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知道古代科举,殿试后,皇帝会钦点三甲,一甲是三个,分别是状元、榜眼、探花;二甲是成绩优异的前十几个,具体数量不定,每年都有不同;三甲大概是一百到四百左右,每年不一样,明朝时往往以三百人为准。
至顺四年(1333年),二十三岁的刘伯温想要参加会试,可是却不行,因为当时元朝规定报考进士的年龄不得小于二十五岁,于是刘伯温虚报年龄,说自己已经二十六岁了,怀揣着梦想,赴元朝京城大都(今北京)参加会试,结果又“不小心”实现了梦想,一举考中了进士。当时他获得名次“汉人南人第三甲第二十六名”。
位列三甲者就意味着都能做官,但是分配岗位却有区别。
刘伯温谦虚好学,才智出众,很快掌握了奇门斗数,回去后,百姓们都说他是再世诸葛亮,能预测后世五百年。
在明朝,一甲、二甲者往往能选入庶吉士,有机会成为翰林学士,帮助皇帝起草诏书,意味着以后有机会入阁,能成为明朝政府的核心人员。例如,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二十三岁的张居正中二甲第九名进士,授庶吉士,最后入阁成为首辅。
有一次,他去程朱理学故里徽州游玩时,得知覆船山上有一本《六甲天书》(覆船山俗称歙县南山,自古被认为是得道成仙之所),便去找寻,结果在覆船山上不仅找到了书,而且还结识了一大批明教圣者。
三甲前面的,或是家中有关系之人,就有机会留在京城六部工作,起点高,自然升迁得也快,考试成绩稍后的,也能分配在州府工作,反正最差也能当个七品县令,是个县处级干部。
刘伯温博览群书,什么书都看,尤其对天文地理、兵法数学特别感兴趣,时常潜心钻研揣摩,具有很高的造诣。
可是,刘伯温考了汉人南人第三甲第二十六名,却在家赋闲了三年(要等人退休,空出位置),最后却被分配到江西高安县当县丞,相当于现在的副县长,正八品,协助县令处理政务。
有一次,郑复初到刘伯温家中家访,对他父亲赞扬道:“您的祖先积德深厚,庇阴了后代子孙,刘伯温这孩子如此出众,将来一定能光耀门楣。”
刘伯温的分配为何会如此糟糕呢?
泰定四年(1327年),刘基十七岁,他离开府学,到处州求学,找了一个导师叫做郑复初,向他学习程朱理学。
按理说三甲的第二十六名,成绩算不上好,庶吉士是选不上的,但也不至于连个七品县令也混不到吧。
可是,小小年纪的刘伯温却与众不同,默读两遍便能背诵如流,而且还能说出里面的道理,有时候还会批判儒家经典哪里说得不对,还十分在理,令先生们大为惊讶。他们以为刘伯温事先读过,于是又试了几段文字,结果刘伯温对答如流。先生们无不大为惊讶,全部称他为奇才。
需知,元朝将人分为四等,一等蒙古人、二等色目人、三等汉人、四等南人。因此朝中的高官基本上都是蒙古人和色目人,汉人、南人只能当小官。
十四岁的秀才刘伯温被他父亲送去府学读书,相当于去了公办的省重点高中。当时课程没有数理化,读的是“春秋”和儒家经典。很多人会觉得这些书深奥晦涩,很难读懂。
待业三年的刘伯温,突然接到去江西高安县当县丞的通知时,虽然觉得这个官比较小,但也没闹什么脾气,高高兴兴地去江西赴任了,可是不久,他发现自己的性格并不适合这官场。因为刘伯温生性直率,嫉恶如仇,而古代官场往往喜欢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中庸之人,所以没过多久,刘伯温辞职不干了。
