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有比较根深蒂固的自我批判习惯。有一个来找我咨询的女孩,虽然工作了四年,但总是觉得自己没有什么特别的能力,她的口头禅就是“我太差了”。可是当我深度帮助她分析过去的几段工作经历后,发现她其实在两段工作经历里曾独立完成了一些比较重要的项目,并以一种创新的方式解决了项目中遇到的障碍。这是一种不错的可迁移能力,但是她自我批判的习惯让她感觉不到自己的好,因此非常不自信。
在上一个深度案例里,我给那个大男孩布置的作业,其实是对记忆体操控我们情绪能力的正向应用。
自信的一个重要来源就是对自己具备的能力和优良特质的笃定。当遇到挫折或别人给予的负面反馈时,我们会很容易忘记对自己本身所具备能力的自信。尤其是那些因为过度自我批判而自卑的人,更需要学会坚持不懈地做一些练习,来帮助巩固内在对自己的一些能力和特质的笃定。你可以通过每天重复自己的这些优良特质和能力来把它们刻入你的记忆。这样你就能在被外部打击的情况下迅速想起这些特质和能力,避免陷入自我批判和负面情绪,以平常心去对待挑战。这就是记忆体的正向功效。
反编码你的思维记忆,提升自信
以下几种方式可以帮助你迅速想起自己的优良特质。
过了一段时间,我收到了这个男孩的微信,告诉我他已经搬出父母家了,准备以这次为起点,让自己能够更加独立地去面对和思考问题。他最近状态也很好,按照我布置的作业,一点点回顾自己之前的决定和失败。看到那个大男孩经历多次打击和失败后走了出来,重新开始,找到了自己热爱的工作和人,我感到很欣慰。相信在摆脱过去的记忆、完全接纳当下的自己之后,他会拥有更加广阔的世界。
1.每天早上对自我进行日常肯定。日常肯定是指,每天时不时向自己重复概括你所希望拥有的特质和你已经拥有的特质的肯定性语句。以下是我写的肯定自己的句子:
和他完成这次谈话后,我除了替他感到开心之外,也不自觉地想到了自己心中一些还未被解决的“小孩”。反观我们自己,其实小时候或多或少都会有没有处理好的情绪,积压下来就形成了不愉快的记忆。在我们还没有形成一个鲜明的自我时,我们就已经被很多外界因素影响了对自己的判断:成绩不好,自己不值得被爱,我没有出息,等等。这些内心中的声音会在不经意间跑出来影响我们,让我们再次否定自己。但正视这些声音需要极大的勇气,它需要你重新审视自己和他人的关系,还有自己内在的自我需求。想到这里,我希望自己也能具备这样的勇气。
我是一个善良、坦诚、坚强、聪明好奇、积极乐观的人,这是我值得存在和被爱、被关心的凭证。
就像这个男生一样,在他“内在小孩”的记忆中,他是一个对长辈和权威人士言听计从、希望得到长辈认可的人。他的“内在小孩”十分拘谨,害怕被否认,这种害怕在小时候投射在父母身上,长大之后,这种对长辈认可的追求和对自己的不自信渐渐投射到了更多比他年长或者更有经验的前辈身上,从而导致他做出冲动的决定。这也是一个把过去的自我误认为是当下自我的案例。
我通过创造和帮助别人来获得社会意义上的价值。
很多人都有“内在小孩”的记忆。虽然他们长大了,却因为小时候的一些情绪被压抑、需求没被满足、错误的信念被内化(例如我很笨,我不会成功),而在心里留下受伤时的反应。这些受伤的记忆会藏在他们心里,在他们成年之后继续发芽,对他们产生各种负面的影响。这些没有处理好的“内在小孩”的记忆和情绪在后来被触发时,他们往往找不到情绪的源头,不明白是什么刺激了自己反常的行为模式,因而无法解决,就好像一个封闭的阀门被打开,却不知道它因为什么而被打开。
我有一颗爱自己、爱他人、好奇、感恩的心,我能够自己给予自己自由和快乐。
“好的,顾老师,我会按照您说的去做,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一个真正自信的人。”
我的未来有无限可能。生活也会给我带来无数的惊喜。
“对,你要不断地这样告诉自己,每当发现自己陷入之前极度摇摆的情绪时,你就要有意识地让自己走出来,去寻找是什么让你又陷入了自相矛盾,触发了你的不自信。这是需要不断训练的,但我相信你可以做到。其实在日常生活中,你可以通过很多方式去记录自己的变化和一些反常的决策或行为,比如写日记。这些记录可以让你有意识地去看当时自己的矛盾点在哪里,是什么让你做出这样的决定,从而找出你行为中的固定模式。一旦意识到有一些偏差,你就可以积极地做出改变,并继续记录自己的改变。久而久之你会养成经常反思的习惯,这样就能让改变更加长久。都说到这里了,那我给你布置个任务吧:从今天开始,每天记录下自己做重要决策时的思考和原因,当你又进入以前那种模式时,记录下自己的情绪和思考,看看是什么把你又拉回过去,然后努力把自己拉回到当下。”
当你每天定时重复这些句子时,请你感受一下自己大声朗读时内在的感受。很多人都会觉得自己更有力量了。随着时间的推移,你会发现里面的一些句子会慢慢不起作用。这多半是因为你已经把它们内化了,或者它们不合适了。这时候你需要不时地给自己写一些新的、能带来内在感触的句子。当你陷入自我谴责或低迷情绪时,把它们拿出来高声朗读一遍,也能帮助你摆脱这些负面情绪,更好地坚持对自我价值的肯定。
他看着有些害羞:“嗯。我已经不再需要别人的肯定了,我不应该沉溺在过去的失败里。”
2.提醒卡片。在一张卡片上用硕大、醒目的字写下简短的赞美语句,然后贴到你会经常看到的地方,比如梳妆台上、镜子旁边、电脑附近、工作台周边等。有的人也会买一些冰箱贴,把这些纸片贴到冰箱门上,这样每次开关冰箱门时都会看见这些语句。另外你也可以制作小一点的卡片,把它们放到钱包里,或在你的智能手机上设置每天的定时提醒,而提醒内容就是这些鼓励自己的语句。
“那你说一遍吧,现在。”我对他点了点头。(这里我其实是希望可以培养他持续实践的意识。)
3.图像回忆。尽可能地回想起你展现自己优点和能力的时刻和情形:回忆当时发生了什么,你处在什么样的环境里,别人对你的反馈是什么样子的,你自己的感受又是怎样的。
“嗯。”他好像信心大增,背挺直了不少。
因为人的记忆是源于一个又一个图像,所以当你回忆起这样的场景时,就很容易被带入这样的场景,从而缓解情绪上的紧张和不适。图像也是最容易让人产生代入感的方式,如果你能经常练习,那下次碰到棘手情形时,要再回忆起这样的图像就会非常容易。这些情景会把你带到当时的记忆和感受之中,在这种情况下,你就能以一种不一样的态度去处理当下的问题。有的人也会直接用自己敬佩的对象来代入,比如遇到危机时,我的一个朋友就会问自己:“如果丘吉尔遇到当下的情况会怎么样?”我这个朋友非常崇拜丘吉尔,对他的事迹了如指掌,因此做这种模拟也得心应手。这其实是通过别人的记忆体来唤醒自己不一样的态度和处事方式。
“其实在和你聊天之前,我也向你的CEO了解过你,他对你的评价很高,他觉得你学习能力强,做事也很积极,是非常有潜力的。这也是我们会有这次谈话的原因,他希望你能够找到自己的问题,这样你才能有更大的提升,才能在团队中去带领别人一同提升。今天的对话是一个很好的开始,你意识到了自己的问题的根源,但改变是不会自己发生的,你要让它发生,你要告诉自己,你已经不再是那个需要得到别人肯定来证明自己的小朋友了,你也不应该给自己贴上失败的创业者的标签。”
这是我的一个学员的例子,她想验证自己是一个风趣幽默、精明能干、善于倾听的人。
听到这里,他好像也松了一口气。
风趣幽默:公司的总经理平时特别严肃,但是每次都会因为我说的一些笑话而大笑,还经常夸我是个很有幽默感的人。
“这就对了,”我笑了,“你已经不再是那个过去的自己了,你要包容接纳过去那个失败的自己,这样才能真正走出那段时间带给你的自卑。你要谅解当时无法反抗的自己,这样才能放下追求别人认可的执念。永远不要因为某一个点的自己,而否定了全部的自己。”
精明能干:我在全公司300个销售代表中排名第三,对于才入行两年的人而言,这绝对是不俗的成绩。
“之后我会注意的,以前我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问题的根源,所以缺乏对自己行为模式的判断。现在我意识到了,以后会尽可能去改变的。”
善于倾听:李丽的朋友似乎并不多,她碰到烦心事时总会来找我倾诉。
“我并没有质疑你的CEO的意思,我也和他接触过,你说的这些我都同意。但问题在于:一、你需要分辨清楚你对有更多资历的人的崇拜和听信是基于理性的思考和判断,还是仅仅基于他们是前辈?二、你需要做到能够让自己和他们分离,他们对你的认可不应该对你造成情绪上的影响,你才是那个最知道自己、最应该对自己的行为和方向做出判断的人。”
她也可以在每个例子里补充更多的细节,比如总经理笑时的声音、表情和动作是怎样的?当她帮助李丽后,李丽说了什么?这些细节可以强化我们的图像记忆,让这些记忆体更好地发挥出正向的作用。
他听我这么一说,好像突然意识到了什么,叹了口气说:“哎,顾老师,我之前从来没有这种意识,我对一些前辈或我比较敬佩的权威者有盲目的崇拜。这好像对我来说是一件挺自然的事,自然而然觉得他们做的很多决定和事情特别正确。”
如何通过被遗忘的记忆打开过去的心结(深度案例3)
我在他的回答中隐约感受到了那种希望被认可的焦虑:“你这个回答让我感觉你把对长辈的无条件服从和崇拜转移到了你的CEO身上。你怎么看?”
