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国的性教育与其他国家相比还是比较落后的,处于初始阶段、探索阶段、推动阶段。国人在家里是完全不谈性的,这是一个普遍现象。大家都觉得性这个事似乎对孩子不好启齿。孩子提出各种各样与性有关的问题时,大人也不知道怎么说,而且常常以大人之心度孩子之腹,觉得谈这个话题太不好意思,还是能回避就回避了。
今天我们来讲一下如何给孩子最好的性教育。我会讲一下国内性教育的现状,再讲讲生活中常见的性教育问题,比如性教育应当在什么年龄开始,怎么回答“我是哪里来的”这类问题,应不应该让孩子接触网络色情等问题。最后还会分享一下我自己给孩子做性教育的经验。话题会涉及性教育的理念和经验,使你对此事有一个比较全面的理解。
每当讲起性教育,我爱给大家讲一个故事。有一次我碰到儿童文学作家郑渊洁,他给我讲了他给儿子做性教育的事。郑渊洁说,他有一次就拿了一个面包圈一根香蕉对儿子说:“儿子,我今天要来给你讲个事。”儿子当时正对一个自然现象十分好奇,正在问他:“爸爸,为什么每次打雷下雨的时候,我们总是先看见闪电,隔一段时间才听见雷声?”郑渊洁说:“你这问题先放放,我要跟你讲的事情很重要,你先听我给你讲这个。”他就给孩子讲了一通性是怎么回事,比比画画。讲完了以后你猜他儿子什么反应,他说的是:“爸爸,现在可以告诉我,为什么先看见闪电,后来才听见雷声了吧?”
第三讲 性教育
我觉得这个故事非常有趣,它给我们的启示就是,你不要总拿大人的心去想孩子。在孩子的心目中,性这个事儿对他来说完全是陌生的知识,给孩子做性教育跟教他1加1等于2也差不多。大人觉得好像很难启口言说的事情,在孩子心目中会把它跟打雷下雨之类的知识同等看待。所以大家不要在这个问题上过于担忧、过于敏感,可以非常坦率地就像教孩子1加1等于2一样,来给他们做性教育。
选择冻卵这种生育辅助手段的女人,她有可能将来还会结婚,她想留下自己生命力最旺盛时期的卵子,为什么不可以?不允许给没结婚的女人做冻卵这样的规定既不合情也不合理,侵害了女性的生育权。希望相关部门和制定政策的人,要正视女性的生育权问题。女人有权利决定自己生不生育,生几个孩子,以及用什么样的方式生孩子。无论是现在就生,还是将来再生;单身时生,还是结婚后再生,这些选择都属于应当得到保障的女性生育权的范畴。
应该在什么年龄开始做性教育?如果说得太早,会不会导致孩子早熟?我觉得这个顾虑完全不必有,孩子并不会因为增加了某种知识就在对性毫无感觉的岁数提前有了感觉,不会这样。性的感觉、性的吸引力肯定是该几岁有就几岁有,没到岁数就不会有。
有一次我碰上徐静蕾,跟她聊了聊她在国外冻卵的事情。她是暂时不想生,但是想把她的卵子保留在生命的巅峰期,所以她在国外冻卵。因为国内明确地规定,不允许给没结婚的女人做冻卵或实施其他生育辅助技术,如人工授精。这个更没道理,比不批准单身女人生育更没道理。
有一次我们到荷兰阿姆斯特丹与同行做学术交流,请到一位荷兰的性教育专家介绍他们那里的情况。据她说,荷兰的性教育是从四岁开始的。依据是什么呢?就是孩子从四岁时起就会有性别的观念了,在这之前他们连性别的观念都没有,四岁的时候才模模糊糊地知道了有男孩与女孩的区别。商店里卖的衣服,一般男孩的都是蓝色,女孩的都是粉色,这样孩子慢慢就有了性别观念。在中国,目前的规划是从小学一年级开始进行性教育,是教育部规划的,已经编写出版了性教育的正规教材,适合于小学生和中学生年龄段的性教育。
在这个事件发生之后,我提过一个建议:计划生育是要搞的,但是计划生育的单位能不能从一对夫妇改变为一个女人,与其规定一对夫妇可以生几个孩子,不如规定一个女人可以生几个孩子,这样就既不影响计划生育的实施,又解决了不想结婚但想生育的人的问题。
