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悟读书网 > 人文社科 > 破圈 > 1 什么是认知破圈

1 什么是认知破圈

《非暴力沟通》的作者指出,在学习平衡自我需求和他人需求的过程中,一个人通常会经历三个阶段:

无论是哪一种情形,这样的举动既会对另一方造成负面影响,也无助于我们提升对自我的认知,或增进双方的关系。

第一个阶段是“他人的奴隶”——认为自己需要满足他人的需求,而把自己的需求放到低优先级。

我们通常会把自己的不愉快归结到别人身上。比如,有的人会对父母说:“我无法拥有亲密关系,都是因为你们以前不让我谈恋爱。”而家长可能对小孩说:“你成绩不好让我很难受。”在这两种情况里,第一种是我们期望通过将错误归结到他人身上,而不直接面对我们自己的问题;第二种情况是我们希望通过让对方内疚来改变对方。

第二个阶段是“自己的皇帝”——此时,我们优先考虑自己,不去考虑他人的感受和需要。

很多时候,人际关系的变质缘于对自我需求的不诚实。这种不诚实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不了解自己的需求到底是什么,二是知道自己的需求但是不表达出来,或用其他需求去代替。

第三个阶段是“平衡的生活”——我们会了解到,对别人负责不应该是我们的义务,我们的义务是对自己的行为、感受和情绪负责,但我们也不能通过伤害别人或牺牲别人来满足自己的需求。

有时候我们会看到,一个男生明明很喜欢一个女生,却不停地说那个女生的坏话,最终失去了那个女生对他的好感。

在这几个阶段,我们的自我认知不一样,因此在别人指责我们时,我们的反应也会不一样。

对于自己需求的诚实

当有人和你说“我从没见过像你这么自私的人”时,如果我们在第一个阶段,我们就会责怪自己。如果我们在第二个阶段,我们就会习惯性地指责别人。当我们处在第三个阶段时,我们会有以下两种选择。一种是我们能够仔细体会自己的感受和需要:我之所以伤心,是因为我不希望被你认为是自私的,这其实是我特别在乎你的看法的体现。另一种是我们能够换位思考,去体会他人的感受和需要:你会采用这么激烈的表达方式,肯定是因为你的愤怒和难过吧,这可能说明你对我有一定的期望值。

所以,如果你能客观地审查一下自己的各项能力,找到那些你不太愿意诚实面对的方面,也许你就能发现一些底层认知盲区。

无论是哪种方式,都比怪罪自己、指责别人更容易解决当下所面临的问题。我们也可以看到,这两种方式都要求我们能够分析出自己内心真实的需求,或是能够去感同身受地分析出别人的需求。当你把自己的需求分析出来后,就可以避免用情绪去绑架别人,强迫别人按照你的要求去做,从而找到其他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需要拘泥于责备自己或者别人。

他回答不上来。于是我们做了进一步分析,然后发现:原来他的一个核心价值观是成就感,而他的成就感只来自好的结果。在潜意识里,他不太愿意接纳一种情况,那就是自己付出很多努力后,功劳却不属于自己。因此,他会在那件事情上盲目地夸大自己的能力。而同样的模式也在其他情况下出现过,甚至曾导致他在一家公司工作时被很多人讨厌,因为大家觉得他喜欢抢功劳。而他之前一直不太理解为什么大家会这么说,因为当时他还没有意识到自己存在夸大自己能力的模式。

举例来说,下属迟到了,你很生气,对他说:“这么重要的会议,你居然迟到了,太让我失望了。”

我问道:“为什么你会认为这全是你的功劳呢?如果这个人不想改变,你可以帮助她改变吗?另外,帮她完成改变的全部功劳能都归于你吗?或许是建立的这个群让她感到了外部压力,所以她改变了?或许是押金过高,她很在意这笔钱,所以坚持了下来?又或许是她特别在意男朋友对她的看法,在男朋友的帮助下完成了这个改变?为什么你这么笃定地认为这全是你的能力带来的改变呢?”

这句话没有表明你真实的内在需求,可能你的需求是:这种重要的会议,下属应该比我更早到会议室,把一切安排妥当,而不是我来了以后自己亲自动手去安排。我之所以对你有这种期待,是因为你给我的印象是一个靠谱准时的人,会做出额外的努力来帮助上级解决问题。

我问:“就这样吗?她就这样改掉了二十多年改不掉的习惯吗?”他迟疑了一会儿,不好意思地告诉我他还发起了一个习惯改变群:每个人需要交1000元的押金,每天要打卡,还要求家庭成员辅助监督,改不掉习惯就不退押金。这个姑娘入了群,还让她男朋友监督她。

当你能够说清楚自己的需求以后,你的员工就知道下次该如何改正了。同时,你也可以反省一下自己的期待是否合理,甚至是否有其他的解决方法来满足你的期待。比如,与其让无关的下属来处理这些事情,不如找一个助理专门处理相关事务。当你有更多的选择去解决当下的问题时,就不容易产生情绪了,如此你和别人的关系就会相对融洽很多。

我很好奇,问他具体是如何做到的。他说他和这个人聊了好久。

表达清楚自己诉求的另一个好处是让对方更可能给你你想要的,如果你连自己想要什么都表达不清楚,怎么能指望对方给你呢?

曾经有个人兴奋地和我说,他特别善于改变别人的人生,曾经帮助一个人改掉了长期以来咬手指甲的习惯。

但是,把自己想要的表达清楚并不容易,很多时候需要你遵从SMART原则,在沟通中提出针对某一具体事物非常具体的要求,这样别人才能知道你的期望值到底在哪里。

有些人喜欢夸大自己的能力,有些人喜欢低估自己的能力,有些人则不清楚自己的能力,这三种情况都是对自己能力的不诚实。

所谓SMART原则是指——

对于自己能力的诚实

1.目标必须是具体的(Specific)。我们可能会经常从老板那里听到“我希望你能更加自信”,这就是一种不明确的需求表达——什么样的表现在老板看来才能算自信,是抬头挺胸地走路、大声说话,还是以更加坚定的语气聊天?你可以和对方沟通一下自信的具体表现,这样你才能知道怎么改进。猜测是容易出错的。

