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误:当我们害怕改变时,我们欺骗自己,让自己相信,我们真的不想作改变。
“我晓得,我一直在讲我必须离婚的事。我的丈夫跟我没有任何共通之处,我们已经好多年没有性生活了。但是这也许是因为我不切实际,婚姻就是这么回事。我们的感情还不算太糟。我的意思是,性生活有什么重要?或许我可以就这么快乐地过下去。”
真相:在你看到新的道路把你带到何处之前,你一定会怀疑自己是不是走对了路。
“我知道我一直想开一家属于自己的服装店。可是我最近一直在想,或许我不像自己想的那么投入。一定是朋友的成功经验,让我对这件事那么兴奋。我不确定这件事真的很适合我,或许我应该继续做眼前的工作。”
多年来,我看着自己的心抗拒改变,看着自己用这些貌似合理的“理由”来说服自己,让我留在原地,留在舒适区里。我并不是主张,你应该从明天起就无条件地作出任何改变,实现你想做的事情。可是你若来回徘徊,思考是否要往前一跃,这些理由你听来又很熟悉,这时你或许可以运用我列出来的真相,引导你走出恐惧的迷宫。
理由四:反正我不确定,我是不是真的想改变。
◆顺服与放下的强大力量
真相:只有在鼓足勇气去作改变,体验改变带来的益处之后,你才会觉得“时机对了”,因为届时你的恐惧就会烟消云散。
我们可以不必眼睁睁地看着脚下的地毯被抽掉,而是学着在移动的地毯上跳舞。
错误:我们告诉自己说,现在“时机不对”,不应该往前跳。借着这种说法,我们把恐惧改变的念头隐藏起来。冒险的时候,你当然不会觉得时机恰当。
——克伦姆(Thomas Crum)
“我想写一本小说,这是我长久以来的梦想,但是现在不是当作家的时候。市场上主题相同的小说太多了。我应该等几年,等到需求比较大的时候再开始。”
我们该如何停止抗拒?如何松开手,不再坚持事情应该是什么样子,顺服于生活的规律?
“我知道我必须跟丈夫谈谈我们之间的问题,但是现在真的时机不对。孩子们的感冒才好,婆婆下星期就要来看我们了。我会很快开口的,我真的会,但不是现在。”
难道这不就是改变令人害怕的地方吗?我们害怕未知,不敢往前跳。因为不知道,对面的悬崖上有什么东西在等待着自己。至少我了解这边的悬崖,至少我熟知我的痛苦、不快乐和不满足。可是我若把这些抛在身后,谁晓得会发生什么事?
理由三:现在时机不对,不适合采取行动。
每一次面对改变,都要经历同样的难题:必须面对这道鸿沟、这份空虚、这种未知。
真相:不采取行动,就永远得不到真正的自信,无法相信自己真的有本事做到这件事。
·我想创业,但是我得先把眼前的工作辞掉。
错误:我们把缺乏自信、不敢作出改变,错误地诠释成一种征兆,就是我们还没有作好改变的准备。你缺乏自信,这完全来自于你正冒险投入新的领域。
·我想建立一份崭新的、健康的感情,但是我得先跟现在的男友分手。
“我晓得我应该跟男友分手,因为好几个月以来,我们的感情已经变得糟透了。可是我没有足够的自信,我不相信我可以找到别的男朋友。要是我多给自己一点时间,让我习惯分手的想法,也许我会更有把握。”
·我想买一户新屋,但是我得先把现在住的房子卖掉。
“我真的想自己创业,可是我没有足够的自信。如果我再给自己一点时间,也许我会觉得更有把握,更有勇气去做。”
如果上帝答应你:“你会失业6星期,但是到那时,你会得到足够创业的钱。”这样你就能辞职了。或是“你会单身4个月两星期多5天,然后你会碰到最神奇的男人,事实上,这里还有他的相片。”这样你就能很快跟男友分手。如果有人能够让你看到未来的发展,你就可以向前飞跃,对不对?
理由二:我需要更高的自信,才能采取行动。
我把这种想法称为“宇宙的桥”。如果我们每一次需要作改变时,都能轻易、平静地走上一座环境或契机的桥,立刻沿着它走到快乐全新的未来,这样不知有多好。如果能有一张地图、一份旅行指南,还有一张时间表,精确详细地告诉我们,在松手与再次得到之间,会发生哪些事情,这样不知有多么令人安心。
真相:如果你要等到恐惧消失,才愿意作出改变,你可能要永远等下去。
我们必须学习,
错误:我们对不敢往前跳的恐惧,作出错误的诠释,以为这种感觉就是还没有作好准备。恐惧并不表示你尚未准备妥当,它只意味着,你是凡人,对未知感到不自在。
跟未知交朋友。
“我知道我该离开丈夫。他是永远不会戒酒的。我的生活悲惨极了。可是我还没有准备好。光是想到要一个人过,我就怕得要死。万一孩子恨我,怪我毁了他们的生活,那该怎么办?”