孩子特别爱问“我是从哪儿来的”这个问题,因为如果说我是从妈妈肚子里来的,这个相当不直观,因为打眼一看,妈妈的肚子好像放不下我,他就很奇怪,所以老爱问这个问题。这个时候就有好多大人,又是以大人之心度小孩之腹,想的是:这个回答有多么为难,该怎么跟孩子讲性呢?于是就编了各种欺骗糊弄的说法,说你是从桥底下捡来的,你是从垃圾堆里捡来的,你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跟孙猴子似的,是吧?结果居然就有孩子把父母的回答当了真。我的一个调查对象就提到,她都老大不小之后,每次走到垃圾堆的时候都要特别地看一眼,心说我妈当时就是把我从这儿捡来的。你说你造成这种误解是多么糟糕,对孩子的心灵造成了创伤。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单身女人的生育权问题。数年前,吉林省有个大学女教师,她不想结婚,只想要个孩子,她就想选择这种生活方式。当时这事闹到计生委,引起了很大的争议,吉林省计生委最后批准了她的申请,但是国家计生委不愿这种情况扩散,主要的考虑可能是怕计划生育失控,如果未婚的女性都可以生育,计划生育就没法搞了。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把与性有关的一切非常简单地告诉孩子,注意多用正规的语汇,比如阴茎、阴道,这些词也不要回避。你非得用什么小鸡鸡之类的词汇,既不准确,也并没有更含蓄。这会把孩子的脑子搅乱,使他日后不能准确叫出这些器官的学名。如果用《金瓶梅》里面的用语“那话儿”,孩子就更不知所云了。
这件事在全国引起特别大的反响,人们都说这个婆婆太歧视妇女了,尽管她自己也是女人。整个事件太过惨烈了。不可以为了保孩子让母亲去死,不可以逼迫母亲顺产,不许她剖腹产,世界上没有这样的道理,这太欺负女人了。
有一些孩子会玩过家家,互相抚摸,亲亲嘴,假扮新郎新娘。大人对这些天真烂漫、两小无猜的事情不要大惊小怪反应过度,因为此类活动根本就不带什么性意味,在青春期之前,孩子没有成人意义上的性欲,既然他对性没有感觉,即便是摸那些敏感部位也不会有感觉,所以用不着过于紧张。当孩子做这些动作时,你不要拿大人做这些动作的意义来比附孩子做这些动作的意义,他也许就是一般地抱一抱、亲一亲,可以漠视,不用去声色俱厉地呵斥或者严格制止,这样做的后果会让孩子害怕,觉得这个动作我不能做,会对此产生一种特别神秘的感觉,对这类行为的意义留下错误的印象。
还有一个问题是生育方式,比如说是顺产还是剖腹产,这个也应当由女人来决定,因为受苦吃痛的是她。我们都知道那个惨烈的悲剧性事件,有一个女人临产时疼得要命,可是她的婆婆不知为什么就是不许她剖腹产。我们在视频上看到这个女人给她婆婆下跪,要求剖腹产,不能顺产,顺产太疼了,可婆婆就是不同意。她凭什么不同意?难道就因为据说顺产可能对孩子有一点点好处,更健康一点儿,长得更周正一点儿,就应当让母亲做出那么大的牺牲?这个孕妇后来就跳楼了。
关于孩子能不能接触网络色情这个问题,我觉得最好不要。横向比较,世界各国对于成人色情都是不禁止的,扫黄行动仅仅针对儿童色情。儿童色情有两个方面,一个就是拍摄制作儿童性行为的视频材料;另一个定义就是说由儿童来消费色情资料,被儿童看到。这两种东西都是禁止的。因为儿童还不明白性活动的意义。家长在家上网的时候,应当设个密码,不要让孩子随便打开电脑就看到了。我们看到孩子平均的上网年龄是在小学六年级,也就是十二三岁。色情网站都是十八禁,孩子一旦上了色情网站,网站大多会在入门前问:你到十八岁了吗?家长要告诉孩子,凡是看到问你到没到十八岁的地方,一定要诚实,你不到十八岁就不要进,不能假装到了十八岁,实际上才十五,这是不诚实的行为。
