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悟读书网 > 人文社科 > 浮沉:帝国重臣的人生起落 > 机 遇

机 遇

其二是李斯对国政献策,并且一鸣惊人。秦国境内在公元前243年发生严重蝗灾,庄稼绝收,百姓亟需救济,而富户豪门却一毛不拔,坐视朝廷困局。秦王嬴政想采取手段,却不知从何下手。李斯向吕不韦献策说,相国不妨请旨下诏,富户豪门凡交纳粟谷一千石者,可拜爵一级。此谓以爵求利。如此,囤积居奇的困局可解,而朝廷则可用交纳的粟谷救济饥民。接下来的事实证明,李斯的献策是有实效的,当然对他而言,最重要的收获是吕不韦对其刮目相看了,并最终将他引荐给秦王。李斯的第一个机遇至此完美收官。

当舍人易,出人头地却难。就像毛遂自荐的典故那样,要想鹤立鸡群,非得有大实力不可。李斯进相府后,有两件事做得与众不同,终于引得吕不韦格外关注。其一是修订《吕氏春秋》。《吕氏春秋》是吕不韦著书立说的重要标志,当然具体工作是让门客(舍人)去完成的,内容含八览、六论、十二纪,共二十多万字。工作量不是一般的大,成稿的质量也视门客水平而定。李斯既为荀子门生,擅长纵横之术,又写得一手漂亮的小篆。其工作业绩自然是很突出的。不妨这么说,他领衔修订的《吕氏春秋》起码在文字修辞上无可挑剔。因为吕不韦曾自豪地将修订后的《吕氏春秋》发布在咸阳城门上,又在旁边悬挂一千赏金,号称若有人能增减一字,就给予千金奖励。结果无人能够领走奖金。如此底气和豪气,一大半应来自于李斯的自信及吕不韦对他的赏识吧。

接下来的机遇是能不能获得秦王的信任,以售帝王之术。如此,说服工作就相当重要了。《史记》记载李斯的说服理由是“昔者秦穆公之霸,终不东并六国者,何也?诸侯尚众,周德未衰,故五伯迭兴,更尊周室。自秦孝公以来,周室卑微,诸侯相兼,关东为六国,秦之乘胜役诸侯,盖六世矣。今诸侯服秦,譬若郡县。夫以秦之强,大王之贤,由灶上骚除,足以灭诸侯,成帝业,为天下一统,此万世之一时也。今怠而不急就,诸侯复强,相聚约从,虽有黄帝之贤,不能并也。”这段话的意思是没有条件的时候要潜龙勿用,时机成熟时要立马抓住,免得错失良机。李斯对错失良机的后果做了如描述“今怠而不急就,诸侯复强,相聚约从,虽有黄帝之贤,不能并也。”意思是大王您如果犹豫不决,各诸侯国重新强大起来,合纵连横,到时候(秦王)即便有黄帝之贤,也不能统一天下。

李斯的解决之道是依靠两样东西:一是荀子门生的身份;二是写得一手漂亮的小篆。再加上吕不韦面试时,李斯侃侃而谈,纵论天下大事自成方圆,顺利过关,成为其门下一名舍人(门客)。

李斯的“机遇说”既说给秦王听也说给自己听。所谓成大事者能察时机之变,见势而为。如此机遇,秦王抓住了,也便是李斯抓住了。秦王要是不以为然,李斯前面的种种努力也就付之东流。但李斯的高明之处在于他不仅务虚,更务实。因为抓住机遇是个空泛的概念,怎么抓、最后以什么手段达成什么目的才能真正动人心弦。正是在这一点上,李斯提供了他的方法论、他的远见和他对时局深刻的洞察力,也才使秦王真正的信任他,依计而行,并且重用他。

吕不韦当年曾重金资助被质典于赵国的秦王孙公子异人(后改名为子楚),认为其“奇货可居”。事实上这真是一桩眼光独到的投资,吕不韦收获颇多。因为子楚归国后即位,成为秦庄襄王,他任吕不韦为丞相,封文信侯,食河南洛阳十万户;至太子嬴政即位后,吕不韦更被尊为相国,号称“仲父”。吕对秦王的影响力可以说无人能出其右。其门下食客更达三千人,家僮万人。而李斯有何德何能,能够在数千门客中脱颖而出,引得吕不韦的关注呢?

李斯的方法论主要有两点。一是“离间和贿赂”。“诸侯名士可下以财者(接受其贿赂),厚遗结之;不肯者利剑刺之,离其君臣之计,秦王乃使良将随其后……”这个很像当年美国的“胡萝卜加大棒”政策,即软硬兼施;二是“远交近攻”,确定“先灭韩,以恐他国”的吞并顺序。李斯建议秦王先攻韩、赵,“此举则韩亡,韩亡则荆(楚国)魏不能独立,荆魏不能独立则是一举而破韩、蠹魏、拔荆,东以弱齐燕。”因为当时六国中韩、魏、楚与秦国接壤,楚国较强,韩、魏较弱。李斯远交近攻、先弱后强的战略部署与当年张仪的合纵连横针锋相对,在秦国已然强大的背景下作为破衡之道,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与此同时对提升秦王统一天下的勇气和信心也有莫大的帮助。李斯的方法论才是真正的务实,才能让秦王化心动为行动,开始有所作为。

李斯选择的对策是曲径通幽。先得到秦相吕不韦的器重,再由其引荐,隆重推出,向秦王献帝王之术。所以细究起来,这里存在两个机遇:首先是走近吕不韦的机遇问题,其次才是走近秦王的机遇问题。而李斯在其中分寸拿捏得当,很有一气呵成之感。我们首先来看一看他是怎么走近吕不韦的。

当然对李斯的人生设计来说,这是浓墨重彩的一笔。所谓机遇改变命运,李斯被秦王拜为“客卿”。 客卿居于三公和九卿之间,有崇高的地位。这或许可以称之为机遇成功学,李斯有所作为,在这一点上比他的老师荀子走得更远。但机遇的背后是危机。接下来李斯遭遇了三大人生危机,他能否一一化解?“做一只仓鼠而不是厕鼠”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这一点李斯深有体会。

事实上走近秦王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李斯欠缺一个合理的身份。李斯到了秦国以后,欲献帝王之术,以什么身份晋见呢?若以布衣之身贸然闯宫,即便见了秦王嬴政,后者凭什么对他言听计从?在这里,机遇问题成为李斯成败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