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问道:“先生一向神机妙算,今日为何一直不说话啊?”
朱元璋虽然否定了这些人的建议,但一时也想不出更好的办法克敌制胜。这时,他发现刘伯温一人坐在角落,却一直默不作声,于是,他把刘伯温一人叫到了内室。
这时,堪称明朝第一智者的刘伯温终于开口了,他慷慨激昂地说道:“建议投降或是弃城逃跑的人都应该杀掉。”
从朱元璋这番分析来看,他早已在战斗实践中成长为一个出色的军事家,比那些死读兵法的书呆子不知要强多少倍。
“主降及奔者,可斩也。”(《明史》)
朱元璋认为退守钟山也是不妥当的。倘若退守钟山,就和《三国演义》中的马谡丢了街亭一样,会被敌人围困在山上,没有水喝,没有饭吃,不战自乱。
此言一出,即向朱元璋表明了自己的态度,要与陈友谅决一死战。
有人说,弃城而逃,另找其他城池固守,保存实力,也被朱元璋否定了。他说丢失了虎踞龙盘的应天,不仅没了屏障,而且还会军心涣散,如何东山再起?
朱元璋闻言后,又问道:“先生,你是怎么想的呢?”
兵法上说“半渡而击之”,有人建议趁陈友谅尚未站稳脚跟,立即出兵收复太平,似乎再正确不过了,但是却被朱元璋否定,他说:“只要我们率军出击太平,陈友谅必定会以偏师袭扰我们,想办法拖延咱们的行动。倘若我们主动与他挑战,他们必然会避开,我们若是再进击太平,偏师又会再度袭扰,如此反复,疲惫我师。同时,陈友谅的水师主力就必会直逼应天。我们步骑兵若想回救,没有一整天的工夫是回不来的。就算及时赶回,将士早已疲惫不堪,而陈友谅以逸待劳,绝非良策。”
刘伯温回道:“陈友谅的大军十分骄傲,目中无人,等他们深入,我们再埋伏兵力打败他们,非常容易。按照道理来说,后行动者得胜,营造威势,制服敌人,便可铸就大业。”
面对陈友谅大军压境,朱元璋连忙召集手下将领召开军事会议,商讨如何应对。会议上,有人说陈友谅刚刚过江,尚未站稳脚跟,建议朱元璋立即出兵,收复太平;也有人说太平已丢,应天已没屏障,陈友谅声势浩大,很难抵挡,不如主动放弃应天,固守其他地方,保存实力好了;也有人说退守钟山为好;还有人更过分,直接跟朱元璋说,陈友谅来势汹汹,我们不是他的敌手,不如主动投降算了。
朱元璋闻此言,觉得有理,便采纳了刘伯温的计策。
张士诚自认为高明,实则每次都慢人家一步,他的胸无大志和保守使得他最终被朱元璋剿灭。
太祖曰:“先生计安出?”基曰:“贼骄矣,待其深入,伏兵邀取之,易耳。天道后举者胜,取威制敌以成王业,在此举矣。”太祖用其策。(《明史》)
张士诚只是笑了笑,象征性地点了点头。其实,张士诚心里正打着如意算盘,你们两虎相斗,我才不凑这个热闹,先来他个坐山观虎斗,既不援助陈友谅,也不帮忙朱元璋,等你们斗得差不多了,我再定夺也不迟啊。
按照《明史》上的记载,刘伯温不建议投降或是收复太平的主张,建议朱元璋设下伏兵,打陈友谅一个措手不及。
陈友谅登基完毕后,立即派人知会张士诚,请求他在东线配合一下自己,还跟他约定,谁攻占了朱元璋的地盘就归谁。
可是,关于这一段历史,《明太祖实录》上记载的有些不同:
因此,后世很多人认为这是上天的暗示:说陈友谅分明不是真命天子,老天爷也不准他登基称帝。
