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悟读书网 > 人文社科 > 格言联璧 > 敦品类

敦品类

欲做精金美玉的人品,定从烈火中锻来;

思立揭地掀天的事功,须向薄冰上履过。

※译文

想要修得精金美玉般的人品,一定要从烈火中锻造得来;想要成就惊天动地的伟业,一定要如履薄冰般地行事。

※评注

没有春的耕耘,就没有秋的收获;没有冬的孕育,就没有春的复苏。一个人要想铸就金玉般的完美性情,就要经得起烈火的考验,正所谓真金不怕火炼,经烈火考验之后,才能证明我们的品德是高是低。同样的道理,想要成就丰功伟绩,有志向却无行动,这无异于空中楼阁,永远不能实现,只有付诸行动,脚踏实地去做,才会使理想成为现实。

人以品为重,若有一点卑污之心,便非顶天立地汉子;

品以行为主,若有一件愧怍之事,即非泰山北斗品格。

※译文

人要以品行为重,如果有一点卑贱污秽的心思,便不能称之为顶天立地的大丈夫。品德要以实行为主,如果有一件愧对良心的事,就不能铸就泰山北斗般的高尚品格。

※评注

一着不慎,满盘皆输。人生中有许多事常常因为一个微不足道的细节或是小的疏忽,就破坏了事情的整个进程。人到晚年,或是马上就要离开官场生涯了,本以为可以成就一世英名,没想到会因此刻的一时糊涂而以权谋私,从而使一生的功名毁于一旦,岂不可悲?

人争求荣,就其求之之时,已极人间之辱;

人争恃宠,就其恃之之时,已极人间之贱。

※译文

世人都争相追求荣华富贵,就在他追求之时,已经受尽了人间的许多耻辱。世人都争相追求宠爱与敬仰,但在他们得到宠爱与敬仰时,已经沦落成了世间的卑贱之人。

※评注

世上人都知道趋炎附势,攀附权贵,追求的只是个人利益,从不过问自己的行为是好是坏。等到事情大白天下后,却使声名,甚至自己的性命都搭了进去,真是可怜呀!即使幸运地逃脱了,也只能是遗臭万年。行事不辨善恶,看不破人情,只知奔走妄行,即使得到了想要的,但等省悟后才明白,在追逐的过程中我们失去了更多。

丈夫之高华,只在于道德气节;

鄙夫之炫耀,但求诸服饰起居。

※译文

大丈夫的高贵品德,重在自己的功名气节;平庸的世俗之人炫耀自夸,表现的只是衣食住行的华美。

※评注

人比人得亡,货比货得扔。但比较又分高尚的比与庸俗的比,圣贤君子与人比的是品德才能,他们通过比较来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庸俗小人比的是华美的衣食住所和钱财名位,虽然让人的外在感官享受颇多,但因内在的无知和品德低下,最终也只能碌碌无为、行尸走肉般地过其一生。

阿谀取容,男子耻为妾妇之道;

本真不凿,大人不失赤子之心。

※译文

阿谀奉承以取悦他人,男子汉是耻于做这种妇人之事的;真正的大丈夫是不失纯真善良的赤子之心的。

※评注

宁愿为小人所妒忌诋毁,也不愿为小人所奉承取悦;宁肯为君子所责备,也不愿让君子包容自己。地位尊贵而别人奉承自己,其实他们奉承的是我们的权势与财富;我贫贱而受人欺侮,他们欺侮的是我们贫穷低贱。他们原本奉承的就不是我,我又有什幺值得高兴的呢?所以说,夸大其辞的奉承话是听不得的,真正的君子对奉承话敬而远之,更不会向他人献媚以歪曲自己的志向。

