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宗身边有个“长人”,就是常在皇帝旁边伺候的人,叫许小客,和唐崇是哥们儿。唐崇想当宫内教坊的判官,跟许小客念叨了几次。这天许小客下来就跟唐崇说:“今日崖公(宫里对皇帝的称呼)很蚬斗(也是宫里的话,高兴的意思),本想帮兄弟开口的,一犹豫,没敢。”唐崇马上把这话理解为许小客问他要东西,立马送了他两束绢。
也是唐玄宗的故事。有次唐玄宗宴请番客,叫了位艺人,搞了个朗诵会。这位朗诵者叫唐崇,字正腔圆,声音洪亮。他声情并茂地歌颂了大唐的盛德、朝廷的和谐欢乐、四方国家的崇敬羡慕,唐玄宗听得非常开心。这种开心,唐崇自然也看出来了。
几天后,许小客和唐玄宗勾肩搭背地走在宫里。许小客突然说:“俺有件事儿……”唐玄宗一把推开他,严肃起来:“什么事?”许小客赶紧说:“是教坊里的事,那个唐崇……”
这二位逃过一劫,还有两位,真的走后门把自己给走惨了,因为这后门走得多余。
话刚出口,唐玄宗说:“唐崇想当教坊判官是吧?”
这话把哥俩的汗都说下来了。幸亏啊,万幸啊,这折子还没递出去呢。行行行,宋祁去成都吧,至于刁约——唉,还提他干什么啊。
许小客马上拜下去了:“陛下是真圣明,还没说呢就知道了。”
宋仁宗反驳:“你们说,就刁约那种纵饮无度的人都能当官,宋祁有什么不能去四川的啊?”
皇帝说:“那天唐崇表现不错,本来就该赏他,判官何虑不得啊?这样吧,明天让他到玄武门来。”
陈执中反对:“四川人又吃又玩的相当腐化,宋祁是个爱吃爱玩的人,去了还不玩疯了?恐非其人。”
这就是要升官了啊,许小客兴高采烈地去找唐崇,唐崇也美得一蹦老高。他俩都不知道,皇帝回去就交代卫队:“明天在玄武门,唐崇一来,就骑马过去踩死他。”
哥儿俩还琢磨呢,皇帝已经有了答案:“定州知府宋祁人不错,调过去吧。”
唐崇没死,唐玄宗对教坊负责人说:“唐崇是什么人,敢让许小客奏事。打板子,发配五百里以外。许小客,再也不用来了。”瞧,走个后门,好事变坏事,俩人都倒了霉。这后门,还不如不走呢。
宋仁宗时期,集贤殿学士刘沆想推荐一个叫刁约的当三司判官,跟首辅陈执中说了。陈执中开始不同意,禁不住刘沆软磨硬泡啊,最后勉强同意。俩人写了折子,去找皇帝批准。一到皇帝那儿,皇帝开口就问:“益州重地,谁去合适啊?”
唐玄宗这么烦走后门的,那么走后门就有可能变成官员们构陷对手的方法。这话怎么讲呢?这就得提到一个叫魏知古的家伙。魏知古是宰相姚崇推荐出道的,可后来,俩人有了别扭。当时魏知古代理吏部尚书去东都洛阳选拔官员,就动上小心眼儿了,因为姚崇的俩儿子都在洛阳当官,肯定要找他走后门啊。
还有一起走后门夭折的故事,那可真是好险。
果然,姚崇的俩儿子央求魏知古照顾照顾自己。魏知古回来就把这个“后门”向唐玄宗汇报了。某日,唐玄宗召见姚崇,故意问他:“老姚,你有几个儿子?都在哪里当官啊?”
向敏中下定决心,下次见着皇帝的时候,一定得把心里话说出来。可是……没有下次了,当天晚上,向敏中的女儿因病去世了,这婚竟然就没离成。
姚崇心里立马明白了,回答:“臣有三个儿子,两个都在洛阳当官,为人多欲而寡交,是不是又去麻烦魏知古了?我还没来得及问他们呢。”
第二天,诏书下来了,皇甫泌升官了。合着皇帝是觉得向敏中想给女婿谋个好差事。这不全拧了吗?
皇帝本来想敲打敲打老姚的,听他这么一说,觉得老姚实在,挺高兴,就说:“嘿,你怎么知道的?”
向敏中下了殿,难过得抹了把眼泪,还在琢磨呢,皇帝明白啥啊?
姚崇答:“魏知古是我推荐出来的,我那俩儿子傻,就知道我和魏知古有交情,不知道我们俩已经闹矛盾了。肯定会去求他啊。”
再想说什么,皇帝已经走远了。
这么一说,唐玄宗也懂了,这是魏知古要黑老姚啊,非要贬斥他。老姚赶紧劝:“千万别,这是我儿子不懂事走后门,搅乱了陛下选才。陛下不处分我已经够可以的了,还要处分知古,那大家肯定说你偏心,我就更担待不起了。”
有一天,向敏中跟皇帝谈完正事,鼓足勇气,想讲讲自己的苦恼,可没想到皇帝脸色不太好,似乎是不舒服,一说完话就要走。向敏中赶紧说了句:“臣有个女婿叫皇甫泌……”皇帝边走边说:“很好很好,我明白。”
姜还是老的辣,姚崇就这么化解了危机,还巩固了形象。魏知古呢?皇帝给他来了个平级调动,心眼儿多啊,当工部尚书得了,别吏部了。
向敏中有个女婿叫皇甫泌,这小子,可真不是个东西,在外面养了好多小老婆,经常夜不归宿,生生把向敏中的闺女给气病了。向敏中的老婆也急了,跟向敏中发火,非让他想辙。向敏中心说这怎么想啊?想来想去,只能离婚。可当时要离婚可难听啊,还是女方休男方,除非……除非皇帝发句话。
唐玄宗没想到,自己老了的时候也犯糊涂,也走后门,可居然没走成——不给他面子的那位,叫李林甫。
贺知章这后门走得不理想,还总算是走成了。还有一位大臣找皇帝走后门,愣是给走拧了。这位叫向敏中,宋真宗很敬重的一位大臣,老实、勤勉还廉洁。向皇帝开口,那肯定是遇见难事儿了。
那时候,宫里有个伎人,也就是耍把式的,唐玄宗想给他升个官,他却说:“陛下,别让我当官了,我女婿王如泚,要考进士了,要不您赏他个进士及第吧。”
这后门走得憋屈,老贺回家只好说“少小离家老大回”,不提皇帝起名儿的事儿了——“乡音无改鬓毛衰”,那是愁这名儿愁的。老贺的小儿子,也只能叫贺孚,叫了一辈子。
唐玄宗答应了,转身让礼部去办这事。礼部侍郎李就找上级右相李林甫办理。李林甫问:“王如泚的水平,够得上进士吗?”
