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悟读书网 > 人文社科 > 复杂世界的明白人 > 曾经人才流失严重的我们是如何赶上的

曾经人才流失严重的我们是如何赶上的

国外,尤其是北美,有个明显的特点,就是人少,所以你在国内钓鱼经常什么都钓不到,到了那边一挥竿就能钓到,说不定还沾沾自喜觉得自己有这方面的天赋,实际上是因为那边人少鱼多。

这几年国内互联网大爆发,一些高智商的华人在海外模仿国内做“野生app”,比如“野生滴滴”“野生饿了么”,其中有些人做成了,发展得还不错,其他人就发展得相对一般了。

但换个视角,人少也会变成这些地方的明显缺点。比如,因为人少,有些生意就没法做,这也就进一步限制了发财之路。如果大家跟我一样经常跑海外,就能看到,美国和加拿大以及欧洲那边,华人女性当超市和商场售货员的非常多。男性在发达国家做生意的话,基本上集中在中餐馆、超市、施工队,后来使得这些行业的竞争都加剧了。

我发现,在20世纪90年代到2010年左右,卖掉房子移民国外的那批人,发展得特别好的非常少,大部分是开出租车,开个超市。发展得稍微好点的,组织个施工队,或者做家庭医生(台湾同胞多一些)、移民中介、房地产经纪人(主要服务对象是华人),反正海外华人多,需要大量的人相互服务。

我听到的最残酷的一句话是:这些移民国外的人在国内的时候买东西消费都是不看价格的,去了那边多多少少都抠抠搜搜的。那边赚钱通道少,迟早坐吃山空,所以大家都得悠着点。

事情正在起变化

在这个过程中通过留学出去的人,经常是读完博士定居美国的,发展得基本都不错。这些人本来就是我国的精英阶层,他们在哪儿都不会太差,但是爬上去的也非常少,有玻璃天花板一说。这些人混到中层的比较多,混到上层的非常少,职业生涯经常是一眼望到头的。

大概在2008年之后,中国的形势慢慢好起来了,这几年开始布局未来,从2017年全球R&D(1)经费投入来看,我国和美国在科技方面的投资马上就要持平了。这也是这几年越来越多的博士在美国学完后选择回国发展的原因。

在2010年之前,出国的人绝大部分还是希望留在国外的,回国的往往是没办法留在国外的。

中国如今在商业和政治层面并不比西方弱,但在科技方面还稍逊一筹,主要也是因为中国之前主要的问题不是创新,而是先追赶。比如你得先吃饱,然后谋求富裕,等钱充足了,再搞点别的,争取领先什么的。

我有一年去法国,认识了一个女生,2000年左右北大中文系毕业,后来去法国留学,当时宁愿待在法国卖香水都不回国,这个工作月薪大概是3000欧元,购买力相当于六七千元人民币(不能直接用汇率换算)。

在过去几十年里,中国培养了巨大的人才库,毕业后到市场上搏杀,自然会进化出新一批的顶级人才。说起人才,大家第一反应是科学家,这个理解就狭隘了,相比较科学家,更重要的是企业家和政治家,如果技术不能转变成市场需要的东西,往往一文不值。

倒也不是要对别人的选择说三道四,不过同行的几个年轻人都说如果留在法国,必须比国内的收入高得多得多才行,比如他们在国内有两万元的月薪,在法国得一万欧元以上才行(法国月薪达到一万欧元绝对属于非常高的高薪了),以弥补离开家的痛苦。

从某种程度上讲,我国当初顶着巨大的财政压力采纳了德国模式,也为后来的一切打下了基础,中国年轻人的识字率和科学素养在全世界范围内算高的。

在2010年之后,留学生内部出现了很大的分歧,分出来了“回国党”,他们是坚定要回来的,出去就是为了回来,出去的目的就是学习,将来要回国上班,而且这部分人越来越多。根据我国教育部公布的2018年我国留学人员情况统计,相比2017年,我国留学归国人数增加了3.85万人,增长了8%。

德国模式对世界影响极大,东亚国家基本上都采取德国模式。这种模式最大的好处就是,如果人口基数大,能选拔出海量的优秀人才,而且源源不断。

更重要的是,国内慢慢地有了承接他们的条件。我以前认识一个美国的生物博士,他跟我说,他2004年毕业的时候国内没有一个能给他工作岗位的公司,只能去大学,不过那时候大学对这个专业也不是太重视,所以他就留在美国制药公司了。

很明显,德国模式适合改善社会整体土壤,是后发展国家的最爱。尤其适合工业国家,这类国家需要大量的有一定科学基础的人口。英国模式适合培养天才,领先国家比较喜欢。这也跟欧洲古代培养神父的模式有关,欧洲有些像我们的清朝,选几个脑子好的去学校抓学习,而不是大家一起学。

现在国内的研究条件慢慢开始变好,也有了更多的商业公司能接收这些研究型人才,研究经费也越来越充足,这个趋势非常明了,相信今后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才优先选择国内。

英国模式强调的是“释放”。也就是说,如果你是天才,你很快就会脱颖而出;如果是一般人,那就专注做自己,强调的是个性和自由。这种模式认为人生就像一栋摩天大楼,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位置。你也不用焦虑,做你自己就可以。这种模式可以让人少一些焦虑,多一些从容。

