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大家议论纷纷,不知道怎么回事的时候,一般来说,这时会有一个见多识广的长者站出来。他会仔细看看石头人,然后说道:“这歌谣中石人一只眼不就说的是这个吗?”
众人纷纷上前,把石头人擦拭干净,不由得吃了一惊。原来这个石头人脸上只有一个眼睛!接下来的情景相信大家在电视剧中时常看到:
众人闻言后,纷纷点头附和。
直到有一天,民工们正在埋头苦干,突然,有一个人大叫起来,像是挖到了什么不寻常之物。众人听到叫声后,好奇地围了过来,七手八脚地将这东西挖上来一看,原来是个石头人。
这位长者再登高振臂一呼,“兄弟们,元朝政府逼迫我们强修黄河,害得我们家破人亡,这日子没法过了。今日天意如此,我们不如就反了吧?”
又过了几天,民工营中又传出一个民谣:“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没有几天,15万民工就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当时民工们自然知道“挑动黄河天下反”的意思,但是谁也不知道前半句“石人一只眼”到底是什么含义。
“对,我们反了吧。”
至正十一年,脱脱为了彻底治理黄河,开辟南北水路,强征15万民工和庐州戍军2万人挑河筑堤,搞得民怨沸腾。这些民工当中,其实很多是信奉明教的信徒。他们暗中宣传明王已经出世,说什么天下就要大乱,只有明王才能拯救大家。刚开始,许多人将信将疑,但是这种言论一传十,十传百,没有几天,传遍了整个民工营,渐渐地,许多人也就相信了。
“对。”
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基础,当量变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会引起质变。当时的元朝政府腐朽不堪,百姓怨声载道,就差最后“一根稻草”,引发质变,压死这头骆驼(元朝政府)。没过多久,这根稻草便来了。
“既然天意如此,反了。”
当时赈灾物品要发到灾区百姓手中,毕竟要经过层层行政单位。地方长官们暗自留了一点,然后发到州上;州上官员见了,也要留一点,再给县里;县里官员见了,也偷偷留下一点,再转给乡里;乡里官员也不客气,留下一点,再发到村里;村里的士绅也要暗中留一点,再发给百姓。如此一来,经过层层盘剥,发到灾区百姓手中的粮食还能有多少呢?
底下众人纷纷响应,就这样一场轰轰烈烈的大起义马上就要爆发了。
脱脱治理黄河的功劳确实利在千秋,但也非尽善尽美,同样留下一些弊政。
当然这不可能是什么天意,完全是套路啊,历史上不知道玩了多少回。这个歌谣肯定是明教首领韩山童和刘福通事先编制好,让信徒们暗中传播开来,至于这个石头人,肯定是他们事先派亲信埋好,再等民工第二天亲自挖出,让他们相信这是天意,要让这些民工跟随明教起义。
在脱脱的大力支持下,从至正十一年四月初四日开始,元顺帝正式批准治河,并任命贾鲁为工部尚书,总管治理黄河的一切事务。贾鲁也不辱使命,按照疏塞并举、先疏后塞的工作方案,经过千辛万苦,终于成功完成了治理黄河的巨大工程。
这个把戏虽然没有什么新意,但是在封建社会还是屡试不爽的。毕竟当时百姓还未开化,总是被统治阶层所谓的“天意”糊弄着,皇帝说自己是“天子”,圣旨第一句就是“奉天承运……”因此,韩山童与刘福通决定也以“天意”来号召百姓,帮助自己起义。
意思是说,有些事情很难做,就像是难治的疾病,自古以来,黄河水患就是那难治的疾病,现在我想要把这病彻底治好!可见,脱脱当时的决心有多大。
按照史书上的记载,韩山童与刘福通等人在颍州(现今安徽省阜阳市)颍上县聚集了3000人马,杀黑牛白马,誓告天地,正式宣布起义。他们打出的口号是:
“事有难为,犹疾有难治,自古河患即难治之疾也,今我必欲去其疾!”(《元史·脱脱传》)
“虎贲三千,直抵幽燕之地;龙飞九五,重开大宋之天。”(《辍耕录》)
