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原则同样适用于家庭。不服从的后果带来惩罚,从而使人们学会服从。让人学会服从的基本要求是,破坏规则的后果会引起破坏规则者的不适。如果一个孩子因为把橄榄球扔进屋子并打碎了灯具而必须做出赔偿,下次他在扔球之前肯定会考虑考虑。
打破社会规范常常会带来不良后果——受到惩罚。然而,当今社会面临的问题之一是,近年来,对做错事的惩罚被漫长而繁琐的法律程序推延了或者最小化了。我相信这是造成过去25年来公民不法行为不断增长的原因。要有效地促使公民守法,就要有明确的、行之有效的惩罚措施。
后果应该与规则尽量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比方说,如果一个16岁的孩子超速驾车,他一周内将不得开车。如果再犯,也许两周内不得开车。很少有青少年能够忍受得了两周不开车的煎熬!
后果也不是促使人们遵守规则的唯一力量。出于审美原因,我一直不喜欢在两旁堆满罐子、袋子和瓶子的高速路上驾车。对美的欣赏促使我不乱扔糖纸。但是必须承认,那100美元的罚款是促使我这么做的原因之一。
能够在制订家规的时候和家人共同讨论和确定惩罚措施,是最理想不过的了。这样做的好处是孩子事先就知道后果,于是父母不必在孩子犯规之后仓促地决定应该怎么惩罚,还能达到一个更理想的效果。
有规则就有破坏规则后的相应后果。如果看到路边的提示牌子上写着“乱扔垃圾,罚款100美元”,我就会把糖纸塞到车子的脚垫下面。我可不想因为乱扔垃圾交给这个城市100美元。当然,惩罚措施不能使人人都遵守规则,高速公路边上成堆的垃圾就是证据。
规则需要强制执行
如果打破了规则……
一旦制订出了明确的规则和后果,父母就应该承担起责任,确保孩子的不良行为会得到相应的惩罚。想要努力培养出有责任心的孩子,父母面临的最普遍隐患就是前后不一致的惩罚。这一次宽容、放任孩子,下一次则因为同样的行为严惩他,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必然既不听话又粗鲁无礼。所以,孩子一旦违抗命令,就要马上承担后果。父母惩罚的时候一定要既有爱心,又态度坚决。
好的家规不是一成不变的。如果父母意识到某一规则有害而无益,就应该做出调整。我们家以前有一条规矩:吃饭的时候不准唱歌。这与我的原生家庭有关,但并不符合我自己的家对进餐时间应该做些什么的看法。我妻子是个音乐家,而我个人也很喜欢音乐,所以我们很快就决定废除这条规则,转而鼓励大家在吃饭时间想唱就唱——只要唱歌的人嘴里没有食物就可以。
提前定好不良行为的后果可以使父母不受当时情绪状态的控制。如果事先定下奖惩制度,接下来只要执行就可以了。这样有利于避免因为当时情绪冲动而冲着孩子发怒或者对其体罚。
规则可以改变
执行惩罚的时候,父母应该始终带着爱心,并且能够控制住情绪,不能冲孩子吼叫斥责,而是要对孩子的痛苦表现出深切的同情。要让孩子知道父母不得不惩罚他,对于惩罚他同样感到很难过。一个人不服从规定,就会有人受痛苦。孩子们正是从对别人的痛苦的理解中学会了服从的,而父母也正是通过始终如一的管教赢得了孩子的尊重。
父母一旦对某一规则达成协议,就应该将这条规则告诉全家人。未说出口的规则是不公平的规则。你不能指望孩子达到自己不知道的标准。父母有责任让孩子确切地知道规则的具体内容。当孩子稍微成熟一些的时候,还要让他们知道制订这些规则的原因。如果孩子觉得父母真的爱他们,他们通常会认同这些规则的价值。
在教孩子道歉方面,最重要的一点是:订立明确、有意义的规则和违反规则的后果,并在必要的时候公正且坚定地执行。这样可以让孩子认识到:“我要为我的言行负责;遵守规则,我就从中得益;违反规则,我就要承受后果。”它培养了一种是非观:事情有对错之分。做得对就会有好结果;做得不对就会有不良后果。正是这种是非观和道德观帮助孩子们认识到道歉的必要性。
父母希望孩子长大成人后有责任心,也知道他们必须从小就学习这点。因此,要求孩子整理自己的床铺或清理地板的规定其实是在教孩子负责任。那么懂礼貌呢?有趣的是,当今的公司主管需要雇用礼仪培训师和顾问,因为现在的员工在社交礼仪方面的表现实在粗鲁和不成熟。我认为,这可以追溯到家庭中礼仪教育的缺乏。如果父母认为“请”、“谢谢”这些言语要比“给我”、“讨厌”这些粗话好,那么家庭中就会有关于这些礼仪的规则。