这是一个由记忆体带来不良潜意识影响的案例。
“我很喜欢现在的公司,CEO特别照顾我们,一日三餐全包,为了让我们不断学习提高,还可以报销买书的费用。他特别有远见,特别好学,奠定了整个公司的文化和工作氛围。就是他让我来做咨询的,他想帮助我提升。希望我没有让他失望。我周围的同事也都很棒、很有趣,我觉得现在我内心充满了温暖,能力也在不断提高,而且在做很有意义的事情。”
这位来访者同样有着亮眼的简历:毕业后加入知名影视公司,后来成为独角兽公司的高管,又自主创业成立了一家有口皆碑的公司。每每看到这样的来访者,我就会很有感触:其实自我剖析、自我探索远不只是失败者、受挫者的任务。获得一定成功的人,或是被社会认可的成功人士也会有困惑和盲区,人的认知越高,越能了解提升认知带给自己的价值,也越想寻求新的突破。
“人永远是在变化的,就像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在不断变化一样。你把现在的自己锚定在小时候受到责备的时刻或是创业失败的那个时刻,却没有看到现在自己的进步和不同。你说你希望别人不要因为你过去的成绩去评判你,但你是否就在用过去的失败来框定你自己呢?如果让你评价一下你现在的状态,你会怎么说?”我希望他能重新给现在的自己做出合理的评价,从而正视当下的自己。
想着,我听到了敲门声。
他点了点头,认真地看着我。
“请进!”我期盼地抬起了头。
“现在你在一家发展前景非常好的互联网公司,你的同事和老板都对你非常认可,我看到你的介绍里写着你后来也回去完成了在××大学的研究生学业。你已经不再是那个小时候放错碗筷位置就会受到责备的小孩了,你在负责一个有千万用户的产品。你因为某个时间点的自己,对自己进行了评价,并且否定了自己。”
“顾老师您好,久仰久仰!我是艾伦,很高兴见到您。”说着,他礼貌地和我握了一下手。
他双臂交叉支撑在桌子上,身体前倾,表情显得十分紧张,嘴巴抿着,眉头皱着。看得出来,他在很认真地消化刚才的对话。
“你好,艾伦。”我重新坐了下来,还没等我调整好椅子,他便直截了当地进入了主题。
“你这样的情绪其实不难理解,因为你之前并没有找到自己矛盾的原因。一方面,你想用行动摆脱之前的自己,摆脱那个‘听话’孩子的形象,你想要挣脱,甚至有些叛逆。但另一方面,你没有意识到,在你想做出这些改变的同时,你的潜意识却不自觉地让你再次选择听从长辈的话,活在长辈给你设定的框架里,包括你对长辈的回忆,也都是正向的,似乎没有任何问题的。这种选择性的叙述也许是为了维护你所做的听长辈的话的选择,但其实深度挖掘一下,你并没有忘记那些不愉快的回忆,所以你从来没有真正摆脱那些束缚。这种矛盾意味着你在做很多决定时其实并没有经过充分思考,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从而做出次优的甚至是违心的决策。这样错误的决策继而让你陷入一个困境,但你却找不到问题的根源。时间久了,你就会更没有自信,态度更加消极。”
“顾老师,我想您很明确这次我来咨询的目的,我们也不用过多客套了。我想就我自己的一些行为和您聊聊,让您帮我分析分析究竟是什么在驱使我一次次做出让自己后悔的决定。我好像找到了一点规律,但又感觉摸不太透。”
他越说越激动,激动中透着他想要改变却无从下手的无奈。很多时候,童年有关自我弱小无助的记忆会一直延续到长大之后,在处理很多事情中潜移默化地影响我们的表现。
“你是个追求效率的人。”我笑了笑。他这一番直白的开场让我有些惊喜,不仅是因为他的坦诚,也是因为他是一个会自我反思的人,并且在来到这里之前已经自行做了准备。他一进来就直切主题毫无废话的行为告诉了我:他不会浪费时间。但同时,我内心也出现了一丝担忧:这种对效率的追求如果过度,可能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
“其实,我对这段创业经历一直抱着否定和拒绝谈论的态度,它让我感到自己十分弱小、十分无助。我也不想让别人觉得我是一个失败者,尤其是我身边那些认识我的人、支持我的人。我从来没有从您说的这个角度去审视过自己,我会经常思索自己到底是什么样的,但又不知道该怎么去改变,只能任由我的情绪去波动。”
“那我们就开始吧,说说你都注意到了什么问题。”
“但你在潜意识里还是没有完全放下别人的看法,尤其是长辈的,所以你会反复出现矛盾心理,也会来回纠结。这一点在你创业时就表现了出来:一面极度自信,想要快速证明自己;一面极度自卑,投资人无所谓的态度让你一直记到现在,成为一个心结。我们一开始交流这次创业失败的经历时,你一直在逃避自己的过往,我感觉你现在还是会游走在自信和自卑之间,在如何证明自己上挣扎着。”
“我先讲几个在工作上碰到的事情吧。这件是近期发生的事情,我刚搭建好现在的创业团队,对这个团队有很高的期待,对他们的要求也相对严格。可能是因为我的要求太严格,对项目的进度也催得很紧,让大家不太理解,进而团队产生了一些抵触情绪,最后导致我们的产品出错了,接下来等着我们的当然就是产品短期内口碑下降和用户退订。当时我的情绪是比较愤怒的,我无法忍受产品质量下降和用户体验变差。刚好我当时不在国内,就在微信上非常严肃地训斥了他们,然后更加严格地要求之后的表现,愤怒让我完全关闭了和他们的交流通道。现在看来,我觉得自己当时的情绪控制得非常不好,应该更有耐心一些。”
“嗯……我其实做过一些尝试……您刚刚问我为什么想出国留学,我之所以一进大学就下定决心出国留学,就是因为我想通过去美国来逃离我的父母。”
我听完之后,倒觉得可以理解他当时的心情:“其实这种情况的出现是可以理解的,毕竟这直接关系到产品的质量和口碑,而你的公司口碑向来很不错。我觉得你感到紧张、发脾气是正常的反应。不过,这件事能引起你的注意,是因为经常有类似的事情发生吗?”
“你尝试过按照自己的想法活吗?”
“您说得没错,顾老师。我回想了一下,类似的事情其实发生了好多次。有一次一个技术主管出错了,我说了一句很重的话让他不再犯错。我后来想想真的是太不合适了,我传达出了很强的对错误零容忍的信号,让他对犯错产生了很强的排斥。而他作为技术主管,会把这种心态带给团队其他执行成员,这样反而会扼杀团队的创造性和尝试突破的动力。事实上也是,我感觉这之后团队变得有些中规中矩,大家对于反馈新想法都不太积极了。现在想想,我不应该那么冲动地谴责我的技术主管,而应去构建更深的信任和合作,这样才有利于长远发展,而我却差点把我俩的关系闹僵了。”
“我……我不知道……但您说得没错,我是想要挣脱的,我内心是有点叛逆的。可能是因为父母逼我逼得太紧了,让我想从中挣脱出来,想要按照自己的想法去生活。”
“还有类似的事情发生吗?”我开始慢慢在这些事情中看到一些相同的点,但还不太确定,我想了解更多的情况。
我想要听到他的反馈,于是问道:“你觉得你现在还处在一个一边需要肯定,一边想要挣脱的状态吗?”
