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留很贤能,虽然他不是很强壮,但相当能打仗,文治也不错。
他是古罗马帝国时期五个贤能的皇帝之一。121年生人,180年去世,活了不到60岁。当时,古罗马帝国处于风雨飘摇、四处战争的状态。
老留受的是私塾教育,主要接受的是斯多葛学派的训练。他自幼过着思想复杂、简单朴素的生活。他习惯于吃苦耐劳,锻炼筋骨。虽然体质一直不强,但勇气过人,猎杀禽兽都非常勇敢。对一些骄奢淫逸的事避之犹恐不及,比如说赛车、竞技、斗兽等,他都不喜欢参与。
奥勒留最厉害的地方,是以一世英主而身兼苦修哲学家。
他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参与政治。他19岁身为执政官,24岁结婚,之后保民官的职位和其他国家荣誉相继而来。40岁的时候,他的养父亦是姑父安敦尼努·庇乌死了,于是他继承帝位。
以一世英主而身兼苦修哲学家
老留即位之后,四方战争纷纷而起。162年,也就是他41岁的时候,战云起自东方,然后又起于北方,他就一直在打仗。他59岁逝世于多瑙河边的文多波纳(Vindobona,今维也纳)。
老留是皇帝中的哲学家。如果宋徽宗赵佶是皇帝中“最大的艺术家”,那老留就是皇帝中“最大的哲学家”。他是斯多葛学派的哲学家,能帮我们了解西方知识分子的心理。他这本《沉思录》中也有做皇帝的内心挣扎、快乐、高兴、不满和期望,所以读之也能了解帝王的心理。
作为军人,老留是干练的,战功赫赫的。作为政治家,老留是务实的。他虽然热心于哲学,但并未抱有任何改变世界的雄图。可能那个时候罗马已经很虚弱,也可能是他内心修炼的结果。
作者马可·奥勒留,这名字难记,但是谐音是“嗷,老留”,我就简称他为老留吧。
用三点读懂“世界之书”
我们都生活在残酷无情的宇宙间,如何在宇宙间不被风吹散、不被风吹走,如何能笃定地、有意义地、充分地活这一生?《沉思录》能帮我们不易被风吹散。
这本《沉思录》一共12篇,讲的就是一个人如何过这一生,如何看待宇宙、看待自己,如何摆正自己和宇宙的关系。摆正了自己和宇宙的关系,也就摆正了自己跟他人的关系。
笃定有意义地活一生
我用三点归纳奥勒留的哲学思想:
“食色,性也”,但食色之外,人,特别是男人,还有其他的事情。只有一条大鱼,没有女人,没有情色,没有美食,没有美酒,也可以是一部惊天动地的好小说。
第一点,宇宙是有理性的。理性是一套具体但又不能轻易言说也说不完的道理。
9.生活简单。老人三天在海上,除了吃打上来的鱼,喝少量的水,没有酒,也没有香烟,没有任何的享受。这种日子,我觉得,唉,也不错!生活其实可以非常简单,简单的生活并不影响幸福感。对所有人来说,并不是锦衣玉食才是好生活。简单生活,去打一条大鱼,得志行天下,是有诱惑力的一段好时光。
第二点,人是平等的、独立的,又是相互关联的。任何人在宇宙中,在他活着的时候,都有一定的作用。
8.自杀。在《老人与海》的阅读中,我隐隐地在终极的空寂之中体会到一种自杀的提示。在你朝你最大的目标尽了最大的努力和坚持之后,无论是胜利还是失败,特别是胜利之后,你还能做什么?
第三点,任何个体要在他活着的时候,通过理性控制自己的肉身来实现它的功能。
7.终极状态。《老人与海》弥漫着一种个人主义的气氛,一个人的努力,一个人的抗争,一个人的孤独,一个人的成果,一个人的失败。到最后,一个老人,一条船,一个大骨架。哪怕是最大的英雄,面对的终极都是一种孤寂。“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宇宙理性,人人平等,充分发挥一个人该发挥的作用,就这三点。
6.失败。《老人与海》从头到尾贯穿着失败,开始是八十四天没打到鱼,从某种角度来说最后也是以失败结束。如何面对失败?《老人与海》给出了老人的答案,也是海明威的答案。
展开讲,所谓理性有四个:一是智慧,所谓辨识善恶;二是公道,来摆平个人和集体、个人和他人之间的关系;三是勇敢,借以终止苦痛;四是节制,不要为物欲所役。
5.“抓条大鱼”的梦想贯穿了男人的一生。大鱼可以比喻很多东西,一所好学校,一个校花,一份特别好的工作,一个很高的职位,一个能使出力气的机会,一个能为之努力的理想。抓条大鱼,贯穿了很多自认为得意的男人的一生。
跟其他哲学家、宗教不太相同的是,老留不相信轮回、来生。老留不曾试图总结和建立一整套哲学体系,《沉思录》是语录体,没有开头,没有结尾。所以在读《沉思录》的过程中,我们也不用追寻一套完整的哲学。
4.血战古人。海明威前面有赫尔曼·梅尔维尔(《白鲸》的作者),美国文学的巅峰人物之一;同时期的有福克纳、菲茨杰拉德,都比他有名,比他更成功。他如何血战前人,实现不朽?《老人与海》他写得非常努力。我去过他写作的房子,离哈瓦那九到十公里的一座阁楼。我在他的打字机前面站了一会儿,能体会到他的孤独、他的努力和他的悲壮。
解读《沉思录》
3.老年的小欢喜和大悲伤。我们不得不面对这样的事实:有生必有死;我们不得不面对一个真相:下坡路比上坡路更难走。早点考虑老年和死亡,我觉得对我们的后半生乃至一生过得平稳会有好处。看《老人与海》能给你一些提示。
待人之道:处世和蔼宽容
2.极高的文本技巧。你挑不出毛病,换不了词,砍不了句子或段落。海明威虽然不是一个天才型作家,但他的“活儿”非常好。早年受过严格的记者的训练,句子简单、清澈、短小精悍,而且没有太多的词汇。海明威的英文告诉你,用一千个词就可以写出“诺贝尔文学奖”级别的英文小说。
1.待人要有一视同仁的风骨。
1.英雄主义。什么是英雄主义?就是你不知道为什么要做一件事,但还是鬼使神差地自然而然地去做了。做成了,你觉得自己牛;失败了,你觉得虽败犹荣。这就是英雄主义。看《老人与海》更具体、更生动的细节,你会丰富自己对英雄主义的认识。
从我的祖父维鲁斯我学习了和蔼待人之道,以及如何控制自己的情感。
《老人与海》有这几个关键点:
很多人对于比他们强的人是充满耐心、和蔼可亲的,但是碰到比他们弱的人,脸色就不好看了,能够忍耐的东西就很少。从我的角度来看,这是没有风骨的表现。
非天才作家想实现不朽,可以学习的最好例子就是海明威。
控制自己的情感非常重要。哪怕你累了、烦了,但既然你做了这个事,就要和蔼可亲地去完成自己的职责。我的老师妇产科大夫郎景和跟我说,他行医60年,没有跟患者发过脾气。这让我非常感动。
我喜欢的那些作家,多数都是天才型作家,包括亨利·米勒、D. H.劳伦斯、凯鲁亚克。如果他们不存在,他们的代表作也不可能被别人写出。
2.如何对待没文化、不讲理的人?
并非天才的人如何实现不朽
随时小心照顾到朋友们的利益;对于没有知识的人和不讲理的人能够容忍。
真正的英雄,对于他特别想干的事,只会有一条结束的法则:我在,事在,我在,这事就没完;只有我死了,才能停止。打鱼是这样的,写作也一样。
第一,照顾别人。个体的人生存在宇宙间,目的并不是把个人利益最大化,而是完成宇宙交给个人的职责。你的职责不是把你的或你家族的利益最大化,而是完成你今生的任务。每个人都有任务,或大或小,本一不二。
“大鱼,”他很柔和地说,“我会一直陪你到我死。”
第二,没有知识的人和不讲理的人也是宇宙的一部分,你能改变他们吗?不一定,你只能包容他们。
"Fish," he said softly, aloud, "I'll stay with you until I am dead."
3.世间的美德不多,你要努力做到。
尽管英雄注定孤独,他还是希望有人在旁边。但是往往这些人不在,那他自己就要顶上。
他从不表现出愠怒或其他的情绪,而是完全超出情绪的影响之外,永远是和蔼可亲;对人赞美而不誉扬过分,饱学而不炫弄。
你只有你自己,你最好到最后一根线那块儿去工作,把它处理好。
其实美德也不多,就这么几条。老留说不生气、和蔼可亲、控制自己的情绪,坚持一辈子非常难。
You have only yourself and you had better work back to the last line now…
对别人赞美,但是不要过分。多说好话是让别人喜欢你的捷径,但是好话不能说得太过。饱学而不炫弄。知识真的能让你骄傲吗?你辛苦学的东西,天天挂在嘴边,别人有可能不认可,还有可能因此讨厌你;别人可能问更多的问题,你们的知识结构不一样,你怎么讲?从这个角度来看,我辛辛苦苦获得的真知灼见,你又没给我钱,我凭什么跟你分享?所以饱学不要卖弄。
任何人在老的时候都不应该孤独,老人是这么想的,但是无可避免。不管是在婚姻里,还是在婚姻外,越到老年,孤独感越强。你的习惯、想法、生活,很难跟别人分享,让别人理解。老人重复了很多次“我希望这个男孩跟我在一块儿”,但是小孩不在。
4.要学会尽量不挑别人的毛病。
No one should be alone in their old age, he thought.
