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面对它的态度却可以改变。
恐惧不会消失。
就在这一刻,我明白了,我晓得她说的是对的。我一直把恐惧错误地解释成“我快要崩溃了”。事实上,它表示我正在迅速地成长。就像我们在前几章讨论的,我正在打开我的心,好让它得到改善。我想象自己走向老师,觉得精神昂扬,仿佛领悟了一切,生命中的每个部分都各居其位——这种态度可不谦卑。现在我了解她的意思了:她喜欢我感觉脆弱与困惑,而不喜欢我很有把握,因为这种态度打开了我的心,让我得到更多的洞察、智慧与成长。她接受我的恐惧——这是我的心对意识的重大转变所产生的正常反应。我觉得迷失了方向,因为一切仿佛都跟以前不一样了。这是灵性成长的明确迹象!
“原因在于,”那位女士答道,“这表示你进步得很快。强烈的恐惧往往显示,你正在飞快地进步。你成长得越快,越会觉得失控。在这种顺服的状态下,才能得到真实的灵性蜕变。”
这天晚上,我在日记上写下:
“高兴?”我无法置信地问,“看到我这么害怕,她有什么好高兴的?”
如果景致看起来很熟悉,我们就晓得,自己并没有走得很远。但是当我们环顾四周,心里想:“我究竟在哪里?”这时我们就知道,我们前进的速度很快,得到了很大的进步。
“多么神奇啊。”那位女士说,“你真的让她很高兴。”
每当我心里害怕时,我就不断回想这段经历,提醒自己说,某一件深刻的事情正在出现。了解恐惧的真实本质,有助于增强勇气,让我专心追求真正的目标。
那天傍晚,我碰到一位静坐老师。我非常景仰她,想得到她的意见。我仔细说明事情的经过,请教她对这句话的看法。
◆决定自己要不要恐惧
我茫然,蹒跚地走开。她的话在我脑中回响:“可是我更喜欢这样。”她是什么意思?她喜欢看到我心情恶劣?我知道这不是真的。我猜不透她的话是什么意思。我决心想出来,直到我发现更深的含义。我知道,她的话正是我所需要听到的。
如果外界的事情使你苦恼,
老师对着我微笑,那种喜悦、放射光华的笑容,散发出愉悦和无条件的爱。她回答说:“呵呵,可是我更喜欢这样。”她按了我的手一下,转向下一个人。
痛苦不是来自事情本身,
“我希望你看到的我是坚强、统整、脑筋清楚的。”我颤抖地说,“但是我现在太困惑、太害怕了。”
而是来自你对它的预测;
“不好,”我对自己说,“现在我必须承认,我有多么困惑和害怕了。她会把我看成什么样的人?”我深深吸进一口气,对她和盘托出,过去几个月来,我努力工作,觉得稳定、平静与自信,我等不及要告诉她这些,好让她为我的努力与灵性成长感到自豪。但过去一星期来,一切仿佛分崩离析,我对生活的每一方面都觉得恐惧。
无论何时,你都有消除它的力量。
轮到我了。我双手合十,用传统的敬重手势,朝她迅速点点头,转身走开。我想在她注意到我脸上的泪水之前快快离去。但她发现了:“芭芭拉,你怎么了?”
