是一个丈夫”“我是一个父亲”“我是一个公司的老板”。如果是这样,请仔细思考一下:这些角色对你来说的意义是什么?哪些角色更重要一些?还是它们同等重要?每个角色对你来说代表了什么?比如,对于某些人来说,“我是一个丈夫”意味着“我需要把家庭放在第一位,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牺牲家庭”;而对另一些人来说,“我是一个丈夫”意味着“我需要承担起家庭的重任,要赚钱养家糊口,但家庭不一定是第一位的”。这两种意义其实是有差别的,它背后体现的是你对不同社会认同的认可度。

学历;

写完以后,请仔细地看一下你写的句子,注意以下几个类别。

职场成就;

20.我是一个_________

非职场的成就,比如志愿者活动、大学社团等;

19.我是一个_________

荣誉和奖项;

18.我是一个_________

通过兴趣爱好获得的外在正向反馈,比如,如果你去过很多国家,他人可能会很佩服你;

17.我是一个_________

同事的正向反馈;

16.我是一个_________

老板的正向反馈;

15.我是一个_________

父母、兄弟等非两性关系的正向反馈,包括感受到的关注、关心和爱意;

14.我是一个_________

亲密关系中的正向反馈,如积极的互动,感受到的关注和爱意等;

13.我是一个_________

朋友的正向反馈;

12.我是一个_________

其他。

11.我是一个_________

2.智力等内在能力和物理特质。(选项参考了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在《智能的结构》中提出的九种智力类型。每个按0—5评分,0为不能从该方面获取价值感,5为可以从该方面获取非常充沛的价值。可以制作成表格,这样会更直观。)

10.我是一个_________

智力(聪明才智),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9.我是一个_________

语言智力:指的是对语言的掌握程度,以及灵活运用语言进行沟通或表达的能力。

8.我是一个_________

逻辑智力:指的是对于逻辑结构关系的理解、推理和相关表达的能力。

7.我是一个_________

空间智力:指的是对于色彩、形状、空间、位置等要素准确感受和表达的能力。这方面能力强的人通常会很善于识别地图,也不太容易迷路。

6.我是一个_________

音乐智力:指的是感受、辨别、记忆、表达音乐的能力。

5.我是一个_________

运动智力:指的是身体的协调平衡能力,以及用身体表达思想情感的能力和动手能力。这方面能力强的人通常在那些需要运用到身体或者四肢的活动中表现比较好,比如运动、舞蹈等,他们也有可能会倾向于通过实践来学习。

4.我是一个_________

人际智力:指的是对他人的表情、话语、手势、动作的敏感程度,以及对此做出有效反应的能力。

3.我是一个_________

反省智力:指的是认识、洞察和内省自身的能力。这也是我在这本书中希望帮助大家培养的能力。

2.我是一个_________

观察智力:指的是辨别周边物体和自然世界的特征的能力。比如很容易地看出不同鸟的个体差异,或几个相似酒杯的差异。

1.我是一个_________

存在智力:指的是陈述、思考有关生与死、身体与心理、世界的存在、宇宙最终命运等倾向性的能力。这方面能力强的人倾向于从哲学层面来观察周边,对生命的一些终极问题会十分敏感。

请拿一张白纸,在上面写下20句关于“我是一个_________”来定义自己。

最基础的可迁移能力:沟通能力、想象力、共情能力、观察能力、执行力、推理能力、分析能力、表达能力,会有一部分和上面重合,因为能力其实是内在智力的外化。

我是谁?

物理特质,如外貌、身高等。

在探索最常见的信念体之前,先请大家做一个练习,这个练习会有助于你发掘自己潜在的信念体。

身体其他特质,比如良好的视力、肢体协调能力等。

当然,很多人觉得这么做太耗费时间和心力了。一个人每天会有无数思绪,一个个分析实在是太累了,何况绝大部分人也没有时间去学习和了解从古到今的各种主义、文化、思想潮流等,更不用说去做一个精准的溯源了。所以,我会建议大家抓大放小,只看最常见信念体的来源和形式,其中包括了社会认同、人设限制和负面暗示。

3.内在品质。你的品质可以是你的核心价值观(可参考“通过情绪来分析出你的价值观”中的内容来梳理出你的价值观),也可以是你平时行为所反映出来的品质。如果你不清楚,可以问一下身边的人,让他们用几个词语来描述你的品质。

通过分析自己的刻板观点、各种思考的来源,甚至反思自己的价值观,从而把各种思想从无意识地接纳转变为有意识地选择,这就是击穿信念体的核心方法。

列出来以后可以按0—5评分,看一下你是否认可自己这些品质的价值。

当我回溯自己的童年时,发现自己对自由的崇尚已经有些萌芽了。在很小的时候,我就会好奇人为什么活着。因为这发生在我出国之前,西方关于自由的思潮还没影响到我,因此我可以坦然地说,我选择这种自由作为自己追求的目标大概率是我自己的决定。之所以说“大概率”,是因为我在上一个原则里刚提到了记忆的不可靠性。如果我的记忆有误,那么这种思想很可能依然是从外界引入的,只不过我现在已经在理性和感性上认同它了。

4.我存在所以我值得。你有过这样的体会吗?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生的?你觉得可以怎样重现这种情况?这个来源无须评分,因为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

比如自由,这是我的一个核心价值观。我对自由的定义是清晰地了解自己的人生使命和方向后放下不相干的事物。我在审视这个定义的过程中看了不少人对自由的定义,有一部分和我类似,也有很多跟我的并不一样。我思考出这个定义时并没有读过很多相关方面的书,也没有关于外部信息输入的记忆,甚至我当时就知道别人对于自由的定义和我的并不一样。因此,只要我的记忆没有欺骗我,那么我对自由的定义应该是自己想出来的,算是自己的东西。