但是情况并非如此。你往往必须经历变迁,却不知会得到什么结果,还没有得到新的,就得放下旧的。你必须在没有桥梁的情况下跳过深渊。这就是它令人害怕的原因——我们害怕这深沟,害怕从这边到那边的空间。
“我想辞职,真的。我很快就会这么做,只是我还没有准备好。一想到要辞职,我就觉得不自在。等到时机对了,我会晓得的,因为那时作这个决定就不会这么困难了。”
·如果我结束这份感情,从此再也没有任何情人,我该怎么办?
理由一:我还是很怕,所以我一定还没有准备好。
·如果我辞职离去,从此再也没有人雇用我,我该怎么办?
听听别人被踢出去的经历,令人感到安慰,而且对你有好处。不过你可能还是希望自己跳过去。当你终于决定要跳了,要顺服于改变,却感到自己还没有准备好,这时该怎么办?如果你一直想做某一件事,或作出某种改变,却总是被自己的抗拒卡在这里,以下的章节或许对你有帮助。下面提出四个常见理由,是你会对自己说出,证明自己尚未准备好,因而不能顺服于变迁的原因。同时,它还包括面对改变的四种错误想法,及帮助你抛开束缚,往前跃进的四个真理。
·如果我搬出去,从此再也找不到好房子住,我该怎么办?
◆想往前跳,又觉得自己没准备好,这时该怎么办
·如果跟现在谈不来的朋友保持距离,从此再也交不到新朋友,我该怎么办?
这种领悟给人一种非常美丽、深刻动人、令人安心的感觉:当你抗拒命运为你准备好、能够救你一命的改变,拼命抓住原有的悬崖时,这股慈爱的成长力量仍会坚持推动它的任务,引导你走向更多的快乐和自由,找到方法帮助你飞上天空。
·如果我放下现在紧紧抓住的东西,却没有得到更好的,我该怎么办?
我深深相信,这位女性有一天会回顾以往,感激踢她的这只靴子。它亲切地把她推离了这个不健康的环境。宇宙的力量已经答应,要让她得到快乐和成长,这股力量远超出她的意愿和能力。她无法为自己做到这些事,但是它替她完成了。
我们害怕卡在自己紧握的事物及希望得到的事物之间。由于这种恐惧,许多人无法活在当下,只是裹足不前。
我们谈了一会儿。我尽力表现得很有爱心、很支持她。但是你知道我心中暗暗地想什么吗?“感谢老天,宇宙的力量终于插手,踢了她一脚。”我的朋友自己没有勇气和力量,跳出这份具有毁灭力量的感情,所以,某种比她伟大的力量决定接手,把这个男人赶出她的生命。当然,我为她的痛苦感到难过。但是在忧虑的心情底下,我觉得兴高采烈。她自此不用再站在这个腐朽的悬崖旁边。她还有好多事要做,好让她想清楚,自己为什么能用一个糟糕的借口,忍受这么差劲的情人。但是,至少她已经被迫放手了。
◆放下的力量
当我听到朋友的声音从电话中传来,我可以料想她要说什么。“他离开我了,芭芭拉。”她用颤抖的嗓音说,“就这么走了,他甚至不要我跟他联络。我打电话来是要告诉你,你对他的看法一直是对的。”
想象一下,你若有一个特别的礼物要送给某人。当你走向她,却看到她的手上全是包裹。这时你会怎么做?你不会说“在这里”,就把礼物摆到地上。你不会把它放在她的头上。你会等着,直到她放下那些包裹,你再把礼物交给她。
就在我写到这个章节时,我接到好友的电话。这位女性朋友几年来一直陷入一份不健康、不快乐、频频分手与复合的爱情里。对方以最恶劣的手法利用她、苛待她。爱她的朋友看着她的健康、快乐和幸福逐渐毁损,因为这个男人使她在情绪方面逐渐虚弱下去。我们一次次地听她抱怨,讲述自己有多么凄惨,我们总是要她跟他分手。她平时是个聪明人,但是她不肯听我们的话,也不肯倾听自己心里的声音。
宇宙也是用同样的方式运行。宇宙是聪慧的,它不喜欢浪费。当你的双手拿满东西,宇宙不会给你东西。当你已经捧着太多东西,它不会再把任何东西放在你头上。它会等待,直到你挪出空间,直到你愿意接受。为了接受新的东西,你必须放下眼前紧握的东西。
秘密二和秘密三告诉我们,生活的目的是成长。因此,改变是无可避免的。如果你不主动选择成长和改变,你猜会发生什么事?宇宙力量会“帮助”你作改变。你必须了解,没有第三个选择——你不能选择不成长、不改变。不成长不是一个选择。你会成长,因为这就是你活着的目的。问题在于如何成长?你会心甘情愿地成长与改变吗?还是一路上大吼大叫、拳打脚踢,痛苦地走完成长与改变的路?
