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悟读书网 > 人文社科 > 破圈 > 2 认知破圈三步骤

2 认知破圈三步骤

要解决不同问题需要不同的方法论。我们在这一章讲的是突破认知局限的基础方法,后面我们还会针对情绪体、信念体和记忆体等做出更具体的阐述。所以,进行到这一步时,我会建议你除了参考书中提到的方法,也可以自行去搜索和研究针对你的具体问题的方法。比如,要提升记忆力就去研究快速记忆法,要提升阅读速度可以去研究快速阅读法。同样地,要学会拒绝别人,你也可以去参考关于沟通的各类书籍,比如《关键对话》等,通过多方面信息的收集来找到适合你且已经被验证的方法论。

2.运用已经被验证的提升方法论。

3.进行超出当下能力范围的练习。

通过上面这些分析,我们就列出了一个清晰且可执行的目标,这样就为完成改变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一个人的目标设定其实可以分为三类,如下图:

T(有时限的):在本周内我就需要完成一次拒绝。

R(相关的):当我自己的工作极其忙碌时,我拒绝别人才能很好地完成我自己的工作。

一类是舒适区内的练习,指那些你可以很轻松地完成的练习,因而这类练习没有挑战性。另一类是危险区内的练习,指你想到就会心惊肉跳的练习。因为这类练习太过有挑战性,反而会增加执行的难度,所以我们会建议大家制定超过舒适区15%的目标,即突破区的目标。比如,对于上述改变老好人行为这个目标来说,偶尔拒绝一次是在舒适区,每次都拒绝是在危险区,而一周拒绝一次可能就是突破区了。因此我们会制定超出舒适区的目标,也就是一周拒绝一次。

A(可达到的):一周拒绝一次我觉得是可行的,如果每次都拒绝我可能就做不到了。

4.全力投入。

M(可衡量的):因为刚开始可能会比较困难,所以我设定每周拒绝一次。

要全力投入就需要专注。我们在设定目标时之所以只选取一个,也是为了让大家更专注于目标。如果想学习更多关于提升专注力的技巧,可以参考于尔根·沃尔夫写的《专注力:化繁为简的惊人力量》,里面提到了很多锻炼专注力的技巧。

S(具体的):在我今天完不成当日工作时(具体的情形),如果同事(具体某个人)请我帮忙,我会拒绝他。

5.用及时的反馈来助力。

在上面列出的这几条里,最让这个学员困扰的是第一条,因为耗费了他大量的时间。于是我们就可以把改变第一条作为目标的基础,然后根据SMART原则来清晰定义这个目标:

精进的最后一个步骤就是及时的反馈。这一步背后的原理很简单,人既然能形成习惯,也能通过形成新的习惯去打破旧有的习惯。但是,要养成习惯就必须有驱动力,而及时的反馈就是一种有效的驱动力来源。

不好意思因为自己的事情去麻烦别人,比如,不好意思要求涨薪。

基于驱动力性质的不一样,我们有下面两种方法来实现改变。

如果别人有情绪,我就会觉得是我做错了,无论是否和我有关系。

第一种方法是基于一些负向的驱动力,比如虚荣感和羞愧感来实现改变。

即便不同意别人的观点,也不敢提出来。

具体操作是公开向大家宣布你想要改掉的一个习惯,然后让周围人督促你。当他们看到你重复了这个习惯时,就会善意提醒你。时间久了,你就会因为持续不断地接到这种外部的负面反馈而产生羞愧感,从而逐步改掉那个习惯。这也是为什么线下的认知提升课程在改变固有习惯上极其有用,因为你会在一个密集的环境里受到反复刺激和提醒,从而意识到你的这些坏习惯。在这样的环境中,很多人甚至能在一两天内改掉长期以来的负面暗示行为。

帮助别人买东西后不好意思要钱。

如果想改掉老好人的行为习惯,你可以请周围的同事来测试你,看你是否会拒绝他们。如果你没能拒绝,他们可以提醒你下次要拒绝。

无论自己有多忙,都无法拒绝同事请我帮忙的要求。

第二种方法是通过正向暗示法,也就是基于正向的驱动力来实现改变。

以下是一个有老好人特质的学员的行为列表(请注意,在列出相关行为时一定要写明确场景和对象):

正向驱动的来源可以是外在的,也可以是内在的,如果源于外在刺激,你需要有一个愿意帮助你成长的合作伙伴,可以是你的爱人、最要好的朋友或是亲人。他们需要做的是当你每次基于新的习惯做出行动时,给予你鼓励和称赞。时间久了,这些鼓励和称赞就会成为你内在的动力,最终让这些新的习惯内化到你本身的机制之中。

怎么定义一个行为是否重要呢?这取决于你设定这个目标的初心。如果你的初心是不再委屈自己,那么你可以分析一下,在这些行为里,哪个行为会让你最觉得委屈了自己。这个行为可能是发生次数最多的,也可能是发生次数不多,但一旦发生就让你特别难受的。你可以列5—10个,然后从中选择。不需要列太多,因为太多了你也无法专注地去改变,效果反而不好。

从某种角度上说,这和宠物培训师训练宠物是一样的。如果你要训练一条狗学会握手,那么当它每次完成这个动作时,你就会奖励它一块好吃的,时间久了这条狗就会对这个行为习以为常。虽然人类经过了长期的历史演化,但是我们仍然可以利用自身的一些生物特性来改变自己的一些不良习惯。

但是,这并不是一个清晰的目标。我们需要把老好人的行为一一列举出来,然后选取其中最重要的一种来做出改变。

还有一种方式可以帮助我们建立内在的正向驱动。长期从事与行为习惯纠正相关工作的玛丽·简·瑞安,在《刻意改变:81种改变习惯、实现目标的思维训练法》中提出了重复提示语这种方法。

通过深刻的体验,我们会发现我们希望改变的自己身上的一些盲区,比如,改变自己老好人的行为从而不用违心地做出妥协。

这些被称为提示语的话语之所以能奏效,是因为它们可以颠覆人类头脑中自动化的系统,帮助我们意识到正在做的事情,同时提醒我们想做的事情是什么。

1.设立清晰的目标。

比如,当你愤怒时,你可以问自己:“我在害怕什么?”你也可以告诉自己,愤怒是错误的信息传递方式。

让我们来具体看一下如何通过精进来突破你的认知吧。

如果你经常纠结或者担心别人怎么看待你的话,你可以告诉自己:我需要走我自己的路,不用去管别人。

精进五要素

如果你会习惯性地怪罪别人,你可以重复告诉自己:我如何反应是我自己可以控制的,这和别人无关。

你可以很努力,但是缺乏以上任何一个要素,都难以获得精进。

当你不好意思拒绝别人时,可以告诉自己:拒绝不会伤害别人。

很多人会把努力和精进混淆。努力指用尽力气去做事情,如果你看一下上面列出的五个要素,你会发现努力只囊括了里面的第三点和第四点。精进的结果是你比之前做得更快、更好、更深、更专业,而盲目的努力则不一定会带来这样的结果。这背后其实是一个效能比的问题。比如,通过死记硬背,我30分钟可以记下6个单词;但如果我要精进它,我可能会花30分钟去研究一下快速的科学记忆法,然后花10分钟记下这6个单词,并且在后续任何需要记单词时都能比之前快。

你可以根据自己的习惯性模式写出有针对性的需要自己反复重复的话,然后每天提醒自己,当发生类似情形时就重复这些话语,你会慢慢发现它对你的效果。

五是及时的反馈。

就这样,我们运用经过验证的方法论进行突破区目标的练习,通过全力投入和及时反馈,就可以慢慢地改变原有的不良习惯了。

四是全力投入;

如何找到自己终身的职业方向?(应用1)

三是超出当下能力范围的练习;

深刻的体验、透彻的思考和持续的实践,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提升认知,打破自我局限,还可以帮助我们找到职业方向。以下就是我基于这三个步骤总结出来的五个方法。

二是已经被验证的提升方法论;

方法一:从能力找职业方向

一是清晰的目标;

你的职业方向必定和你已经擅长的能力相关。也就是说,你可以通过发掘自己的可迁移能力来逐步确定自己的职业方向。

但是为什么很多人改变不了生活习惯,更不用提思维上的习惯了呢?这是因为要改变习惯,或者是养成新的模式,是需要有科学方法的,我们需要遵循精进的五个要素:

说了这么多,什么是可迁移能力呢?先来看一下我总结的可迁移能力的体系吧。

既然我们的认知会被很多坏习惯影响,那么改掉一个坏习惯需要多久呢?麦克斯威尔·马尔茨教授在他的《心理控制术》中提出,只需要28天就可以改变习惯。

按照切分法的惯例,我们来定义一下什么是能力,什么是知识,什么是可迁移。

知识和能力的定义我们前面已经提到,这里不再赘述。那什么是可迁移的知识或技能呢?

限制我们认知的情绪体、记忆体和信念体,就是三种习惯性的思维和情绪模式。当我们通过深刻的体验发现自己认知上的问题,应用透彻的思考来找到解决方法和形成新的认知时,我们还需要通过持续的实践来内化这个新的认知。换句话说,持续的实践可以让我们从“有意识有能力”变成“无意识有能力”。

我们先来了解不可迁移的知识或技能,它是指那些在我们转换环境、岗位、行业时无法带走继续使用的知识或技能。例如,对于汽车结构的了解是不可迁移的专业知识,动手术和维修汽车是不可以迁移的技能。有些知识和技能可以允许你换行业,但不容易换岗位,比如Word、Excel、PPT技能,或者财务知识等,这种就属于部分可迁移的知识或技能。

威廉·艾伦·怀特说过,人的习惯性思维便是他的生活态度,他的这种理念会在无意识中影响到他和周围的环境。

我们经常见到35岁雇员齐齐下岗的新闻,而下岗的人通常都只具备不可迁移的知识或技能,或拥有部分可迁移的知识或技能,他们能够在不同环境或岗位应用的能力很少,因此想再找到一份工作就很困难了。

把认知内化为能力的高手会做这样的实践

比如一个35岁的程序员,如果他只会写代码,不会做管理,而写代码又达不到优秀架构师的程度,那他下岗后就很难找到工作,因为对雇主来说,他的性价比不如年轻人。有时候,即便是可迁移的技能都可能会过时,比如以前的打字员这个职业,就在社会变迁中被淘汰掉了。

想到这里,我感受了很久,发现我的底层恐惧消失了,我落地了。

如果一种能力可以允许你从一个岗位转到另一个岗位,或从一个行业跨到另一个行业,那么这种能力就叫可迁移能力。

我之所以不满足,是因为我的视角太单一了。

可迁移能力可以分成三个阶段:初阶、中阶和高阶。

一个事实就是,看的视角不同,结果完全不一样。所谓独特性,调整一个视角就有了,根本不需要刻意追求。

初阶的可迁移能力通常是单一能力,例如,在学生社团活动中负责和其他社团联系、跟赞助商沟通的学生就可能具备较高的沟通能力,那么他从大学转到职场时就能发挥此项技能优势,选择营销或商务拓展等这些对沟通能力有需求的岗位。初阶可迁移能力还包括想象力、共情能力、观察能力、执行力、推理能力、分析能力、表达能力等。

