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事业(比如在工作中三心二意或放松懈怠,就好像在为某个特殊场合或合适时机“预先储存”精力一样)
人们会自我设限的领域通常有以下这些。
● 爱情(比如对待一份感情不全心投入,总是保持距离等)
此刻,请你思考你人生中的几个重要方面——学业、生意、事业、身材、爱情、人际关系,等等。在这些方面,你会自我设限吗?如果会,就意味着这些对你很重要,你只有对在乎的对象才会自我设限。比如在点餐的时候,你就无须特别自我设限说:“我本来可以点墨西哥炸鱼排卷饼的,但可惜当时我眼镜起雾了,没看到这道菜。”之所以如此,是因为点了不好吃的菜也没关系,不过是一顿饭罢了。(请注意:有些人或许仍需要花很长时间才能决定点什么,或者还会对点了不好吃的菜耿耿于怀,但这并不是出于自我设限。)
● 人际关系(比如找各种借口避免和人交谈,假装不在乎等)
想想各行各业最娴熟的专业人士吧,他们也曾经笨手笨脚,或表现糟糕。通往卓越的路一开始都崎岖不平,我想这一点大家都清楚,但我们似乎并没有意识到我们在潜意识中经常通过自我设限绕开颠簸的道路,假装真存在一条平坦的上升通道。这样的通道并不存在。每次遇到失败,我们都试图找出一个借口,却不愿接受我们虽然有时会失败,但也会重整旗鼓的事实。
● 个人形象(比如不愿表现出最好水平,这样一来如果被人拒绝,你就有了合理的借口解释)
举重会造成肌肉纤维的酸痛,这就如同我们在经历失败或不安后内心会感到痛苦一样。但接下来,肌肉会得到重塑,变得更加强壮,这也如同失败后总结了教训的我们会变得更强大一样。这绝非陈词滥调,从神经学角度讲,在频繁经历失败或痛苦后,我们的大脑在面对这些失败和痛苦时便会具备更强的抗压力。想象一下有两位男性,一位被女孩拒绝过200次,另一位从未有此遭遇,那么下一次两个人都遭到拒绝时,哪一位会更好地应对呢?当然是大脑已经熟悉了整个过程的第一位。
● 健康(比如因为受了点小伤或出了点小问题就拒绝运动,而这些问题其实都不影响运动)
我一直希望身材变得结实,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就必须面对一系列的不适。我得练习举起相当重的杠铃,这对我的身心都是一种考验。每次推举或拉伸,我都会感觉到自己身体的疲惫;而心理上,我也感到无比烦躁,大脑一直在骚扰我,说:“斯蒂芬,快放下杠铃,去打游戏吧!”
让我们成为充满干劲、乐观向上的人吧,不要畏缩不前,因为明天是我们用双手创造出来的。自我设限的根源是完美主义,它的最大毒性在于提供给我们一系列借口。我们的人生本可以生机勃勃,即使失败也可以重新再来,越挫越勇,但因为自我设限,我们只能苟且一生。
人的一生始终都在追求两样东西——舒适度和成长度。若想在某个领域有所成长,你就必须面对不断增加的风险、不确定性甚至不适感。除此之外别无他法。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例子。
完美主义无疑是个问题,但解决办法并非唾手可得,因为它已经成为我们根深蒂固的习惯。
我知道有人会说我老生常谈,但我还是要说,人生苦短,不容我们一味求稳。对正常人来讲,100岁的寿命已经是极限了,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在合理范围内洒脱地生活?这正是不完美主义者的特点。你也许因为那些所谓有力的借口而错过了自己想做的事,而到生命尽头,这些借口是不会给你成就感的。
完美主义习惯:完美才合格
在美国职业橄榄球大联盟(NFL)的比赛中,新英格兰爱国者队即便在领先对手的情况下也会尽力拼搏,而不是采取守势。这要归功于教练比尔·贝利奇克追求持续得分的战术。出于这一点,新英格兰爱国者队还先后几次被谴责有“刷分”之嫌,即在比赛胜局已定的情况下还执意得分。他们的战术似乎非常有效,截至我写作时,他们队已经在上半场领先情况下拿下72场联赛胜利。
我们的行为模式——习惯是在潜意识里养成的。杜克大学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这些模式占据了我们人生中大约45%的部分。有些习惯显而易见:健身、吸烟、每天早餐吃苹果、紧张时摸脸。而有些习惯,如惯性思维,则不像行动一样明显。