你看过马戏团里的空中飞人表演吗?她紧握住秋千的把手,用优雅、有力的动作摇摆她的身体。就在她飞向另一个秋千时,她松开了手。有1秒钟,她停留在空中,没有任何东西可以依附。观众紧张得喘不过气来。然后,她迎向秋千,及时将它抓住。看到表演者的勇气与胆识,我们好像被催眠般如痴如醉。这是一个极端的体能方面的例子。它说明了我们必须放掉一样东西,才能真正地接受另一样。
2.你可以被迫去成长、去改变。
当你放下某样东西,你会创造出一些空间。大自然的一项基本原则就是,宇宙不喜欢空虚的状态。如果你在池塘边挖了一条5英尺的沟渠,水会留在原地吗?不会。它会流到新的空间里,把水沟填满。如果某地发生火灾,消防队员把阻挡火势的障碍拿掉,火势会文雅地留在原地吗?不。它会往它能找到的任何空间蔓延。
1.你可以选择去成长、去改变。
两件事情中间的鸿沟,有极大的潜能、极大的力量。
成长与改变有两种方法:
然而,它也能让你面对面地看到你最大的恐惧。
至少是暂时的,一跃而过,投入未知。
就感情与灵性方面的成长来说,这个原则主张,当你让心中有一些空虚感、有一块空缺,某种东西就会充满它。但是,你必须先清除旧有的东西,你必须放手。
从一个悬崖跳上另一个绝壁,离开你的舒适区,
当你觉得自己一直在抗拒,生活停滞不前,没有发生任何新的事情,这就表示时候到了,你应该排除某些东西。你必须为新的情境挪出空间。你如何能做到这一点呢?清理你的衣柜,丢掉不穿的衣服,丢掉塞满抽屉和柜子的旧文件。捐钱给某个行善的机构,反省内心,在理智和情感方面,除去对成长无益的旧观念,创造一些心灵空间。
所有的成长和成就都包括承担风险,所以要——
◆如何放下旧习惯,吸取新事物
我相信,你对这只靴子十分熟悉。谈到我自己,我的臀部有许多靴子留下的痕迹。许多次我被踢出去,被迫经历我一直在逃避的改变。关于这只靴子的做法,你只需要知道一件事,就是它不过是恪尽其职,帮助你成长。
过去几年来,我一直想把我在南加州的住所卖掉。我很爱这栋房子,也在这里住了很久,但是在我心中,有某种强大的力量告诉我,现在是往前走的时候了。我应该租房子住,直到我想清楚未来的方向。我的理智觉得这个念头颇有道理,我的心却不以为然。我对这栋房子感情太深——它是我的舒适区,尤其是在我不知何去何从的时候。
这就是生活的演化性本质。它主张一切事物必须不断成长与改变,好让自身存在下去。它看着你站在悬崖边动弹不得的样子,心里想:“她花了太久的时间来考虑。这个可怜的女孩需要帮助。”突然间,似乎有一只宇宙力量的靴子出现,把你踢出去。不再等待,不再耽搁。一瞬间,无论你喜不喜欢,你已经飞到空中,离开你的舒适区,投入了未知世界。
幸运的是,我有一个非常热心的房屋销售员。她耐心地听我解释我的两难处境:我想卖房子,但是我又害怕,我会租不到喜欢的房子。万一房子卖了,我必须搬出去,却找不到地方可住,那该怎么办?万一我想租的那栋房子并不真的存在,那该怎么办?我是不是应该先把卖房子的念头重新考虑一下?很显然,我不敢往前跳。
有一天,你的生活中发生了无法控制的事,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许你一直避免跟伴侣分手,突然间,他主动提出分道扬镳的要求。也许你一直想鼓起勇气辞职,却突然被炒鱿鱼了。也许你一直告诉自己,要多休息,把自己照顾得好一点,却突然发现得了重病。无论你喜不喜欢,你都在被迫作出改变,而这些改变是你花了很大的力气来抗拒的。
“芭芭拉,”这位销售员说,“我了解你的顾虑。可是必须先卖掉现在的房子,才能租别的房子;先卖了房子,才能开始找房子。”
有时你明知必须往前跳,却没有这么做。你站在这边的悬崖上,思考你必须做的改变,谈论你想冒的风险,但是你没有采取任何行动。你等待得越长久,就觉得越难受,越难决绝地跳过去。