小结

因此,如果我要摆脱外界的摆布,就必须对自己内在的主要观点、想法和价值体系去做一个分析,找到每一种思潮的来源,然后重新审视它们,看我是否应该接纳这些。

1.人的思想其实是各种外界思潮、媒体及他人观点的集合体。很多内在的思想会有冲突,因为大脑并不会刻意地一一辨析这些信息和想法的来源。慢慢地,人就会形成很多原来并不属于自己的信念,这些就是信念体的来源。

只可惜,我连第一步都没有做到,就无意识地接受了很多观点。同样地,当我对自己的一些情绪进行分析时,我会发现自己被动地接受了很多外在的信念——精英主义、达尔文主义、功利主义等。甚至,对于自己很在意的“自由”,我也没有去透彻地思考这种想法到底是我真实想要的,还是之前多年的海外留学经历被灌输的。

2.通过分析自己的刻板观点、各种思想的来源,甚至反思自己的价值观,从无意识地接纳一种想法到有意识地选择这种想法,这就是击穿信念体的核心方法。

一个人成熟的标志就是对自己的决策深思熟虑,并有勇气去接受这个决策带来的一切结果,无论好坏。

3.最常见的信念体的来源有:社会认同、人设限制和负面暗示。

我并没有去透彻地思考这些问题:什么是大龄剩女?我真的是大龄剩女吗?大龄剩女真的不好吗?这些问题可以挖到“大龄剩女”这个词语背后隐含价值体系的判断标准,然后再用自己的价值观去思考这种观念是否应该被接纳。直到我做完了上面这些工作,才能说自己是有意识地选择了这种影响,并清晰地知道它会给我带来的结果。

4.社会认同指的是我们用以定义自己是谁的群组成员身份或社会类别。群体认同会影响我们对自我的信念。有时,群体认同会导致我们对自我产生一些偏见,从而形成信念体,具体体现形式有:

无意识地受到影响,就像我认为自己是大龄剩女那样,直接接纳了这个观点和它所赋予的负面含义,导致了自卑等一系列情绪的出现。

(1)如果我们不清楚群体认同里包含的概念,就容易认同到并不存在于这个群体特征里的概念。

需要说明的是,每个人的思想或多或少都会受到外在的影响,但是这里有一个区别:你是无意识地受到影响,还是有意识地选择这种影响。

(2)人们容易因为社会认同而产生相关的期待。通俗地说,你觉得这个人应该是什么样子,这个人就会是什么样子,或者你觉得自己应该是什么样子的,你就可能表现成什么样子。

我的思想其实是各种外界思潮、媒体和他人观点的集合,就好像三江并流那样有很多条支流汇聚而成,其中很多还有冲突。这是因为大脑并不会刻意去一一辨析这些信息和想法的来源。慢慢地,我会形成很多原来并不属于我的观点及信念,这些就是我信念体的来源。

(3)群体的认同不光会影响个人的行为,也会影响个人在整个小组里强势或弱势的表现。

当媒体疯狂炒作“大龄剩女”时,我好像就自动代入了;当看到人们谈论炒房时,我就觉得自己好像错失了良机;当周围人都在谈论如何赚钱时,我似乎也会被他们带跑。我的情绪会因此变得起伏不定,进而影响我的行为和表现。

5.我们把社会认同分成三个类别:给予的、自我选择的和核心的。

我有一段时间会因为自己年纪大了而焦虑,有一段时间会因为没有在国内买房而觉得自己错过了很多,也会不时地觉得自己的钱还不够花,最多就实现了“超市自由”(有能力在超市里任意消费)。可是当我沉下心来,我会发现那些焦虑、懊恼和无奈的情绪,都是源于外在的影响。

6.易形成不好的信念体的常见人设有:彪悍者、受害者、真实者、控制者、依赖者、讨好者、完美者。

作为一个崇尚自由的人,我换过六个不同的行业,去五大洲六十五个国家玩过,不担心拒绝别人的要求,做着自认为很有意思的事情。我原先以为自己很自由自在,但是后来才发现,我的思想并没有我想的那样自由。

7.人生脚本是心理分析学里的一个概念,指的是人在小时候,容易基于自己对世界的理解而对自己的人生做出过早的定义和规划。它的工作原理是如果一件事有了结果,我们总能用过往的人生定义和规划来解释这个结果,并因此觉得这个结果是早已注定的。想要打破这个命中注定,就需要重新定义你的经历,重新书写你的人生脚本。

这些都是消费主义在我们思想里种下信念体的体现。

8.常见的负面暗示来自自我暗示、自我对话、过往创伤性事件和自我道德批判。

这个观点听起来好像很可怕。但仔细想想,我们的行为无时无刻不被外在的宣传影响。很多人可能认为自己有选择购买什么化妆品、包、家电、车等的权利,但是你可能没有权利去选择七夕节时不给女朋友购买礼物,你甚至可能丧失了不洗澡、不打扮、不精致的权利,不然你可能会收到周围人不理解或异样的眼光。

9.人的自信程度和自我价值感息息相关,而自我价值感有以下几个阶段的来源:外在的证明和肯定,智力、内在能力和物理特质,内在品质,我存在所以我值得。

鲍德里亚在《消费社会》里说,一个人在消费社会中,根本没有所谓的自由。

(1) (美)巴塞尔·范德考克.身体从未忘记:心理创伤疗愈中的大脑、心智和身体.李智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6.

从外界的眼光里夺回人生的定义权

(2) 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