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悟读书网 > 人文社科 > 了不起 > 五 了解他人和自己的天赋

五 了解他人和自己的天赋

静处体悟,事上磨炼。

不难不做,不成事。做难事,做对的事,才能真正成事。

在安静的时候多体会了悟。你每天开一百次会,见一百个人,是没法来看清自己的心的。要给自己一段相对安静的时间,想想自己的心。在事上去磨炼。把做事当成磨炼自己最好的方式。多把自己的肉身当成一块材料,多把具体的实事当成一块磨刀石。十年磨一剑,磨刀石就是具体的事,剑就是你。

不能走捷径,要积累。厚积薄发,建立护城河。把事情看得太容易,得到太容易,这样的日子、成就是守不住的。

山中莫道无供给,明月清风不用钱。

天下各种各样的事,如果不是很难得到,你会发现失去也很容易。如果积累得不够,你绽放得也不会很漂亮。

不要说山里什么都没有,朗月清风你不需要一钱买,还可以享受得到。

天下之事,其得之也不难,则其失之必易;其积之也不久,则其发之必不宏。

生命只有一次,你来到世间,虽然不是你提出申请被批准之后而降临的,但是你既然来了,还是要把它过好。想过好,就要想想时间如何来用,不要盲目地把时间花在心感触不到的地方。

我举一些我蛮喜欢的王阳明的话。

眼前路径须放开阔,才好容人来往,若太拘窄,恐自己亦无展足之地矣。

成事、明理、克己

处理事情、工作要放得开阔一点,不要钻牛角尖,不要总争强好胜。大道如青天,我们都可以走一边,退半步,路宽点,彼此都方便一点。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

王阳明的心学有革命性,也有局限性。革命性是自我解放,看到方向。局限性是在集体意志的形成上,心学没有说清楚,甚至有一定的破坏作用。

每个人都可以讲出自己的道理,很难分清楚谁对谁错,即使分清楚,错的一方也不会心服口服,即使心服口服,他也不会改。所以算了,多问问自己要达成什么目的。说不通的事,合作不愉快的人,解决不了的大问题,暂且放过去。

心学的好处也明显。在心学兴盛的时代,江南富庶之地产生了灿烂的文学。小说有《金瓶梅》,散文方面有张岱、袁枚等,绘画有“扬州八怪”“四僧”“四王”等。生活美学也达到了高峰,如明式家具、明式饮茶、明式造园等。

其实你能干的有很多,别往牛角尖里钻,不要往墙角里逼自己,你逼自己的时候也逼着别人,你逼别人的时候也是逼着自己。温饱之后,万事往开了想,积极努力拓展新的空间。

清初士大夫阶层重新审视明末败亡的原因,重新思考王阳明的心学,提出了老老实实地做事,老老实实地构建、维持、运转、继承官僚体系。

人须有为己之心,方能克己;能克己,方能成己。

学王阳明心学的人去做官,如果做不好,常见的问题是“无事袖手谈心性,临危一死报君王”,平时揣着袖子说“我是这么看的”“这事应该这样”“我觉得”“我感觉”“我认为”。与之相反,孔孟之道讲管理学,讲的就是“勿意、勿必、勿固、勿我”。“临危一死报君王”就是最后跟君王、领导一块儿走到了死路。

人们总说,要无我,要忘我,但在这之前,你要先理解自己。为己这事并不丢人,这样才能知道你的力量来自哪里。知道了你的光明面和黑暗面,你才有可能去克制黑暗面,才能变成更好的自己。一、先要承认自己是最好的。二、发挥自己最善良、光明、美好的一面——致良知。三、克服自己非良知的部分。四、知行合一,实现自己的良知。

在大企业里,如果你是跟人做事的初级员工,你总跟领导或周围人说,你听从你的良知,你不能照着他们说的去做,他们会如何处理你?

王阳明晚年对心学的总结,是四句:“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你跟着你的良知去干了,认为自己做得特别对。在大的机构中,你的上上下下,他们也有他们的心。观点对观点,良知对良知,心对心,能有对错吗?

如果你觉得绕,就记住三句——“心即是理”:你的心就是天理;“知行合一”:认定了就去做,做到了才是真知道;“致良知”:奔着心中光明的、善良的、正能量的方面去,不要陷到黑暗之中。

《传习录》如果学不好、乱用可能会出问题,比如做官,去管大企业。

如果你还觉得复杂,用禅宗的一句话说就是:诸恶勿作,诸善奉行。

这些人读《传习录》要谨慎

在点滴日常中渐悟

最适合看《传习录》的是艺术家和创业者。从终极的角度讲,除了你自己的心,没有更好的老师了。

《六祖坛经》是了解禅宗的最好的书,没有之一。《六祖坛经》是惠能的言行录。传说中惠能不识字,所以《六祖坛经》可能是惠能的徒弟、惠能徒弟的徒弟收集、整理出来的。

因为创业的时候本没有路,如果你有笔钱可以烧,你敢赌愿赌,能够承担后果,那就面对自己的内心,想想这个事怎么做。如果都想通了,你就按照心中的答案去做,哪怕面对暂时的失败,坚持三次,你就有可能往前多走几步。如果还不行,你再坐下来想一想,或许你可能就是当跟随者的料,那就不去创业了。

佛说“不可说”。禅宗讲究不落文字,禅宗对于语言文字有相当的“戒心”。

如果你想当训练有素的职业经理人,在大集团带四五百人,《传习录》可能不如《冯唐成事心法》管用。如果你想在街头开个煎饼铺,《传习录》更好,更适合你。

我们做管理,常常要意识到一个困境,就是没有完美的解决方案。语言是没办法的办法,如果不是语言文字,不是印刷,禅宗留到今天的东西还要更少、更凌乱、更有误导性。语言的确是一个非常有误导性、容易产生偏差的东西,但是如果你意识到语言的偏差、误导性和限制,转回来还能帮着你更好地认清禅宗的真相。

第二类适合仔仔细细读王阳明《传习录》的人,不是职业经理人,而是创业者。创业者在没有现成的商业模式之下,拿自己或爹妈的积蓄,管朋友借钱,开始创业。卖出一份产品、一个煎饼、一次按摩,挣点钱,剩下点利润,再去投资,再去融资,由小变大,甚至上市。

宗教领域的一股清流

与其舍远,不如求近;与其求诸人,不如求诸己。看清自己,听灵魂的召唤。在看清自己的过程中不断创造、试错,接受不完美,或许有一天你真的就成了。

禅宗从印度来。《五灯会元》里说西方老祖有二十几个。西方初祖是释迦牟尼。东方初祖叫达摩。

对于这样的行业,我建议读《传习录》,看自己的内心,自我解放,看到方向。不要管教科书,教科书可能不对,可能不适用于你,可能对你是种限制。

禅宗有没有这些西方老祖?不一定。禅宗在东方,你可以把它理解成纯正的、第一次出现的中国佛教。我们对佛教非常有创造性地进行了二度创造,产生了禅宗。禅宗有中国特色,是东方佛教,是中国禅。

日本人讲匠人精神,把一些东西做到极致,然后坚守。可能你的师父或者古人已经做到了,你就去追,然后坚守就好了,但是你很难开宗立派。

禅宗的特点是:简素、思考、自力。

绝大多数人是过去怎么办就怎么办,维持过去的水准就不错了,我不需要什么创意,做出来的东西是美的、好的就可以了。没错,这就是匠人精神。

简素:不忽悠信众捐钱

创意,如果不把它仅仅当成养家糊口的手艺,你就面临一个问题:你手上有一份极富创意的活儿,应该怎么做?