女人在生育的过程中也会碰到一些问题,涉及她们的生育权甚至生命权。比如在难产的危急情况下,在大人和孩子只能保一个的情况下,是保大人还是保孩子?男权思想特别重的家人竟然会做出保孩子不保大人的选择,他们的逻辑是把孩子视为我家的骨血,所以要保孩子,大人死就死了。我觉得这个逻辑实在是太惊人了,绝对不正当,因为如果选择保大人,孩子将来还可以有,保孩子就要放弃母亲的生命。母亲是一个已经活在世上的人,怎么可以不保护她的生命呢?保大人还是保孩子的问题居然能够被提出来,就证明男权的习俗是多么忽视妇女的权利、蔑视妇女的生命。
影视剧里有一些亲热的镜头能不能让孩子看?咱们中国有一些父母太过敏感,比如说看到接吻镜头什么的,赶快把电视关掉,或者捂孩子的眼睛,不愿意让孩子看到。其实目前中国电影、电视的尺度都是完全可以让孩子看到的,基本上是这样。因为我国并没有实行影视作品的分级制,所有公开发行的影视作品都是按照青少年可以观看的标准审查的。对于一般的拥抱接吻的镜头,家长不必那么紧张,它的尺度掌握在像一般社会习俗的尺度,比如说礼节性的接吻,在脸上碰一下。哪怕是男女之间的那种带有性意味的接吻,万一孩子看到也不会有什么太严重的后果。你用一种很自然的态度来对待,他就会很自然地接受。但是像那种X级的或者是日本AV类影片的亲密镜头,最好还是让孩子回避一下,因为他们没到性成熟的年龄,不会明白这些动作的意义。那么早让孩子看这个,他们也不明白演员们在做什么。
国家鼓励生育,甚至惩罚不生育、少生育,一般不会带来生育率的实质性变化。我记得比拉里——他是牛津大学的人口学教授——有一个观点,就是生育率回升的一个基本因素是,社会中的性别平等水平日渐提高。这是什么道理呢?如果能消除就业中对女性的歧视,不因你生育就不给你就业机会,就能够打消一些女性对生育的顾虑。这一立论的证据是:欧洲的生育率整体是比较低的,而由于法国性别更加平等,他们的生育率高于欧洲的整体水平。
孩子的性教育由谁来做?我建议一方面是由老师来做,由学校的正规教育来做,另一方面家长也应当做,尤其是在学校的性教育还不健全的情况下。既然学校还没有真正地对孩子开展正规的性教育,家长就责无旁贷。我记得当年东北有一家出版社就引进了一套北欧国家的性教育课本,同样的内容分为三种版本,一本是给孩子的,一本是给学校老师的,还有一本是家长用书,告诉家长在孩子们问到与性有关的问题时应如何作答。这就是说,学校和家长都有对孩子开展性教育的责任,这是最好的两个途径。
有的人似乎一听说人口下行拐点要到来了就惊慌失措。这种恐慌只不过是出于害怕绝种的原始恐惧。而当今中国并没有绝种的问题,只有人口爆炸的问题。我在一篇小说里打了个比喻,这恐惧感就像有一个大块头,老在做一个噩梦,梦到自己是个小矮子,可是他的块头真是够大的了。你已经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与资源匹配的人口不一定是越多越好,没准我们的人口规模降低到10亿,或者是5亿,或者是3.3亿(美国),与我们的国土和资源是更加匹配的。
最近,我国的性教育专家专门为青少年设计了一套性教育教材,共十二册,小学六个年级一共十二个学期,每个学期一册。教材的标题叫作《珍爱生命》,非常权威,非常标准。其中关于儿童性侵,关于自慰,关于性倾向都有涉及,有所突破,是一部达到国际性教育标准的好教材。如果有需要的话,用这个教材就很好。
