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悟读书网 > 人文社科 > 布衣天子朱元璋 > 第六十六章 自娱自乐的张士诚

第六十六章 自娱自乐的张士诚

这时,有个昆山人叫作郭翼,看出了张士诚的心思,于是上书说道:“如今你已占领了吴、越数十座城池,是因为百姓苦于暴元统治,地方官员贪残无道的大势所致。你若是反其道而行之,善待百姓,再思进取,霸业可成。可是,如今你不思进取,整日歌舞升平,眼下四方豪杰并起,你想闭门自守,能有好结果吗?”

当时朱元璋和陈友谅一直打得不可开交,陈友谅写信给张士诚,让他趁机起兵攻打朱元璋,但是张士诚却不为所动,一直坐山观虎斗,他就想做个雄霸一方的割据势力。

你既然选择了造反这条路,就一定要认清这条路:要么推翻暴元,打败所有人,君临天下;要么被别人灭掉,万劫不复,再也没有第三条路可以走了。

第二个故事的主人公叫作郭翼,估计很多朋友并不熟悉。

郭翼这番话本是一番好意,想要规劝张士诚认清道路,争霸天下,可是张士诚不仅听不进去,而且还要杀郭翼。

张士诚的胸无大志和庸碌无为造成了罗贯中对官场的失意,这才有了后来的四大古典小说之一的《三国演义》。倘若一开始罗贯中投靠了朱元璋,并得到了重用,在官场上如鱼得水的话,恐怕《三国演义》也不会问世了。因此,从这一点上来讲,后人还是要感谢张士诚对古典文学所做出的贡献的。

郭翼事先得到消息,逃走了。

当时,罗贯中已经年过半百,对历史、对人生都有了较为成熟的看法,于是开始潜心文学创作,这才有了《三国演义》。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或许能够学到一些人生的智慧。如果你是大企业家,不要做梦和竞争对手平分市场,不要老是沉醉在只要占领一席之地便满足的美梦中。你一定要认清形势:要么你做大做强,吃掉别人,要么别人做大做强,吃掉你,不管是哪种结果,都只是时间问题。

从此以后,罗贯中开始北上,游历四方,直到三年后,这才回到了杭州。

第三个故事的主人公叫作俞思齐,字中孚,泰州人,是张士诚手下的一个参军(相当于军事参谋)。

罗贯中看出张士诚成不了气候,对他失去了信心,于是写了封辞职信,离开了张士诚。

在张士诚投靠元朝以后,有一次,元朝政府向张士诚征粮,张士诚有些舍不得,于是召集官员商讨如何处理。

罗贯中和许多幕僚一起建议他暂缓称王,韬光养晦,从而争霸天下,但是却不被采纳。

俞思齐说道:“我们行事都有一个规矩,不然的话无法取信于人。过去我们是贼,可以不交粮食,而现在我们是朝廷的臣子,怎么可以不进贡粮食呢?”

不过,张士诚这人鼠目寸光,胸无大志,并不想争霸天下,而是向元朝称臣,贪图享乐。到至正二十三年,张士诚看到元朝没落,想要再次称王。

有道是人无信不立,俞思齐这番规劝自然是没错的,而且也是一番好意,结果张士诚当场大怒,气得推翻桌案,结果一不小心,自己跌了一跤,摔倒在地。

罗贯中在张士诚帐下可谓殚精竭虑,积极地出谋划策,张士诚也曾十分信任他,还采纳了他的意见而打败了朱元璋部下康茂才的进攻。

俞思齐是个聪明人,看到这样的情景,第二天就装病逃走了。

元末,暴元腐朽不堪,群雄纷纷揭竿而起,罗贯中也想有一番作为,听说农民起义军张士诚礼贤下士,于是在至正十六年(1356年),投靠了农民起义军张士诚的帐下。

张士诚虽然礼贤下士,但是不仅不会辨别谁是真正的人才,而且也不懂得用人。他时常把政事交给一些拍马溜须之流,而真正贤士的意见却得不到采纳,也得不到启用,因此许多人才投靠了张士诚之后,不久就离开了他。

历史上的许多文学家像陶渊明那样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真正隐士并不多,许多人之所以远离官场,潜心文学创作,其实并非不想当官,相反这些人年轻时一心当官,但是在官场却不得志,最后看透了,这才远离官场,潜心创作;罗贯中也是如此。

虽然张士诚有如此缺点,但他却很得民心。张士诚在与朱元璋的争霸赛中功败垂成,悲惨收场,但是毫不影响他在当地百姓心目中的光辉形象。陆容的《菽园杂记》中记载着这样一个故事。

第一个故事的主人公就是罗贯中。

据说朱元璋得到天下之后,想要微服私访,探查民情。

而从辨别人才和任用贤能两方面来讲,我觉得张士诚跟朱元璋比,相去甚远,这里举三个相关的故事吧。

有一天,他来到了南京城里的三山街微服私访,走着走着,正好路过一户人家门口,有个阿婆从里面走了出来。当时朱元璋有些腿乏口渴,于是上前向阿婆讨碗水喝。

朱元璋不仅会辨别人才,而且也懂得用人。当时刘基、宋濂、叶琛、章溢四人一起去南京投靠朱元璋。朱元璋大喜,仔细查看了这四人的履历之后,对四人分别委以重任。让文学泰斗的宋濂当了教育方面的高官,让刚正不阿的章溢掌管财税,让善于维稳治乱的叶琛当了地方知府,最后将足智多谋的刘伯温留在了自己的身边。

阿婆也是个热情之人,从里面端来一碗水,并将朱元璋等人迎进屋子里,让他们休息片刻。朱元璋也不推辞,进了屋子,和阿婆聊了起来。

然而张士诚虽然礼贤下士,但是并不懂得如何甄选和分辨真正的贤士,基本上就是眉毛胡子一把抓,只要是个读书人前来投靠,张士诚便把他留了下来。因此张士诚身边聚集的人才大多是附庸风雅、沽名钓誉之辈,对于张士诚争霸天下并没有起到多大的作用。

朱元璋问道:“老人家是哪里人氏啊?”