禅宗的第一大特点是简素。禅宗是非常简单、朴素的宗派。

王阳明的心学,我觉得最该学的是文艺界,其实涉及创意内容的行当,都该学。

简素的一个层面是,禅宗讲究找座山,找处水,搭两三间房,然后大家就可以一起修禅。修得习惯了、明白了,如果想出去转悠,就出去;想回到俗世再做点事,那就再做点事。

文艺界和创业者要懂心学

简单到没有高塔、寺庙,不求高档,不求辉煌。不像南北朝、隋代、唐代花钱建辉煌建筑,比如敦煌一个个洞窟,背后都是贵族、有钱人,心里有点事,修个小佛陀。禅宗不同,禅宗不讲究高大辉煌、富丽堂皇。禅宗修行人就是一些山林的隐士,用简单的吃喝应付自己的肉身。虽然生活简单,思想却极其丰富,禅就在心中。

个人解放、致良知、以内心为驱动,王阳明心学的主要内容,我用一句话总结就是:按照良知,按照你的心指引你的道路去做,你就可以成圣。

省钱,环保,每个人都可以用上,每个人都可以号称“修禅”。其副作用是留不下什么物质文化遗产。

《传习录》迎合了那个时代,或者说适应了那个时代,也适应了之后人心里所向往的——人人可以成圣。解放自己,成就自己,在那之后,成为一个永恒的主题。

禅宗还有一个好处,就是不能形成明显的势力。禅宗是一个出世的、远离权力的宗教。它跟皇亲国戚、大贾富商离得挺远,它不问江湖事,只管内心的平静,内心脱离苦海。

我觉得八个字可以作为《传习录》的主题:自我解放,看到方向。

它也没有什么经书,《六祖坛经》是个例外,禅宗不相信你皓首穷经,看了很多文字,就是一个很好的禅师。禅宗修炼的方式,不是钻进故纸堆。

如果说宋代理学的产生,是因为读书人多了,没有这么多官做,到了明朝那就更厉害了。明朝对读书人相当好,经济发展到了一定程度,特别是在江南富庶之地,读书但没官做的、读书而很困惑的闲人更多了。

简素的另一个层面是,禅宗在很多时候没有偶像,禅宗不认为你拜个木头雕的佛就有用,那都是无用功。

解放自己,成就自己

禅宗是个简素的宗教,它没庙,没神,没经。

何况王阳明也是个响当当的人物,曾官至国家二品大员。按他的说法去走,有些人还真成了。两百个尝试者中,总能有两三个成的。不成的故事,没人听见,成的故事到处都在传扬。一来二去,王阳明“心学”的大旗已经在中华大地上飘扬,心学压倒了程朱理学。

思考:不主张烧香磕头

这个时候突然出现了一个王阳明,他告诉你不要去看其他书,不要去管其他人,甚至你都不要去想虚无缥缈的天理,安安静静地和自己的心待一会儿,你的心里一切都有。你看清楚了自己的心,听心的召唤,心让你去干什么,你就去干什么,你就走在正确的道路上。多数人一听就觉得太棒了。

禅宗的第二个特点是思考。禅宗追求智慧、崇尚思考,这又跟一些讲究信和知识的佛教宗派不一样。

从宋代以后,朱熹古板的、渐进的、苦修的方式,被当成读书人的正途。只要你走科举之路,只要你还想当官,就逃不过朱熹。几百年下来,读书人得多恨朱熹:太烦了,一步一步走,一点捷径都不给我;太烦了,好几百年都不变;实在太烦了,存天理,天理在哪儿呢?

比如唐三藏唐僧的唯识宗,把一切弄得好复杂,别说普通老百姓,就是知识分子,皓首穷经,没个一二十年都不知道佛经里在说什么。多数宗教讲究的是你要信,你不要想,想得越少越好,你要相信,哪怕是一些莫名其妙的东西。

王阳明讲究“致良知”。你扪心自问,问自己的良知,眼观鼻,鼻观口,口问心。你问出来的,自认为是对的,就是对的。你把自己的心想明白了,你就能够面对一切。不用管书上的大道理,不用管其他人怎么想,你想知道的一切都在你心里。从这个角度讲,王阳明“援释入儒”,把佛教的东西、禅宗的东西引入儒学,在儒学中形成自己的“心学”。

但是禅宗强调不信、怀疑、思考,强调通过思考而产生的觉悟。你要趁着事去琢磨,智慧的路是要通过学习和思考才能走通的。由觉生定,由定生慧。

程朱理学讲究“道问学”,也就是说,你要认认真真检点自己。你要天天、月月、年年“存天理,灭人欲”——消灭跟天理相违背的人欲和人性,从而达到对天理越来越清晰的认识。程朱理学从很大程度上来讲,是苦修派。如果用佛教的话说,程朱是渐修派,一点一点修,没有捷径。

自力:不求佛菩萨保佑

成圣、成贤在孔子、孟子的时候是不可想的。那时候“圣”的定义非常严格,就是统治者,就是一国之君。“贤”也是历史上了不起的人物,比如伊尹。到了程朱的时候,修齐治平变成了成圣,管理术变成了修身术。

禅宗的第三个特点是自力,心即是佛,自性就是佛性。

到了宋代,社会稳定发展了一段时间,温饱之外的钱多了,社会上文人变得越来越多,多到没有那么多官给他们去做了。

禅宗不强调师承,你渐悟了,你就是禅者,不一定要有师父带着。师父棒喝你,可能是一条捷径,但也可能因为师父的棒喝,你心生魔障,反而成了一条弯路。尽信书不如无书,上师往往是个骗子——这是禅宗的看法。

孔子、孟子想做的是管理者,社会的中坚力量——士,有道德、知识、理想、管理技术的读书人。其目的是在一个乱世通过行政管理实现生产的恢复、社会的有序,让老百姓过上相对稳定的日子。

禅宗强调自力,强调内心有一个强大的核,没有比自己这颗心更好地去修禅、修佛的途径了。你的心蕴藏了足够的无上智慧,你之所以没看到,不是你心的问题,是你蒙上了眼睛。

孔孟提出的儒学主要解决的是官僚机构如何帮助帝王管理百姓,讲的是管理学。

强调自我,同时也就强调了日常。从自己、从自心、从真性、从真我去修佛,就够了。怎么修?修日常禅。日常的一饮、一饭、一睡觉、一谈话、一读书、一散步,都是修行的方式。枯坐、打坐、苦修是没有用的。如果你枯坐就能成佛,那所有走不动道的人都是佛了。你当然可以做,但跟必修之路没有任何关系。

从大范围上来讲,他们都是儒学,但个中差异还是很大的。孔孟和程朱其实已经产生了巨大的差异,这种差异和佛教的“小乘”“大乘”有些类似。

通过个人经验、日常去修行,强调自己,强调自己的视角,别信其他,信自己。没有现成的路,全靠你自己。

王阳明和孔孟、程朱这些前代大儒在思想上有哪些异同?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把心想明白就能面对一切

如果用一句话概括禅宗的精髓,那就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意思是避免两个极端。一个极端,是认为一切都是真实的,所有好东西都去追求,追求到的就死守,你“住”在这种纠缠和欲望之中。当然,你的欲望可能会用更鲜活、正面的形象表现出来,表现成你的理想、追求、愿景,但也是极端。禅者的定义就把它叫作“住”,你陷在里面了。

第三,从成书到现在的500年里,在儒学体系中为什么《传习录》最重要?

另外一个极端,是绝对的空无。你陷在人生无意义、所谓的涅槃之中,什么都是“没意思、没劲、没趣、没用、空”。

第二,王阳明比程朱(程是指“二程”:程颢、程颐兄弟,朱是指朱熹)多说了什么?

这两个极端,用另外一种说法,一个叫“有执”,一个叫“空执”,都是一种执念。

第一,王阳明比孔子多说了什么?