“有,我在独角兽公司工作时,有一次我们公司要去参加一个展览,因为缺人手,我安排了团队的社区经理来主导这个项目。她也很早就表达了希望能够锻炼营销能力的愿望,加上她负责手头上的项目时表现得也很不错,我就给了她这个尝试的机会。不过我当时挺担心的,因为这个任务比起她之前负责的项目要复杂不少,而她又缺乏相关经验。在之后几次推进项目的交流中,我发现她缺少对这个项目整体性的思考。比如,各个板块的目的是什么,潜在的问题会有哪些,风险会有哪些,这个展会如何和我们其他的营销媒体配合才能达到最佳效果,等等。我当时特别着急,以为她忽视了很多细节,时间上又很紧张,所以我异常烦躁,当时甚至强迫她按照我的方案一板一眼地执行。我能感受到她的失落,但没办法,我很着急。后来有个同事主动提出协助她完成方案,并且保证我满意。经过一天的讨论后,他们给了一个我感觉很不错的方案,我就让他们去操作了。最后这个活动的效果非常好,我们的展位还被评选为当天活动的最佳展位,吸引了很多大客户。这件事虽然最后圆满解决了,但我对当时自己在情急之下做出的决定有很多反思。那位社区经理虽然经验少,但事实证明她最终还是高质量地完成了这个任务。我的方案不一定是最好的方案,我也没有尝试着理解她的难点,最后反而以压迫的方式尝试改变她的想法,这对我的合作伙伴来说是一个不被信任的体验。这几件事都是因为我的情绪焦虑差点导致很糟糕的结果,甚至差点让合作关系崩裂。把这些事情放在一起想想,我有点后怕,万一以后再出现类似的情况而我没有控制好情绪,会不会就没那么好运了。”
“但在创业过程中,你虽然一开始因为前辈的建议开始创业,却没有在创业的路上开放地听取更多的建议,而是一味地想要证明自己。你也多次指出想要尽快获得投资来证明自己,却没有好好地思考产品。你似乎一边在不断地寻求长辈的建议和肯定,一边想要挣脱出来证明自己,让自己不再活在他们的肯定中。”
“首先,我想说的是,你能够这样去反思总结自己,这种行为非常值得肯定,说明你已经在慢慢发现自己的问题了。在我去剖析之前,我想问一下,你对自己在某些项目上的决定和行为是否有过类似的感受呢?”我问这个问题的原因是,在通常情况下,对于记忆体的分析需要由多个经历来做辅助和总结,这样才可以避免以偏概全。
说到这里,他似乎陷入了深思:“好像是这样子的。好像我的确把他们当成了和父母一样的长辈。”
“嗯,我想想……哦,还真有一个,我不知道是不是直接相关,但这件事给我的印象特别深。是这样的,我之前在独角兽公司时,负责新产品的孵化。当时有一个小伙伴提出了一个新的产品创意,我回去思考了一下,决定不支持这个项目,因为没有清晰的应用场景。但其实它是有一个应用场景的,只是我觉得它和当时市面上一些已有的产品没有什么太大区别。后来我又有些纠结,还是决定通过这个项目,但因为时间上有点晚了,导致这个项目在发布前就被扼杀了。现在回头看看,那个项目其实和国外现在流行的一个产品特别相似,理论上前景会非常好。说实话,如果当时我当机立断推进这个项目,说不定会成为一个爆款,不过现在后悔也来不及了。我不知道这个是不是也和前面那些事情很像,但这件事的确一直是我心里的一个结。”
“听你刚刚的描述,你应该是个特别听话的孩子,遵从父母的教导,并且想做到最好来获得他们的肯定。父母在你心中应该是很权威的形象。”我突然想到了一点,“我想A和你的合伙人在你创业开始时也是这样的角色,他们给了你很多‘教导’和‘建议’,而你因为他们的肯定,想要去尝试并且做出成绩,让他们看到对你寄予的期望并没有落空。”
“谢谢你的分享啊。我一开始说你是个很有效率的人,但现在我想稍微修改一下这个评价,你看起来更像是一个有些急躁、不太有耐心的人。你想第一时间获得结果,但这样的急躁往往让你错过了很多。以我们的谈话为例,你直接进入主题的方式可能在你看来是一种追求高效、为自己争取更多时间的方式。可是我们毕竟是第一次见面,你丝毫没有顾忌到这是不是我能够接受的风格,甚至没有让我说什么话。虽然我并不介意,但你并没有考虑到这种方式会不会一开始就让我产生抵触和反感的情绪。你说呢?”
他又一次陷入了沉默。慢慢地,他眼睛有点泛红:“我其实很难受,在家里好像没有任何自由,但是我没法违背他们,他们毕竟是我的父母啊!”
“顾老师,您这么一说,我的确觉得我的开场方式有些不妥当,看上去是追求效率,其实是想赶快得到结果。”
“你很在意他们的肯定,但感觉好像又很矛盾。”
“没错,回头看看你的这些经历,也是相似的,其实你自己分析得也都挺到位的。我们再试着整理一下,第一段关于产品质量下降的经历,最开始的起因是你在刚组建完团队之后就马上带入了高压力、高强度的工作模式。你是不是刚和团队‘打完招呼’,就‘直接进入主题’,开始了项目,没给团队留有反应的时间?你的急切让你始终都没有感受到你的团队逐渐堆积的抵触情绪,你的急功近利让你忽略了对身边所有人的情绪的感知。”
“我在家被要求自己叠被子、叠衣服,一定要叠得像豆腐块那样平整;所有东西都必须天天擦拭,一尘不染。水如果开大了,灯如果不关都会被说不惜福。我不能躺在沙发上,只能坐着,吃饭时坐姿一定要端正。见到亲戚朋友,要面带笑容、亲切热情,其实到现在他们也还是会继续强调这些,好像我还是那个小孩子。”说到这里他叹了一口气,“我记得小时候有一次吃饭时我把碗筷放错了位置,被他们训斥了很久。不过我也慢慢养成了这些习惯,得到了他们的肯定。”
他皱着眉头,频频点头。
“他们对你的高要求具体表现在哪里呢?”
“我们接着看你说的第二段经历。同样地,你说自己说了一些比较重的话,这也是你着急的表现,你的心急让你无法容忍错误,你不允许别人影响你心中的‘效率’。你对待那位社区经理也是,你去压迫别人,强制别人,让他们跟上你的速度,但你忽略了每个人的差异,你直接否决了他们的可能性。”我停顿了一下,看到他仍然是用力地点头表示认同,但他身体前倾,几乎要离开座位,这似乎又向我发出了他开始“心急”的信号。
“我爸妈是做生意的,经常早出晚归,在家的时间不太确定,但他们对我的培养完全没有因此懈怠。他们都有特别高的自我要求,诚信、节俭,有奉献精神,因此对我的要求也很高。他们一直很支持我,不论是留学还是创业,都愿意掏钱让我去做。”
“我之所以想听一下你最后的那个事例,是想看一下当事情发生在你自己身上时,你对自己是否也同样不够耐心。事实证明,你对自己的包容度也不高。对于创新产品,一般最开始的点子都是粗糙的,需要慢慢打磨的,可是你没有给这个产品机会,也没有给自己等产品慢慢被打磨出来的机会。你对自己也是比较着急苛刻的,想尽快看到结果。虽然你最后改变了主意,发现自己对于一个本就应该是不完美的产品创意过于心急了,但从整体来看,你的每个决定都像是赶着去做的,没有给自己好好思考的时间,也不给别人证明自己的时间。”
“你提到了父母对你多次的支持,可以和我说说你的家庭吗?”
他舒了口气,但马上又皱起眉头:“是的,顾老师,你说得挺对的。我也渐渐意识到了这些问题,虽然没有像您这样系统总结,但我心里其实大概也知道是自己过于着急,包容性不够。可当事情再次发生时,我往往还是被情绪主导,没能吸取之前的教训,过于匆忙地做出判断。不知道您是否有帮助我改变的建议呢?”
说到这里,我想深挖一下为什么他在自我怀疑时,A和他的合伙人这两个都不太了解他的人对他说的话和鼓励会成为他判断的标准。加上之前他反复强调父母的支持,我想也许家庭会是一个切入口。
“别心急,我们一点点来。”
“我当时的状态更像是在一个不自信的状态下,忽然得到认可,然后想抓住那个认可,进而得到更多的认可。但我内心是毫无把握的,只能用另一种极端的状态去让自己保持亢奋、充满斗志的状态。可能也觉得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团队相信我,现在想想或许更多的是让我相信自己可以吧。尤其是我一开始收到了很多鼓舞,我努力抓住了那些正面的声音,而无视了其他声音。”
“哈哈,是的,我又想直接跳到答案了。”他放松了下来,靠在椅子背上,露出了一丝若有所思的微笑。
“说出这些需要很大的勇气,很感谢你对我的信任,也谢谢你真诚的分享。”他的人物形象在这个故事中越来越鲜明,我试图去把他口中的零散故事串起来,“你在研究生阶段的挫败感,与其说让你对成功更加渴望,不如说让你对再次失败产生了极大的恐惧。这时为了逃避成绩不好的后果和找工作,你选择了创业。而创业这根救命稻草并没有你想象中那样顺利,但你依旧选择盲目前进,并且在创业初期选择把重心放在融资上,却没有想清楚产品怎么做。其实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并不是你过度自信,而是你过于急切地想要证明自己,证明自己不是一个因为挂科而没有前途的学生。这也说明了为什么在之后碰到阻力、听到负面反馈时你的反应会如此强烈,因为你害怕再变回那个没有选择、没有出路的状态。所以与其说你当时的状态是过度自信,不如说你在掩饰自己的不自信。你再仔细回想一下当时的状态,你会怎么描述自己呢?”