那年,十二岁的刘伯温怀揣着梦想,去参加院试,结果一不小心竟考中了秀才,乐得他爹夜晚都睡不着觉。乡里百姓无不赞叹刘家,说他们家祖坟冒烟,出了个“神童”。
刘伯温回到家乡,准备躬耕于南阳,老死在田间,无奈才名远播,又被聘为江浙行省儒学副提举。
官二代刘伯温从不惹是生非,也不会到处叫嚣“我爸是局长”,反而十分谦虚好学,而且从小聪慧过人,还有一个令人惊讶的特长。别人看书是一行一行看的,他却是一目七行,说他是“七行俱下”。
可是当时元朝政府腐朽,在哪里都是一样,刘伯温看不惯元朝政府的作风,上书朝廷批评御史失职,结果却被当朝权贵排斥,最后落得个罢官还乡的下场。
前面说过韩山童和刘福通两人起义时,韩山童说自己是宋徽宗第八世子孙,刘福通也说自己是宋朝大将刘光世的后人,这些都是假的。其实刘伯温才是宋朝大将刘光世的后人,刘伯温的父亲是处州下面一个县的儒学教谕,相当于现在丽水市下面一个县的教育局局长,如此说来,刘伯温家境还算可以,好歹也是个官二代。
树欲静而风不止,无奈刘伯温名气实在太大,过了一段时间,朝廷又来了一封公文,说是朝廷起用他为江浙省元帅府都事,主要任务就是帮助当地政府平定浙东一带的盗贼,而且公文里面特别交代,让他一定要特别注意方国珍。
刘基,字伯温,1311年生于浙江青田九都南田山之武阳村(今浙江省文成县南田镇岳梅乡武阳村)。
书接上文,刘伯温拒绝了方国珍的贿赂,不过他很快发现了事情没有就此结束。那个年头,当你周围的人全是鸡鸣狗盗之辈,你若是想要做一个正直的人,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博通经史,于书无不窥,尤精象纬之学。”(《明史》)
方国珍见行贿不行,又给刘伯温的顶头上司送去厚礼。过了不久,朝廷下了命令,否决了刘伯温的围剿建议,让地方官去招抚方国珍,给他封官,还责骂了刘伯温,说他是“擅威福”。
刘伯温这人确实博学多才,上知天文,下晓地理,兵法、占卜样样精通,《明史》上也对他评价很高,说他是:
没过多久,方国珍又叛变朝廷,因为之前刘伯温建议围剿,于是元政府指定刘伯温前去围剿,可是当地官员全都收了方国珍的钱财,不但不给刘伯温兵权,还处处设障。
下面且来说说历史上真实的刘伯温。
刘伯温是个聪明人,知道和这帮贪官污吏一起,必将一事无成,于是找了个借口,告老还乡了。
这些故事听来并不真实,但是,朱元璋信了。刘伯温去世后,英明一世的朱元璋还让人去刘伯温家中要过此书。结果当然可想而知。
刘伯温文武全才,在乡里名望很高。人们因为害怕海盗和方国珍,纷纷来投靠刘伯温。刘伯温就将这些人聚集起来,组成了一支民兵武装力量,日夜操练,虽然不能围剿方国珍,却也让方国珍十分忌惮,不敢前来招惹他们。
刘伯温得到此书后,日夜研读,从此以后便能上知天文,下晓地理,天下之事,足不出户,也能对世间之事了如指掌。
转眼间到了至正十九年(1359年),朱元璋率军来到浙东。他早就听浙东百姓称赞处州有一个刘伯温,上知天文,下晓地理,无所不能,十分了得,因此朱元璋心中一直想把这人请出山,帮自己打天下。
在他临终前,将此书埋藏予何处告诉了子女,并跟他们说:“某年某月某日有个姓刘的经过我们家时,你将此书送予他。”后来,刘伯温来到高安县当官,并在那日经过了曾义山的家。他的后人便遵从曾义山的遗嘱,将此书挖出,送给刘伯温。