正确的态度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各种境遇、追求,都是不应该往死里较真的,都是应该拿得起、放得下的。“生其心”,就是各种境、态、相都不值得去着相,去执着。

我读《传习录》带入的问题有三个: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知道无常是常,但是这不影响我们内心肿胀,来世界花开一场。

《传习录》这个名字的意思是传给你,经常练习,你就能够抵达。

曾经有人说,儒家教我们拿得起,道家教我们放得下,佛家教我们想得开。这话有一定的道理。

如果你想创业,想了解历史上有哪些重要思想在影响着现代生活,想知道如何通过立言而不朽,就读《传习录》。

《六祖坛经》精髓

《传习录》对于创业者,可能是最合适的必读书之一。

我不是佛教徒,应该算某种意义上的禅修者。禅是要靠自己的,禅是不需要上师,甚至不需要经典的。禅是需要自己在日常生活的一点一滴、一言一行、一食一饭中去慢慢琢磨的。或许你能遇上好老师,能遇上某些决定性的瞬间,你在一瞬间开悟了,开悟之后你一直就是开悟的状态。或许有所反复,又坠入原来的轮回、原来的思维定式,但是一旦你开悟,你就很难回到没开悟的状态。

把自己的心想明白

惠能开悟

《逍遥游》想说的是,如果一个人能够看透功名利禄、权势尊位,他就可以是个逍遥的人。看透不意味着需要经历多或者年岁大,也并不是完全脱离世间,在很多时候,你为五斗米折腰,打一份工,一点都不丢人。

《六祖坛经》第一章《悟法传衣第一》,讲的是六祖惠能自己一辈子主要的经历,类似于一个小传。

许由说:即使我没明说,即使我同意我的能力比你强,但是你已经把天下治理得挺好,我觉得你是合格的天子。另外,我作为独立的个体,去替你治理天下,我能得到什么呢?如果我为了名,名是依附于实的,要有实际我能享受到的东西、实际我认为重要的东西,我才去图这个名,但我实在看不出来,我得了天下之后,实是什么?小鸟在森林里筑巢,一根树枝就够了;鼹鼠喝水,肚子满了就够了。我一个人在这个世界上,有口吃的、有点穿的就够了,我内心足够自由。所以您请回,我对于天下无所求。你是一个厨子,你不做你的饭,我作为知道天下最深智慧的人(掌管祭祀的司仪),也不会替你做饭,我的任务是跟天说话。

能严父,本贯范阳,左降流于岭南,作新州百姓。此身不幸,父又早亡,老母孤遗,移来南海,艰辛贫乏,于市卖柴。时有一客买柴,使令送至客店。客收去。能得钱,却出门外,见一客诵经,能一闻经云“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心即开悟。遂问客诵何经。客曰:“《金刚经》。”

许由曰:“子治天下,天下既已治也,而我犹代子,吾将为名乎?名者,实之宾也。吾将为宾乎?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归休乎君,予无所用天下为。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

惠能家祖籍实际上是北京的,惠能得了衣钵隐居在南方。惠能第一次有开悟的感觉,是读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尧遵从了能者上、庸者下。如果你是许由,可能备身行头,弄几辆车,去把官接了。那你就站在了庄子的对立面。

我作为一个禅者,第一次有开悟的体会,也是在一个晚上读到这句,感觉很好,我觉得我应该明白了一切。

尧说:许由,我把天下让给你。你比我强太多,能力、人品、情商、智商、个头都比我高太多,就像日月出来之后,我还钻木取火来照亮,就好像大雨因时而落,我还挖河沟搞灌溉,我不是有病吗?你在这当大家的头儿,天下就安然而治,我还在这儿挺着干吗呢?你上。

只要有一次明白了一切这种感觉,你至少不会永远糊涂。这有点像小脑记忆,比如你学自行车,忽然在一瞬间,你会骑了,那么你这辈子都会骑。

尧让天下于许由,曰:“日月出矣,而爝火不息,其于光也,不亦难乎!时雨降矣,而犹浸灌,其于泽也,不亦劳乎!夫子立而天下治,而我犹尸之,吾自视缺然。请致天下。”

那天晚上,我在香港大学对面的太平山脚下住着,晚上突然醒了。当时周围非常安静,月亮特别大,月光像一盆水似的落下来。我觉得我也像一盆水,也落了,仿佛身体里有一个“塞子”被拔掉了,然后身体“这桶水”,那些烦恼、纠缠、想不开就落下来了,在这一瞬间,心里变得很平和。我看见月亮大大的,挂在窗前,“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人最放不下的是什么?除了初恋、班花校花、班草校草之外,到底有什么舍不下?

何为功德

打工不丢人,逐利才丢人

第二章《释功德净土第二》,讲了禅宗和其他佛教的区别。

最强的人不听从自己基因、人性中固有的恶的召唤。至人没有束缚,神人不强求对人类的贡献,圣人不求名,不求不朽,他们就想好好地过完这一生。

公曰:“弟子闻达摩初化梁武帝,帝问云:‘朕一生造寺供僧,布施设斋,有何功德?’达摩言:‘实无功德。’”

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韦刺史说:“弟子听说,达摩最开始去度化梁武帝,梁武帝问:‘我一生建造寺庙,供养和尚,布施设斋,有什么样的功德?’达摩说:‘什么功德也没有。’”

如果你心中有天地、六气,知道自己是个什么东西,知道自己的内心可以像天地一般宽广,那么你自己就是风,你的内心就是宇宙,任何时间你都可以自己飞翔。虽然别人看着你是在闭目、坐地、平躺。

“功德在法身中,不在修福。”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

师又曰:“见性是功,平等是德。念念无滞,见本性真实妙用,名为功德。”

按庄子说的,这种风口上的猪也有问题,其实根本不必飞,有更重要的宇宙,有更潇洒的生活、更逍遥的日子。

功德,靠花钱没用,是在智慧中。看到自己的真性是功,看到自己的真性,自己的自我跟其他人的自我其实是一个自我,这是德。

不是所有人都能赶上这种风,哪怕少数人成为在风口上顺风飞翔的猪,也很少能在风停的时候卸下翅膀,再重新变回去。简单地讲,就是你凭运气挣的钱,后来又凭本事都输了。

内心谦下是功,外行于礼是德。

这就好比风口上的猪。风口上的猪不需要太努力、太着急,风起,就能“有翅膀”,就能跟着风往前走,转一圈,吃喝赚到了,财富自由了。咦?风没了,那就回到地上,“翅膀”自然也就没有了。“我”知道自己是猪,知道翅膀是风给的,“我”转了一圈,没花什么力气,完完整整的还是“我”。

内心安安静静地、踏踏实实地看自己的真性,这是功;在外边,对外人有礼貌、讲公德,是德。

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

善知识,念念无间是功,心行平直是德。自修性是功,自修身是德。善知识,功德须自性内见,不是布施供养之所求也。是以福德与功德别。武帝不识真理,非我祖师有过。

庄子说,其实活在人世间,如果你有更高的智慧,你可以过得更轻松。比如像列子这样的人:

简单地说,佛在你心里,不在你的钞票里。念佛,念自心,通过自心做日常该做的事情。盖大庙,盖庙的施工队、当地景点收票的、当地地方官、当地大和尚都开心。做的这些事,虽然看似能帮你增加福德,削减罪孽,但是其实都是没用的。

庄子领先世界很多年的看法,其实就是“是非审之于己,毁誉听之于人,得失安之于数”。这是成事理论。

如何开悟

整个世界都夸你,你也不要使劲做你手上现在做的事,别不禁夸,别刻意而为之;所有人都说你做得不对,你不要沮丧,可能其他人意识不到,也可能还没有足够的时间来证明你是对的。你自己要明白内心和外界的关系,你自己分辨好什么是丢人,什么是得意,不要跟着别人的定义而走。

所谓渐修和顿修,也就是靠什么方式去达到最后的开悟。惠能是这么说的:

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

善知识,本来正教,无有顿渐,人性自有利钝。迷人渐契,悟人顿修。自识本心,自见本性,即无差别。所以立顿渐之假名。

你别看凭你的能力能够当官,凭你的德行能够在一个地方混,能讨得一方君主的欢心,得到国家、人民的信任。即使这样,也请你不要太高估自己。

渐修也好,顿悟也好,其实只是不同的方法,最后达到的结果很有可能是一样的,不同的方法只是适用于不同的人。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