贺知章千恩万谢出来,一脑门子郁闷。沉默良久,说:“这……陛下也太逗了吧。我浙江人,我们那儿的方言,孚是瓜下之子。我拿乡音跟老家人一说,我儿子不就被人叫贺瓜子儿了吗?”
李说:“给不给他进士,两可吧。”
这个好办,唐玄宗张口就来:“老贺啊,为人之道,最在乎的就是信义。有信义的人,一生顺遂。老贺,看你就知道,你儿子将来一定是个讲信义的人。孚,就是信义的意思,你儿子就叫贺孚吧。”
李林甫当即就严肃起来:“那这后门不能走啊。考进士是国家选拔人才的过程。要是皇帝对他好,直接给个官怎么行?进士不能给,要不没法选才了。”他还真的去找皇帝说去了。
贺知章告老还乡之际,找唐玄宗走后门去了。他的诉求是啥呢?“臣有个小儿子,还没起大名呢。想请陛下给起个名儿,这样我回乡了,一说皇上给我儿子起名了,那多显摆呀。”
王如泚这边还美呢,在家里摆席,宾客盈门,热烈祝贺。正高兴呢,中书省下礼部的公文到了:“王如泚按规定参加考试。”闻者愕然失措。皇上的面子没给,能不愕然吗?
走后门的风险
这件事说明了两个道理:一是李林甫权势很大,大到皇帝的面儿也不给。二是古代考个公务员比现在严,就算皇帝发话,也不一定能走后门,更不能随意乱做手脚,这是规矩。
这件事情载于《墨客挥犀》,被传为笑谈了。要搁在现在,也属于雷人提案吧?
二代不成器
期限来临,王平果然写了奏折。大家都好奇他弹劾什么,结果内容一公开,不禁大失所望。老王弹劾的是皇宫中的御厨:御膳里居然有头发,这太不负责了。奏折里还拽文呢:“是何穆若之容,忽睹卷如之状。”——皇家端庄肃穆的容貌,突然看见卷发,是什么样子?
听过评书《杨家将》的人都知道,里面有一位仗义执言、忠心耿耿的“八王赵德芳”。历史上还真有其人,不过不是赵德芳,而是他的表弟赵元俨。赵德芳是宋太祖的四儿子,年纪轻轻就死了。而赵元俨是宋太宗的八儿子,封燕王,镇北虏,威风凛凛,人称“八大王”。
马上就到一百天了,这位王御史还稳坐钓鱼台,不着急,不着慌。诸位同事都说:“老王胸有成竹,手里肯定捏着大事呢,等等看吧。”
“八大王”威风到什么程度呢?燕蓟之地,如果小儿啼哭不止,当妈的就说:“再哭八大王来了。”孩子立刻就收声。人们牵牛马过河,也会在牛马耳边说:“八大王在河里哈。”牛马立刻就显得特别听话。
最后一种混,叫瞎提建议。这位也是唐朝人,御史台的御史,叫王平。御史是干什么的?专门提意见的,弹劾官员、抨击朝政,甚至批评皇帝,都行。那时候御史还都有工作定额,不高,每一百天必须提一条意见,一百天提不出来的,贬官出京。
就这样一位大英雄,偏偏有个不成器的儿子。八大王的儿子叫赵允良。欧阳修《归田录》里记载,这位小王爷特别爱坐木马子,坐上就不下来,饿了就在木马子上吃饭喝酒,还叫人在面前奏乐歌舞,一坐就是一整天。据宋书《谐史》说,小赵这个不良嗜好一直持续到三十多岁。木马子是什么呢?可不是现在小朋友骑着玩的木马,更不是电脑病毒。木马子就是现在说的“马桶”。瞧,这孩子还真是重口味。
话没说完,吐了。狼藉一片,全是米饭和菜叶子,哪儿有瓜啊?《朝野佥载》对他的评价是:“凡是小人得宠,多为此状也。”
官二代也好,富二代也好,从小锦衣玉食。有聪明的,但也有不少“二”的。因为“二”得比较明显,从古至今,总成为文人们讥讽的对象。清代《康熙字典》的总编修官陈廷敬就讲过一个段子,说在他的老家山西,有兄弟两人曾经做过大官。可他们的孩子不读书,败家,最后穷得拿着家里的银碗到大街上要饭。陈廷敬揶揄说,知道去要饭,就不知道手里那银碗可以换钱吗?换了钱不就可以干好多事不要饭了?陈廷敬讲这个故事,是为了告诫自己的孩子不能不读书,要不,就得给祖上丢人了。
谁都不是傻子,皇太子也慢慢察觉李庆远人品有问题,就疏远他了,可他还是有事没事往东宫里混。干吗去啊?说起来让人笑话,蹭饭。专门跑到东宫食堂,吃侍卫们的饭,还猛吃,吃少了觉得亏。不节制就闹肚子,有一天刚出东宫门,肚子就疼得一塌糊涂,就这样还跟人吹呢:“太子那儿正好有瓜,非要我吃……你看,吃多了难受吧?太子就是对人太好了,太热情了。”
类似的故事,金朝人元好问也讲过。在《续夷坚志》里元好问说,燕地有个大款叫刘伯渔,做生意发的财,生活过得极其奢侈——他养了好几百号闲人,任务就是给他打探哪儿有好吃的,怎么做,做好了给他吃。再多的钱也禁不住糟蹋,刘伯渔年老的时候,家财已经大不如前,等到他去世十几年后,俩儿子已经把家败得干干净净,上街要饭去了。元好问说这叫“玉食之祸”,他耳闻目睹,已经不知道有多少人这样了。
这种热衷包装自己的官员,都爱干点什么呢?走后门、捞人、卖官,钱给够了,“有求必遂”。