道歉可以恢复友谊
以上这些因素是我们做父母的应该考虑的。回答这些问题有利于父母制订出对家庭有利的、健康的规则。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远离危险和伤害,不希望孩子在街上发生车祸,也不希望他们与毒品有染。父母希望把与自己的价值观一致的美好品格教给孩子们。他们应该懂得尊重别人的财物,因此,不许他们在后院里打棒球以免打碎邻居的窗户。他们应该学会照看自己的财物,因此,会规定他们到晚上要把自行车放到车库里。
教孩子学习道歉的第四步是使他们明白道歉对维持良好关系的必要性。当一个人的言行伤害了他人的时候,两人之间就出现了障碍。如果冒犯者不懂得道歉,这个障碍就会继续横亘在那里,会导致双方的关系破裂。伤人的言行把被冒犯者从自己身边推走,如果不道歉,他们会和冒犯者越来越疏远。无论是孩子、青少年或成年人,若认识不到这个现实,最终都会落得形单影只的下场。
·这条规则能够教会孩子讲文明、懂礼貌吗?
史蒂文正在妈妈的帮助下学习这一原则。一天下午,史蒂文走进房间,打开电视,懒洋洋地躺在地板上。“今天怎么回来得这么早啊?”他的妈妈莎伦问,“你们不是才开始在后院玩儿吗?”
·这条规则能够教孩子学会负责任吗?
“他们都回家了。”他回答。
·这条规则能够保护财物不遭破坏吗?
“为什么?现在才4点钟啊。”莎伦问道。
·这条规则能培养孩子诚实、勤奋、善良、乐于分享等等美好的品格吗?
“就是走了呗。”史蒂文说。
·这条规则能保护孩子远离危险或伤害吗?
妈妈感觉到肯定出了什么事,所以问儿子:“是因为发生了什么事,他们才早早回家的吗?”
在为孩子制订规则的时候,家长应该首先问自己这样的问题:“这条规则是否对孩子有好处?它会对孩子将来的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吗?”还可以问自己下面这些实用的问题:
“他们不想玩新的游戏,可那些旧游戏我都玩腻了。”
为何及如何制定规则
“那么你是怎么对他们说的呢?”
针对成年人的规矩更多。有些是自己给自己定的,如:“我一周要去健身3次,直到减掉9公斤体重为止。”有些是夫妻双方达成的共识,如:“我们要相互告知对方自己的日程安排。”另外一些规矩是政府定的。没有这种种规矩,生活将会一团糟。
“我说要是他们不想玩新游戏的话,就回去算了。”史蒂文说,“于是他们就回去了。没关系。反正我已经玩腻了,倒不如看电视的好。”
孩子要遵守的规则有数百条之多。有些是父母定的,有些是老师定的,还有一些是祖父母定的。但不管是谁定的,这些规则都是为了使孩子拥有一个健康的童年,并帮助他们长大后成为负责任的人。
莎伦知道儿子需要从中学习一个道理,但是她明智地认识到现在还不是给他上这一课的时候。于是她说:“我会在一个小时后把晚饭做好,你可以看一会儿电视,然后就去做作业。”走回厨房,莎伦琢磨着怎么让儿子明白这样的道理:如果他还想交朋友的话,就不能总是那么我行我素。这也是她离婚的一个原因:史蒂文的爸爸就总是我行我素。
教孩子道歉的第三步是帮助他们明白:生活中处处有规则。最重要的一条规则就是上述的黄金法则:想让别人怎么对待自己,自己就要怎么对待别人。除此之外,生活中还有很多其他规则,其中大多数都是为了帮助人们过上更好的生活而设计的。很多父母都定下了“不许把橄榄球往屋子里扔”的规矩,这其中的原因是不言而喻的。其他规则还有:“不拿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不造他人的谣言。过马路前先左右看。收到礼物或得到赞扬的时候要说‘谢谢’。周一到周五要去上学,只有生病的时候才可以不去。”
空荡荡的院子
生活处处有规则
第二天下午,莎伦下班回到家,发现邻居家的孩子们没有在后院里玩儿。她走进屋子,看到史蒂文正懒洋洋地坐在地板上看电视。“今天下午你们不打算一起玩了吗?”她问道。“他们没有露面。”史蒂文说,“我想他们去公园玩了吧。但我不想过去。”
这位妈妈清楚地教导孩子:自己的行为会影响他人。做错了的时候,我们需要说“对不起”。
“我今天晚上要叫外卖比萨。”妈妈说,“你想吃什么口味的?”
