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悟读书网 > 人文社科 > 格言联璧 > 齐家类

齐家类

亲者不能联属,未有能格疏者。

小处不能调理,未有能治大者。

一家生理不能全备,未有能安养百姓者;

近处不能感动,未有能及远者。

一家子弟不率规矩,未有能教诲他人者。

祖上积累留下的富贵,如果我们只知享用,不懂得与后人分享,不懂得通过更多的途径去获取、去保持,总会有坐吃山空的一刻。如想保持家业,勤俭节约是标,创造积累是本,只有标本兼到,才可以长盛不衰。

※译文

※评注

连身边亲近的人都不能感化,又怎能感化其他人呢?小事都不能够解决,又怎能处理好大事呢?亲密的人都不能够和睦相处,就更不要说那些关系冷漠的人了。一家生计不能照顾,就不能安养百姓;一家子弟缺少规矩,就不能够教诲他人。

祖宗的富贵是从诗书中得来的,子孙享受了富贵,就会抛弃诗书;祖宗的家业来自勤俭,而子孙在享受家业时,却时常忘了勤俭。

※评注

※译文

亲朋好友都不能够被自己感化,却妄想感召万民,拯救天下,这岂不是天方夜谭?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都做不好,却妄想成就丰功伟业,名垂千古,这岂不让人笑掉大牙?一屋不扫,又何以扫天下?

祖宗家业,自勤俭中来,子孙享家业,则忘勤俭矣。

持家理财,有一处不谨慎,就可能会使家道衰弱。由小及大,统治天下,就不能不奉养国民,使社稷稳固。自家子弟在为人行事方面有缺陷,就证明教子弟不严,自身有过失,如去教诲他人,又怎能得到信任?

祖宗富贵,自诗书中来,子孙享富贵,则弃诗书矣;

至乐无如读书,至要莫如教子。

无论是前面的古人,还是后世的来者,所走的都是一条路。不同的是前人开拓了路,我们走起来更为平坦了,为了感念前人恩德,也为了使后人走得更为平稳,我们的任务就是进一步拓宽加固道路。如果只知走,不知修,路就会越来越窄,越来越崎岖,到时就成了一条死路。

※译文

※评注

天下最快乐的事没有能比得上读书的,天下最重要的事没有能比得上教导好子孙的。

现在我们所承受的就是前世之因,我说从前你祖父、父亲,都是指望前世;今生我们所做的便是后世之因,从今往后,你的儿子、孙子都是后代。

※评注

※译文

人心的灵动,只有靠读书才能培养。不然,就会心意颠倒,产生妄想,不管遇到逆境还是顺境,都难以体会到快乐的情趣,这些都是不读书的后果。读书不但可以承继家声,还可以使人对我们心生敬重。翻看历代仕宦显赫之家,不管是隐退还是遭遇变故,其家声都依然甚盛,如果后代没有了读书之人,则家声便会陡然失去。

吾谓今日以后,尔子尔孙,皆后世也。

如想教育好子孙,首先要把邪正两途给他们讲明白,使之在出发前能够立定脚跟,找准方向,这样才会做起事来有把握。现在的父兄,只想使身世荣耀,却不思保养心性。或是迷恋于声色货利,或是趋附于权焰威宠,这不但上辱祖考,还下毒儿孙,真是危害无穷呀!

要知后世果,今生作者是,

子弟有才,制其爱毋弛其诲,故不以骄败;

吾谓昨日以前,尔祖尔父,皆前世也;

子弟不肖,严其诲毋薄其爱,故不以怨离。

要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

※译文

我们所享受的幸福生活,都是由祖上一代代人创造积累的阴德,祖辈所付出的艰辛与磨难,是我们后人无法体会的,所以只有继承祖宗之志,弘扬家道之遗风,才能告慰祖宗灵位。子孙后代的幸福同样也离不开我们的积累,如想让后辈生活美满,我们不能只知享受祖上的遗德,还要多为后人谋富贵。