从数学上来说,参数一多,排列组合的结果就会以几何级数增长。世界上有70多亿人,从数学角度看,每个人轻轻松松就具有独特性。

这些能力对于应届生或者是工作2—3年的职场新人来说是非常有用的,因为我们能够通过经过验证的方法论来有效提升这些能力。通过提升这些单一能力,职场新人可以快速积累成绩,并为后续提升复合型能力打下基础。

如果你再将性格、兴趣、工作、家庭、价值观等因素考虑进去,那么每个人都很独特。你是一个外向的人,去过20个国家,喜欢在每一个国家长时间待着。我是一个内向的人,去过20个国家,但我只看主要景点和博物馆。这两种情况就各有各的独特性。

因此,仅仅有可迁移能力还不够,我们还需要不断地提升它,直到我们可以很轻松地应用它们,这时能力整合就会发生。

比如说,一个人去过20个国家,一个人去过60个国家,如果以国家数量为标准,后者胜出。但是第一个人去的国家都是很少有人去过的,如果以稀缺性为标准,那么前者胜出。

能力整合是指可以很自如地同时运用不同的单一能力。这些能力整合后就会变成中阶可迁移能力。比如影响力就是一个中阶可迁移能力,根据不同场景,它可以被分解成若干个单一能力。

生命有很多面向,当你永远比较同一面向时,你和别人都是相同的;当你学会比较不同面向时,你和每个人都不一样。从整体性来说,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如果你只看一处,那么每个人都是大同小异的,那就只能通过比较来做区分了。

假设你是一名销售员,当你卖给客户产品时,你需要去影响对方的决策,这时候你可以用的单一能力包括共情能力、沟通能力、表达能力、讲故事能力和分析能力。具体来说,你通过共情体会到对方的需要,同时分析出这笔生意如何能满足对方的需求,然后通过恰当的沟通方式表达出来,辅以生动的案例故事。这些单一能力之间的配合应用就产生了影响力,帮助你完成了销售任务。

独特性可以怎么重新定义呢?

在可迁移能力体系里,我们是像盖房子一样一层层盖上去的,知识和技能构成能力,单一的初阶可迁移能力可以整合为复合型的中阶可迁移能力,中阶可迁移能力可以整合为高阶可迁移能力。

除了找到直接获得快乐的方法,我还可以分析一下我不快乐的根源在哪里。如果是来自没有独特性,我还可以通过改变对于“独特性”的解读来达到目的。(这里是对厘清定义的另一个应用,用了重塑自己的信念,在后面的章节里我们可以看到,这个方法对于打破信念体相当有用。)

有一种高阶的复合型能力叫产品思维能力,指的是能够从第一性原理角度出发去思考事物和产品的本质:客户真正的需求是什么?产品设计的主体脉络是怎么样的?此外,还需要能够考虑实际情况和资源,用最有效和可行的办法设计出完成路径。这个高阶能力就包括了设计能力、洞察力、组织能力、管理能力、执行力等中阶和初阶的可迁移能力。

在一个全球绝大部分人都能吃饱的年代,其实谁都能活得很好。即便吃不饱,也没有人能剥夺你感知快乐的能力,除了你自己。钱、权、影响力等很可能都不是最终目的,只是工具而已。

总结下来,可迁移能力体系可简单概括如下:

很多人追求钱、权、影响力、别人的认可,其实那是为了获得内心的良好感受。如果你具备了自我觉察和调节情绪的能力,那么无论外在怎么变化,你早就已经在终点了。所以这个答案就很有意思,我越是追求世俗的好就越觉得自己不够好,因为世俗的那些好我并不一定具备。但如果我去增加对我内在平静的感知力,我反而直接达到了很多追求世俗那些好的人的终极目标。这是因为企图通过金钱、婚姻、影响力等获取快乐的方式都是间接的,一个人拥有直接得到快乐的能力,是可以“立地成佛”的。(这里其实验证的是一个论点的真实性——不依赖金钱等外物,一个人能否拥有直接得到快乐的能力。)

即便我一定要拘泥于好和不好,也可以通过自己的定义而不是他人的定义来判断。我自己定义的好是内在的平静,而这个是可以通过自我调节获得的。

在了解这个体系之后,很多听起来很复杂的能力,比如领导力、影响力,就不再神秘了,掌握它们的路径就变得清晰多了。因为你不仅知道它们是由什么样的积木(初阶可迁移能力)搭起来的,还知道如何掌握这些积木制作的方法。只有不断地把低阶可迁移能力整合为高阶可迁移能力,在职业稳定期的你才能继续上升,一步一步缩小和顶尖人才的差距,搭建属于你自己的能力壁垒。

当然,有人会说,这是自我安慰。自我安慰是明知道不好,却刻意地自我催眠说好。自我圆满是没有觉得好或者不好,因为不在意别人的看法。

那么如何找到自己的可迁移能力呢?有以下几个步骤可以帮到你。

我在意的是自己有能力去体会内心世界的圆满安详。也就是说,无论外人看起来多么糟糕,我自己心里觉得好就行了。

步骤一:把自己印象最深刻的3—5段实习经历或工作经历罗列出来。(深刻的体验)

“好”有世俗的“好”和内在的“好”,或者说外界定义的“好”和我自己觉得的“好”。对于一个渴望活出自我的人来说,有些外界定义的“好”是不合理的,所以就可以把这个“不合理”的选项排除掉。(合理性是一种逻辑判断,但其前提是有判断的标准,在这种情况下,判断的标准是我的内在价值观和对理想自我的定义。)

步骤二:思考在每一段经历中你的职责是什么,你负责了哪个板块,你完成了什么事情,获得了什么样的成果。(追问法)

那么切分一下,我们就需要定义“好”是什么。

步骤三:根据你负责的板块,细想一下你运用了哪些能力。(透彻的思考)

对自我的不接纳除了介意他人的看法,还有一点就是来自“我不够好”这个信念。

步骤四:把总结出的能力写在纸上或记在备忘录里。

这么一切分,把不相干的人去掉,好像原来很恐惧的东西就变得很小了,也没有那么可怕了。

我们在这里把常见的初阶可迁移能力分一下组:

每种解决方法的效果不同,有效期也不同,但都能在当下消除对他人不接纳自己的恐惧。

与人相关的:共情能力、观察能力、表达能力、沟通能力;

对于别人的不接纳,你有几种解决方法:要么改变自己,要么改变别人,要么去找其他接纳你的人,要么不在意别人对你的不接纳。

与处理问题相关的:执行能力、推理能力、分析能力;

在我在意的人里肯定也会有一部分人接纳我。那一部分不接纳我的人,可能是因为他们对我的行为有误解,或是没有接收到充足的信息。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充分的沟通也许可以让他们接纳我,那么唯一不接纳我的就是经过沟通仍不接纳我的人。(这里其实是做了一个相关性的检验,看一下不同的人群和我这个命题之间的相关性。排除不相关的,从而把原先庞大的人群缩小到极其细分的人群,这样你需要处理的对象就少了很多,负担也小了很多,同时也能够提出更加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这也是一个有效缓解情绪体的方法,因为很多时候情绪体的出现是因为我们把太多东西打包在一起去看待,从而非常容易产生情绪。切分法则能排除不相关的事物,从而让情绪的起因减少许多。)

与创新创意相关的:想象能力、观察能力、表达能力。

“他人”可以分为我认识的人和我不认识的人。如果是我不认识的人,他是否接纳我其实和我没什么关系。因此,我恐惧的“他人”应该是我认识的人。我认识的人里包括了我在意的人和我不在意的人。我不在意的人不接纳我,我也不会介意,所以我恐惧的是我在意的那些人。

有的能力,比如观察能力,可以应用在不同场景,所以会出现多次。

这部分可以用切分法来给定义做进一步的细化,或者说,给我会恐惧的“他人”做一个定义和分类。

你可以分析一下目前自己具备的可迁移能力主要在哪几组,这能帮助你确定你的职业方向大致会落在哪里:是与人相关的职务,比如销售、商务拓展,还是与事相关的职务,比如项目执行,还是与创新创意相关的职务,比如设计、用户体验等。当然,有的人会有不同的能力组合,会适合一些更综合性的岗位,比如活动策划、项目管理等。

自我批判当然也包括了对他人不接纳的恐惧。

你还可以去招聘网站上看一下一些热门岗位的需求,分析这些岗位需要哪些能力,如果和自己已具备的能力相匹配,你就可以考虑以这些岗位来作为自己的职业方向。

我是否也恐惧他人的不接纳?

你也可以通过人脉资源来帮助你进行职业匹配。在给很多人咨询的过程中,我会帮助他们分析出自身所具备的可迁移能力,并告诉他们在我了解的几个行业里,哪些职位可以匹配上这些能力,这样他们就有了更多的方向去思考。你也可以询问一下身边从事不同行业的朋友、同学或者亲戚等,让他们帮你想想你的能力适合哪些行业,帮你确定相关的方向。这种不断的调研,也是一种持续实践的方式。

不接纳包括自己对自己的不接纳和他人对自己的不接纳。我用追问法分析的是自己对自己的不接纳,所以下面我需要看一下他人对我的不接纳。

方法二:从兴趣找职业方向

首先,我需要定义一下这个不接纳,看看它包括了哪些东西。(这是切分法的第一步:厘清定义。)

光有能力还不够,你还可以通过自身的兴趣爱好来确定自己想进入哪些行业:如果你对新科技产品感兴趣,那你可能适合高科技产品类公司;如果你感兴趣的是通过和他人聊天而深入地了解对方,那么你可能适合做人物记者;如果你对拍摄记录感兴趣,那么你可能适合做短视频;如果你对整理东西感兴趣,那么你可能适合做项目管理。

上面我用了六个追问找到了我底层恐惧的一个基础结构:因为不能接受自己的失败,从而害怕失败,进而追求独特感来避免失败。这背后是一种对自我的不接纳。是否还有其他我不接纳的地方呢?让我用切分法来继续分析一下。

因此,请你回忆一下自己最感兴趣的事情,看看是否有哪些行业或者职务跟这个相关,那么这些行业和职务就值得你后续去深度了解一下。你也可以回忆一下自己最骄傲、自豪的事情,因为这些事情往往是你有兴趣再次做的。

切分法案例:别人不接纳我怎么办?

不过,我们需要注意一点,能力是一个恒量,但兴趣是一个变量。

六个深度追问,让我可以发现自己内在的一个不合理的认知结构,这就是追问法的魅力。

变量指的是什么?它会变化。也就是说,兴趣会消失。我之前最大的兴趣就是看漫画,可后来我迷上了小说,对于漫画的兴趣就逐渐消失了。

结论

所以,以兴趣来确定职业方向也有一定的风险,毕竟兴趣不一定是持久的。

写完上面这句话,我觉得我可以默默地把“自己还没能做到”这一句去掉,因为意识到了就是做到了,做到了就没必要继续批判自己了。

当兴趣不靠谱或者你没有明确的兴趣爱好时,怎么办呢?你可以抓住每一个能应用到你当下可迁移能力的机会去体验,从中深度挖掘与职业相关的兴趣点。

我没有必要用一个自己完全达不到的标准来衡量自己。对自己的能力天花板要有清晰认知,是我一直在教别人的,但是我却灯下黑,看不到自己也犯了一样的错。

举个例子,我在高中时没有明显的兴趣点,但是我书面表达能力很强,所以高中毕业后我做了份记者的实习工作。大二时,因为学理工科,我对数字比较敏感,分析能力也不错,于是我又做了金融业的分析员。大学毕业以后,我一开始在投行工作,然后转去做资产管理,还做了管理咨询,后面又做了游戏设计。

漫威的电影经常说,能力越大,责任越大。我既然不是能力最突出的那一批人,那么就开开心心地做个普通人,让有能力的人去承担更大的责任。

为什么要尝试这么多?