——奥瑞留斯(Marcus Aurelius)
几天后,我的老师演讲完毕,一一跟学生打招呼。我平时会非常喜悦地期待这一刻。在等待的时候,我发现我的恐惧越来越强。我原本很想看到她,跟她分享我的成果,但是我的心瓦解了,我所有的清明和自信都消失了。随着队伍向前移动,我的眼泪流下来。我怎能在这种可悲的情况下去见她?我觉得自己很软弱,仿佛我失败了,因为我害怕得要命。
以下是关于恐惧的另一个重要功课:
实际上,它夺走了我们对生活的热情。
恐惧并非生来就在经历里;
恐惧表面上是保护我们,使我们不受伤害,
是我们把恐惧带入经历。
有一次,我跟我的灵修老师参加一项静坐活动。在那次活动中,她教会我一项重要的功课。我已经好几个月没见过她了。在这段期间,我卖力工作,完成许多任务,我觉得自己非常杰出。我很高兴能回到她住的地方,跟她分享我的成就。抵达活动地点的几个小时后,恐惧开始侵扰我:我的事业、感情、灵性成长和梦想,一切都让我恐惧。我生命中所有安定的东西,仿佛都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永无止境的怀疑。突然间,我觉得自己好像在一座黑暗恐怖的森林里迷路了。我的手里没有地图。
本书稍早讨论过,大多数的经历都没有正面或负面之别——经历是中性的。经历之所以给人正面或负面的感觉,乃是因为我们的投射。谈到恐惧时,这个原则特别真切。了解它就是克服恐惧的关键。例如,如果有人要我穿着降落伞跳机,我会吓得魂飞魄散。可是跳伞专家每天都要从事这种活动,他们或许一点也不害怕——只是觉得兴奋。但是,我若要跳伞专家对着3000名观众,在没有讲稿的情况下发表演说,他可能就害怕极了。我却觉得演讲是个刺激有趣的活动。跳伞和演讲本身并不包含恐惧——是我们把恐惧带到这些事情里的。
当你觉得快要被恐惧湮没时,你一定要知道如何去诠释这些时刻,把它们看成是通往蜕变的大门。对我来说,学习勇敢地站在恐惧的暴风雨中,不让它的声音和狂暴引诱我,这些做法一直是我灵性成长的重要部分。
这是一种非常深刻的领悟,它可以成为勇气的源头。每一天,你都在选择要害怕什么,不要害怕什么。你可能会做三件事,有人觉得它们恐怖极了,你却不以为意。可是你担心另外两件事。由于某种原因,跟某人发生冲突令你害怕,跟另一人吵架却不是什么大事。是你的心在决定,你要害怕哪些东西,不害怕哪些东西。
你的梦想就像新芽,努力破土而出,接触到空气和阳光,以便开花成长。恐惧就像尘土,当植物穿透最后的一层尘土时,恐惧就像飞扬的尘土纷纷落下。恐惧的存在意味着梦想是真实完好的,你将要碰到美好的事。
你选择了要害怕什么,但你可以不再选择它。你决定它是蛇还是绳子。当然,这种做法并不适用于极端的情况,如动大手术或是做一件有死亡威胁的事。然而,即使在这些情况下,我们仍然会有不同的反应。
恐惧表示:“道路中央的障碍就在这里。我让你看到它们,好叫你永远地克服它们。”
有一个方法可以把你带入这一刻,让你刻意地做出决定,选择你要看重的东西是勇气还是恐惧。这个方法就是向自己提出这个问题:
恐惧表示:“做点准备!有一个梦想正拼命冒出来,尽量多帮它一点。”
“我现在安全吗?”
恐惧不表示:“不晓得要发生什么事以前,千万不要往前走。”
恐惧使我们远离当下,把我们投射到一个想象的未来里。在那里,我们觉得灾难会降临到自己身上。但所害怕的事情却很少真的发生。
恐惧不表示:“站住!不要动,前面有危险。”
“我现在安全吗?”这个问题迫使你进入此时此刻,帮助你从恐惧中抽离出来。然后,你就能跟你的梦想家重新联结,再次找到勇气。
不,不是这样的。你的恐惧显示:你离开了自己的舒适区,进入了一个地图上没有的地区,你因此而面对未知;你碰到了某种令人兴奋、令人惊异的事;你在思考改变与成长时,产生常人的反应。仅此而已。这时,我们就得倾听,恐惧要告诉我们的事:
◆跟恐惧谈谈
我们对恐惧有许多错误的观念。这些错误的观念使我们长久的困在恐惧里。第一个错误的观念是,恐惧的存在意味着我们犯了错。假设你认识一位男士,你非常喜欢他,跟他日益亲近。一天早晨你醒来,发现自己十分恐惧,不敢跟人建立亲密关系。你要怎么诠释这种恐惧呢?这是否是个预兆,表示你不该跟这个人往来?是否代表你犯了错?