“我晓得。”我回答道,“但是,在我正式对外面宣布要卖房子之前,我必须得到更多的资讯。所以,我会花几个礼拜的时间,来看看市面上有哪些房子出租。我不是真的要租,我只是要向自己证明,这些房子真的存在。然后我就会安心了,就能让你替我卖房子。”
——乔德恩(Pema Chodron)
听到自己向房屋销售员解释这个做法时,我知道我在做什么——我想在两座悬崖中间找到一座桥。就像你生活在不快乐的婚姻里,你想离开丈夫,又怕往后碰不到适合的对象。于是你下定决心说:“我要在报纸上登广告,假装我是单身贵族。然后我就会接到很多电话和照片,我就能看到许多可能的对象。我不会真的跟任何一个人约会,我只是想知道,这些人的确存在。只要我安心了,我就能离开我先生。”我就是这么想的——我想看到一些出租的房子,然后我就晓得,它们的确存在,于是我就会平静下来。我早该想到,宇宙不会让我得逞,让我用这个花哨的伎俩,控制生活事件的规律,避开我的功课。
要彻底地活,彻底地清醒,做个彻底的人就得不断被扔到窝巢之外。
放下对你不再有用的东西会使你敞开心扉,
◆无论你是否准备妥当,变化马上要来了
接受生活为你准备的新礼物。
在恐惧的另一头,它们在等待着我们。
我的房屋销售员同意了我这个不寻常的计划。往后的一个月,她带我去看她找到的每一户出租房屋。太可怕了,没有一栋房子符合我的需要与偏好。有一户太暗了,有一户没有隐私,有一户不许养狗。每一户都比前面看过的更糟糕。时间越久,我和这位销售员都变得越来越焦虑。“芭芭拉,”她提醒我说,“如果你现在不开始卖房子,你就得等到连续假期过了才能卖,那样你得等上好几个月。”
我们就让自己丧失了许多美好的祝福与契机。
“可是我不敢在没有找到新房子的情况下,就把现在的房子卖掉。”我答道。讲这句话的时候,我听到心中有个声音说:“可是你若不放掉手里的东西,就不会找到别的东西。”
只肯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成长,
要顺服与放下。几星期来,我一直在想这件事。我真的能解决它吗?上帝对我说:“听着,芭芭拉,在灵性的学校里,你不是小学生,也不是初中生,你是研究生了。你不会被这个想法困住,你一定要相信我。”
当我们走过人生,怀着不自觉的念头,
最后我顺服了。我知道我必须放下,不要试着去控制。我只要说:“上帝,我相信你会供应完美的环境,让完美的事情接连发生。”是时候了,我该放下这栋房子了。于是我鼓足勇气,打电话给房屋销售员说:“好吧。就是今天——我要签约,我要采取行动。”
在阻碍成长的方法当中,抗拒变化是最常见、最致命的一种方法。对于成长来说,改变是必要的、无法避免的。在前一章里,我们谈到秘密二:生活的目的是成长,成为你能力所及的最好模样。秘密三在逻辑上延续秘密二的想法。它主张,成长的机制就是改变的过程。说得再简单一点:如果成长是一条你想走上去的道路,改变就是你必须使用的交通工具。坐在车上虽然有时觉得不舒服,却不表示你应该下车。
销售员如释重负,赶到我家来。我们坐在后院里,签了卖房子的合同。她道谢后离去。我独自坐着,凝视峡谷对面的山峰。“我做了什么?”我愁闷地想,“我放掉了这么美丽的东西,或许我再也找不到好房子,租不到让我住得开心的房子。”可是我已经往前跳了,我知道在这一刻,我必须有信心。
当我们考虑要不要往前跳时,害怕这是否是正常的反应?当然是。这边的悬崖代表你的舒适区。即使你在这里很不快乐,如困在没有发展的工作里,或是在不愉快的爱情里受苦,这里仍然是你熟悉的领域。你的心会把熟悉诠释成安全。“不要跳。”它警告你,“你可能会受伤。谁晓得会发生什么事?为什么要冒险呢?留在这里至少比较能掌握状况。”