我在两个世界里都不是很强,但我也可以以平常人的心态去享受两个世界各自的美好。

我的每一次尝试并不是盲目的,每一次尝试必定能够用到我已具备的可迁移能力。与此同时,我会发掘和培养其他可迁移能力。在投行里,我锻炼了分析能力,又培养了对行业的洞察力;在做资产管理时我用到了这两项能力,同时又培养了项目管理能力。我基于洞察力和分析能力拿到了管理咨询的实习机会,而在做管理咨询的过程中又锻炼了演讲能力。这就像滚雪球一样,不同的经历让我慢慢构筑起自己能力的壁垒。

拆除这个结构很容易。半杯水,你可以当它是空的,你也可以当它是满的。

另外,每一次尝试都可以让我剔除一个自己不喜欢的行业。我会去分析我到底喜欢什么行业,不喜欢什么行业。三段金融行业的工作经历让我意识到:金钱上的交易对我没有吸引力,而我也不是一个很有耐心的人。这也就意味着未来我要做的事情都是快节奏的,并且是和聪明人合作的工作。这样一段段经历积累下来,我越来越清楚自己喜欢和适合的工作是什么样的:我喜欢有创意的工作,我希望看到我做的事情能对一个个体产生影响。这就是为什么我后来去做了游戏:一个快节奏、需要创意又离用户非常近的行业。

6.如何拆除这个结构?(这里只是拆除了,后续还需要持续练习才能形成新的认知结构。)

请大家回想一下你的每段经历,并尝试从中总结出你喜欢或者不喜欢的东西,从而进一步发掘你的可迁移能力和职业兴趣点。这样,你会有很多线索来找到你期待的职业方向。

当我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时,我的底层恐惧就是不可动摇的,当我意识到这一点时,这个结构就不再牢固了。

方法三:从特质找职业方向

我的最底层恐惧的来源是我对自己的不宽恕。

一个人所适合的职业方向也可以从他的显著特质来推导。

答案是我不会。

为什么我们在这里只说显著特质,而不说优缺点呢?

5.尽管我失败了,但我不会怪罪自己,那么我还会害怕失败吗?

这是因为如果应用场景不当,一个人最大的优点也可能是他最大的缺点,而用显著特质这个中性词语来描述则不会面临这种尴尬。

这就像是一个特别牢固的负向循环:每当我觉得自己做得不够好时,我就会极度责备自己,我对自己的不耐烦、苛刻和不包容导致我内心极度痛苦。而我因为不想这么痛苦,就极其恐惧失败。一旦失败,这种痛苦模式就会开启,那么我就会极力避免失败,于是就做出了很多为了避免失败刻意为之的做作行为。(这是一个由“我不够好”的信念体、过往失败形成的记忆体和痛苦的情绪体组成的封闭式结构。)

你的优缺点如同一个硬币的正反面。举个例子,有个创业者沿着一个不被很多人看好的方向死拼,坚持了17年。如果最后他成功了,大家会说他坚持不懈(现实生活中马云就是这样的人);如果最后他失败了,大家会说他顽固不化。其实这个人具备的特质是同一个,就是看准一个方向不放弃,但为什么大家会给予两极分化的评价呢?这是因为人们习惯于根据最后结果的好坏来倒推,给相关特质添加或好或坏的标签。

我极其顽固的一个模式就是对自我的批判。一方面,这让我有了比较深刻的洞察力和精进的动力;另一方面,这构成了我的不可动摇的底层恐惧来源。

举个例子,我小时候就读过很多逻辑学方面的书,虽然我是个女生,但是我的逻辑推理能力比一般男生还要强,因此当他们在论述观点时,如果中间有逻辑跳跃,我很容易就能辨析出来。很多人在自我认识上有逻辑上的不一致性或不连贯性,由此导致他们产生错误的人生信念和观点。因此,当我帮他们把这些抓取出来后,他们就会发现自己的问题所在。这就是我极度理性这个特质适合的应用场景。

4.为什么我会自我批判?

看到这里,如果你认为极度理性是我最大的优点,那你就陷入了片面观察事物的误区。我教授的认知突破课程,在很多时候会要求我去处理人们崩溃的情绪,这个时候如果我依然理性地去做分析,那就无法解决问题。人陷入情绪时是完全听不进理性分析的,这时的极度理性只会把事情变得更糟糕。在这种场景下,我要应用的是我极度感性的那一面。我要去体会他们的感受,共情和同理他们,有时候甚至要陪他们一起哭。在另一些情况下,有的人会拉不下面子去表露恐惧或自卑,这时我也得用感性的一面去感知他背后的想法和情绪到底是什么,他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如此才能帮助他突破自己的局限。

这句话击中了我。

所以,我们无须直接给自己的特质贴上一个优点或缺点的标签,而可以对其做个中性的描述。比如,不用“坚持不懈”或“顽固不化”这样带有情感色彩的词语,而只是把这个特质描述为“遇到事情不容易放弃”,然后去思考这样一个特质在什么情况下会给你带来好的结果,在什么情况下会给你带来不好的结果,这样你才能更好地发挥这一特质的优势,避开那些容易造成不好结果的场景和应用对象。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扬长避短。

朋友说:“你对失败的恐惧,其实是你对过度批判自己的恐惧。你不够爱自己。”(有时候,找个思辨能力强的人可以很轻松地击中你问题的核心。)

我曾经面试过一个人,他是一个成功的房地产开发商。他说他最大的缺点是经常借钱给别人,还经常会遇到别人借钱不还的情形,他因此感到很痛苦。我们又聊了他的优点,他一开始说自己的优点是勤劳、刻苦、踏实、能干,但是挖掘到后面就发现,他最大的优点是容易得到他人的信任。这一方面是因为他的亲和力,另一方面是因为他不会拒绝别人请他帮忙的需求,而他也因此积累下一些对他事业相当有帮助的人脉。

我说:“是的,我不知道为何我这么恐惧失败,恐惧一无所有。尽管我很多时候能保持平和、自在的状态,但这深埋底层的恐惧一直没有消失,时机一到就又出现了。”

我帮他做了一个很简单的梳理。他有一个显著特质,就是不太会拒绝别人的求助。那么,我们来看一下帮助别人有哪几种情况。

他听完以后说:“我很理解你这种感受,就好像哲学界有康德,也有萨特。康德几乎可以说是才华横溢的天才,而萨特不是天才,他只是不断地努力,因此作品会有刻意感。而我不喜欢这种刻意感,也因此不喜欢萨特。但是背后真实的原因是,我恐惧我最好也只能做到萨特的水平。”

一般有三种情况:一种是在金钱方面帮助别人,比如借钱给别人;另一种是在人脉上帮助别人,比如给别人介绍相关的人或者人脉;还有一种是在事情上帮助别人,比如对接相关资源,推动事情的发展,给出建议等。我们可以看到,那位房地产开发商目前最大的困惑是当他把这个特质应用在金钱方面后,他会感到很痛苦,因为很多时候别人借钱不还。但是在对人和对事的应用场景上,他的这个特质却带来了很好的回报,让他拥有广大的人脉,生意越做越好。因此,他以后需要做的就是不在金钱方面应用这个显著特质,而在人和事方面继续应用这个显著特质,如此就能扬长避短了。

我给一个好朋友打了电话,说了我的感受。

那位房地产开发商听了觉得特别有道理,因为他有一个爱帮助别人的人设,而无法不去借钱给别人,所以他以前会比较极端地把别人借钱不还归结于别人的品格问题,从不在自身上找问题。经过这样一番梳理后,他发现在这方面,他对自己品格的定义过于古板了。他可以成为只帮助别人对接人和事而不借钱,但依然能被定义为善良的、愿意帮助别人的人。

我两边都不够好,我不喜欢这种感觉。

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当你对自己的显著特质和应用场景做深度分析后,你甚至有可能纠正自己的信念体。而当你能从这些有束缚性的信念中解脱出来后,你在为人处世上可能会变得更灵活,选择也会更多。

有些方面我虽然强一点,但还不足以让我成为心灵上的强者,而我在世俗层面上又不够成功。

当你分析出自己的显著特质后,就可以根据与其相关的应用场景来分析自己适合做哪个领域的工作。

深挖一下,这种挫败感虽然有委屈不甘,但还有一种我很熟悉的恐惧——我自己不够好。(这是一个比较底层的信念体。)

上文的这位房地产开发商,如果他将不拒绝别人的特质应用在和钱相关的方面,比如借贷,那么他很有可能会出现极高的坏账率,甚至可能因此破产。但是他若将其应用在房地产领域,比如通过帮助别人而拿到价格低廉的土地,他就能在事业上大展宏图。

3.为什么会难受呢?

如果你对手中的两份工作犹豫不定,不妨分析一下你的显著特质更适合哪份工作,答案就会很清楚了。我当年拒绝了风险投资方面的工作机会,就是因为考虑到我其实是一个内向的人,不太愿意天天去社交,而风险投资的入门工作则需要大量的社交,那我就会做得很勉强和痛苦,大概率会做不好,还不如不去。

我好难受。(很多时候,发现自己的信念体也会引起情绪波动,这是认知突破的开始,因为知道盲区总比不知道更有助于解决问题。)

再举个例子,为什么我适合讲自我认知的课程?那是因为我有一个显著的特质:我是一个极度理性但又极度感性的人,在自我认知领域如能恰当地应用这两个特质,就会收到很好的效果。比如,我可以很理性地帮助别人分析问题,而当别人产生情绪时,我又能感性地疏导他的情绪。

深深的挫败感冲击着我,我以为自己在过去两年的努力自省和反思有了效果,可是那些旧的、不好的习惯又出来了。

另外,我还有两个配套能力:一是洞察力,能够透过表面的一些现象抓到背后的核心要点,从而有助于深度剖析;二是对于问题的拆分能力。我很善于把一个议题拆解成可执行的步骤,这也是我以前做产品经理或首席运营官这类职位得心应手的重要原因。这就是把自己的显著特质、能力与岗位做到较好匹配的结果。

我原本可以用这种想象力来写作,而我却用它来编织荒谬的人生脚本并沉迷其中。

我们可以看到,如果能够结合显著特质和能力,我们就能够更清晰地定位自己的职业方向。在这里,我们要再进一步给能力做一个精准定义。

我又一次与现实世界脱离,我的才华被用在了错误的方向上。

我们找出来的很多显著特质其实也包括和工作相关的能力。比如:

在对周边奇特事件的解读上,我创造了一个光怪陆离的世界,失去了客观性。而由独特性构造起来的“小我”,在这种想象的养分中越发扬扬得意。

我是一个很容易让人信任的人。

我一开始觉得他说得对。但是我后来想想,独特性应该是果,不是因。(不盲信他人,是透彻思考的一个准则。)能够纯粹地投入并享受一件和别人做得不一样的事情,这种独特性是无意识的、自然的,是源于对过程的享受。而刻意追求的独特性是有意识的,一旦刻意,这个度就很难把握,就会像我这样一不注意就会过火。过火时我就开始编写各种故事脚本来丰富我在现实中的体验,并沉迷其中而不自知。

我是一个沟通能力很强的人。

有同学和我说,每个人都在追求独特性,这没啥不好的。

我是一个会开玩笑的人。

2.原因到底在哪里?

