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料中记载了许多宋濂的趣事,下面略述几则。
至正二十年(1360年),宋濂和刘伯温、叶琛、章溢等人主动投靠了朱元璋。
明代有个人名叫蒋一葵,写过一本笔记小说叫做《尧山堂外纪》,里面有关于宋濂的一段记载:
天分好,又勤学刻苦,这样的人想不出名都很难。不久宋濂才气名动天下,元顺帝至正九年(1349年),有人向元朝政府举荐,说宋濂是个人才,朝廷应该录用他为官。于是元顺帝发了一道旨意,想要召宋濂为翰林编修。可是,宋濂却以奉养父母为由拒绝了。
“目力甚明,能于粒米上书‘孝、弟、忠、信、礼、义、廉、耻’八字。”(《尧山堂外纪·卷七十八·国朝》)
宋濂这人不仅天分好,而且还十分好学刻苦。史书上说他是“自少至老,未尝一日去书卷,于学无所不通”。意思是说他从小到老,没有哪一天是不看书的,所学的东西没有不能领会的。
意思是说宋濂的视力特别好,能在一粒米上写上八个字,分别是“孝、弟、忠、信、礼、义、廉、耻”。
张继之十分惊恐,对宋濂的父亲说:“这个孩子天分非凡,应当让他随名师学习。”
明末思想家焦竑写过一本书叫做《玉堂丛语》,里面还记载着这样一段话:
一周之后,两人如约而至,张继之当即随机抽取杂书、稗记里面五百来句来考宋濂,没有想到,宋濂竟能当场一字不错地背下来。
宋潜溪临财廉,尝大书于门曰:“宁可忍饿而死,不可苟利而生。”君子以为名言。权要非其人,虽置金满橐,一字不肯,纵与之,亦不受馈。日本使奉敕请文,以百金为献,先生却不受。上以问先生,先生对曰:“天朝侍从之臣而受小夷金,非所以崇国体也。”(《玉堂丛语·卷五》)
宋濂满口答应。
意思是说,宋濂这个人啊,在财物面前,不为所动,非常廉洁。他曾经在自己家中的大门上,写了几个大字:“宁愿忍受饥饿而死,也绝不能贪图小利,苟且生活。”他是个正人君子,一直把这句话当作自己的座右铭,时刻提醒自己。朝中的达官显贵们如果不是宋濂所喜欢的,即使此人拿着满满一袋子金子送给宋濂,只要两人言谈之中有一点冲突,宋濂也是断然不会接受的。
张继之闻言后,大惊失色,以为宋濂在吹牛,于是与宋濂打赌,说自己一周后抽查宋濂,考考他。
有一次,日本使臣来到天朝,拿着朱元璋的圣旨想要宋濂给他写篇文章,那使者还很会做人,特地送了一百两黄金给宋濂,没有想到,宋濂却不接受。
宋濂满不在乎地说道:“一周便可。”
朱元璋得知后,很奇怪,便问宋濂怎么回事?
张继之看了看宋濂,问道:“你需要多少日可通背四书经传?”