其实这就是他的第二个方案,采取疏塞并举的措施。脱脱当场拍板赞同。当时开会的还有一个工部尚书叫做成遵(相当于现在的水利部部长)有些不高兴,当场与顶头上司脱脱争辩起来。脱脱侧目看了看他,完全不理会,坚定地说:
韩山童还自称为宋徽宗第八代世孙,(大宋皇帝不是姓赵吗?为了权力竟然连祖宗也不要了,也不知道他到底是怎么自圆其说的?)刘福通也成了宋朝大将刘光世的后代。于是,众人一起推举韩山童为明朝的明王,暗中联络各方教众,以头裹红巾为号,约定时间起兵造反。可惜,不小心走漏了风声,导致元朝突然派兵前来镇压,韩山童不幸被捕牺牲,他的儿子韩林儿乘乱逃了出去。
“必疏南河,塞北河,修复故道。役不大兴,害不能已。”(《元史·成遵传》)
刘福通带领众人冲出重围,整顿队伍,占领颍州城,民工大起义就这样正式爆发。
后来,脱脱复出,特地召开会议,邀请他一起商量如何治理黄河水患的问题。贾鲁在会议上再次提出自己的治河主张:
虽然韩山童牺牲了,但是他在历史上的地位却是不可磨灭的。他是第一个举起了反元旗帜的人,带领着穷苦百姓纷纷起身抗元,中国大地上燃起了熊熊烈火。
可惜当初脱脱不在朝中,他的奏章一递上去就石沉大海,估计被元朝政府扔到哪个垃圾桶里了。
当时元朝统治中国,将百姓分为四等。蒙古人自然贵为第一等,而南宋境下的百姓就是第四等。在他们眼中南人为贱民,当时有很多不平等:
第二,他建议疏塞并举,疏通黄河向东流,想办法恢复古道。这样治理的效果会更佳,当然耗费的人力和财力也更多。
蒙古人不需要劳动就可以享有汉人和其他民族的所有财产;杀一个南人只需罚交一头毛驴价格相等的烧埋银即可;汉人不能有名字,只能以出生日期为名;蒙古人害怕汉人起来反抗,毕竟汉人人数远超他们许多,因此禁止汉人拥有铁器,连一把菜刀也必须几家合用;等等。
第一,他建议修筑北堤,用来制衡黄河泛滥。这种方案用的时间较短,耗费人力和财力也较少,但是治标不治本。
当时元朝的赋役很重,前面我们说过朱元璋的家乡灾荒不断,仅仅半个月,他的父母和大哥就饿死了,汉族百姓完全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对元朝统治的仇恨像是干透了的柴火,就等韩山童和刘福通这把大火了。
贾鲁是个很务实的科学家,至元四年,第一次黄河泛滥的时候,他就亲自去了灾区现场,实地考察、测量地形、绘制地图,经过一番调查研究之后,他提出了两个治理黄河水患的方案:
韩山童、刘福通起义的消息传开后,黄河沿岸的民工们纷纷响应,当即杀了监工,头裹红巾,纷纷投奔刘福通。没过几天,义军发展到数十万,遍布大江南北。
贾鲁这人,从小就十分聪明好学,还胸怀大志,长大后更是谋略过人,而且他特别喜欢天文地理,是当时水利方面的首席专家,后人对他评价十分高。曾经有过这样的论断,说“古之善言河者,莫如汉之贾让,元之贾鲁”。
这时候,经过三年乞讨的朱元璋回到寺庙中吃斋念佛,时常听到周边百姓和儿时的小伙伴们,今天谁谁谁又参加义军,反抗暴元去了,明日又听说谁谁谁参加义军,反抗暴元去了。你说朱元璋要是一点也不心动,那肯定是假的。
脱脱下决心治理黄河,可是他不懂水利,于是选拔了一个叫贾鲁的人,任命他为行都水监使,专门治理河患。
有个类似的插曲:记得20世纪90年代初的时候,深圳改革开放后,开始蓬勃发展,吸引了全国各地的年轻男女南下打工。我出生在浙江东部的一个农村,当时村里很多十八九岁的女孩子怀揣着梦想,早早地休学,南下深圳服装厂打工去了。许多留下来继续上学的人,都是在家长的强压下才完成学业。
可以说,当时脱脱接手的完全是个烂摊子,官贪吏污、纪纲废弛、赋役不均,种种问题已经到了积重难返的地步了。脱脱知道这些问题一时之间也解决不了,当务之急是要治理好黄河。不然的话,隔几年就黄河泛滥,沿岸全是难民,这些难民走投无路之下,就会攻击政府,危害社会,影响整个社会的繁荣与稳定。
言归正传,在周边百姓的影响下,朱元璋开始有些蠢蠢欲动了,可是怎么也下不了决心,毕竟造反这条路有所不同,是个高风险的职业(当然也是回报最高的),而且还不能回头。一旦选了这条路,要么封侯拜相、列土封疆;要么杀身成仁、永垂不朽。你看《水浒》中的那些好汉,哪个愿意从一开始就落草为寇、落下一世骂名呢,还不是走投无路了,才被逼上了梁山吗?