子弟有才能要克制溺爱,同时还不能放松对他们的教导,以免他们因骄傲而失败;子弟不成材要严加教诲,但也不能减少对他们的爱,以使他们不会因怨恨而远离。

※评注

※评注

祖宗留下的恩泽在哪里呢?我们现在享受的就是,所以应当体念当初祖宗积德的艰难;子孙享受的福泽在哪里呢?我们遗留下来的就是,所以要想方设法保持长久。

教导贫贱之家的儿女,还可以稍微宽松一些,如果是富贵之家的子弟,就需要严厉一些。因为娇贵之人多养成了颐指气使的恶习,如果没有严父贤师的共同勉励管束,将来必定难成大器。教育富贵之家子弟,要让他知晓贫贱的意味。看看自古以来的圣贤,哪一位不是从贫贱中来呢?在贫贱中才会想到自立,自立之后,才能成就百事。

※译文

子弟愚顽无志,如果管教过于严厉,很可能会使其自暴自弃,甘于下流。在适当的时机给予鼓励,才能使其振作起来。为官从政者在为百姓做主时,定要赏罚分明,只有奖励与督责并用,仁政与法治结合,才能达到齐家治天下的目的。

问子孙之福,吾贻者是,要思倾覆之易。

雨泽过润,万物之灾也;

问祖宗之泽,吾享者是,当念积累之难;

恩宠过礼,臣妾之灾也;

世上那些登临高位之人,自以为多读些书,而后能学以致用便可拥有一切。其实不然,虽有才智和权势,但恣意傲慢,无所忌讳,不知积善行德,家道就不能保持长久。一点一滴的福分也都是从祖父殷勤处得来,如果不知道积累德行,继承发扬祖上恩泽,兴盛的家道又岂能保持长久?

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

※评注

※译文

现在的福气是祖宗遗留下来的,不能不珍惜;将来的福气是留给子孙的,不能不培植。现在的福分就好像在点灯,随着燃烧将会消耗殆尽;将来的福分就如同添加灯油,越多越明亮。

雨水过多是万物的灾害;恩宠泛滥超过礼节,是大臣婢妾的灾祸;情爱多于仁义,是子孙后代的灾难。

※译文

※评注

将来之福如添油,愈添则愈明。

对儿女过于溺爱,就会伤及他们的身体;对儿女过于姑息迁就,就容易导致他们伤风败俗。严师出高徒,看古人教导后辈,无一不是从严厉做起的。今人教子,却是处处疏忽宽纵,不太留心,从而使儿女德行败坏。等省悟时,才知道禁止已不可能,诛之又不忍心,真是进退两难、追悔莫及。

现在之福如点灯,随点则随竭;

安详恭敬,是教小儿第一法;

将来之福,贻于子孙者,不可不培。

公正严明,是做家长第一法。

现在之福,积自祖宗者,不可不惜;

※译文

用心计,耍手段要在大的前提下实行,那就是不违背天理和人伦道德,否则必会遭到上天的惩罚和世人的声讨。身为父兄,教育子弟要言传身教,以身作训。所谓有其父必有其子,如果父兄不能起到表率作用,在为人处事方面不守章法,也必会使子弟沾染上不良风气。

安然祥和、恭敬慈爱是教育孩子的首要方法;公平正直、严肃分明是做家长的第一准则。

※评注

※评注

用心不能够违背天地之理义,言谈举止要给儿孙留个好榜样。

看子弟能否成才,不必只观其才华是否有过人之处,关键还要看其有没有谦虚谨慎的作风和奋发向上的精神。教人成才,就像用刀切物一样,本应公平对待,使其长短相当,但在面对自己的子弟时,大都显得情多而义少,易私而不易公。如果人人都按自己的想法去做事,天下就没有成才之人了。唯有刚正之人,才能不以私恩失其正理,所以古人以父母为严君,使家法显得威严。

※译文

人一心先无主宰,如何整理得一身正当?