宋濂回答说:“我是天朝的命官,怎么可以接受蛮夷小国的金钱呢?这不是维护国体的做法。”
十五岁时,宋濂“神童”之名远近皆知。当时有个叫做张继之的人得知后,有些不信,特地邀请宋濂到他家中做客,想要考考他。
自古以来,伴君如伴虎,在明太祖朱元璋手下当官更是不易。宋濂在朱元璋手下为官时,心思十分缜密,据说他在宫中与朱元璋的对话,绝对不会透露给第三者。朱元璋让他起草诏书一类的东西,他一经写好,立即将草稿烧毁。
唐朝的骆宾王也是有名的“神童”,七岁时便能作诗“咏鹅”,为后世称道。宋濂也不差,九岁也能作诗,而到底是哪一首,史书上没有记载。
他还在自己寝室的墙壁上写“温树”(西汉大臣孔光温室里种树而不介绍于人的典故,意寓保密)二字,时刻提醒自己要谨言慎行,由于位高权重,经常有人向他询问宫内之事,他便指指墙上“温树”二字,旁人自然也就不敢多问什么了。
他六岁上学之时,便能一目十行,一日之内,便读完唐人李瀚所写的《蒙求》,后来因为实在喜欢此书,每天背诵两千多句。《蒙求》一书我看过,以我的智慧,让我背诵一天,估计最多几十句,上百句恐怕是达不到的。宋濂一个孩子一日却能搞定两千多句,想想都让我瞠目结舌。
宋濂在朱元璋面前不仅谨言慎行,而且在朱元璋面前,从不隐瞒,就像一张白纸,哪怕朱元璋问起家事,他也毫不隐瞒地一一作答。
老天爷为宋濂开启的这扇窗就是他的聪明智慧。说宋濂聪明伶俐、记忆力强,有过目不忘之能,号称为“神童”。
有一次,客人来宋濂家中做客,两人吃肉喝酒之时,宋濂说道:“人君就像父亲、像天一样,怎么可以欺骗他呢?”当时朱元璋不放心朝中百官,暗中派人四处查探,宋濂和客人喝酒之事,也被密告到朱元璋那里了。
老天是公平的,他为你关闭了一扇门,却也会为你开启一扇窗。在生活中,碰到周围朋友由于孩子体弱多病而烦心之时,我总是会讲宋濂这个故事,希望能够开导他们顺利渡过难关。
第二天,朱元璋便问宋濂昨日家中可有客人,你们是否饮酒,你拿什么饭菜招待客人呢?
不过母爱是伟大的,在祖母金氏和母亲陈氏形影不离的悉心照料下,他顺利度过了童年。
宋濂十分坦然,一一如实回答。
孩子成长不易了,他的父母更不易,如果宋濂独自一人出去玩耍,万一晕倒又没有人知道,或许等家人发现的时候,可能早已冻死淹死,那是多么可怕的事。
朱元璋闻言后,笑着说道:“确实如此,你没有欺骗我。”
可能因为早产的原因,宋濂小时候一直体弱多病,史书上说他是“每风眩辄昏迷数日”,意思是说他时常会晕倒在地,而且一晕就是几天。
因为宋濂的诚实,朱元璋十分喜欢和信任他,每次碰到大事总要询问于他。有一次,朱元璋让他说说大臣们的好坏。宋濂却只举岀那些好的大臣,关于坏的大臣却是绝口不提。
四处逃难的生活太过艰苦,可能因此动了胎气,宋濂才7个月就被母亲生了下来,成了一名早产儿。在医学如此昌明的今天,7个月的早产儿也不易成活,更不用说在那个落后的年代。不过奇迹发生了,宋濂这人命硬,没有保温箱,也照样成活了下来。
朱元璋有些不解,问他为什么不说那些坏的大臣。
宋濂,生于元武宗至大三年(1310年)十月十三日,因为他与其祖父同日生,故而取名为寿,后来才改名为濂。祖籍本来是金华潜溪(今浙江省义乌市),后来迁居至金华浦江(今浙江省浦江县)。(元末时,饥荒、瘟疫和战乱不断,百姓迁居应该是件很平常的事情。)
宋濂回答:“好的大臣和我交朋友,所以我了解他们;那些不好的,臣从不跟他们交往,不了解,所以无从说起。”
其实这个宋濂小时候经历很坎坷,故事非常励志。
“太祖尝召宋文宪,问廷臣臧否,第言善者。复问否者为谁,对曰:‘其善者与臣交,臣故知之。若否者纵有之,臣不知也。’卒无所毁。”(《玉堂丛语》)
朱元璋率领群雄平定江南之时,刘伯温、宋濂、叶琛、章溢四人赶到金陵投靠了朱元璋。刘伯温虽然神机妙算,名震天下,但是论起文章,还数宋濂第一,这一点刘伯温自己也自叹不如。后世将宋濂、章溢、刘基、叶琛并称为“浙东四先生”,宋濂更被明太祖朱元璋誉为“开国文臣之首”。
按理说如此谨言慎行的宋濂应该能够善终的,可是洪武十三年(1380年),爆发了明初四大案的胡惟庸案,宋濂的儿子宋慎也被牵扯其中。最后,宋濂的长子宋慎与次子宋璲都被连坐处死,宋濂在马皇后及太子朱标力保之下,才得免一死,发配到四川茂州。呜呼哀哉,这样谨言慎行之人最后还是没有得到善终,不能不说是一个讽刺,当然这些都是后话,我们以后再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