君子之事上也,必忠以敬,其接下也,必谦以和。

小人之事上也,必谄以媚;其待下也,必傲以忽。

※译文

君子对待比自己强的人忠心而恭敬,对待不如自己的人谦虚而和气。小人对待比自己强的人溜须拍马,对待不如自己的人傲慢又轻视。

※评注

对于强于自己的人,有君子之风的人怀着敬仰的心情向其学习,而小人则是谄媚阿谀或是嫉妒诽谤;对于不如自己的人,有君子之风的人会谦逊而温和地给予教导,而小人则是摆出一副趾高气扬的姿态,在人前卖弄显耀,自觉很威风,其实在智者眼中却显得那幺无知可笑。

立朝不是好舍人,自居家不是好处士;

平素不是好处士,由小时不是好学生。

※译文

在朝廷中不能做个好官员,在乡里也不会是个品德高尚的人;日常生活中没有好的德行,小时候定不会是个好学生。

※评注

了解一个人可由小到大,也可由粗到细。如果一个人在朝中不能清正为官,而是仗势凌人,鱼肉百姓,这样的人在乡里一定不会拥有什幺好名声。才能学问是道德修养高低的基础,如果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肆意妄为,危害一方,就可推断此人小时候绝不会是个遵守纪律的好学生。

做秀才如处子,要怕人;

既入仕如媳妇,要养人;

归林下如阿婆,要教人。

※译文

读书求知的人要像闺门不出的小姐一样谨慎待人;为官从政要像媳妇爱子女一样爱护百姓;归隐山林要像慈祥的老太婆一样身负育人的重担。

※评注

在家如能行善积德,便可以感化乡里,风行郡县,感化扶正无数后人,可说比士人强上百倍。所以圣贤君子倡导发扬善行,主持风俗。如果个人只知正身率物,恬静自守,那就比不上圣贤之人了。为官从政要为百姓做主谋福利,如果得势后便横行乡里,恃强凌弱,必会招致百姓的怨恨与反对,最终将身败名裂。士大夫喜欢听风俗不好的言论,这样他们便可宣扬自己所坚持的风俗,归隐山林、与世隔绝的那些隐逸高人就属此类,他们讲风俗时从自己身上说起,认为自己便是纠正世风日下的最好人选。

贫贱时,眼中不着富贵,他日得志必不骄;

富贵时,意中不忘贫贱,一旦退休必不怨。

※译文

贫穷低贱的时候能够不把富贵放在眼里,他日得志后必定不会骄横自满;富贵的时候心中不忘贫贱时的境遇,一旦退休后必定没有怨言。

※评注

身处贫困中的人,虽然渴望富贵,但他们并不会为了过上幸福的生活而向他人摇尾乞怜,不顾自己的尊严与荣辱。如果有朝一日,这样的人拥有了富贵,也定不会忘记曾经所经历的苦难,对有恩于自己的人,必会以博爱的胸怀与他们分享富贵。哪怕富贵来去匆匆,他们也心满意足了,因为他们在乎的不是天长地久,而是曾经拥有。

贵人之前莫言贱,彼将谓我求其荐;

富人之前莫言贫,彼将谓我求其怜。

※译文

在高贵之人面前不要说自己地位卑贱,否则他会认为我们在求他举荐;在富有之人面前不要说自己贫穷,否则他会说我们在乞求他们的可怜。

※评注

有权势有地位的人,对不如自己的人多会有一种瞧不起的感觉。每当那些地位低下、生活贫穷的人出现在其面前时,便以为是来寻求帮助的,于是经常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正因如此,才无意中伤害了不少仁人志士的感情,错怪了他们。所以,在无意寻求帮助的时候,还是少与那些富贵之人来往,即使对方不是那种仗势欺人的人,别人也多会这幺认为。

小人专望人恩,受过辄忘。

君子不轻受人恩,受则必报。

※译文

小人专门希望得到他人的恩惠,得到后便忘得一干二净。君子不轻易接受他人的恩惠,得到后必会报答。

※评注

小人多有着唯利是图、贪得无厌的本性,对于他人的恩惠,不管是卑躬屈膝,还是耍阴谋手段,都想极力获得。因为他们的目的只是为了个人私利,当满足自己的需要后便会过河拆桥、卸磨杀驴,把有恩于自己的人抛到脑后。君子则正好相反,对于他人的恩惠一般不轻易接受,因为他们明白受人之恩定当涌泉相报的道理。他们受他人之恩就等于欠下了一份人情,如不报答便会寝食难安。