本章的一开始,我们谈到你跟恐惧的关系。有些人一听到恐惧的声音,就会抛下一切,对恐惧说:“来吧,进来坐坐。我正要做某一件事,这是我一直想做的,但是只要你认为不应该,我就把它忘掉。你想主宰我的心吗?没有什么比你的话更重要。”
——乔德恩
这种做法就像在意识里把恐惧奉如上宾。在这里,我想建议另一种不同的做法——把恐惧看成一个出现在你门口、满心害怕的小孩。承认它,跟它谈话,找出它从哪里来,它想要什么。
恐惧是接近真理的自然反应。
你会发现,如果你要恐惧告诉你,它到底在烦恼什么,它往往会用这个句子开头:“万一如何如何,该怎么办?”
◆你是否错误地诠释自己的恐惧
“万一我跟男友分手,今生再也找不到伴侣,那该怎么办?”
杰出的哲学家暨作家马克·吐温说过:“勇气是对抗恐惧、主宰恐惧——而不是没有恐惧。”要改变你和恐惧的关系,诀窍不在于毁掉恐惧——而是要让你的勇气、你的真实领悟,超过心中的恐惧,让你的梦想和远见大过恐惧,让你对自己的爱大过恐惧。
“万一我辞职了,再也找不到新工作,那该怎么办?”
所以,让你的勇气大过恐惧。
“万一我告诉妈妈,我不喜欢她对我的态度,她从此不跟我讲话,那该怎么办?”
秘密六:恐惧会偷走你的生命力。
“万一我开了一家服装店,却没有顾客,最后破产了,那该怎么办?”
以下是第六个原则。
这些“万一”吓坏了我们。它使我们动弹不得,让我们远离当下。你想象你决定要做的事,将在未来给你带来不好的结果。
每当你面对恐惧,你就有机会选择要让谁做主——是让你心中勇敢的那个部分——你的梦想家做主,还是让恐惧主宰你。
为了帮助你克服恐惧,让你不再害怕未来可能发生的事,我建议你采用跟恐惧讲话的做法。我称它为“耗尽恐惧”。这种做法非常简单,如果做得正确,它也会很有趣。以下是它的做法:
生活里总是充满了看起来像蛇的绳子。或许上帝把它们放到我们的道路中央,就是为了考验我们的勇气、力量和清明的心。在面对看起来似乎有威胁的东西时,我们的自然反应往往是恐惧。解决办法不是解脱恐惧,而是用不同的态度面对他。
想象一下,我正在跟朋友里贝嘉谈话,讨论她的恐惧。她担心没法在她想从事的领域找到新工作。她要我跟她谈谈,赶走她的恐惧。我对里贝嘉说到的第一件事就是:“告诉我,你在害怕些什么?”
你有多少次误把绳索看成毒蛇,为了子虚乌有的事情担惊受怕?你跑来跑去,为了你的恐惧惊扰每一个人、每一件事,你践踏自己的宁静与满足。事实上,你需要做的,只是把这个像蛇的东西仔细看清楚,明白它不过是幻觉而已。恐惧就是借着这种做法,耗尽你的精力、生命力。他使你的精神濒临崩溃,而不是让你接受激励、振作起来。
里贝嘉答道:“我害怕,要是我在没找到事以前,先把现在的工作辞掉,我会失业一段时间。”
“朋友,平静一下。”村民说,“这里没有蛇——只是一圈绳子。恐惧叫你的心开了你一个玩笑。”
我接下去问:“你害怕会发生什么事?”
赶来的村民带着灯,小心地接近路上的阴影,举起灯细细看去。在他的面前,是一圈厚重的绳索。显然是别人不小心丢在这里的。
里贝嘉说:“我会有很大的压力,必须找到新工作。”
“你看,你看。”这人尖叫着,把颤抖的手指向盘成一圈的毒蛇,“蛇就在这里。”
“然后呢?”
“朋友,发生了什么事?”他问。
“也许我会一直找,却怎么也找不到想要的工作。”
另一个村民正巧从附近走过。听到求救声,他立刻跑过来。
“然后呢?”