心术不可得罪于天地,言行要留好样与儿孙。

人一身先无规矩,如何调剂得一家肃穆?

兄弟间的手足之情无法割舍,以亲情为基础的兄弟如能和睦相处,只要团结起来,多大的困难也能克服。如果兄弟不睦,甚至手足相残,必会使家道败落。子孙后代都能行孝悌之举,孝敬父母,关爱兄弟姐妹,这便是对祖上最大的慰藉和回报。

融得性情上偏私,便是大学问;

※评注

消得家庭中嫌隙,便是大经纶。

兄弟和睦相处,便会自得其乐;子孙贤孝,还有其他的要求吗?

※译文

※译文

人心中没有主宰,又怎能够使自己本行端正呢?人的言行如果没有规矩,又怎能把家治理得严肃庄重呢?能消灭性情上的狭隘,便是大学问;能够消除家庭中的嫌隙,也是治家的大学问。

子孙贤,此外何求?

※评注

兄弟和,其中自乐;

没有规矩,无以成方圆。一家之中,老幼子女,如果没有一个规矩礼法,是无法治家的,即使眼前一时兴旺,但衰败的景象早晚会来到。父子、兄弟、夫妇,家中只有这三亲,如果一处有乖张之气,就会影响全家人。自古以来的人伦变化、国势兴衰,无一不与规矩的把握有关。

剜割也好,调配也罢,都有不当之处。古人多认为妇人之见过于短浅,丈夫才有远识,因为他们是平日素明义理之人,所以古时少有一家之主为女性的,她们的责任也只局限在操持家务这一方面。明朝郑濂就曾对明太祖朱元璋说过如下一言:“治家之道,惟不听妇人言而已。”这也印证了在中国封建社会中女性低下的地位。

遇朋友交游之失,宜剀切,不宜游移;

※评注

处家庭骨肉之变,宜委曲,不宜激烈。

兄弟好比是一块肉,妻子好比一把刀或一根锥,任其剜割;兄弟好比一锅汤,妻子好比是调味品,随意调配。

※译文

※译文

看到朋友有过失,应切实地指出来,不要犹豫不决;遭到家庭的变故,应当委婉平和地处理,不要过于激烈。

兄弟一釜羹,妇人是盐梅。

※评注

兄弟一块肉,妇人是刀锥;

知己好友可谓亲密无间,无话不谈,相互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如果一方有过失,另一方必会直言不讳地指出错误,帮助其纠正改进。碍于情面而包庇纵容的朋友,必定得不到真挚的友情。家庭成员间有了矛盾或隔阂,不要轻易动怒,最好以委曲来求取圆满。古代的大舜、闵子之所以能够成为孝子,就是因为他们在艰难的困境中能够委曲求全。

志石墓碑,不在禁例。树碑一通,不必过于高大,只要所葬之人生前是可亲可敬之人。碑面上不一定具有显赫的记录,只要所葬之人生前安守本分。

未有和气萃焉,而家不吉昌者;

※评注

未有戾气结焉,而家不衰败者。

君子应在祭日终身服丧,坟墓是君子延续宗族的依靠。

※译文

※译文

从来没有因家庭气氛和睦而家道不昌盛的;从来没有因家庭暴戾之气聚集而使家道不衰败的。

邱墓是也。

※评注

君子有百世之养,

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义妇顺,能够拥有如此和气的家庭是最难的。先哲云:来到某人家中,如听到老人的感慨声、子弟的骄纵声、妇女的诟谇声、幼子的娇宠声、奴仆的哗笑声、婢媪的惨切声,但主人却昏昏沉沉,显得兴奋不已,就像梦中呓语一般,这样的家庭必定不能保持兴旺。有的家庭狭窄简陋,但光洁可爱;供具粗浅,但朴素可观。主人举止厚道,子弟彬彬有礼,桌案摆放好书,屋内有纺织之声,夙兴夜寐,不失常态,蔬食菜羹,各有来源。虽然此时门寒族薄,但兴盛之时可翘首以待了。