处众以和,贵有强毅不可夺之力;

持己以正,贵有圆通不固执之权。

※译文

与众人相处要以和为贵,关键在于有坚定不移的意志力;对待自己要公正严明,贵在有灵活处事、变通不拘泥的能力。

※评注

外柔内刚,与他人交往能够以和为贵,就会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身处世俗中而不流于时弊,洁身自好而不被外物所扰,此皆君子坚毅性情的表现。处事最忌墨守成规、照抄照搬,如果不懂得变通掌握,灵活运用解决问题的方法,就会被传统束缚手脚,难有创新意识和大胆的作为。

使人有面前之誉,不若使人无背后之毁;

使人有乍处之欢,不若使人无久处之厌。

※译文

在他人面前求得赞誉,不如让别人在背后不说我们的坏话;与人相处能使人获得短暂快乐,不如在与人相处长久时不使对方心生厌恶之情。

※评注

乍变不为小人所悦,久习不为君子所厌,如此才能体现一个人的真正品质。为了博得他人的赞美而曲意奉承,不如自己谨守操行,不让他人抓住我们违背道德的把柄。与其寻求精神或肉体上的一时快乐,不如在与众人相处时保持长久而和谐的人际关系。

媚若九尾狐,巧如百舌鸟,哀哉羞此七尺之躯;

暴同三足虎,毒比两头蛇,惜乎坏尔方寸之地。

※译文

献媚如同九尾狐,会说话如同百舌鸟,可悲呀!竟这样让七尺之躯蒙受耻辱。残暴如同凶恶的老虎,残毒如同两头蛇,可惜呀!人们的良心变坏了。

※评注

对一个身处领导地位的人来说,最大的危险之一就是他的属下都是一些唯唯诺诺的庸人。精明的领导人需要他周围有一批敢于发表不同意见的人。他必须善于洞察那些卑躬屈膝、专事奉承的人。要明白哪些人是在为自己真心实意地出谋划策,哪些人是在为个人利益而围着自己溜须拍马。如果忠奸不辨、好坏不分的话,必会有听进谗言而做出错误决定的时候。

到处伛偻,笑伊首何仇于天?何亲于地?

终朝筹算,问尔心何轻于命,何重于财?

※译文

到处卑躬屈膝地生活,可笑的是,你的头为什幺于天有仇、与地有恩而抬不起来呢?整天玩弄阴谋手段,扪心自问,为什幺会如此轻视生命而看重钱财呢?

※评注

生前枉费心千万,死后空持手一双。许多人都是在生命的弥留之际才看透生命真谛的。钱财乃是身外物,纵使一生积上千百万,身死之后也是分文带不走的。如能早日看透这些,我们便会让身心少受一些世事的磨难与煎熬,多享受一些生活的快乐与温馨。

富儿因求宦倾赀,污吏以黩货失职。

※译文

富家子弟常常因为谋求官位而倾家荡产,贪官污吏常常因为贪财失职而身败名裂。

※评注

开始的时候总嫌自己贫困无助,于是便极力追逐,虽然白手起家,振兴了家业,但最后又因为无厌的索取而丧失了一切。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自己那颗难以满足的贪心。只知得寸进尺,不懂适可而止,早晚有一天会赔了夫人又折兵。

亲兄弟折箸,璧合翻作瓜分;

士大夫爱钱,书香化为铜臭。

※译文

亲兄弟不和,家产就会被瓜分;士大夫追逐钱财,就会使书香味变成铜臭味。

※评注

“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兄弟不和,小则瓜分家产,形同陌路,大则兵戎相见,家破人亡。只有兄弟齐心协力,才能使家道兴盛,共创一番事业。“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口中粟。”才能学问都要在读书求知中得来,如果醉心于钱财利禄,丢弃书本的化育,即使偶有所得,也不能保持长久。