对于自己经历的诚实需要一个人去尊重事实,不乱添加各种假设、框架和包装。后面我会通过认知的三重限制来深度探究一下我们基于不诚实而加入的假设、限制和条条框框。

2.目标必须是可衡量的(Measurable)。比如,你希望老公可以经常回家吃饭,那么需要沟通清楚什么样的频率算“经常”。你可能觉得“经常”是每周一次,而你老公则觉得每个月一次就已经很频繁了,因为他需要出差。不沟通清楚,大家的期待可能就不一样,从而导致后续出现更多纠纷。

如果我们能够解开这一心结,那在后续的人生旅途中就不需要花很多的无效工夫来掩盖事实,可以把精力更好地投入到值得的方向上去。

3.目标必须是可以达到的(Attainable)。有人在潜意识里期望自己可以一夜暴富,所以沉迷于买彩票、赌博等,但是会编出一些类似于小赌怡情的借口来欺骗自己。这时候就需要对自己的需求做诚实的披露,然后才会有机会去修正它。

对自己某些经历的不诚实背后是比较复杂的心理机制,如果想更好地认知自我,我们需要对这些不诚实进行深刻的剖析。我见过一些事业做得不错的人,因为没有上过好的学校,特别不愿意承认自己的学历,甚至会花很多的工夫遮盖这一事实,而忽略当下的成功。其中有位女士就因为对自己学历的不自信,几次拒绝了升迁的机会。

4.目标必须和其他目标有相关性(Relevant)。有些时候,我们的需求可能会被情绪绑架,从而制造出没有相关性的目标。比如,因为可能会有外国客人来访而老板期望前台要会英文,那么这样的要求是合理的。但如果老板因为看到公司其他人员学历比较高,就要求前台需要具备硕士学历,而其实前台并不需要这样的学历就能完成工作,那么这个目标的相关性就比较弱了。

而他立刻敏锐地捕捉到了我的抗拒,告诉我说:“这就是事实,不是一个观点。”我虽然内心很不情愿,但是基于极度的诚实,不得不承认这的确是一个事实。在我的经历里,我没有把一家企业做到上市或者利润过亿的经历,我应该对自己诚实。

5.目标需要具备明确的截止日期(Time-bound)。有时候我们的内在需求是有时效性的,比如,母亲希望孩子在考试前不要玩游戏,但是如果不明确说出来,那么孩子可能没法理解母亲的这种要求,以为考试前只要完成作业就可以玩游戏。

我的第一反应是启动防御机制,我不希望别人因为这个而否定我在认知这个领域上的研究,于是我说:“你说得对,有些人会有这样的观点。”

即便有了SMART原则,很多人依然不习惯清晰地和别人沟通自身需求。

我曾经和《原则》的作者瑞·达利欧有过一次一对一的深度沟通。他听完我做的事情后给了一个反馈:“你并没有打造出非常成功企业的经历。”

在亲密关系里,有些女生不会主动告知男生自己的需求到底是什么,而是特别希望男生能猜出自己的需求。如果男生猜不到,她就会觉得对方不理解她。抛开导致这些女生产生这种行为的外在影响和内在信念,这也可能是她们对自己的需求并不了解的一种体现。也许她想要的,并不是对方能够猜到具体哪件事情,而是找到灵魂伴侣的独特感,或是被人完全理解的温馨感,从而不那么孤独。如果是这种情况,那么更能够直接解决长期问题的方法,不是要求对方成为读心术的大师,而是去深度挖掘自己的孤独感,或是探究自己对于温馨感和独特性的需求来源于哪里,有没有其他方法可以满足。这样才不至于因把内在匮乏带入到亲密关系中而引发更多的纠纷和不快。

有的人习惯在简历上包装自己,有的人则喜欢在谈天论地时吹嘘自己的经历。时间长了,他们内在的自我就会被变相地放大,从而造成认知上的失调。能够诚实地面对自己的经历,不因为少了个学历而自卑,也不因为有一些成就而沾沾自喜,反而是一种自信的体现。

换句话说,你自己需要对自己的成长负责,而不是把责任推卸到别人身上。在后面的章节里,我会讲一下有助于消除内在匮乏感的方法。

我曾经收到一张名片,上面用极小的字密密麻麻地列有40多个职务和职称。老实说,我看到这张名片时挺反感的。

对于自己情绪的诚实

对于自己经历的诚实

有情绪时,能够去深究其产生的原因,而不是一味地逃避,是一种诚实。有情绪时,不把情绪作为不处理问题的借口,也是一种诚实。

当你梳理完这些问题时,就会有一个自我信息滤镜的简单列表了。有了这么一个列表,你就可以时时提醒自己,诚实地对待接收到的信息。

我们会在“认知破圈三步骤”和“摆脱你的情绪体(破圈法则一)”里对第一种诚实做更多的分析,这里不再多说。

你会注意到很多问题是和人相关的,我们的很多信息都是来自他人,因此,我们对于他人的喜好也会影响我们对信息的接受程度。就我本人来说,不喜欢任何涉及高低贵贱的言论。这就意味着,如果我和一个挺有架子的人聊天,我就会先入为主地很难接受他的论点,因而有可能错过重要的信息。

经历过极度痛苦和负面情绪的人很容易出现把情绪作为不处理问题的借口的情况。我当年抑郁时,也有一阵子对自己的情绪不诚实。我迟迟没有从抑郁中恢复过来,背后有一个原因是我不想走出来,我没有勇气走出来。

6.我最讨厌父母说我什么?父母通常是比较了解你的人,你最讨厌他们说的东西,可能就是你不愿意面对的缺点或不足。

因为沉迷于负面情绪的时间长了,这种负面情绪就变成了一种舒适区,抑郁成为我不用做任何事情,也不用管任何事情的最好借口。通常周围的人也很难戳穿这种借口,因为他们担心这会造成更严重的后果。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你更需要对自己诚实,狠下心来把自己推出舒适区去解决问题,而不是让情绪成为你的替罪羊。我当时就强迫自己回到了可能会诱发抑郁情绪的场景里,去逐步提升自己对那些场景的心理承受能力,慢慢弱化负面情绪,最终从抑郁中走了出来。

5.我最容易被哪类人说服?我最容易对哪类人产生好感?