其实我日常繁重的工作,也是我日常禅的一部分。我也是花了很多工夫,吃过很多苦,才明白“本一不二”的,才明白“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意思。如果没有我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亲尝,没有我眼、耳、鼻、舌、身、意体会到的痛苦、烦恼,没有我持续不断地琢磨,我想也没有那一次,在那个月夜,在太平山下,那一时的顿悟。

在中国古代社会,官本位的社会,很难不讲做官这件事,庄子也不例外:

从禅宗公案见佛心佛性

成事人要懂得见好就收

如果挑两三本与禅宗相关的书推荐大家,那就是《六祖坛经》《金刚经》《五灯会元》。

意思就是大家不在一个层面,点到为止就好了。你说服不了我,我说服不了你。彼此都没错,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道理。但是我们有庄周在心中,我们就知道其实有更多的真理在我们少数人的手上。

《六祖坛经》例子少、说教多,我就着《六祖坛经》给大家引一些《五灯会元》《景德传灯录》里的禅宗公案,都是小故事和案例。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公案一:大珠用功

两种小鸟,笑话鲲鹏。小鸟说:“我下了决心,一跺脚飞了起来,比村口的矮树飞得还高。我就飞这么高,还经常飞不到,我没事飞九万里,我有病啊?”听上去挺有道理,但是我不得不说,如果你心中有更大的天地,你跟这些人讲“一加一可能大于二”是没有用的,他们只知道一加一等于二。所以庄子说:

有源律师:“和尚修道,还用功否?”大珠慧海:“用功。”有源律师:“如何用功?”大珠慧海:“饥来吃饭困来眠。”有源律师:“一切人总如同师父用功否?”大珠慧海:“不同。”有源律师:“何故不同?”大珠慧海:“他吃饭时不肯吃饭,百种需索,睡时不肯睡,千般计较,所以不同也。”

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律师”是懂得佛律、戒律的那么一个有学问的人。

鲲鹏像庄周、你我一样,都不是独立于世间而存在的。庄周也要做漆园吏,打个小工,冯唐也要写个书,你我总要生活,但是这不影响我们心中有元宇宙。如果我们被人嘲笑,如何看待他们,如何对付他们?庄周说:

大珠慧海禅师的大意是,多数人,吃饭的时候不好好吃饭,做吃饭之外的事情;睡觉的时候不肯睡觉,翻来覆去,各种计较、安排;所以多数人跟“我”不一样。

如何面对俗人的降维打击

公案二:鸟窠道林与白居易

每个人都可以在元宇宙中成为庄子,但是很少人能做到。因为见识、智慧不够,你的水、天,不能负担你的鲲、鹏。在现实社会中更是这样,你有屠龙技,腰别屠龙刀,但是没有屠龙的环境,你就屠不了龙。在这种时候,你该想到的不是改变整个环境,因为改变不了,反而应该是改变你自己。让自己的见识、智慧像庄周一样,有巴掌大的地方,就可以进入你的元宇宙,像鲲鹏一样巨大、自由,游在大海里,飞在天空中。

(鸟窠道林)后见秦望山有长松,枝叶繁茂,盘屈如盖,遂栖止其上,故时人谓之鸟窠禅师。

积累得不够,想干的事太大,即使你心像鲲鹏一样大,心比天高、比地厚,但是如果没有这些条件,你还是飞不上去。

鸟窠道林,看到山上有大松树,好茂盛,又能遮风,又能挡雨,他就住在上边。别人一看这个人整天待在上面像鸟似的,就把他叫成鸟窠禅师。

如果水积得不够厚,大船就陷下去了。你把一杯水洒在一块凹地上,放一个麦粒、木片,就漂起来了;可是你放一个杯子,哪怕它是木头的,都可能沉下去。水浅舟大。

白居易正好到附近当官儿,就进了这座山去拜见鸟窠禅师。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

“禅师住处甚危险。”

一切可以很大,大到像天地一样;一个人可以很自由,自由到像鲲鹏一样。但是,做大鸟、大鱼,也不是没有条件的。

禅师啊,你住在这个地儿忒危险了,万一翻个身,就从树上掉下来了,就摔得屁股裂成八瓣了。

当我们看这些大景象的时候,大海、苍天,它们有什么我们并不知道,对这些事情无法彻底明了。但同样地,苍天、大海,真的知道我庄周、我冯唐是什么吗?它们看着,也不知道。

师曰:“太守危险尤甚!”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白曰:“弟子位镇江山,何险之有!”

齐国志怪小说叫《齐谐》,里面讲到,鹏往南边走,击水三千里,往上飞九万里,像空间站一样高,借着六月的风。风像野马一样那么快、自由、有力量。风不是空的,而是带着各种尘埃。万物都使力气,形成了不平衡,形成了风。

白居易就说:我是一方大员,守一方疆土,有什么可险的?

《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师曰:“薪火相交,识性不停,得非险乎?”

人处在狭小的空间里,思想可以比自身大亿万倍。大鱼也是大鸟,大鸟也是大鱼,天就是海,海就是天,“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这么大,这么广阔。

大意就是:你整天担心这、担心那,心挂名、权、利等东西,欲火天天在燃烧,思虑一刻都不停,你在你的位置上难道不危险吗?

鲲那么大,鹏也不可能小,鹏的背不知有几千里,翅膀就像天上的云。当海风吹起的时候,它展翅而飞。它从北边到南边,南边也有等待它的巨大的海。

白居易又问:“如何是佛法大意?”

正当你想象这无比灿烂的画面时,庄子又来了一句:这条鱼化身为鸟,从海里飞起来,飞到了天上。不得不佩服庄周的想象力。

鸟窠道林跟他讲:“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北方的大海里有条大鱼,叫鲲。鲲有多大?不知道它有几千里长,无边无际。这个鱼游起来,你也不知道什么地方是它的头,什么地方是它的尾,你也不知道浪花是因为海而起的,还是因为鲲而起的。

白曰:“三岁孩儿也解恁么道。”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白居易说:“这一点三岁小孩都知道。”他的意思是,鸟窠道林作为禅师,有没有点新东西。

《逍遥游》第一段,可以感受到庄子的文字之美。

鸟窠禅师是这么说的:“三岁孩儿虽道得,八十老人行不得。”——别看我这是简单的道理,三岁小孩都说得明白,但是八十岁老人做不到的比比皆是。

如何成为像鲲鹏一样的人

所以,禅的确是一枝花,不需要太多的说法;禅也的确是一件衣裳、一个饭碗,天天穿、天天捧起来吃。禅,在日常;禅,在花开。

庄子80多岁才死,那个时候,“人生七十古来稀”,而庄子去世时的年岁相当于现在的过百岁,在乱世里自由自在地过完平静的一生,不容易。

做好小事,想点大事

这个故事出自《庄子·外篇·秋水》,我喜欢庄子,也喜欢“秋水”,所以我的“北京三部曲”的主人公都叫秋水。

我们都是人类。如果有非人类来问我们:“人类的历史是什么?”我们怎么回答?

庄子见了惠施之后说:你省省。南方有种鸟,它从南海飞往北海,不是梧桐树它不去睡觉,不是竹子的果实它不吃,不是矿泉水它不喝。有只猫头鹰捡到了一只死耗子,看到这只美丽的鸟儿从它面前飞过,猫头鹰立刻警觉:啊!你为什么在这儿?我讲这个故事是想告诉你,其中美丽的鸟是我,猫头鹰是你惠施,你这相位是我想要的东西吗?不是,它对我来说就是只死耗子。

《人类简史》给了我们一个宏大的角度:不考虑民族,不考虑国家,不考虑地理,不考虑时间,从人类的角度来看历史,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人类。

庄子有个跟他一直斗嘴的朋友,叫惠施。惠施对权、钱比较在意,并努力争取。公元前341年,庄子28岁,惠施当了魏国的宰相,庄子前去拜访。有人说:惠施,庄子要来了,庄子想占你这个相位。惠施就大惊失色,说:庄子太有才了,我斗不过他。惠施用手中之权搜捕庄子,搜捕了几天几夜。

在AI、大数据、基因等这些新技术快速发展的趋势下,未来的人会是什么样子?国家、货币、宗教等维系人类社会的要素将来会变成什么样?读《人类简史》能够让我们思考一个重要的议题:人类往何处去?