从文法家亚历山大我学习了避免挑剔别人的错。
这是老人的慨叹。一方面鱼太大了,他希望年轻人能在,跟他一块儿干掉这条鱼。另一方面,他也孤独。哪怕再了不起的人,哪怕再顶尖的专业人士,都希望自己有帮手、有团队,不希望自己只是一个人。他也希望自己的人生体验、行业体验,特别是一些极致体验,能够通过人和人的交往传递下去。
挑别人的错是很多人的毛病,我有时候也那样。后来我想:其一,有些其实算不上毛病,为什么就一定是错?其二,别人已经把意思表达清楚了,何必要纠正他?是想从他身上学点东西,还是想显示自己有多牛?挑出几个无伤大雅的错误,对进步也没有多大帮助。
老人说:“我真希望小孩能在啊。帮我并见证这一切。”
在日常生活、工作中避免挑剔别人,听你要听的东西,知道了就好。
"I wish I had the boy. To help me and to see this."
有时候读者问我:“冯老师,你喜欢什么样的女生?”我发现一开始我喜欢爱笑的女生,再后来我就喜欢不挑我毛病的女生——这么大岁数,改也改不了了。
他的鱼线是那么强韧,那是给大鱼用的,他用后背来持住它。线是那么紧,你可以看到水珠从线上跳下来。
成事之道:从解决问题开始
His line was strong and made for heavy fish and he held it against his back until it was so taut that beads of water were jumping from it.
1.自己动手,持续成事才是快乐的源泉。
大鱼上钩了,海明威一步一步地描写大鱼上钩前后的细节。这也是好作家了不起的地方,能把细节往深了写。比如茅盾,洗澡他能写两千字,穿衣服能写三千字。其实这是所谓作家的基本功。
我的教师训导我:不要在竞车场中参加拥护蓝背心一派或绿背心一派,也不要在比武场中参加拥护那轻盾武士或重盾武士;不要避免劳苦,要减少欲望,凡事要自己动手做,少管别人的闲事,不可听信流言。
专业人士成事的第一个基本要素是别老生病;第二个基本要素是别老情绪化,别整天臊眉耷眼或愁眉苦脸或义愤填膺的。训练有素的专业人士是能够稳定、精确地管理自己的情绪的。
生活上少花钱,尽量简单,减少欲望;不要怕苦,不要怕累,要多干活,不要退休。我不认为整天闲待着是快乐的源泉;相反,干活、成事才是快乐的源泉。这跟欲望没有关系,喜苦、耐劳是快乐的源泉。
我体会到很多真的职业人——无论哪个职业——都会把自己的修炼当成很重要的事,把需要做的准备,一步一步做得精确无误,然后等待奇迹的发生。我有时候跟年轻团队成员说:“您总是想做大事,想发大财、出大名,但是能不能保证基本的身体别掉链子,您两星期得一次感冒,三星期得一次中耳炎,四星期得一次腮腺炎,那您这算什么专业人士?”
凡事自己动手,少管别人的闲事。听上去简单,但非常难做到。想让我妈不管别人的闲事,不管四邻的闲事,不管亲戚的闲事,不管国家大事,那几乎是不可能的。让她只管管自己的生活,那是非常难的;让她只管管自己,那也是非常难的。我曾经跟我妈说:“你自己的事都不能自己动手来完成,你管别人那么多闲事干吗?”我妈陷入了深深的思考,然后说:“如果我不管别人的闲事,我的生活就没了意义。”
老人想:我还是把各种工具、鱼线很精确地放在它们该在的位置。我只是运气不好。但是谁知道呢?也可能是今天。每天都是新的一天,有运气当然好。但是我希望准确。运气来了,我就肯定准备好了。
2.一个好的管理者应该有的样子。
But, he thought, I keep them with precision. Only I have no luck any more. But who knows? Maybe today. Every day is a new day. It isbetter to be lucky. But I would rather be exact. Then when luck comes you are ready.
他使得人人都相信他是心口如一,他无论做什么事都非出自恶意。他遇事不慌,临事不惧,从容不迫但亦不拖延,从不手足失措,从不沮丧,从不强作笑容,更从不发脾气或是猜疑。
一个人如果长期做事、训练、修行,虽然力气、精力不如以前,但是他会有其他随着岁月而增长的东西。比如见识、对情绪的控制能力,比如对成事作为一种修行的理解和掌握,比如一种战略笃定。所以年轻有年轻的优点、优势,老年有做事方面的优点、优势。
……在他面前没有人会觉得自己被他藐视,甚至会觉得自己比他还强;在适当范围内他和人谈笑风生。
这个窍门,不是油腻,不是捷径,不是诡计,不是阴谋,而是怎么更好地用自己的力气,怎么更好地判断方向,怎么控制自己。
有一类人是天生的领导者。他定个战略,身先士卒往前冲。有个别人,自己很强,又能把一些很强的人聚在他周围一起工作,但不会让这些人对他产生竞争心。
"I think so. And there are many tricks." (“我干得动。我有挺多的窍门儿。”)
我希望我能做到上面这点,但是我的竞争心太强了,遇上本事也就那么回事但认为自己有大本事的人,我就压不住想摁他们的冲动。
老人是这么回答的:
3.再好的战略没有坚决地执行,也是瞎扯。
这问得挺残酷的。所有人都年轻过,那时候似乎有使不完的力气,等到老了,力气一定会往下坡路走。
从我的父亲,我学习到一团和气;主意打定之前仔细考虑,主意打定之后坚定不移;对于一般人所谓的尊荣并不妄求,但爱实事求是地工作;为了公共的利益,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毫不迟疑地给每个人应得的报酬;靠经验,他知道什么时候该坚持,什么时候该放松,他压抑了一切的青春的欲望。
"But are you strong enough now for a truly big fish?"(“如果真来了一条特别大的鱼,您干得动它吗?”)
谋定而后动,谋定之前要殚精竭虑地想,收集资料后反复讨论战略应该怎么定;但一旦定了,就要坚定不移地执行。再好的战略没有坚决地去执行,也是瞎扯。这就是战略素养。
孩子问老人:
有些领导的确干活、想事都不错,但就是不给钱、位置、奖赏、夸奖。人家把本事学到了,就可以跟别人干或自己干了。
简单的一段对话里藏着重要的信息:老人是非常有经验的。他之前吃过更大的苦,遇过更大的不幸,他潜意识里知道什么时候该坚持,什么时候该放弃,他有过往的经验给他的智慧。
青春时最容易放纵自己,最难压抑自己。如果一个人能在青春的时候压抑自己,这个人如果不是很惨,那可能是圣人。
“是,你爸爸没有多少信念,”老人说,“但是我们有,不是吗?”
智慧之道:从做理性之人开始
"No," the old man said. "But we have. Haven't we?"
奥勒留《沉思录》的一个核心词是“理性”。跟随宇宙理性去生活,不要去管别人。宇宙理性给你的任务,你去完成。
“我爸没有多少信念。”
在宇宙理性的指引下,克服感官诱惑,你才能够在宇宙间不易被风吹散。这个风有可能是别人的意见、外界的风潮,也有可能是你内心翻滚的欲望。
"He hasn't much faith."
但是,如果没有什么能胜过你内在的神明,那神明能制伏一切各种欲望,能检讨一切的思考,能如苏格拉底所说不受感官的诱惑,能敬畏神祇,能博爱众人;如果你发现任何其他事物皆比这个为渺小,皆比这个价值低,千万不要放弃这个转而他求;因为一旦你有所旁骛,误入歧途,你便永久不能再专心一意地侍奉你那固有的好东西。一切的身外之物,诸如众人的赞美、权势、财富、纵乐,若任其与理性和政治利益相抗衡,那是不对的。这一切东西,纵然在短期间好像颇能令我们适意,会忽然间占得上风把我们掳走。
“我知道,”老人说,“这是很正常的。”
如果你不经常思考我是谁、我在哪儿、我在干什么、为什么,你就可能被宇宙间的风一吹而走。你要干的事情不见得要很大,只要你认定了就好。
"I know," the old man said. "It is quite normal."
要尊重你那形成意见的能力。
“那是我爸让我走的,我还是个孩子,我得听我爸的。”
形成意见、正见非常重要,只有主见强大,内心才能强大。
"It was papa made me leave. I am a boy and I must obey him."
人实在是太渺小了。像老留这样贤能的君主,有无限的权力,还发出人生实在渺小的感叹,何况你我!所以不要过分放大自己和自己的欲望、理想。用好你这块材料,这就是渺小的个体最该理解的命运,最该去做的事情。
“我还记得,”老人说,“我知道你离开我不是因为你有怀疑。”
以我非常喜欢的一句话收尾:
"I remember," the old man said, "I know you did not leave me because you doubted."