诸位二代,有时候好不学,坏学得相当快。唐朝《朝野佥载》就讲了这样一对父子。当爹的叫崔挹,是国子监的官员,儿子叫崔湜,官比爹大,吏部侍郎,管人事的。这爷俩一对贪,收人家钱,卖官。有一次某人想买个官当,向崔挹行贿,老崔收了钱,小崔却不知道,到末了也没给人家官做。那个人去找小崔讲理:“你家亲戚都拿我钱了,你凭啥不给我官做啊?”小崔一瞪眼:“谁拿你钱了?看我不拿鞭子抽死他。”那人答:“你真敢抽他,就该丁忧回家了。”古时当官,若是父母去世,就得回家守孝,叫作丁忧。话说到这份儿上,小崔才明白是自己爹收了人家钱,一时语塞,满脸羞愧。
真是太子找他吗?根本不是,进来喊他的那人,是他事先安排的托儿。他就是要造成为太子操劳、是太子身边红人的架势,演戏呢。
就这位官二代,对自己的老爹也是抠门到家。在唐朝,吃个瓜可不是件容易事,种的少,还要看节气。可巧,有一次赶上瓜熟了,皇帝念老崔年纪大了,赐给老崔一个瓜,让小崔给带回家去。这回轮到小崔对老崔保密了,回家压根儿没提这事,而是偷偷把这个瓜给自己的小妾吃了。事情传出去,“朝野讥之”。成了话把儿,还被记到了史书上,一出名就是一千多年。
唐朝有位爷,叫李庆远。这位是什么官呢?也不大,就是伺候皇太子的——首长秘书。因为在皇太子身边,所以相当颐指气使,弄得官员们都知道他,宰相以下,全尊称他为“要人”。这也就罢了,还装。他最喜欢做的游戏是在宫外和官员们吃饭,往往饭刚上来,没吃两口呢,就有个人跑进来大声对他喊:“太子找你有急事。”这位李爷立刻把嘴里的饭一吐,扬长而去。
不懂事,是二代们最大的特色。也是《朝野佥载》,写到了另一件事,关于武懿宗的。武懿宗是哪位呢?他爷爷是女皇武则天的伯父,他爸爸是唐高宗时的仓部郎中,总之是官二代加皇亲,啥都不懂就封了王爷。就这位,净给武则天找不痛快。有一天武则天在宫里请吃饭,欢声笑语地正高兴呢,这位武懿宗突然站起来说:“臣有急事要启奏。”武则天吓了一跳,赶紧问:“出什么事儿了啊?”武懿宗说:“以前我家属地征收物品,都是直接收的。现在改成由州县帮着征收,损耗太大了。”那意思,还是改回来吧。
这都是有权势开混的,还有一种,没权也能混,靠的是吹牛、忽悠。
武则天给气坏了,翻着眼睛盯着屋顶椽子半天,才回过神来,说:“朕和亲戚们一起吃个饭,乐一乐,容易吗?你是亲王啊,就为你家那点鸡毛蒜皮,差点把朕吓死。朕觉得,你不配当这个亲王。”一句话,说得武懿宗摘了帽子,磕头不止。周围大家赶紧说情,才算把这事圆了过去——拿现在的话说,这位武懿宗也忒没眼力见儿了。
十万贯的项目就这么黄了。后来有人一考证,那还真是个好古董,吴越王钱俶的东西。
和权贵沾亲带故的人都容易得瑟,武懿宗不算是最得瑟的,最得瑟的一位叫王子溶,南宋人。他为啥得瑟啊,因为他是秦桧老婆王氏的亲戚。凭着这层关系当了官,最早是在浙东仓司。上级每次请客,必须得叫他,他一到场,吆五喝六,又玩又闹的,上司唯唯诺诺,好像变成了他的下属了。后来他到苏州吴县当了知县,这下倒霉的是苏州的知府了。请他吃个饭,他一入座,头一件事就是指使人去请戏班子,手下飞马前往,麻利得很,不管人家是否有演出,必须得立刻到场,无人敢留。
太监立马进宫,找皇帝说:“寿星啊,学问都在他拄的拐杖上,好寿星,拐杖比人高,还曲里拐弯的。您看这腰带上,寿星的拐杖又直,又短,还不到寿星腰呢,不吉利,不能送人。”皇上一看还真这么回事,得,退货不要了。
有一次元宵节,王小爷要看灯,竟然召知府到县衙来,导致“郡治乃寂无一人”。这还不是最过分的,最过分的一次,知府和王小爷一起喝醉了,回到家中,睡到半夜,突然有人玩命敲门。一边敲一边喊:“我是王知县派来的,有急事必须面见知府。”
按说这是皇帝买东西,又可心,多少钱都不贵。可节外生枝的事儿来了,太监要回扣。那商人仗着皇帝爱不释手,还就不给。
知府吓坏了,赶紧穿衣服,举着蜡烛,狼狈不堪地见客。一见面,来人说:“我们知县喝多了,听说你家有咸菜,让我来要一坛子,拿去吃醒醒酒。”
宋孝宗年间,那时候宋高宗退居二线,住德寿宫里,喜欢个古玩啥的。宋孝宗孝顺啊,就到处帮他搜罗。可巧有人在皇宫外兜售一条“通犀带”,上面有个老寿星。有太监把这条腰带要走,献给皇上,皇上一见,合了心了,准备当礼物献给太上皇,也没问价。等出来商量价钱,那人一听皇上喜欢,要价十万贯。
知府连个屁都没敢放,赶紧叫人拿咸菜,送到王小爷门上去。
第二种混法,叫中饱私囊。这个比较常见,现在不少专家也爱干这事。得着钱就说好,得不着钱就说歹,正反面儿,他全说。
这事写在陆游《老学庵笔记》中。陆游叹道:“其陵侮如此。”要是现在哪位市长,手下有这么个区长,还不郁闷得跳河?