“你会反复出现同样的问题,是因为你并没有从症结上解决你的问题。”我接着说, “心急、急功近利只是最后的呈现形式,我们需要找到这些结果背后的原因,那样才能根治。”
他在说这整段话时都没有看我,直到说完,他才抬头,眼神却有些刻意躲避。
“好的顾老师,我跟着您的节奏,慢慢找答案。”他把椅子往前挪了挪,脸上露出了期待的表情。
“在有挂科的情况下,我继续读研或者找工作都会很难。虽然我和学校商量好了之后补修,但当时的我在那个环境中感到极度迷茫。到××大学读研之后,身边都是来自清华、北大这类学校排名很靠前的同学。我不仅就读的本科院校一般般,本科和研究生学的专业还不一样,这给我的学习增加了很多难度,我一直有很强的挫败感。”他稍作停顿,似乎要再鼓起一些勇气,“互联网就像是我当时抓住的最后一根稻草,而且父母当时也支持我,虽然他们并不知道实情,却给了我一笔启动资金,我不想让他们失望……说自己是休学去做互联网创业,会让人感觉我很酷,也不会过多追问我找工作如何、成绩如何……我不希望被人评头论足。”
“你一直表现得很匆忙、很着急,好像在追赶什么。你能否回想一下,你之前是否错过了什么重要事件,或是有什么事,你觉得是由于你行动不够快速而出现了不好的结果?不管那些事是什么时候发生的,小时候、上学后或工作后,都可以。”
他紧紧地皱着眉头,仿佛回到了当时得知自己挂科时的状态,焦躁、不安。他拿起桌上的一瓶水,拧开喝了一口。
他看上去很努力地在想,但很快给了我一个否定的答案:“没有啊。顾老师,我感觉自己好像一直就是个急性子。你也听了我刚刚分享的个人经历,其实我也是近期才发现自己有这个问题的,之前我一直没有意识到自己是这样的。等我意识到了,追溯回去,才发现有很多类似的事情和问题,但我也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因为什么事开始这样的。我做事好像一直都挺赶的,也没有因为行动不够快速而错过什么特别的事情。”
他还是紧锁眉头,似乎在做一个很慎重的决定:“顾老师,你说得对,也许我应该趁着这个机会正视一下当时的自己了……当时那两位前辈的话只是推动我进入互联网的原因之一。其实我不是主动休学创业的,我知道说自己休学创业会让自己显得很有勇气,但事实上我读研的最后一个学期,有一门课挂科了,这也就意味着我是拿不到毕业证的。”
“嗯,我能理解,其实很多时候导致一个习惯或一种行为模式形成的因素在很早就生根发芽了,只是当事人不知道。你可能是因为没有及时面对并解决某个时候发生的一些事情或是你心中的疑虑,才一直保留了这样的思维模式、行为模式。我想听听你的成长经历,你可以和我分享一两件在成长阶段让你印象深刻或对你影响比较长远的事情吗?”
我问完后,房间里安静了下来,我好像可以听到他调整呼吸的声音,我很期待这一次能够听到他真诚的自我剖析。
“嗯,这个我要想想。”他开始低头思考,“我觉得好像没有什么对我影响特别深远的事情。可能有吧,但我一下还真的不太能想起来。”
“我还注意到一点,你当时毅然决然选择进入互联网,究其原因似乎是两个在你看来比较有经验的前辈对你进行了一些引导,让你萌生了这个念头。但这两位前辈和你的交集及对你的了解并不够多,在这样一个高风险的事情上,你想过为什么他们的话对你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吗?”
有时候,记忆体的起源会被埋藏在潜意识的底层,需要慢慢挖掘或特殊事件的触发才能被回忆起来。我能理解他突然被这么一问时,可能没办法马上想起来。他这个特质也许是潜移默化慢慢形成的,而不是一些重大事件促成的。于是我尝试着把问题更细化一些:“没事,这个问题可能太过笼统了。要不我们从家庭开始说起吧,你可以和我描述一下你的家庭、你的父母。”
他皱了皱眉,换了换坐姿,显得有些局促。
“嗯,我的父母关系不是很好,他们在我比较小的时候就离婚了,我还记得他们会争吵,后来我就和母亲搬出来住了。那段时间还蛮辛苦的,因为条件一下子就变差了。不过虽然是在单亲家庭里长大,但我的妈妈非常爱我,也很呵护我。所以从整体上来说,我的成长环境还是充满了爱的。”
“你不用紧张,我知道这对你来说是一段失败的经历,你可能也做了一些现在回想起来极其错误的决定。但这些都不是关键,你已经重新开始了。关键是我们如何重新去审视之前的决定,找到当时做决定时的盲区,从而避免下次再犯相同的错误。可你现在的回答好像是在逃避我的问题。你的专业和互联网离得很远,但你因为A的鼓励和分享就确信毫无互联网背景的自己应该一头扎进互联网,这显然不是一个深思熟虑的结果,有着巨大的风险。虽然你会强调自己的过度自信,但是当质疑出现之后,你又立刻受到打击,觉得自己不行。这当中似乎有一些前后矛盾,你觉得呢?”我希望能够引出他内心真实的想法,如果他不愿意真诚地坦露自己,我们的谈话只会在原地打转。
我觉得家庭的一些不幸经历可能会是一个切入口,于是我决定追问一下:“你说到家庭环境在你和母亲搬出来之后变得不太好,你能具体描述一下吗?你觉得这个过程中你情绪上的变化是怎么样的?”
沉默了一会儿之后,他吞吞吐吐地说:“我就是觉得互联网一定是大势所趋,A这样有经验的人也认可,加上我又找到一个挺有经验的联合创始人,好像一切都妥了……”
“顾老师,我知道您的意思。那段时间虽然在物质上比较窘迫,但和母亲搬出来之后,我一直过得挺好的。我也说到了母亲对我十分爱护,让我能够健康地成长。我倒觉得这段时间自己反而变得更加轻松了。那段时间的生活条件的确不好,但我也通过自己的努力过上了现在的生活。您看到了,虽然我现在不是大富大贵,但给我母亲一个好的生活、给我自己一个好的生活完全不是问题。我不觉得这是我焦虑的原因,毕竟这已经不是一个问题了,我母亲也很满意现在的状态,我也很开心能够给她一个好的生活。”
“化工专业?这个专业和互联网离得还挺远的。看来你当时真的是下了很大的决心转做互联网啊!你一直说对当时的自己特别自信,当时哪些因素让你觉得自己会很快适应这个跨界的选择呢?”
他没有描述什么细节,也没有具体地去回忆那段时间,但他回答时一脸轻松,神情笃定,好像自己思考过这个问题,以及父母可能给他带来的影响,再问下去也不会有什么结果。他毫不拖泥带水的回答让我感到似乎方向错了,于是我又试探性地开始询问一些别的方面:“看来你也思考过家庭可能带给你的影响,既然你这么肯定这个坎已经跨过了,我们就找找看别的方向,你经历过什么特别有挫败感的事情吗?”
“我学的化工专业。”
“嗯,我觉得我前面提到的每件事情都让我有挺大的挫败感的,尤其是现在回想起来,感觉自己在处理那些问题时如果更耐心一点,现在可能会大不相同。但您要是问有没有什么事情比前面提到的那些更让我有挫败感,我一下子好像还不太想得出来。顾老师,我知道自己好像没有给您提供什么特别有用的信息,您让我再想想。”
“你读研究生学的什么专业?”
“没事,不着急啊,这其实很正常,大部分人都需要梳理一下才会对过去的事件对自己造成的影响有一些概念。你可以慢慢地去回顾一下自己的过去,可能是一直埋在心里的事情,涉及家庭、工作、亲密关系、学校等方面的,都可以想一下。”
他没有正面回答我的问题,却强调了父母的支持,他应该很在意自己的决定是否被父母认可。
“嗯,顾老师我明白,我可能要花时间想想。您介意我再和您约一次吗?我想回去系统性地思考一下,我现在脑子里想不出什么事情。”
“我一进大学就想好了要出国,所以当时准备得很充分,我的成绩、课外活动、科研经历等,整个准备过程都很顺利,进入了××大学。虽然没申请到奖学金,但是爸妈都很支持我,他们出了全资供我读书。那不是一笔小钱,我很感激他们,而且之后创业他们也没有多问,就给了我一笔启动资金。”
很多时候,休息一下也是一种很好的方法,可以让一个人有新的想法和灵感。“没问题,那我们约下周同一时间吧。”
“我们随便聊聊你出国读书的那段经历吧。当时怎么想到出国读研究生呢?”
