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如果你的工作符合以下特征,那么,你被机器人取代的可能性非常大:无须天赋,经由训练即可掌握的技能;大量的重复性劳动,每天上班无须过脑,熟练操作即可;工作空间狭小,坐在格子间里,不闻天下事。
《纽约客》杂志提到,如果你的工作包含以下三类技能要求,那么,你被机器人取代的可能性非常小:社交能力、协商能力以及人情练达的艺术,同情心以及对他人真心实意的扶助和关切,创意和审美能力。
BBC基于剑桥大学研究者迈克尔·奥斯博恩(Michael Osborne)和卡尔·弗雷(Carl Frey)的数据体系分析了365种职业在未来的“被淘汰概率”。
不过,至少有些人类的功能机器人还取代不了,比如说谎骗人、玩情感游戏。我在前面分享中提到,对于女生问男友“我漂亮吗”这类陷阱题,机器人是懵圈的。
最容易被淘汰的前三个职业是:电话推销员(99.0%),打字员(98.5%),会计(97.6%)。为什么会计是最容易被淘汰的职业之一?因为在要求准确无误方面,人类不如机器人。2017年,全球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中的德勤、普华永道和安永都相继推出了财务智能机器人方案,给业内造成了不小的震动。去银行工作还能算一个好的就业方向吗?去银行看看柜台减少了多少就明白了。
结果,收到了回复,@小冰:回复@肖锋:我认识你,我们认识很久了,对吧。
最不容易被淘汰的职业是:艺术家(3.8%),音乐家(4.5%),科学家(6.2%),教师(0.4%),酒店管理者(0.4%)。看起来都是发挥人类创造和创意的职业,或者是与人打交道的职业。
人类会被机器人取代吗?现在还难说,不过一些工作确实在被取代。网络上,客服是机器人在回答你的问题,90后不愿意做流水线,好吧,机器人就全面取代;连共享单车也是智能系统在运作,这让黑的、摩的和部分出租车的生意被取代;机器人也已经在写稿子,微软机器人“小冰”还夺得诗歌创作大赛。我在微博上调侃说,如果机器与人类感同身受,会烧掉的,因为太沉重,超出了运算范围。
所以,要训练《全新思维》的作者提出的六种右脑能力:讲故事、设计感、娱乐感、同理心、整合力、寻求意义的能力。阿里开设的云谷学校,号称要培养应试教育不培养的能力,即美感、想象力、创意方面的教育,也是冲着这六大右脑能力而来的。因为左脑擅长的运算和推理能力已经被“阿尔法狗们”完胜了。
《未来简史》的作者赫拉利预言:未来,98%的人口将沦为“无用阶级”——你连被剥削的价值都没有。这种恐惧在小说《折叠北京》里被广泛渲染。要知道,我们中国人最怕被淘汰。
谷歌新版的AlphaGo Zero可以从零状态学起,在无任何人类输入的条件下,迅速自学围棋,并以100∶0的战绩击败“前辈”。人工智能的关键在于算法,而不是大数据。机器的算法对应的就是人的思维模式、认知模式。我相信,机器人自己还无法设置自己的算法。
《纽约客》杂志的某期封面上,人类坐地行乞,机器人则扮演了施予者的角色,意指明显——在未来社会,人类的工作机会被不断进化的机器人剥夺,从而沦为了流落街头的弱者。
人工智能不会马上取代人类,但会是一条鞭子,催你奋进。一是逼迫你不断迭代,学习新知识、新应用。你会发现,一些低端工种之所以被淘汰是因为低端人群不愿意学习,比如共享单车抢了摩的师傅的生意,也有人转型做单车维修人员。二是逼迫你回到人类的优势能力上,即前述六种能力外加创意和想象力。三是你要看清未来30年大势,在趋势里找饭碗。
人工智能时代,我们的生活更加便捷,但机器人会不会带来大量的失业?职场人该怎样备战未来的人工智能风口?哪些职业会被取代?在现在的背景下,银行还能算一个好的就业方向吗?
这个世界正在进行大转弯。你要做的就是至少不要掉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