网上很多人就像这位学者一样,似乎对中国人口的减少忧心忡忡,我觉得他们的担忧并不理性。一个国家的人口规模不一定就是越大越好,咱们为什么非得争当世界人口第一大国呢?从资源、国土面积和人口的比例来看,美国跟咱们的国土面积差不多,他们的人口才3.3亿,是我们近14亿人口的零头;俄罗斯的国土面积几乎是我们的两倍,人口才1.4亿,是中国的十分之一。
最后讲讲我是怎么给孩子做性教育的。我有一个儿子,在他没到青春期的时候我就对他说,如果你夜里睡觉(他那时候住校),要是发现有一种白色的东西出来了(我指的就是遗精),那个时候你告诉我,我就要对你做性教育了。后来有一天他从学校回来时说,那个东西有了,然后我就大致讲了讲性是怎么回事,孩子是怎么生出来的,反正就是这一套标准的说法。我尽量使用标准的词汇,如阴茎、阴道、精子、卵子,给孩子讲了一下。他把这些当科学知识一样接受下来,我觉得他后来就发展得挺正常的。这种做法最好的效果就是让他可以坦率地面对性这件事,而没有那种特别神秘的感觉,我觉得在孩子半懂不懂的时候让他对性有过多的神秘感,甚至罪恶感,是不好的。
全面放开二孩以后,我看到一位学者提出建议,每个人在结婚生育第一胎以后,在工资里按月扣除一笔钱,扣到他生育二孩的时候才能够使用。如果一直没生二孩,这笔钱就一直不能动,要到退休的时候再返还给你。这个建议引起了极大的争议。因为人们的心理落差太大了:原来是不许生二孩的,突然间又必须生二孩,如果不生就要遭受惩罚性措施的惩罚。一个女人生不生孩子,生几个孩子,这应该是由她来决定的。在国家计划生育的时候,人们把自己生育权利的一部分让渡给了国家。现在反过来说你必须生二孩,这种说法还是不符合人的愿望和自由意志。闹到后来,计生委不得不出来撇清说,这并不是计生委的意思,而是个别学者自己的建议。
性教育中最重要的有两个方面的内容。一个是基本的生理知识,就是让孩子了解自己的身体将会发生什么事情,每一个器官精确的名字,性交会导致怀孕,这些知识都要告诉他,在所有这些基础的知识点上,要让孩子掌握最准确的知识。二是要教给他正确的性观念,从小就让他树立正确的性观念,不要认为这是一件很坏的事情,很肮脏,很堕落,很不好,能不做尽量别做什么的,不能给他这种观念。另一方面,也不能让他觉得这个好神秘,好奇妙,恨不能立即去尝试。用科学的语言,很平淡、很平和的态度教给孩子相关的知识就可以了。
中国近四十年来一直在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最近由于国人的生育意愿确实下降了,人口接近了高峰拐点,国家已经全面放开二孩了。
第四讲 如何教育孩子
我希望大家能认真了解女性生育权利的问题,意识到它是一项重要的权利。我会从社会现状出发,看看目前的生育政策到底有没有充分地实现女性的生育权利。另外,我会分析一些社会事件,看看女性在生育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如生育方式的选择、未婚生育等等,以及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这些问题。
这一讲我来给大家讲讲,在孩子一生的教育里,什么才是最重要的。我会比较中西方的教育理念,最后还会讲一点儿我教育自己孩子的经验,希望会对你的思考和观念有一些启发。
这个问题首先是生育权的问题。生育权包括生还是不生、生几个孩子的决定权。这些决定应该由夫妻共同做出,这就是他们的生育权利。国际人口会议很早就提出,“女性控制自己生育的能力是她们享受其他权利的重要基础”。
很多中国的父母教育孩子有一个问题,就是总在想怎么让孩子拔尖儿。最关注的就是怎么让孩子上个好学校,怎么让他成功,考清华北大,去国外留学。他们只是关注孩子的学习,不太看重怎么样教育孩子做人。
今天我们来讲一下在生育问题上女性如何为自己的身体做主的问题。