等到胡大海攻克处州后,朱元璋任命孙炎任处州总制,让他替自己引进一些人才,尤其是刘伯温这样的人才。
红巾军得知此事后,派人前去捉拿他。曾义山事先算到,逃了出去,再也不敢占卜算命了,并将此书藏了起来。
说到这个孙炎,历史上记载不多,但是此人却不简单。我们都知道诸葛亮是被刘备三顾茅庐请出来的,但刘伯温并不是朱元璋礼贤下士请出来的,而是被孙炎一句狠话吓出来的。
曾义山用心默默记住秘法口诀,将书藏入怀中,从此以后,曾义山占卜算卦如有神助,无不应验。
孙炎口才很好,是个辩论高手。
第二天,曾义山像往常一样在街上摆摊算命,恰巧有三个人经过,前面一人盲了一只眼,用木杖拉着后面两个盲人。曾义山见状,寻思道:“这不就是三人共用一目者吗?”于是,他连忙上前请教,三人不予理睬,走了过去。曾义山连忙跟在后面,一路上拜求不已,态度十分诚恳。过了很久,三人慢慢停了下来,从怀中掏出一本书送给曾义山,而且在地上用木棒比划,教他秘法口诀。
“累累数千言,常穷一座,人人莫不畏其口。”(《宋文宪公集》)
有一日,这个盲人乞丐告诉他,说明日会有一个三人共用一目者经过,有异术,你若好好拜求他,对你必有好处。
不过这个辩论高手不仅其貌不扬,而且还瘸了一条腿。在这里,我们不得不佩服朱元璋用人的本领,可以说是只要有才,其他都可以忽略不计,真正叫做不拘一格。
元朝末年,高安县有一个算命先生叫曾义山,以占卜为生。每次他在街上摆摊算命时,总会有一个盲人乞丐坐在他旁边。曾义山总是以礼相待,时常还送些水果或是饭菜给这个乞丐。
孙炎当时是处州的地方官,于是千方百计地想着为朱元璋引进人才。
明朝两百七十年的历史中,出过三大才子,分别是解缙、杨慎及徐渭,三人之中最为博学多才的是杨慎。杨慎也曾记载过刘伯温一个传说。
他一打听,发现刘伯温、叶琛、章溢等响当当的人物都在此处。当时叶琛以博学有才著称于世,并且还深通兵法。章溢乃教育方面难得的人才,可以说是名声赫赫,但是这刘伯温更不简单,比他们还要有名。
这个故事记载在《玉光剑气集》中,是一本清人写的史料笔记,我们也就把它当成是一个故事好了。
这三个人都有一个特点,就是都曾在元朝当过官,所以都有一个座右铭“自以仕元,耻为他人用”。
刘伯温心想:“我不认识此书,或许日后有高人识得此书。”于是,他将此书藏进了怀中返回。日后,他果然得遇高人,受高人指点,读懂了这部“天书”,原来这些稀奇古怪的符号全是失传已久的兵法。
意思是说,他们当过元朝政府的官员,觉得被其他起义军所用是一件羞耻的事情,当然朱元璋也是他们眼中的“他人”。
刘伯温壮了壮胆子,进了洞门,发现里面居然有一个石匣。他拿起石匣,打开一看,只见里面有部书。刘伯温随手翻了几页,发现上面的字竟然一个也不认识,都是些稀奇古怪的符号。
孙炎奉了朱元璋之命,三番五次前往,想要请这几位浙东名士出山,辅佐朱元璋平定天下。可是,一连几次,全都碰了壁,不仅没有请到他们,而且连面都见不到。
刘伯温想到此处,于是捡起一块石头,朝着石碑猛敲三下。突然,奇迹发生了,石门缓缓地打开了,露出一个小石洞,里面黑咕隆咚,什么也看不清。
虽然不肯出山,但堂堂父母官几次三番亲自来请,刘伯温怕得罪孙炎,更怕得罪朱元璋,于是给孙炎送了一件宝物——祖传的宝剑。
刘伯温默默地念了一遍,突然拍了一下脑袋,说道:“卯金刀,这卯在上面,金在下面,右边一个刀,不就是刘(劉)字吗?”