现在流行“不只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但在庄子眼里,哪有什么苟且、远方、诗的这些区别,苟且就是苟且!我在任何地方都可以苟且,在任何地方都可以有诗和远方,只要让我有口吃喝,我就可以离地飞行。

虽然议题深奥,但这本书写得简单好读,还能够给你提供很好的谈资。

贯穿庄周一生的主题是,自给自足,不给别人添麻烦。我不吃你们家大米饭,你也不要管我穷成啥样,我自己能养活自己,自得其乐。他当过漆园吏。在春秋战国时,漆器是贵族重要的生活用品、祭祀用具。漆园吏甚至都不算官,工作内容就是看守漆树园。后来他连这份工作也不要了,估计有了点名声,开始教课。学生给老师交个讲课费,过节的时候给些粮食、肉。

人类历史的四大阶段

自给自足,自得其乐

历史学家尤瓦尔·赫拉利于1976年2月24日生于以色列海法,2002年获牛津大学博士学位,专门研究中世纪史和军事史,现在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历史系任教。尤瓦尔受过严格的历史学科学训练,是在用写科学综述的方式,总结归纳前人在这个题目上积累的功夫,帮我们走了一条“捷径”。我们不用读他读过的大量相关的书,读他这本就够了,花10%~20%的工夫,获得80%甚至90%的成效。

《庄子》的思想就是简单三个字——逍遥游,人来到世间,好好看一看,活一活。《庄子》讲个人和群体、个人和社会、个人和自然的关系,“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这种现代个人主义、绝对自由主义竟然是庄子最早提出的。《庄子》巧妙地阐释了个体的人在地球上如何能活得像草木一样优美、自然、丰富。

这本书把人类的历史——从石器时代到今天智人的演化分成了四个阶段。

精神病医生发现,男性精神病患者都是想做大事,女性精神病患者都是想得到爱情。我不知道有多强的科学依据,但是根据我对周围人包括我自己的观察,觉得说得挺对。我没变成精神病患者,归功于我读了《庄子》,它会帮助我放下。

第一阶段,认知革命。约7万年前,智人演化出了想象力。用我的语言总结就是,在七八万年前,上一个冰河期结束之后,智人里格外有“智”的人,胡思乱想、哄骗他人的能力特别强。没有的事他能说成有,看不到的事他能编,他还能用自己的想象来鼓动其他人。简单地说,认知革命时期有一些伟大的骗子出现,他用自己的骗术激励很多周围的人,跟他一块儿去实现所谓的理想。

庄子像一个横空出世的另类,在他那个时代划时代,在现在还是划时代。你不知道他是怎么“蹦”出来的,如何得到了这些思想和写文章的技巧,但他就是像恒星一样在人类的天空上闪烁着,靠不到十万字,闪烁了两千四百多年。

第二阶段,农业革命。就是1万年前,农业开始发展。人们常年聚集在一起,有了分工合作,有了多余的食物,有一些人可以不干活了。大多数人要从事更多劳动,不见得能比认知革命时期的人活得更舒服。农业革命让有些人可以不劳而获,也让大家在相对固定的地理位置生活。

人如何活得像草木一样丰美

第三阶段,人类的融合统一,使人类政治组织逐渐融合成几个统一的“全球帝国”。1500年之前,以欧亚大陆为主要载体,大家基本有一套共同的维系体系,包括货币、宗教、国家,这么一个带引号的“全球帝国”。

我在成事起伏的过程中,才体会到庄子的“逍遥游”,其实是可以在20多岁时就做到的,但是时间已经过去了。

第四阶段,就是从1500年到现在,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一直到现在,他定义为科学革命时代。科学革命一步步加速发展到今天,我们使用共同的科技,数据在以海量的方式积累,我们也在越来越多地理解人类的基因。人类往何处去,是现在我们所有人类面临的最重要的议题之一。

庄子提出绝对自由主义,不求名,不求立德、立言、立功三不朽,就想好好地过完这一生。这远远走在了时代的前面。

尤瓦尔贡献了一个角度:打破地域限制,没有国家、民族的概念,不谈具体的文化,把人类当成一个总体,在地球范围内考虑人类共同体是从哪儿来,现在是什么状态,要到哪儿去。这个人类共同体的角度是之前没有人写过的,而在现在又是非常切题的。到了21世纪,我们要面临共同的困难、共同的科技发展,无论你在地球的什么地方,你多少会感受到。

当你被炽盛的名利心困扰,当你因为自己的欲望身心俱疲,请读《庄子》。《庄子》就一个道理:你手上放不下的东西一点也不重要。

角度重要,结论不重要;引发你思考重要,答案不重要。生命技术、计算机技术50年、100年、500年后是什么样子?1000年后人类还能不能存在?用什么方式存在?不一定要有标准答案。

自给自足,自得其乐

解读《人类简史》核心概念

总结就是:第一,推功揽过;第二,别太自我,认为自己哪儿都好是得不到成长的;第三,不要着急,用功时排除心中的杂念,一时做一件事情,专注地做好,再换下一件事。

1.人类

“企者不立”,踮着脚尖,不能站得久。踮着脚尖才能够到的位子,不能让人安生。“跨者不行”,步子迈得太大,容易伤胯。“自见者不明”,整天只看自己,就不知道自己与别人的差距。“自视者不彰”,整天夸自己,没人会夸你。“自伐者无功”,总把功揽到自己身上的,最后成不了大功。“自矜者不长”,总是觉得自己特好的,不会有成长。“故有道者不处也”,真有道的、有智慧的人不会这么做。

早于历史记录之前,人类就存在了。250万年前到200万年前,就出现了类似你我这样的“东西”或动物,然后他们世世代代繁衍。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也。

那个时候,人类并没有什么突出之处,数量不多,能力也一般。相对其他物种,人类更爱群居、聊天,更“事儿”。其他的猴子、猩猩、大象看人类,也没有觉得这是万物之灵、世界之长,世界的命运都掌握在你们手上,你们就是整个地球未来的王。

第二十四章的核心是别过分努力,过分努力不能长久,会伤到自身。德位要相配,你得不到的时候不要追求那个位子、名声。

有几种著名的人类,比如说智人,这是之后成为王者的。在欧洲和西亚有一种尼安德特人,他们更魁梧,更不怕冷。东方亚洲住的叫直立人。在印度尼西亚爪哇岛,有一种矮人叫梭罗人。在西伯利亚洞穴里发现的一种人,叫丹尼索瓦人。刚才说的都是“人属”,都属于人类。在这些人种中,有的高大,有的矮小,有的会残酷地捕杀,有的会温和地采集;有的住在岛上,有的住在洞穴里,有的在大陆上迁移、共存,而且没有线性发展关系。同时存在多种人,就有点像现在同时存在多种狗,我只是打一个比喻。

《道德经》第二十四章——企者不立,跨者不行

2.智人

不要推崇圣人,放弃圣人和无比的智慧,老百姓有可能获利百倍。放弃仁义,老百姓可能就会又孝顺又慈爱。放下精巧的或是投机取巧的东西,盗贼可能就没了。因为你把这些人为设计的东西拿开,大道就会彰显,万物就会生长。如果你觉得上面这些有点飘忽,有点二乎,那告诉你一个简单的说法:追求朴素,降低欲望,减少莫名其妙的东西。

我们都是智人的后代,智人的共同特征就是有智慧、有脑子。虽然人种之间有诸多不同,但是有几项共同的人类特征,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人类的大脑容量明显大于其他动物的。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