极度的诚实是我们下面要讲述的认知突破的三个步骤和三个原则背后的驱动力。没有它,一个人很难在日常生活中持续不断地提升自己的认知层次,因为如果你做不到对自己诚实、对他人诚实,那么对这些虚假的现象进行再多分析,得出来的依然会是不靠谱的结论。

4.我对哪些话题特别不感兴趣?为什么?这能帮你找到那些因为不感兴趣而被忽略的信息。

极度的诚实其实是一种对自己负责的态度,只有对自己持续抱持这种态度,才能够不断地做到自我认知的破圈。

3.我平时最讨厌和什么样的人聊天?为什么?事实上,最讨厌的人说出来的话可能反而会是有用的。不时看看你受不了的言论,想想这些言论在哪些情况下是合理的、可信的,也能帮助你拓宽视野。

你以为的自我其实是被操纵的傀儡

2.我平时聊天通常喜欢聊什么样的话题?为什么?你是习惯聊人际关系、商业变迁,还是聊兴趣爱好?这些都能反映出你不同的关注点。人们通常对自己熟悉的东西更感兴趣,也更容易接纳,这也意味着人容易忽略不熟悉的东西,这就是一种潜在的盲区。

如果从极度的诚实的角度来看待我们日常生活的种种行为,那么很多人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傀儡,并没有真正地活出自我。我也不能幸免。

1.我平时最喜欢和什么样的人聊天?为什么?和不同的人聊天看待事物的视角会很不一样,一方面会影响你看待事物的角度,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你对哪些视角接纳度更高。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我们无时无刻不在受到以下三方面的操纵:情绪、记忆和错误的信念。在它们的操控下,我们的真实自我被埋没在海平面之下,露出来的只是一座被涂上不一样颜色的冰山。

但是,别人的误区不一定是你的误区,所以你也可以通过以下几个问题发掘你自己的信息滤镜。

比如,我的一个朋友有路怒症,每次有人超他的车,他就会很不开心,甚至会做出追尾的举动。如果你只看到他开车时的样子,会认为他是一个情绪暴躁的人。可是他其实是个开朗大方、特别容易让人接近的人,文化素养也很高。但是遇到别人超车,他就变成了另一个人,这是因为他的情绪完全控制了他,好像跟他成了一体。这就是情绪体的体现。

一方面,你可以去阅读一些描述常见误区的书籍,德国作家罗尔夫·多贝里的《清醒思考的艺术:你最好让别人去犯的52种思维错误》就是一本很好的入门书。

同样,我的老师曾经辅导过一位中年妇女:她年轻时失去了自己的爱人,从此对新的亲密关系失去了兴趣,陷入了对故去爱人的狂热追忆之中,直到参加了家庭排序的心理治疗后她才解开了对过去回忆的心结。这就是一个人可以被自己记忆掌控的案例。

要梳理清楚自己在接收信息上的滤镜,就需要了解自己可能会忽略什么,可能会轻视什么,可能会过分看重什么。

有一位身高1.5米的女孩,认为只有自己身高达到1.6米以上才会被人喜欢,因此陷入了极度的自卑和苦恼,即便有男生向她表达爱意,她也认为别人只是同情她。在这个案例中,女孩对自己的错误信念牢牢攫取了她的心,让她再也看不到其他可能性。

我们经常会被自己接收到的信息误导。比如有的人以为要是自己考不上好的学校,人生就没有希望了。可是在中国,只有不到10%的人具备本科学历,剩下的人即便没有本科学历,也依然能够好好地工作和生活。

在上述几个案例里,每个人都在特定情况下分别被激烈的情绪、难忘的记忆和错误的信念控制,好像这些情绪、记忆和信念反而成为自己身体和思想的主人,所以我把它们分别命名为情绪体、记忆体和信念体,合称为“认知限制三兄弟”,来代表它们掌控了我们心智的状态,如下图所示。

对于信息的诚实

而一味维持表面的和谐反而会让人觉得虚假,这就是为什么有些看上去八面玲珑的人并没有那么多关系亲密的朋友,而那些因说话过于直率常常得罪人的人反而会有一群死党。这背后的道理都是相似的。

当我们被“认知限制三兄弟”操纵时,就很难认识到真实自我的需求,或者活出真实的自我了。让我们来具体看一下关于这三种认知限制的描述吧。

更有意思的是,通常经历了这些后,周围的人可能跟你更加亲近了。毕竟,好的关系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起起伏伏的。因此,能够真实坦率地表达彼此的想法,即便对话有困难也能顺利解决问题,经历了不好的事却依然在一起,才是牢固关系的标志。也就是说,学会处理情绪的三座山峰,是加强人际关系的重要手段。

情绪体(惯性情绪模式)

这个原理不光可以帮助你放下面子,还可以应用在各类负面观点和拒绝的表达之中。只有理解了自己为什么不愿意说的障碍,你才能诚实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当你知道如何跨过情绪的三座山峰之后,你会发现,表达负面观点和感受,甚至拒绝别人都变得不再那么困难,你也就不需要再做“老好人”了。

春秋时期,宋国大将华元在迎战郑国的前一晚分羊肉汤给众位将士,唯独忘了自己的车夫,车夫怀恨在心。第二天,华元在打仗时,车夫却驾车载着华元往郑军那里走,结果宋国大将就这么被郑军俘获了。

对方可能会说:“没有啊,我很高兴你告诉了我,因为我自己也有点担心。”这时,你可能就跨过第三座情绪山峰了。当然,有时候确认是否有残留情绪的过程会经历好几个来回,我们可能需要通过各种共情技巧来让自己和对方进入一个平静的状态。在对方说出他的情绪及感受,且确保双方都没有情绪残留的情况下,我们就顺利地翻越了情绪的三座山峰,能够安全、恰当地表达负面观点和情绪了。通常这时候,你反而会觉得和对方的关系更亲近了,因为双方顺利地跨过了一个难关。

这名车夫就是典型的被情绪体操控的对象,从而背上了不忠不义的罪名。

第三座山峰,是说出负面观点后担心对方有不好的回应。说完上面那番话后,你担心朋友会不会因此不开心。即便对方表现得无所谓,你依然不确定他心里是不是会对你有看法。要跨过这座山峰,我们只需要做一件事,那就是去询问对方的感受,让所有的情绪安全落地。这时,你可以问:“刚刚我说的,会不会让你感觉不舒服?”