是时,陈友谅将入寇,诸将议欲上自将御之,纷纷莫能定。上曰:“今天道后举者胜,若伏兵江岸,俟其至而击之,可以成功”。基适从外至,因赞曰:“上言是也”。(《明太祖实录》)
可是说来也怪,当百官分列两边准备向陈友谅道贺时,天上刮起了大风,让人睁不开眼。陈友谅一看,形势不对,挥挥手,让众人散了,连这个简单不过的仪式也取消了。陈友谅的登基大典可算得上历史上最为草率的一次登基了。
意思是说,这时,陈友谅大军兵临城下,朱元璋召集诸将商议如何抵御,大家议论纷纷,莫衷一是。朱元璋说:“按照天道,后举者的胜利,如果我们事先埋伏在江边,等他到达时再攻击他们,便可以成功。”
这时,有个将领站了出来,哭谏陈友谅不要登基称帝,可是陈友谅哪里听得进去,推开他,执意要登基称帝。
刘伯温恰好从外面回来,竖起大拇指,称赞道:“皇上说得对”。
既然宫殿都不挑,良辰吉日他就更不在乎了,择日不如撞日,他当即命令手下的文武大臣分列两边,准备随便搞一下仪式(百官跪拜,三呼万岁还是要的),就算登基称帝了。
《明史》中说破敌之策是刘伯温想出来的,而《明太祖实录》中却说破敌之策是朱元璋自己想出来的,刘伯温只是从外面进来,赞扬朱元璋这个策略好而已,那么为什么这两本史书的记载截然不同呢?
眼下陈友谅率军出征,宫殿肯定是来不及建造了,他倒不挑剔,当时正好路过五通庙,就直接把五通庙当作登基称帝的宫殿,令人不得不服。
我们先来看看这《明太祖实录》吧。这本书主要是记录明太祖、建文帝两朝皇帝事迹的史籍。这本书初修的时候是建文朝,后来燕王朱棣夺位后,又修改过几次,总的来说就是朱元璋死后,明朝的宣传部门工作人员编写的官方史书。大家想想,这样的史书或多或少有拍马朱元璋的嫌疑(当然,司马迁那样的人也有,但是估计不多),前面我们说过朱元璋出生时的各种天生异像(神化朱元璋),就是最好的证明。按照这种思路来看,这本书说朱元璋好的地方,可能有些会失实,但是说朱元璋不好的地方,估计是错不了的。
按理说,登基称帝可是头等大事,一般说来,要先找个风水极佳的地方造个宫殿,豪华装修一番,再挑个良辰吉日,举行十分宏大的仪式,才能登基称帝。
我们再来看《明史》,这本书是清朝人写的,当然他们绝不会去拍前朝皇帝的马屁,去刻意神化或是美化前朝皇帝,所以我认为《明史》这本书说朱元璋好的地方,是错不了的。但是《明史》一书有黑朱元璋的嫌疑,如果这本书有说朱元璋不好的地方,可能不一定靠谱。
陈友谅从一个小渔民,暴发成江南义军的头领,现在站在船头,望着浩浩荡荡的水军,总觉得攻取应天就如探囊取物一般,接着就可以登基称帝了。一想到登基称帝,君临天下的那种威仪,他就再也等不及了,于是立即派人杀了傀儡徐寿辉,筹备登基。
综上所述,关于在龙湾伏击陈友谅方面的记载,我个人觉得《明史》更为可靠一些,计策应该是刘伯温提出来的。
陈友谅攻破太平城后,继续率领大军进击采石,进逼应天。当时,陈友谅不仅势力比朱元璋强,而且武器也比朱元璋先进,他的战船大得惊人,名字也很吓人,“塞断江”“撞倒山”“混江龙”“江海鳌”,江面上密密麻麻,一百来艘,说他是掷鞭断江,那是一点也不为过啊。(陈友谅出身是个渔民,所以拥有强大的水军,倒也不足为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