你是一个担负着躯体的小小的灵魂。
小孩跟老人说:“你不要怕现在的运气不好,你还记得吗,你曾经有八十七天一条鱼也没有逮到,但后来我们每天都打到大鱼,连续三周。”
如果要完成我们的责任,我们要时刻警惕自己的肉体。它就像一辆车一样,能带我们去要去的地方,但是它也充满了欲望,有把我们带到沟里的可能。
"But remember how you went eighty-seven days without fish and then we caught big ones every day for three weeks."
与自私的基因和平共处
在桑提亚哥第八十五天出海之前,小孩过来看他,给他弄了口吃的。老人和小孩之间的对话是:
基因是我们广义的人性的物质基础。窄义的人性,残存的兽性,虚无缥缈的神性都和基因相关,从某种程度上说,都是基因编码出来的。人是个行走的肉体计算机,基因是人体计算机的编程语言,你不能不深入了解基因。
小说的第一句往往会提示这本小说的主题、矛盾、困扰、气氛、张力,往往还会提示作家在这本小说里的主要风格。海明威在《老人与海》的第一句里体现了一条船、一个人、一个海湾、一条鱼(还没打到),突出了一种失败感。
人的理智与情感,在很大程度上都是有基因基础的,甚至一些个人品质、品行,比如专注、忠诚、勤奋等,也包括自私,可能都有基因基础。
这是《老人与海》的第一句,直接译成中文就是:他是在湾流的一条小船里孤独地打鱼的老者,他已经八十四天没有打到一条鱼了。
《自私的基因》提出一个观点:自私是正常的,自私是被老天编码的。因此,由于自私产生的各种被人诟病的行为,无所谓,因为人就是这样。
He was an old man who fished alone in a skiff in the Gulf Stream and he had gone eighty-four days now without taking a fish.
但是作为万物之长、万物之灵的人,只能随这种基因油腻吗?通过阅读《自私的基因》,我们能产生智慧的觉醒。
译读英文版《老人与海》
基因天条:让存在概率最大化
小说其实只有两个人物:一个是老人桑提亚哥,另一个是小孩马诺林。小说通过孩子的眼光展示老人的孤独无助,从孩子的视角开始了这部小说。到最后,小孩又回到了老人身边,跟老人讲:你身上还有很多我没有学会的东西,我要继续跟你学。这也表示孩子继承了老人的精神,孩子就是老人的希望,代表人类乐观的未来。
理查德·道金斯于1976年出版的《自私的基因》,英文原名叫The Selfish Gene,主要讲演化。
故事非常简单。整部小说金句中的金句,也总结了海明威提倡的英雄主义:一个人从来不会被打败,你可以毁灭他,但是你不能打败他。硬汉!
这个观点和“基于物种和生物体”的进化论观点有些不同,主要是倚仗基因学的进步,用基因学解释生物体之间的各种利他行为。两个生物体在基因上的关系越紧密,就越可能表现得无私。
《老人与海》是海明威的代表作,荣获了1953年美国“普利策文学奖”和1954年的“诺贝尔文学奖”。
理查德,一个有贵族血统的学霸,认真念书,仔细思考。他提出人活动背后有一个终极目的——让他的基因存在下去的概率最大化。
《老人与海》讲的不仅是真的海,还有很多别的海;不仅是那个老人(桑提亚哥),还有其他很多老人,包括将来的你我。
不只是人的基因,其他动物、植物的基因都是这样,基因的传递复制是第一目的。
非天才的人如何自我成就
理查德·道金斯是个铁杆的无神论者,他是进化论坚定的支持者和信徒。理查德认为,没有所谓的终极造物者,终极推动就是时间。巨大尺度的时间不停地试错、演化。基因一直无善无恶,无始无终,以基因复制概率最大化为第一驱动。
如果你能找到在关键时刻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朴拙君子,而且这些人愿意跟着你同甘共苦,恭喜你,请善待他们。
穷人和富人的平衡
看这个人是不是万事都从你的角度想,是不是在你倒霉的时候还能陪你抽根烟、喝杯酒,是不是能把自己的私利放在公司的利益、团队的利益甚至你的利益之后。
如果沿着这个思路,是不是世界就是弱肉强食、优胜劣汰的呢?事实很残酷,但也不一定。
信任=(可信度×可靠度×可亲度)÷自私度
极端自私的基因可能传递不下去,因为它作为个体,力量太渺小了,它极端自私,也就没有人帮它,于是就消失在茫茫的世界里了。
最后,关键时刻看朴拙的人,判断标准是信任公式:
自私的基因,通过利他、不自私跟别人合作,从自私到合作共赢,最终的目的是自私。常识和智慧告诉基因,不得不做利他的、有褒义道德特征的行为、原则、做法等。
为什么要找关键时刻而不是平常?因为我们都是普通人。平常大家都可以做谦谦君子,都可以把事情做得漂亮,既然市场好,你分一点我分一点,大家都有饭吃。只有到了关键时刻,才能看出来,哪些人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朴拙君子。
所以聪明人为了达到自私的目的,有意识、无意识地做了利他的不自私的行为。
我常说“宁用朴拙君子,不用聪明小人”,因为危难之际,朴拙之人最靠得住;聪明人会多想,会油腻,会撒谎,会逃跑,会给自己找借口,也就是靠不住。剩下的朴拙之人,有可能站在你旁边,一直陪你度过最艰难的时刻。
社会学有一个重要的平衡,富人和穷人的平衡。富人有钱了之后,更容易有更多的钱。穷人因为没钱,进一步获得钱的可能性反而更小,困难更大。如果放任自流,纯从自私和常识的角度看,富人就会越来越富,穷人就会越来越穷。
没有谁会在脑门上写一个大大的“渣”字。在确定一个人的基本素质,确信其靠谱程度之后,如何辨识他的心性修为?要等到重要节点,关键时刻。
这种趋势一直会存在,但是在过去三四百年的进程中我们发现,如果放任为富不仁,让他们沿着自私的基因走下去,阶级矛盾会越来越深,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社会动荡,造成总体的不利。
“老实和尚不老实”,这是我常说的古龙小说里的一句话。貌似忠厚老实的人,其实内心鸡贼得很。生活中这样的人不在少数。
多次这样的循环往复之后,富人们意识到,如果想要社会和谐,即使是为了自己好,也要给穷人足够的保障福利以及上升通道。
曾国藩说:“专从危难之际,默察朴拙之人,则几矣。”选择在危难的时候,默默观察哪些人能做到朴实厚道,这正是识别人才的好方法。
即使出于自私,人也不得不有一颗公心。没有公心,反而不能让人的自私得逞。富人最高的出发点是为了保有自己的财富和地位,但他也要给出一定量的财富,去维护穷人的基本利益,这是社会的基本道义。
找人,有两个重要的衍生问题:一是找什么样的人,二是怎么找到这些人。
这是经过了千百年的战争,在今天一些福利国家才形成的共识。多么痛的领悟。
在关键时刻识人、用人
与自私基因和平共处的智慧
所以,管理者找人、找钱、定方向,之后适度玩耍,保持身心健康。
当我们意识到人都是带着自私的基因,这个基因就是想繁殖,爱情、理想、神圣都是表象,从而感到这个世界的荒凉和冷酷时,怎么办?只能依靠智慧。
一个管理者每天该干什么?我的总结跟曾国藩说的类似,但更好记,三方面:找人、找钱、定方向。曾国藩讲的得人、治事,就是我说的找人、定方向。他没说找钱,因为他是个官员,找钱这事归朝廷负责。但作为一个管理者,找钱有时候比找人更重要,比定方向更重要。因为没钱就没法找人,定了方向也没法执行。
第一,看到人性桎梏,继续积极向上地生活。为了自私,我们希望别人和我们一起过得好一点,世界能变得更美好一点。
很多好的战略落不了地,原因就是执行不坚决。一个没想透、没想好的战略,如果坚决执行,会误事,会死人;一个想透了、想好了的战略,如果不坚决执行,也会死人,也会误事。
第二,看到自私基因强大的一面。你我皆凡人,不要苛责自己。不苛责自己,就不会产生内疚心理,就能为你省下能量去做一些公益的事情。
执行坚决,看上去像是一句废话,其实不是。病人没被医生治好,最大的原因是什么?是病人不遵医嘱。我做了这么多年战略,最烦的就是别人不听话。
第三,基因不能起到决定一切的作用。你生下来就带着基因组,但那只是你的命,并不是你的一切。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六名七相八敬神,九交贵人十养生,这是所谓的“成功十要素”。命只是其中第一个要素。你做到上面两点,就是在管理自己的基因——觉生定,定生慧,也就是和它和平共处,能够欣赏、享受人的本性,激发自己的神性。
“治事不外四端,曰经分、纶合、详思、约守。”作为一个战略专家,我可以很负责地讲,这其实跟现代的战略管理也非常契合。“治事”就是做项目。“经分”就是一定要分析到最细节、最扎实、最落地的地方,分析到地摊、街面、街头,分析到你具体的客户。“纶合”是通盘斟酌,可以沉到深深的海底,也要能拔到高高的山上,要想大局是什么。“详思、约守”就是规划周全,执行坚决。执行战略的人,要非常清楚自己在什么时间干什么事情,这样大家一起做一个相对复杂的事情时,才能保证在相对合适的时间里达到预期的效果。
做事时成事,不做事时成佛
“得人不外四事,曰广收、慎用、勤教、严绳。”得人要注意四点:广泛招人、谨慎使用、辛勤教导、严格管理。曾国藩的言论跟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和实践非常相符。现代人才管理有四方面:选、用、育、留,即选人、用人、培育人、留人。当然这个“留人”,也包括开除人。