当你发火时,你的身体就充满了愤怒的情绪,成为愤怒的情绪体,当你担忧、害怕、激动、欣喜时也一样。我们可以回忆一下,有多少次我们会后悔自己在冲动之下做出的行为或是决定,这些所谓的冲动就是我们由情绪支配导致的。这里的情绪不分好坏,即便是看起来正向的情绪也可能令人做出一些冲动的举动。当年因为爱而盲目追星,导致父亲被迫跳海的杨丽娟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

第二座山峰,是表达负面观点时可能表露的情绪。你可能稍带惋惜地说:“我觉得这件衣服和你真的不太搭,衣服太板正了,和你偏随性的气质不一致。”表达过后,这座“惋惜”的情绪小山峰便被跨过了。

怎么了解自己的情绪体呢?不妨问一下自己:我最容易表达的是什么情绪?我最不擅长表达的是什么情绪?

其实,要跨过情绪的第一座山峰并不难,我们可以直接表达出内心的感受,在对方回应之后再决定是否表达负面观点。比如,你可以说“关于这件衣服,我想跟你说说内心的真实想法,但怕你感觉不舒服,所以心里有点担忧”。如果对方的回应是没关系,那么情绪的第一座山峰便可以跨过,你的焦虑和担忧就被化解了。

你最容易表达的情绪通常也是你最常出现的情绪。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个情绪也最容易操控你。很多人在这时会更关注负面情绪,因为大家都知道负面情绪容易给人带来一些不好的影响,但是正向的情绪同样也有可能造成不好的结果。我有一个朋友在北京好不容易抽中了车牌,兴冲冲地离开家就去车管所办理执照,却忘记检查房门是否关好,结果回到家发现家里被盗了。任何事物都有正反面:负向的情绪容易让人变得更加谨慎,而正向的情绪则更容易让人麻痹大意。

第一座山峰,是由于错误的假设而不敢表达负面观点。比如,你的朋友新买了一件外套,问你好不好看,你觉得这件衣服和他的气质实在不搭,但你担心告诉他你的真实看法会让他难过,所以你产生了担忧、焦虑的情绪。“告诉他我的真实看法会让他难过”这个想法,就是一个假设。

而你最不擅长表达的情绪也有可能操纵你。比如,有的人即便自己做错了,还是不愿意表达对他人的歉意。在这种情况下,他们通常会通过找借口等方式来逃避,反而容易造成人际关系的进一步恶化。而这些行为,其实是为了逃避表达自己不善于流露的情绪。

为什么破除假设有助于放下面子?这是因为很多时候,令我们担忧畏惧的不仅仅是表达负面观点本身,还包括在表达负面观点过程中表露的情绪。在表达观点之前、之中和之后,我们会有各种各样的担心,我将其称为“情绪的三座山峰”。

要做到不被情绪体操控,需要在以下四个方面有所提升。

可以先找一些后果比较轻微的情况去验证。比如和朋友聊到一个话题时,诚实地承认自己不懂,然后问一下朋友是否会因此觉得自己不行。如果你怕对方不够坦诚,那么去和那些愿意坦诚待你的人交流,这样你才能破除各种假设。

情绪察觉:观察情绪时时刻刻的变化,能够识别某种情绪的出现。

追问法是一种可以帮助你放下面子的方法。这种方法的核心是不断追问自己——如果我承认自己不懂会有什么后果?他人不再那么尊重我?降低对我的评价?不再找我合作?每一种后果都是一种假设,因此需要进行验证。

情绪调控:调控自己的情绪,使它能在恰当的时机以恰当的程度表现出来。

能够做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坦然承认自己不懂是很困难的。我虽然在很多领域能承认自己不懂,但若是在自我认知这个我自认为精通的领域里被别人挑战,我依然会有一些情绪反应,需要加以控制才能以平和的心态接受别人的反馈。很多专家型人才通常都会有这样的弱点:在一个领域精通的时间越长,越会认为自己的观点准确无误,越难承认自己不知道,越难放下面子承认自己错了。但是,做不到这些,就很难继续提升自己。

情绪感知:能够通过细微的信号敏感地感受到他人的需求、欲望和情绪,这是与他人正常交往、实现顺利沟通的基础。在这方面比较高阶的能力,就是我们现在经常听到的“共情能力”。

对于知识的诚实

情绪处理:处理他人情绪反应的技巧。

对于自己情绪的诚实。

前面两类都和自我认知相关,后面两类则是和他人认知相关。在现实中,很多人在操作前三个方面时都会遇到不同程度的困难。有的人是无法识别内心的情绪和感受,有的人是能识别但无法表达,还有的人是能够表达但无法进行有效控制。

对于自己需求的诚实;

如果人体是一台计算机,有的人是内在的CPU(中央处理器)无法处理相关的信息,因此无法识别内心的情绪和感受;有的人是把情绪感受存储在RAM(内存)里,但是无法调动它们显示在显示屏上,因此展现不出情绪;还有的人能够处理信息,也能够将其显示在显示屏上,但只能显示一个黑屏或者是白屏(极度的情绪),这种极端的表达方式会让外人不知道如何处理。即便是能够感受不同情绪,甚至能够将其充分表达出来的人,也很容易在情绪的主导下失控,或者陷入低迷的情绪无法走出来。

对于自己能力的诚实;

因此,在“摆脱你的情绪体(破圈法则一)”里,我会把这四种情况的解决方法分享给大家。

对于自己经历的诚实;

记忆体(惯性经验模式)

对于信息的诚实;

巴菲特在其著名演讲《格雷厄姆-多德都市的超级投资者们》(The Super-investors of Graham-and-Doddsville)中举过这样的案例:

对于知识的诚实;

请各位假想一场全国性的抛硬币大赛。让我们假定,全美国的2.25亿人,在明天早晨起床时都掷一枚硬币,并猜硬币是正面向上还是反面向上。猜对者将从猜错者的手中赢得1美元,而猜错者则被淘汰。

我们会着重讲一下和自我认知息息相关的第一点。要做到第一点,就需要对真实的自我做出精准的分析和如实的判断。它包括了:

每天都会有猜错者遭到淘汰,奖金则不断地累积。经过10个早晨的10次投掷之后,全美国大约有22万人会连续10次猜对抛硬币的结果,每人所赢得的资金有1000多美元。

3.找到一个具备真实反馈条件的环境做加速练习。在一个大家能够坦诚、真实地及时给出反馈,从而可以不断调整反馈方式的环境里,人们通常可以比外界更快地感知人际互动分寸,并掌握判断人际互动分寸的方法。这就是斯坦福大学商学院“人际互动学”和我的“认知突破班”等相关课程所致力于做到的。