突然间,在幽暗的光线底下,这人发现在路中央蜷曲着一圈巨大厚重的东西。“是蛇!”他叫道。他开始喊叫,不停地绕圈子奔跑。“救命啊!救命啊!赶快来人啊,有一条蛇要咬死我啦。”
“然后我会没有钱付房屋贷款。”
有一个深夜,在印度的一个小村落里,有一个村民到几英里外的地方,探视一位病重的邻居。他沿着黑暗的路,往回家的方向走去。这个地区经常有致命的毒蛇出没。这人一面往前走,一面感到害怕。“万一碰到蛇该怎么办?”他很担心。光是想到蛇,他就全身发抖。
“然后呢?”
多年前,在我刚开始参加静坐活动时,我听到这个来自印度经文的精彩故事。自古以来,这个故事便教导修行的人,使他们了解心灵的本质,明白心灵如何赋予幻觉一种真实感。
“然后我必须卖掉房子。”
◆是危险,还是恐惧在作弄你
“然后呢?”
恐惧就像一位忧心忡忡的母亲,看到孩子伸手去拿刀子,她赶快大叫:“不要!不要动!”然而,孩子要拿的不是刀子——而是一根香蕉。恐惧的问题就在这里:恐惧认为非常危险的事情,往往一点也没有威胁性。这个情境好像在哪里看到过,好像你过去面临的情绪危机,于是得出结论:这个情境和以前一样,因而派出恐惧,让你裹足不前。
“然后我必须搬到狭小的公寓里去。”
这是一个非常神奇的启示:恐惧的源头不是厌恶自己,也不是自卑自弃——而是爱。恐惧只是一种工具,你的心借着它来警告你。心灵根据过去你受到伤害的经历,让你远离它认为可能会伤害到你的情境。记住:你的恐惧之所以出现,不是为了成为你的敌人,而是要保护你,让你避开痛苦。然而,它最终也使你远离快乐。它破坏你的梦想,消灭你的自由。
“然后呢?”
你的心为什么要阻挡你,不让你做某些事呢?因为心灵的真实本质是爱,它爱你。心灵用什么办法“保护”你,不叫你经历它认为会伤害到你的事情?它用的办法是恐惧。
“然后我必须接受某种卑贱的工作,像是端盘子或清洁工的工作,以便生存下去。”
为了保护你,使你不致痛苦。
“然后呢?”
恐惧乃是出于爱,出于你自己的心灵,
“然后我会厌恶这份差事,无法继续做下去,最后什么工作也没有。”
就在这一刻,你的恐惧诞生了,你心中有一个部分看到自己在受苦,进而推论道:“作为人类的大脑,我就是要尽力保证这个人,让他不受伤害,尽量存活下去。这段经验使他痛苦、难过、不利于他的生存。因此,从现在开始,我要尽力让他不再作出这种行为,不再陷入这种处境。”
“然后呢?”
有一天,或许在你年纪很小的时候,你受到伤害,或是遭到拒绝。也许是你头一次听到父母对你说不行;也许是你第一次跌倒受伤;也许是你第一次听到别人对你吼叫或是轻视你。无论这件事何时发生,是6天还是6个月,它的影响都是一样的:你体会到痛苦,就像大多数人一样,你讨厌痛苦,愿意不计一切地避开它,再也不要体会这种感觉。
“然后我再也不会碰到好男人,因为我自卑的要命,而且必须靠社会救济金过活。”
有爱的环境让你的梦想家成长,变得强壮勇敢,就像阳光让植物欣欣向荣。大多数人在婴幼儿时期得到相当多的爱、滋养和正面的关注,因此,在这个时期,我们的梦想家主宰了我们的认知,使我们认定自己是什么样子。
“然后呢?”
年幼的时候,心中的梦想家之所以如此活跃,这是因为有爱的滋养。
“然后我会没有钱、没有爱情,我会非常忧虑、非常孤独。”
那时,你的个性里没有恐惧,你就是这个梦想家,充满了希望和美梦。你心中有一股强大的推动力,它给你勇气,让你每天承担大量的风险——学习走路、讲话、探索、尝试新事物(因为一切都是头一次)。你心中没有权力的战争,没有挣扎,因为你心里只有梦想家。
“然后呢?”