人性很复杂,最坏的人也可能有善良的一面,最好的人也可能有邪恶的一面。如果你极度苛刻,没有男人不是“人渣”。如果你极度苛刻,没有女生没有一点点小的心思。
曾国藩说:“为政之道,得人、治事二者并重。”做官之道,就两件事——得人、治事,其实就是找人、干活。
读《天龙八部》,你可以看到“众生态”:“贾宝玉式”的段誉、侠之大者萧峰、率性而为的虚竹、好色的马夫人、扫地僧、天山童姥、“四大恶人”等。你能知道种种人性。
找人、找钱、定方向
人性没有绝对的善恶
领导整天到底在干什么?把这件事想清楚了,即使你不是领导,也至少知道了领导在想什么,以及他们是不是在做正确的事情。
“天龙八部”是指佛经中的八类护法天神,就是帮着佛与找麻烦的神神鬼鬼去斗争的护法。“八部”第一是“天众”,第二是“龙众”,第三是“夜叉”,第四是“乾闼婆”,第五是“阿修罗”,第六是“迦楼罗”,第七是“紧那罗”,第八是“摩睺罗伽”,以天和龙为首,所以也统称“天龙八部”。
做管理,把时间用在正确的地方
这八种天神和小说人物没有一一对应关系。我猜金庸最开始在构思的时候可能试图能够呼应起来,但写着写着,忘了或者决定脱开束缚,结果是“天龙八部”的佛教内涵只构成某种“皮肤”,“骨子”里还是悲欢离合、“侠之大者”的武侠小说。
这句话出自曾国藩写给晚辈的教育信。作为一个德高望重的长者,他教育晚辈,并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只是说,到底是做一个油腻的人,还是做一个不油腻、走自己路的人,你自己去选。
从金庸的设想和小说的实践来看,人就像“天龙八部”,没有绝对的善、绝对的恶、绝对的好、绝对的坏。天神鬼怪是多种多样的,人也是多种多样的,不是每个人都是亲娘养的美少年、美少女,所以世界好丰富。
看人才,你到底是看智商还是情商,如果都不看,那看什么?我非常认同曾国藩的说法——“视其志趣”,就是看这个人是一个俗人,还是一个脱俗的人。如果是俗人,他会越来越差,哪怕他智商、情商都特别高。智商、情商特别高的俗人,往往会变成更大的隐患。如果他志趣很高,不愿意流俗,即使智商、情商都比较低,每天也能进步一点。
段誉:矛盾性格源于两个父亲
志趣高的人才是什么样的?“高者慕往哲盛隆之轨,而日即高明”,高级人才会向往过去的哲人、圣人,那些高尚的、美好的、更有意义的轨迹。他沿着这个轨迹去走,虽然很痛苦,但是每天都会比昨天好一点,比昨天高明一点。
段誉有两个父亲:一个是一直以为是他正牌父亲,但实际上是他养父的段正淳。大理王段正淳风流倜傥,到处留情,欠下一身风流债,生了好多私生女。小说里众多漂亮女人都跟他纠缠不清,他也能做到所谓的“专一”,就是一时只爱一个人,对每个人都付出了真心。在那一瞬间、在那一晚,你可以把我的一切,包括我的命、我的魂都拿去,这就是段正淳。
“卑者安流俗庸陋之规,而日趋污下”,志趣比较低下的人才,永远是安于世俗、油腻、潜规则的。一旦接受了这一套,人就会慢慢往下出溜。
段誉另外一个父亲是亲生父亲——“四大恶人”之首段延庆。段延庆因为没当成皇帝、身世坎坷而心理扭曲,变成了典型的坏人。段誉是段延庆的私生子,有意思的是段誉最后当上了大理皇帝,老子做不成,儿子来做,前生后世很有意思。
曾国藩说“人材高下,视其志趣”——这个人到底是不是一个人才,不看智商,不看情商,不看我们市面上流行的角度,而看他的志向。
段誉一方面继承了他养父的特点,热爱女生远超于热爱世间其他;另一方面又有生父的血在身体里,生父做事邪恶、阴险,但是性格坚韧、刚强。所以,段誉又温柔又刚强,偶尔打起来也是个汉子。
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一直有一个选择需要我们做——是随波逐流,还是特立独行?我个人的意见是,成事的人不甘流俗。
段誉有点像武侠小说里的贾宝玉,他有贾宝玉的温柔,但又比贾宝玉多了阳刚之气。
随波逐流还是特立独行
虚竹:奇遇+好运=开挂的爽文男主
如果立志不朽,就要拿出一辈子的时间。读书、写作、做人、做事,都是一辈子的事,而“敬”“恒”,就是抓手。
虚竹具有佛学色彩,也更具备武侠小说常用的人设——身世离奇。虚竹最开始默默无闻,就是没有任何特色的少年。实际上他有着高贵、能干的父亲、母亲,但他在很小的时候,父母就出现了巨大的变故。是不是很熟悉?很多通俗小说都是这么写的,想想哈利·波特。
曾国藩对自己一生的功业颇有自我认识,说自己读书没有太多成就。他奔波于战场、官场,没有那么多时间去仔仔细细做学问、做文章。但在曾国藩的家书、奏折、闲散文章,包括日记等文字里,我能清楚地看到他对东方管理智慧有非常好的总结。
一个受欺负的、默默无闻的像你我一样的少年,但是背景不同寻常,可能还有祖辈留给他们的一笔巨额资产,有本武功秘籍就在某个山洞之处等着他们,这种设定看着就刺激。金庸没能免俗,金庸是通俗小说大家,也不会免俗,他就照着这种世俗的写法创造了虚竹。
“敬”是敬天悯人,尊重常识和积累,尊重事,不走捷径。“临事静对猛虎,事了闲看落花”,就是说,你遇上事应沉着冷静,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事完了就该看看花。“恒”是在对事上,坚持投入时间和精力,几年甚至几十年如一日,不求速效,不着急。
虚竹很小就被萧远山从他母亲那儿抢过来,后来成了少林寺一个普普通通的小和尚。虽然他父亲就是少林寺的方丈玄慈大师,但是他一直不知道,后来有了各种曲折的故事。因为一个偶然的机会,小和尚虚竹离开了少林寺,有一串奇遇。奇遇也是推进武侠小说往前走的重要力量。
其实这句话讲的是读书:“吾辈读书唯敬字、恒字二端。”但是“敬”“恒”二字,不只适用于读书,也适用于做事。总说“三不朽”——立言、立功、立德,而“敬”和“恒”,是隐在立言、立功背后的立德。你有了立德做基础,再去立言、立功就有了根据地。
虚竹靠着他懵懵懂懂的“萌”,得到了一系列的奇遇和好运,成就了他的盖世武功,成为书中三个主角之一。
“敬”和“恒”是两个最重要的修炼方法,但曾国藩评价自己,说今生欠这两个字,所以老而无成,自己非常后悔。
慕容复:没那个命,却有那个病
敬字、恒字二端,是彻始彻终工夫。鄙人生平欠此二字,至今老而无成,深自悔憾。
慕容复是《天龙八部》里的悲剧人物,是按照虚竹和段誉的对立面来塑造的。
如何做个真狠人
段誉热爱妇女,慕容复一点都不热爱妇女,他认为儿女私情实在不重要。虚竹顺势而为,慕容复就充满了心机,一定要光复大燕,以为自己是大燕国的直系后裔,根正苗红,“天选之人”,该做这件事。
其三,真的狠人和假的狠人追求不一样。真的狠人都是说,他有多自律、严谨,多少年如一日,一直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可假的狠人,你会听见他说,他牛,他有多牛,他就比你牛。
我这五十年也的确见过一些人,根正苗红,周围都是帮他的人;履历不错,一路名校、名企;能说会道,似乎什么东西都能说上两句,偶尔一块儿做事也还算有头有尾,有张有弛,有理想、有目标、有行动、有方法。
其二,从事情来判断。真的狠人,他的凶猛和决绝是对事的。在短时间内事大于人,先把仗打赢,再判断是谁的功、谁的过。而假的狠人,不是对事,而是对自己爽不爽。这件事只要他爽,就认定别人必须按照他的想法去做。其实,这是把自己搁在了事之前。
可是奇怪了,有些人看上去光鲜,似乎特别能成事,但结果啥事也办不成。与其跟这种人做大事,还不如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如果你没有机会跟像段誉、萧峰这样的大英雄去做事,千万要认清楚慕容复这类人,他们不是好的领袖。
其一,看他的狠是对自己,还是对他人。真的狠人对自己狠和严的程度,要永远多于对其他人的。他要求你的,他都能做到。如果他的凶猛、强悍,是对他人的,你就要留个心眼儿。
江湖上称“北乔峰,南慕容”,但这俩人的差别比南北的差别还大。
其实成事和内卷、真狠人和假狠人,无非三方面的大差别。
一、命。如果皇冠砸到慕容复脑壳上,他不会是特别差的皇帝;但是皇冠没有砸在他头上,也没有神奇的命运来眷顾他。
但强毅与刚愎自用不一样,能战胜自己的欲望,战胜自己的人性弱点,这叫“强”。自己能够勉强自己,宽容别人,做好事,做积德的事,这些强调的都是一个“自”,就是自己能够战胜自己。
二、做事的江湖道义。做事是为了什么?别人为什么要跟着你?你能给别人什么?慕容复没想清楚,只是想着自己想要的。哪怕一开始江山、美人都在你手上,最后还是两手空空。
做事一定要有强毅之气,做事的人不能软塌塌的。就怕别人觉得你是一个挺软的人,实际上也真的软,有些事就做不成了。
三、本事。基因没给慕容复那个判断能力和智慧。他表面上是谁谁的儿子,被前呼后拥,但是午夜梦回,大雨滂沱而下,他扪心自问:自己真的有超出平常人之处吗?没有。
强毅之气决不可无,然强毅与刚愎有别。古语云:“自胜之谓强。”曰强制,曰强恕,曰强为善,皆自胜之义也。
一个人尽全力想让自己闪烁,想站到舞台中心,最后必定是一场空,还可能丢掉本来可以得到的亲情、爱情、友情。慕容复看不清命、能力,不知道分享、分利,只想着自己巨大的欲望。最后他疯了,反而解脱了。疯了之后,还有阿碧陪着他,对他柔情无限。在疯疯癫癫中,他似乎有了江山,也有了美人,还有七八个跟着他的“群臣”,哪怕只是一帮小屁孩。所以,人还是要看清命运、看淡名利,想清楚欲望,然后一个一个地放下。
我们在职场里会看到有些霸道总裁,但是,他们是不是真能成事的人?可能是,也可能是PUA别人、让他人内卷的假狠人。那如何判断和区分?