不过话又说回来,博士相关专业除了少数几个跟市场匹配外,也就是研究方向正好和公司利益相匹配,才会出现新闻里报道的花上百万元雇用一个博士去公司搞研发的情况。在一般情况下,博士们都得去大学之类的地方,以致现在很多领域的博士过剩。

德国模式强调的是每个人均等的受教育权,把所有人都强制送进学校,大家用同一套教材。这种模式的弊端就是成本特别高,因为既然国家要求每个人都同等接受教育,就对应要有巨大的教育支出。这种模式整体不太关注学生个性什么的,强调的是训练和选拔。有点像军队,每个人都得达到23分钟跑5千米的标准。一般后发展国家基本是采取这种模式。这种模式认为人生是场马拉松,你跑得快、耐力强,就可以脱颖而出。如果你耐力实在不行,那也跟着跑几圈,总比不跑强。

这也是现在越来越多的博士出去做科普相关的工作的原因。我跟某科普大V关系不错,经常开他玩笑,他以前就是中国科大少年班的“神童”,后来不再做科研工作,去做科普工作了。

全世界的教育体系分成德国模式和英国模式。

我们以前是追赶态势,所以对创新要求低一些。今后慢慢还是要往“引领创新”方向发展,创新不是以前那种一拍脑瓜灵机一动,而是持续地研发和不断做技术突破。

中国的人才选拔一直都是“海选”模式

我知道那几个知名的大公司,基本都在高薪雇博士们搞“预研”,也就是技术储备,今后估计越来越多的大公司会意识到这一点。只有大家都开始花钱去投入研发,对人才才会有需求,人才回国才有地方去,不然就算他们想回国也没地方去。

所以,即使优秀的人走了,只要组织还在前进就不怕,因为“前进”本身会塑造强人。在好的环境里,高手能持续涌现出来,而且是源源不断地涌现。

我国后续想持续发展,或许也只能走这条路,而且扩大研发还有个好处,就是增加高收入技术工人的数量。我们前文反复说过,有钱人的钱大部分都消费到海外或者在国内买资产了,只有年入十万元到三十万元这个阶层的人才能带动内需。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最近两年被各种“卡脖子”,长期看来可能不是坏事,至少打消了一部分人的幻想,从学界到企业界,今后都得有自力更生的决心和行动。

也就是说,“强人”本身是流动的,大学毕业那会儿你可能非常牛,但是毕业后多年从事低挑战、低强度的工作,大脑皮层慢慢固化。在所有的固化里,最可怕的其实是“大脑皮层”的固化,人慢慢开始变得保守,不再冒险,不再尝试任何可能性,否定认识范围之外的一切事物。在系统的稳定状态中,大家更容易找到自己的位置,尽量少去冒险,但是这个过程会消磨人的激情,锁住人的进取心,最终使人变得只在乎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也就是说,环境和个人是一种相互进化的关系,上升期的环境会塑造强人,而强人会推动环境进一步上升。

这七十多年来,我们就这么艰难地走过来了,有句话是这么说的:回头再看,所有的困难都是奖赏。也希望再过一些年,我们眼前的困难也都是奖赏。

反过来,最高端的人才去了稳定的环境,做螺丝钉性质的工作,很快就“螺丝钉化”了。早期去往海外的那些人才,基本都进入大公司这样的稳定环境中变成“螺丝钉”或者搞科研了。其实观察下现在的情况我们就能看出来,国内最优秀的毕业生往往也倾向于去大企业上班或者去科研机构,这些机构最容易把人练成螺丝钉。当然了,我在这里不是说不该去大企业,毕竟我自己现在也是在大企业里。我是说系统在上升期伤亡大,但是容易涌现英雄,这些英雄的初始条件比较差,但是环境把他们逼成了神。

大部分成功的团队都是在搏杀中前进。

事实上大家围观一下,大部分成功的团队都是在搏杀中前进、在残酷的竞争中成长的,经历变成经验,经验再变成策略和心智,反复迭代,普通人在这个过程中也能爆炸式地迅速成长,厉害的人会迭代式地成长得更快。

经历转化成经验,经验再变成策略和心智。

之前说过一件事,是我们公司的创始人说的。他说在他毕业那会儿,谁会想去一个初创的小公司啊,当时大家的梦想是去当公务员,当不上公务员,那就去国企当个正式职工,搞个铁饭碗。像他这种读了大学,最后进了个初创公司,给人的感觉就是大材小用了。不过这么多年过去了,当初进国企的那批人普遍也就那样,尽管整体比较稳定,但没有特别大的发展,而他们这些当初被认为是大材小用的人,反而在市场化大潮下干得风生水起。

反复迭代,普通人也能做到爆炸式成长。

人才是流动的

(1) R&D(Research And Development),指在科学技术领域,为增加知识总量,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去创造新的应用进行的系统的创造性的活动,包括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发展三类活动。国际上通常采用R&D活动的规模和强度指标反映一国的科技实力和核心竞争力。

这个问题已经困扰我很多年了。作为一个早熟的年轻人,十几年前第一次碰上这个问题的时候,有种深深的寒意,觉得这个国家不会好了。毕竟很多高端人才去了欧美,欧美只会越来越强,而我们缺乏人才,会不会一直被锁死在低位上?那时候这类问题根本无法想清楚,不过生活还得继续,不然还能怎样。如今十几年过去了,整体形势比我想象的要好得多,我也期待这篇文章能引发大家进一步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