刚来到世上时,你是完美的;你没有自卑的问题——事实上,你相信你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人,你的心里没有恐惧、愤怒、怀疑。你心中充满自信和乐观。最重要的是,你的心中充满了爱,你爱你自己,也爱你碰到的每一个人。婴儿是如此亲切,如此信任别人,因为他们还没有接触到这个名叫“人生”的种种经验,也没有经历过人生必然发生的伤害、失望,也不曾有过遭遇拒绝的感受。
“然后我可能会被人从公寓里踢出来,沦落街头,变成游民。”
要了解如何打赢与恐惧对立的这场战争,你必须了解恐惧的真实源头。让我们展开一场古代的旅程,回到你出生的时候。
“然后呢?”
每个人的心中都住着恐惧,也住着一位梦想家。你的恐惧和你的梦想家就像两个古代的战士,为了同一块土地而争战。它们拿你的日常生活当战场,试图控制对方,成为你心里的力量,发出真实的影响力。
“然后我会死掉,贫穷而孤独,没有人晓得我死了。”
它是你的真实模样。
我相信你明白,在这一刻,里贝嘉在嘲笑她自己。在谈话的过程中,她听见自己在想象最坏的情况。她也知道,她绝不会让这些事发生在自己的身上。也许她会有几个月没有工作,但是这种情况若表示,她会失去自己的房子或者会沦为游民,她当然不会坐以待毙。大多数人在这种情况发生前,都会采取行动加以改善。
它是你心中的一部分,它发出光芒,照亮世界。
这个练习能让你耗尽心中最强烈的恐惧,把它们驱赶到最极端的程度。结果是:借着把感受化为言语,你会把它们看成特定的忧虑,而不是模糊、让你受不了的恐惧念头。让恐惧大声讲话,会消耗它的能量,让你更有力量去控制它。
它是力量、乐观与满足的真实源头。
再者,当你听到自己在讲述这些情绪时,你会晓得,你不会让这种事情发生。在这一刻,你的心会说:“我不会让这些事发生在我身上。”突然间,你再次掌握了自己的生活。
它是梦想家、创造者,是掌握快乐结局的力量。
你可以跟伴侣、朋友一起练习这个方法,或是自己练习。你可以大声说出来,或是写在纸上。同时,这也是面对子女的好办法。只要说:“我们来玩一玩‘然后呢’的游戏。”允许孩子释放出他们的恐惧,是非常重要的事。他们喜欢安全感,觉得自己能够谈论心中的恐惧。同时,这个方法教导我们,我们能做选择,让想法成为我们的朋友或敌人。
它是鼓励你冒险往前跳的那个声音,是跌倒时扶你起来的那股力量。它给你勇气,让你继续往前跃进。
几个月前,我向一大群观众发表演讲。快要讲完时,一位年龄跟我相当的女士站起身来发问。
它让你心中充满希望,激励你继续向前。
当你觉得恐惧,你往往没有活在当下,
它是你受到启迪的心,生来就跟这些生命的秘密是一致的。
当你没有活在此时此刻,
它是你最清晰、最亲切、最睿智的自我。
你就跟勇气与真实的自我失去了联系。
你的梦想家是谁?
“芭芭拉,”她用胆怯的口气问道,“我很欣赏你。你能告诉我,你是怎么摆脱对失败的恐惧,变得像今天这样成功的吗?”
你的内心战争是一场权力争夺战,你生命的两个部分互相战斗,一个具有毁灭性,另一个具有建设性。你的恐惧和心中的勇敢部分发生了战争。我把这个勇敢的部分称为你的梦想家。
听到这个问题,我笑了。我不是在嘲笑她,而是在笑她那褒奖但不正确的假设。她假设我没有任何恐惧。“你可能想不到我会怎么回答你。”我说,“我没有摆脱我的恐惧。事实上,我现在的恐惧远比20年前创业的时候还要强烈。那时,我所冒的风险比较小——对着15名观众发表演说,写一份广告小册,跟某人谈谈他的问题。但是,我现在冒的风险比以前大得多——对着3000人发表演说,上电视,把我的观念跟2000万观众分享,写一本书,希望读者会喜欢它。风险比过去大多了,我的恐惧也比以前强烈得多。”
一切的成长都包含挣扎与胜利——新的胜过旧的,现在克服过去。当成长属于个人与灵性的负面,这场战争便发生在你心中。或许你并不知道,你每天都要进行几百场内心的战争。这是一场战争,以前的你对抗尝试冒出来的这位崭新女性,困惑对抗清晰,恐惧的力量对抗自由的力量。
观众席上的这位女士,脸上露出震惊的表情:“但是你是怎么能表现得这么有自信?”