这就是艮岳瑞禽,在皇上大臣眼里,是兴旺吉祥的象征,但在开封的老百姓来看,总感觉自己生活在荒山野岭,没白天没黑夜听鸟叫。后来的事大家都知道,没多少年,金兵打过来,围了汴梁。城中断粮,宋钦宗下诏,允许捕食城中鸟类。那些鸟根本就不跑,徒手就能逮着。再没多久,城破,都城遭遇浩劫,百姓涂炭,两位皇帝也被抓走了。
吃喝场上也有人品。二代们人品不济,飞扬跋扈,基本是因为骨子里有狗仗人势的基因吧。
鸟送来了,得有高手驯养啊。还真是有需求就有供给。汴梁城玩马戏的薛老汉,找到大臣童贯,毛遂自荐,说这任务光荣啊,交给我吧。童贯立刻当人才引荐。老薛真有两把刷子,盖鸟舍,大块劈柴和肉当燃料,烤小米当鸟食。自己在旁边学鸟叫。这么一来,不仅已有的鸟驯熟了,还招来大量同类。鸟飞来了,有站扇子上的,有站在鞭鞘的,压根儿就不怕人了。宋徽宗到万岁山一转,上万的鸟飞来飞去,和谐啊。老薛说,这叫“瑞禽迎驾”,说得皇帝心里乐开了花。
辩才无双
然后呢,江公望离开朝廷了,另一种舆论占了上风。特别是宦官,极力主张皇宫应该出奇出新,竟然还一呼百应。于是,大兴土木,广招珍禽。
读了点书的人,特别喜欢辩论。一是能卖弄学问,引起大家敬仰;二是能打败对手,高人一等。就像动物世界里动物老掐架,为的是争当头领,读书人的辩论,有时无关对错,仅仅就是为了掐架。
其中之一,叫锦上添花。就是想法儿大搞标志性建筑,最后搞到劳民伤财。宋徽宗在汴梁建艮岳的时候,谏官江公望就跟他说,别老养鸟,玩物丧志。宋徽宗还真听,让人把自己的鸟全轰走。就有一只鹇,养太熟了,宋徽宗亲自赶都不走,算是留下了。就这样,宋徽宗还把“公望”俩字刻在拂尘的柄上,意思是嘉许老江的直率。
王安石得意的时候,编了本《字说》,大约就是现在的字典,他把每个汉字都拆解,说汉字的音、形都表示万物的规律。天下的读书人,就都得按照这个方法来解释汉字。
当好官难,得担责任,冒风险。要是混就容易多了,有各种混法。
这种学术权威非常招人讨厌,苏东坡就不服,有一天质问王安石:“丞相,我问你,牛长得壮实,鹿跑得快,那为啥‘犇’(就是奔的异体字)是表示速度快,而‘麤’(粗的异体字)是表示粗壮呢?”(另一个版本,这话是刘攽问的,刘攽是《资治通鉴》的副总编辑,一看就知道是司马光的人。)结果,把王安石问了个张口结舌。
各种混法
苏东坡接着问:“你说‘坡’是啥意思?”王安石答:“‘坡’就是土的皮。”苏东坡大笑:“那‘滑’就是水的骨头了?”
这个办法现在已经被广泛运用了,股市啊、煤啊、油啊什么的,每当有波动,每当要涨价,事先都有一群专家负责散口风。
这有点像现在的人在网上吵架。明面看,是学术争论,背地里,是两派官员的政治斗争。得罪王安石有啥好果子吃啊?没多久,苏东坡就被贬官了。
用小道消息控制金融市场,秦桧也算是头一号了吧?当然,这也说明他权势熏天,要不怎么随口就敢假传圣旨、造谣呢?
苏东坡没想到的是,到了百十年后的南宋,他自己成了学术权威了。陆游就写过,北宋的时候,社会上风靡的是《文选》(南朝萧统组织编纂的前人优秀诗文选),那时候说什么,都得用《文选》里的词儿。草一定得叫“王孙”,梅花一定得叫“驿使”,月亮得称作“望舒”,山水必须是“清晖”。要不这么说,就吃不开。所以有个顺口溜,叫“《文选》烂,秀才半”,意思是《文选》念熟了,秀才就算考上一半了。
说来也怪,第二天市面上就出现了大量现金,有钱人甚至用车子装着金银上街买东西,一时物价大涨,现金短缺这事,就这么解决了。至于新币,文思院把样品交了上去,便再无下文。
可谁知道风水轮流转,到了南宋,崇尚的是苏氏文体,一切文章体例、用语乃至口气,都得按苏轼、苏辙他们的路数来。谁要不服,就做好一辈子怀才不遇的准备吧,顺口溜也改了,叫“苏文熟,吃羊肉;苏文生,吃菜羹”。这可是当年苏东坡做梦都没想到的事。
文思院的官员们回去后,立刻召集工匠,连夜开工,赶活儿啊。
辩论之类,效果最好的是和当下的红人辩,效果次之的是和前人辩——当然质疑的必须得是常识。比如陆游,就质疑了一个成语,“寿终正寝”。陆游说,古代诸侯快死的时候,一定要抬到大厅去,死也得死在大厅上,不能死在卧室里,为啥呢?因为卧室里有女人,死在那儿容易导致女人干政、误国。大厅,也叫路寝,所以正确的说法应该叫“寿终路寝”。可很多人包括黄庭坚都认为大厅叫“正寝”,卧室叫“小寝”,这不就成了笔糊涂账了吗?