孙炎是个聪明人,拿到宝剑后,心里是一清二楚。他知道刘伯温打心底里看不起朱元璋和他拉扯起来的农民起义军,所以不肯出山辅助,但是心中也有顾虑,害怕得罪自己,所以给自己送祖传宝剑,以示友好。
这六个字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孙炎既然读懂了刘伯温的心思,自然也能想到办法,于是他把宝剑原封不动地还给了刘伯温,并给刘伯温写了首诗,意思很简单,说:“其实你这把宝剑应该送给朱元璋,专门斩杀那些不听话的人,我只是个臣子,所以不敢接受。”
有一天,他在山中看完书,甚是无聊,于是四处走走散散心,不知不觉来到一个山洞前。见洞口有一块石碑,上面刻着几个字。刘伯温十分好奇,不由得走近一看,上面写着“卯金刀,持石敲”。
孙炎不愧为辩论高手,言语不多,但是却很犀利刻薄。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却暗示刘伯温,如果你真的不听话,一直不肯出山,朱元璋迟早有一天会杀了你。孙炎可是个出色的心理学家,既然你刘伯温也怕得罪朱元璋,那我不妨拿出朱元璋来吓唬吓唬你!
刘伯温出生于浙江青田,从小读书非常刻苦,为了排除干扰,特地一人独居在青田山深处。
刘伯温看到自己的祖传宝剑被孙炎封还,十分惊讶,后来读完宝剑诗之后,不由佩服万分,心道:“孙炎也是闻名天下的名士,这么有才华的人都心甘情愿地追随朱元璋,而且他还让我把宝剑献给朱元璋,看来在他眼中朱元璋一定有过人之处,是位明主。”
民间关于他的传说也是五花八门,下面先来说两段。
刘伯温思之再三,决定应召去见朱元璋。
一说起刘伯温,百姓们最熟悉不过了,民间至今还广泛流传着“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的说法。刘伯温一向以神机妙算、运筹帷幄著称于世,简直就是智慧的化身。
至正二十年(1360年),刘伯温、宋濂、叶琛、章溢四人来到应天府,朱元璋大喜,以隆重的礼仪接见了四位名士,说:
那么这个傻子到底是谁呢?这个人就是后来的大明第一智者——刘伯温。
“我为天下屈四先生。”(《明史》)
元朝政府中有一人早就看透了方国珍,于是在他刚刚起兵造反的时候,便提出围剿此贼的主张。方国珍听到风声后,十分害怕,于是连夜给这个人送去了厚礼。他相信元朝官员只要收了银子便老实安分了,这次也不会例外,结果却让他十分意外。这个人是个傻子吗?竟然不喜欢钱财,拒绝了方国珍。
意思是说,我为了黎民百姓,委屈四位先生出山帮忙打天下。朱元璋这句话说得很高明,你们四位都是名士,而且都在元朝当过官,我只是小明王下面的义军头领,自然委屈了各位,但我是为了天下百姓,并非为我个人利益,这句话表现出了自己为国为民的胸怀和筹谋天下的战略眼光。
可是,这方国珍却是个反复小人,数次招降又数次叛变,并且不断往上送钱,结果这官反而是越做越大,竟然当上了元朝江浙省左丞相衢国公。
从此以后,刘伯温、宋濂、叶琛、章溢四人便留在了朱元璋的帐下,为其效力。
方国珍起义反元,时间算起来比刘福通、徐寿辉等起义还早两三年,比郭子兴起义还早四年,但是声势一直不如刘福通和徐寿辉,主要是因为此人鼠目寸光,胸无大志,只知打家劫舍,并用钱财不断行贿元朝官员,四处跑官。元朝官员从上到下得了他不少好处,又见他势力颇大,不敢围剿,故而顺水推舟,招降方国珍。