之所以说自我设限是完美主义的特质,是因为有了它,你就可以在自己的失败旁边加个脚注,好像这次失败事出有因一样。但事实上,自我设限会成为你成功路上的障碍。你永远在保证安全第一,从不是想去赢得胜利。有多少球队就是因为在比赛的最后一节一心求稳而被对手运用战术逆袭的?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当然,有些求稳的球队的确拿下了比赛,这就如同有些人即使自我设限也能取得胜利一样。但是,你只要看过球队全力应战的表现后,就很难再将求稳战术视为最佳打法了。
完美主义就是这样一种“不可见”的习惯,它是一整套认定“做到完美才算合格”的思维方式。你可以看到这种思维的问题所在:完美怎么能和合格画上等号呢?如果在你眼中,凡事都要做到完美才算合格,那你的人生就永远不可能达到可以接受的水平,更别说美好了。
我们之所以这么做,是为了自我保护。我们获得了成功的机会,而一旦失败,能找到“我脚踝痛”这种借口还是很不错的。毕竟,如果我们接受行动的全部后果,风险就太大了。
地板和天花板是你人生中两个重要的考量标准。在这种语境里,地板代表你过上满意生活的最低需求,而天花板则代表你有可能达到的最高水平和最大胆的梦想。只要能生活在二者中间,你就应该感到幸福,因为你的最低需求已经得到满足。自不必说,你也永远无法超越你的天花板(否则它就不是你的极限了)。
“自我设限”的概念指的正是这种人的行为。他们公开或在内心为自己的行动设下限制,而这些限制在失败时可以成为开脱的借口。在公开自我设限的情况下,当事人可能会在赛跑时让别人的起跑线比自己的更靠近终点,这样一来,如果他们输掉比赛,就可以说是因为别人少跑一段。在内心自我设限的情况下,他们虽然和别人从同一点起跑,但可能会在心里想“我膝盖受伤了,而且累得不行”而不是“我一定要赢得这次比赛”。
完美主义的问题就在于它让你把完美当成了脚下的地板,这样一来,你的上面就再也没有天花板了。当然,在你的思维模式下,地板也就成了天花板,因为完美是无法被超越的。虽然我已习惯住在一个只有14平方米的“微型工作室”里,但地板即天花板这样的格局也会令我感到窒息。
生活中,你是否遇到过那种失败后立即就能找到一堆现成借口的人?我以前就是那样的。
完美主义者确实愿意用这种思维方式想问题,但我们必须认清他们如此思考的根源。既然完美主义已经成为我们认知世界的惯性模式,要想改变必须从神经层面做起,而不能靠一句感性的“你能做到”。
自我设限导致我们畏缩不前
如何改变
我们都想有更好的表现,不愿发挥失常,为此,完美主义者修炼出了一种“自我设限”(self-handicapping)的技能,一边否认失败的意义,一边又在展望成功的可能。这听上去不错,但自我设限会让你付出代价。
我们暂且把完美主义的话题放到一边,来看一个更重要的相关问题:我们如何改变?本书的最终目的是要帮你成为一个不完美主义者,但我们提供的改变方式与你读到的大多数作品提供的有所不同。很多书会告诉你“放松”或“释怀”,却没有提供具体可行的办法,其实用价值已然大打折扣(或许更糟)。那些书可能暂时让你情绪良好,但如果你的思维方式不改变,长此以往,你还是你。我并不是说那些书里的豪言壮语不可能帮助你实现永久的改变,但可能性的确相当之低。
完美主义者的表现会更差,这件事确实有点奇怪。问题在于,完美主义者总试图做到万无一失,而人类的行动系统无法做到这一点。本来我们还以为,提高表现水平会是完美主义的补偿特质。这样看来,完美主义就更不具备吸引力了。
如果你之前读过我的《微习惯》,就会知道依靠动力改变习惯的策略有何缺陷,或许想跳过这一部分。然而,我会在这里增加一些《微习惯》中没有的内容,所以还是请你认真阅读以加深印象,毕竟这部分内容非常重要。在此,我将解释为什么解决完美主义的办法(下一章的最后一小节将开始探讨的内容)都要从行动先行的微习惯策略开始。
运动也好,人生也罢,最好的结果都来自训练。如果训练让你的某种技能达到了本能(即潜意识)的水平,那你的意识就可以得到放松,而这种放松状态要比紧绷状态更加高效而有用,因为这时你的注意力更容易集中。
靠动力就够了吗
打篮球的时候,我常常处于一种放松玩乐的状态,但有时也会在意自己是否表现完美。任何喜欢进行体育运动的人都明白这两种心态的差别,像我一样,他们都会告诉你,他们在放松时才会有更好的表现。为什么呢?