总之,慕容复这样的人不能跟,慕容复这样的人你也不要做。
成事与内卷的本质区别
世界的真相是无常
第三点,纠正一个可能有的误区——现在流行女孩子要“贵养”,我认为纯属胡扯,女孩子要像男孩子一样“崇俭习劳”。原因有三个:第一个,男女在工作机会和上升空间上不平等,女孩子再“贵养”,进入社会如何竞争?第二个,是常识,谁更容易被钱诱惑,是习惯用别人的钱大花特花的女生,还是习惯自己挣钱自己花、量入为出的女生?答案是显而易见的,一定是前者容易被钱诱惑。第三个,哪个男人不渣,不靠自己还能靠谁?
我不认为金庸在《天龙八部》中呈现的佛学修养有多高,但基本还是正的。
第二点,坚持锻炼,保持健康体重,少生病,时刻保持能干活的状态。这是成事人的另一个基本要求。我带过大大小小的团队,有些年轻成员生病的概率、严重程度要远远高于我,我就跟大家讲,职业管理人并不是只要会做PPT、数学模型、懂资产负债表就行,保持身心状态良好也是不可或缺的职业素养。
通俗小说需要“因果报应,皆成冤孽”这个基调,需要把人物脸谱化,需要把情节套路化。金庸在这方面是“大师中的大师”。
第一点,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把自己的身心管理好,才能带团队,多做一些事情。我一个老哥做了四十年投资,他说他的原则就是:一个人做不了的生意,他就不做了。带团队、做事情,起点其实是一个人自己能把事情做成。
佛教讲的是“诸行无常、诸法无我、诸漏皆苦、涅槃寂静”(佛家“四法印”)。我觉得这四句要超出因果关系论,更像这个世界的真相。
我展开解读就是三点:
“诸行无常”说的是看似你能从A推到B,有因有果,但是绝大多数的“因”,不是你我这样的凡夫俗子能轻易去改变、去推动的。
这是曾国藩家庭教育的箴言。他经常教导家里人要吃苦耐劳。如果一个人经常干苦活、动心忍性,筋骨会变得强壮。如果娇养自己或被人娇养,体力、精神会越来越弱。
“诸法无我”,世界不是围着我们任何一个人转的。
吾屡教家人崇俭习劳,盖艰苦则筋骨渐强,娇养则精力愈弱也。
“诸漏皆苦”,任何深的感情、纠缠、得到、失去都是苦的,本一不二,不要认为世俗定义的幸福和快乐就真的是幸福和快乐。
一个人成事的基础,不是高情商、高智商,而是吃苦耐劳。
“涅槃寂静”,就是宇宙终极没有意义,人生到终极可能也没有意义。从一出生到死去,中间到底有什么意义?我整天说文字打败时间,那也是一个妄念。最后看烟花消逝,还是“白茫茫一片大地真干净”。
成事的基础是吃苦耐劳
“莫笑少年江湖梦,谁不年少梦江湖。”在有力气、有青春、有机会的时候,我们都有很多梦想,男生想干大事,女生想得大爱。这些都是常见的人性。常见的人性背后,我们还要意识到这些还是没有终极意义,要看到“涅槃寂静”。
《曾文正公嘉言钞》,顾名思义,就是曾国藩金句的集子。从曾国藩的文章中辑出这二百多条金句的,就是历史上鼎鼎大名的人物梁启超。
人生八苦,灭道做不到
曾文正公就是曾国藩,晚清著名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书法家。“文正”是他的谥号。谥号是中国古代君臣死后,后人给他们带有评价性质的称号。“文正”的意思是“谥之极美,无以复加”,这个人已经做到人的极致了。有“文正”称号的人都非常牛,比如宋朝的范仲淹、司马光,明朝的方孝孺,清朝的刘统勋和曾国藩。
金庸在《天龙八部》里讲“苦集灭道”。佛教讲了很多种苦,充分概括了“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比如霸王别姬,太苦了)、“怨憎会苦”(你想抽他的人,天天见,烦不烦)、“求不得苦”“五阴炽盛苦”(又叫“五蕴炽盛苦”,就是感官过度敏感)。
如何把事做成?如何修炼成真的狠人?读《曾文正公嘉言钞》。
这“八苦”在《天龙八部》中都有表现,比如虚竹本身是守清规戒律的小和尚,开始无欲无求,可当遇见“梦姑”,失去了童男之身后,欲望之心不断膨胀,也有“爱别离苦”。
做事的人不能软塌塌的,对自己狠才是真狠,长期对自己真狠,才能成为一个真的狠人,才能在事业上获得真的自由。
苦是贪嗔痴召集过来的,消掉它们就要“灭道”。“灭”是通过一定的方式达到“涅槃”,“贪欲永尽无余,瞋恚愚痴永尽无余,一切烦恼永尽无余”。
做个真狠人,才能有职场自由
《天龙八部》里有个扫地、烧火、干粗活的老僧,点化萧远山和慕容博之间的矛盾。他是这么说的:
希望大家最后都能自己成事,帮助周围人成事,让世界变得更美好一点。
要知佛法在求渡世,武功在求杀生,两者背道而驰,相互克制。只有佛法越高,慈悲之念越盛,武功绝技方能练得越多,但修为上到了如此境界的高僧,却又不屑去多学诸般厉害的杀人法门了。
如果你真想做大企业家,想做大官,想带大团队,你不得不读《资治通鉴》。《资治通鉴》是帮你完成“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的最好的一部书。如果你是中等资质之人,你学通《资治通鉴》,很有可能将来是个大企业家,甚至可能是个大官。对于一些只是想养活自己,轻轻松松过日子,只想有点风骨,别老跪着去挣钱的这种人,请跟着冯唐学《资治通鉴》,站着把钱赚。
扫地僧就提出了武功和佛法之间的矛盾。武功是世俗的成就,佛法是教人脱离苦海的方式。两者有矛盾,也能结合。但是我不同意结合。
从《资治通鉴》里学管理
改变不了世界,就做韦小宝
所谓“四大了不起”,即“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对我们现在来讲似乎有点晚了,因为人世间的多数能用话说明白的道理,在过去两千多年,特别是在孔子的那个年代,已经基本说清楚了,说明白了,后世很难不重复,很难再创新。但是“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两件事,即使在现代还是能做的。司马光在一千来年前尝试做,做到了,我想我们现在还可以再尝试,还有可能再做到。
金庸创造了一类侠客,搞笑的“逗侠”,像段誉、韦小宝,人性有光明,有黑暗,有血有肉,有烦恼,有可爱之处,也有可恨之处。
有人说我挣了很多钱,可能数都数不过来。如果你挣得的钱没有给周围人或更多人带来美好,没有降低未来的苦难,可能只会平添烦恼,增加风险。我认为,减少苦难还是比增加幸福更重要一些。
这类人物非常典型,又非常有个人魅力,他们是有智慧的,所以他们干事的时候成事,不干事的时候成佛,金庸老先生通过他们打败时间。