◆隐秘的内心战争
“我有自信,不是因为我能排除这些恐惧,而是因为我能不在乎它们,该做的还是得去做。”我回答。
想一想,即使只是思考其中的一项,就得花费多少心力和情感,承受多少不舒服的感觉。你必须了解,恐惧越是控制你的决定和行为,它就越能耗尽你的精力、热忱与激情。生活中最大的枷锁,就是活在长期的恐惧里——害怕失败、改变、犯错、冒险以及遭到拒绝。
每一次我开始去做没有做过的事,就觉得紧张害怕。我还记得我第一次带领讨论会,第一次在地方电视台上节目,第一次上全国电视台,第一次在研讨会上发表演讲,第一次跟出版商会面,第一次巡回推销新书,第一次写新闻稿。每一次我都觉得恐惧,因为我体会到某种新的经验,冒险跨出我的舒适区。每一次我把事情完成,心中的恐惧便奇迹般地消失了。我的起点不是自信——给我自信的是找到勇气,去做我所害怕的事情,一次次地达到目标。
我不愿对自己作出玩乐方面的承诺,因为如规划度假活动,我害怕到时候我会无法负担。
这就是秘密六最重要的信息:
即使我明知主管错了,我还是巴结他,不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如果你要等恐惧自动消失,然后才去做新的事情,接受新的挑战,你会永远地等下去。
我跟男友同别人在一起的时候,他批评我,而我没有为自己站出来说话,因为我害怕惹他生气,而破坏了这一晚的气氛。
许多人有一个错误的观念,认为我们会在某一天早晨醒来,省察内心,发现自己的恐惧遽然消失,终于得到自由。能够去写书,换工作,开口跟配偶讨论严重的问题,回学校去念书,或是做一些以前不敢做的事。恐惧不会自己消失,尤其在你还没有去尝试新的事情时。事实上,只要你还活着,恐惧就不会消失。它是身体和心灵对某些经验的自然反应。所以,在你没有彻底活过以前,要等待恐惧自动消失,完全是没有道理的做法。我很喜欢哈里斯(Sydney J.Harris)说过的话:
我对自己说,我想做的某些事并不是真的重要。我没有向自己承认说,我有多么大的挫败感。同时,我也没有跨出去采取行动。
做了某件事而造成的懊悔,能够因时间而缓和。
跟重要的人在一起时,我会修饰自己的言辞,因为我不希望自己是一副愚蠢、没经验的样子。
因为没有做某件事而产生的痛苦,不是任何事情能抚慰的。
别人对我提出要求,我总是说好,而不是设定界限,因为我不希望他们生我的气。
我不是在鼓吹鲁莽的作为,或是要人去做“危险”的事情,如用不能等待恐惧自己消失作为理由,把所有的钱用来赌马,或是没有学过滑雪,就从高山上贸然滑下来。我说的是当你知道自己应该冒哪些风险,该叫勇气超过恐惧时,就该起而实行。这表示你必须全盘地重新安排生活,瞬间接受每一种挑战吗?当然不是。事实上,有些跳跃的步伐看起来完全不像跳跃,而是许多小步子加起来的结果。你一次往前走一小步,待你注意到这件事,你已经朝目标走了许多路了。“遥远的距离不算什么,”一位伟大的法国哲学家曾经说过,“难就难在跨出每一步。”
我抗拒打电话给父亲的念头。我知道他病得很重,但我害怕听到坏消息。
你可以把秘密五的目击者方法,用来观察恐惧。无论何时,只要你觉得害怕,就对自己说:
我知道有些人生我的气,但我只是避开他们,以免面对这些人。
我有恐惧,可是我不等于我的恐惧。
我不对丈夫说出我喜欢的做爱方式,只是让心里的憎恶逐渐累积。
我是观察恐惧的人。
我直到最后一刻才着手完成最重要的工作计量,因为我害怕自己会做不好。