文思院是干吗的?是设计和制造各种皇家器皿、礼品的地方。这些官员接到秦桧通知赶紧来开会,一路上还不停遇到催促的人。会议由秦桧发言,就说了一个意思:接到圣旨,要发行新币,旧币将一律作废。限令文思院在明天中午以前,铸造出新铜板的样品来。散会。
这种辩论体现了陆游咬文嚼字的较真精神。可是,他较真得似乎过分了。《公羊传•庄公三十二年》说了,“路寝者何?正寝也”。一个意思啊。
要说秦桧光有小聪明也不对,关键时刻,还真有解决问题的办法。有一阵儿,应天府市面上缺乏现金,很多货物都积压了。市场就是这样,越少的东西,有钱人就越囤着——这一次不是大葱大蒜,直接炒铜板。没现金,买卖做不成,东西贱卖,而且还萧条。知府曹泳扛不住了,告急到秦桧这儿,秦桧立刻下令,所有文思院官员集合,开紧急会议。
辩论牵扯精力,不仅辩的人费神,围观的也费神。但不管怎么说,有辩论还是好的,最可怕的是不由分说连辩论的机会都不给,那就惨了。
有天秦桧出门,看见大伙都在,上马的时候突然来了一句:“这石榴树碍事,你们拿斧子去,现在就把它砍了。”大家都挺意外,有个杂役脱口而出:“这石榴味道多好啊,砍了太可惜了。”秦桧马上追问:“是你偷了石榴吧?”得,说走嘴了,没法抵赖了。
这个倒霉鬼叫张钧,是金熙宗的手下。有一年,雷雨大作,宫殿被震坏,金熙宗迷信啊,要搞点祭拜上天的仪式,还要大赦天下,就让张钧来起草诏书。
秦桧知道就是手下这些杂役们干的,但苦无真凭实据,忍了好久没吭声。
张钧是汉人,按照汉人皇帝诏书的习惯,在文章里写了谦虚的话,比如“顾兹寡昧”“眇予小子”之类的,这是很正常的语言。可是金朝人不懂啊,有个叫萧肄的,是个谄臣,跑到皇帝那儿告状:“张钧这是骂你呢,寡是孤独无亲,昧是不懂人事,眇是瞎子,小子是小孩儿——这是利用诏书骂皇帝啊。”金熙宗一听就火儿了,把张钧叫来,也不容人家解释,一剑扎到张钧嘴里,最后把他剁了肉酱。这叫什么事儿啊。
秦桧衙门门口有棵石榴树。不知道是因为抠门呢,还是因为强迫症,每当石榴结了果,秦桧都会默默地把树上的石榴数一遍。有一天数来数去,比前一天少了两个。那肯定是有人偷着摘了。
喜欢辩论的人都有一个特点,就是自信心强。特别是网上有些辩论欲特别强的人,也不知道哪儿来的自信心,就觉得自己对。这种人古代也有。
遇到偷东西的,还有个官,就是秦桧。
《雪涛小说》里就讲过——有位从南方来的,见着生姜,一口咬定这东西是树上长的。有人说不对,这是土里长的,他急了,非要拿自己的驴和人赌。连问了十个人,都说姜是土里的,这哥们儿还嘴硬呢:“驴我不要了,但姜肯定是树上结的。”
这头,陈襄让人一个个查手,手上有墨的,立刻放人,只有一位心虚,手伸进去没敢碰钟,干干净净,那他就是贼了。原来,就在围好帐子之后,陈襄的手下在里面做了手脚,用墨把大钟给涂黑了。
另外一位北方人,也这毛病。他到南方吃菱角,连壳放嘴里嚼,有人说:“菱角壳不能吃。”他马上辩上了:“这我能不知道吗?可是菱角壳吃了败火啊。”又有人问:“北方有菱角吗?”他立刻回答:“怎么没有?山前山后到处都是。”
大伙还真都信了。陈襄带着所有人,在庙里又是上香又是跪拜,各种仪式一丝不苟,然后让人拿大帐子把钟围上,接着拜。拜够了,叫嫌疑人排好队,伸手进去摸。全摸完了,钟也没响。
还有一种喜欢辩论的人,略微强点,读过一点书,就出去跟人喷——这位是明朝人,名字叫韦政,外号韦大夫,见谁跟谁辩,用的都是古代的君臣故事,可故事说完,前因后果也讲不出来了。有人就挤对他:“你看的书,是《脂麻通鉴》吧?”
北宋的理学家陈襄曾经在浦城县当知县。他遇到的难题是抓小偷。一个人丢了东西,手下给陈襄抓了一大堆嫌疑人来,到底是谁偷的啊?陈襄想了半天想出一辙来,说咱们去庙里吧,咱们的庙里有一大钟,非常灵,没偷东西的,摸它它不响,谁偷了东西,手一碰钟,钟就响个不停。
脂麻就是芝麻,那时候江南流行脂麻点茶,所以就有人买小包芝麻。卖芝麻的呢,经常撕了旧书当包装纸——比较多的就是《资治通鉴》了,就有人看了一页包装纸,然后假装学问人出去侃大山了,前后文是什么,一点不知道。要是真遇到行家,就老实承认:“我是看的脂麻包装纸。再多我也不知道了。”所以,这种人读的书,就被戏称为《脂麻通鉴》了。
唐朝延陵令李封就是这么一位。他的手下犯错了,不打,不骂,不罚款,就一条,必须得戴着绿头巾上下班。根据错误的大小,来决定戴绿头巾的天数。这么一来,造成的心理阴影就大了,比挨板子还厉害,人人都以戴绿头巾为耻,兢兢业业不敢犯错,甚至完税都比别的地方快。到李封离任的时候,竟然没有打过手下一次板子。后来骂人老说对方戴绿帽子,大概就从这个时候开始的吧?