减少苦难,比增加幸福更重要
《天龙八部》里的三个主人公:萧峰有傻的地方,从我喜爱的庄子的角度看,大英雄不当也罢;段誉有聪明可爱的一面,也有顽固不化的一面,就像贾宝玉并不是我的偶像一样,段誉也不是我偶像;虚竹对于多数人来说很难效仿。
拜师和学徒需要机缘,自己做事,需要更多的机缘。行路相对容易,但如果只是机场、酒店、景点这样的万里路没用;读书有用,但也有很多人读了书还是傻。所以,这四种修行个人智慧的方式,运用起来没那么一帆风顺。
我在阅读武侠小说这件事上是个俗人,我更喜欢单一主人公,有更强的代入感,所以更喜欢《鹿鼎记》。读着读着,我就化身为鱼,纵横四海;我就化身为韦小宝,跟某个女的聊一聊,遇上某个英雄把他糊弄了,遇上某个官戏弄他一阵等。
第四种方式是具体做事,“觉知此事要躬行”。有些事不做,有些苦难或欢喜不经历,你永远就像隔靴搔痒一样,达不到开悟。多数人没有顿悟的能力,需要渐修。
韦小宝真实、可爱,是在油腻社会容易混出来还能活得有滋有味的、不丧尽天良的、不傻的人物。
学徒,你最好找到几个对你真正有帮助的师父,让他们手把手地在现实生活的场景里教你如何做人做事,管理自己和其他。
韦小宝如果理想大一点,机会好一点,能混成刘邦、朱元璋、赵匡胤。如果他混得差,心地没那么善良,他就是西门庆。但是,他不会混得特别差,不会做出对不起周围人的事。他做的事可大可小,能审时度势地把事办成,能在世界上像花草一样摇曳。
修炼个体智慧有四种方式,前两种方式是读书和行路,后两种方式是我加的,学徒和做事。
如果我们不能被庄子、释迦牟尼叫醒,一定要在油腻的世界上混,那就应该多多学习韦小宝。
修炼个体智慧的四种方式
硬干是死路一条
一些道理反反复复说,大多数人就是不听。过去的圣人、大师以及之后的商学院,都用的是案例法教学。
历史是由人类活动构成的,除了帝王将相、英雄人物,还包括无数的老百姓,他们总体的言论、行为等活动,包括社会的器物审美、各种制度,一切的一切构成了历史。普通人也需要了解人是什么。文学不能告诉你一切,而历史是特别有益的补充,更能反映出人性,特别是集体人性。
《资治通鉴》原文300多万字,加上胡三省的注释,接近600万字,充满了高质量智慧和案例教学。中国历史和西方历史不一样的地方就是,我们重视人和事的例子。《资治通鉴》从头到尾贯彻了案例法的运用,用事来告诉你怎么做事,用案例来教育你什么是常识。
普通人扎进历史的湖泊,会发现一些常见的规律。以史为鉴,知道今天,知道你应该怎么办,更好地为明天做准备。
这种危急时候表现出的智慧,不是读书能赋予你的,需要天赋。司马光有这种“带头大哥”的天赋,读了很多书,还当宰相做了很多事,主编了《资治通鉴》。
在我看过的历史书里,有太多历史书夸皇帝,夸明代有多强大。而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在回答中国朝代兴衰这件事上非常独特,它并不是为了“夸”,而是为了点清“万历十五年”看似繁荣稳定昌盛背后潜伏的问题。
司马光小时候,一帮小孩在玩,有个小孩淘气,掉到了一口大缸里,眼看就要被淹死了。其他小孩都想各种方式,比如去叫大人,比如试图推翻这口缸,比如拿个水杯,把水从缸内往外舀。司马光知道按其他小朋友的方式,大缸里的小朋友可能就淹死了。他找了一块大石头,“咣当”就把缸砸了。从此,司马光声名远扬,别人一见他,就说这就是砸缸的司马光。
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具备两个特点:
司马光活了68岁,1019年生人,1086年去世。司马光跟一般写书的腐儒不一样,他老成持重,是个骨子里能干、有胆有识的人。
一、正好弥补了中国传统历史的不足,不是单纯地摆事实、讲道理。它在深挖历史背后的原因,深挖历史人物背后的驱动力。
拥有高质量智慧,才会有高质量的人生
二、除了用力阐释为什么,其视角还非常具体而清晰,其写法是综合历史、文学创出来的一种新写法:只选取一年,写了六个主要人物——万历皇帝、张居正、申时行、海瑞、戚继光、李贽。
所以,读《资治通鉴》可以少犯傻,摆脱“轮回”,掌握人类智慧。如果能用追逐自身美貌、身材的决心和动力,去追逐一点智慧的进步,这个世界会更美好一点。
在讲这六个人物之前,我需要讲讲背景:明代以文官集团为核心的管理制度。明代管理并不是围绕皇帝来进行的,而是围绕着文官集团来进行的。设想你自己就是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你想设计一套最完美的帝国管理制度,你会先考虑两个问题:你面临着什么样的环境?你主要想达到什么目的?
如果你能通读《资治通鉴》,掌握其中60%的人类智慧,你就已经超过了大多数人,可能一辈子都比别人走得更顺、更祥和、更幸福。
先说说环境。在1949年之前,中国人口的平均寿命是38岁。我妈就跟我说过,中国人就是这样子,家里有根葱,绝不往外冲,能吃饱穿暖,都不会想谋反的事情。人们总说想梦回宋朝、梦回大唐,我不想回到哪个朝代,我只想活在现在。因为多数的朝代、多数人过的日子都很惨,大家不要有任何奢望。其实大家在博物馆里、电视上看到的只是它们最美的一面,事实上多数人过的是在温饱贫困线上下浮动的日子。
过去的事情历历在目,为什么人类就是不吸取教训?个体的人也一样。原来你爱上一个“人渣”,过了十年,你还可能爱上另外一个人渣;十年前是个“渣男”,十年之后同样的“渣男”老了10岁,这就是人类的整体和人类的个体。
由此可知,这个帝国管理制度设计的第一目的是什么——在维持多数人温饱的基础上,帝国持续的时间越长越好。总结概括:低水平,长期维持。
《资治通鉴》共294卷,一言以蔽之:狗改不了吃屎,人实在是不长记性。你能深刻地体会到轮回,就是在这万般苦之间转来转去,就是跳不出来。
朱元璋就是这么设计的。他首先重文轻武,用一堆制度来限制军队的权力。比如军队的后勤保障是文官调配,军队的领导由当地的文官一把手来管理。文官是主要的管理中枢和管理骨干,武官处于次要地位。
不要重复过去的错误
为什么?希望实现帝国的超稳态。有历朝历代的经验教训:一旦给武官过多的权力,他们带着兵能控制一方百姓,又能控制后勤,那他们自己就可以当皇帝了。
司马光主编的《资治通鉴》是编年体的中国通史。时间像流水一样,很多事发生在时间这条河流里,由人生事。司马光不考虑人,只谈事,这样让后来的人更容易了解事情内含的规律。
你说文官也可能当皇帝。对,朱元璋也想到了,那他怎么限制文官活动的呢?