元至正四年那次黄河泛滥时,脱脱刚刚辞去相位没有几天,当时朝中以右丞相别儿怯不花为首。他虽然对灾民做了一些工作,但是却没有治理黄河。至正八年正月,黄河再次暴溢,而且更加凶猛。不仅使沿岸百姓流离失所,而且还影响了元朝政府的经济命脉,可把元顺帝给吓坏了。他这时才想起了脱脱,于是在至正九年(1349年)闰七月,重新启用脱脱为中书右丞相,让他主持工作。
夜晚,朱元璋躺在床上辗转反侧,怎么也睡不着觉,于是披衣起身,望着窗外深邃的夜空,开始思考自己的人生和理想。自己到底该一辈子在这寺庙中吃斋念佛,直到老死,还是应该出去闯荡一番,干些轰轰烈烈的大事,等到自己年老回首往事的时候,不会因为自己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呢?
脱脱叫做“脱脱帖木儿”,蒙古族蔑儿乞人,是元末有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还主编了《辽史》《宋史》《金史》,史书上对他的评价非常高,说他是“贤相”,可见他的能力绝非寻常。
左思右想之后,朱元璋还是拿不定主意,于是决定征求一下寺庙中佛祖的意见。
两次黄河水患时,元朝政府讨论过如何处理此事,但是朝廷中权贵们的意见也不尽相同,分裂成了两派:一派是以脱脱为主的主修派,还有一派是脱脱的死对头别儿怯不花。
他缓缓地来到神像面前,就地跪倒,双手合十,虔诚地向佛祖求卜,想知道自己究竟该何去何从。他先在佛祖面前诚信祷告了一番,许下“离开寺庙”的心愿,然后慢慢晃动竹筒,直到有一支竹签缓缓地跳了出来。朱元璋拿起竹签一看,竟然是“不吉”。
有道是“经济决定一切”,元朝政府国库早已空虚。而且自从河患发生以来,灾区百姓流离失所,饿殍满地。百姓们走路无路,只能纷纷起来反抗,有的抢劫商旅,有的攻击官府,各地开始暴动不断,起兵反元。
既然佛祖点化自己不要离开寺庙,那么朱元璋又拿起竹筒,许下“留在寺庙”的心愿,再次慢慢摇动竹筒,直到有竹签掉出为止。朱元璋拿起竹签一看,发现还是“不吉”。
按照史书上的记载,这次黄河水患导致运河中断,那么大都的粮食和生活必需品无法供应;水侵河间、山东两地的盐场,势必减少元朝政府的国家财政收入。
“去留皆不吉”,这样的占卜结果让朱元璋不知所措了。朱元璋心想:去也不是,留也不是,难道你是要让我造反吗?于是,朱元璋第三次拿起竹筒,缓缓地摇动竹筒。过了一会,一支竹签跳了出来,朱元璋捡起来一看,上面写着一个“吉”字。
意思是说,黄河泛滥向北侵袭了安山,洪水灌入整条运河,绵延到了济南、河间一带,将毁坏这两地漕司所属盐场,非常妨碍国计民生。
上面所讲朱元璋占卜的事情记载在《御制皇陵碑》中:
“既而河水北侵安山,沦入运河,延袤济南、河间,将隳两漕司盐场,实妨国计。”(《元史·贾鲁传》)
“卜逃卜守则不吉,将就凶而不妨。”(《御制皇陵碑》)
到了至正八年正月,黄河再次发威,淹没了沿河州县,情势更为危急:
意思是说,选择离开、选择留守寺庙都不吉利,选择造反反而没啥问题。
至正四年对于朱元璋来说,是终生难忘的一年。那一年,在不到半月的时间里,朱元璋死了父母和大哥,无依无靠。那一年,对于元朝政府来说,也是非常头痛的一年。五月,连下大雨二十多天,黄河暴溢,河南、山东一带沿河州县全部遭了水患,几十万百姓沦为难民。元朝政府却束手无策,以致水势不断扩大,向北侵袭。
这个故事是朱元璋当了皇帝之后亲口说的,跟他出生时各种传说故事的性质和目的一样,他把自己的造反说成受了佛祖点化,更能使大众认可他的统治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