依靠动力改变习惯是这类策略中最受推崇的,然而这种方法存在致命的缺陷。这是一种“昙花一现”的方法,可是要知道,真正的改变不能一蹴而就。我在《微习惯》中就曾写过,要想实现长期改变,必须通过足够多次的重复,在大脑中形成新的神经回路。如果达不到这种程度,你的大脑和行为必定还会重蹈覆辙。
虽然该研究的样本很小,但两组的差异仍然是有意义的。一个可行的解释是,不太追求完美主义的人会经常练习写作(阻止人们动笔写作的唯一原因并非缺乏想法,而是完美主义),因此练就了更强的写作能力。另外一种解释是,完美主义往往会把你的意识强度调整到极限,会干扰潜意识活动,这就会给创造性、专注力以及由潜意识主导的活动带去消极影响。
你是否曾经试着寻找动力去做一些积极的事?所谓寻找动力,以我的理解来看,就是操控情绪。当下,你对某事其实是无感的,要想对其付出心力,你就必须让自己变得对其充满兴趣。比如,对许多工作任务来说,你只有先想到它们都有什么好处,才会想要采取行动。
接下来的研究你一定觉得有趣:人们用弗罗斯特的完美主义量化表对51名大学本科女生做了一项测试,目的是了解她们每个人完美主义的程度。测试结束后,研究又要求她们对一段话进行缩写,要求她们在保留原文全部意义的前提下做到尽量简练。她们缩写的作品最后会被统一交给两位(完全不了解调查对象完美主义程度因而相对公正的)大学教授进行评阅。研究发现,完美主义程度高的那组研究对象“缩写测试的表现明显差于完美主义程度低的另一组”。
不管手段如何,你的目标就是让自己改变对该行为的情绪。这听上去确实不错。如果你有了动力,不管什么工作都成了小菜一碟,完成它都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根本不需要动用意志力。然而,这么做并不明智,因为它不是每次都有效。比如,那些关于完美主义的书以“你已经很棒了”或“你已经做得很好了”等煽动性的话语鼓励读者,这只能暂时缓解完美主义对他们内心的控制,暂时让他们感到改变的力量,但其实并非长久之计。
完美主义会影响发挥
动力策略是从大脑开始的,但大脑并非一个好的出发点。至于原因,我们可以先来探讨一下情绪、动力、行动和习惯之间的关系。
在人们想象中,完美主义的一个好处是,它虽然有很多问题,但至少能让你有更好的表现,不是吗?然而一些研究显示,事情并非如此。
行动带来情绪
如果说终日无所事事只看电视这种活法真有一个过硬的理由,那可能就是“我脖子以下全身瘫痪”了。然而,乔恩却对此嗤之以鼻。我并不想谴责那些看电视的人,电视并非人类的敌人——它只是一个严重问题的表现而已。如果完美主义者的思维模式让你总想拖延、逃避人生,那你就很难抵挡电视的诱惑。上面的数据确实很惊人,但似乎也不足为奇,毕竟,我们大部分人都是完美主义者。
情绪会激励我们采取行动,但反过来也一样:行动也会带来情绪。行动让我们产生特定情绪,情绪又会让我们采取行动。世界上大多数人关注的是后者,而前者往往被人忽略,然而正是在行动产生情绪以后,情绪又会激发更多的行动。
——乔恩·莫罗
想象有一对夫妻,他们深爱彼此,这样的情绪让他们想要接吻,这就是我们常见的思路:情绪激发行动。
比起躺在疗养院的床上跟其他行将就木的人一起每天看上15个小时电视等死,我宁可死于自己热衷的事。前者是我能想到的最可怕的事了。
但我们再来看另一个故事:丈夫想要和妻子离婚,理由是已经不爱她了。妻子非常难过,但她请求丈夫在签署离婚协议之前每天早上把她从卧室抱到大门口,就像结婚当天把她抱进新房时的那种抱法。对于妻子奇怪的请求,丈夫感到好笑,但最终还是答应了。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每天抱妻子的行为让丈夫增加了与妻子的亲密感,他们的爱火被再次点燃,两人重新走在了一起。有人认为这个故事只是个传说,但其中的道理是真实的:我们的行动会严重影响我们的情绪,其影响会强大到令我们做出改变,哪怕你根本不是故意为之。