现在,这群人可能会开始炫耀自己的战绩,这是人的天性使然。即使他们仍能保持谦虚,但在鸡尾酒会中,他们偶尔会用这个故事来吸引异性的注意,并炫耀他们对抛硬币的奇特洞察力。

2.阅读关于沟通方法论的书籍,通过学习困难情形中的沟通技巧来培养表达真实想法的勇气和自信。科里·帕特森、约瑟夫·格雷尼、罗恩·麦克米兰、艾尔·史威茨勒合著的《关键对话》就是一本讲述相关技巧的佳作。

游戏继续进行,再经过10天,大约会有215人连续20次猜对抛硬币的结果,并且每个人赢得大约100万美元的奖金。输家总共付出2.25亿美元,赢家则得到2.25亿美元。

1.通过亲身经历去总结什么是恰当的条件和方式,这和刻意练习的方法是一致的,这种方法的前提是你有勇气去不断尝试。如果想培养出不断尝试的勇气,你可以对自己的心态做一些调整。卡罗尔·德韦克在《终身成长》一书中提到的成长性思维是一种很好的基础,可供参考。安德斯·艾利克森的《刻意练习》一书给出了成为天才的秘诀,告诉普通人如何通过刻意练习取得非凡成就,这也有助于我们培养敢于不断尝试的勇气。

这时候,这群赢家会完全沉迷在自己的成就中——他们可能开始著书立说:“我如何每天早晨工作30秒,并在20天之内将1美元变成100万美元。”更糟的是,他们可能会在全国各地办培训班,宣传如何有效地抛硬币。

因为本书是讲自我认知的,而第二点和第三点与外部环境以及他人喜好相关,我这里就简单讲一下有助于掌握第二点和第三点的几种方法。

对那些持怀疑态度的人,他们会反驳说:“如果你认为这是巧合,该如何解释我们这215个人的成绩呢?”

三是知道什么是恰当的方式。

但是,某些商学院的教授可能会指出一个事实——假如让2.25亿只猩猩参加这场比赛,结果可能也是一样的——会有215只猩猩连续赢20次。

二是知道什么是合适的条件。

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

一是对自己诚实,才能知道自己的真实情况和想法是怎样的。

我们对于过往事件的解读带有极强的主观性。我们甚至可能会扭曲因果关系,从而形成错误的结论,并把这种错误的结论记在脑海里。当新的情况出现时,我们就会调动这些记忆来重复验证自己,就好像那些开班教授如何有效地抛硬币的人一样,每一次讲课都是对过往记忆的进一步强化。慢慢地,这些记忆变成了我们经验的一部分,让我们习惯于在特定的外在刺激下调动同样的记忆来寻找处理事情的方法,很多人就习惯于从过往的经验中寻找答案。如果我们对当下的情形不加分辨地按照固定模式去做时,我们就会受到记忆体的操控,从而可能犯下经验主义的错误。

极度的诚实包括两个部分:对他人诚实和对自己诚实。对他人诚实是指你在和对方沟通时,有勇气把自己的真实想法在合适的条件下用恰当的方式表达出来,因此它有三个前提:

我曾经听到这样的广告词:我们找的是这个领域非常成功的专家,他们的经验和认知在该领域必定是最好的,因此听他们的课能让你的认知能力得到提升。

不愿意承认自己的不足,并不能帮助你去弥补不足,皇帝的新衣终究有被拆穿的那一天。

我觉得这个说法很有误导性。

为什么说极度的诚实是认知破圈的基本心态?因为没有这种心态,你无法发现或者真正解决自己的问题。在我教授的很多经历了失败的学员中,经历失败次数越多的人,往往越不愿意承认自己犯的错误,而是习惯性地将失败归咎于外在原因,这种对于诚实的缺乏恰恰是导致他们无法再次成功的核心原因。即便外在环境再顺利、条件再好,如果自己内在的核心问题没有解决,依然会面临不好的结果。

一是没有考虑时间的流动性:过去在该领域最好的经验和认知,不代表在今天和未来仍然是最好的。过去军队使用弓箭就能同其他国家的军队作战,而现在只有用核武器和航空母舰才能达到限制和制约其他国家的作用。

无论是找出自己的习惯性思维模式、情绪模式和行为模式,还是制定属于自己的成功目标,要清楚了解对自己来说最重要的是什么,都需要具备一种极度坦诚、真实的态度,我把它称为“极度的诚实”,这是认知破圈的基本心态。

二是成功很多时候具有偶然性:一个人能够成功,不代表他的经验和认知就是这个领域里最好的。他的成功可能得益于很多外在的因素,比如“风口”,比如别人的帮助等。

为什么有些人始终无法从失败中吸取教训?

当我们不去具体分析当时成功经验背后的条件是什么,不区别前提条件地应用经验时,就容易遭遇失败。

从第一阶段走到第四阶段,我们需要了解一些基本的原理。第一步是在心态上做好准备,就像前面案例里的那些失败者,其实他们并不是没有分析失败原因的能力,但是过去的失败及其带来的痛苦让他们缺乏对自己诚实的勇气,因而没能分析出导致失败的根本原因。所以接下来我会着重讲一下认知破圈的基本心态,只有心态对了,才能在后续应用技能时如鱼得水。

三是经验论具备非普遍性:在某几个案例上成立,不代表就是普遍真理。举个例子,如果请你说出《寄生虫》得奥斯卡奖的原因,很多人会举出诸如体现了社会矛盾、制作精良、剪辑给力等,但是同样具有这些特质的亚洲电影也有不少,为什么只有《寄生虫》得奖了呢?

根据我们上面的定义,一个人的自我认知是已经内化的关于自我的知识和应用,也就是说,已经处于第四个阶段。所以,如果要改变你的认知,我们就需要从头再来一遍,把新的知识或技能从第一个阶段一步一步走到最后内化的阶段,这样我们就可以突破原有的认知局限,达到认知破圈甚至重塑自我认知的效果。

通俗点说,经验主义容易以偏概全:一个男人是渣男,不表示所有男人都是渣男。我之前在一个问答网站看到有人问:小学老师、护士和律师是不是三种不应该谈恋爱的人群?很多人都是举自己的个例,但是有人和护士谈恋爱的结局不好,不表示所有人和护士谈恋爱的结局都不好。

第四个阶段是无意识有能力,指不需要刻意去思考,能够自然而然地运用某种能力。比如,你不仅具备共情能力,还能够自然而然、无意识地在合适的情形里应用它。很多时候我们会听人说某某情商很高,特别容易让人感觉到被理解。其实这就是指这些人处于一种无须刻意为之就能自如地应用共情能力的状态。

那么,为什么大家还非常推崇经验论呢?