但是,这些句子都不是对你能力的精准定义。一般人对于自己能力的定义其实是非常笼统的,比如很多人会说自己是一个沟通能力比较强的人,却不去区分自己是在什么场景下、面对什么对象时才具备厉害的沟通能力。这样笼统地看待自己的能力就容易犯应用不当的错误,就像上文中房地产开发商对于自己显著特质的不当应用。因此,我们需要用切分法来对能力进行更精准的定义。

我觉得即便我完全和母亲和解了,让她的爱流遍我的心,我依然有可能会过度追求独特性。

举例来说,很多人会认为我是一个沟通能力很强的人,但是坦诚地说,我只能在以下几种情形下展现出很强的沟通能力:

有追求的心不可怕,可怕的是过分追求,那就变成执念了。

情形一:一对一的深度咨询,而且咨询的话题需要和自我认知或个人的认知盲点及误区相关。

但我隐隐觉得这些都不是深层原因,因为这些觉察并没有让我放下追求独特性的心。如果找到了深层原因,那么我应该可以放下它。

情形二:一对多的讲课,话题也必须是我有所涉猎的。

也许我还没能完全放下原有的自我价值观体系,依然在靠独特性和意义感来获取我的存在感知?

情形三:一对多的演讲,但是需要经过精心的准备。

也许我处理原生家庭问题的方法就是独辟蹊径,在独特性上建立自我价值感?

很多人认为我的沟通能力体现在我随机应变的能力上,但是其实只有在涉及我比较熟悉的领域时,我才能随机应变。遇到大型社交场合,比如鸡尾酒会,我就不太知道该如何回应。所以我的很多朋友会注意到,在社交类饭局上,我通常都不太说话,只是默默地做一个倾听者。这就是对能力的应用场景和应用对象的分析。

也许我还是想摆脱父母的影响活出自我?

还有一个需要被定义的要素是能力本身的特质。我曾经给新浪微博做过一次直播,一同参加直播的是一位沟通能力比较强的姐姐,她曾经在世界500强做过很多年的沟通教练。导演当时其实稍稍有点担心,因为觉得我和她似乎都属于很能聊天的,不知道我们是否会争抢话题。没有想到的是,我们两个配合得非常好,因为我善于抽象思维和总结分析,但不善于讲故事,而那个姐姐最擅长的就是活灵活现地讲述各种故事,但不太擅长做理论性的总结。所以,我会先提纲挈领地起一个头,然后她补充几个特别有意思的小故事,最后我再来个思想上的升华,我们俩配合得天衣无缝。

1.我为什么放不下独特性?

对自己的能力特质有了深入了解后,你才能更好地找到自己的定位,做到扬长避短。如果你是个管理者,这也有助于你精准地匹配团队。

我开始想为什么自己老是放不下对于独特性的追求。于是,追问法开始了。

总结一下,对自己能力的精准定义指的是了解这个能力的应用场景、应用对象和显著特质。

但现在我知道,我并没能完全放下。

如何分析出这些要点呢?我们可以参考以下的问题:

我知道我的自我价值体系的支柱来自独特性和意义感。于是,有一天我尝试着放下对独特性和意义感的追求。我的自我价值体系在那一刻崩溃了,我突然觉得自己什么都不是,什么都没有,陷入到深深的恐惧之中。我开始哭泣,虽然绝望,但奇怪的是,我没觉得自己需要放弃生命,似乎远方还有什么东西在那里吸引着我。当我最后从极端的绝望中走出来后,我对生活有了更深的感悟,比原先更能接纳自己的平凡。

1.思考你的能力有哪些具体的应用场景,在这些场景里,哪些是你擅长的,哪些是你不擅长的,把它们都罗列出来。

我去年做了个非常痛苦的思维实验,我发现自己对于独特性的追求逐渐在严重地影响我的行为举止,让我的情绪容易产生波动。

2.思考这个能力的应用对象有哪些,哪些你比较擅长,哪些你不太擅长。

我心里开始有点犯堵了,因为我以为自己已经放下了对独特性的执着。(这是由信念体引发的情绪。当时我的假设是我已经不在乎独特性了。)

3.具体回忆一下该能力展现的形式有哪些,是否有些形式你平常并不是很擅长。

这时老师好像看穿了我的内心戏,说:“你特别在意你的独特性。”

如果你很难自行分析出来,也可以请周围的人帮你做一些分析,你可以给他们描述一下能够凸显你能力的重要事件,或者把你整理出来的能力特质表单拿给他们看。请让那些有不同视角或者具备总结归纳能力的人来帮你梳理,这样才会节约你的时间,获得更好的效果。

为什么会这样关联呢?因为这更多的东西,说出来会让我觉得自己很特别,和一般人不一样。

方法四:从广义价值观来筛选职业方向

我意识到我没有深度思考就相信了别人,同时因为这些奇怪的事件,我在大脑里关联了更多可能和这完全无关的东西。(通过逻辑性来验证别人的消息是否可靠,从而得出新的结论。)

有的人会说,即便我发现自己有好几种特质、能力或兴趣爱好,但我不可能在每一种特质、能力或兴趣爱好上都花费大量时间,那我如何能找到需要我专注发展的特质、能力或兴趣爱好,进而定位职业方向呢?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需要引入价值观了。

在我和老师说这个话时,我有点尴尬了。

很多时候,一个人的选择和他在意的事情相关,而这些事情的抽象表述就是一个人的广义价值观。

我想了想,这是一年前一个我很信任的朋友告诉我的。我有时候也听别人说这世界上有不能用科学解释的邪恶,但是并不会信。可是这个人是我很佩服和信任的人,再加上我遇到的一些奇奇怪怪的事情,所以我就信了。

曾经有个学员,非常纠结于自己是否应该去尝试一下投行之类的金融工作,但是他又很难说服自己付出全力去学习相关的知识和技能,而他的同学就可以全身心地投入金融机构的招聘和面试的准备工作。他很痛苦,于是来找我聊。我发现他在说某些事情时会充满热情,比如他创办的一个公益机构如何帮助贫困山区的孩子获得了更好的教育机会。因为这些事情通常允许他深刻地帮助或影响别人,深刻地帮助别人其实是他的一个广义价值观,而这和从事金融工作关联不大,这也是为什么在潜意识里他很难说服自己投入金融机构的求职工作。

老师问我:“这个词最早是什么时候出现的?”(老师提了个很关键的问题。使用追问法时,所提问题的好坏也会影响结果。)

所以,你可以回顾一下,对你来说最重要的是什么,你可以拿这些作为标准来选出你需要专注的特质、能力或兴趣爱好。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参考“通过情绪来分析出你的价值观”的内容。

我想了想,觉得是邪恶。

方法五:从反馈找职业方向

起因是,半小时前,我和同行的一位老师说了自己对去年发生的一些事情的担心和害怕,老师问我到底害怕什么。

对很多人来说,有线索帮助他进入一种职业还不够,因为一种职业做着做着热情可能就消退了,于是他就又迷失方向了。因此,要找到长期的职业方向,你还需要一个核心要素:及时、正向的反馈。

在上飞机回国之前,我极其沮丧,一个人在休息室里哭泣。(这时的我完全被情绪体掌控。)

虽然我从事过很多行业,但是一直没有觉得那些行业就是我职业的大方向。直到我进入教育行业才发现,我擅长的东西不但能在这个行业得到淋漓尽致的应用,而且我也能从中获得及时、正向的反馈。这些来自他人的肯定给我带来极大的意义和成就感。这样的反馈多了以后,慢慢地我开始把教育当成我的事业。随着我把教育当成我的事业,我在上面投入了更多时间,也有了更大的兴趣和动力去做好它,而这又让我得到更多的正向反馈,于是我开始认定从事教育就是我的人生使命。

为了独特,我失去了理性

自此,我发现了寻找长期职业方向的关键点,那就是及时、正向的反馈。正向的反馈不是对人本身的评价,这对你树立对于自己能力的信心帮助不大。正向的反馈应该是针对你的能力或你做出的良好成果所做的善意而具体的表达。例如:“你的销售业绩完成得很好”“你说的关于换位思考这一点对我很有帮助” ,而不是“你人很好”这种空洞的好话。

在认知破圈的过程中,你需要学会真实地面对自己的一切,不断用追问法去做更深的挖掘,甚至需要挑战并打破自己的防御机制。这里,我对自己放不下的一个执念做了深度剖析,不断打破自己的保护机制,最后和自己达到一种深度和解。括号里标注的是我对相关思考做的点评。

你可以回想一下,当你做了一件自认为做得不错的事情时,有多大概率能得到别人正向的反馈。我们的领导、同事甚至父母,通常都比较倾向于给予批评性的建议,但是当你做得很好时,他们却不太会给予你正向的反馈。在有些行业,这种正向的反馈不光发生的概率小,而且间隔时间也比较长。想象一下,如果需要一年、两年或三年才能完成的一个项目,直到你做完以后,领导才会给你一些非常正向的评价,那你的兴趣就会在那漫长的时间里慢慢消磨完了,自然也就不会觉得这是你的职业方向了。

追问法案例:我为什么刻意追求独特?