别看张士诚是个大老粗,他也十分重视人才,特地建立了“景贤楼”。当时苏州等地最为富有,人杰地灵,文化人特别多。这些文化人一听张士诚礼贤下士,又在大力招揽人才,于是纷纷投到他的帐下。因此当时张士诚确实招揽到了很多有名望的文化人,也包括写《三国演义》的罗贯中。

阿婆哪里知道眼前之人乃是当今的皇帝,只当他是个普通百姓而已,于是随口回道:“我是苏州人氏。”

前面我们说过朱元璋十分重视人才,也能礼贤下士,为了招揽人才,在南京曾建立过人才公寓,叫作“礼贤馆”。

朱元璋听到了“苏州”二字,立即想起了死对头张士诚,于是,又问了一句:“你既然是苏州人,那当年张士诚在你们苏州时,你们生活过得如何啊?”

第二,张士诚特别会礼贤下士。陈友谅狂妄自大,刚愎自用,在礼贤下士方面相去甚远,不值得一提。

阿婆一听眼前这位客人聊起了张士诚,顿时来了精神,说道:“大明皇帝起事时,张王知道自己并非真命天子,于是全城归附,使苏州百姓免受刀兵之苦,我们苏州百姓到现在还很怀念他!”

张士诚占据的地方不小,而且这些地方富得流油,张士诚不仅吃喝不愁,而且日子过得甚是潇洒。

平心而论,阿婆称朱元璋为大明皇帝,对其也是非常尊重的,然而张口一个张王,闭口一个张王,还说张士诚当年为了苏州百姓免受刀兵之苦,才主动投降的,说他高风亮节,到现在苏州人民还是非常怀念他。这就让朱元璋醋得十分不爽了。

第一,张士诚最为富有。元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九月,朱元璋和陈友谅正在鄱阳湖大战,张士诚自立为吴王,当时他的属地南到绍兴,北超徐州,西至汝宁府(今河南省汝南县)、颍州(今安徽省阜阳市)、濠州(今安徽省凤阳县东北)、泗州(今江苏省盱眙县)等地,东至大海,纵横两千余里。

次日早朝,朱元璋对满朝文武说道:“张士诚对苏州人本来谈不上有什么大恩大惠,可是我昨天遇见一个苏州的老妇人,她竟然深感其恩,怎么我们京城那么多百姓,却没有一个像那老妇人一样,念叨念叨我的好处呢?”

张士诚这人虽然鼠目寸光,胸无大志,实力也不如朱元璋和陈友谅,但是此人却有两个很大的优势。

朱元璋这番话说得有几分道理,如果说苏州是张士诚的大本营的话,那么朱元璋的大本营自然就是南京城了。朱元璋在南京经营那么多年,可是南京人对他却没有像苏州人对张士诚那么感恩戴德的,如果你是朱元璋,你心里会痛快吗?

张士诚起兵之后,一会儿自己称王,一会儿又投降元朝,总是反复无常,毫无信义可言。当时群雄纷纷起义,元朝廷焦头烂额,根本顾不过来,因此张士诚虽然反复无常,却也混得风生水起,势力越来越大。

从此以后,朱元璋觉得南京人薄情寡义,不满他们不对自己感恩戴德,同时又觉得苏州人心中想着张士诚,跟自己并非一条心,对苏州人也有不满和怀疑,所以对南京和苏州加了重赋。

朱元璋和陈友谅都是红巾军系统的,都信奉明王转世的说法,都以推翻暴元统治、建立新秩序为最终目标,张士诚这人并非红巾军系统的,也不信奉明王转世,打心底里没有想过要推翻暴元统治,一统天下。相反,在他的心中,一直认为元朝政府才是正统,朱元璋和陈友谅二人才是贼寇,一直只想当个雄霸一方的割据势力罢了。

这个故事的真实性是值得怀疑的,如果只因为心理不平衡就加重赋,那也未免太小瞧朱元璋了。这个故事从侧面说明张士诚非常得民心,很受当地百姓的爱戴。但是,得民心者未必就能得天下!因为得民心是得天下的一个必要条件,而不是一个充分条件。

虽然张士诚和朱元璋、陈友谅等人皆是元末的义军头领,但张士诚跟朱元璋和陈友谅还是有些区别的。

或许因为张士诚出身草根,知道民间疾苦,百姓生活不易,为了减轻百姓的负担,他让军队与当地农民一起开垦荒地,种植粮食作物;他不仅取消农民拖欠元朝政府的所有赋税,还把赋税的四成返还给农民;他还特别关心中下贫民和老年人,他把地主和富户的粮食衣物集中起来赐给贫民和老年人;他还带领当地百姓兴修水利,发展农桑,恢复生产。

关于这个张士诚,我们前面聊到过此人,他本是一个私盐贩子,后来经过“十八条扁担起义”,用欺骗的手段诱杀了李齐后,袭占了高邮,自称“诚王”,国号“大周”,年号“天佑”。

那么,很得民心的张士诚为什么到头来却输给了朱元璋呢?这个问题深究起来比较复杂,但是我觉得他最失策的地方一是用人,二是把善良用错了地方。(明建文帝朱允炆也是太过善良,最后也是以悲剧收场。)

朱元璋自从灭了陈友谅之后,感叹“天下不足以定矣”,意思是说平定天下不再是什么难事了。话虽如此,但是眼下他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对手,就是张士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