第三个阶段是有意识有能力,指意识到自己具备某种能力。比如,虽然你具备共情能力,但是你需要有意识地提醒自己去应用这种能力,或者有意识地去分辨哪些情形下适合应用它。

第一种可能是经验的便利性:这是一种极其直观、容易上手的思维方式。很多人都能通过自己亲身经历的少数事件得出某些结论。虽然样本有局限性,但是有结论总比没有结论好。而其他思维模式可能就要求较高的思考能力,比如与归纳法对应的演绎法。很多人想学习多元化的思维方式,但觉得很困难,于是就又回到了以经验论办事的模式。

第二个阶段是有意识无能力,指意识到自己不具备某一方面的能力。还是以共情能力为例,一个人听说了共情能力这个概念并且学习了一些相关技巧以后,他对共情能力会有一定的了解,但在他通过不断的练习把共情能力相关的知识和技巧内化之前,他就处于有意识无能力的状态。为什么说没有能力呢?因为能力是指知识和技巧经过内化以后可以较好地使用出来的状态,如果不能自然自发地应用,那么就不能算作具备这种能力。

如何提升你思考的能力呢?我会在“如何做到透彻的思考,直击问题的本质?”里做更进一步的探讨。

第一个阶段是无意识无能力,指没有意识到自己不具备某一方面的能力。比如,人际交往中的一个核心能力共情能力,很多人可能没听说过,对这种能力没有意识。而很多人的家庭环境也不具备培养、锻炼共情能力的场景,那么这些人就会处于无意识无能力的状态。

第二个导致经验论盛行的原因是幸存者偏差。举例来说,大众媒体的报道会加深经验论有用的印象,你很容易在媒体上看到对于采用过去的经验而获得成功的人的报道,而基本上看不到对于采用过去的经验却没有获得成功的人的报道。在这种情况下,很多人就会认为经验论是有用的。

所以,记忆体通过经验主义来操控我们,这是对过往事件不准确或片面的解读和存档,在“扭转你的记忆体(破圈法则二)”里,我会讲一下突破记忆体的方法。

知识和应用的内化是怎么做到的?我们可以通过下面四个阶段的学习过程了解到。

信念体(惯性假设模式)

“认知”这个词就不那么容易定义了,很多人都聊过认知,但是细细看去,每个人对于认知的定义都是不一样的。为了方便阐述,在本书中,我把“认知”定义为经过处理并内化后的知识及其应用。自我认知,就是已经内化了的关于自己的知识和应用。自我认知上的局限性,就是已经被内化但带有局限性的知识,比如下意识地觉得自己不够好的信念,遇到小事情容易发怒的情绪,或是忽略了前提条件的经验主义。这三种我们可以分别归类到惯性的假设模式(信念体)、惯性的情绪模式(情绪体)和惯性的经验模式(记忆体)。

美国研究员珍妮弗·普法伊费尔曾经对一些青少年做过研究,要求他们汇报对自己类似于“我认为自己很聪明”这样的直接评价,以及别人给予他们的反馈,类似于“我的朋友们认为我很聪明”的评价。

技能是人们通过练习而获得的动作方式和系统,例如操作技能中的PS技术、木工技术、电工技术、水工技术等,而能力是内化的知识和技能。

她的研究结果证实,不管是青少年还是成年人,要求反馈性评价这一举动都能够激活当事人的心智解读系统。心智解读系统通常与他人表达的看法有直接联系。也就是说,即便你问一个青少年他对自己是怎么看的,他也会不由自主地联想到别人对他的看法,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就会引入他人的看法。

经验是对于过往经历的总结归纳,当把这种经验传授给别人时,这种经验对别人来说就是知识。所以,知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信息沉淀。

这项研究支持了一个论点:外部信息在自我意识和自我认知的建构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这项研究中,无论是汇报自己对自己的评价,还是汇报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内侧前额叶皮层都会被激活。而在其他科学家做的一系列关于自我反省的实验中,94%的实验都观察到了内侧前额叶皮层被激活的情况,这也是唯一一个当我们思考“我们是谁”这个问题时出现密切相关反应的脑区。也就是说,内侧前额叶皮层在这里和心智解读系统是一致的,都把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当成了自己对自己的看法。而这些看法,天长日久累积下来,就会形成我们对自己的信念。

什么是认知?

如果我们成长了,但是没有接收到外界新的反馈去改变我们的信念,那么我们就会受到这些旧有信念体的限制。“我不善于社交”“我不够聪明”“我做不来这种事”“我学习不好”等很多人经常说的话,就是一种自我限制的信念体的体现。不善于社交可以去练习,不够聪明可以以勤补拙,以前做不来不代表现在也做不来,学习不好可以去寻找更恰当的学习方式。很多人没有成长,是因为这些信念体已经牢牢把控了他们的心智,成为他们逃避的借口了。

从认知菜鸟到认知高手的四个境界

北京某大学一名大三学生在朋友圈留下一纸遗书后,选择了跳楼。他在遗书里说:“二十年来我坚信做题是唯一出人头地的途径,我因此放弃了其他的方向,使得做题成为我唯一而且是最为突出的优势,并且相信这是唯一的正途。”

如果通过对自己认知的不断剖析、反思,并实践新的思维、情绪和行为模式,不需要去刻意获取外部的认可,或盲目追逐外界定义的成功,那么你就可以专心致志地做好自己真正在意的事情,从而踏上人生的捷径。这才是认知破圈的核心价值。

他已经将“做题”视为人生信念,而当他发现社会远比做题复杂时,他的信念体导致他内心崩塌,致使他最后选择了轻生。

台湾著名的漫画家蔡志忠,在3岁半时花了一年多时间找到了自己人生的方向,那就是画画。他在访谈节目里说,人生最重要的就是知道自己的目标,了解自己的筹码,但是大多数人就像在高速公路上开车,只后悔自己没有比别人开得快,却连自己要去的方向也不知道,然后不知不觉就到了生命的终点。如果能找到一个目标,把它做到极致,那就无敌了。