因此,如果你的职业符合前面提到的兴趣爱好、能力、特质和价值观这四类线索,但你并不觉得这是你长期的职业方向,那么也许换到一个能给你持续正向反馈的环境会帮助你坚定信心。

下面我会分别用追问法和切分法来解析一下我的底层恐惧。

我在回顾自己寻找职业方向的整个过程时发现,其实世界上绝大部分的人,在一开始并没有所谓绝对热爱的事物,有的可能只是一点小兴趣,解决某个问题中体现出的小特长,然后拼命地去尝试各种各样的事物,在这个过程中积累可迁移的能力,发掘职业上或者个人生活中的特长。

重塑就是根据前两个步骤得出的结论来重新定义一个更适合自己的概念,打破原先的信念体,从而在底层架构上获得解脱。

在某些领域,你会发现你可以得到特别多、特别密集的正向反馈,于是这个领域就成为你有更大动力或者兴趣去继续投入的领域——这就形成了一个正向的循环:你越是想做,你做得就越好;你做得越好,你就会得到越多的正向反馈。在你得到更多此类反馈以后,你就有更大的动力和兴趣去把这件事做得更好,于是这件事就成为你所谓的职业方向。

反驳就是通过对相关性、合理性和真实性的检验,打破很多之前未经验证的假设和武断结论。

我最后总结了一个公式:职业的方向=(兴趣+能力+特质+价值观)×及时与正向的反馈。也就是说,你的职业方向会是你的兴趣、能力、特质和价值观的交集点,然后你可以参考当下可供你选择的工作机会,去选择一个可以得到及时、正向反馈的环境。

定义就是把这件事情中的相关概念梳理清楚,把不同的概念分类区别开来。

如果你不清楚你的职业方向在哪里,请试着完成下面的练习。(制作成表格的话,会更直观)

1.请列出你的兴趣爱好并排序。如果不清楚你的兴趣爱好,请回忆你印象深刻的那些经历。

总结一下,应用切分法来分析事情的过程可以被分为三个阶段:定义、反驳、重塑。

2.请列出你的能力,定义清楚你能力的应用场景和应用对象,以及能力本身的特质。比如,沟通能力需要注明针对哪类人,在什么场合,因为公开演讲的沟通能力和一对一深度沟通能力所匹配的工作是不一样的。

这其实是一个通过验证真实性来打破信念体的故事。这个女生在人际交往中有很多关于对方的假设,从而形成了错误的信念。比如,问别人要饭钱别人就会觉得她小气,问别人要钱是不礼貌的行为,等等。只有当她得到一个真实的反馈后,这些假设才能被打破,她才能放下心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也就不用活得那么别扭了。

3.请列出你的显著特质,如果不清楚,请回顾一下周围人对你特质的评价。

后来她很高兴地告诉我,她的那个同事反馈很好,因为同事其实也有点不好意思一直不给钱,这样说开了大家的关系反而更近了一步。

4.请在阅读完后面“通过情绪来分析出你的价值观”的内容后,列出你的主要价值观。

她同意了。

5.请列出你当下可以看到的机会,然后综合参考前面四点中的内容,去分析这些机会是否适合你。如果不适合你,你可以用哪些方法去探索新的机会或岗位?

我说:“你不问怎么知道呢?”她依然担心。于是我说:“要不下次给同事带饭时,你找其中一个你最不担心的人问一下,突破一下自己的舒适区?”

6.请根据1—4来推演,哪些工作可能会适合你。

她问我:“顾老师,我帮别人买饭后总不好意思问别人要钱,我担心别人可能会因此觉得我小气。”

举个例子,以下是一名学员对职业方向的简单分析。

有个女生经常帮单位的同事带饭,但从来没有问她们要过饭钱,而当对方问起时,她就会很客气地说不用了。但她的工资其实并不高,每个月帮别人带饭也要花好几百。

兴趣爱好:喜欢聊天,也喜欢听别人分享故事,对心理学很感兴趣。

在做咨询时,我经常会碰到一些所谓的老好人。他们特别在意和别人的关系,害怕和别人起冲突,也根本不敢做出一些可能会得罪别人的事情,无论这些事情有多么微不足道。

能力:一对一的沟通能力不错,也有比较强的分析能力。

4.验证真实性。

显著特质:容易让人信赖,喜欢倾听。

比如,你帮朋友约了一个私人教练,却没想到朋友第一次去就迟到了20多分钟。你觉得他不尊重你,同时也让你在教练面前很没有面子,于是很生气。其实导致一个人迟到的原因有很多,你的朋友也许是不小心迟到的,会因自己的迟到而自责不已;也许是他习惯性地认为迟到是难以避免的,觉得迟到没什么大不了的。无论是哪种情况,都和是否尊重你无关,因此你不需要直接得出这么一个结论,而是可以在了解具体情况后再做判断。

价值观:帮助别人解决问题是自身价值感的重要来源。

人们习惯于从特殊事实中归纳出普遍原理,从而忽略了其他可能性。

我们可以看到他这几个方面都指向了心理咨询师行业,但如果只根据能力,我们可能会错误地得出他适合销售岗位的结论。

3.分析合理性。

如果你找不出一个特别适合的职务,这可能跟你自身的阅历和知识的局限性有关,这时你可以拿着这些分析多问几个不同背景、不同行业的人,也许会有新的发现。

我以前带过一个实习生,她毕业后进入了一家大型互联网公司,但工作不久后就发现工作内容和当时面试时说的完全不一致,她其实是希望学习如何做产品经理,但实际上做的都是宣传方面的工作,而公司也没有任何从0到1的项目可以让她参与。她想换个能够学习到如何做产品的工作,却又觉得老板对自己很好,离开会辜负老板,所以一直犹豫不决。但是,职场上的成长其实跟她与老板的私人关系并没有相关性,如果她工作的优先级是学习和成长,那么她无须让私人关系成为自己做决策的阻碍。

如何做到隔行不隔山?(应用2)

很多时候,人们在表达或思考时并不会注意他们思考的事情是否有相关性,反而会习惯性地把一些并不相关的东西放在决策里一并考虑。切分法就是要求你把不相关的东西清晰地分割出去,这样就不会干扰你的思考。

通常,大家认为隔行如隔山。你觉得,工作几年后换行业难吗?

2.寻找相关性。

如果你被记忆体限制了认知,可能会认为它很困难:我没有相关能力,我没有相关的经验,或者我过去有过不成功的转行经历。

我刚到北京时,听到一些比我年长的人对我用“您”这个词语,就会有一种受宠若惊但又很尴尬的感觉,因为我认为“您”是尊称,如果使用不当可能有讽刺的含义。后来我才知道,原来北京人都很习惯用“您”。后来再有年长的人对我用“您”时,我就不会有那种感受了。

我认为,它其实并不难。在过去的15年里,我一共换了金融、咨询、游戏、人工智能和教育五大行业,没有一个和我的本科学位直接相关。这几次转换行业的背后是对打破认知限制三步骤的持续实践。在这里,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轻松换行业的秘诀。

每个人因为自身经历不同,对于不同的词语可能都会有自己独特的理解,但外人对此可能不清楚,因此使用一些词语或表达方式有时就很容易引起误解。在人际交往中,如果对方说的某个词语让你不舒服,你可以询问一下对方这个词是什么意思,也许就能解开一些误会。

这个秘诀就是合理利用你的可迁移能力,可以分以下几个步骤来执行。

1.厘清定义。

第一步,分析出你的目标岗位需要哪些能力。

切分法包括几个要点:

举个例子,我本科读的是工业工程。虽然我很想加入投行,但是投行需要的是具备金融专业背景的人。我怎么才能打破专业的限制进入投行呢?

切分法是我自己发明的一种方法,顾名思义就是把一种信念、观点或情绪里的不同元素切割开来,然后确保其中的每个要素都具备精准性、相关性、合理性及真实性。这种方法特别适合于处理那些容易激起情绪的观点和思想,或是内在已经涌起的复杂情绪。

首先我需要分析一下投行的招聘要求里列出的各项技能。只需在网上稍微搜索,就可以找到著名投行的招聘启事,其中会具体列出针对投行分析师的职位描述和能力要求。比如——

切分法

职位描述:

不停地用追问法去检验自己的行为、思想、决策、情绪背后的深层认知,就是透彻思考的一种核心方法。因此从这个角度上说,反思自己每日的所思所言所做,是一个适用于提升自我认知的好习惯。

1.协助进行针对目标公司的尽职调查以及执行交易。

上面都是我以追问的方式来支持对方解决问题的案例,其实追问法也很适合反思自我,只不过你可能需要扮演两个角色,一个是通常的你,一个是会挑战你思考和行为惯性的镜子。当你对一些事情感到困惑时,正是你应用这种追问法的最好时机。不断地问自己为什么,你可能就发现在这些答案之下隐藏着的惯性思维模式或行为模式。

2.分析公司的财务信息并建立财务模型与估值模型。

然后他自己得出一个答案:他可以去获取很多心理学相关的知识,甚至考一个心理学相关的学位,来帮助他想要从事的工作。

3.研究并监控宏观经济、行业、市场及公司的发展动态。

我并没有直接回答他,而是问他:“既然你想做的是心理方面的工作,那么你觉得还有什么是你能做的呢?”

4.用中文与英文撰写投资建议书及备忘录。

曾经有人向我咨询,如何才能帮助精神压力大,甚至可能有心理问题的创业者。这个人提出的一个想法是,在投资机构里从事帮助创业者的投后管理工作。然后他询问我有没有什么实现方式。

任职要求: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喜欢直接给对方建议,但我不是很喜欢这么做。一方面,这剥夺了他人自我分析、自我决策的自由,助长了其继续做一个无反思意识者的倾向;另一方面,在没有深度了解对方所有信息的情况下,你给出的建议可能并不合适。所以我经常使用追问法。它的好处是提供辅助而不参与决策,帮助对方自行找到问题的答案,而不是直接给予答案。这样可以培养他们反思的意识,从而成为有反思意识者。

1.本科及以上学历,拥有优秀的在校成绩。

有反思意识的人会对自己的结论和思考过程提出怀疑,这里的怀疑并不是自我怀疑。自我怀疑是对自己的性格能力直接添加一个负面评价,而反思性的怀疑是对思考和结果的合理性、逻辑性和缜密性等方面进行检验。其基础是之前我们聊到的逻辑思维,提问方式类似我对上述想留学的咨询者所做的追问。

2.熟练运用中英文作为工作语言。

无反思意识的人不会对自己的结论或者行为做进一步的检验,要么不去思考结论的合理性,要么忽略了其他方面。就像上文这个想要出国留学的人一样,他并不会去透彻地想清楚自己为什么要出国。这其实也是一种思考上的麻木,这种麻木会阻碍一个人对自我的挖掘和认知的提升。

3.擅长以Excel与PowerPoint为主的计算机操作。

根据一个人的思考习惯,我们可以把人分为“无反思意识者”和“有反思意识者”。追问法就是一种能够有效帮助一个无反思意识者变成有反思意识者的方法。

4.对于公司运营以及为投资者创造价值拥有极大的激情。

他一直回答不上来,最后才不得不承认,其实他内心有些自卑,而他把消除自卑感的解决方式寄托在出国获取一个文凭上。在这一连串追问之下,他才愿意直面自己真实的问题,去寻找解决自卑感的直接方法,而不是重复过去的模式:把消除自卑感的方法依托在外部的一些经历或者认可之上。

5.人品正直,主观能动性强,关注细节,追求卓越,具有团队精神,能在高压下完成多个重任务,善于沟通,能独立完成工作。

我说:“你要考虑到出国是有机会成本的,不仅要花费很大一笔钱,还要耗费很多精力去做出国准备,还有你真正到了国外后所花的时间。所以,你出国的最终目的到底是什么?”

这里明确写出的是沟通能力、独立完成工作的能力、完成多重任务的能力、抗压力、中英文表达能力,以及Excel和PowerPoint等计算机操作技能。

他又愣住了,然后说:“我觉得出国应该就有好处吧。”

没有明确写出但在职位描述里有暗示的是分析能力、执行能力和信息收集能力:拥有优秀的分析能力,你才可以分析财务信息,建立估值模型;拥有执行能力,你才能有效地执行交易;拥有信息收集能力,你才能监控市场动态。

我说:“既然没有排斥你,那为什么你需要拥有和他们一样的文化背景呢?”

第二步是建立对自己能力和知识结构的认知。

他说:“没有。”

通过对你过往经历和兴趣点的分析,找到你已经具备的初阶可迁移能力。

然后我问他:“你觉得现在你那些朋友排斥你吗?”