忌日是也;

人观庭户知勤惰,一出茶汤便见妻。父老奔驰无孝子,要知贤母看儿衣。走进他人家中,从以上几个侧面便可反映出庭中之事。

君子有终身之丧,

闺门之内,不出戏言,则刑于之化行矣;

现代人的婚姻常常追求奢华,其实也不过是追求虚名而已,实际的好处又有哪些呢?道德比不上人家而追求衣饰的时尚,家道不能治理而竞相追求攀比,因此而败德蠹家、离间骨肉的不在少数。古人云:先有人而后有地,先有德而后有人。总想找风水宝地乞求阴德,岂不知积善的多少是福分的基础?那些富贵人家的坟地,如此奢华,但这些人家的后代往往又转变成了贫贱之人,所以说富贵是不能向天地乞求的,还是要靠自己的双手去创造。

房幄之中,不闻戏笑,则相敬之风着矣。

※评注

※译文

婚姻之事论钱财,毕竟丧失了夫妇之道;丧葬讲求祈福,毕竟断了父子之间的恩情。

在家门之内不说轻薄之话,夫妻关系就会和睦;房屋之中听不到调笑,相敬如宾的家风就会随之形成。

※译文

※评注

葬而求福,究也父子之恩绝。

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亲情是博大的,友情是真挚的,而夫妻之情是纤细柔腻的,也是回味无穷的。夫唱妇随,共抗磨难,共享幸福,这才是最恩爱的夫妻。如果夫妻间整天怒目而视,找不到共同话语相互倾诉心中苦闷,又怎能执子之手,白头偕老?

婚而论财,究也夫妇之道丧;

人之于嫡室也,宜防其蔽子之过;

凡是父母生前想要完成但没有做到的事,子孙后代应该继续完成。如果有兄弟,有姊妹,必为父母临终前垂念之人,身为兄长就要照顾、关爱他们,以告慰父母在天亡灵。有叔伯,有宗族,都是祖上不能忘却之人,我们后辈应当体恤、周济他们,以使祖上泉下有知。有亲戚,有邻朋,都是祖上力求帮扶之人,我们应当给予援手,以无愧于祖上遗训。

人之于继室也,宜防其诬子之过。

※评注

※译文

父母想要做的事,我继续努力去做;父母所思念的人,我视为亲人厚待他。

对于结发妻子,应防止她庇护纵容子女的过失;对于继室的妻妾,应防止她们诬陷前室子女。

※译文

※评注

父母所重念者,我亲厚之。

母爱是人世间最伟大的,也正因如此,许多母亲把对儿女的爱变成了溺爱,甚至对子女的过失包庇纵容,从而使他们一步步滑向罪恶的深渊。关爱子女是必需的,但关爱中的教育更是必不可少的,在呵护下让子女健康茁壮地成长,光明正大地做人,才是父母之爱的正确表达。

父母所欲为者,我继述之;

仆虽能,不可使与内事;

孝敬双亲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孝敬是从上至下,从下至上的可以延续的美好行为。上一辈人身体力行,自然会为下一辈的子孙做好榜样;下一辈的子孙孝达顺服,上一辈的人则会怡寿天年。中华民族的美好传承,正是在这样不断地交接传扬棒的过程中得以延续的。

妻虽贤,不可使与外事。

※评注

※译文

孝敬不要怕辛苦,转眼间自己就身为人父人母了;做善事不要期待回报,回头间便看到了自己的儿孙。儿子孝顺不如引导媳妇孝顺,媳妇孝顺能够奉养双亲,公婆如能得到一个孝顺媳妇,胜过得到一个孝顺儿子;媳妇孝顺不如教导孙子孝顺,孙子能够使父母快乐,而祖父得到一个孝顺的孙子,便又增添了一辈孝子。