庞大的脑袋有个好处,会产生想象,可以激励自己,也可以激励别人。除编故事、想象之外,脑子还有一个作用,就是学习。脑子大了之后,就有很强的记忆能力。能学习,能记住,就不容易重复错误。

第十九章提出的重要主张,就是放弃追求似乎好的东西。这和退类似,但又不一样。退是指你在得大功、大名、大利之前退下来,在你自己功成名就之前,有本事早退一步。

脑子的好处:会学习,会记忆,会瞎编;也有坏处:耗能巨大。脑子大了,占体重的2%~3%,耗能25%。猴子、猿等,脑子的耗能只有8%。

《道德经》第十九章——绝圣弃智,民利百倍

3.人类后天的可塑性

功成身退不容易。急流勇退的范蠡是文子的弟子,文子又是老子的弟子。文子说:“狡兔得而猎犬烹,高鸟尽而良弓藏,名成功遂身退,天道然也。”他引申的是老子的话。秦朝丞相李斯知道这个道理,但他做不到。结果被赵高污蔑谋反,被夷灭三族,本人受尽酷刑,腰斩在咸阳市。他临死前对他的儿子说:“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我想跟你牵着黄狗出上蔡的东门,咱们去打野兔,还能做到吗?在激烈斗争的人世,越是爬到孤峰,越可能出事。功成身退,明智之举。

在所有地球生物里,人类后天的可塑性是最大的。其他生物出生的时候,99.9%都已经由基因决定论定了。为什么人类不能99.9%先天决定?

“功遂身退,天之道”,功成了,身退,老天都认为你遵守了道。这句的核心词——退。不要求全,不要求最好,该退则退。你看他起高楼,你不一定要参加落成典礼,更不要等楼塌了,差不多就退。

原因跟人类的大脑袋和人类适应大脑的过程相关。人类在平均38周孕期时生下孩子,到39周、40周的时候,胎儿的脑袋发育太大,出现难产的可能性是巨大的。

“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富贵又骄傲,自找麻烦。你又富又贵,还爱吹牛,这不是等着倒霉吗?

人类按自然界的定义,基本上都是早产。其他动物基本上出生没多长时间,就可以站立、行走,甚至跑跑跳跳。人呢,七坐八爬九扶站,就是7个月才能坐着,8个月才会爬,9个月才能扶着东西站起来。人类多么“弱智”啊。为了避免难产,人类多数是早产,因此需要有漫长的时间去继续发育。所以人的脑袋、人的身体的可塑性,比地球上的其他物种都要强。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金玉堆满室,但守不住。我有朋友攒了些古董在家,被偷了。还好他眼力不好,古董是假的,损失不大。

如果周围的人、父母能让小孩培养出好的习惯和品性,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先天的不足的,所以人类教育还是有很大作用的。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一直拿着,一直追求,一直希望更多,不如算了。“揣而锐之,不可常保”,你敲敲打打一件东西,让它变得锋利,即使它不被消磨,你也担心它被消磨,这种担心会消耗你很多能量。所以,不要追求全满,不要追求一直尖锐。

4.人类最伟大的发明——火

《道德经》第九章——功遂身退,天之道

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发明,我认为是火。吃的种类没变,但火让人类花在吃饭上的时间大幅减少。

“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老百姓也没那么多的想法、欲望,有些油腻的所谓知识分子也就不敢动。这样持续无为,就发现没有什么不能管理好。

大约在30万年前,直立人、尼安德特人以及智人的祖先,用火已经是家常便饭了。火可以作为光源和热源,可以作为武器,可以让自己不再受冻。火对人类来说很重要。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圣人的治理就是少让人动心,多让人吃饱肚子,少让人有不切实际的理想,多让人身体好,别生病。

火带来的最大好处是能够烹饪。有些食物处于自然形态的时候,无法被人类消化吸收,像小麦、水稻、马铃薯等,生的时候是不能吃的。但正因为有了烹饪技术,它们才能成为我们的主食。

“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不要让特别搅动人心的、跟人的根本欲望相关的食色、金钱、权力在老百姓面前晃悠,晃悠多了,老百姓的心就乱了。

火不只会让食物起化学变化,还会让其起生物变化。经过烹调,食物中的病菌、寄生虫都会被杀死。此外,对人类来说,就算吃的还是以往的食物,比如那些捕获到的动物等,煮熟后再吃,所需要的咀嚼和消化时间就能大幅减少。

“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把大家拿不到的东西当成好东西过分地宣传,那多数人就不会起贪念了。

黑猩猩咀嚼生肉,每天得花上5个小时。但人类吃的是熟食,每天花上1个小时就够了。所以在不经意间,烹饪让尼安德特人和智人走上了让大脑更大的道路,我们有足够的能量去供应大脑,我们有足够的时间让大脑快速运转。

第二层,对于大多数人来讲,该干什么就干什么。如果被所谓的英雄人物、典型所驱动,而且产生误解,就可能出现偏差,对社会造成的不良影响,可能比你设想的好影响还要大。

5.语言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用推崇某些贤人,其实有很多好处,老子只说“使民不争”,大家不争来争去,说“我比你贤”“你贤我更贤”。“不尚贤”包含两层意思。第一层,有些圣贤是假圣贤,有些圣贤只是一时一事之圣贤,非要把他树立成楷模,让大家拿着放大镜去看他,他能舒服吗?所谓“德不配位,必有大患”,就是一些人的德行、智慧、见识的水平没到,却非想乘风破浪,站在孤峰顶上,结果被大家拿着放大镜去看,找毛病、找缺点,这不是给自己找事儿吗?

认知革命,人类经历的第一场革命,核心词是语言文字。

《道德经》第三章——为无为,则无不治

在距今7万年前前后,智人发生了一次突飞猛进的变化,走出了非洲,不仅把其他远亲,包括尼安德特人和其他人类赶出了中东,还到了原来智人没有到过的地方,越过海洋,去到澳大利亚大陆。智人发明了船、油灯、弓箭、车轮等,还有缝制御寒衣物所不可缺少的针。他们还创造了艺术,第一次有了艺术品,有了珠宝。他们不仅会编瞎话,还会臭美了。这时也出现了宗教、商业和社会分层、社会分工。

“功成而弗居”,哪怕你有百分之九十的功劳,也不要跟别人唠叨这事是你干的,这样容易招祸。“夫唯弗居,是以不去”,因为你不霸占着什么东西,所以你也不会失去,你可能不会非常显眼、风光,但是你也不会非常落魄。

用一句话总结:智人出现了想象的能力。智人某种关键的基因改变,给予了智人语言能力,这种语言能力又增强了智人想象的能力。

接下来说的是态度。“生而不有”,你让一些东西长成,但不要认为这是你的私有财产、你的全部功劳。“为而不恃”,你做,但不把着,做就做了,下雨就下雨了,水流走就流走了,挣钱就挣点钱,花就花了。

在认知革命之后,传说、神话、神以及宗教也应运而生。无论是人类还是许多动物,都能大声喊:“小心,有狮子!”但在认知革命之后,智人能说出“狮子是我们祖先的一部分,是我们的保护神”。“讨论虚构的事物”,正是智人语言最独特的功能。

“万物作焉而不辞”,只要你做到不干涉大道的运行,你会发现周围的一切,会有规律地、美好丰富又有秩序地生长。

“所以,究竟智人是怎么跨过这个门槛值,最后创造出了有数万居民的城市、有上亿人口的帝国?这里的秘密很可能在于虚构的故事。就算是大批互不相识的人,只要同样相信某个故事,就能共同合作。”

这章先讲无为。无为有几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因为这个世界有道存在,你不干,道还在;你干了,道可能就偏了。所以你要无为,在多数时候要学会收手。第二个层次,“行不言之教”,你想做什么自己去做,以身作则。自己做,做到了,别人能学多少就是多少,不见得要求别人做到。

智人如何把部落扩展成城市,一个可能就是:靠编故事。地球上第一拨“骗子”智人,实现了人类的大进步。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6.采集生活

