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悟读书网 > 人文社科 > 破圈 > 序言 从失败走向成功,关键在于看清这三种阻碍

序言 从失败走向成功,关键在于看清这三种阻碍

这些都是借口。人往往会下意识地渴望躲避痛苦和艰辛,因此需要外界推动,才能剖析出失败的真实原因。

在生活中也是一样,我们可能没有能力深度挖掘自我失败的真相:因为我长得不好看,所以一直找不到对象;因为我学历不够高,所以找不到工作。从统计学角度看,50%的人外貌低于平均水平,难道全世界有35亿人都是一辈子单身?中国绝大多数人没上过大学,难道这绝大多数人都没有工作吗?

很多媒体喜欢总结失败原因,但这些结论的准确性,其实是建立在每个个体数据的准确性上。这样的失败归因通常更注重数据分析方法论的严谨性,而不会花大量时间调研创业失败背后的真正原因,比如上述两种阻碍,因而容易出现结论偏差。而外界所谓的失败经验分享,表面的结论居多,我们听听就好。

人具备充分合理化一切事物的能力。也就是说,只要一个人愿意,他可以想出很多听起来很合理的理由去掩盖让他痛苦的深层问题。这种行为在发生连续性失误的情况下更为常见,由此也就有了这个人最初告诉我的、导致他创业失败的七个完全不同的原因。

举个例子,“没有合适的团队”在一些研究里被认为是导致公司失败的重大原因。

这就是他认知上一个很明显的“习惯性模式”——不去验证信息真伪,不考虑新机会和自我的匹配程度,盲信他人。这个认知模式导致他创业失败的概率很大。

多问几个为什么,你会发现造成这一点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团队的信任基础不稳定,团队成员的观点不一样,团队成员的判断不一致,团队成员的融资理念不同,等等。

我再继续挖掘才发现,他每次创业的动机,都是听信了某个亲戚、熟人或者朋友说的有个很赚钱的机会,希望他加入一起干,但他自己并没有做深入的调研去思考这个机会到底是否适合他,他是否有相应的能力和资源去真正地做好这件事。

再问几个为什么,你会发现很多纠纷是缘于团队成员行事风格、决策风格的不同。

我认为这并不是失败的根本原因,商业模式一开始不被投资人看好,后来做出来的公司也有很多,比如拼多多。

举个例子,你是一个喜欢立即行动的人,我是一个喜欢仔细规划的人,我们俩一起做事肯定就会有摩擦。天长日久,这些摩擦就会慢慢地从观点和风格上的不一致,上升到“这个人有问题”,最后就变成严重针对个体的纠纷。

他回答说:“因为商业模式不被投资人看好。”

虽然很多团队的纠纷是缘于成员风格上的不同,但是更多深层次的隐患其实可能在创业之前就被埋下了。一般人在找创业合伙人或组建核心团队时会谈梦想、创业方向,确定大家对这个事感兴趣,却往往不会聊创业的三观。

我继续追问他:“是什么造成了融资不利?”

所谓创业的三观,第一个是金钱观。商业合作的基础是经济利益,因此金钱观是否匹配,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在后续利益分配上会起多大的纠纷。当公司融了一大笔钱后,可能A更在意的是团队:我们融了一笔新钱,我们要给兄弟们改善生活,提高工资。而B更在意的是长远的结果,所以会希望大家继续以原来较低的工资工作,把钱全部投入到业务的增长中。这两种金钱观可能就会引发明显的冲突。

但是我们仔细思考一下,融资不利是创业失败的根本原因吗?不是,融资不利只是个结果。

第二个是事业观。有的人为了达到目的会不择手段,有的人则不愿意为事业牺牲其他东西,这两种人在一起就容易起冲突。有的人喜欢小而美的事业,有的人中意大而全的事业,那么公司在发生转型,比如从生产小而美的产品变为生产规模化的产品时,就会失去一些事业观不一样的人。

每一个理由听起来似乎都挺有道理,似乎失败不怪他,都是天不时、地不利、人不和。

第三个是世界观,指的是你对世界如何运作的看法。

他告诉我说:“第一次失败是因为融资不利,第二次是因为合伙人骗他,第三次是因为市场环境变化,第四次是因为市场需求没有那么大……”