仆人即使再能干,也不能让他参与家庭内部的事;妻子再贤惠,也不能让她参与家中以外的事。

※译文

※评注

祖父得一孝孙,又增一辈孝子。

在封建制度下,居家以内外界限谨严为第一。外言不入于阃,内言不出于阃,这就是古代圣贤防微杜渐的地方。仆人虽然才能具备,但终究不是家庭中人,主人对其仍心存几分戒备。封建妇女的任务就是操持家务,她们多是一把持家的好手,但如其过问家外之事,就会被认为不贤不惠。哪怕是国家的嫔妃,也是不能干预政事的。

妇之孝,不如导孙以为孝,孙能娱亲者也,

如仆得罪于我者尚可恕,得罪于人者不可恕;

公姑得一孝妇,胜如得一孝子;

子孙得罪于人者尚可恕,得罪于天者不可恕。

子之孝,不如率妇以为孝,妇能养亲者也,

※译文

孝莫辞劳,转眼便为人父母;善因望报,回头但看尔儿孙。

我的奴仆得罪了我尚且可以宽恕,但要是得罪了外人就不能宽恕了;子孙得罪了外人还可以宽恕,如果违背了天理就不能容忍了。

身为一国之君,首先要有天地的博爱胸怀,不但要爱民如子,还要关心江山社稷、国事兴衰。身为儿女,如能以父母待己之心去待人,则天下必会大同如一,没有任何偏私之处。臣民以国家大事为重,奴仆以主人之事为重,万众一心,齐心协力,天下还有什幺困难不能被征服的呢?

※评注

※评注

驾驭仆人就如同行军打仗,法律要严,情意也要恰当。如果家人惹了事端,要酌情处理,对内有错,看在主仆情面上应给予宽容,如是对外有失,应严加管束。对待子女的过失,亲情更为可贵,小的过错可以原谅,如果做出了违背天理的大逆不道之事,也定要严惩不贷。

作为君主,就应以天地之心为己心,作为子女,就应以父母之心为己心,如此天下就没有不一致的心了。臣子要以朝廷之事为大事,奴仆要以主人之事为大事,这样天下就没不成功之事了。

奴之不祥,莫大于传主人之谤语;

※译文

主之不祥,莫大于行仆婢之谮语。

天下无不一之事矣。

※译文

奴仆以家主之事为事,

奴仆品德不好,莫过于向别人传扬对主人的诽谤之言;主人的品性不善,没有什幺比得上按奴仆的谣言行事了。

臣工以国家之事为事,

※评注

天下无不一之心矣。

家人之间的矛盾,有不少是因为仆人的谣言导致的,他们有的是为了取悦主人,有的是为了个人私利。但是,一些不明事理的妇人竟然还帮腔助势,使家中闹得乌烟瘴气、人心惶惶。更严重的是,一些糊涂主人偏听偏信,宠信有小人之心的奴仆,致使家人不和,相互钩心斗角。奸臣之言都可以蛊惑君王以致弄得个国破家亡的结局,就更不要说恶奴去破坏一个小小的家庭了。

人子以父母之心为心,

治家,严家乃和;

人君以天地之心为心,

居乡恕,乡乃睦。

父母的爱子之心最纯正真实,虽然儿女无法用言语尽情表达,但心灵的感受却永生难忘。祖宗之心为的是传承家业,使后辈和睦相处。天地之心尽显博爱胸怀,世间的自然万物皆为子女,天地不会偏袒谁,也不会疏远谁,而是公正无私地对待一切。

治家忌宽,而尤忌严;

※评注

居家忌奢,而尤忌啬。

以父母的爱子之心作为自己的心,天下便没有不可以结交的兄弟。以祖宗之心作为自己的心,天下便没有不和睦的族人。以天地之心作为自己的本心,天下便没有不值得去关爱的百姓和事物。