父母的这种教育观念的形成是有文化历史原因的。竞争选拔制度是中国自古以来一直在实行的制度,它可以保证不因出身背景、只按智力水平来选拔人才。尽管考八股有诸多弊病,但是也比只靠世袭和关系选拔人才要强一些。
第二讲 女性的生育自主权
现代的考试制度也属于这一性质,有人甚至认为,高考是当今中国唯一真正公平的竞争制度,其他的竞争都会受到竞争者政治资源、经济资源和文化资源的影响。在这种环境下,每个人都从小就形成了追求拔尖儿的心理,追求“金榜题名时”,最终真能拔尖儿的人也免不了有点儿自鸣得意,这是很自然的。
从一个国家的人口规模与资源的匹配度来看,不一定人口越多越好。这个我们之前讲过,这里就不展开了。所以我很理解很多中国人,特别是年轻人,不想生孩子的想法,我认为这完全是他们的个人自由,是他们对自己人生价值的选择,应该听认他们的选择,不要责备他们自私,或者认为他们这样选择就是不负责任,就是不愿意为国家的人口增长做贡献,做牺牲。我觉得在目前的中国鼓励生育是非常奇怪的想法。中国已经到了不缺人口的时代,如果说有些年轻人选择自愿不育的生活方式的话,他们不但不是在伤害社会,不但不是在伤害自己,而且应当说是为社会做出了正面贡献的。
但是我想提出一个观点,学做人应当摆在追求考第一的前头。目前的学校教育、家庭教育都有这个问题,关于让孩子怎么做人,做什么样的人,不是没有要求、没有努力,但是培养标准有点儿大而无当。让孩子能够知道自己应当做一个什么样的人,怎样成为一个有教养的合格的公民,这对他的一生是非常重要的。
现在全世界不生孩子的人越来越多,比如说日本,已经连续多年人口净减少,每年出生100万人左右,死亡100多万人,人口出现了净减少。2017年,日本人口净减少37万。有人预言若干年之后,日本的人口就要降到1亿以下了,可那又怎么样?难道说所有不生孩子的日本人都很自私吗?
我有一次碰上儿童文学作家郑渊洁,他说孩子们现在接受的那种道德教育,好多东西都说得非常空、非常大,又大又空,而且言不由衷,导致孩子在怎么做人的问题上并未得到真正的引导,特别地缺乏素质。结果他们长大以后,就会出现很多素质问题,这是不恰当的儿童教育的后果。
现在有些年轻人一方面不想生孩子,一方面又很愧疚,陷入内心矛盾之中。不生育的选择确实带有个人本位和个人主义的色彩,但是难道说做这样的选择就一定是自私吗?个人主义并不等于自私自利,个人主义只不过是以个人为中心安排自己的生活,比较注重个人的生活质量,只不过是人们对自己的生活方式和生活重心不同的选择罢了,谈不上自私自利。传统价值观总是要把生育责任、传宗接代、家庭价值摆在首位,并不比个人主义更不自私。这些选择自愿不育的人只不过就是更多地关注个人生活质量的提高,以及个人对自己生命的享用而已,并不是自私。
中西方在教育理念上有非常大的差距。举个例子,我来对比一下中国和英国的《小学生守则》。中国的《小学生守则》是十条,其中多是一些概念条文。这些概念让年龄尚小的孩子无法深切理解,与他们有限的生活经历完全脱节,脱节的效果就是这种教育并没有真正起到教育的作用。
我认为从文化转型的意义上看,自愿不育更深刻的原因是个人主义的理念增加,家庭主义的理念下降。
英国的《小学生守则》也是十条,第一条:平安成长比成功更重要。这个理念就很有意思。咱们从小灌输的都是你要拼命地拔尖儿,要争第一,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每个人就跟上了战场一样,考清华考北大,这一辈子要出人头地,要成名成家,要挣大钱,要出大名。可是你看人家的第一条就是,平安成长比成功更重要。我觉得从小就教给孩子一个平常心,这一点非常重要。实际上在社会中99%的人会过普通人的生活,只有很少的人能够成名成家或者在事业上非常成功,家长从小给孩子灌输这种一定要成功的思想,有的时候反而害了孩子,日后会造成很多心理疾病。还记得清华大学的一个学生用硫酸泼熊的事件吗?他在学业上很成功,是万里挑一的学霸,但是他竟能做出那么变态、那么伤天害理的事情,其做人的水准远远低于一个普普通通的有良知的人。