我翻开本地的报纸,开始搜寻房屋租赁的版面,看看有多少房子要卖。突然间,一则广告吸引了我的注意:“可爱、视野辽阔的房子出租。”我心中刻薄的那个部分说:“是啊,它可能跟我看过的其他房子一样,只是垃圾场而已。”这篇广告附了一个私人电话,不是房屋销售公司的。它让我更加疑惑。最可能的是,屋主不敢让房屋销售员看房子,以免受窘。可是有某种力量要我打这个电话,无论如何问一下房子的状况。“反正没有什么坏处。”我心想。于是我拨电话过去。
无论任何时刻,只要我们冒险去作改变,变成跟以前不一样的人,我们就进入了未知的领域。我说的不只是承担很大的风险,如创业或结束一段感情。你的“往前一跳”或许不至于让你受不了,但是仍然具有很大的挑战性:从向来不对丈夫表示你需要什么,到开始表达自己的感觉;从扮演幕后功臣的雇员,到要求老板让你负起更大的责任;从生性害羞安静到主动交朋友;从一直保留高中时代的发型到换个发型。
一位法国女士接了电话。我问到房子的事,她说房子才装修完毕,事实上,这栋房子就在我家的这条街上。她用动人的词汇描述这栋房子。我确信她在夸大其词,不过我还是说好第二天去看房子。
每次你面对这些生命中的“悬崖”,你就有机会成长,成为比昨天的你更好的人。但是为了追求成长,为了一跃而过,你必须体验改变。大多数人就是卡在这个地方,裹足不前。
第二天早上,当我把车子停在这栋房子前面,我打起精神,准备迎接又一次的失望。这栋房子的外表看起来不怎么样。我看到一辆车停下来,有个女人下了车,她看起来很像我姐姐,是屋主。她向我微笑致意。我们走到前门,进入屋里。
在我们的生命中,我们有许多次站在象征性的悬崖上。我们晓得,自己必须跳到对面的悬崖上。这里的悬崖代表过去的你、过去的生活方式,需要改变的地方——自知必须辞掉的工作,应该结束的爱情,必须克服的某种坏习惯或上瘾的行为。那边的悬崖代表你想成为的那种人,想拥有的那些成就——一直想追求的梦想或事业,一直想得到的那种爱情,一直想承担的那种风险。
我的嘴巴因为惊讶而张得大大的,好像是这位女士量过我家的尺寸,定做了一个比较小的版本。它迷人极了。她带我到每个房间参观。我无法置信地摇着头。一切都恰恰符合我的理想——颜色、景观、门窗的样式,都是我喜欢的,连主卧室的浴室装修都和我的理想完全一样。她还做了一个衣柜,放得下我所有的衣服。
你的心低声说出你的梦想,它提醒你说,无论对面有什么事物在等你,你还是非常渴望到那边去。如果你留在原地,你永远不会快乐的。这件事你已拖得太久了。你看着别人从一边成功地跳到另一边,跳到属于他们的悬崖上。他们呼唤你,要你赶快过去。但是,你仍然站在原地,动弹不得,满心恐惧,无法就此一跃而过。
“太好了,简直不像真的。”我心想,“也许它有缺点。”可是我们谈的越多,我越喜欢它,我的心越是跟我说:“这就是你的新家。”
想一想,如果你站在悬崖的边缘,看到对面有另一座悬崖,你很想到那边去。你知道自己再也不想留在原地,知道自己已经浪费太多时间站在这里。你知道跳过去的时机到了。就在你认为自己准备好要跳的时候,你往下看,见到两座悬崖之间宽阔的深渊。这时,你的心中充满恐惧——你害怕坠落;害怕体能不够好,跳不过去;害怕到了那里改变主意,却没法回来;害怕这么一跳,就抛下了心爱的某个人或某件事。
我告诉她,我会考虑一下,然后我开车回家,只花了两分钟就开到了。我简直不敢相信,这件事情好像太完美、太容易了。第二天,我整日想着这户房子,我知道我要它。我在房主的电话答录机里留了话,要她回电。
——纽柯(Charles B.Newcomb)
我的经验是,当我们对恩典提出质疑,当我们怀疑宇宙给我们的礼物,宇宙就会说:“好吧,你觉得它太舒服了,对不对?那么我们就把事情搅乱,好让你开心一点。你预定的挑战原本不必再持续两星期,但是如果你坚持,我就为你创造一个挑战。你才是写剧本的人。”
我们总是紧紧攀住细木。
第二天早晨,这位女士打电话到我家。她说她很愿意把房子租给我,但是我必须在某个日期以前起租,而这个日子已经迫在眉睫。“可是我还没有卖掉现在的房子,”我忧虑地说,“你能再等一等吗?”