这一周里,我又反复回忆了他分享的故事和后来我问他的几个问题,以及他给出的答案。我很确定他着急做事的倾向性是很早就有的,早到他可能都没有意识到是何时开始的,这才会让他从有意识以来就一直重复着这样的行为模式。我的目光重新聚焦在了他父母离异这件事情上。经历父母离异,又在母亲一人的养育下长大,小时候他必定经历过一些很重大的事情。这些在他看来已经不算什么事的经历,在当时真的得到彻底解决了吗?这么想着,我打算下次交谈时无论如何都要再深挖一下家庭这块,让他多说一些细节。
更加深入的交流让我发现,他一直在强调自己当时的过度自信,他创业一路的不顺和挫败感证明了他最初对自己有认知误差,没能正确地评估自己的能力。那又是什么让他如此自信地休学创业,盲目地向前呢?我尝试找到这背后的原因。
很快第二次会面时间就到了。他走进房间,脸上带着笑容,和我简短地打了招呼,坐下后从包里拿出了一个小本子,上面写满了字。“顾老师,这次我可是有备而来了,哈哈。我其实也不太知道哪些故事有用,哪些没用,但我把我能回想起来的一些故事都写下来了。希望这次的交流能够有一些突破。”
“我一直想通过这次创业证明自己。我觉得我的想法没有问题,我在创业早期甚至在只有一个想法、没有做出什么实体、没有什么用户的情况下,就得到了孵化器的支持,我的思考和能力都得到了肯定。我当时对自己过度自信,甚至有些膨胀,盲目地相信自己的创业想法。我也相信这个团队没问题,我有一个已经工作了五六年的合伙人,他之前在一家挺有名气的公司,然而他愿意放弃之前的一切和我一起创业,有他的扶持,更是锦上添花。我花了大量时间去修改、完善商业计划书,想要尽快接触投资人。我觉得融到钱就能证明我自己,所以当我听到质疑,意识到自己并不行时,我受到的打击很大。”
我看他如此认真地去回顾自己的过去,便决定直接就家庭这方面问下去:“那我们还是先来聊聊家庭吧,上次你其实没有说什么细节。我知道你觉得这不是造成你那些行为模式的主要原因,但是我还是想听一下。”
“这和你一开始踌躇满志、休学创业的劲头似乎不太相符,是创业中发生了什么吗?”我尝试去找寻一些蛛丝马迹。
“那我先流水账地说说我的成长历程啊。上次我也说到了,在我小的时候,我爸妈经常吵架,后来实在是到了无法挽回的地步,他们就离婚了,我跟着我的母亲搬了出来。虽然是在单亲家庭里长大,但从小我母亲一直都对我很上心,我获得的爱绝对不比任何人少。白天她上班,晚上回到家已经很累了,但她还会很用心地为我俩做饭,把家里的事情都打点好。我知道她一直很辛苦,所以随着我慢慢长大,我开始尝试着去帮她分担一些。但这始终是微不足道的,毕竟她是家里唯一的经济支柱。”
他停顿了一下,若有所思道:“是的。”
从他的语气里我可以听出他对母亲的心疼,也感受到了一些歉意,当然更重要的是,他的母亲在他心中是相当有分量的。
我隐隐从他的这个回答中看到了一些突破口,于是我接着问:“你刚刚对于创业失败的描述很宽泛,聚焦在了产品、融资等问题上,但当你谈论自己时,你甚至还记得投资人的哪个表情、哪个反应让当时的你感到不适,当时的你似乎非常在意他的认可。”
稍作停顿后,他接着说道:“我也努力回想了和母亲一起生活的那段时间里我印象比较深的事情,其实不是某一件事情,而是每次和母亲一起在餐桌上吃饭时她忧虑的表情。我没法准确地形容,但是那个表情好像是累,又好像是焦虑,似乎又有点失神。当然,她把这些情绪都尽量隐藏起来不让我看到,但我还是一个比较敏感的人吧,和她在一起时能很真切地感觉到她在一点点变老。我内心是很难受的,但她不提,我也不敢提。我知道她这么辛苦都是为了让我赶快成长,能够做出一些成绩。我心里都明白,我告诉自己,默默地把自己的事情都做好,不要太过依赖母亲,争取可以早点帮她分担经济上的压力,这才是最好的解决方式。其实我上高中那几年,我母亲真的老得很快,但她还是把累都放在心里。”他越说越激动,原本背靠着椅子,但说着说着,后背渐渐挺得笔直,“其实工作之后我更能体会她的累,一边挣钱,一边还要抚养我长大。”他的言语中多了一些无奈。
“我觉得我尽最大的努力去做了很多尝试。我特别关注如何去融资,如何去招人,如何去写商业计划书。我希望能够尽快融到钱,去证明自己的项目,也想给团队一个交代。但和投资人见面的过程很不顺利。嗯……我还记得那个投资人,他很聪明,很有气场,没等我把创业的想法讲完就开始问我问题,初始用户从哪里来、如何积累用户、怎么推广之类的。这些都不是很难的问题,但我不记得我是怎么回答的了,我只记得我回答得很糟糕。但当时最让我受挫的是他似乎都没有表现出失望,而是一种无所谓的态度,感觉没什么兴趣和我继续交谈下去。那种无所谓,你知道吗,比失望更让我恐慌。”
“你的母亲为你付出了很多,看到你现在的成就她肯定会很骄傲吧,现在你可以让她过上好日子了。”我感觉他性格的源头露出了一些端倪,他讲述这些经历时明显变得有些激动。但我知道这背后肯定有更多的故事,单单是这些描述还不足以让他时至今日仍然受困于那种焦急的情绪。
他略带敷衍的叙述让我感到有一点不对劲,他对决定创业到进入孵化器的描述都十分主观和自信,给了我一个充满活力的年轻人的形象。但他对于整个失败经历的描述仿佛是一个旁观者,所有的分析或多或少有些浮于表面,甚至没有他自己的感受。我尝试引导他做更加具体的分析:“作为创始人,遇到这些问题时,你在团队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呢?”
“我真的是一路狂奔,希望赶快做出成绩。在上大学时我就花了很多时间去摸索,去找自己的方向,这样才能让我母亲安心。等到一毕业,我幸运地加入了一家很大的影视公司,之后又作为高管加入独角兽公司。我当时觉得老天对我挺好的,让我能够尽快给我母亲一个优越的生活,不用一直为我操心。说来也是惭愧,我创业之后比较忙,没法经常去看她,但我知道她是为我现在的成绩开心的。她已经等了很久,我不想让她再等了,她值得过上更好的日子,不用为我操心只需要享福的日子。”
“当时整个团队都没什么创业经验,只是盲目地想要快速发展。大家有点过于自信,也没有花时间好好打磨产品。融资时投资人指出了不少问题,我们决定改变方向做社交时其实也没有特别想好……”
伴随着对母亲的一些愧疚,他言语中的那丝焦急又跑了出来。而他分享的自己和母亲过往的生活经历,让我觉得这可能就是他急功近利的根本原因,他真正着急的是赶快成为家里的支柱,不让母亲再操劳。
“可以具体说说‘种种原因’都有哪些吗?”一个人对于失败的思考和反思,往往可以看出这个人对于自我的认知和瓶颈。我希望能够从他的分析中更加深入地认识他。
“在你刚刚的描述中,每当你说到要挣钱或是要让母亲过上好日子时,你都不自觉地开始紧张,语气有些急迫,我几乎能看到你用这样紧迫的语气去和你的合作伙伴或员工交流的模样。以你现在的状态来看,真的就像你刚刚说的:一路狂奔到现在,做出了不少成绩。毋庸置疑,你对母亲的爱是这背后强大的驱动力。”
“不过后来我们在融资上出现了一些问题,加上其他种种原因,最后这个留学项目没走通,于是我们团队就转型做了社交项目。这是我当时的合伙人的主意,我觉得他之前有这方面的相关经验,就决定相信他,再做一次尝试,但最后也没能成功。”他好像急于结束这段关于创业失败的对话。
“你说得没错,顾老师。其实在这周重新整理过往的生活时,我逼着自己把过去所有的事情都想了一遍,我意识到,虽然我觉得那段经历对我已经没有那么大影响了,但回顾起来还是觉得那是挺难的一段时间。我从大学期间就一直规划着将来,想要尽快找到一份好工作。本科毕业时,我虽然对学术也有一些热情,但我觉得从读研究生和直接工作的投入产出比上来说,可能直接工作能让我更快地有能力保护母亲。”他突然有点哽咽了,“所以我一毕业就找工作了,我觉得在工作岗位上也能够迅速成长,更快地摸索到适合自己做的事情。”
这段描述非常有感染力,我似乎看到了创业初期那个踌躇满志的他,但同时我也对他当时似乎十分自信的状态感到警惕。往往在这时,人们会忽视一些显而易见的问题,或是陷入自己的思维定式难以看清全局。
“嗯,母亲的爱给了你很多力量,也让你有了很多的优势。因为你会比别人想得更早一步,也比别人更有决心和动力。但同时,我有一种感觉:是否有可能你把这种急切的心情带到了之后的每一份工作、每一个项目上?你想要保护母亲的渴望让你成为一个‘冲刺型选手’,事事都想尽早一步做完:想尽早一步独立,尽早一步升职,尽早一步赚到钱,实现你想尽早保护母亲的想法。这种急切可能一开始带给了你不少好处,让你充满干劲,并能高效地完成指标,就算你因此犯了些错误,但可能都不是什么不可挽回的错误。于是你渐渐形成了这样的行为模式,在更多事情上表现得急功近利。而这种行为模式在你带团队时开始发酵,因为这时你不再是一个人战斗,要快速地完成任务,你就得依靠团队,依靠大家齐心协力的合作。但你仍然保持了自己一贯着急的作风,并将这种急切的心态强行施加给了你的团队,影响了他人的工作和能力发挥。你缺乏耐心的问题因此被突然放大了,让你无法逃避了,于是你想寻找突破口,解决这个问题。”
“被孵化器认可之后,整个团队就像打了鸡血一样。其实一开始孵化器的工位还不够,要等一个多月才能腾出来,但大家丝毫不在意,当时也没有其他特别适合办公的地方,我们就在孵化器旁边的咖啡厅没日没夜地工作。我当时状态很好,即使在不那么理想的工作环境下,每天也很开心,大家每天都在畅想之后小有成就的模样,甚至是得到市场、投资人、大众追捧时的样子。看到自己能够通过一个想法把大家凝聚起来,我当时觉得特别满足。这也让我想赶快拿到融资,让想法落地。”
我说完之后,他看上去有些疑惑:“顾老师,您的意思是,我的急功近利和耐心缺失,是缘于我想要保护母亲的决心?”
