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一出漂亮的一脚踏两船、朝秦暮楚。这个选择,堪称完美。
结果是,几周后,她接受了学校的保研名额——毕竟,那是她朝思暮想的机会。但同时,她答应了那家公司,寒暑假去那里实习,说如果合作愉快,毕业后就去入职,那边领导也同意了,说静候佳音。
3.
她点了点头,我毫无思绪,也跟着点了点头。
我知道一定有人会这么想,她优秀啊,所以她有更多的选择,我又不优秀,我哪里会有那么多选择?
我说:“从明面来看,你必须二选一,但动动脑筋,肯定有更好的路。”
首先,我必须承认马太效应的存在。所谓马太效应,是社会学家和经济学家常用的短语,来自《圣经》,简而言之,凡是有的,还要加倍给他,叫他多余;凡是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
她若有所思,问我:“龙哥,是不是可以不去二选一,可以综合做选择?”
一些资源肯定是稀缺的,但不代表我们没的选。
我想起了上面那个帖子,于是原封不动地讲给她听,我说:“不存在单一选择的,打开思路,拆掉思维里的墙,你再试试。”其实,我也不知道应该怎么办,但我知道,一定有办法。
这个时代是多姿多彩的,其实每个人都有选择,只要你可以打开自己的思路。
她继续问我应该怎么办,纠结着,痛苦着。
我想起维克多·弗兰克尔有一本书,叫《活出生命的意义》,这本书我经常在课上推荐给学生,不是因为这本书的结构多么好、故事多么有趣、思想多么先进,而是因为这本书里有一句话一直震撼着我:“当人被逼到毫无选择的时候,选择态度的自由,是人可以拥有的最后一项自由。”
我说:“是的,但好在,你选择的哪一条都挺好。”
我第一次读这本书时,被感动到热泪盈眶,因为那时我正在迷茫,觉得自己没选择了,一辈子能看到底了。但书里说,人被逼到绝境的时候,还是会有选择,这个选择或许是最后的选择:态度的自由。
她说:“如果我选择了第一个,就失去了第二个;如果选择了第二个,第一个就没了。”
维克多在“二战”时被关进了纳粹集中营。面对被逼死的人生,面对死胡同,他依旧发现,在集中营里有些人在读书,用玻璃片把胡子刮了,把皮鞋擦干净了,他们毫无选择,却依旧决定做一些改变。
好一个令人艳羡的选择,哪一条都是那么令人着迷,放弃哪一条都觉得不舍得。但你是否看到,就算是清华的学生,也会迷茫于选择中。
他们的选择,只有两个字,叫“积极”。
路上,一位女同学一直在跟我聊天,她问我:“我已经大四了,现在摆在我面前的有两条路:一条是接受学校给的保研名额,读研究生;一条是去一家世界五百强的公司工作。我都挺喜欢,应该怎么选?”
天啊,生命到了最后的阶段,竟然还有选择。
我们在清华门口,草草地跟几位学生照了相,就一起走到一家餐厅就餐。
我们又何尝没有选择呢?
我再分享一个故事。前些日子我和几个老师去了几所名校见我们的学生,我去得晚,跟上大部队的时候,已经中午了。
我想起威廉·格拉瑟的《选择理论》里讲的一个故事:
2.
有一个患者叫托德,他和妻子的婚姻已经走到尽头,两人都知道他们的婚姻已经无法挽回了,但托德就是不想离婚,他害怕做出这样的选择,或者被迫做出这样的选择。威廉·格拉瑟引导托德,希望他能再多对妻子表达一些心意。要知道,自己并不是没有选择。于是托德决定,最后再做一次尝试,他给妻子写了一封饱含爱意的信,妻子很感动,但这并不是什么励志故事,妻子还是离开了他。可在这之后,托德却对威廉·格拉瑟说,他感觉好多了。
选择,一个看似残忍的问题,其实背后的答案并不是那么冰冷冷的。
其实托德早已知道结果一定会是这样,在他的选择里,一直只有离婚和不离婚,但他这次,给了自己第三个选择——通过爱的方式跟妻子说放手。所以对于托德来说,他通过努力,多了一项选择。他在向妻子示爱的时候,也在逐渐调整自己的思考方式,他意识到并不是哪一个人使他快乐,而是爱和被爱的感觉让他热泪盈眶。他在内心深处增加了一个选择:把原本那幅“和妻子在一起才能快乐”的画面改成了“和相爱的人在一起才能幸福”,他的痛苦也就随之消散了。
小说里,主人公不知道怎么选,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总有更多的选择。
4.