话说朱元璋来到浙东,请到了刘伯温、宋濂、叶琛、章溢四位天下名士,有一人可就十分害怕了,这个人就是方国珍。
元至正八年(1348年),有一个名叫蔡乱头的人,拉了一群人专门在海上打劫财物,成为了海盗。方国珍被仇家告发,说他私通海盗,方国珍一怒之下,杀死仇家,与其兄方国璋、其弟方国瑛、方国珉逃亡海上,聚集数千人,变成了名副其实的海盗。
他召集手下商议,说道:“朱元璋部队军纪严明,我们恐怕不能与他对抗。况且还有陈友谅、张士诚等人。我们不如暂且表示顺从,静观其变再做打算。”
元朝末年,政府腐朽不堪,加上连年灾害,搞得民不聊生。不知何时,台州街上流传着一个谣谚:“洋屿青,出海精”。这“洋屿”指的是台州当地的洋屿山,这“海精”指的是方国珍。(这个谣谚很可能是方国珍派人刻意安排的,和“石人一只眼,挑动天下反”的故事一样,一切都是套路啊!)
手下们觉得他说得十分有理,纷纷赞同。
职业:船夫,以在海上贩盐为生。
于是,方国珍又用老套路,派人给朱元璋送去厚礼,表示顺从,并派次子方关作为人质。
特长:小超人,跑起步来比马还快,后来也证明了这个事实,官军一围剿,他就跑,官军一走,他又回来。
如果说方国珍是乱世中的人精,那么朱元璋便是人精中的人精。朱元璋不但没有接受人质,将他送回,而且还给予厚赐,还封方国珍为福建省平章事,其弟方国瑛为参知政事、方国珉为枢密分院佥事,将他们三人调往外地。
籍贯:台州黄岩(今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人。
这样的处置,不得不佩服朱元璋手段之高明。他明明知道方国珍是个反复小人,可他不但不留下人质,显示自己的大度,而且将方国珍兄弟三人升官,表面上是对他们的信任,实则是将他们调往外地,让他们不能作怪,实在是高明,令人不得不服。
出生年月:1319年。
方国珍自然不肯,诈称自己有病,还说自己年事已高不能担当重任,只接受平章印章及诰命,却不去外地赴任。
姓名:方国珍。
朱元璋见他终于露出狐狸尾巴了,便写了封信告诫方国珍说:“我开始认为你是识时务的豪杰,这才命你专制一方。你却居心叵测,想探听我的虚实便派你儿子来,想推却所封官爵则自称年老有病。历来聪明者可转败为功,贤能者可因祸得福,你自己好好想想吧。”
自古以来,浙东地区一直是中国古代最为富庶的地方,历朝历代都是如此。朱元璋这人又不是傻子,既然浙东这块肥肉就在嘴边,他怎么可能不吃呢?于是,他率领部队兵临浙东,这时有一个人却被吓坏了。这个人叫做方国珍,也是元末起义军的一个头领,让我们先来简略看看他的个人档案。
不久,朱元璋进军温州。方国珍害怕不已,请求朱元璋退兵,并答应每年向其进献白银三万两。
在我国古代,以钱塘江为界,浙江被分为“浙东”“浙西”两个行政区。“浙东”就是宁波、绍兴、金华、处州(丽水)、台州、温州、衢州、严州(今杭州桐庐县、淳安县和建德市)。“浙西”就是杭州和嘉兴、湖州。
朱元璋自然知道这是方国珍的缓兵之计,但是他也考虑到自己与陈友谅、张士诚多有摩擦,时有战事,顾不上方国珍这边,于是顺水推舟,便答应了他的投降请求。
朱元璋率领群雄过江作战,势如破竹,占领了安徽大部分地区。这时候,呈现在朱元璋面前的就是浙东地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