“很好,现在你们两个拥抱一下。”妈妈建议说。他们互相拥抱了一下。妈妈说:“很好。现在,丹尼尔去画画,希拉里回房间里玩儿。晚饭做好了的时候,我会叫你们俩。”
“意大利辣肠、蘑菇和双份奶酪的。”史蒂文说。
“对不起我弄乱了你的玩具房。”他说。
吃比萨的时候,莎伦祷告上帝赐给她智慧。“我想和你谈谈昨天下午发生的事。”她说,“请再和我说一次你对男孩子们说了些什么。”
“为什么而对不起啊?”妈妈追问他。
“我昨天晚上都告诉过你了……我想要他们玩一种新游戏,是我在学校学到的。但是他们都不感兴趣,还想玩老游戏。我喜欢新事物,不喜欢每天下午都玩同样的游戏。”
“对不起。”他说。
“那你对他们说了些什么?”
“现在轮到你了,丹尼尔。”妈妈说道。
“我告诉他们如果他们不想玩新游戏的话,就回家好了,因为我已经玩腻了老游戏。”
希拉里犹豫了一会儿,然后说:“对不起,我不该骂你是野蛮人。”
“你今天在学校里见过他们吗?”
“希拉里,因为你是姐姐,我认为你应该先道歉。”
“我在走廊里看到奥斯汀了,但是他没看见我。”
妈妈走进厨房牵着丹尼尔的手说:“跟我来。我想与你们姐弟俩谈谈。我想,你们俩都知道你们刚才的做法不对。丹尼尔,希拉里在玩她的玩具房的时候,你闯进去把玩具房弄乱,是你的不对。这点你明白吗?”丹尼尔点点头。“你那么做让希拉里很生气,因为她需要费很多劲儿重新整理。而希拉里,当你骂丹尼尔的时候,你很深地伤害了他。你听到他不停地哭了吧?那是因为他受到了很深的伤害。当我们做不好的事情或者骂人的时候,就深深伤害了别人。这时候,我们需要说‘对不起’。”
“这么说,他们今天都没有和你说过话,下午也没有人来玩儿。是吗?”
“你说得对,丹尼尔那样做确实不对。”妈妈说道,“他该向你道歉,但是你叫他‘野蛮人’也是不对的,你骂他让他很受伤害。所以我想,你也同样需要对他说‘对不起’。”
“是的。”
“可丹尼尔做了坏事。他把我的玩具房搞得一团糟。我把玩具都整理好了,却都被他打翻了。”
“史蒂文,我知道你很难过,因为我知道你是个爱玩儿的孩子。我很欣赏你喜欢新事物这一点,但是你对他们说的话未免太刻薄了。”
“不错。”妈妈说,“但是骂人是不对的。”
“我以为他们不会真的离开,”史蒂芬说,“直到人都走了,我才意识到自己说了什么话。恐怕他们再也不会回来了,再也不会有人和我玩了。”史蒂芬的眼睛开始湿润了。
“意思是做了坏事的人。”
莎伦的心都碎了。她真想把儿子拉过来拥抱他,但是她知道那样并不能解决他的问题,所以继续谈话:“我想给你一个建议,而且知道你做起来会很难。我认为你需要向奥斯汀还有其他人道歉。告诉他们你对当时自己说的气话感到很抱歉,事情发生后你一直很难过,请他们原谅你。”
“你知道这个词是什么意思吗?”
“但是,妈妈,那样他们会认为我没有骨气。”
“在学校。”她说,“布拉德管伊桑叫野蛮人。”
“他们怎么想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内心真正的想法,你知道自己是在气愤中说的那些话。我不知道他们是否能够原谅你,也不知道他们能不能和你继续做朋友、一起玩儿。但是,有一点我很确定,那就是:如果你不道歉,他们是不可能回来的。我们都有生气的时候,都会说一些过后会后悔的话。但是如果我们愿意道歉,人们通常会原谅我们。你知道,我们需要向别人道歉,别人也需要向我们道歉。道歉是成熟的表现。我知道这做起来很难,但是我相信你是个男子汉,一定能够做得到。”
妈妈抱起儿子,说:“我听到了。我得和她谈谈。你坐在这儿画画,我去和希拉里谈谈,好吗?”她走进希拉里的房间,说:“希拉里,你是从哪里学来‘野蛮人’这个词的?”