比较意外的一个理由是,在我调查的这些自愿不育者当中,几乎每个人都提到中国人口过多的问题。这是我原来没有想到的。他们说,中国已经有这么多人口了,我既然不能为国家多做点儿什么贡献,我就少给它生一个孩子吧。确实有好多自愿不育者是很真诚地这样想的。对自愿不育样本的分析显示,他们所属的社会阶层是比较高的,教育程度也是比较高的,差不多都是干部、知识分子这种人。这种从减少人口角度出发的考虑是第四个原因。
英国《小学生守则》的第二条是,背心裤衩覆盖的地方不许别人摸。你看这多具体。这实际上是反性侵的教育。因为对小孩子来说,你跟他讲性侵这个词都有点儿大而无当,孩子不明白、不理解这是个什么概念。这第二条就是让孩子知道,如果有人碰了你的背心裤衩覆盖的地方,那你就得赶快告诉老师,不许别人碰。这多具体。
有的人提出的理由是,如果我生孩子,总得给孩子一个体面的生活,如果不能给孩子提供一个体面的生活的话,我就宁肯不生。这是第三个原因。
第三条:生命第一,财产第二。这就涉及了一个价值比较,专门应对抢劫之类的侵害。比如碰上抢劫了,是不是应该跟歹徒搏斗,保护自己的钱财?如果歹徒把你打伤怎么办?如果他把你杀了怎么办?这一条告诉孩子,在生命和财产这两者之间,应当把生命放第一位,财产放第二位。
还有人提到了怕孩子把感情分走这个原因。夫妻俩感情特别好,就想要二人世界,不想再来一个第三者,怕生了孩子以后,夫妻就把感情都转移到孩子身上了。这是第二个原因。
第四条:小秘密要告诉妈妈。这一条讲得多好多具体,比如说有个坏人性侵了这个孩子,然后跟他说,这是咱们俩的小秘密,你可不能告诉妈妈。《小学生守则》专门讲了小秘密要告诉妈妈,这就在发生性侵事件之后,使无所适从的孩子知道该如何保护自己,求得大人的帮助。
他们当中的多数人都提到,他们选择自愿不育的原因是:如果生孩子,我的生活水平可能降低,生活负担加重,责任要加重,养不起孩子。生孩子养孩子的成本是这群人选择自愿不育的第一个原因。
第五条:不喝陌生人的饮料,不吃陌生人的糖果。我觉得这倒是中国很多家长都知道教育孩子的,因为这个不安全不卫生,甚至有的绑架孩子的罪犯会用糖果把孩子弄走。但咱们的《小学生守则》里就没有这么具体的内容。
所谓丁克,就是Double incomes no kids的缩写DINK的谐音,意思是夫妻双方都有收入没有孩子。社会学中正规的术语叫自愿不育,近些年中国竟然出现了一群自愿不育的人。对自愿不育的人群我专门做过调查,调查了他们的生存状况以及选择自愿不育生活模式的原因。
第六条:不与陌生人说话。这个规定也是出于对孩子安全方面的考虑。
目前丁克家庭大量涌现,有的人选择不生孩子了。从这一现象的大量出现能够看出,国人的生育观念真的开始转变了。
第七条:遇到危险可以打破玻璃破坏家具。因为平常如果孩子打破了玻璃都是要受罚的,所以孩子遇到危险的时候有可能不知道能不能破例这样去做。守则明确规定,当你真的遇到危险的时候,你就可以把这些东西打破,惊动周围的人来帮助你。
再看当代中国,大家突然发现,在计划生育搞了四十年之后,国人真的开始不想生孩子了,有的人在这个新鲜事面前变得惊慌失措,甚至都提出来要鼓励生育了。2011年,全国普遍实施双独二孩政策,夫妻双方都是独生子女的,可以生第二胎了。观察了一段时间,原来担心人口反弹得太厉害,后来发现没怎么反弹,又在2013年实施单独二孩政策,就是夫妻双方有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就可以生二胎。看了看还没有反弹,就在2015年之后全面放开二孩了。放开以后,符合生二孩条件的人里真正生了二胎的只有三成,每年新出生婴儿数仍在下降。