《道德经》第二章,我自己还蛮喜欢的。

智人绝大多数以采集为生。出去捡东西,跟大自然讨到什么就吃什么。

《道德经》第二章——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采集生活是不是很悲惨?不一定。只挑比较适合生活的环境,竞争对手并不多,当然要躲开大的野兽。由于人并不多,所以稍稍采一点就好了。这还有一个好处,不用担心过度肥胖。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道、名,可名、无名,天地、万物,都可以说“同出而异名”,都是从一个地方出来的,本一不二,玄而又玄。这是一切的开始,由一生二,慢慢地就产生了世界和人这些东西。

采集者不只深深了解自己周遭的动物、植物和各种物品,包括风雨雷电,也很了解自己的身体和感官世界。他们可以听到草丛中细微的声响,知道里边是不是躲着一条蛇。他们会观察树木的枝叶,能找出果实、蜂巢、鸟巢。他们总是以最省力、最安静的方法行动,也知道怎么坐、怎么走、怎么跑才最灵活、最有效率。他们不断地以各种方式活动自己的身体,让他们像马拉松选手一样精瘦。就算现代人练习再多年的瑜伽或太极,也不可能像他们的身体一样灵敏。

人活着不能完全没欲望,用我老妈的话说:“生而为人,欲望满身。”有欲望可以,你要去看欲望是怎么产生、发展、变化、结束的,才能想清楚欲望到底是个什么东西。我过去的习惯是,升起一个欲望,给它斩掉,绝不留情。但现在我发现,对欲望不要武断,让它慢慢地涨一涨、飘一飘,给它点时间。

采集者的打工时间远低于当代社会。反观现在的富裕社会,平均每周的工作时间是40~45小时,像我是80~90小时,悲惨啊,悲惨!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经常降低自己的欲望,看一看世界的奇妙。你静静地坐着,静听风声如海,静听花开,静听月光落在树叶上,静听蛤蟆掉到了井里——“吧嗒”。

7.农业革命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最开始大家都没有名字,慢慢有了名字,这就有了开始。原来人少,凑在一起将就着过日子,后来发现人多了,需要流程了。当事情变得复杂,团队变大、人变多之后,优化流程比没有流程要好,但过多的流程有时候还不如没有流程。

农业革命在1万年前左右发生,产生的结果是人类数量极大增加,变成世界上最主要的物种之一,不是数目上,而是重要性上。因为人类“征服”了十种左右主要的物种,通过这些植物物种和动物物种,满足了自己的基本营养需求,基本实现了衣食相对无忧,同时也造成:一、人越来越多,能够养活的人也越来越多;二、有些人开始可以不劳而获。这些不劳而获的人在生理、心理上并不见得比10万年前的智人更加能干、更加了不起。但是因为他们能不劳而获,同时又有智人骗人的能力,于是就开始生事。这种“无事生非”产生了之后的历史,包括科技革命。

“道可道,非常道”,就是世间最大、最深奥、最根本的道理是可以讲的,如果不可以讲,老子就不写这五千字了。道可以讲,也可以把道再衍生出来,衍生出很多具体的名字。道到底是什么?道一,道二,道三……但是不能这么叫它,不仅吃力不讨好,而且可能会被误导。

一个新东西的产生,并不意味着能够让世界变得更简单一点,哪怕它的初衷是为了让世界物质更多、效率更高、麻烦更少。但结果是物质更多、效率更高了,但是麻烦没有更少。人往往会自己给自己加戏,自己给自己添事。没有的,他想象成有,有时候想象的竟然实现了,于是他更加得意,想要更多,然后就干了更多莫名其妙的事,这就是人类。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了解他人和自己的天赋

《道德经》共八十一章,五千余字。如果你实在没时间,就读三遍第一章。憨山德清《老子道德经解》,认为“老氏之学,尽在于此”“其五千余言,所敷演者,唯演此一章而已”,说他之后五千字推演的都是第一章。我就从我对世间以及管理学的认识角度来讲。

小说有时候比非虚构的故事更真实,因为它反映某个特定时代的人怎么想、怎么做、怎么说,甚至比电影更真实。比如《飘》,小说里男女主角没那么好看,庄园相对破烂,完全不像电影里俊男美女、大庄园,小说更真实。如果大家想知道南北战争是什么样子,应该读小说《飘》,而不是看电影《乱世佳人》。

《道德经》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

同理,如果你想了解一段历史,建议去读读相关的小说。比如《芙蓉镇》《棋王》,还有王小波的《黄金时代》《似水流年》《革命时期的爱情》等,还有王朔的《动物凶猛》。

(按:不同版本的《道德经》,内容略有不同)

《棋王》的故事很有典型性,讲了一个知青,由于特殊的时代原因,从大城市去到边远的云南某乡村,在那里听到的、遇到的、经历的事情。读完它,请你不要忘记我们苦难的民族经历过那么一段岁月。

选注《道德经》

好文字本身就有力量

中国的士大夫阶层常强调“内庄外儒”,即用儒家的东西去处理俗事,用道家的东西掌控自己的身体和心灵。

阿城的文字功夫好,属于老天赏饭。在20世纪80年代,文学刚刚像春花一样绽开的时候,活着的作家除了汪曾祺,就是阿城,文笔排名前二。对一个作家来说,文字好,写啥都是好文章,文字本身就是非常强的力量。

其实老子和孔子的哲学,在中国历史上都长时间地指导了治国、治民、治事。比如“文景之治”“贞观之治”,中国历史上的两段好时光,都深刻地被老子的思想所影响。宋代以后,政治多受孔子的思想影响。

车站是乱得不能再乱。成千上万的人都在说话,谁也不去注意那条临时挂起来的大红布标语。这标语大约挂了不少次,字纸都折得有些坏。喇叭里放着一首又一首的毛主席语录歌儿,唱得大家心更慌。

老子还说“不争”——不要打仗,不要太剧烈的冲突,要“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在阿城的平铺直叙下、简单白描下,你能感觉到什么力量在涌动,一些事情在发生。

德是具体的,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是先天之德——有些东西生下来就固定了;第二层是后天的德——后天教化之德,通过学习、环境影响、人和人的交往,明白人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

车厢里靠站台一面的窗子已经挤满各校的知青,都探出身去说笑哭泣。另一面的窗子朝南,冬日的阳光斜射进来,冷清清地照在北边儿众多的屁股上。

道,是大道,是形而上的,是不能用言语说清楚的,是无处不在的。它是不随时间、空间的变化而变化的。

这就是“小说家之眼”。一堆人涌向送别的人群,屁股朝向车里边,脑袋朝向车外边。阿城没写阳光照在学生身上,没写阳光照在他们的衣服上,阿城说的是“冬日的阳光斜射进来,冷清清地照在北边儿众多的屁股上”,与大家热闹的哭泣、道别形成对比。

老子的哲学思想,概括为一个词是“无为”,再总结就是“顺”。一个君王不要老想折腾,不折腾,世界就会符合大道,就会欣欣向荣。这是最基本的思想。

两边儿行李架上塞满了东西。我走动着找我的座位号,却发现还有一个精瘦的学生孤坐着,手拢在袖管儿里,隔窗望着车站南边儿的空车皮。

1973年考古发掘的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了一套《帛书老子》,是写在帛上的。《德经》在前,《道经》在后,而不是像我们看到的《道经》在前、《德经》在后。

注意,他“孤坐着”,孤孤单单坐着,但没写“孤孤单单”,只说“孤坐着”,只说“精瘦的学生孤坐着”。自己身边也没有人值得去说笑、哭泣,也不去看其他人说笑、哭泣,自己坐着,望着另外一侧的冷清。

《道德经》这本书五千余字,分为八十一章。这八十一章,也没有非常完整的体系和严格的顺序。

哪怕拉开时间长度,一两千年,阿城的文笔都是好文笔。

《道德经》其书:五千余言,流芳百世

观察别人和自己的天赋

《道德经》讲的道家跟《论语》讲的儒家是不一样的。举两个大的分歧点:一是在人应该如何管自己、管他人、管天下的问题上,道家和儒家的观点是截然相反的;二是两者的听众完全不同。《道德经》是写给君王的,是中国的《君主论》。在战乱不断、民不聊生的春秋战国时期,老子认为管理者、君王应该干什么。无论老子是看档案的,还是写历史的史官,都是给皇帝打工的。他服务的对象只有君王,他做的事就是写下想法,以教导君王怎么治理现在和未来。而孔子的听众是整个士阶层、官僚体系和社会的中间层。

什么是天赋?怎么知道自己有没有天赋?天赋有多少呢?