“好吧,我知道你说的对,妈妈。但是那么做太难了。”儿子说。
在生活中,我们有很多机会教孩子们个人的行为会对他人造成影响这个道理。希拉里6岁,上小学一年级。她弟弟丹尼尔4岁,正在上学前班。一天晚饭前,他们俩在一起玩儿。突然妈妈听到女儿对儿子说:“你是个野蛮的人,从我房间里滚出去!”丹尼尔放声大哭,跑过来对妈妈说:“姐姐说我是野蛮人。”
“我知道。”莎伦说,“但这是成长的一部分,也是交朋友的一部分。”
生活中有一条黄金法则:你想要别人怎么对待你,你就怎么去对待别人。每一个孩子都需要学会这条黄金法则。它是正确对待他人的标准,同时也告诉孩子们:事情有好坏之分,应该渴慕做好事。
公园之行
教孩子们进行道歉的第二步是帮助他们明白自己的行为总是会影响到他人:如果我帮妈妈摆桌子,妈妈会开心;如果我把橄榄球丢进屋子里打坏了灯,妈妈会难过;如果我对爸爸说“我爱你”,爸爸会感到被爱;如果我对爸爸说“我恨你”,他会感到受伤。我的言行或者会帮助人,或者会伤害人。当我帮助别人的时候,我的自我感觉很好;如果伤害了别人,就会感觉很糟糕。
晚饭后,史蒂文说:“妈妈,我要去一趟公园,看看他们在不在那儿。”
你的行为会影响到他人
“去吧。”莎伦说,“记得带上手机。需要我就给我打电话。”他点点头,就出了门。莎伦再次祷告。她知道儿子将要做一件对他来说最难的事,如果他有勇气道歉,会成长为一个真正的男子汉。
在这个过程中,妈妈不但很开心,而且还教会了安迪如何承担责任。
一个小时过去了,没有什么动静,莎伦几乎按捺不住了。她不断猜测着事情的进展。于是借口要去商店买牛奶,开车去了公园。在那里,她看到儿子正和奥斯汀他们一起玩儿呢。这回她终于放心了,就掉头回了家。
“对了。当我们的句子以‘我’开头的时候,我们是在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现在帮我把这只猫弄出房间去。我去拿些牛奶,你让门开着,也许猫会跟着我们出去。”
又过了一小时,史蒂文回来了,满身大汗。“怎么样?”妈妈问他。
“我忘了关门。”
“好极了。他们真的很好,说人都有生气的时候,所以没关系。他们邀请我一起玩儿,我们玩得很开心。我告诉他们明天可以到咱家院子里来玩儿。”
“那倒不错。”妈妈说,“但是事实上是谁忘了关门呢?”
“太好了!史蒂文,我真为你感到自豪。有你这样的朋友是他们的幸运,有你这样的儿子是我的幸运!”
“那只猫忘了关门。”安迪大笑着说。
第二天下午,莎伦下班回来,看到邻居家的孩子都在后院玩儿呢。她长吁了一口气,放下心来,感谢上帝让事情进展得如此顺利。
“那么又是谁忘了关门呢?”妈妈继续问道。
孩子们必须懂得,我们在意识到自己伤害了朋友的时候,要进行真诚的道歉,以恢复友谊。这个道理就是孩子们需要学习的人际关系的重要一课。
“我没关门,所以猫进到屋子里来了。”安迪重复着妈妈的话。
学习说道歉的五种语言
“让我们再试一次。”妈妈说,“跟着我说:‘我没关门,所以猫进到屋子里来了。’”
教孩子学习道歉的最后一步是教他们说道歉的五种语言。回顾一下本书开头列出的五种道歉语言的清单。记住,我们的目标不仅仅是让孩子知道这五种道歉语言,还要保证他们能够应用自如。
“我打开门进屋的时候,发现那只猫正在那儿盯着我看呢。”安迪看着妈妈微笑着说道。
说道歉语言的熟练程度与孩子年龄的增长成正比。这与学习一门语言的发展过程非常相似。孩子学习说话是从“书、鞋、脚”等这些与特定物体相关的单词学起。之后,开始学说“是、否”等与思想相关的单词。这之后,学习理解一些句子,如:“我们出发吧!”“我们穿衣服。”随后,学说一些句子,如: “我不喜欢豆子。”“我想要去玩儿。”直到年龄较长的时候,才开始学习语法规则和复杂的句子结构。孩子的词汇量和理解程度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教孩子学习道歉语言同样需要一定的过程。
“我们来重说一遍。”妈妈说,“跟着我说:‘我开了门,所以猫进到屋子里来了。’”
一个两岁的女孩可以学习在拽了姐姐的头发之后说“对不起”,或者当两岁的小男孩故意把吮吸杯从桌上扔到地上的时候,可以说:“我错了。我没有遵守(规则)。”这样,孩子们从最简单的层次开始学习如何为自己的行为表达歉意和承担责任。
教导孩子承认过错的一个方法是教他们重新组织说话的方式,用“我”开头。安迪忘了关门,把一只流浪猫放了进来。妈妈问他“这只猫是怎么进来的”时候,他回答说:“它自己进来的,我猜是从烟囱进来的吧。”
