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谅忿疆土日蹙,乃大治楼船数百艘,皆高数丈,饰以丹漆,每船三重,置走马棚,上下人语声不相闻,舻箱皆裹以铁。”(《明史》)
第一,从兵力上来讲,陈友谅略强于朱元璋。前面我们说过在龙湾战役之前,陈友谅的实力可以说是远胜朱元璋,但是经过龙湾战役后,两人可以说是旗鼓相当。
《明史》中说楼船数百艘,这个“数”又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了,就是几个的意思,肯定不是一,至少为二,也可能是三和四。据说大的巨舰可以容纳三千人,小的也有一千人,所以,我保守估计人数大约在四十万左右。
龙湾战役是朱元璋和陈友谅之间的转折之战,接下来打响的鄱阳湖战役乃是朱元璋和陈友谅之间的决战,在此之前,我们仔细对比一下两方的实力。
而朱元璋在此次战役中,也拿出了血本,号称二十万大军。因此单单从兵力上来看,陈友谅的实力略强于朱元璋。
朱元璋虽然跟张子明说,让朱文正再坚守一个月,但他也是心急火燎地着急,于是命令部队不分昼夜,以急行军的状态向洪都挺进。
第二,从战舰上来看,表面上陈友谅强于朱元璋,实则各有长短。陈友谅非常依赖武器装备,一直秉持做大做强的原则,所以投下血本,造的军舰三四楼高,外面还包裹铁皮,可以说是无坚不摧(其实武器装备并非越大越强,如果陈友谅晚生两百年的话,李舜臣会让他深刻认识到这个问题)。相比之下,朱元璋的战船可就土得掉渣了,除了少量从龙湾战役中缴获陈友谅的巨舰外,大都是“小渔船”。
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七月六日,朱元璋亲自率领二十万大军从应天出发,去解救洪都之围。
不过,有道是“一寸长,一寸强,一寸短,一寸险。”虽然朱元璋的战船比不过陈友谅的巨舰高大威猛,但是胜在灵活,机动性比陈友谅好多了。喜欢研究兵法的人一定知道,兵种的机动性其实是决定部队作战能力的一个很重要的指标。有时候,我们手上只有几个机动性强的低级兵种,而对方却有几个机动性差、实力强的高级兵种,虽然正面交战打不过对方,但是只要我们运用合适的战术(游击战术),就可以以弱胜强。
前面我们说过陈友谅是孤注一掷,倾国而来,而朱元璋也是个不要命的主,要么不打,一打也是倾国而来,压上了所有的筹码。在这方面两人的思想都很一致:毕其功于一役。要么君临天下,享受万人朝拜,要么全家丧命,万劫不复。
因此,陈友谅战舰巨大无比,无坚不摧,看似占上风,其实与朱元璋的战船之战两者各有长短,打了个平手而已。
当时朱元璋的主力全部在庐州,既然决定决战,朱元璋便立即命令徐达从庐州调回部队,并召集了他所有的精锐部队兵力,大约在二十万左右,同时带上了那些最心爱的猛将,徐达、常遇春、冯胜、傅友德等人,当然明朝第一智者刘伯温自然不能落下,也一起随军出征了。
第三,从士气上来看,朱元璋部队的士气远胜陈友谅的士气。陈友谅率领六十万大军猛攻洪都城数月,可是久攻不下,还损兵折将,士气肯定低迷,而朱元璋则不同,他是率师救援,城外的人救人心切,城内的人饱含希望,士气自然高涨,远胜陈友谅大军。
懊恼归懊恼,但是自己选的路含泪也要把它走下去。朱元璋知道自己与陈友谅迟早有一战,而现在陈友谅率领六十万大军找上门,恰好又遭到了洪都城的顽强抵抗,损伤惨重,士气低落。朱元璋向来是个军事天才,洞察能力十分敏锐,这次他隐约感觉到大决战的机会来了,于是听了张子明的报告后,当即决定与陈友谅一决高下!
综上所述,从兵力、装备和士气三方面来看,两人刚好打成了平手,那么大决战到底谁会最后胜出呢?开战在即,但他们心里谁都没有底。
朱元璋见庐州一时之间攻打不下,便自己一人回了应天,令徐达等人加紧进攻庐州。可是回到应天不久,又接见了千里求援的张子明,得知洪都城危急之事,心中叫苦不迭,懊恼不已,“刘老道,你的预言要不要这么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