有的人觉得外界是极度凶险或者充满了尔虞我诈的竞争,因此他的处世方式也容易充斥着浓浓的不信任感。有的人觉得还是好人更多,因此处世方式可能会更乐观或者充满希望。

于是,我问他:“这七次失败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理解彼此的世界观后,双方会更容易理解对方处理事情的出发点,避免无端的猜忌。

我面试过一个创业者,他失败了七次。

从上面这些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失败的真实原因远比失败的表象要复杂得多。但是,通常很多底层原因都会回归到自我认知所包含的概念上,包括个人风格和价值观。

阻碍2:个体惯性模式。

所以,其实还有第三种阻碍,致使人们无法从失败中获得有用的经验和教训,那就是人们自带的滤镜。

当一个人特别痛苦时,他很难面对造成痛苦的真实原因。不是因为他不愿意,而是因为情绪阻碍了他,所以很多人会避重就轻地做反思。

一种常见的滤镜是光环效应,它是指在人际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夸大的社会印象,有时最初印象就决定了一个人对另一个人(或事物)的总体看法,形成一种好的或坏的“成见”。举个例子,有人看到我是斯坦福大学毕业的,就觉得我说出来的话肯定有道理,这就是名校的光环效应。有的人会觉得,只要是某某专家说的肯定就有道理,这就是名人的光环效应。

另一个创业者一听到“上海”,情绪就会很低落,因为她一年前关闭的公司就是在上海创立的。

还有的人是反感“光环”的,一看你是斯坦福大学毕业的,就觉得你肯定特别高冷,不容易接近,这其实就是一种偏见。

一个创业失败者在听到我说“裁员”时,就开始掉眼泪了,因为他上个月刚亲手裁掉了自己一个个招来的100多名员工。而这些人在他看来,都是他最亲的人。

因此,即便信息是准确的,如果我们不清楚自己在接受信息过程中的偏好,那我们接收到的信息就会出现偏差。

阻碍1:失败带来的痛苦。

因此,通过研究失败,你最终发掘的是对于自我的了解,对自己了解得越多,从失败中汲取到的教训可能就越多。

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能从“绝望之谷”走到“开悟之坡”的,这是因为在面对失败时,人会遇到两种阻碍,因而无法从失败中获得有用的经验和教训。

基于这三种常见的阻碍,我在讲授失败时,并不会请经历失败的人来分享,也不会自己去研究各种关于失败的案例,而是把一帮有过惨痛失败经验的人聚到一块儿,让他们成为彼此的镜子,看一下自己身上有哪些偏见、误差和收集信息的滤镜,看一下自己在创业、职场和人际关系中有哪些习惯性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会导致自己重复踏入表面看上去可能不一样、实质上是一样的坑。这些方法论最后被总结成了“什么是认知破圈”的内容。

我们的人生也是一样的。在职场春风得意时,我们很容易变得疏忽大意。这时,失败的隐患往往已经被埋下了。而遭遇失败时,我们会懊悔、自责并从中总结经验,然后做下一次尝试。

成功的定义应该很广泛

这是达克效应认知曲线。这张图的核心观点是整体水平比较差的人反而会认为自己很厉害。这个错误的认知源于低水平的人不能够辨别自身的不足。当人提高到一定水平,对自己有了更清晰的认知时,反而看到了自身各方面的欠缺与不足,自信程度会不断降低,而那个最低点就是“绝望之谷”,也是最难熬的一段时光。

虽然写书的起因和动力是源自对狭隘定义的“失败”的研究,但我并不想把读者的视野也局限于我对成功的定义和感受。

我支持多元化的成功定义,人短短一生,要做的事情太多,没有哪种追求会优于另一种。

人们是如何从失败走向成功的呢?我想先跟大家分享一张图。

当我告诉一些人我在某短视频平台上有200多万粉丝时,很多人通常会露出羡慕的神情,然后问我:“你赚了多少钱?”