第八条:遇到危险可以自己先跑。这个规定也很好,小孩没有什么体力,打不过罪犯,守则告诉你,碰到危险的时候你是可以跑的。因为很多小孩都会被教育,逃跑是胆小鬼、不勇敢,这就有可能令孩子在危险的时候陷入两难:我该不该跑掉呢?我要是跑了是不是就成了胆小鬼呢?可是《小学生守则》里告诉你,遇到危险你可以自己先跑,你不会因此受到责备。
从这些事例上都可以看出来计划生育的实施有多难,因为它跟中华民族一直以来鼓励生育的文化完全相反,与深入人心的生育观念和家庭价值发生了很大的冲突,与人们根深蒂固的传宗接代、多子多福、害怕绝种的想法完全相反。
第九条:不保守坏人的秘密。有些坏人性侵了你,或者抢了你的东西,又或者是坏孩子霸凌同学,事后威胁你说,这是秘密不许告诉别人。有的孩子在威逼之下就答应了对方。按照一般规则,答应别人的事情就应当履行承诺,那么他觉得我既然答应了,那就应当保守这个秘密。可是《小学生守则》告诉你,虽然这是你承诺别人的事,答应要保守秘密,你应该执行,但如果对方是坏人的话,你就不要保守他的秘密。这也是帮助孩子走出道德困境的一个办法。
当时为了搞计划生育发生了一些极端的事情,你要是超计划生育了,就把你的牛牵走,把你的家具、家电拿走,甚至拆了房子。我在河北农村调查的一个地方,遇到特别搞笑的事情:有一户人家,儿媳妇怀了孕跑掉了,村干部就把老爹绑在树上打屁股。你看莫言的诺贝尔文学奖得奖作品《蛙》,写的就是有一个搞计划生育的农村女干部,她逼着想超生的妇女打掉了2000多个孩子以后,就开始做噩梦,听到青蛙叫,她就害怕,觉得是那些被打掉的孩子在哭叫。
第十条:坏人可以骗。我们看到国外做人教育当中最重要的一条是教育孩子要做一个诚实的人,永远不能骗人,永远不能说谎,那本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品《木偶奇遇记》里有一个广为人知的情节,就是匹诺曹一旦说谎,鼻子就会长得长长的。不能说谎是教育中要教给孩子的一项最重要的品质,是区分好孩子与坏孩子的关键因素。但是《小学生守则》中专门设立了一个规则:坏人可以骗。这又是一个帮助孩子在遭遇坏人的情况下走出最大道德困境的办法,使他们通过这个办法摆脱坏人,保护自己。
大家当年都看过小品《超生游击队》,就是宋丹丹演的那个。夫妻俩生了几个孩子,这个叫吐鲁番,那个叫海南岛,都是各地的地名。因为到处都在搞计划生育,孩子生不下来,就到处游击去生孩子,这种人以“超生游击队”闻名于世。
我们将中英两国的《小学生守则》比较一下,像英国的这些规定才能有效地教育孩子怎么做人。如果教给小孩很多他完全不能理解的概念,等于什么都没教给他。教育孩子怎么做一个好孩子、好人,这一点比让他只争第一更加重要。
他们呼吁了很长时间,到20世纪70年代,这个想法才进入决策层,然后全国开始实行计划生育。计划生育最严的时候,就是要求城市每家生一个孩子,农村每家生两个孩子。由于计划生育与传统的家庭价值和多子多福的生育观念反差太大,一时间被人们称为天下第一难。
常常有这样的情况,一些孩子一放假回家就想看小说、看课外书、看电影,家长坚决反对,想让他多背课文、多看教材。这种做法对不对呢?我认为不要强行禁止孩子看课外书、看电影,因为孩子的智力、智商的程度是不一样的。一些智商富余的小孩,早在学校就把作业都做完了,他们有大量的空闲时间,家长不让他们看课外书,不是压制他们对世界万物的好奇心吗?
