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悟读书网 > 人文社科 > 布衣天子朱元璋 > 第四十八章 大智大勇张子明

第四十八章 大智大勇张子明

陈友谅和颜悦色地问了一句,“你吃过饭了吗?”

他见张子明不善言语,呆在那里,于是心中有了主意,想要利用一下此人。

张子明傻傻地看了一下陈友谅,摇了摇头。

陈友谅听说抓到了一个奸细,闲着无聊,于是亲自审问了张子明。

陈友谅看他如此表现,更加坚信他是个傻子,于是命人拿些酒菜上来,还亲自拉了条凳子,让张子明坐下,自己也挨着他坐了下来。

这些士兵也不是傻子,现在洪都城打得天昏地暗,普通百姓避之惶恐不及,你却要往里面跑,肯定是个奸细,于是便将张子明押到了陈友谅的面前。

没过一会,酒菜上来了,张子明顾着赶路,早已饿得前胸贴后背了,看了看陈友谅,便什么也不顾,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

张子明一时之间还真回答不上来。

陈友谅心中笑了笑,并跟他随意地聊起了家常,说着说着又说到了天下统一、推翻暴元的民族大义中来。张子明坐在一旁,唯唯诺诺,不住地点头。

“你干什么的?”

陈友谅见此,感觉有戏,心中暗喜不已,于是和盘说出了自己心中的想法,说:“洪都城被围已有数日,破城乃是迟早的事情,你如果能到城下帮我喊话,诱降城里的守军,我不但不会杀你,还会给你封妻荫子,你看如何?”

张子明可能担心洪都城的安危,为了赶时间,回去的时候,那是日夜兼程,可是不巧的是,刚刚到了湖口想要坐船的时候,却被陈友谅的士兵逮了个正着。

张子明看了看陈友谅,连忙点点头说道:“好的,好的,我愿意。”

但张子明是个聪明人,虽然心中有点不乐意,但是脸上却丝毫不流露,当即告别了朱元璋,随便收拾了点行李,就匆匆上路了。

陈友谅闻言后,心中暗喜不已,立即派人押着张子明到了洪都城下喊话。

张子明闻言后,心想,什么?一个月?你等着给朱文正收尸吧!

张子明来到洪都城下,大声喊道:“我已经见到主上了,令大家继续坚守,救援马上就到了!”

朱元璋听了张子明的话后,十分高兴,说道:“你快点回去告诉你家元帅,再坚持一个月,我亲自率领大军去援救。”(真心佩服朱元璋的那份淡定,绝对是个淡定帝!)

城内的守军闻言后,顿时欢呼雀跃,士气大涨。

显然派来的张子明深谙一些人生智慧,他选择合适的时间和地点去求救兵,而事情又是十万火急、不得不说的时候,不跟领导说要如何如何做,不做会有什么严重的后果,而是说如果我们如何如何做,将会有怎样的美好结果的方式讲,让意见更容易被采纳。

至城下,大呼:“我张大舍。已见主上,令诸公坚守,救且至!”贼怒,攒槊杀之。(《明史》)

张子明的回答非常艺术,因为当时朱元璋心情不好,他要是直接说朱文正已经撑不住了,你快发援兵吧,迟了可就来不及了之类的话,那只能给朱元璋心中添堵,有可能求不到援兵,搞不好还会掉脑袋。但是他如此一说,虽然目的也是求援,但是让朱元璋看到了希望,至少不会给朱元璋添堵。

陈友谅这下傻了眼,没有想到这个看起来很文弱的人竟然不是贪生怕死之徒,为了完成自己的使命,竟然扮猪吃老虎,狠狠地耍了自己一回。

“兵虽盛,战死者多。今水未涸,贼巨舰将不利。援至可破也。”(《明史》)

陈友谅当场大怒,气急败坏地命人杀了张子明。

关于这段回答,《明史》上是这样记载的:

陈友谅虽然了杀了张子明泄愤,但是他还一直记得张子明临死前那嘲弄的眼神,心中却是极为不安。因为他一直坚信武力可以解决一切,只要你足够强大,所有人都会臣服于你的脚下颤抖不已,但是现在他发现自己错了。

张子明是个懂得察言观色之人,一看朱元璋满面愁容,想了想,回答道:“陈友谅虽然兵势很盛,来势汹汹,但是死伤惨重,现在旱季已到,河水日减,这对于陈友谅的巨舰来说是非常不利的,再加上日久缺粮,只要援兵一到,定能打败他。”

且不说洪都城的守军,面对六十万大军的轮番进攻却拒不投降,死拼到底。就连眼前这个好像手无缚鸡之力的呆书生,他原本以为用一个手指就能捏死的无用之人,竟然可以如此不畏生死,甚至凛然赴死。

朱元璋听完张子明的汇报后,看了看他,问道:“陈友谅兵势如何?”

不知为何,张子明临死前眼神里的那种坚定和对他的不屑令陈友谅生畏。

其实,当时朱元璋的处境也不太好,整天唉声叹气,因为他不听刘伯温的劝阻,执意出兵安丰,又派第一功臣徐达领兵去攻打庐州,遭到了顽强的抵抗,久攻不下。

陈友谅的信念猛然坍塌,他的内心崩溃极了,但是他不能也不敢流露出来,因为害怕影响军心。他命令部队猛攻洪都城,但此时洪都城内守军的士气更加高昂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坚不可摧。

一来小路不好走,二来夜黑看不到路,自然走得很慢,所以张子明足足走了半个月,才到了应天,找到了朱元璋。

在洪都保卫战中,朱文正沉着应战,抵抗顽强。在双方力量极为悬殊的情况下,硬是从四月一直打到七月,整整坚守了85天,大量消耗了陈友谅的有生力量,为朱元璋的大反攻赢得了时间。因此,此战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守城战役之一,也是中国军事史上以少胜多的经典案例。此战对元末的政治格局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如朱文正、邓愈、赵德胜等人都因为此战而名留青史。

张子明十分机智,也非常谨慎。他趁夜黑坐着一艘小船,偷偷地从水路逃了出去。上岸之后,他为了保险起见,白天找个地方休息,到晚上才急着赶路,大路不敢走,专门走那种人烟稀少的山间小路。

其实陈友谅趁朱元璋和张士诚开战之际,起兵攻打朱元璋的洪都,绝对失策。朱元璋后来在回忆中说到此次战役,他说,“如果当时陈友谅不是围攻洪都,而是顺流直下,直攻应天的话,那恐怕不是今天这个场面了。”

当时洪都城被六十万大军团团围困,别说常遇春这样的猛将冲不出去,就怕是连只鸟也飞不出去啊!

朱元璋这个说法怎么那么熟悉啊?对,当时元末第一猛将张定边也曾劝阻过陈友谅,让他兵分二路,一路攻打洪都城,一路顺江直下,攻打应天,让朱元璋首尾不能兼顾,如果上天能够给陈友谅一个再来一次的机会……可惜,历史没有如果!

派出求救兵的这个人名叫张子明,临危受命,可谓是一个不畏生死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