在加入投行所需的能力中,中英文表达能力、Excel和PowerPoint等计算机操作技能我都具备,沟通能力在面试中就可以看出来,那么我就需要找到合理的案例来证明我的分析能力、执行能力和信息收集能力。

他愣住了,然后说:“因为我现在的很多朋友都是海归,我希望能跟他们有同样的文化背景。”

我回顾了自己在大学阶段的所有经历,把它们像简历一样一条条写出来,在每一条后面写上其对应的能力。

我问:“你想增长哪方面的见识?”

最后,我从里面筛选出1—2个可以同时体现我的分析能力、执行能力和信息收集能力,以及独立完成工作的能力和抗压力的案例,展现在简历上。

他说:“我想增长见识。”

这里也需要说明一下如何在简历中更好地体现你的可迁移能力。

我问他:“你为什么要出国留学?”

首先,你需要找到职位描述里的关键动词,比如“拓展”“协调”“执行”“整理”“协助”等。你要确保你的简历里也有这些关键词语的出现,这样招聘人员在看简历时可以很方便地对上关键词,你的简历被选上的概率就提高了。

曾经有一个人来向我咨询留学事宜。他当时在一个传统行业里做得很不错,这个行业并不需要他有什么高学历。但他说,他希望自己在这两三年抓住行业中的一个机遇赚一笔钱,然后出国留学。

其次,在描述事例时一定要对应到能力上,同时要有数据支持。比如,某商务对接的入门岗位包括以下可迁移能力:极强的共情能力和沟通能力,较高的执行力。

所谓追问法,就是揪着一件事情不断地问为什么。

共情能力、沟通能力和执行力在简历上如何体现呢?

追问法

我之前看到一个人的简历上写着:学习销售业相关知识,担任置业顾问,接待顾客,引导顾客参观,介绍楼盘相关信息,促成交易,撰写日志。

在这个基础上会出现很多衍生概念和思考方法,相关书籍和课程也有很多。因为本书内容所限,在此我只讲两种和认知破圈相关的思考方法:追问法和切分法。如果对其他思考方法感兴趣,大家可以参考附录的书单进行进一步学习。

这段话只是简单地描述了实习任务的性质本身,没能体现出这个职务所需要的能力,浪费了大好的素材。

只要我们能够尽量严格地用归纳法和演绎法去考察问题、考察信息背后的逻辑是否成立,我们就能确保在思考时不会犯常见的错误,这就是透彻思考的基础。

通过沟通和挖掘,我把这个人简历上的这段话改写为:在担任置业顾问期间,和四十多位顾客建立了良好关系,并帮助两人成功买到房子。其中一人刚开始没有找到合意的房型,我特意跑了四五家其他楼盘,对比二十个房型后,终于促成交易。

比如不盲从权威,如果你只看逻辑,那你肯定不管跟你说话的人是权威还是专家。

这样,你感知对方需求的共情能力、与人建立良好关系的沟通能力、完成交易的执行能力就都很好地体现出来了。拿着这样的简历,你去应聘任何对沟通能力有要求的职务都会有优势。

比如不感情用事,如果你只看逻辑,那你肯定会不带感情地去看待它。

有人会说,这个不能说明什么,因为销售岗位和商务岗位的要求本来就很类似,你拿着应聘销售岗位的简历去应聘商务岗位并不困难。接下来我们再来看一个理工科的学生如何在简历上体现这些能力。

三是是否只提及支持自己观点而忽略不支持自己的观点的案例。

这个学生在简历上写有这么一条——志愿者经历:在学校双选会获“优秀志愿者称号”。

二是例子是否具有普遍性;

深入挖掘后,我们改写为:对于参与双选会的十余家企业进行采访报道,报道文章获得3000多次阅读和400多次转发,提前与招聘企业沟通需求并为部分企业定制个性化宣传方案,得到企业CEO的好评,并获“优秀志愿者称号”。

一是用于归纳的例子是否够强;

这样修改后,是不是更好地体现了他的沟通能力、共情能力和执行能力?

若是归纳法,那么就要看三点:

所以,我们需要学会挖掘自己过去的经历,从中提炼出自己具备的可迁移能力,然后根据目标岗位所需的能力去定制化地写简历。很多时候,不同的岗位需要对应准备一份不同的简历,这样才能更好地体现出你与这个岗位的匹配性。

二是过程是否合法。

第三步,匹配你的可迁移能力。

一是前提是否正确;

首先,在简历中,我就非常刻意地突出与这些能力相关的经历,把它们放在前面,并明确使用招聘启事里类似的语句,方便招聘人员在挑选简历时注意到这些能力。

如果是演绎法,那么就要看两点:

其次,在面试时,我和面试官分享了我如何做到两年半本科毕业,成绩保持在全系前三,并担任国际学生会主席等团体领导职务的多元化经历。

所谓分析信息背后的逻辑,就是从逻辑思维的角度来考察得出一个结论或观点的过程。考察这一过程是否可靠,首先要分辨它使用的是演绎法还是归纳法。

我读完大一后,仔细规划了我所有的课程和课外活动,把每个任务按照轻重缓急做了有效的分配和安排,并采纳了很多学长学姐的建议,有策略地安排课程,我甚至会自学某些课程并通过考试拿到学分,从而节约了大量时间来做课外活动。与此同时,我还背负着父亲患有晚期肺癌的压力。

其实朋友说的都是结果,如果能严格分析信息和结论背后的逻辑就会得到这些:不会盲从权威,不会断章取义,不会被情感左右。

这段经历很好地把投行职位的能力要求都覆盖了,同时也展现了我强大的学习能力,缓解了面试官对于我没有相关专业背景的担忧。

朋友有点意外,因为他之前以为批判性思维是对信息的搜集和筛选,不要盲从权威,不要断章取义,不要被情感左右。

同时,我仅用一段经历就解答了面试官对于我是否具备该职位所需能力的问题,从侧面体现了我良好的沟通能力。

其实不只是他被迷惑了,在他提这个问题前,我也会习惯性地向别人推荐批判性思维的好处。但仔细想想,批判性思维的要点就是更审慎地使用归纳法和演绎法去看待问题。

当然,我在面试之前也没有忘记自学很多基本的金融知识,用实际行动来打消面试官的所有顾虑。因此,我提前一年成功拿到了四份华尔街全职工作的录取信。

朋友听了我的解释,说:“市面上各种‘思维’原来是被包装出来的,我被表象迷惑了。”

通过刻意练习,培养可迁移能力

这些思考模式的基础工具也是这两种,万变不离其宗。

有人会问:你能转行是因为你已经具备了下一个职务的能力,如果不具备下一个职务所要求的能力,该怎么办呢?

逻辑思维的基石是两种方法:归纳法、演绎法。

其实,绝大部分工作所要求的能力并不需要天分,不需要你多聪明,完全可以通过刻意练习来获得。

坦白地说,我之前没有从这个角度思考过,因此他的问题对我来说就是一个好问题。而我没这么想的原因是,在我看来,这些思考模式都是逻辑思维的衍生概念。

如果你有充分的时间去找下一份工作,那么你就可以花点时间来培养其所需要的能力。

有一天,一个朋友问我:“我们经常会提到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结构化思维、深度思考等,我发现概念虽然各有不同,但也有交叉。历史上有没有谁比较系统地总结和定义过思维的各方面能力,让我们可以在实践时参考?”

比如,帮助我进入投行和咨询行业的表达沟通能力就是我后天培养的。

讲到思考,我们就需要探讨一下各种思考方法。

我是一个内向的人,在一个有很多人的场合里我会觉得特别不自在,而且我也不太知道如何和陌生人交谈。但是,我有多年理工科教育培养出来的分析和研究能力,可以帮助我学习沟通能力。

我给自己做了一个表格,列出日常沟通中最常用的问题,并且看了很多美剧,从中发掘人们聊天常用的口语和搭讪语,并把它们背下来。

在上一节里,我们通过深刻的体验发现了自己的一些盲区,或是认知需要提升的地方,于是我们就从“无意识”进入了“有意识”的状态。但由于这些是新发现的领域,我们可能并不知道如何去解决这些盲区和不足。因此,我们需要通过第二个步骤——透彻的思考,来发掘这个问题背后的形成原因,并找出合适的解决方法,这样我们才能进到“有意识有能力”这个阶段。

准备工作做完后,再去社交场合进行刻意练习。练习方法其实很简单,就是根据对方说的话,先通过一些搭讪语来打开僵局,再从对方的回答中不断抽出你感兴趣的点,接着问下去。

如何做到透彻的思考,直击问题的本质?

比如,在画展上,你找到了你想聊天的人,你可以问:“你是怎么知道这个画展的?”如果对方说:“我是通过王老师才知道这个画展的。”你就可以接着问:“哪位王老师啊?”

你甚至可以带着问题去做这件事情,比如问:在做这件事情的每一分每一秒,我有什么不一样的感知?然后充分调动你所有的感觉——视觉、嗅觉、听觉、触觉等,去细细体会、感知沉浸在这件事情中的每一秒。让你的心平静下来,不再去想和这件事情无关的东西。放空大脑,也许你会发现,在这种小事上,你也可以进入一种类似心流的状态,从而获得不一样的体验。

接下来你可以根据他的回答,继续找你感兴趣的点问下去。这样的好处是你可以顺着他的内容不断地提问,从而很流畅地完成很久的对话。因为是你感兴趣的点,你会很真诚地表现出对对方的兴趣,在对话结束以后,对方还会对你很感兴趣,因为他觉得自己的很多叙述被你很好地理解了。

请举出一件你平时不是那么享受的小事,比如做饭、洗碗、浇水等。当你再次去做这件事时,请不要带着原先的固有判断,觉得这件事就是一个不得不完成的任务,枯燥且乏味,而是带着不一样的视角去看待这件事情,把它想象成一种能给你带来全新体验的事情。

这个方法对内向者其实特别适用,很多时候,内向的人会觉得讲很多话是件很费力气的事情,但是用了这个方法以后,你可以很轻松地和别人聊上一两个小时。更开心的是,对方会因此对你产生深刻的印象和好感,从而建立起信任基础。

练习二:发现生活中的小确幸

因此,当我很快地打消投行面试官对于我能力的担忧后,就可以用剩下的面试时间愉快地陪他聊天。这样非常有助于培养他对我的好感,并能让他印象深刻。

你会发现,虽然只是一张简单的照片,但随着你花在上面的时间的增多,你能够发现的细节会越来越多。你甚至可以像福尔摩斯一样,通过不同的线索来推理出很多别人看不出来的东西。这种层层递进的感知能力和分析能力就是深刻体验的能力。

曾经有一次,一家非常有名的集团的老板对我进行面试,整个面试过程基本都是我在听他讲欧洲历史,从中我学到了很多欧洲历史知识,而他也聊得非常愉快。最后我成为这家集团在全球招纳的两名管培生中的一员。这也是良好的沟通能力带来的结果。

请你花五分钟对这张照片提出一些问题,比如,为什么这些人会在这里?她们是工作伙伴还是客户与商家?谁是领导人?她们有可能在讨论些什么?