马寅初还专门写了一本《新人口论》,是借鉴马尔萨斯的《人口论》发展而来的。《人口论》的一个主要论点是:粮食是以算术的级数增长的,而人口是以几何的级数增长,所以当人和粮食的比例不相匹配时,就会发生战乱和饥荒,人口过多问题的最终解决办法就是饥荒和战争这样的灾难性事件。
其实这也是一味追求拔尖儿的弊病,会导致人比较缺少创造性。世界上那些真正伟大的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但凡要做出真正伟大的事业,必须要有原创性,要比所有以往的成功者都高明,要敢于藐视既有的规则,提出更新颖的思路。如果压制了孩子的自由想象空间和好奇心,一味追求在既有轨道上往前跑,孩子就不会有另辟蹊径的念头,就只能得到世俗的成功,也就是比一般人做得好些而已,不会成就真正独特的自己,创造出引领人类心灵的文学艺术、科学技术。
在现代,生育制度是随着人口状况的改变而调整的。由于中国古代的生育文化是鼓励所有人拼命生,结果导致了人口爆炸,我国成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就有一些知识精英开始呼吁计划生育了,例如马寅初、邵力子等人。
如果孩子有精力,在能够维持一个还过得去的分数之外,会受到小说、课外书、电影的吸引,是应当鼓励的。这样做恰恰培养了孩子的好奇心,培养了孩子对文学艺术、科学技术最纯真的好奇心。而这个东西对于孩子的一生才是最宝贵的。
比如越王勾践时代的越国,当时就有鼓励生育的措施:如果一家生了男孩,奖两壶酒、一条狗;生了女孩,奖两壶酒、一头猪;要是生了三胎,官府会给这个家庭派乳母,帮你养孩子。这都是鼓励生育的措施。当时的人们为什么鼓励生育呢?一是害怕种群、部落的整体灭绝;二是越国作为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小国,希望国家人丁兴旺,变成一个人口规模比较大的国家。
最后讲讲我是怎么教育壮壮的。我的孩子叫壮壮,他的情况比较特殊,所以我的教育方法不是很有代表性。他有轻微的阿斯伯格症,是一种轻度的自闭症。他会特别盯着一样东西,其他的都学不进去,比如壮壮学不进去数学,但是也有另外一些阿斯伯格症的人,仅仅喜欢数学,别的都学不进去。这是一种挺奇怪的病,特点就是专注于某一件事。有一个特别典型的阿斯伯格症黑人小孩,他坐直升机俯瞰一座城市,回到家以后就能把所有他眼睛里看到的东西全都画出来,画得一模一样,完全像照片一样准确无误。这就是阿斯伯格症的表现。
在古代,我国基本上是一个鼓励生育的文化,尤其是在先民社会,生存的物质环境非常艰苦,人的死亡率极高,那个时候人均预期寿命也就三四十年,人生七十古来稀嘛。如果不大量地生孩子来补充族群,那就有可能灭种。当时的人有这种切近的危机意识。
壮壮是这样的人,所以无法适应学校的教育,后来我们就让他去跟一位美术老师学画画。我们发现他从小就特别地爱画,而且老在画一种图,老在画一种线条,像立交桥一样的东西。他把所有的书、所有的本全都画满了。我们想既然这样,那就让他学画画。
我们先从历史的维度上讲讲生育制度和生育文化。总的来说,我把中国在生育问题上的文化变迁分成三个阶段,就是古代、现代和当代。
他现在真的去学画画了,跟一位很专业的老师学了两年。他现在画出了很怪异的画,去参加了自闭症孩子的画展。没有学过画的人不知如何评价他,像我就觉得,这个不就是孩子的涂鸦吗?可是好多美院毕业的、真正学过画的人都说这个孩子很有画画的天赋,他对颜色的感觉很特别。即使他的美术生涯并不成功,他也为自己找到了一件乐在其中的事情做。他今后的生活我想也就是这样,就是漫无目的地画画。我希望他做一个快乐的、懂礼貌的、有知识的孩子就行了,这是我对他的培养方针。
今天我们来讲一下计划生育的历史和丁克家庭的问题,讨论一下生育制度和生育观念的变化,最后还会涉及现在的年轻人选择不生育是不是自私的表现这一比较现实的问题。
在孩子一生的教育当中,有两件最重要的事,第一是学会怎么做人,第二就是教育他不要一味追求功利,而是培养他的好奇心和创造力,让他走出自己的人生轨迹。归根结底,尘世的一切努力只是过程,不是目的,目的应当在灵魂和精神的层面。如果把世俗的成功当成了目的,人生就会异常狭隘,所有的喜怒哀乐也会变得异常局促,精神生活会变得干瘪枯燥,人也会显得缺少灵性,甚至丢掉了灵魂。
第一讲 生育观念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