可毕竟是读了啊,功夫有限还是下了点。哪儿像现在有些网上的大喷子,啥都不懂就直接质疑了,凭的仅仅是“逻辑”,而且是说不通的逻辑。有时候真怀疑他们的辩论不是为了分出是非,他们迷恋的是辩论本身,那就太招人烦了。
人都有个性,当官的也有。处理事儿的时候,个性往往就变成抖机灵、用土办法。还别说,有的土办法还真有用。
敏感词
就这么着,丢了粮食还中上了,没有辩解,没有哀告,也没阿谀,总之,一句话没说就把上司给折服了。真不知道卢承庆怎么想的。有这么“二”的上司可真是福分了。
有年慈禧老佛爷做寿,请谭鑫培进宫唱戏,戏码是《捉放曹》。谭老板有一句念白“杀猪宰羊”,忽然念成了“杀猪宰牛”。念错了,自然没赏,谭老板倒也不以为意。后来有人追问他:“老爷子你怎么给念错了?”谭鑫培道:“今年是三阳(羊)开泰,本不愿应这出戏。要照原词一念,先犯了个大不敬的罪名。”
提拔官员用数学题,评价官员呢?也许什么都不用。唐朝的另一位尚书卢承庆就是这么干的。有一个官员负责运粮,遭遇大风,米都沉河了,这算事故啊。卢承庆给他评分,写道:“监运损粮,考中下。”那个官员看了评语,一声没吭,退下了。卢承庆一瞧这人够淡定的啊,又把他叫回来,评语改成:“非力所及,考中中。”那人看了,依旧毫无表情,无喜无悲。卢承庆干脆改成:“宠辱不惊,考中上。”
原来,这年是羊年,慈禧、李莲英又都属羊,不是三羊吗?在老佛爷生日会上“杀猪宰羊”还了得?什么都得讲个避讳。谭老板心细,自觉过滤了。这话传到李莲英那里,李加倍赏了谭鑫培,后来,宫里还把《捉放曹》这戏给禁了。
这是个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搁现在,没学高数的文科生、不上奥数的小学生都能答出来。可在当时挺绕。杨损题目的出处是《孙子算经》。看来理科好,容易受到上司提拔,这是有传统的。
这个段子是戏剧评论家徐慕云先生写在《梨园外纪》里的。这只是古往今来众多因忌讳被过滤的一例。在中国,还真讲究这个,为尊者讳,为显者讳,为权者讳。上面的人还没说啥呢,底下有不少积极的。最典型的,秦始皇名字是嬴政,所以正月就不能读成“政”月,必须念成“征”月。
如果,一个职位有两个人争怎么办?唐朝的尚书杨损就遇到了这种事。他在陕西考核官员,发现有个职位空缺。两个候选人大概才华能力都差不多,大家争来争去,没有定论。杨损上来就出了道数学题:一群贼,抢了好多布,到了小树林里。大家计算有多少布,如果一个人抢了六匹,还富裕五匹;如果一个人抢了七匹,则少了八匹。问:一共有多少贼?多少布?先答出来的人胜出。
唐末军阀杨行密割据南方,当地人就不能说“蜜”字,蜜改叫蜂糖了。十六国后赵的皇帝叫石勒,有一种叫罗勒的草,就得改名叫兰香。后梁太祖朱温他爸爸叫朱诚,所以城东、城西、城南、城北,就得改称叫州东、州西、州南、州北,韦城、聊城这些地名,也给改成了韦县、聊县。宋仁宗名叫赵祯,音近的蒸饼(馒头),改名叫了炊饼。诸如此类,不一而足。
二和精
还真有人为这事挨了揍。南北朝北齐皇帝高欢,没当皇帝的时候在东魏做宰相。有天下属辛子炎跟他汇报事情,说了句某某事“取署字”,高欢就急眼了。为啥啊?因为辛子炎有口音,把“署”念成了“树”,高欢他爸爸叫高树啊,劈头盖脸就是一顿板子。这要搁现在,高等数学怎么念啊?也许得改高数叫神算吧。
这么骂当官的,没人愿意和他较真。到了安史之乱后,经济萧条。各地官员的交通工具,只有正职才有马,副职以下都只能骑驴。王严光作诗说:“郡将虽乘马,群官总是驴。”这话说得又搞笑又痛快,官员们还真不敢叫他去喝茶,谁叫,谁就是驴。
有没有不在意避讳的皇帝呢?有,唐太宗。唐太宗叫李世民,他手底下俩大臣李世绩、虞世南都跟他一样,属于“世”字辈儿的,唐太宗可从来没想过让这二位改名。直到唐高宗即位,才想起避讳这事儿来,当时虞世南已经去世也就算了,李世绩改名叫李绩,“世”字儿就没了。
最后一点,想升官还得宽容,对网上骂娘的人,要淡定,别一说就气急败坏的。唐朝有个文人公知王严光,自称“钓鳌客”,见着当官的就问人家要绳子要生铁,说是要造钓具去东海钓鳌。谁不给,就把名字记下来。有人问你记这个干啥啊?他说:“等我钓鳌的时候,用这些二货当饵料啊。”
有趣的是,唐太宗不给自己避讳,却还记得为隋朝的皇帝避讳。唐初,魏征等人修《隋书》的时候,因为隋文帝的父亲叫杨忠,所以把该用“忠”的地方都改成“诚”。比如忠臣改成诚臣,《忠节传》改成《诚节传》。就连唐太宗写诗,都写成:“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这都是为杨忠避讳呢。这要到了朱温那儿,还不都得给改回来?
所以啊,光躁动有啥用啊?想升官,一定要学着点,有点智力有点技术含量才行。
不过,总的来说,唐朝人对避讳还是看得比较轻的。古书《唐摭言》里,就收录了一封曹州布衣袁参写给宰相姚崇的信,有一段说:“您要是遭遇不测,被人抓了,老婆孩子也进监狱了,我一定以微薄之身,伏死一剑,以白君冤。”虽然是表忠心吧,但人家还好好的就这么说人家,搁现在是不是也有些别扭呢?
旧爱相逢,还调查个啥啊,何郯喝了个大醉。不久就回京,告诉圣上,文彦博是个好官,刚正清廉,少有的好官。文彦博后来成为四朝重臣,史书评价:“公忠直亮,临事果断,皆有大臣之风,至和以来,共定大计,功成退居,朝野倚重。”你看这境界!
避讳特别繁琐,是从宋朝开始的。宋朝是个避讳特别多的朝代。不仅说话写字避讳,连姓名官职都得避讳。
文彦博立刻要求大家对这个内部消息保密,然后做了一系列安排。等何郯来了成都,文彦博为他举办了盛大的招待宴会。宴会上,歌舞声起,姑娘们舞蹈着出现在何郯面前,当时何郯的眼睛就湿润了。为啥啊?因为姑娘们唱的是何郯的《竹枝词》,领唱的女孩,正是刚被秘密接到成都的“杨台柳”。
在宋朝被避讳弄得最五迷三道的,非赵匡胤的三弟赵廷美莫属。赵廷美最早叫赵匡美,结果他二哥赵匡胤当皇帝了,他只好改名叫赵光美,后来三哥赵光义当皇帝了,他就叫赵廷美了。
朝廷来人了,文彦博大为紧张。这时有人把何郯的小把柄告诉了文彦博:“您别紧张。告诉您,一点事儿都没有。”原来,何郯曾经去过汉州,当地招待他,请女演员跳舞,有个姓杨的姑娘特别招人喜欢,何郯曾经给她起了个外号叫“杨台柳”,还作《竹枝词》一首:“蜀国夫人号细腰,东台御史惜妖娆。从今叫作杨台柳,舞尽春风万万条。”这诗谱上了曲子,姑娘们边舞边唱——瞧,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嘛,干女儿人皆有之嘛,大家都有共同的爱好,怕啥啊?