共情能力也可以通过刻意练习来培养。比如我有一个朋友,他是工程师,想转行做销售。他运用了我们之前讲授的技巧,首先在招聘网站上收集销售岗位所需要的可迁移能力。

然后请你再花三分钟仔细看一下这张照片,这时你可能会注意到更多细节,比如每个人的发型、彼此间眼神的交流、手势和身体姿势等。

通过搜集和整理,他发现销售岗位虽然种类繁多,有广告销售、产品销售、理财销售、房产销售等,但所需要具备的基本能力相通。于是他分析了自己过往的经历,总结出自己喜欢的是互联网和广告行业。

通常人们可能会数一下有多少人,会注意到这些人都是同一性别、肤色类似,还可能会注意到桌上的一些文具。

接下来,他对几家互联网公司广告销售的招聘信息进行了详细分析,发现这个岗位需要负责的是客户开发、谈判、签约一类的工作。

图片来源:Christina Morillo/pexels.com

经过总结,他归纳出销售岗位需要的可迁移能力有共情能力、沟通能力、观察能力、项目管理能力和逻辑分析能力。作为工程师,他也经常跨部门协作,因此具备后面几个能力,但是缺乏的是销售岗位最需要的共情能力。

他想了很久,也阅读了很多相关的书籍,最后在一本书里获得了灵感。书里提到作者运用共情能力去帮助收留所儿童缓解情感需求的故事。

请你先花一分钟看一下这张照片,然后描述一下你看到了什么。

的确,最容易用到共情能力的一个场景就是和孩子们相处。

这个练习锻炼的其实是洞察力。你可以借助任何一张照片、世界名画或你看到的任何情形来做这个练习。

于是他在网上查了一些相关机构的信息,最后选择参加了一些帮助留守儿童的活动,通过讲故事、参加夏令营等方式给这些留守儿童以更好的陪伴。

练习一:洞察力

在帮助这些儿童的过程中,他需要非常耐心地去倾听他们的需求,共情他们的孤独和各种情绪,如此一来,在书中学习到的技巧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得到应用。

以下两个练习可以帮助你更好地获取深刻的体验。

通过一年多的努力,他有针对性地提高了自己的共情能力,并在后来的面试中通过换位思考打动面试官,最终拿到了这份销售工作。后来他还因为表现出色,被评为金牌销售。

关于深刻体验的练习

毕竟,如果你可以搞定很叛逆的孩子,那搞定一个成熟的成年人也就不那么困难了。

在工作和生活过于舒适或顺利时,不妨有意识地给自己增加点挑战,测试一下自己当下状态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用可迁移能力补足行业经验的不足

在日常生活中,不麻木地去对待点点滴滴,而是从小事中也能有所体悟,这样才可以持续不断地提升自己的状态。

有时候,一个职务需要的更多是经验,而不只是能力,那该怎么办呢?

在遇到困难时不逃避,敢于面对它、分析它,从而了解自己的盲点和误区。

我在就读商学院时,想转行做游戏公司的产品经理,可是我只有咨询和金融行业的背景。当我分析了产品经理的必备能力之后,我发现除了分析能力、表达能力、沟通能力、执行能力、项目管理能力等可迁移能力外,几乎所有的工作都要求游戏行业的相关经历或者对游戏本质的深刻理解。

所谓深刻的体验,其实就是抓住生活给你的每一段经历去成长:

我没有游戏行业的相关经验,那么只能靠对游戏本质的理解了。

她点了点头,不好意思地说:“可能是这段经历比较痛苦,所以一般我都不会想起来,也自然没有从中汲取力量了。”

对游戏本质的深刻理解该怎么获得呢?依然是运用已具备的可迁移能力来进行刻意练习。

我说:“既然那么艰苦的时刻你都熬过来了,你对自己未来处理困难的能力也应该有信心才是。”

我花了大量的时间打游戏,但是我不是盲目地玩。打游戏是我通过学习能力和分析能力设计的一条快速成为游戏设计师的路径。

她想了想说:“再差也不可能到这个地步。”

我会玩同类型不同质量的游戏,而且都要玩到高级玩家的水平,去体会游戏的平衡性的好坏。我阅读了好几本专门讲游戏设计的书籍,然后用自己实际的游戏体验去验证。我会比较不同游戏环节、关卡,甚至人物、背景和动作设计的好坏。在这个过程中,我不断思考哪些设计是可以被借鉴来提升游戏品质的,并且做了大量笔记。

于是我问她:“你觉得你换工作后,会遭遇比欠下100万,需要你再次出去摆地摊更糟糕的情况吗?”

最后,我在准备面试时做了一个针对这家公司主打游戏的详尽分析报告,其中针对该游戏的两个弱点提出了创意解决方案,最终打动了面试官。

曾经有个30岁的女性因为是否需要换工作这个问题而极度焦虑,来找我咨询。我发现她焦虑的背后是担心换了工作以后,自己的职业道路会越走越窄。我请她回顾了一下自己过去的痛苦经历,发现曾经有个阶段,她父母都得了比较严重的病,她放下国内名校毕业生的身段去摆地摊,同时做着自己的全职工作,在两年多的时间里把家里欠的100多万还清了。

因此,在做能力匹配时,如果你来不及培养相关的能力,你也可以突出展现你已经具备的能力在这个领域的应用,用你的长板打动招聘官。

有时候,重新回顾过去一段深刻的体验,也可以帮助你解开一些信念体或者记忆体对你的束缚。

其实,除了直接跳槽,升职也是一种变化职务的好方法,尤其是从技术岗或执行岗升为管理岗,这本身就是职能的转换。因此,我们也需要看一下如何更顺利地升职。

我的一位朋友有一个与众不同的习惯:当他发现有人不喜欢他时,他反而会刻意去找这个人聊天,深入地了解这个人不喜欢他的原因,而这些原因就会成为他自我进步的动力和方向。时间长了,当对方发现一个自己不喜欢的人居然会诚恳地听取自己的意见不断地进步,也会逐渐佩服这个人,于是原先的敌人反而就可能成为朋友。

用可迁移能力实现升职

对于一般人来说,让人痛苦的体验往往也是他们反思自我、产生洞见的契机。之前那位因为销售副总监的失败而开始反思自己用人方式的CEO,其行为正是基于被动痛苦后的觉察。在平时,我们也可以主动给自己增加一些“痛苦”来产生洞见。

从职场新人升级为经理等管理职位,就像其名称一样,最大的转变是你需要具备中阶的可迁移能力,尤其是管理能力和领导能力。

那些最让人痛苦的体验,往往是诱发人们思考和创作的来源。俄国文学是当代世界文学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而俄国著名作家如列夫·托尔斯泰、屠格涅夫、陀思妥耶夫斯基等都是在19世纪俄国最苦难的那段时期出现的。陀思妥耶夫斯基那句广为流传的话是:“我只担心一件事:我怕我配不上自己所受的苦难!”中国的很多作家也是在历经苦难后才创作了很多好的作品,余华、史铁生等优秀作家的作品里都饱含着从苦难中凝结出的精神。

那么,如何用可迁移能力实现升职呢?

3.产生深刻的洞见。

我们来看一下红杉资本中国基金的两个职位介绍,其中,投资经理是投资分析师升职后的岗位。

人只有失去了才能体会到事物的重要性。适当地让自己体会下失去一些东西后的感知,会提升你当下的满足感,这也是一种不花钱就能提高生活质量的方式。

红杉资本中国基金投资分析师:

有个朋友的弟弟,从小家庭特别富裕,锦衣玉食造成他感知的阈值很高,对很多事物都提不起兴趣。后来他被迫参加了军训。那段经历让他改变了很多,回到家后看到平时吃腻的牛排、有空调的房间、宽敞的大床,就生出极大的幸福感和满足感。

深入研究部分新兴行业的动态和趋势,完成信息数据收集和分析。

炎炎夏日,当你在外面待了一段时间,突然进了开着空调的房间时,你就会觉得特别惬意。同样地,如果你因为做手术而不能正常进食,喝了一两个月粥后再次去餐馆品尝各种食物,你会惊叹于这些食物的美味。适当的不舒服可以帮助我们拉低感知的阈值,从而重新获得对原本习以为常的事物的欣赏能力。

发掘潜在创业者与投资机会,支持投资人对项目进行投资价值分析、可行性分析和论证。

2.更好地珍惜和享受美好的事物。

协助投资人跟进项目并进行必要支持。

有时候,帮助自己建立自信的方法,就是回顾自己以前是如何从痛苦和挫折中走出来的。虽然有时候回顾过去的痛苦会让你感到有些不适,但是这背后隐藏的力量却能让你生出面对未来不确定性的勇气。

红杉资本中国基金投资经理:

在褚时健的自传里,他描述了他和他的亲戚经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故事。当时的情况很危险,流弹过来后一个人瞬间就没命了,他的一个亲戚正是这样丧命的。所以褚时健认为,他后面碰到的各种大风大浪都比不上当年在战争时期的那种苦难,那段经历给了他强大的意志力和充沛的自信,让他后来能够在人生大起大落时依然保持乐观,并在70多岁高龄毅然决定种橙子,走一条很多人觉得漫长而辛苦的道路。

参与投资交易所有步骤,包括项目搜寻与分析、财务模型建立、背景调查、投资谈判和文件起草。

当你看到自己能够在这些苦难中坚持下来时,你对自己克服困难的信心会大幅提升。很多人对于未来有很强的焦虑感,是因为他还不具备遇到苦难自己能坚持下去的信心。一个在艰苦条件下生活过的人,再次碰到类似的苦难,大概率不会像从来没有经历过的人那样容易惊慌失措,而是会比较有信心地去应对。

独立带领团队在个别领域深入研究并寻找投资机会。

舒适的环境固然好,但是时间长了,人容易丧失一部分适应性。就好像习惯于睡舒适床垫的人,一旦换成了木板床,就可能失眠。但是,在生活中,一个人不可能永远一帆风顺。既然逆境是逃脱不掉的,人生中的起起伏伏是不可避免的,那么在一个比较安全的环境里尝试着让自己适应一些不舒服的情形就是一种危机演练。这样,即使外部环境变了,你也能吃得了这些苦。在日本,小孩子会被要求在雪地里进行“耐寒”训练,目的是训练小孩子的意志力,同时也让小孩子的体魄得到锻炼,其动机和这个原理是类似的。

监测投资行业动向与被投公司财政状况,并协助管理层进行季度审核。

1.帮助你增强意志力和适应能力,增加自信。

第一步,我们来拆解一下投资分析师和投资经理这两个岗位的能力要求。

适当地让自己有一些不舒服的体验,也是深刻的体验的一种。这种主动追求不适感的行为有三种好处:

作为投资分析师,做得更多的是行业研究、数据分析、投资价值分析这样比较具体的工作。这些工作能力较为单一,都比较偏向分析能力和推理能力。

有意识地添加不适

而作为投资经理,则更多地承担着带领分析师(团队)和项目管理的职责。举个例子,当拿到一个投资项目后,投资经理需要经历设定流程—分配任务—传递职责—统筹更新等项目管理的步骤拆分,每一个步骤都可能要求多个可迁移能力的支持。就拿设定流程来说,投资经理首先要判断项目是否符合公司投资需求,考虑项目的难点和实现路径,选择合适的团队成员,进行对上对下对外的同时沟通,这需要投资经理有较强的管理能力和领导能力,这些都是我们之前提到的中阶可迁移能力。

不麻木地对待日常可以帮助你解开对于单一目标的执着,去体会生活中的多个方面,学会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地提升认知。毕竟,我们都不希望遇到真正的失败和逆境,如果能通过日常生活来提升认知、发掘自己的盲点,从而避开可能造成失败的误区,那不是更好吗?