还有一种常见的信念体是把假设和猜测当作事实来看。你看到一个同事从你身边走过,但是他并没跟你打招呼,于是你的第一反应是他不尊重你,然后联想到上周你和他因为对一个项目的不同意见还起了点小纠纷,而如今他又展现了这种不尊重的态度,也许他以后还会搞事情。你的信念是先下手为强,于是你决定在下周的会议上先去打击他一下。

我的一个学员就是这样子。她的语言体系里很少有“我”,只有“我们”“他们”“大家”,也许是不敢表达自己的意愿,也许是不清楚自己的意愿,或者是其他原因。无论是因为什么,别人都很难了解她到底想要什么。她的自我的概念是缺失的,因为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所以会通过过分讨好他人来获得自我价值感,经常陷入“老好人”或者“墙头草”的尴尬,或者在决策时摇摆不定。

在这里,你认为别人没和你打招呼就代表不尊重你。这其实是一个假设,而基于这个假设,记忆体也来插了一手,让你迅速回忆起过去不愉快的经历,随后你就做出了一系列针对对方的行动了。但是,别人没和你打招呼可能是因为他忘记戴隐形眼镜而看不清周围的环境,也可能是他忙着想事情没注意周围的情况。事情发生的原因有很多,而信念体则会让你以一种惯性模式很自然地跳到一种假设上,虽然这简化了大脑的处理工作,但是在很多情况下反而会导致不好的结果。

你在生活中是否遇过这样的人,他们往往很少对自我进行具体表述。当你问他想吃什么时,他要么说随便,要么说听大家的。当你问他喜欢什么时,他会说不知道。当你问他想做什么样的工作时,他会跟你讲其他人的例子,根本不清楚自己想要什么。

因此,我们会在“击穿你的信念体(破圈法则三)”里,通过对整体切分法的应用来帮助你破除内在错误的信念和假设,从而避免过激的反应和因此带来的不良后果。

前文案例中的学员至少还有一个清晰的目标——实现财富自由,现实中很多人其实是认不清自我的。

三种认知限制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柏拉图说:“我们一直寻找的,却是原本自己早已拥有的。我们总是东张西望,唯独漏了自己想要的,这就是我们至今难以如愿以偿的原因。”

娟娟早上出门忘记带伞了,结果被大雨淋湿了,她很不开心。这时同事开了个玩笑,她不开心的情绪让她把这个玩笑当真了,认为同事不尊重她。于是,大脑就储存了同事不尊重她的印象,并且可能在未来不断地被她回忆起来。

他说不上话了。

每当一件让我们不快的事情发生时,我们都有可能产生情绪,而这些情绪很有可能会导致我们从片面的角度去解读这件事情,从而形成错误的记忆存入大脑。也就是说,情绪体可能会导致记忆体的形成。

我问:“那你现在不能天天看电视吗?”

如果说记忆体是基于对过去一件又一件事情和一段又一段经历的片面解读及对这种故事解读的存档而形成的惯性经验模式,那么信念体很多时候就是对各种体验(记忆体)做了高度抽象概括而形成的信念和假设。

他犹豫了一下说:“我想天天看电视。”

比如“我不够聪明”这个信念,可能之前在多起事件中,我认为导致这些不好结果的原因是我不够聪明,或者别人直接给予了这样的评价后,我把它当成了对自我的正确评价,从而得出“我不够聪明”这个结论。当我们有这样一个结论后,我们也没有再去挑战它,就放任它来主导我们的思维模式了。

我问:“那么你想做什么呢?”

情绪体可以塑造记忆体,记忆体抽象概括形成信念体,而信念体也可能会诱发情绪体。如果一个孩子形成了“我就是学不会数学”的信念体,那么当他遇到一些数学难题时可能就容易产生沮丧、哭闹甚至放弃等情绪,次数多了,他就可能形成一遇到数学难题就哭的习惯性情绪模式。

他说:“因为实现财务自由后,我就可以做我想做的事情。”

因此,这三种认知限制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下图表示:

我问:“为什么要实现财务自由呢?”

比如,一个学员说:“我赚到2000万元就能实现财务自由了。”

我们可以看到,在这三种认知限制的相互作用之下,我们会被情绪、信念和假设、记忆和经验裹挟得越来越严重,我们真实的自我就很难呈现出来。而“认知限制三兄弟”也分别对应了我们的三类习惯性模式——

我们对于万事万物的理解,就好像剥洋葱的过程,你想象的是一个情况,但是一层一层剥开以后,你会发现你真正想要的其实和你最初想象的不一样。

情绪体:习惯性情绪模式;

有个学员有着亿万身家,但不开心,他说他穷得只剩下钱了。他最初觉得自己财富自由后就能拥有一切,后来发现并不是这样的。他在上完我的课后才发现,帮助他人实现心灵上的成长才是最能带给他快乐的事情。

记忆体:习惯性经验模式(行为模式);

案例三:

信念体:习惯性假设模式。

人的视角都是由自己过往的经历和外在的影响塑造的,所以打破你认知局限的关键一步就是把这些错误的认知和信念发掘出来。我会在“你以为的自我其实是被操纵的傀儡”这一节里进一步描述这些局限。我也会在认知破圈的三个法则里提供一些方法和案例来帮助你发掘你的错误认知,拓宽视野,从而让你找到属于你的人生捷径。

如果我们希望真正地了解自我、提升认知,我们就必须突破“认知限制三兄弟”对我们的掌控。在下一章里,我会讲一下打破认知限制的三个步骤——深刻的体验、透彻的思考和持续的实践。

通过自我的深入挖掘,我们才了解到,原来十几年前他有段时间特别胖,在那段时间里,他经常被人瞧不起甚至欺负,从而形成了他对自我外形的定义。虽然后来他通过减肥变成了一个帅哥,但是他对自我的认知依然停留在十几年前那个胖子的身份上,并且这种外形定义阻碍了他去接收当下的自己是个很受欢迎的人的反馈。在这样受限的视角下,他可能只看到了极少的选择,而无法找到真正的捷径。

小结

我曾经有一个学员,长得眉清目秀,很有个人魅力,又很有能力,因此很受大家的欢迎。但是,他在人际交往中对自己与他人交往的能力却一直不自信,从而不敢从事任何需要大量人际沟通的工作。

1.认知的相关定义:

其次,在定义这条捷径时,你需要确保自己的视角没有受到限制。

经验是对于过往经历的总结归纳,但如果你把经验传给别人,这时经验对别人来说就是知识。所以,知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信息沉淀。