有一本小说叫《苏菲的选择》,在故事里,纳粹威胁苏菲,在两个亲生孩子之间只能选择一个,让他活下来。如果不选择,两个孩子都会死。
生活里选择的智慧,不只如此。
我虽然不太懂经济,但就在那天,发现了一个问题:其实,我们不是没有选择,限制我们选择的其实是我们自己的想象。
我在几年前遇到过一个中年女人,每天被酗酒的老公家暴,痛不欲生,自己也没了工作,家庭生活一塌糊涂。生了孩子后体形严重发福,许多病也找上了门。在她的描述里,自己一无是处,悲观绝望,毫无选择。
接着,好像许多人的脑洞被打开,各种方式逐渐浮出了水面,有把这些钱拆成彩票的,有用基金和杠杆的,忽然间,评论区热闹了起来,大家都把经济学的知识拿来分享了。
我说:“是吗?”
你还可以找一个比你有钱并需要这个机会的人,把选择权一百万卖给他,但同时可以约定,如果中了一个亿,他分给你一半,这样你既有了收益,又有了保底,岂不乐乎?
她说:“当然是,我已经被生活逼上了绝路。”
帖子下有人继续说:
但其实并非如此,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虽然这个选择十分艰难。
好一个脑洞大开的选择。
一个月后,她搬出了自己的家,租了套小房子,找父母来帮忙带孩子,主动接受新生活,她开始走进健身房。很快,她发现自己一个人带孩子也很好,这样的生活也有属于自己的另一番天地。于是,她选择了离婚,自己带孩子。两个月后,她瘦了将近二十斤,重要的是,她过得很开心。我再次见到她的时候,她像是回到了青春年少。
其实你可以把选择的权利,以两千万的价格卖给别人,因为这个选择的最高期望值应该是一个亿乘以百分之五十,也就是五千万。你把它两千万卖给那些更愿意承担风险的人,你的期望值也从一百万提高到了两千万,双赢。
她现在还经常直播跟别人分享:别那么悲观,更不要把这个世界弄得那么苦大仇深,人就算被逼到绝路,也是有选择的,就算你的背后是一堵墙,也可以翻墙再创造一条路,甚至可以大喊一声“我是亿万富翁,我摊牌了”,然后撒腿就跑……
但那个帖子的底下,有一个留言,给了我新的想法,如下,分享给你:
很多人喜欢问那些成功女性这么一个问题:家庭和工作之间,你是怎么选择的?这样的问题,其实是一个戏剧问题,就好比你妈妈跟你老婆掉进河里你先救谁一样。
这个问题的统计结果很有趣:大部分人拿走了一百万(是啊,有钱谁不要,拿了走就好),只有少部分人愿意尝试一下风险。
在戏剧中,编剧喜欢把主人公放在“两难”的境地,让他左右为难,让他怎么选都痛不欲生。
所以,这个问题的答案,完全取决于你是哪种人,你的抗风险能力强不强。
但生活不同于戏剧,生活给我们的选择往往多于戏剧里的桥段,那些认真生活的人,根本不用非要在家庭和工作中做选择不可。
我在银行工作的朋友告诉我,你永远不知道人和人之间承担风险的能力有多么不同。一个看起来五大三粗的人,其实根本承受不了风险,所以他只买保本的理财产品,虽然这世界根本不存在什么保本;而一个戴着眼镜,看起来文质彬彬的人,竟然什么都可以不顾,把钱全部投到高风险的产品中。
这世界其实没有死路,心死的人多了,才到处死气沉沉;脑死的人多了,才到处是绝路。
这是个很经典的问题,网上有各种版本,无非是数字的不同,但这个问题的本质,是考验你承担风险的能力。有人拿着一百万就走了,也有些愿意博一把的人,想要赌那百分之五十。
可惜的是,太多人都把自己的路走成了末路,然后仰天泪崩,说自己无路可退,接着低头哭泣,说自己死路一条。
如果你有两个选择:第一个选择,直接给你一百万;第二个选择,你有一半可能获得一个亿,一半可能啥也没有。你会选择哪个?
所有的死路,背后都是贫瘠的思路。
在网上看到一个帖子很有趣,分享给你:
路是走出来的,是在生活里自己摸索出来的,而且,请一定记住,我们总有各种意想不到的选择。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