当我们拆解能力要求后,就可以发现我们从投资分析师升级为投资经理的必备能力和潜在的提升途径了。

当你内心只有一个目标时,好处是你会非常专注,也会有基于这个目标的深刻体验,但坏处是你容易忽略和不重视其他和这个目标无关的事情。而在人生的长河里,这些事情可能是更重要的。

想象一下,你通过一两年的学习与合作,成为一名合格的投资分析师,不仅拥有了自己擅长的分析领域,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比较完备的投资方法论,验证了自己的系统搭建能力,还获得了识人用人的洞察力,让别人愿意听从你的沟通表达能力,以及抓住问题本质并分配解决问题的执行力。

当你没有充分关注生活时,你可能会在早上起床后急匆匆地出门,然后发现当天是周末,不用上班;也可能会一边烧饭一边玩手机,结果菜烧煳了。有些人则遇到了更严重的后果。我的一个学员好几年都沉浸在创业的不顺利之中,在他的视野里只有创业,没有其他,他觉得创业是他人生的全部。他来上我的课也是因为想复盘一下创业失败的原因。在课上,我请他去体会内在更细腻的感受并做出分析,当他的感知被打开后,他才发现生活中存在更大的危机:因为这几年他眼中只有创业,完全忽略了孩子,导致孩子出现了自闭倾向。

同时,你了解团队内不同成员的擅长领域,可以按照项目需求进行分工安排,还能在恰当的时机和老板交流心得和观点。比如,“小张对教育行业有深刻理解,而且财务建模能力很强,适合在这个项目中担当起主要职责。小王熟识外部多位理财顾问,后续可以帮助对接更多融资机会”。你的老板听了这些话,将不再怀疑你晋升至投资经理的可能性。

在《看不见的大猩猩》一书里,心理学学者克里斯托弗·查布里斯描述了一个“无意盲视”现象。他请一帮哈佛大学的学生观看一个视频,要求他们数一下视频里的篮球队员传了多少次球。但是在视频结束后,他们却被问道:“谁看到了画面中的大猩猩?”原来,当这些学生只专注于传球数时,完全忽视了视频放到一半时,视频里有人扮成大猩猩在篮球队中待了好一会儿。

如果你从入职前就定下目标,在工作中有意识地培养下一个职务所需的可迁移能力,那么每一段不同的经历都将让你的能力不断地得到提升和内化。最终量变带来质变,你具备了更复杂的可迁移能力,自然而然地符合下一阶职位的需要。

你的关注点决定了你能看到什么,感知到什么,但同时也限制了你能看到的事物。

史蒂夫·乔布斯曾说:“你要相信在未来的某一刻,你生命中每一段经历会连点成线。”

同样是做饭,有的人会认为是完成任务,有的人会认为是一种兴趣爱好,还有的人会认为是一种学习成长的机会。第一种人会不喜欢做饭,第二种人会很享受做饭,第三种人可能会不断地思考如何把饭做得更好吃,甚至无意中变成了大厨。结果是,可能只有后面两种人会觉得做饭的时间没有虚度,甚至能在其中获得技能的提升。

留心培养每一种可迁移能力,你就能在未来某一天随心所欲地转换跑道,因为你拥有一条能力主线来支撑和帮助你完成这些转换。

另一种方式是,当你对自我为什么产生情绪有比较明确的了解后,你就可以采取相关的行动。你可以礼貌地去请他打电话的声音小一点,或者提醒他,这里是图书馆,请他出去打电话。当然,你也可以自己忍着做出妥协。而这个行为背后,其实反映的是你在人际交往中的模式,而对人际交往模式的发掘也是一种自我认知的提升。

小结

每一种你倾向的回应模式,其实都是你惯性行为模式或者惯性思维模式的一种体现。也就是说,你通过对于自己这个小小情绪的分析,就能看到自己的一些潜在模式,从而把这些模式从没有被意识到的状态(无意识)变成被你意识到的状态(有意识)。这就是一种认知上的提升了。

1.打破认知限制的三个步骤:

不麻木地对待这件事有几种可能的方式。一种是仔细分析自己的情绪产生于哪里,是因为这个人打扰到你,还是因为这个人违反了公共秩序,或是因为他让你想到了一个自己很讨厌的人,又或者是其他原因。如果是因为这个人打扰到了你,那么你倾向的回应模式是去跟那个人交涉,还是逃避跟那个人起冲突的可能性?这种回应模式会有哪些问题?在哪些场景下适合,在哪些场景下不适合?

通过深刻的体验从“无意识无能力”的状态变为“有意识无能力”的状态;

想象一个场景:你正在图书馆里安静地看书,这时,旁边一个人开始大声打电话,周围没有其他人,所以没有人制止他。你等了他一会儿,发现他还在打电话,你有点不耐烦了。这时,你可以麻木地对待这件事,戴个耳机或者换个地方就过去了。但是,如果你想突破自己的认知,你也可以不麻木地对待这件事。

通过透彻的思考从“有意识无能力”的状态变为“有意识有能力”的状态;

很多人觉得,这些都跟哲学或宗教有关,跟我们的日常生活没有什么关系。就日常行为来说,一个麻木的人和一个不麻木的人,所能感知到的生活的精微程度是不一样的,不麻木的人更容易在生活中的很多场景中发现自我成长的契机。

通过持续的实践从“有意识有能力”的状态变为“无意识有能力”的状态。

《摩诃婆罗多》体现了吠檀多哲学的最高目标,其核心含义是:没有责任是丑陋的,没有责任是不洁的。也就是说,生活中的每一件事都值得你认真去对待。

2.深刻的体验,其实就是抓住生活给你的每一段经历去成长:

但禅的意境,是对生活中一点一滴的小事无我的专注,走就是走,坐就是坐,立就是立。

在遇到困难时不逃避,敢于去面对它、分析它,从而了解自己的盲点和认知误区。

这也是很多人对待日常事情的态度:不思考,不专注,得过且过,完成了就好。

在日常生活中,不麻木地对待生活,从小事中也能有所体悟,这样才可以持续不断地对自己的状态保持觉察。

《禅的初心》一书把禅宗修行分成四类,最低层次的修行是既没有思想也没有好奇心。

在过于舒适或者顺利时,有意识地给自己添加点挑战,测试一下自己状态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后来,我学会了即便在洗碗时也去感知这个活动和过程,感受水从指缝间流过的清凉,感受洗洁精泡沫的细腻,感受碗从油腻变得洁净的过程。这样,原本似乎枯燥无味的生活小事也变得生动而有色彩了。

3.逻辑思维是任何思维方法的基础,而逻辑思维的基石是演绎法和归纳法。

我以前也是这么认为的,直到我参加了一个禅修营。禅修营里有个任务是用木铲把粥桶里残留的米粒和粥渍全部刮出来,不能有任何浪费。我一开始很抗拒,觉得这件事太小也太无聊了,于是在刮桶时我就一直在想别的事情,但这样子就刮不干净,还被老师说了。惭愧之余,我沉下心来不再想其他事情,开始用木铲一遍又一遍地刮。慢慢地,我发现这种重复性劳动也有美妙的地方,我的心随着手的一次又一次圆周运动沉静下来,竟然进入了一个非常享受的状态。

演绎法能否做到逻辑自洽就看两点:

不麻木是指带着感受去体验生活中的事件。说到感受,很多人会觉得这很稀松平常:我看个电影会有感受,我和朋友谈个心也会有感受,有什么大不了的呢?

(1)前提是否正确;

不麻木地对待日常

(2)过程是否合法。

此外,深刻的体验还包含另外两层含义:不麻木的感受和适当的不舒适。

归纳法能否做到逻辑自洽要看:

就像我们在前面提到的,绝大部分人在面对失败或者逆境时很容易被情绪体操控,很难自行做出深度的剖析。因此,除了要具备极度诚实的心态,我会在后面具体讲一下摆脱情绪体的方法,来帮助大家从这些外部的挫折和失败中获益。

(1)用于归纳的例子是否有说服力;

一个人的至暗时刻是非常重要的深刻体验,如果抓住这些时刻进行深度分析,我们通常都能发掘出在某一个特定方面自我认知的问题,从对这个问题的无意识状态变得有意识,这就是认知上的一个突破。

(2)例子是否具有普遍性;

我的一个学员经营着一家非常大的公司,正在准备上市。公司需要开拓一个海外市场,于是他便安排很信任的销售副总监去负责这个事情。结果花了好几个月时间,不仅海外市场没有开拓出来,还赔了不少钱。这件事对他打击很大,虽然平时他不太愿意去请教别人,这次却为这件事情找到了我。我帮他做了一些分析,发现他在用人时有一个很大的盲区,就是会因为一个人某一方面的特长而以偏概全地相信这个人能应对任何情况。那个负责海外业务的销售副总监从来没有出过国,也不懂英文,而且在接受开拓海外市场的任务以后,居然都没有亲自去海外考察一下。从很多层面上来看,这个销售副总监都不是开拓海外市场的最佳人选,但是CEO却因为他在开拓国内销售市场方面的突出能力,就相信他在开拓海外市场时也可以有所作为,这就是能力信任的盲区。如果没有这么大的教训,这名CEO也不会来找外人分析,从而发现自己的盲区并反思自己的用人哲学了。

(3)是否只提及支持自己观点而忽略不支持自己观点的案例。

在日常生活中,一个人不会时时刻刻地想着如何去提升认知或者发现自己的盲区,因为那样会很辛苦。一般人通常都是遇到困境或是失败后,才会想到去挖掘认知方面的问题。

4.追问法是揪着一件事情不断地问为什么。

不逃避地体验逆境

5.切分法是把一种信念、观点、情绪里的不同元素切割开来,然后确保其中的每个要素都具备精准性、相关性、合理性及真实性。

6.精进五要素:

如何做到这一点呢?我们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确保我们的体验是深刻的。

设立清晰的目标;

从无意识变为有意识,我们需要对当下的状态有一个合理而准确的评估,从自我认知的角度来讲,就是要知道我们当下的认知是什么样的,当下我们有哪些认知局限、盲点和误区。

运用已经被验证的提升方法论;

进行超出当下能力范围的练习;

我们先来看一下如何从“无意识无能力”阶段提升到“有意识无能力”阶段。实现这种提升,我们需要深刻的体验。

全力投入;

这三个步骤中的每一步都能帮助你提升到认知的下一个阶段。

用及时的反馈来助力。

深刻的体验、透彻的思考和持续的实践是打破认知限制的三个步骤。我们通过不断的体验、思考和实践,形成一个正向循环。这个正向循环可以帮助我们用崭新的认知模式去替代旧有的认知模式,经历认知提升的四个阶段,从“无意识无能力”变成“无意识有能力”的高手,打破三重认知限制形成的怪圈。

7.职业方向=(兴趣+能力+特质+价值观)×及时与正向的反馈。

要摆脱浑浑噩噩,你需要深刻的体验

学会分析和总结你的可迁移能力,并在职场中有意识地培养下一个阶段需要的相关能力,以帮助你升职或转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