这是一段美好的文字,当你有害怕的念头时,你可以重复地念出来。你可以一遍遍默想,或是大声说出来。我经常诵念这段处理恐惧的文字。我发现,只要专心想着它,几分钟后,我就感觉自己脱离了恐惧,在情绪和生理上都不再受到它的影响。
许多人晓得自己在某些方面怀有恐惧,但是一旦揭开其他方面的恐惧,我们可能会大吃一惊。我们让恐惧用细微的方式,使自己裹足不前。当你让恐惧控制自己的时候,你可能会提出以下的说法:
◆饿死恐惧,喂养勇气
没有人能忍受做别人的奴隶,但是我们忍受恐惧,让它出现在我们的生活里。恐惧不让你成为你想做的人,不让你做你想做的事,不让你爱你想爱的对象。它夺走了你的自由。
以下是你能做的改变。这些做法能让你觉得比较不害怕,让你得到更大的勇气。我列出一张表,上面的做法能让你的梦想家更强壮,也能喂养你的勇气。同时,我列出你应该避免的事,因为你若不避开它们,它们就会养大你的恐惧。活得有勇气意味着,要排除列表左侧的情境,让你的恐惧“饿死”,要创造列表右侧的情境,“喂饱”你的梦想家。
这种生活实在是恐怖,对不对?我描述的主人名叫“恐惧”。它是你心中的一股力量,不许你冒险、改变、活出真实的自己。你明白恐惧是怎么控制你的吗?你知道它如何说服你放弃梦想的吗?如何威吓你,不许你移动一步的吗?
学着跟恐惧一起生活,
想一想,如果你是奴隶,你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子。时时刻刻都有人告诉你,你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别人不准你有任何的欲望、梦想,或是关于成功和快乐的愿望——你的“主人”不许你这么做。如果你建议他说,你想做某一件让你感到充实的事,他会严厉地责骂你,他会对你说,你还不够乖巧,没有资格要求这些,他光是给你地方住,你就应该感激他了。过了一阵子,你连梦想或渴望都没有了;你接受自己的命运,相信自己永远不会获得自由,只能尽量接受眼前的现实。
而不是化为恐惧。
◆恐惧夺走自由
你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在这张表上添加自己的项目。你越有自觉,越知道哪些事能喂养心中的梦想家,增强勇气,以及哪些事能加以避免,以便让自己的恐惧枯竭,你就会拥有更大的力量与自由。
此刻,在你的生活里,你想做某些事,却没有采取行动;你想做某些改变,却没有着手开始;你必须跟某些人谈谈,却没有开口;你想承担某些风险,却没有去冒险。也许你长久以来一直渴望做这些事,却一直耽搁下来。是什么因素阻止了你?是你的恐惧。恐惧不只是拉住你,还会偷走你的热情、自由和生命力。
许多年前,我展开灵修的旅程。那时,我读到赫伯特(Frank Herbert)写的杰出的科学小说《沙丘系列》。这个有趣的系列小说叙述一个想象中的沙漠星球的历史。这个星球名叫“艾瑞基斯”(Arrakis)。它的许多居民在追寻生命中最伟大的内在神秘体验。在这个星球上有一个神灵的规矩,叫做“贝因杰斯利”(Bene Gesserit)。它是一种古老的心智与身体的训练,主要是为女性学生设立的。她们能达到意识神秘力量的更高状态。
恐惧是你心中最强大的敌人。它是一股力量,能破坏你的快乐。恐惧如何做到这一点?它让你守住不可行的做法;它阻挡你,不让你成长;它使你变得孤立,无法与别人接近;它说服你放弃梦想;它让你变得僵化、冷酷,不能成为你注定要变成的模样。
自由并不表示心里没有恐惧。
在我和恐惧的关系里,哪一方大多占上风?