士大夫当为子孙造福,不当为子孙求福。

谨家规、崇俭朴、教耕读、积阴德,此造福也。

广田宅、结姻援、争什一、鬻功名,此求福也。

造福者澹而长,求福者浓而短。

※译文

士大夫应当为子孙造福,不应当为子孙求福。严谨家风家规,崇尚节约俭朴,教育耕田读书,广积阴德,这就是造福。广置田地宅院,暗中拉拢关系,争名夺利,买卖功名,这就是求福。造福可以使子孙平淡而长久,求福则使子孙疲惫又短暂。

※评注

为子孙后代广积田产与钱财,而不教子孙勤习德业,如何使家业保持长久?子孙后代总有坐吃山空的一天。唯有教子孙持家之法,比如勤俭节约、行善积德,才能使家业长盛不衰。这就如腰缠万贯不如一技在手的道理一样,只用不得,终将一无所有,一技在手则可即用即得。

士大夫当为此生惜名,不当为此生市名。

敦诗书,尚气节,慎取与,谨威仪,此惜名也。

竞标榜,邀权贵,务矫激,习模棱,此市名也。

惜名者静而休,市名者躁而拙。

士大夫当为一家用财,不当为一家伤财。

济宗党,广束修,救荒歉,助义举,此用财也。

靡苑囿,教歌舞,奢燕会,聚宝玩,此伤财也。

用财者,损而盈,伤财者,满而覆。

※译文

士大夫当珍惜自己一生的名誉,此生不该沽名钓誉。研读诗书,推崇气节,谨慎取舍,严肃威仪,这就是珍惜名誉。标新立异,攀龙附凤,公众场合哗众取宠,习惯于模棱两可、是非不分,这就是购买名誉。珍惜名誉的人清静无为,追逐名利的人浮躁笨拙。士大夫应正当使用自己的钱财,而不是随意地浪费。

救济乡邻,宣扬教育,赈济灾荒,扶助义举,这才是正当的用财。广置田产园艺,沉迷歌舞,积聚珍宝,这就是浪费钱财。正当用钱的人花了钱但收益颇丰,浪费钱财的人虽然花费了很多,但终将一无所有。

※评注

士大夫惜节爱惜名誉,不做损害自己名誉、毁坏自己人格的事情。而是研读诗书,谨慎取舍,言行一致,威严而又庄重;他们善用钱财来救世济俗,广结良缘而不敛财积富,纵财而专为满足个人欲望。延伸到现今来看,一个正直的人会谨言慎行,爱惜自己的声名却不做沽名钓誉之事;他勤劳节俭,节制欲望却肯于舍弃财物来有益他人,有助社会,士大夫之风犹存。

士大夫当为天下养身,不当为天下惜身。

省嗜欲,减思虑,戒忿怒,节饮食,此养身也。

规利害,避劳怨,营窟宅,守妻子,此惜身也。

养身者,啬而大;惜身者,膻而细。

※译文

士大夫应为担当天下大任而修养身心,不应只是为了个人私利而珍惜身心。除去嗜好欲望,减少思虑,戒掉愤怒成怨恨,节制饮食,这就是修身养性。规避利害仇怨,营造住宅房舍,守在妻儿身边,这便是因私利惜身。善于修养身心的人,不胡乱花费但又显大方;不懂惜身的人则既庸俗又琐碎。

※评注

爱惜身体的同时也要注重有所作为,有些人表面上也好似在修养身心,但在无意中却将自己置身于无用的境地。原因就是他们只在个人利益的圈子里旋转,而忽略了公众的利益,甚至损公肥私,侵害公众的利益,这样的人对社会有害无益。只局限于自己的天地中,容易使人迷失本性、不辨是非,做事独断专行,很难集思众议。只有冲破牢笼、思齐内省,明白何事当为、何事当禁,才可被称为有益于社会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