“明白了,这位前辈的鼓励和认同,加上这个孵化器的认可,让你更加确定了当时的决定。那我们继续聊聊进入孵化器之后的故事。”
“我有这样的猜测是因为当你说到‘保护母亲’时,你的表情、语调都很不一样。”我接着追问,“是否有一种可能:这种保护的心态逐渐在变质?你想要保护母亲的渴望在潜意识里让你想把每件事情都最快最好地完成。但你没有意识到或渐渐地忘记了,你急切背后的驱动因素是想要保护你的母亲,所以现在你可能已经不知道自己在着急什么了,然而这个行为模式已经潜移默化变成了你的一部分:你想快速地把事业做大,让自己变强,所以你会去追求社会认可度高的事情;你对那些需要试错、回报率可能不大的事情缺乏耐心;你没能及时纠正自己这个特质,是因为你不知道你‘着急’的初衷是保护母亲,所以你觉得每次驱动你情绪的是事件本身和你的缺乏耐心。在下一次犯相同错误时,你可能只会告诉自己宽容一点、耐心一点,但这是没有效果的,因为让你不宽容、没耐心的结没有解开。如果你不能化解心中最深层的焦虑来源,相同的问题还会再次出现,让你继续对自己感到失望。”
“我碰到了A,一位我很敬重的前辈,他当时也正准备在互联网行业创业。我看到他如何积极地争取各种资源,抓住各种机会,为了自己的想法花时间、花精力,我深受鼓舞。他当时给了我很多建议,比如去学习编程,多学习商学院的课程,等等。我听了很多他的分享和思考,看到了互联网的潜在机会,也更加明确了要进入互联网创业的这个想法。”
艾伦再次陷入了思考,片刻后说道:“好像是这样子的。我刚刚快速地回想了一下我毕业以来的工作经历,发现我的确因为自己的‘急功近利’在很多关键事件上能够冲在前面,抓住很多机会,但一碰到长跑型项目,我就比较容易掉链子,或者我就可能不会深度参与。我一直都是急匆匆的。的确,当我开始带团队之后这个问题变得很严重,开始引起我的注意。我一直想让自己更包容一点,但我的情绪还是会上来。”他皱着眉头,“我其实也知道有一个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
他又一次强调了对互联网趋势的判断,我决定顺着他的话一探究竟:“你多次强调了互联网这个趋势,当初是什么让你做出了这个趋势不容错过的判断呢?”
“但我心中还有一个疑惑。你在上次谈话中提到,你觉得通过自己的努力已经可以去保护母亲了,那这个问题本不应该继续困扰你,但你刚刚的情绪波动让我感受到你还有一些心结没有打开。那是什么?会不会是那个更加根源的因素?”
“我的合伙人在创业前就职于一家非常有名的公司,我当时觉得,有他的加入让我向成功迈进了一大步。我们一拍即合,就开始操作当时的项目,方向是为国内留学申请者提供留学咨询信息。这个项目被一个孵化器看上了,他们愿意给我们提供各种帮助,人力上、财务上,甚至服务器,帮我们省下了很多成本,我也没想到我的项目一下子就会得到孵化器的帮助。这给了我很大的鼓励,我坚信自己当时对互联网浪潮的判断是正确的,我们的想法也会被很多投资人认可。”
他若有所思,但没有说话。
我留意到他重复强调了互联网趋势不容错过这一点,看准互联网趋势从而决定创业这件事似乎对他很重要,他想让我记住他的创业动机,但为什么他会担心我没有听到,这个动机对他又有什么样的意义,他却没有进一步说明。这一点或许值得之后更加深入地挖掘一下。
“你觉得现在的你有能力照顾你的母亲,保护你的母亲了吗?”
他的肢体动作似乎没有体现出他言语上的自信。他十指交叉放在桌上,眼睛没有正视我,接着说道:“我之后碰到了我的合伙人。那时他正好也想离开之前的公司创业,我们聊了几次就确定了一起创业的想法。哦,对了,我是休学创业的,因为我觉得互联网这个趋势不容错过。”
他看着我点点头。
“当然。”他的回答没有一丝停顿,“出国读书之后,我开始和学姐学长交流毕业后的去向。我意识到所有人都在谈论互联网,我很快发觉这是时代发展的趋势,是未来的趋势。这些互联网公司做的事情是直接面向用户、对用户产生影响的,这也就意味着在某种程度上自己的影响力也会被放大,我希望能够去影响别人。”
“其实你早就拥有这个能力了。保护母亲不需要你成为最富有的人,也不需要你成为社会地位最高的人。但因为你的盲目,你和你的初心越走越远了,反而让现在的你有些本末倒置了。你把追求金钱和地位放到了首位,它们变成了你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所在。金钱和地位本应该让你能更好地陪伴母亲,但你的母亲在你生命中的比重却越来越轻。你的母亲需要的是更多的陪伴、关怀,是你花时间和她一起享受现在不那么辛苦的日子,而你却花了更多的时间在追求更多的财富上,忽略了她的需求。那么你心里还在害怕什么呢?你还在穷追不舍是为什么呢?”
“我想多了解一下你之前的创业经历,可以说说当时为什么决定创业吗?”
他再次沉默了,这次的时间比之前的都要久。我们两个都没有试图打破沉默。我知道此刻他心里应该像播幻灯片一般回忆着自己小时候的场景。他表情有细微的变化,我感觉到他可能想起了些什么,但是他还欠缺一点说出来的勇气。
我知道他的CEO和他也有过坦诚的交流,因此他应该比较清楚这次对话的目的了。而且他的CEO也和我简单描述过他的一些经历,包括那段不太成功的创业。基于这种信任,在简短的相互介绍之后,我决定从可能发生问题的时间段——他的那次创业开始和他聊。
“嗯,顾老师,我刚刚回忆起了一些事情,也是一些我觉得已经过去了的事情,但可能还是在我心中留下了一些印记吧。其实当您说到我急切背后的原因是保护母亲时,我就想到了一些很真实但又不太真切的回忆。”他没有抬头看我,“我觉得我想要保护母亲的冲动不仅仅来自我们搬出去之后生活的辛苦,或是我想尽快给她一个新生活的急切。”他又停顿了。
听到这番开场白,我不禁又想起他的CEO对他的夸奖,真的是个让人信任、有礼貌的小伙子。
“可能更多的……是因为我小时候没有办法保护她,看着她被我父亲欺负,甚至是被殴打……”他有些发抖,我深知这必然触碰到了他内心最脆弱的地方。他双手紧攥着放在桌上,还是没有看我。
他小心翼翼地拉出面前的椅子,取下背着的书包放到椅子的左侧,确定书包不会倒后端正地坐在了椅子上,似乎一切准备就绪。他面带微笑,看着我说:“顾老师,您好,很感谢您抽出时间和我交流,我很期待这次的谈话。”
“说起这个真的是……”他苦笑了一下,“小时候,我只能蜷缩在房间里,听着外面妈妈的哭声,颤抖,但又不敢出去。那时候我什么都做不了,我恨我的父亲,但我更对自己的无能感到绝望。太无助了!我想跑出去,我想拉着我妈一起逃跑。”讲到这里,他的右手紧紧地捏着他的左手手指,脸上的表情更加清晰地表现出他的愤怒,但他依然没有看我,而是看向了桌角。
“当然。”
“我没法再看我母亲受一点委屈,我没办法想象回到过去的那段日子。那段只能束手无策地看着母亲挨打的日子,我一想到就有一股抑制不住的冲动!我希望我和母亲都能完全忘记那段时间受的苦,所以相比起来,之后在经济上的难就不算什么了。我想,我渴望保护母亲的冲动,可能更多源于目睹了父亲家暴后的无能为力和心中的怨恨吧!”他眼睛里带着泪光,再次哽咽了。
他走到了我对面,对我礼貌地微笑:“我坐您对面没问题吧?”
这时我不用多说,他能够说出这些是一个重大突破,需要极大的勇气和决心。他已经开始面对了,面对那段对他影响极深却被他努力忘记的经历。
几天前,我刚和他公司的CEO通过电话。他的CEO非常看好他,可是总觉得他似乎少了点自信,于是希望我可以通过这次咨询帮助他有所突破。
“我在你的分享里感受到了很多力量、很多悲痛,我想这里的情绪是需要时间消化的。我只想再强调一点,你已经有能力保护好母亲了,你们再也不会回到原来那个被欺负的时候了。你已经给了你母亲一个全新的生活、一个很好的生活!”