本来按照金匮之盟,赵光义之后该轮到他了,可没想到赵光义要传皇位给儿子,赵廷美政治斗争失败,从秦王、开封府尹的高位上一降再降。有趣就有趣在这个开封府尹上——宋朝后来当上这个市长的人,除非是皇族,其他都要叫“权知开封府”,也就是暂时代理市长,包括著名的包拯,他也是个代理的。为啥啊?因为正市长皇家的人当过,别人不敢当。倒霉的赵廷美,终于在身后让别人忌讳了一把。
就这么一句话,把文彦博的心都说酥了。从此以后,每有应酬,文彦博一定要带着小秦。很快,风言风语传到朝中,说文彦博道德败坏,破坏干部声誉云云,朝廷立刻派御史何郯到成都调查,要办了文彦博。
这一类的避讳到南宋愈演愈烈,甚至官职犯了三代内的家讳都得辞职。比如有个张嗣古,曾经要升任起居郎——也不知道这仨字儿哪个犯了祖上的名讳了,他必须得请辞。这朝廷也真有意思,一看出了这事儿,干脆把官名给改了,改成“侍立修注官”了。
在一次宴会应酬上,文彦博的衣服没穿好,扣子开了。这太不体面了。文彦博赶紧系扣子,可越急越系不上。这时候名妓秦凤仪走了过来,靠在他身边,帮他系好扣子。文彦博很自然地转头,对秦凤仪笑了笑。秦凤仪娇声细语地说:“原来领导也有正眼看人的时候啊?”
名字中不许用“天”字,也是从宋朝开始的。宋徽宗政和年间,给事中赵野上书说:“凡世俗以君、王、圣三字为名的,已经下令去掉改变了。但还有用天字当名字的,我觉得也该禁止。”这个建议被宋徽宗采纳了,从此人们的名字里,这几个字就消失了。到了明朝正统年间,这事就更过分了,内阁的授意,考进士的,试卷里出现“天”字也不行。那“天”叫什么啊?改叫“霄”了。这叫什么事儿啊。
这个典型案例,来自北宋著名高官文彦博。当时,文彦博还没特别显达,只不过是成都太守。四川是个啥地方大家都知道,美女特别多,但文彦博作风严谨,尤其是男女关系方面,相当谨慎,即便是“妓女满前”,也“未尝一顾之”。可就是这么一个正派官员,因为一件小事,沦陷了。
更为神奇的是,在宋朝连“太行山”都成了忌讳。为啥啊?古文太与大相通,“太行”就是“大行”,大行就是——皇帝挂了,这可不是闹着玩的。所以,文人崔公度写给宋真宗的《太行山赋》,就改成了《感山赋》。后来,一系列的朝代似乎都在避讳太行山。
最后一个办法,就是要抓住上级的小尾巴。有了上级的把柄,不仅自己犯了错能转危为安,还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与上级化敌为友,起到共同达到高潮的良好效果。
宋朝皇帝讲究避讳,有时候会把自己避讳乱了。《铁围山丛谈》说,宋徽宗是个特别爱换年号的皇帝,他为了纪念自己当皇帝二十年,曾经下令改年号为“重和”,和上加和,多么喜庆啊。可是没俩月,就发现这年号和辽国的年号重了。原来,辽国曾经有个年号叫重熙,可宋徽宗时期,辽国国主叫耶律禧,禧与熙同音,辽国也讲避讳啊,于是就把以前的重熙年号,称为重和。宋徽宗听说后不干了,怎么能和番邦一个年号呢?改!
推卸责任,不该担的事情不担,该担的,能担也不担,这也是为官之道,必须要会。北宋末年,河南闹起了蝗灾,当地地方官怎么也无法扑灭,眼看就要绝收了。这时有人进言,说这里的蝗虫都是隔壁雍丘县轰过来的,应该告诉隔壁的县令,不要干损人利己的事情。地方官一想,这可是个洗清自己的好理由,于是一面大张旗鼓宣传各地要守本分,自己的蝗虫自己埋,一面写了公文,指责隔壁的雍丘县往邻县驱赶蝗虫,希望立刻停止这种做法。你看,这么一折腾,蝗灾的责任不就撇给邻县了吗?可是邻县的县令也不是省油的灯,他是大书法家米芾。米芾一瞧公文,哈哈大笑,立刻回信写道:“蝗虫原是飞天物,天遣来为百姓灾。本县若还驱得去,贵司却请打回来。”得,踢皮球失败了。
几个月后,“重和”改成了“宣和”,汴梁皇宫里就有宣和殿,宋徽宗心说我用我的宫殿当年号,总没毛病了吧?
不是人人都有机会巴结皇帝,这时不能闲着,巴结直接的上司也是必要的。南宋宁宗时期的权相韩侂胄,曾经在杭州吴山造了个大花园。这个花园的特色,就是很像农村,竹篱茅舍,一派田园风光。落成的时候韩侂胄前去参观,心中非常高兴,临走说了一句:“园子盖得真不错,唯一的遗憾就是欠缺点鸡犬之声。”结果刚出了园子没几步,就听见园子里鸡叫犬吠,煞是热闹。回头一看,原来是杭州府尹在后面学的。韩侂胄开怀大笑,“益亲爱之”。你看,当官一定要有一技之长,“只须三寸舌,做得万般声”。即便没有,关键时刻也要放下架子,扮演个小动物卖萌,摇尾乞怜才能求荣达。光躁动有什么用啊?
可谁知道还是有毛病。有人指出,宣和的“宣”字,里面有“二日”,你一大宋朝,有俩太阳,吉利吗?