虽然研究失败并不能保证你一定能成功,但是它有一个好处,就是我们往往可以比较精准地看到自己或者他人失败的地方在哪里,然后避免去踩那些导致失败的坑,从而提高你的事业和人生的成功率。

当我告诉他们我的这个视频账号并未商业化时,他们都非常吃惊,说:“这么好的账号不商业化太可惜了。”

当然失败的定义也有很多种,在这里我们先将它定义为之前所讲的成功的反面。比如公司关闭;创始人虽然卖掉了公司,但投资人亏钱了;等等。

当我告诉他们,我做这个账号纯凭兴趣,我最大的收获来自我通过私信帮助两个想自杀的人打消自杀的念头时,他们突然沉默了,不知道如何回应。

影响成功的因素有很多,天时、地利、人和等,因此研究成功是一个很复杂的议题。不然那些标榜成功学的大师,为何也没有教出很多成功的案例?

在很多人的视野里,赚钱、求名、争权,就应该是人活着的唯一追求。他们不能理解凭兴趣做事是什么情况,不能理解人生如果没有对财富、权力的追求会怎么样。

成功的定义有很多种,在这里我们对“成功”先做一个非常功利和狭窄的定义。简单来说,你开了家公司,之后你成功地把公司卖掉赚了一大笔钱,或者你的公司上市了,这都是成功。

可是,如果你运用这本书里的方法,去仔细思辨世界上常见的事物后,你会发现,其实很多种生活模式和价值体系都值得存在。

因此,我首先要帮大家明确失败和成功的定义。

在上课和写这本书的过程中,我尝试着呈现各种各样的价值观体系,而不去评判其高下。毕竟,我希望展现的是认知的破圈,如果只拘泥于一种价值观体系、一种观察世界的视角或一种思维方式,那怎么能叫破圈呢?

在这个过程中,我看到了很多创业者对于失败的认知误区。

什么是你的理想人生?这个问题的答案因人而异。我个人的理想生活,是一种“悠然见南山”的心境。所以,书里很多自我分析的案例可能会以这种心境来展现背后自由、平等的价值观,但这不代表我要把这种生活方式和价值体系推荐给每一个人。

几年前,我在著名的天使投资机构真格基金徐小平老师的支持下,做了个“失败研究院”。能来这里学习的创业者,需要满足的条件之一是亏掉至少300万元。我们第一期一共有13位学员,这些学员总共亏掉1.5亿元。过去两年我亲自辅导了200多名创业者,这些创业者合计起来亏了20多亿元,其中有名创业者亏损最多,达4.9亿元。

路是自己走的,你的生活方式和人生哲学,也需要你自己来制定。

这本书是我过去几年教学的结晶。如果一定要问我这几年研究的课题是什么,其实就是两个字——失败。

同样,书中一些标题和内容也会体现存在主义、达尔文主义、虚无主义、现实主义、享乐主义等思潮,这是为了包容度而做的尝试。我是一个极度感性和极度理性的复合体,所以我写作的文风也会在理性和感性之间摇摆,这也是一种多元化视角的呈现。如果你在阅读中发现自己有时候对书里的说法感到不适,那么这种不适就是帮你去发掘自己在意什么、认同什么的一个很好的契机。这种有意识、有观照的读书方式,也是认知破圈的有效方法之一。

“顾老师,其实我个人负债有1.4亿元,我抑郁很久了。”

另外,我在书中也会通过不同的方式去体现认知破圈的法则,分别对应了打破认知限制的不同步骤。比如,使用更多图形和完整的咨询案例来帮助记忆和体验(应用的是深刻的体验这个步骤),使用抽丝剥茧的问答帮助梳理思路(应用的是透彻的思考这个步骤),使用工具化的自助表格来帮助练习(应用的是持续的实践这个步骤),等等。

“顾老师,我把公司资产卖了,没想到辛辛苦苦打拼了这么多年,最后也没有赚到钱。”

我相信知行合一。也就是说,这本书本身的形式也需要体现它包括的内容,无论是在对价值观的包容上,还是对法则和方法论的应用上,都应有破旧立新的感觉。

“顾老师,我上个月刚关闭了我的公司,解散了一百多人的团队。”

希望你能在这本书里感受到价值空间上的自由,从而自在地去打破认知局限,活出真实的自我。

研究了几百名失败者,我学到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