我的一个朋友就吃了这个亏。他带着一个创业想法,充满热情地去请教一个他很尊敬的前辈。前辈很忙,没有很多时间听他说,在并不了解情况的前提下就说了一句:“你太年轻了,不适合创业。”这句话对他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打击,让他直接给自己贴上了一个“不适合创业”的标签。但在同龄人的眼里,他是一个非常有执行力、有勇气、意志力坚定的人,还拥有相关领域的知识和必备能力,具备创业者需要的很多优秀品质。但是,在他的心里,那位前辈对他的评价远远重于他对自己的认知,从而影响了他对自我的判断和做出的决策。

技能是人们通过练习而获得的动作方式和系统,而能力是内化的知识和技能。

首先,这条捷径应该是你自己定义的,而不是别人告诉你的。

认知是经过处理并内化后的知识及其应用。自我认知,就是已经内化了的关于自己的知识。

当你想问人生是否有捷径时,问题的核心是你怎么定义捷径。

2.认知提升的四个阶段:

如果单从他公司的角度来看,来上我的课对他来说是个巨大的损失。但是从整个人生的幸福感和满足感来看,我觉得他绝对是走了捷径的,因为他找到了他真正想要的东西。

当这个学员了解到这一点时,在课程中间休息的几天里,他回去就裁掉了公司的一半员工,在课程结束后他就把公司关了。他帮一些员工找到了新工作,另选了几个比较合适的人,投资做了一件他真正想做的事情。然后他的状态就好了很多,不再像以前那么焦虑,变得开心多了。他也意识到和母亲的关系的重要性,跟他妈妈有了更多的沟通,两人关系变得更好,他的幸福指数大大提升。

3.何谓极度的诚实:

实现目标通常有不同的路径,而一般人很有可能会把路径当成最终目标。很多人来问我是否要留学时,其实说不出留学的明确目的,他们只是把留学当作对当前学习工作现状不满的逃避。留学只是一个手段,不是最终的目的。

对于知识的诚实;

最后发现,他进入这一行业,开这家公司的一个重大原因,是他希望完成母亲很早以前对他的一个期望。但是,当这个期望被挖掘出来以后,他发现这个期望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而不只是通过开这家公司来实现。比如,长年累月在外面奔波的他可以回家多陪陪母亲,或者做这个行业的投资者,或者建立一个公益基金会帮助这个领域的人。

对于信息的诚实;

如果是一般的商学院或者创业课程,可能只会分析公司在管理上出了什么问题,OKR(Objectives and Key Results,目标与关键成果法)怎么应用,有哪些业务拓展或管理的方式,怎么招到很好的销售,等等。但我不做这些,我只是帮助他挖掘深层的自我认知的盲区。

对于自己经历的诚实;

我有一个学员,他并不是个失败者。他在国外有过非常成功的事业,赚了挺多钱,然后回到国内从事另一个行业。但在开拓新公司的业务时,他碰到了各种问题,所以来上我的课。

对于自己能力的诚实;

案例二:

对于自己需求的诚实;

对自己优缺点的分析是认清自己适合什么的重要步骤,因此我在书中会讲述打破认知限制的三个步骤,来帮助大家做这样的梳理。

对于自己情绪的诚实。

如果她能早点认识到任何特质都有其适合和不适合的场景,学会分析意志力用在哪些场景会带来好结果,用在哪些场景会带来坏结果,那么只用几分钟做些推理就能知晓她花费那么多时间、经历很多次失败才学会的道理。

4.情绪的三座山峰:

这个女孩没有去反思自己对于意志力的依赖模式是否通用,因此花了很多时间才学会了一些简单的道理。比如,她花了十年才弄明白,工作可以拼意志力,但感情不能拼,不是死缠烂打就能追到男生的;她花了五年才弄明白,工作光拼意志力也不行,还需要注重工作方法和战术,方向错了要及时掉头,某些时候坚持不一定有结果,要学会接受改变,而不是一味地固执己见。

表达观点前的情绪;

其实,一个人的优点和缺点就像一个硬币的正反面,即便是最大的优势,如果应用不当,也可能变成最大的劣势。在工作场景下,意志力是这个女孩的助力;在感情上,意志力则无甚用武之地。

表达观点时的情绪;

当她靠着长时间的努力很不容易地考上了大学后,才发现自己反而超越了周围一些聪明的朋友去了更好的学校。所以在潜意识里,她就认定了坚持就会有好结果,无论是感情问题、工作问题还是生活问题,她就只用这一个逻辑来解决。结果,她在工作上一直很顺利,而在感情上一直非常不顺利。

表达观点后的情绪。

有个女孩特别擅长用意志力来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她不是一个很聪明的人,如果书里字太多她就会犯困,所以大学之前为了学习她经常站着,练成了站着也能睡着的绝技。她把所有空闲时间都花在了学习上:如果别人要花一小时,她就花一天来学习。因为学习结果等于学习时长乘以学习效率,当她学习效率低时她就只能增加学习时长。

5.SMART原则:

案例一:

遵从SMART原则,在沟通中提出针对某一具体事情的具体要求,这样别人才知道你的期望是什么。

我来分享三个案例。

6.认知的三重限制(认知限制三兄弟):

如果你能厘清人生的战略,弄清你适合做什么,对你来说最重要的是什么,你的人生目标是什么,那你就踏上了人生的捷径。

情绪体(惯性情绪模式);

在没搞清战略问题时盲目地去研究战术,最后不仅浪费了时间,还获取不了你想要的成功。战术是无法弥补战略的失败的。

记忆体(惯性经验模式);

真正的战略问题,是你想如何活好这一生,获得你想要的成功。这里的成功是个性化的,每个人都不一样。

信念体(惯性假设模式)。

无论是对于失败的研究,还是对于时间观念的调整,其实都只是战术问题。

情绪体可以塑造记忆体,记忆体抽象概括形成信念体,而信念体也可能会诱发情绪体。

“顾老师,我在国企做了七八年,突然发现我好像走错路了,这根本不是我想要的。”

7.经验主义的问题:

“顾老师,别人看我好像很成功,年纪轻轻就年薪百万,可是我依然很焦虑,不太知道下一阶段应该怎么走。”

经验主义具备非普遍性,容易以偏概全,比如在个体层面上能成立的,在集体层面上不一定能成立,或者在另一个体上可能就不成立。

人生原来真的有捷径

经验主义没有考虑到时间的流动性,过去是这样,未来不一定也会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