当一个3岁的孩子把弟弟推下楼梯,弟弟躺在地上满脸泪水的时候,妈妈可以安慰摔下来的孩子,同时教3岁的孩子说:“我错了。对不起。”还可以鼓励他说:“去为弟弟拿邦迪创可贴来。”或者让他对弟弟说:“让我来把你腿上的沙子清理干净吧。”取创可贴或者清理腿上的沙子其实是在教孩子学习做出补偿。在孩子很小的时候,也可以教他们说:“我以后不会再那么做了。请你原谅我好吗?”这样他们就学会了真诚悔改和请求原谅这两种道歉语言。
相反,为不光彩的行为承担责任,孩子们可就没那么积极了。回想一下,你听过3岁的孩子主动承认诸如“我吃了妈妈不让吃的饼干”或者“我把尼科尔推下了楼梯”这些事情吗?父母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才能让孩子学会主动承认过错。
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对于为什么伤害了他人就要道歉的领悟力和理解力也会增长。当孩子到了6岁,他的道歉会更有意义,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已经对“事情分对错”的道理有了更深层的理解。当我们做错事情的时候,就伤害到了他人,所以要道歉,以使他们感觉好一些。我们希望他们能够原谅我们并和我们继续做朋友。
为自己的言行承担责任是学习道歉的第一步。通常,孩子都会愿意承认自己的积极行为。例如:“我已经吃了三口豆豆了,能吃些甜点吗?”“我跑得最快!”“我今天的作业得了个笑脸。”“这是我在艺术课上画的画。”
早点儿开始学习
我(盖瑞)提到过我儿子的经典说法。他看到玻璃杯掉到地上摔碎了,说:“它是自己弄坏的。”我们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才矫正了他的说法,让他学会说承担责任的话:“我把杯子碰到了地上!”“我在墙上画画了。”
实际上,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能学会道歉的语言。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对道歉的重要性会有更深的领悟和理解。在很小的时候就学习说道歉的五种语言,可以为孩子今后的道德和人际关系发展奠定基础。很多成年人觉得很难道歉的原因之一就是他们在童年时代没有学过这些内容。
我饶有兴致地留意着这次小小的更正,觉得这是在幼儿时期柔和地教孩子坦白行为的好例子。弄断薯条与道德、是非毫不相干,但是对帮助孩子学习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却至关重要。
孩子可以在幼儿期(2~6岁)学会说所有五种道歉语言。这个时期,道歉的动力主要来自于外界,通过外来的刺激进行学习:父母坚持让孩子说“对不起”、“我错了”或者“我没有听话”。教孩子说这些话的方法与教他们说“谢谢”、“不客气”和“请”的方法并无二致,那就是不断重复、期待并时不时地在孩子不说当说的话时限制他们的一些特权。
安娜欣然纠正自己说:“我把它弄断了。”
从一年级到十二年级,孩子开始学习这些概念,并且扎根在他们心里,然后自发地说出来。当孩子没受到任何外来督促就说出“谢谢”、“请”、“不客气”的时候,哪位父母不感到自豪呢?同样,当听到孩子自主地使用了一种或多种道歉语言的时候,父母就知道自己对他们的教育在起作用了。我永远记得十几岁的儿子对我说出下面这些话的那个晚上:“对不起,爸爸。我错了。我不应该冲着你喊叫。希望你能够原谅我。”我当然原谅了他,而且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妻子。显然,我们辛辛苦苦地教他学习道歉,终于获得了回报。如果他能向自己的父亲道歉,那么将来他也能够对妻子或者自己的孩子这样道歉。
“不,安娜,是你把薯条弄断了。”比尔回答说。
榜样的力量
我姐姐伊丽莎白和姐夫比尔不经意间提醒我要尽早地帮助孩子学会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他们来巴尔的摩看我们,一起开车出去办事。外甥女安娜那时只有两岁大。路上,安娜认真地研究着我给她的薯条,用小手紧紧地攥着,很快就把它弄成了两段。安娜大叫道:“它断了!”