却不敢拿体重压上它。
“可能不行,”她答道,“这栋房子已经弄好了,我必须租出去,你可以考虑一下。”
我们用羽毛覆盖它、整理它,
“又来了,”我心想,“这栋房子很完美,现在它又被夺走了。”我看着恐惧和抗拒自心中升起。突然间,我唤醒自己:“不,我必须顺服与相信,现在我不能就此罢手。”
我们不敢信任自己的翅膀。
那天晚上我祷告,感谢上帝在我决定卖房子后,迅速带我找到完美的房子。我说,我还需要一点帮助。“如果它注定是我的家,”我求道,“请你制造出延后的状况,让它不能马上租出去。请让那栋房子出点问题,必须修理一段时间。”
只要我不必重新评估婚姻、工作和个人习性,我就愿意成长,愿意影响自己。
次日早晨,我坐在电脑前面写这本书。电话响了,是屋主打来的。“芭芭拉,”她说,“你不会相信出了什么事。我刚才叫人检查了这栋房子,屋子的结构有点问题,必须重新整修。我必须在几个月以后,才能把房子租出去。当我晓得这件事时,我的第一个念头是:‘这一定是因为芭芭拉注定要住进来。’”
只要我能留在自己的舒适区里,我就愿意成长,愿意影响自己。
我挂上电话,眼睛里含着感激的泪水。我几乎看到上帝满意地对我微笑。他说:“亲爱的,你为什么不明白呢?我得向你证明多少次,你才能了解,只要你放下,就会得到新的东西。当你顺服,恩典总是会接过手来,把你真正需要的东西送给你。”
只要我不必在生活的重要层面作改变,我就愿意成长,愿意影响自己。
不久,我原来的房子就卖掉了,现在我住在新家里。在我放下紧握的东西后,才过了一会儿,我就被带到新家的前面了。
这就是我所说的“有条件的成长”:
◆为恩典挪出空间
不知有多少次,我协助某人或某对夫妇时,对方好像真心要追求成长,但是当我建议他们改变时,他们却作出同样的答复:“你要我作改变?我从来没有说过我同意改变自己。我说的是,我同意影响自己。”当我面对对方的这种态度时,我总是感到惊讶。然而,我完全了解这种心理。我们都喜欢成长这个观念,但是我们不喜欢必须作改变的念头。
学会放下以后,你就能开始为恩典挪出空间。什么是恩典呢?它就是给予生命、给予爱心的宇宙力量,就是宇宙智慧的神秘方法,目的是让你走向更大的善良、真理与自由。当我们抗拒改变,把眼前的东西抓得太紧,拒绝放下的时候,恩典就无法轻易地进入我们的生命。
“因为我在追求个人成长,我想影响自己!”亚当斯太太直率地回答,“可是我从来没有说过,我真的要改变……”
我相信,上帝、圣灵、宇宙力量或随你怎么称呼的这股力量,都有许多礼物要给你,但是只有在你合作的情况下,这个礼物才会降临。你做到你的部分了吗?也许宇宙正在为你做工,你却不让这些祝福进入你的心。也许在某个宇宙的仓库里,有一大堆的祝福在等着你,可是你若不挪出空间,它们就无法进入你的生命。你或许在祷告,你或许在给自己打气,你或许在接受治疗,阅读激励心灵的书籍——可是你是否真的肯合作,放下不再适合自己的东西?
治疗师深深吸了一口气,然后说:“亚当斯太太,如果你没有做任何改变,你为什么每星期来这里呢?”
为恩典挪出空间——实际与情感的层面皆然。鼓起勇气,放下对自己不再有益的东西。无论它是爱情、工作、财产、信念或情绪,都要松手。
“什么改变?”这位女士又说,“我没有做任何改变。”
有一个美好的想法,能帮助你做到这一点。你可以扪心自问:
让生活维持“稳定”,不肯迎向改变就会招致痛苦。
我曾经紧紧抓住,如今需要放下的东西是什么?
这不叫活着——这叫停滞不前或死亡。
在我的生活里,有什么东西不再对我有益,我必须把它放掉?