听到开门声,我抬起头,看到一个阳光干净的大男生走进来。我在脑海中迅速把他的信息调了出来:常春藤名校硕士毕业,有过一次失败的创业经历,现在在一家发展得相当不错的教育科技公司做产品。
我等他慢慢平静下来。通常,当强烈的情绪被发泄后,咨询者会感到一定的解脱。从他轻松不少的表情上,我觉得这次咨询的目的已经达到了。
在这个案例里,主人公因为原生家庭的影响而对过往经历进行了选择性记忆,也因为这些记忆而形成了对自己的刻板印象,从而导致他一些决策上的失误。
“今天分享到这里,我觉得已经是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但这一步只是一个开始,这个心结似乎并不像你想的那样早已被你忘记,只是换了一种形式依旧存在于你的生活中,成为你的牵绊。如果你需要的话,我们可以再约见几次,帮助你更好地去理解并走出那段时间的痛苦。另外,我觉得你也可以多和你的妈妈交流一下。一方面,她需要你更多的陪伴;另一方面,了解她对现在生活、对你的感受,能够更好地帮助你摆脱小时候的那段回忆,直面现在的生活,更快地走出来。”
当下生活中的问题,可能源于记忆的限制(深度案例2)
“好的,顾老师。”他抬头看了看我,“今天讲完这些,我的感受很复杂,既有痛苦,也有解脱。我还不知道该怎么去一点点改变这件事对我的影响,但我想这会在之后的谈话中慢慢变得清晰的。我也会去和我母亲多说说话,多互相了解一下彼此的感受。”
还有一种自我梳理的方法是对自己决策机制的梳理。比如你遇到一个重大问题需要做决策时,可以用写日记的方式写下自己针对这个重大问题考虑的因素、你的顾虑,以及最后你做出这个决策的思考。一段时间以后,你手中就会有一系列关于做重大决策的记录,这时候你再回去对一个个决策记录进行分析,就会比较容易看出一些重复性的思维模式或盲区了。更多信息可以参考后面的“手把手教你梳理过去的记忆”的内容。
“嗯,我想再次强调一下,你能分享这些真的非常不容易,我很敬佩你直面那段生活的勇气。期待我们之后的谈话。”
为什么要求写一万字?这是因为当你需要写到这样的长度时,你就不容易逃避潜意识里想回避的一些问题。为了达到这个要求,你会不断地询问深究下去。很多学员反馈说,这个复盘让他们受益匪浅,甚至还有人会隔一段时间重新再进行一次这种复盘。
咨询后记:
在认知突破课上,我会要求大家写一个一万字的复盘。
在这个案例里,艾伦的记忆被隐藏得很深,这可能是一种自我保护机制。但是,这个记忆体依然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的日常行为。发掘出被隐藏的记忆是认知突破的第一步,后续需要更多心理上的疏导和对过去事件的重新解读,来帮助他树立起一个更加客观的、当下的自我,而不是那个依然肩负着保护母亲重担的孩子。
总结:你从这个案例中提炼出的经验。请注意不要陷入经验主义的误区。
如果你没有专业咨询师,在面临类似问题时,可以应用突破认知限制的三个步骤,以及关于扭转记忆体和击穿信念体的方法。
反思:你觉得哪些是你当时没有认知到或思考到的?你为何会忽略这些?背后有情绪体、记忆体在起作用吗?如果可以重来,你会怎么做?面向未来,你有什么想法?
手把手教你梳理过去的记忆
案例:详细描述事件和相关人员,包括背景情况,发生了什么,你做了什么,结果如何,你的感受如何。在分析心路历程或心理挣扎时,请注意不要陷入记忆的误区。
记忆体最常出现在我们的决策过程中。如果我们能够理性梳理自己的决策机制,就能够有效避免记忆体的干扰。
3.创业或职业上的重要认知:请在你的创业或职业经历中选出你认为重要的几个板块(如组建团队、竞争与合作、领导力、商业模式、转型、现金流、裁员、招聘、资本、用户需求、自我认知等),并选择你在每个板块中经历过的重大事件作为案例(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以“案例—反思—总结”的结构进行复盘。
当你遇到一个重大问题时,你可以通过记日记的方式写下对于这个重大问题你考虑的因素、你的顾虑,以及最后你得出这个结论的思考。一段时间后,你手中就会有一系列关于重大决策的记录,这时候你再去对一个个决策的记录进行分析,就能比较容易看出自己重复性的思维模式或是盲区了。
(这个练习可以结合之前发掘广义价值观的练习一起分析思考,也许可以帮助你进一步了解自己的广义价值观。)
下面,我列出了梳理自我决策机制可以参考的一系列问题,大家可以选择一个过往的决定,按照这些问题来做梳理。后续你也可以建立自己的模板,根据具体情况来添加更多个性化的问题,并不断进行复盘和反思,从大量决策的真实案例中实现个人迭代。
如果可以重来,你会怎么做?面向未来,你有什么想法?
1.问题分析。
在该要素上,你觉得哪些认知在逐步发生变化?
我要解决的是一个什么问题?
和该要素相关的重要事件、人物有哪些?(包括背景情况,发生过什么,你做了什么,结果如何,你的感受如何。)
这个问题是否被清楚定义了?
为什么该要素如此重要?你是怎么意识到它对你的重要性的?
这个问题是真正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吗?是否有其他更核心或更严重的问题我没有发现?
2.对你比较重要的几项人生要素:请梳理出你认为自己人生中比较重要的几项要素(如成长、学习、意义感、友情、亲情、事业等),详细描述每项要素。
如果我没能准确地定义问题,为什么会这样?
总结:如果可以重来,你会怎么做?面向未来,你有什么新的想法?
如果我没能找到核心问题,为什么会这样?
反思:你觉得哪些是你当时没有认知到的,或者需要通过换位思考来考虑的?你为何会忽略这些?背后有情绪体、记忆体在作用吗?
2.目标分析。
案例:详细描述事情和相关人物的特质和行为,包括背景情况,发生了什么,你做了什么,结果如何,你的感受如何。
通过处理这个问题,我期望达到的目标是什么?
1.最值得反思的几件事:请从你的经历中选出你认为最值得反思的几件事。
我制定的目标是否符合SMART原则?
在做自我梳理时,可以综合应用之前提到的一些方法,尤其是追问法和切分法。如果你想对自己的认知做一个比较系统的反思性梳理,你也可以参照下面这个复盘模板。
如果不符合SMART原则,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这种方法通常需要大家静下心来,在一段时间内全神贯注地把相关的事件记录下来。如果平时实在抽不出时间,可以在周末或者节假日时集中做。
如果我在处理问题时发现目标并不具体,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方法二:自我梳理。
这个目标是不是唯一的?跳出这个目标来看,是否还有其他值得追求的目标?如果我没有考虑这两个方面,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在接收反馈时,你需要避免自己的防御心理,无论别人的反馈听起来多么荒谬,多么具有批判性,甚至带有人身攻击的意味,都不要抗拒。你可以用录音笔把别人的反馈录下来,等你情绪平静下来以后再重新听一遍,也许这时候你才能真正接收到其中包含的所有信息。
3.因素分析。
在找到合适的镜子后,你需要细致地描述那件事,包括尽可能多的细节和你的内心活动,然后请对方针对你的困惑做出反馈。
与事件相关:
2.你不要找过于熟悉你以至于已经习惯于你的惯性模式的人。比如,如果你是公司的老板,那么合伙人不一定是个好选择,因为他能看到你身上的习惯性模式,而且很有可能早就和你说了,但你因为自己信息接收上的偏见而没有听进去。找一个不是那么熟悉你但愿意讲真话的人来帮你做分析,则可以避免这些偏见。
这个决策会牵涉哪些相关事件?这些事件轻重缓急的排序是怎样的?
1.你要找的人需要善于倾听分析,并具备较强的归纳能力。如果你找一个思维很跳跃的人,他是没有办法帮你分析的。
我对信息的收集是否完整?是否客观?是否带有滤镜?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另一类是置身于事件之外的人。以这类人做自己的镜子时,需要注意以下两点:
我对事件的判断是否有误?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然而,倘若你理解了三种现实,清楚你和父母处于不同的现实中,父母的做法在你看来就变得十分合理了。因为在他们的过往经历中,相信科学并没有那么重要,吃饱穿暖才是最根本的,吃了不少苦后,保持勤俭节约已经内化成他们生活的一部分。因此,能够理解三种现实,我们便能够更好地接受他人的观点和情绪,无论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当你能够意识到不只存在着你的主观世界时,你便会认可在对方的自我世界中,他的任何行为都是合理的,因而你也能更容易接纳对方的观点和情绪。
当时做决策时,我是否漏掉了一些因素?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如果无法意识到三种不同现实的存在,你会在父母教育你的瞬间觉得委屈和难过,不仅因为自己的一片好心没有被理解,还因为父母的顽固而备感无力。在你的现实中,相信科学是很重要的一环,因此你不能理解父母为什么对科学报道置若罔闻。
与人相关:
比如,尽管生活水平提高了,有些父母还是沿袭着以前过分节俭的生活方式,冰箱里总是堆满剩菜剩饭。不管说多少次吃剩菜剩饭对身体不好,或是三番五次给他们看关于吃剩菜剩饭有害健康的科普文章,他们还是会趁你不注意时把放了好几天的剩菜吃掉,甚至气冲冲地教育你:“别因为日子好了就丢掉了节约的习惯!”
这个问题会涉及哪些人?