这件事使我注意到,教较大一些的孩子学说道歉语言的最有力的方法就是自己做出榜样。当父母为自己的刻薄话或不公正对待而向孩子道歉的时候,他们其实是在对孩子进行最有力的教育。小孩子会听父母的话,而大孩子则会效法父母的行为。
人们在成年后掩饰问题、转移责难的行为模式通常可以追溯到孩提时代的习惯。举个例子吧,我(詹妮弗)两岁的儿子天真无邪。有一天他放了个屁,之后却责备起他的尿布来:“我的尿布打嗝了!”
有些父母辩解说:“我不想向孩子道歉,因为那样我会失去他们的尊重。”这种想法是不正确的。事实是,真诚向孩子道歉的父母会得到孩子更多的尊重。孩子能够分辨出父母的做法是对是错。冒犯行为就像屏障一样挡在父母和子女中间。当父母道歉的时候,孩子通常会愿意原谅,于是屏障被消除,关系得到恢复。父母向孩子道歉的时刻,无比美好。
教孩子们道歉的第一步是引导他们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这种引导可以在很早就开始,而且完全可以在没有犯道德过错的中立情境下进行。
爸爸,我为你感到骄傲
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
帮助孩子学习道歉的第二个有力的方法是,在你向别人道了歉后,把经过告诉孩子。有位父亲告诉我说:“我曾与一位同事发生口角。在我们争执的过程中,我朝他大发雷霆,还说了一些非常过激的话。那天晚上回到家后,我感觉很糟糕,意识到自己把事情搞砸了。于是我把事情告诉了妻子,让她为我祷告,使我第二天有足够的勇气去道歉。她祷告了,而我也道歉了。
如果成年人需要道歉——谁又能否认这种需要呢?——那么,在儿童时代我们就应该学习道歉的艺术。在本章里,我们想和大家分享一些对父母有用的想法,即你的孩子需要学习什么。
“星期五晚上开家庭会议的时候,我把这件事告诉了两个孩子。等我说完,10岁的儿子看着我说:‘爸爸,我为你感到骄傲。很多人都不会回去道歉的。’”
无论如何,我认为福尔格姆先生是正确的,每个人都需要回到幼儿园重新学习。
“‘谢谢你,乔纳森。’我说,‘我得承认道歉确实很难,但是那是正确的做法。’”
在反思中,我问自己:为什么道歉不再是小孩子应该学的道理了?是因为当今社会的不道德风气使教育孩子道歉的素材变得稀缺了吗?是因为我们担心要求他们为伤害别人的行为道歉会伤害他们的自尊心吗?是因为对自由和创造力的热爱挡住了我们的视线,使我们看不到完全的自由会导致专制吗?还是因为人性本善的世界观(孩子们需要一个安全的环境来培养这种内在的善;只要环境好,孩子们就不需要道歉)?
“过后,我和妻子一起谈论这事,我们很高兴我把这件事告诉孩子们。我们都意识到这件事对他们产生了莫大的积极影响。”
我记得罗伯特·福尔格姆在他的畅销书《生命中不可错过的智慧》中说过:“伤害了别人的时候要说‘对不起’。”福尔格姆说,那是他在幼儿园里学到的十几个道理中的一个。于是,我决定和幼儿园的老师联系一下,看看现在幼儿园里是不是还教这个道理。结果我发现,所有老师的课程表里都不涉及道歉这一话题。如果某位老师觉得道歉很重要,她可能会尝试教孩子们说“对不起”,但是课程表里并没体现出这一点。所以,如果罗伯特·福尔格姆上的是现在的幼儿园,他的那本书里很可能就会缺少一章了。
我希望每位父亲都能够向这位父亲学习。
最近,我读了36本教育子女方面的畅销书,其中只有一本包含了教导子女道歉方面的内容。于是我想,也许我找到了成年人常常难以道歉的另一个原因:小的时候没有人教他们这么做。
如果父母学会如何向对方、向孩子及向他人道歉,那么孩子也能学会说道歉语言。如果人人都学会道歉,它对我们的文化的影响是可想而知的。在本书的最后一章中,我们将更全面地论述道歉的这种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