辞别皇帝出来,这位寺丞赶紧摘了帽子,原来是一只蜈蚣爬进了他的帽子里,把他给咬哭了。但他反应快啊,说的那话多合皇帝心思啊,第二天就升了吏部侍郎。至于头顶上的伤,几个月才好,但那已经是小事了。
宋徽宗可真急坏了,到处征求意见,这年号叫什么不犯忌讳啊?想了好几年没想出来,把金兵想来了,他禅位了,年号改成靖康了。这可是历史上著名的年号之一。
反应快,也是升官必须有的素质。有一天宋孝宗叫了个寺丞(级别较低的官员)给自己念书,念的是宋高宗时候的事迹。念着念着,寺丞忽然哭了。宋孝宗问:“你怎么了?”答:“想起了先帝的旧恩,忍不住落泪。”宋孝宗是个很孝顺的孩子,被寺丞这么一带,自己也落了眼泪。等到这一段念完,寺丞已经泪如雨下。
避讳,有时候也是权力的象征。你要是平头百姓,谁想得起为你避讳啊,可你要是权臣蔡京,那就是另外一种待遇了。蔡京当权之时,吃饭的时候上菜,必须报出菜名来。饭桌上有菜汤,宋朝人叫菜羹,菜羹菜羹地叫,口齿不清楚不就成了“蔡京”了吗?一定要改。于是,菜羹变成了“羹菜”。
作揖生生作出个市长来。所以,升不了官千万别躁动,一定要耐心作揖,想想上上下下的人作揖都做到了吗?功夫下得怎样?只要作揖功夫到家,迟早能升官。
那个时候,蔡京还有个忌讳,就是写文章不能有“哉”字。为啥啊?“哉”与“灾”同音,有损和谐社会形象。这可难坏了参加考试的考生们,圣人书里最爱用“哉”了,什么“大哉尧之为君”“君哉舜也”之类,不让写“哉”,这考试没法写作文啊。
喜从天降啊。许志仁第二天就带着信拿着钱回四川了。到了阆州交差,太守一看信就跪了——这可不是一般的信,这是御笔圣旨。内容是许志仁任阆州知州,前任官升为利州西路提刑。至于二十两黄金欠款,根本没有的事,这钱就是皇帝赏给小许的。
蔡京不管这套,只要有“哉”的,“必暗黜之”。最后还是有官员看不过眼,上书皇帝,“哉”字才算又活过来了。后人形容当时的情况,真是“转喉即触讳”。
这天,恰巧一位曾参政陪着宋孝宗微服私访到了汤店,许志仁上前就作揖,宋孝宗愣了,心说这人谁啊我又不认识,这是干吗?皇帝结账走人,故意把扇子落在桌子上。许志仁赶紧拿了扇子追到外边,又作了个揖。宋孝宗就问:“你是干吗的?”小许赶紧把自己的遭遇说了一遍,可没敢说躁动,就是说穷。宋孝宗想了想说:“你这人挺懂事儿的。这样吧,这位是曾参政,他欠着四川阆州太守二十两黄金,明天让他给你写封推荐信,你去阆州谋个差事,二十两黄金的欠款,就给你当路费得了。”
到了元朝,必须避讳的字就更多了。清代有一本《在园杂志》讲,元朝写贺表,一共有一百六十七个忌讳字。这本书还把这些字列出来,有些的确是莫名其妙,比如:梦、幻、蒙、追、古……也不知道这是哪位的主意,这文章还怎么写啊?
宋孝宗年间,四川人许志仁就是这么干的。此人候补官员之时,住在临安袁家汤店,钱都花光了,也没谋得个一官半职。他想了个办法,见着士大夫打扮的,就给人作揖,坚持不懈,天天如此。很多读书人、官员见了觉得可怜,往往给他点钱。结果,还真给他等来了贵人。
忌讳有好几种原因,除了尊重、恐惧以外,还有一种是因为讨厌。明朝《万历野获编》说,南宋最讨厌的当然是金朝,所以南宋皇帝后妃留下来的墨宝中,“金”一律变成了“今”。到了明初呢,当然不喜欢元朝了,所以民间的很多贸易文书中,吴元年、洪武元年这些时间概念,都变成了吴原年、洪武原年。这倒没有行政命令,完全是大家自发自愿的一种行为。
当然,这也是吉善行碰巧了,投了皇帝所好。要是不知道皇帝好哪口儿怎么办?那就得来笨办法,做小伏低,到处磕头作揖。
关于百姓中的忌讳,还有很好玩的事情。清代学者俞樾小时候写过一首诗:“君子虽争没世名,留芳遗臭要分明。曹蜍李志皆千古,莫使人更冯玉瑛。”
唐朝初年,有个叫吉善行的,就平白无故地给自己弄了个朝散大夫当。原因呢?他到处跟人说他在羊角山遇见了一个白衣老爷爷,那老爷爷对他说:“我是太上老君,你回去跟唐家天子说,我是他的老祖。今年无贼,天下太平。”就这么一个不着边际连影儿都没有的事儿,传到李渊的耳朵里去了,马上给吉善行升官,还在羊角山立庙致祭,把那里的浮山县改名叫神山县。要说吉善行运气好,也不全对,人家还是有政治头脑的,就明白新皇帝得给自己找个靠谱的祖宗,吹牛必须找到正确的方向。
曹蜍和李志两位,都是晋朝的书法家,不过运气不好,和王羲之生在了同一年代,没什么大名气,但毕竟算是留名历史了,可这冯玉瑛又是谁啊?此人不是别人,正是明末大名鼎鼎的奸臣马士英。这位马士英还是很有才的,善画山水,留下许多作品。只是人品太不好,后人极其厌恶他,忌讳提到他的名字,干脆,就给他画上的署名添了几笔,马士英就变成冯玉瑛了。
据说有些官员三年不升迁就会产生心理躁动。其实完全不必躁动,想升官还是有办法的。多读点古书,就知道升官有诀窍,熬年头熬资历最笨,关键是要有眼力见儿。
混到这个份儿上,真是很惨吧?偏偏总有人不接受教训。今天避讳这个,明天避讳那个,脆弱得不行。别在今后某一天,让大伙给避讳了,那就是历史笑柄了。
升官有门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