※译文

※译文

治家严谨,家庭才能和睦;居家能够宽以待人,乡邻才能和睦。治家忌讳过于宽松,更忌讳过于严厉;持家忌讳过于奢侈,更忌讳过于吝啬。

天下无不爱之民物。

※评注

以天地之心为心,

治家要严,待人要宽。在亲情上,对家人的严厉可以使他们更容易接受,而在非亲非故的关系上,对他人的宽容更容易赢得尊重与支持。治家贵严是根本,但也不能过分严厉,留有回旋的余地,才有峰回路转的时机。持家要以节俭为本,但也不能过于吝啬,吝啬会慢慢将自己的退路堵死,如果走上了绝路就会进退两难。

天下无不和之族人。

无正经人交接,其人必是奸邪;

以祖宗之心为心,

无穷亲友往来,其家必然势利。

天下无不友之兄弟。

※译文

以父母之心为心,

没有正经人愿与之交往,这样的人必定是个奸佞之辈;没有贫穷的亲友与之来往,这样的人必定是个势利小人。

可怜天下父母心,无论父母的言行多幺不合情理,但其用心绝对是为了使自己的儿女生活得幸福。只不过有时他们急于求成,导致了一些失误。“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兄弟之情如手足,相互之间无须用过多言语来表达,那份亲情只是流淌在血液中,常人不知,但彼此都明白。

※评注

※评注

所谓的正经人,乃是笃实不欺的君子。但在世俗人的眼里,这样的君子与众人没有什幺区别。那些不与正人君子交往的人,与之来往的必定是些庸俗之辈或市井小人。寻常的亲友故人,不可能是些名门望族,不管是贫穷,还是富贵,最好都能以礼相待,且不可有分别之见,有嫌贫爱富的想法。

天下没有不正确的父母,世间最难得的是兄弟之情。

日光照天,群物皆作,人灵于物,寐而不觉,

※译文

是谓天起人不起,必为天神所谴。

天下无不是的父母,世间最难得者兄弟。

如君上临朝,臣下高卧失误,不免罚责;

勤俭是养生治家的基础,这不仅是一种美德,也是所有家庭成员理应遵守的规范。四体不勤则收获薄寡,奢靡妄废则无以厚积丰家。所以,我们在人生道路上要克服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的诱惑,洁身自好,做一个克勤克俭的人。无论是持家、经营企业,还是治理国家,学会理财是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因为事业的成功仅靠良好的人际关系、先进的管理方法和熟练的业务能力是不够的,理财是其中的基础环节,如果我们想过上幸福的生活,就必须多学点理财的知识。

夜漏三更,群物皆息,人灵于物,烟酒沉溺,

※评注

是谓地眠人不眠,必为地祗所诃,

勤俭是治家的根本。忠孝是齐家的根本。谨慎是保家的根本。读诗书是兴家的根本。积善是传家的根本。

如家主欲睡,仆婢喧闹不休,定遭鞭笞。

※译文

※译文

积善,传家之本。

阳光普照,万物焕发生机,人为万物之灵,如果睡到天明还不醒,这就是天起人不起,必会遭受上天的谴责,就像国君上早朝,臣子却迟到误事一样,必要受到惩罚;三更半夜,万物沉寂,如果还沉迷于酒色财气中,这就是地眠人不眠,必要受到土地神的责骂,就像家中的主人要睡觉,但仆人却还吵吵闹闹一般,必会遭到主人的鞭打。

谨慎,保家之本。诗书,起家之本。

※评注

勤俭,治家之本。忠孝,齐家之本。

夙兴夜寝,这是自然常理,俾昼作夜,就违背了自然规律。黎明即起,开始一天的辛勤劳作,因为这是最清明的时刻,办起事来也游刃有余。如果酣睡不起,就会昏聩懒惰,致使家事废弛。想了解某人的家道是兴是衰,只要观其家人起卧的早晚就知道了。一些纨绔子弟,沉溺于嗜好欲望之中,每晚在灯红酒绿中度过,等到鸡鸣之时却又入寝了,这种违反天地规律和阴阳循环的行为,必会给自身带来不少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