(受伤或年迈等情况造成的)行动局限性并不是被动生活的合理借口。乔恩·莫罗(Jon Morrow)是一位企业家,他天生脊柱肌肉萎缩,导致脖子以下的身体部分毫无知觉。他虽然只能坐着,但并不消极。他利用自己的声音就可以实现月入10万美元的成就。
人们总喜欢说爱是行动,不是情绪。但其实爱既是行动,也是情绪,而且二者会相互作用以达成一致。如果你以行动表现出爱,你也会感受到更多爱,但是如果你感受不到爱了,你也就不太可能再有任何行动了。解决这点的最好办法是什么呢?很多证据表明,找回失去的爱的最好办法就是从行动开始。
长时间久坐确实会造成致命伤害,但这只是对身体而言。这一数据最令人担忧的是,美国人平均每天竟然至少花5个小时让大脑处于被动状态,而且随着年龄增长,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增加。这样看,这已经不是一个寿命长短的问题,而是一个“我们真的在生活吗”的问题了。
社会心理学家艾米·卡迪(Amy Cuddy)做过一个实验。她让一组被试摆出八面威风的姿势,另一组做出无精打采的样子,两组人保持各自的姿势两分钟。第一组人身姿挺拔,他们两手叉腰,手臂张开(姿态开放、宽阔,占据很多空间)。另一组人则抱着肩膀,缩起身体(一副谨小慎微、局促不安的模样,占据很少空间)。
● 50~64岁:平均每天看电视时间为6小时12分钟。
两分钟过后,第一组人的睾酮指标上升了20%,皮质醇指标下降了25%。接下来的实验显示出第一组人比第二组人更愿意承担风险。睾酮上升会令我们更坚定、更愿意承担风险,而皮质醇下降则会帮我们减少焦虑和压力。再来看看第二组人,他们的姿势产生了相反的效果,睾酮指标下降了10%,而皮质醇增加了15%。
● 35~49岁:平均每天看电视时间为4小时57分钟。
两分钟就可以导致荷尔蒙改变,从而改变你大脑的配置,令你或变得坚定、自信、从容,或变得焦虑、被动、自我封闭。
● 18~34岁:平均每天看电视时间为4小时17分钟。
——艾米·卡迪
如果你是那种行动受到完美主义束缚的人,我敢打赌,你一定会把大量时间花在电视上。完美主义者和拖延症患者都爱看电视,因为看电视不会出错。看电视是绝对被动的行为,因此也就成了自动、简单、有所回报又不会犯错的“成就”。任何被动行为对完美主义者来说都是安全的,因为他们不用去积极参与什么事,也就不会搞砸任何事。我相信完美主义是美国人每天沉迷电视的主要原因,相关数据如下。
上述实验向我们提供了有力的科学依据,证明一个简单的动作就可以严重影响我们体内的化学水平,从而影响我们内心的情绪。还有许多其他更直接的证据可以证明,行动先行的对策在改变我们的情绪(增加动力)方面确实有很大优势。前文提到的杜克大学的研究也显示,行动比思维更容易导致研究对象情绪的改变,差距有近两倍。
被动生活:电视和完美主义
刚刚我们讨论了情绪和行动的关系,而上图显示的实验对思维和行动进行了对比。在动力策略中,思维先行是改变情绪的标准做法。要是自身没有达到一种自愿采取行动的心理和情绪状态,人们并不会主动采取行动。
通常,人们会说一滴毒毁了一桶水,但健康的完美主义(像有些人定义的那样)则是被一滴水稀释的一桶完美主义毒液。既然我们已经了解了这滴水,接下来,我们就再来分析一下这桶毒。
虽然我希望能够从完美主义的定义中排除追求卓越和整洁有序这两个健康内容,改变世界对完美主义的误解,但大多数人还是习惯将这两点纳入完美主义的定义。就算我们不得不接受这种定义,我们至少要对有害的完美主义和健康的完美主义进行区分。在解决问题和为人处世的过程中,我学到了非常重要的一点: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先明确其真实状态,然后再去寻找对策,而不要一开始就想当然。当下人们对完美主义的定义确实包含了追求卓越和整洁有序这两个健康部分。因此,如果它们被普遍视为完美主义的组成部分,那完美主义确实并非一无是处。