为什么先贤没有高度总结归纳所谓的规律?比如《论语》《沉思录》没有使劲归纳,说你记住多少条规律,就能活好一生。我想先贤一定是理解了人世间的复杂性,理解了普通人不会因为知道人世间有多少条规律就可以把自己的日子过好。
对于文官集团,他首先不设一把手,不设丞相。他把原来的丞相制度都废了,最早期的三个丞相都被他杀了。所谓的首辅,相当于二把手常务副总来行使一把手的职能,他相当于皇帝的第一文秘。
吸取高质量智慧,享有高质量的人生
还有什么力量有可能颠覆政权?外戚。所以皇帝找的老婆不是望族、官宦等非富即贵的人家,找的都是没有背景的平民良家女子。另外,他还非常严格地规定,一旦这个女子变成皇妃、皇后,她的亲属可以好吃好喝好待遇,但是不能做官,不能有权。
这个“诗”指《诗经》,现在可以把范围扩大,包括所有的好诗。什么叫好诗?能让你感觉内心肿胀的诗就是好诗。也就是说,多读诗、多背诗,你就知道如何说漂亮话了,知道如何把话说得深情款款,动人动心。情诗在手,爱情我有。
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帝国管理制度设计的第一目的——低水平,长期维持。
不学诗,无以言。
文官集团是如何管理的?靠道德,而不是靠法律。
早上我听到了一个美妙的道理,晚上死了也不遗憾。明天如果还活着,那就赚了。所以我对川端康成、海明威是理解的。他们觉得该走了,然后就走了。
把“四书五经”当成主要的管理思想、主要的道德观念,来规范所有人的行为和思想。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做臣子的要听君主的,做儿子的要听老子的,做老婆的要听丈夫的。对不对?它肯定不全对。有没有效?在长时间的历史上是有效的。
朝闻道,夕死可矣。
文官集团做的全部事情,就是维护这套道德体系,采用的是在道德观确定的基础上放权的管理方式。
天气冷,才知道松树和柏树是最后凋零的。人要经过一些事才知道什么是真的友谊,什么是真的感情,什么靠得住。没有岁寒,只有嘴上说,见不到行动,没有用。
三十余年不早朝,成就了一个好皇帝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1572年,10岁的万历皇帝登基,他是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
我喜欢古人的出发点,读书第一位是为了自己开心。
万历皇帝是不是一个昏君?答案是否定的。万历皇帝可能是中国历史上最懒、最宅的皇帝。但是他在位期间赢了三次大仗,叫“万历三大征”,财政收入比前朝翻了一倍都不止,饿死的人也不多。你不能说这是差的朝代。
古代求学的人是为了自己高兴,为了自己长智慧。现在做学问的人是为了别人,为了教别人,为了写书、立作、立言。两者的出发点不一样。
一个皇帝不干事,有可能比他干很多事更好。
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皇帝选择不做事,就做一个虚君,名义上的、象征性的领导、偶像、权威,介于神和人之间的这么一个纽带。你会发现,文官集团还能很有效地在自我平衡、自我运转,没有出大事。
孔子因为这一句成了诗人。逝者如斯夫,过去的是流水,是光阴,是岁月,是心情,是那些美好和不美好的东西,是那些值得怀恋和不值得怀恋的东西。一切都留不住,一切还有可能再来。
万历是怎么一步步变成超级懒皇帝的?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我觉得理解万历这个人,就是三步:人—非人—非非人。第一步,万历也是一个人。第二步,万历在各种限制条件下成了非人,成了一个皇帝。第三步,万历做了抗争,变得又有点像人了。
“既往不咎”,已经过去的事,不要太过内疚,也不必追究得太厉害了。意思是,要用一个变动的、积极的、面向未来的态度来看待管理。
万历小时候非常好学,每天三项功课:经书、书法、历史。“四书五经”,讲的是善;练毛笔字,学的是美;学习历史,求的是真。
谏就是说,提不同意见。“遂事不谏”,已经开始做的、开始推进的事,不要提反对意见,提就要在做事之前提。
张居正和其他大学士亲自当他的老师。据说万历的书法很好,但是后来张居正给他停了,说他的书法已经取得很大的成就,不宜再花费过多的精力,因为书法总是末枝小节,自古以来的圣君明主以德行治理天下,艺术的精湛对苍生并无补益。
“成事不说”,事已经成了,就不要再说了。有很多缺陷的时候可以复一次盘,一定要讲的时候再说,但多数情况下不要说。
所以在1578年,在他登基六年之后,他的日课中就没有练字这一项了。一个小孩,10岁就开始学“四书五经”、学历史,也没有童话书、动画片,就书法这么个爱好,白纸黑字,还被“咔嚓”了。
子闻之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万历皇帝变成了非人,皇帝的担子越来越重,文官集团给他的压力越来越大,越来越把他神化。他不能展现出人的那一面,比如说七情六欲。这种矛盾根深蒂固。他性格偏软,无论是他妈,还是张居正,都是从小看着他长大的人,对他有足够的精神压迫能力。
对于“孝”有一大堆解释,我说说我的“歪理”。我同意曾国藩的“养亲以得欢心为本”。让他们开心最重要,别老跟他们争,掰扯那些理。他们的欲望也不见得都要满足,该顺着的时候顺着,该打哈哈的打哈哈。他们就是老人,得欢心为本,他们开心最重要。他们是不是对,你是不是对,并不那么重要。
最后矛盾是怎么激化的?皇帝发现,自己没有个人意志,周围人都把他当成小孩,把他当成不能跟文官集团的集体智慧相抗衡的一种存在,只是个皇帝而已。
弟子们在家要讲孝道,出门应老老实实干活,言行要谨慎诚信。多交一些朋友,不要见人就㨃人,见谁都爱谁,跟其中有德行的人要多多接触。父母开心了,大众也满意了,如果还有力气没使完,还不想睡觉,那就学学文艺,做个文艺男,做个文艺女。
后来他发现了解脱的办法。他在皇城里认识了一个姓郑的女子,他爱上了她,册封她为皇妃。他爱上郑氏的原因,黄仁宇虽然没有说得太清楚,但是我能体会到。郑氏是把皇帝当成聊天的对象,他俩有心灵上的交流。万历皇帝在姓郑的女子身上,感觉到自己还是个人。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郑氏后来生了一个孩子。到底该把郑氏的孩子立为太子,还是把更年长的朱常洛立为太子?在继承人的问题上,万历皇帝和文官集团产生了巨大的矛盾。
如果你一直这么做,可能虽然你只有三流的天赋,却可以做出一流的成绩,获得一流的智慧。
万历皇帝没有强悍的性格,他是这么想的:我也没胆儿跟你们文官集团往死了打,那我就消极罢工,不上早朝了,不搭理你们了,你们爱怎么着怎么着。我虽然没本事跟你们明着死磕,但是我可以明着说“身体不舒服,我请个病假”,“腿脚不舒服,没法儿去天坛祭天了,没法儿去地坛祭地了”。
第三件事是“传不习乎”,老师辛辛苦苦教你点东西,你有没有好好练习?
文官集团非常生气,但也没办法。结果是万历皇帝在之后的三十余年几乎没有出过紫禁城。唯一的例外,是去看了看自己的陵墓什么样。
第二件事是“与朋友交而不信乎”,和朋友交往,你有没有诚信?吃饭有没有迟到?答应还钱还上了吗?答应帮人办事办了吗?不轻易许诺别人,既然许诺了,就一定要做到。
张居正:如果我不办,没人能办
第一件事是“为人谋而不忠乎”,就是你给别人出主意、提供信息,是不是有一颗忠心,是对人家好的,说的是实话,是发自内心的。跟别人交往,不能总想着自己,总想着骗人,占便宜。既然为别人谋,就要尽心尽力,尽职尽责。
张居正有能力、有见识,也有时机,从而做了万历的老师。他爸爸死了,他都冒天下之大不韪,手里把着权不走。文官集团上上下下都有他的门生、故旧。即便如此,他对以文官集团为核心的帝国管理制度,还是心存困扰。
如果是反省自己的三件事,那三件事是什么呢?
困扰是这样的:他隐隐约约感到,中央对于很多地方的实际情况无法了解,只知道一没闹事,二税收还好。至于老百姓有多少富余,钱、精力、资源被用来做什么,中央不知道,只能依赖地方官员的汇报。
“吾日三省吾身”,可以是多次反省自己,也可以是反省几件事儿。我一直有个习惯,每天花5~10分钟想想明天、这周、下周要做的事,然后稍做准备。我想这也是三省吾身的一部分。
文官的收入很低。文官中可能有个别人一辈子都是圣人,但有不少人只在个别时候可能是圣人,而在某些时间他们会用手上的权来谋取私利,比如挖个河、打个仗、换个官,都会有新的负担添加在人民身上。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地方税收自己运转得越来越熟练,中央越来越难收上钱。在没有外患的时候,下边的日子过得还不错,但是中央没钱。地方上的钱、物、人是失控的,变得民也不见得富,官也不见得清,国也不见得强,怎么办?这是张居正面临的问题,是他想破局的地方。
用三流的天赋修成一流的智慧
张居正想过:我一直掌握着最高的权力,如果我不办,没人能办;如果我现在不办,那什么时候办?
诗歌无禁区,写的时候放开写,读的时候放开读,想的时候放开想。
看黄仁宇描述的,他想改变,认为自己能改变,但结果是真没改变什么。
所以应该像孔子一样有一定的包容性,能够欣赏七情六欲,能俗能雅,雅俗本一不二。
张居正想从数字化管理的源头去改变,也就是明确税基以及统一税种。张居正最著名的改革方案,是“一条鞭法”,它实际上说的就是把各种苛捐杂税都转化成银子,按照土地的亩数去分派,由中央统定统收、统筹统发。简简单单地可以这么说。
《诗经》共305首,用一句话来总结:思无邪,没有邪念,是纯洁的、干净的、美好的。即使“有女怀春,吉士诱之”,“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无论说什么,也都是“无邪”,因为都是人真挚思想情感的诗意表达。人心是正常的,人性在阳光之下、阳光之外,都是一种客观的存在。
但是做到了吗?他在局部、在一小段时间里做到了。但是从整体上看,他连第一步都没有完成——数字化土地:准确地丈量税基,丈量土地。全国各处到底有多少能够当成收税基础的土地,他都没有搞清楚。这件事遭到了文官集团从上到下的强力反击和抵抗。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张居正的命不算太差,他还算善终。但因为他积累了这么多的负面能量,就被清算了。1583年夏季以前,张居正看着长大、手把手教导过的万历皇帝,剥夺了他三个儿子的官职,撤销了他生前的太师头衔。1584年,张居正死后两年被第二次抄家。
那怎么能知道我是不是当老师的料?我觉得像罗永浩,像我妈,都是有讲话天赋的人,越讲越兴奋。虽然我不确定我说话是不是好玩,别人愿不愿意听,但是看了孔子这句,顿生信心。重新读经典,每本旧书都给我新的知识、体会、见识。
申时行:硬干是死路一条,那就不作怪
“人之患在好为人师”,但是,如果让周围人特别是后进的晚辈少走一些弯路,少犯些错误,少掉进粪坑,我觉得是一种善,是该做的事。
在万历十五年(1587年),申时行担任首辅已经四年了。
如果你温习过去的东西,能够获得新的知识和智慧,你就可以当老师了。
王世贞在《嘉靖以来内阁首辅传》里说申时行“蕴藉不立崖异”,就是说他心里什么都明白,不近悬崖,不树异帜。这句评价在恭维之中寓有轻视的意味。这样的老好人,从不轻易与人结仇,甚至作为首辅,他以调和百官和皇帝的关系为己任。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申时行有几个特点。
你要保持学和思之间、人与我之间、外部的信息输入和内部的信息消化之间的平衡。学和思两手都要抓,六经注我,我注六经。要一直在书本中、环境中、老师身上、做事中学,边学边想边做然后继续学,这样才是真知灼见。
一、识时务。他很清楚自己身处的世界是什么样的。他虽然是二把手了,位极人臣,但是他知道以文官集团为核心的管理制度有多厉害,有多难改变。皇帝和文官集团对抗,最后一宅三十余年;张居正,天时地利人和,和文官管理系统对抗,最后死后被抄家两次,三个孩子都被免官。
要学,要有东西进到你的心智、头脑、肉身。如果只是进,不思考,相当于不消化,你就迷茫了。另外一个极端,你整天静坐、沉思、面壁,就危险了,有可能会走火入魔。
张居正做不到的,你申时行为什么认为自己能做到?申时行发自内心地觉得自己做不到。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申时行看到,在他前任八个首辅之中,只有两个可以说是善始善终的,一个是李春芳,一个是张四维。其他六个或遭软禁,或受刑事处分,或死后被追究。表面看,所有的处理意见都出自皇帝,但实际上所有的处理,都是产生于文官集团的矛盾。
孔子想告诉你:别人不知道你,是很正常的,你不要生气,他早晚有一天会知道;不着急,不害怕,不要脸,不亦君子乎?