它表示不在乎恐惧,该做的还是去做。
恐惧拼命把我拉开的时候,我知不知道如何保持专心,努力实现目标?
我记得,当我第一次读到“沙丘”时,觉得十分兴奋。我进入了一个世界,在这里,这种神秘的力量与训练,属于女性的领域。我渴望成为贝因杰斯利的一员,接受各种阶段的训练,激发我的体验,直到得到完美的自由。这个训练中有一种颂词,一种咒语,这些女性在努力掌握心灵时念诵它,尤其在恐惧的时候。恐惧会夺走她们天生的直觉和智慧。这段颂词是:
我是否尝试反击,后来却因无法支撑而放弃,并且继续顺从它的要求?
我不可以害怕,恐惧是心灵的杀手。恐惧是小小的坏死,却会带来彻底的灭亡。我要面对我的恐惧。我要让它掠过我、穿越我。它走了以后,我要用内心之眼,看清它的路径。恐惧走过的地方,什么也没有留下。只有我留在这里。
我是否让它阻止我,叫我不要成为我想做的活力四射的女性?
第一次读到这段话时,我浑身发冷。它们触碰到我灵魂的深处。我已经遗忘这个真理,但它没有死去。这个真理就是,我不等于我的恐惧。我也是某种神奇、古老、永恒的东西。我用打字机,把这段话打在一张纸上,再把这张纸贴在我的镜子上,好让我每天都能看到它。不久,我就正式开始研究灵性成长,练习灵修,展开与我渴望加入的这个教派相似的追寻过程。
我是否让它说服我,叫我不要实现梦想?
过去30年,我看过这段颂词多少次了?在我深深害怕、几乎无法呼吸的时候;在我梦想破灭,担心再也无法重新得到单纯的快乐的时候;在我尽力跟别人分享信息,而我的努力却被黑暗的力量笼罩,要我就此放弃的时候;在我没有勇气面对眼前那陡峭、无法越过的高山的时候。
我是否让它主宰我?
这段话出现在我第一台打字机上,然后是第二台打字机,然后是第一台电脑、第二台电脑。从一户公寓,随着我搬到第一栋房子,然后到第二栋房子。我把它贴在电脑屏幕下面。我的每一本书都是一面看着它,一面写出来的。在此刻,我正凝视着它。
我跟我的恐惧是什么关系?
恐惧走过的地方,什么也没有留下。只有我留在这里。
无论你有没有从这个角度思考过这件事,你跟你的恐惧都有一种关系,它是你生命中最重要的一种关系。花一点时间问问自己:
恐惧来过了,又走了。可是我还在这里。我的梦想、勇气和爱,只有它们留在这里。
恐惧就像一个情绪不稳定的室友,白天和晚上都跟你住在一起。它跟你说话,操纵你,试着说服你,叫你不要做这种事、说那种话,因为这样可能会让你不舒服,给自己带来风险。它说:“你不可以……”还有“你不应该……”它吞噬你的自信与自尊。它叫你不要采取行动,不要伸出触角,不要尝试,不要信任别人。它把你的生活偷走了。
你要了解,你的恐惧也会来而复去。
读到这里,你可能在想:“我绝对无法忍受这种人。我不会容忍别人对我这么讲。”但是,你或许就在这么做——这个人就是你的恐惧。
让它们掠过你,穿越你。
假设有一个人24小时跟着你,他使你的心充满焦虑,他毁掉你的自信,让你不敢做想做的事。每当你想做点改变或是承担风险时,这人就会说:“换成我,我就不会这么做。万一失败了怎么办?如果你受到伤害,那该怎么办?要是你往那个方向走去,各种不好的事情都有可能发生。”想象一下,在你跟朋友、家人和所爱的人讨论之前,这个人先把你拉到一旁提出警告说:“如果你讲出心里的话,对方可能会拒绝你。讲话要小心,不要信任任何人。”每当你想要采取行动,完成个人或工作上的目标,这个人就会低声说:“要是你这么做,你会后悔的。结果一定很可怕。”
然后,打开内心的眼睛,
——波戈(Pogo)
你会看到真理:只有你留在这里……
我们已经见到敌人,他们就是我们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