另一个问题是,思维很容易受到人们本想依靠其摒弃的情绪的左右,这样一来,靠情绪实现改变就越发困难了。这也就是为什么动力策略的效果是有限的。我们如果真的缺乏需要的情绪,改变并不是寻找动力或想想自己的目标这么容易就能达成的事。你或许能偶尔成功,但不会每次都成功。
——奥普拉·温弗瑞(Oprah Winfrey), 主持人,先后10次登上《时代》周刊“最具影响力的100位美国人”名单
动力策略如此受推崇,对我们来说实非幸事,因为只有先做出行动,才更容易获得动力。对于依靠动力的人来说,这个说法似乎毫无说服力,因为他们坚信一个存在漏洞的前提:如果没有足够动机,他们就不会采取行动。但是要知道,我们除了动机还有意志力,有了它,我们甚至可以逆情绪而行动。而且,如果我们将依靠意志力行动变成一种规律,那我们就出色地迈出了激发最大动力、采取更多行动的第一步。
我不是完美主义者。我只是追求并需要达到卓越。二者是有区别的。
关键是,行动本身就是最好的出发点,因为它能引发更多的行动;而一味寻找更多动力前进的方法并不可靠,也很低效。动力策略的另一前提是你永远愿意被激励,但试想一下,如果你的终极目标是受到激励而去健身,工作一天后,你发现自己根本不愿意被激励,也不愿提高自己的动力,那你又会怎么办呢?动力策略背后的逻辑建立在你的弱点之上,然而,更好的办法是从你的优势下手。
——詹姆斯·卡梅隆(James Cameron),电影史上票房最高的两部电影(《泰坦尼克号》和《阿凡达》)的导演
如果你缺乏采取行动的动力,那该从什么优势下手呢?选择确实不多,或许这就是人们会感到束手无策的原因。不过,只要拿出少许意志力,每次前进一小步,完成一个“微型目标”,你就可以创造出一种优势。微习惯策略的前提就是把这个过程应用到极致——即养成习惯。
别人说我是个完美主义者,但我并不是。我只是崇尚正确,无论做什么事,我都要做到正确,之后便转向下一件事。
有些人说,除了呼吸这样的自动功能外,无论做什么事,我们多少还是需要一些动力的。此话没错,但是他们所说的动力并非我们讨论的,两种动力有着巨大差异,我们只需要其中的一种就可以有效采取行动。
但是,过去人们对完美主义给出的一刀切的定义如今已日渐模糊,它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角落。我可以花上好几页的篇幅援引无数名人声称自己是完美主义者的论调,然而,大部分人只不过是在表达他们追求卓越的决心,还有一些人实际上是在表达自己善于进行自我批评,另外还有一些人二者兼具。在这些混淆了完美主义定义的论调中,我只发现两位知名公众人物分清了完美主义和追求卓越的区别。
动力的两种不同类型
这句话非常重要。要是全世界都能看到这句话的真谛,我们就不再会因完美主义而感到任何困惑。而如今,我们还会迷茫,是因为追求卓越是所有人成功的必要前提。正因如此,许多人才把完美主义也看作为实现成功而做出的“必要努力”——特别是在艺术领域——同时,他们也把本章讨论的所有消极影响一同当作成功的要素。如果你以为只有成为完美主义者才能有所成就,那你很可能也会把过分的自我批评以及完美主义的其他消极倾向都看作正当甚至必要的因素(然而它们并不是)。
知道吗,动力或许能让你产生写一本书的想法,但无法驱策你完成写作的行动。原因何在?第一种动力只需要给你一个大体的原因,让你产生写书的想法,而第二种动力需要时刻提供一种激励,场合不同,心境不同,方式也不尽相同。我想每个人都有这样的经历:虽然总体来说,我们想做某事,但到了具体实施阶段,我们却可能改变心意。
至于整洁有序,甚至可以说它并非完美主义的组成部分。对于完美主义的定义,研究人员并不能达成一致。心理学家阿舍·派屈(Asher Pacht)认为,无论如何,完美主义都是消极的。而格林斯庞在总结所谓“健康完美主义”时写道:“健康完美主义者并非真正追求完美的人。”
我们不需要的正是那种起伏不定的动力,它总是在变,所以根本不可靠。过去,你的一些目标之所以无疾而终,正是拜这种动力所赐。如果你经常制定目标,信誓旦旦地坚持一到六个星期后又总是出于各种原因而突然放弃,那你一定已经对这种始终在变化的动力对目标的破坏作用深有感触。