这是因为在任何场合里,我们都有三种“现实”:你的“现实”、我的“现实”和第三方看到的我们俩的“现实”。
在这些人里,哪些人的目标和我的一致?哪些人的目标和我的不一致?哪些人的利益和我的一致?哪些人的利益和我的不一致?我能影响哪些人?
两类人可以成为你的镜子,一类是事件中其他的当事人。比如,如果你和一个人产生了纠纷,那么去问一下在对方视角里到底发生了什么,也许你会有不一样的发现。
我对人的判断有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如果我没有影响到那些可以被我影响的人,是因为什么?
这个案例是用其他人的亲身经历作为镜子。你也可以将其他人作为反馈的镜子,从而发掘出自己对于一些事件的认知偏差。
最终决策时我考虑了哪些因素?排除了哪些因素?排除的因素里有没有不应当被排除的?考虑的因素里有没有不应当被考虑的?
大家还记得前面提到的那个在亲密关系里遇到很大问题、总觉得对方不够爱自己的姑娘吗?在她的原生家庭里,她有特别宠爱她的父母和外婆。父母为了她可以整晚不睡觉帮她打包好搬家的东西,外婆甚至会用嘴去帮她吸脓。在这些记忆的影响下,她会认为爱的正常表现方式就是不惜代价,甚至自我牺牲式地去为对方付出。所以她会期望亲密关系中的男方也像外婆那样对她,结果自然是大失所望。当她来到我的认知课,看到其他人的相处方式后,才意识到自己是被一种极度的溺爱宠坏了,需要调整自己对爱的理解和认知,降低在亲密关系中对对方付出的过高期望。
4.权重分析。
这种方法,顾名思义,就是将其他人作为自己的镜子,照见自己一些偏颇的认知、回忆和惯性的想法。
在这些相关的因素里,我分别给每个因素添加了多少权重?
方法一:以人为镜。
哪些因素是我过分考虑的?哪些因素是我忽略的?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要摆脱记忆体并不困难,转换视角、多方查证、善用切分法等行为都可以让我们更客观地看待问题,减少记忆体的负面影响。在这些方法的背后,是我们从一个无反思意识者变成有反思意识者的过程。除了上述方法,还有以下两种方法可以帮助我们进行有效的反思,从而破除主观记忆带来的错误认知和经验主义。
5.决策分析。
无反思意识者和有反思意识者
我最后做出的决策是严谨地按照评估和分析做出来的吗?还是有其他外在情况和因素影响了我?
即便我们没有被植入记忆,基于我们所戴的滤镜,我们也可能会选择性地记起一些东西。我辅导过一些原生家庭有问题的人,他们通常更多记得小时候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不幸事件。而这时候,如果你启发他们去努力回忆原生家庭里让他们感动或者感到幸福的事情,他们往往要经过一番努力才可以回忆起来。但是一旦回忆起来了,他们就没有原来那样愤怒了。甚至很多时候,即便没有回忆起来任何相关事情,只是思考这些不幸事件给他们带来的收获,通过这种视角的转变,他们也能得到情绪上的缓解。
我在做决策时是否犯了经验主义的毛病?是否因为过往的一些痛苦经历而干扰了决策?是否有不相干的回忆和假设在其中?
这个案例说明人是可以被植入虚假记忆的。因此,当我们基于自己的记忆来对一些重要事件做出判断时,最好找他人验证一下,确保自己的记忆没有偏差,这样就不容易被记忆体操控了。
我做出决策时是完全冷静的吗?如果不是,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1973年的一天晚上,18岁的彼得·赖利(Peter Reilly)在参加完一个活动后回到家中,发现妈妈躺在地板上的血泊中奄奄一息。后来,警方在没有依据的情况下对他进行了16个小时的盘问,说服彼得相信自己下意识地把杀人回忆隐藏了。然后警方“深挖”了他的潜意识,诱导他去想象杀人过程,直到他把自己的想象当成了事实,对自己的“罪行”供认不讳。两年后,首席检察官去世,人们在他的文件柜里发现了可以证明彼得无罪的证据:在案发当时,彼得根本就不在罪案现场。最后彼得的所有指控被撤销,他最终获释。
我做出决策后后悔过吗?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记忆就像我们小时候玩的橡皮泥,一段记忆最早如果是红色的,随着时间推移会有其他新的信息掺杂进来让其变色,最后可能就变成黑灰色了。换句话说,记忆可以不断地被外界所影响和塑造。
6.复盘。
华盛顿大学的实验心理学家和记忆专家伊丽莎白·洛夫特斯指出,这种分析并不正确,当我们储存一些事实的记忆以后,会继续从外部的环境里获得其他信息,这些新获取的信息也会和已经储存在记忆中的信息相互作用。因此,伊丽莎白·洛夫特斯认为记忆是一个整合的过程,一个不断被构建和创造的过程,而不像录像那样录制完毕就不会再有变化了。(1)
最后的决策真的是当时我能做出的最好决策吗?
对记忆的理论分析大多将记忆过程分为三个独立的阶段:首先是获得阶段,这时对原始事件的感知被存入记忆系统;其次是保留阶段,也就是从事件被存入记忆系统到回想起特定片段之间的时段;最后是提取阶段,人们回想起所存储信息的阶段。
如果重新做一次决策,哪些步骤我会做得不一样?为什么?
即便我们可以避免上述的记忆体,当我们通过总结自己过往的记忆而形成自我的经验时,我们依然会被操控,因为记忆是不靠谱的。
小结
如果有银行的销售向你强力推荐一只基金,给的理由是它过去一年的回报率超过了50%,那么你只需要问自己一个问题:基金过去的表现和它未来的表现有多少相关性?你通常会在基金的申购说明书里看到:过去的投资业绩不能代表未来的投资业绩。这就是通过相关性来破除惯性经验模式的应用。
1.记忆体是惯性经验模式。它操控我们的途径有两种:一种是应用自己过往的记忆和经验得出的结论,却没有检验它是否适用于当下的特殊场合;另一种是通过对过往事件片面的解读而形成不准确的记忆,进而可能误导当下的决策。
我们如果运用切分法仔细去检验经验的合理性、真实性和相关性,就可以有效避免上述错误。
2.盲目应用过往经验容易犯两个错误:一个是忽略了在A身上成立的经验,换成B可能就不成立;另一个是忽略了过去成立的经验在现在也许就不成立了。
我们先来看第一种。我们在前面提到了盲目应用过往经验而犯的错误:一类是忽略了在A身上成立的经验,换成B可能就不成立,比如我们开头举的那个猎头的例子;还有一类是忽略了过去成立的经验在现在也许就不成立了。
3.记忆就像我们小时候玩的橡皮泥,一段记忆最早如果是红色的,随着时间推移会有其他新的信息掺杂进来让其变色,最后可能就变成黑灰色了。换句话说,记忆可以不断地被外界所影响和塑造。
简单来说,记忆体是惯性经验模式。它操控我们的途径有两种:一种是应用自己过往的记忆和经验而得出结论,却没有检验是否适用于当下的特殊场合;另一种是通过对过往事件片面的解读而形成不准确的记忆,从而误导当下的决策。
4.要摆脱记忆体可以有以下几种方式:转换视角、多方查证、切分法、以人为镜、自我梳理法。
这其实就是记忆体的一种体现,大脑回忆起之前处理问题的方式后,自发地在一个新的场景里应用了同样的处理方式,却没有去区分应用场景。要破除这种习惯性的经验主义,其实只需注重切分法中关于合理性的考虑,检验一下把在职场中看人的方式应用在生活中是否合理,就能纠正自己的行为。
5.很多人都有一个“内在小孩”的记忆。虽然他们长大了,却因为小时候一些情绪被压抑、需求没被满足、错误的信念被内化(例如我很笨,我不会成功),而在心里留下受伤时的反应。这些受伤的记忆藏在他们心里,在他们成年后继续发芽,对他们产生各种负面的影响。这些没有处理好的“内在小孩”的记忆和情绪在后续被触发时,他们往往找不到情绪的源头,不明白是什么刺激了自己反常的行为模式,因而无法解决。
在职场中,猎头找人的第一优先级是看能力的匹配;而在生活中,如果你要与人形成长期稳定的关系,你的首要评判标准是信任度,而不一定是能力。他忽略了场景的不同特点,把职场上积累的经验应用到了生活中。
6.自信的一个重要来源就是对自己具备能力和优良特质的笃定。当遇到挫折或别人给予的负面反馈时,我们会很容易忘记对自己所具备的能力的自信。学会坚持不懈地反编码你的记忆,以便帮助巩固内在对自己的一些能力和特质的笃定。在你受到外部打击时,这种笃定可以帮你迅速想起这些特质和能力,从而不会陷入自我批判和负面情绪,以平常心去应对挑战。这就是记忆体的正向功效。
曾经有个猎头跟我抱怨说,他在工作中看人都很准,可是不知道为什么在生活中就经常看错人,交到一些不值得信任的朋友。我详细询问了一下他看人的方式,发现他似乎把自己在职场中看人的经验带到了生活中。
(1) Elizabeth Loftus and Katherine Ketcham, Witness for the Defense: The Accused, the Eyewitness, and the Expert Who Puts Memory on Trial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1992), p. 77. See also Elizabeth Loftus, Eyewitness Testimony (Boston: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9).
过去无法改变,但记忆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