生活的目的不是让每一件事物井然有序并维持原样。
放下是一件可怕的事。可是你若担心,万一松手,你将一无所有,这种恐惧是没有根据的。在你的内心深处,你明白这一点。在你的生活里,你找不到证据来证明,事情是这样运行的。你曾有很多次以为自己要失去某种珍贵的东西了,这时另一个更美好的东西就会出现。你曾有很多次被迫放弃某种东西,当时你觉得没有了它,就活不下去,后来却得到远比想象中美好的另一样东西。
“是的,”治疗师继续说,“你的行为、态度,你跟丈夫或孩子沟通的方式,这些地方有哪些改变?”
每一个出口都是另一个入口,导向另一个地方。
“改变?”这位女性答道,她的声音里带着困惑。
——史托帕德(Tom Stoppard)
有一天,在会晤当中,治疗师要这位女性谈谈,接受治疗以来做了哪些改变。
你可以用一个很好的练习提醒自己:改变一直是你生活里的一种慈爱的力量。请在一张纸的左边,列出你放下过的人或事物。从你的青春期,写到成人的阶段。例如:
我想到一位中年女性的故事。她一直过着保守审慎的生活。她发现自己很忧郁、焦虑,婚姻生活全无热情。经过长久的抗拒,她决定放弃,去寻求心理医生的协助。接受治疗的头几个月,她的情况很好。这位女性提出生活中的许多问题,仔细倾听治疗师的建议。她勤奋地做完治疗师给她的功课,阅读某些书籍,甚至参加某些共同讨论的团体。
1.16岁时和男朋友分手。
我要问的是:你说你在追求成长,但你是真的在做吗?一切的成长都包含了改变,一切的改变都会向我们的稳定感提出挑战。所以,你是在追求稳定吗?
2.好友申请到某一所大学就读,我却遭到拒绝。
读到这里,你或许觉得:“哦,你是对的,芭芭拉。我晓得有人抗拒生活的规律,就像你说的那样,但是我没有。我真的在追求成长,我已经努力很长一段时间了。”
3.大二担任摄影师助理时遭到解雇。
抵抗是没有用的。为什么呢?因为改变是无法避免的事实。无论我们喜不喜欢,它都会降临在我们身上。事实上,我们奋力抗拒,就会给自己和别人带来更多痛苦。秘密三主张:不要拼命让一切事物保持原状,我们应该停止挣扎,别再跟生活的流动力量作战,学习顺服于它的水流吧。
4.我住的公寓被卖掉,使我被迫搬出去。
秘密三要讲的就是这一点:抗拒改变,就是在抗拒生命的自然运动,抗拒生命追求扩展与开展的自然倾向;抗拒改变,就是要让生活停留在原地。没有任何事比这种做法更违背自然规律。这就像要河水停止流动,要大海不再汹涌,或是要你的身体停止呼吸一样。这就叫死亡。只有在死亡的状态下,你和你的生活才会毫无改变。让生活顺畅无碍、一成不变,等于选择走上死亡之路,而不是走上生命的大道。
在每一件事旁边,试着写下后来出现、取代损失的东西。它也许不是立刻出现,也许不是依照你期望的方式出现,但是你会发现,某一件事的确出现了。在大多数情况下,它比你先前拥有的东西更好。
“抵抗是没有用的。”
这个练习能让你形成一种令人惊讶的观点,就是你的生活真的一直在成长,一直朝着更丰富的方向发展。当你写完这张表,你会得到一张惊人的单子。在纸的右边,你会看到许多祝福、惊喜甚至奇迹。
你看过五六十年代那些可笑的科幻电影吗?这些电影大多描述外星人侵略地球的经过。我还记得一幕,一个所谓的外星人,通常穿着似乎是用铝箔纸做成的战服,他站在飞碟旁边,向惊慌的小镇居民走去。然后,他用很重的鼻音宣布:
◆彰显给我看
它们却明明白白地摆在眼前。
有一种为你与你的生活而作的设计,比你所能想象到的任何事物都要伟大。只要你能够放下,允许这股流动的力量把你往前推,你就会进入你无法想象的、更大的喜悦和满足。不再抗拒,不再控制,不再操纵,注意呈现在眼前的种种改变。找到这条河的流动方向,让它把你带到你必须去的地方。学着顺服于生活之流,等于抛开你平日处理现实问题的许多做法。
就是紧紧抓住不该抓住的人与事,对于变迁的可能性视而不见,
最近我跟一个好友吃午餐。她是一位励志书作家。克莱里莎·艾斯提丝(Clarissa Pinkola Estes)写过一本影响深远的书《与狼共舞的女性》(Women Who Run with the Wolves)。我们展开女性之间特有的神奇对话。智慧仿佛从我们身上流出,让我们把自己的美好成分,汇入一个十分愉悦兼具情感与灵性的观念“浓汤”。我跟她谈到,我正在为女性写这本书。于是我们开始讨论顺服的事。
当我们试着维持现状,通常会落到一个下场,
“我一直在努力,要自己放下控制的念头,顺服得更多一点。”我老实地对克莱里莎说,“我以往习惯每天早晨醒来,对宇宙说:‘今天我不要碰到任何可笑的事,我不要任何惊喜。你晓得我的立场,所以让我们守住它,这样一切都会很顺利的。’好像我提出了一个警告:‘别跟我捣蛋!’”