个人标准可以提供积极的性格特征,但也与精神抑郁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为它由两个部分组成:追求卓越和过高期待。这两个部分可以也应该被分开看待。我会在“不切实际的期待”一章中探讨后者。追求卓越就其本身而言绝对是件好事,而期待过高则是一个问题。
人们之所以会把动力当成一个单一概念讨论,是因为他们会用做某事的理由来代替让他们想做这件事的情绪的火花。我丝毫不质疑其背后的逻辑,而且我也相信正是想飞行这个理由激励飞行员坐到了飞机上。这种动力经常是有用的,但也请你不要忘了我们刚刚讨论的内容。
事实上,弗罗斯特等人(1990)真正的意思是,虽然个人标准及整洁有序这两个方面确实能反映出几种积极的性格特征,但不可否认,个人标准与精神抑郁密切相关,而整洁有序“似乎并非完美主义的核心内容”。
如果你把做事的理由与做事的意愿混为一谈,那么你失去对后者的感觉的时候,就要重新为写书、健身、打扫或冥想找出理由。而前文中的研究已经说明,情绪和行动之间的关联才更为强大,行动对情绪的影响要比思维对情绪的影响大一倍。虽然这并不能自动得出行动更为有效的结论,但至少可能性很高。
根据弗罗斯特多维完美主义量表的定义,无论是研究人员还是普通大众都一致认为个人标准(PS)及整洁有序(OR)是完美主义的积极形式。心理学家托马斯·格林斯庞(Thomas Greenspon)对此做出了回应,说明了他个人的异议。
回想一下卡迪的研究,其结果充分说明了我们身体的化学水平会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身体语言的影响。身边的大量证据表明,比起思维,行动能让我们产生更强大、可靠的情感反应。虽然我们每天用于思考的时间远远超过用于行动的,但行动的影响力仍有思考的两倍,这足以说明行动与情绪的关联更为紧密。
可是,“不严格”怎么能被称为完美主义呢?所谓完美主义不就是拒绝接受任何不够完美的结果吗?我们先来看看这个问题。
如果你以为“只要有想法就必定产生意愿”这种动力策略逻辑每次都能奏效,那你恐怕就天真了,因为这是违背人类情绪多变的本性的。我们一定不要低估消极、焦虑、慵懒情绪的破坏力。或许可以这样说:一旦你把感觉当成行动与否的决定因素,你就彻底沦为了情绪的奴隶。你可以尝试各种激励技巧,但最终的结果一定如你的情绪一样根本不可靠。
唐·哈马切克(Don Hamacheck)或许是第一个发明“健康完美主义”概念的人。1978年,他提出完美主义存在不同的程度,有正常程度的完美主义,也有神经质程度的完美主义,其中正常程度的完美主义是健康的。他表示,正常的完美主义者“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能做到不那么严格”,而神经质的完美主义者“却无法感到内心的满足,因为在他们眼中,自己永远无法达到能令自己感到满足的优秀程度”。
“寻找动力”的方法能够如此流行,是一种很有趣的现象。在美国亚马逊网站的畅销书排行榜上,动力策略类书籍在非小说类作品中排名第七位,在自助类作品中排名第二位。(与此同时,“意志力” “纪律”或“任务分解”却没有独立的类别。)这种错误的思维方式已经深深植根于我们的社会中。环顾四周,你会发现人们都在寻求或在传授动力策略,这一点令我非常难过。
我确实认为完美主义这个概念整体上看对人有害,但说实话,我知道事情也不能一概而论。所以,如果你问我“所有完美主义都有害吗”,以当下人们对它的定义来看,我得承认,完美主义的有些方面还是很有用的。
那些成功改变了生活的人都知道,只要开始行动,相应的情绪就会产生。
完美主义百害而无一利吗
请不要忘记:通过采取行动来改变思维和情绪要比通过改变思维和情绪来改变行动容易得多。
衡量一种心态的好坏,重点要看它对你的行动产生的影响,以及你对自身作为的情绪。总体来说,完美主义心态在上述两方面都会造成消极影响。但话说回来,完美主义真的没有任何积极甚至健康的作用吗?