二、不作怪。申时行审时度势,知道硬干是死路一条,那就“不作怪”,别跟文官集团进行全面、深刻的对抗。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别人不知道我有多牛、有多大的学问、有多少的能量、我干过什么……但是我不生气,并没有不高兴。我坚信我是有学问的,坚信是金子总会发光的,用福建方言说就是“是金子总会花光的”。
关于立皇太子,皇帝不让步,退回到皇城里。文官集团没有更好的办法,但还是要找一个承担后果的人,作为首辅的申时行被迫辞职。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是群居的动物,如果有好看、好玩,既好看又好玩的人从很远的地方来找你,还给你带好酒、好吃的,或者一起分享你的好酒,当然快乐了,想想都美。
申时行做了一个守成的人,没干太多好事,没做什么改变,但也没做什么坏事,是一个合格的继任者。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人能够经常去学习,把学到的东西用到自己的生活、工作当中,是很快乐的事。
海瑞:能成为故事,但改变不了历史
培养智慧的方式方法有四种:第一,读书;第二,行动;第三,学徒,跟着师父练;第四,做事。读书、行路、学徒、做事这四种,其中第一是读书。
文官集团不是铁板一块,它可以分成三类。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第一类,为了功名利禄贪赃枉法。这类人数不多,比例不高,却是害群之马。
《论语》一共二十篇,“学而”第一。你知道《论语》是按什么排顺序的吗?没顺序。你知道,这些篇名是怎么起的吗?没什么道理,就是取了最开始两个字。因为第一个金句“学而时习之”,所以就叫“学而篇”。
第二类,秉着大家怎么做,我也怎么做——我读书、做官、买田、买地,过自己的好日子,我不是特别干净,也不是特别不干净,系统里90%的人怎么做,我也怎么做。这类人占多数。
学、想、做结合才有真知灼见
第三类,像海瑞这样的人,有道德标准,而且真按道德标准去做——我既然做官了,我就拿这份微薄的俸禄,就抑制个人私欲,我就做道德上无可挑剔的人。以海瑞为代表的道德楷模,在文官集团里是存在的,虽然非常少,但并不意味着别人没有感觉到他的道德力量,不意味着没有人支持、赞美他们。
儒学的发展到了明朝就是王阳明的心学。王阳明直接参考了禅宗,可以说心学是儒学中的禅宗。举个例子,禅宗讲即生即佛,王阳明就说即生即圣,就是我觉得我已经是圣人了,那我就是圣人了,就像禅宗说我觉得我顿悟了,那我就悟了。
1587年,万历十五年,似乎是不重要的一年。但是,1644年清朝推翻明朝,所有问题的根源,在1587年都已经展现出某种迹象。海瑞这类人往往是“风起于青萍之末”的“青萍”,能比较早地看到问题的端倪,而且敢于说出来。
宋代理学是对儒学的改造,“二程”(程颢、程颐兄弟)和朱熹做了非常系统工作。在朱熹手上,儒学形成体系,理学成了治国的标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当时也有一个背景,就是面对佛教庞大的理论体系,儒学感到某种压力。在这种压力下,“二程”和朱熹挺身而出,针对并参考了佛教理论体系,形成了儒学体系。
武死战,文死谏。海瑞往上㨃过皇帝,到地方㨃过各级地方官员。自己当了地方官,㨃过当地的地主,㨃过当地的制度。但是结果可以想象,张居正和皇帝都改变不了的制度,一个海瑞,哪怕有一百个海瑞,也改变不了。海瑞会成为故事,但是成不了改变历史的动力。
孔子之后据说有孔门八派,但具体并不清晰,除了孟子和荀子这两派。荀子之后,有李斯、韩非子,法家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儒家演化出去的。之后,按“四书五经”来分,有些派讲“四书五经”中的一本,有些派讲另外一本,各门共存,和平共处,不是宗教教派那种有我没你、我对你错的争法。
戚继光:掌握了成事技巧的武官
儒学的基本发展脉络
在官僚制度下,成事有两类情况:一类是有所迫,一类是有所贪。曾国藩说过,天下事,有所利有所贪者成其半,有所激有所逼者成其半。
《论语》是中国第一本金句集,几乎都是他弟子摘录的孔子的言行录,记录孔子上课、日常生活中说的话、做的事。
这样的成事故事比曾国藩还早,不在清朝,而在明朝。
《论语》不长,不复杂,从汉代开始就是入门的课本。孔子为什么不在生前构建出一个思想体系?他甚至只述而不作,只编书、讲书。
在明朝的体制机制下,还愿意做事,而且能成事的一个人,是戚继光。他有清醒的现实感,知道武将做不了太多的事情,但是他说:带领一帮人保一方水土,让我们免遭外患,这是我应该做的善事。应该做的事,他就努力去完成,但完成就需要三个必要因素。
由于孔子的身世离现在太远,并没有太多的历史记载,我就不做任何阐释了,直接讲《论语》。
一、有一个很支持他的、能在地方上说了算的人。他一直在寻找这个人,这个人就是张居正。
从广义上讲,任何一个官员都是孔子的学生,孔子通过后世的学生做了很多事功。
二、要有一支听他指挥的军队。他没有向其他人要兵,招人的时候也没有招城市居民,招的都是农村的,听话干活的,哪怕不聪明,哪怕要教很多遍才能会。他基本上只用老实可靠的人。
从狭义上讲,他的徒弟、徒弟的徒弟,直到孔子死后都没有做出惊天动地的事。立功谈不上,立德、立言却做到了。
三、训练。他强调训练,通过严格的纪律和训练,把三流、四流的人变成有一级战斗力的士兵。
他对自己、对门徒,都是同一个希望,希望得志行天下,发挥能量让世界变得更美好。他充满入世的激情,但遗憾的是,世界没有给他入世的机会。
管理正是如此,向上管理,向下管理,再把自己管好。把简单的道理变成重复产生效果的执行动作,不停加强,直到事成。
孔子是春秋时期的人,活了七十几岁,在那个时候算长寿的,人生七十古来稀。他一生孜孜不倦地学习、修身、养性,希望社会变得更美好,人们都有道德仁义。
戚继光是掌握了封建王朝大背景下成事技巧的人,不碰自己碰不动的体制机制,找到局部能听自己的一组老实人。给这组老实人足够的训练和指导,带着他们去成事、成大事、持续成大事。
孔子:想要为社会做贡献的长寿老人
李贽:成败参半的自由知识分子
《论语》是最好的汉语,是人类核心智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成事修行者汲取力量、闻道解惑的最好书籍之一。半部《论语》安天下,一部《论语》安你心。
《万历十五年》里的最后一个人物李贽,是一个想活出自己的知识分子。他努力尝试了,成一半,败一半。
用三流的天赋修成一流的智慧
成的一半是,他在知府任上退休,之后的几十年是按他个人理想化的方式安安生生地过的。
多读些经典,看到历经时间的价值,求真实,祛除魅惑,甩掉魑魅魍魉,不糊涂,才能多成事。
败的一半是,尽管他写了很多书,尽管他看到了文官集团严重的三观问题、和生产力脱节的问题、跟时代不符的问题、效率低下的问题,尽管他看到了孔孟之道在朱熹系统化、格式化后所形成一套三观跟现代生活不适应的地方,但是他没能创造出新的东西来打破。
平视这个世界,既不是仰视,也不是俯视。
他的主要著作是《焚书》《续焚书》,我尝试着看过几次,没有看下去。我的第一印象和黄仁宇的是相似的,他没有提炼出主要的问题,没有看到问题背后的核心根源,也没有提出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很可惜,一个立志成为个体化的人,经过自己的努力成为相对自由、有发言权的知识分子,但并没有产生太多的真知灼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