《道德经》其实是君王的管理学

我观察自己,有两方面天赋:一是我能把复杂的事情想清楚;二是我有写作天赋,知道如何把词、句子、段落、篇章安排妥当,就像一个造物者安排花朵、草木、禽兽,我知道如何安排那些文字。

所以,春秋战国是开了无数朵美丽的智慧之花的时期。

阿城的《棋王》讲了一个下棋的天才,有天赋的人在他笔下是这样的。

其三,天下大乱,油腻的聪明人投机取巧、鸡鸣狗盗,让有识之士看不下去,要拎起笔来去写、去骂。

那个学生瞄了我一下,眼里突然放出光来,问:“下棋吗?”倒吓了我一跳,急忙摆手说:“不会!”他不相信地看着我说:“这么细长的手指头,就是个捏棋子儿的,你肯定会。来一盘吧,我带着家伙呢。”……我笑起来,说:“你没人送吗?这么乱,下什么棋?”他一边码好最后一个棋子,一边说:“我他妈要谁送?去的是有饭吃的地方,闹得这么哭哭啼啼的。来,你先走。”

其二,天下大乱,优秀的知识分子有了时间。不然知识分子还在干官吏要干的事,比如撅着屁股修水利工程、教育老百姓、收租、丈量土地之类的。天下乱了,知识分子跑到一个地方自己刀耕火种地养活自己,有足够的时间开始写东西。

在“他”的眼里,只有棋,没有外界,外界怎么问,外人怎么说,他只是说——下棋吧。

其一,乱世逼着士大夫去思考:乱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应该如何解决。

下面一段描写吃的细节,堪称经典:

为什么春秋战国时期能出现诸子百家,能出现像老子、孔子这样的大家?我认为有以下原因:

列车上给我们这几节知青车厢送饭时,他若心思不在下棋上,就稍稍有些不安。听见前面大家拿饭时铝盒的碰撞声,他常常闭上眼,嘴巴紧紧收着,倒好像有些恶心。拿到饭后,马上就开始吃,吃得很快,喉结一缩一缩的,脸上绷满了筋。常常突然停下来,很小心地将嘴边或下巴上的饭粒儿和汤水油花儿用整个儿食指抹进嘴里。若饭粒儿落在衣服上,就马上一按,拈进嘴里。若一个没按住,饭粒儿由衣服上掉下地,他也立刻双脚不再移动,转了上身找。这时候他若碰上我的目光,就放慢速度。吃完以后,他把两只筷子舔了,拿水把饭盒冲满,先将上面一层油花吸净,然后就带着安全抵岸的神色小口小口地呷。有一次,他在下棋,左手轻轻地叩茶几。一粒干缩了的饭粒儿也轻轻跳着。他一下注意到了,就迅速将那个干饭粒儿放进嘴里,腮上立刻显出筋络。我知道这种干饭粒儿很容易嵌到槽牙里,巴在那儿,舌头是赶它不出的。果然,待了一会儿,他就伸手到嘴里去抠。终于嚼完,和着一大股口水,“咕”的一声儿咽下去,喉结慢慢移下来,眼睛里有了泪花。

但从阅读的角度来看,老子是谁不重要,你只需要知道存在过这个人,在春秋战国时期,他写下了《道德经》五千余字,这就够了。

这段描写得太好。几乎所有人都带着童年的记忆活着,年纪再大,你跟童年的状态也没有太大变化。最初的记忆、最初的经历,都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控制着我们的人生。我们小时候讲浪费可耻,所以我长大之后,看到任何人浪费,心里都很不舒服。我克服了很久很久。小时候养成的习惯,到了大了不一定对;即使对,也不是你一定要坚持的事情。

李耳、老莱子、周太史儋,都有可能是老子。

后来听说呆子认为外省马路棋手高手不多,不能长进,就托人找城里名手邀战。有个同学就带他去见自己的父亲,据说是国内名手。名手见了呆子,也不多说,只摆一副据传是宋时留下的残局,要呆子走。呆子看了半晌,一五一十道来,替古人赢了。名手很惊奇,要收呆子为徒。不料呆子却问:“这残局你可走通了?”名手没反应过来,就说:“还未通。”呆子说:“那我为什么要做你的徒弟?”

还有一种说法,说周太史儋是老子:“自孔子死之后百二十九年,而史记周太史儋见秦献公曰:‘始秦与周合,合五百岁而离,离七十岁而霸王者出焉。’或曰儋即老子,或曰非也,世莫知其然否。老子,隐君子也。”“太史”就是写历史、记录历史的史官,相当于司马迁的前辈。

然后这名手被气疯了,说:“你这个同学桀骜不驯,棋品连着人品,照这样下去,棋品必劣。”

还有一种说法:“或曰老莱子,亦楚人也,著书十五篇,言道家之用,与孔子同时云。”这个人叫老莱子,也是楚国人,跟孔子同一个时期。

这里我想说,祛魅。很多人因为时机好,因为运气好,因为命好,有了他们的地位,有了他们的名头,但是并不意味着这些人真的有智慧、有水平、有能力,他们可能能唬住一般人,但是他们唬不了自己以及真正有天赋的人。

一种说法:“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守藏室之史”就是看管藏书室的。

我非常感激一个人,我北大的校友、师兄。他看完我写的第一部小说《万物生长》后跟我说:你记住,不要听任何评论家怎么评论你的文章。我说:为什么?您也是评论家,我请您来就是想听听您的意见,我应该如何写得更好。他跟我说:一、评论你文章的人,他们写不出来你能写的东西。二、听了你也不见得需要改,你做自己就好了。三、老天赏你这口饭,你就慢慢吃,不用着急,也不要放弃,但是这句话可能也是白说,老天赏饭,你不吃也得吃,老天不放弃,你就放弃不了。

老子的身份,注家(从事注释的人)有不同的判断,司马迁在《史记·老子韩非列传》里就提到了三种可能。

这个人当了《人民文学》的主编,就是李敬泽。他的这番话,让我受益匪浅。

老子其人:三位老子,谁是本尊

李敬泽说的“评论家”,就像“棋王”遇上的“前辈”。遇上前辈,前辈愿意教你,那已经是运气了;前辈还能实事求是跟你讲,就更是运气了。有这种眼光和坦诚,也是一种天赋。

《纽约时报》做过调查:影响世界最重要的十本书是什么?排名第一的是《圣经》,当然这是在英美国家做的调查。排名第二的就是老子的《道德经》。

我们似乎总有一个倾向,这个人要么必须是神,要么就是跟你我一样平凡、普通的人。其实有些人有天才的闪烁点,甚至在某些方面真的是天才,只是我们缺乏承认、认可,甚至缺乏对他闪光点的崇拜。直到这个人被所谓的官方认可,得了所谓的大奖,挣了大名,得了大钱,大家才说,他或许真的是天才。

和光同尘是一种处世态度

阿城通过《棋王》告诉大家,其实我们身边是存在天才的,我们要试着去发现他们,包括发现自己身上的天才属性。进一步地说,去尊重他们,同时也尊重我们自己。

人类一定有一些根深蒂固的基因基础,如果想达到某种智慧,真的需要一些时间,除非你是天才。

这个世界、这个地球,如果能有更多的天才被发现,那就像花园里有更多的花朵开放,天空里有更多的星星闪烁。

对自己、对他人、对事情、对世界的理解,实际上是一个智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