习惯会耗尽动力吗
另有一项研究显示,“针对精神抑郁,无论采用何种治疗手段——药物治疗(丙咪嗪)、认知行为疗法、人际疗法或是安慰剂治疗——完美主义永远是短期治疗中首要的破坏因素”。这也就是说,很多情况下,需要治疗的也许并非精神抑郁本身,我们应更多关注深层次的完美主义心态,因为它才是令许多人陷入抑郁和考虑自杀的元凶。
靠动力引发行动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动力在本质上是与习惯不能兼容的。前文提到的得克萨斯的研究结果显示,与习惯性的行为相比,我们对非习惯性的行为有明显更为强烈的情绪。随着行为的不断重复,我们的潜意识就会慢慢接受这种规律,神经通路也会得到巩固,从而导致我们对它情绪投入的降低。这对我们来说是一种本能反应。想想吧,有什么能比初吻更令人神魂颠倒?第一口比萨总是最美味的吧?甚至连第一块都比第四块香。重复是我们学习的方式,但是随着新鲜劲的消退,我们对这些行动的情绪也会减少。当然,其他因素也会引起情绪的变化,但如果其他条件不变,习惯是造成情绪减少的重要原因。
不仅如此,完美主义真的会致命。一项针对450位老人做出的长达六年半的研究发现,有完美主义倾向者在这段时间内的死亡率比其他人高出51%。另有研究表明,完美主义与精神抑郁和自杀率的升高息息相关,其风险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
现在,想象有这样一个人,他正被情绪引发的动力驱策,想要培养一个习惯(比如在做年初计划的时候)。随着培养习惯的过程发展,情绪的影响会越来越弱,直到最后他的内心已经波澜不惊,而结果则是他要么(靠意志力)完成了游泳的任务,要么任凭计划不了了之。这就是许多人在尝试朝新目标努力一至六个星期后常常会放弃的原因。那段时间正好是行动转化为潜意识的阶段,也是情绪(和动力作用)消退的阶段。
最初,我将这一章命名为“完美主义带来的痛苦”,但完美主义不仅会令我们感到痛苦,还会对我们造成切实的伤害。完美主义就像一剂毒药:若是摄入微量,你虽然也会痛苦,但可能完全意识不到它的副作用,因为你早已习惯了这种症状。完美主义的毒性如果剂量小,你可能根本察觉不到,但它会慢慢伤害你的生活;一旦剂量增大,就会对你的身心健康造成致命的伤害。
如果你想让自己的变化持续,那就需要或多或少地忽视动力的作用。这并不是说动力本身毫无价值,相反,动力的两种形式对于我们创造精彩人生而言都至关重要。只是,我们现在探讨的是应该采取什么对策才能尽快解决完美主义的问题。我们只有凭借可靠的初始策略,才能保证持久的积极改变。
完美主义是剂毒药
我们刚刚分析了为什么我们需要用行动先行的方法来应对完美主义。除此之外,要想实现改变,我们还要做到另一件事——找到针对性的解决方案。比如,如果你想通过随机运动练出六块腹肌,那你在很大程度上是在浪费时间。你必须了解具体哪些动作能够帮你练出六块腹肌。
作家哈丽雅特·布莱克(Harriet Braiker)
对想要改变的人来说,最难的似乎是坚持,因为解决办法是显而易见的:要想保持好身材,就需要健康饮食并加强锻炼;要想练好单板滑雪,就需要做大量的练习。但完美主义太过抽象和复杂,很难一下子找到针对性的解决办法。我们不能简单地说“不要什么事都追求完美”,这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它并不是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励志卓越可以成为你努力的动力,追求完美却只会让你身心俱疲。
在本书的后半部分,我们会将促成改变的两种因素结合起来,深入探讨以行动解决完美主义具体问题的办法。不过在下一章,我们还是先来介绍一下不完美主义带给我们的整体思维方式及轻松的心态。比起完美主义,这些才更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