顺服于生活之流吧。
“在过去几年当中,”我继续说,“我开始明白,这种做法使我无法领受恩典。我知道有一股神圣而强大的力量,每天都会流过我们的生活,它就像一条恩典之河。这种‘别跟我捣蛋’的态度仿佛在说:‘我不要走进河里去,我不要弄湿自己。你可以随你的意思,想办法把我弄湿,可是我要一直坐在河边。’我拼命控制生活。我剥夺了自己的机会,让我无法在每一天接触到这种神奇的力量。”
所以,别再抗拒,
克莱里莎微笑着表示同意,并且跟我分享了她的经历:“在我生命中的某一刻,我经历了真正困难的阶段。我迷失了方向,不晓得该怎么做。”于是我对圣母祈祷。“帮助我,”我恳求她,“把我要的答案赐给我,告诉我该怎么做。”
秘密三:改变是无法避免的。
“后来,”克莱里莎继续说,“我开始静坐。突然间,圣母出现在我面前,她只说了一个词:Ensename。这个词是西班牙文,意思是‘彰显给我看’(show me)。她告诉我,我要用这个词来祷告,这就是她给我的答复——要宇宙证明给我看。我以前一直祷告,祈求问题得到解决,要求一份洋洋洒洒的宣言,作为给我的答案。同时,我要有人出现在我的生命里,握住我的手,跟我一起跳舞。但是我得到的只是一个词。”
我们不让自己成长,因而破坏了自身的进步、自己的快乐。我们变得僵化、没有弹性、冥顽不灵。当然,那时我们会想知道,为何我们想体验热情,却再也感觉不到,为什么爱情变得无趣,为什么有时觉得生活没有意义。我们从未怀疑,这是因为我们拼命维持现状,不让生活往前变动。以下是第三个生活原则。
这句话,彰显给我看。对圣母的祷告,对宇宙的母亲,对伟大的智慧。“证明给我看,让我见到我必须学习的东西;让我看到我必须放下的东西;让我看到我要走的道路;让我看见你想给我看的东西;让我看到我能如何付出;让我看到爱别人的新方法。”
你花了多少力气,让自己留在舒适区里,努力保护自己,不必在生活中作改变?或许比你愿意承认的还要多。结果是什么?对每个人来说,结果都是一样的。
克莱里莎对我说,她用这个字,展开每一天。这个方法实在美好,它带动每一天,借着自觉的行动来做到顺服。我向她承认,我也是用类似的方式展开每一天。我用一段梵文的经文祷告,把我所有的心念和行动交给上帝,交给怀着爱心的服侍。当我们坐在那里吃午餐,我忍不住微笑起来,我想到克莱里莎和我的所有读者,她们当中有些人要是知道我们如何展开每一天,一定会大吃一惊。我们两人清晨都会呼唤宇宙的力量,对这股力量说:“我知道每一件事都不是靠我自己做成的。彰显给我看,让我看到我注定要做的事。”
这些想法反映出我们对改变的态度:情况改变时,我们的反应往往是不安、抗拒,甚至是愤怒。当然,我们会面对更多的改变。所做的改变愈重要,我们愈不快乐。为什么呢?因为我们觉得,生活失控了。我们在这场保有持续性、稳定性的战争中“落败”,而在我们之外的某种力量“打赢”了。
我们了解生活的本质就是改变之后,
当然,在生活中创造让自己舒服的环境,本身并没有错。问题在于,当必须有所改变时,我们还是会紧紧依附在舒适区里,抗拒必须采取的新走向。这时,我们往往会有这种反应:“哦,不,一切都是这么顺利。为什么要发生这种事?”
无论改变是大是小,都能不再抗拒必然发生的改变,
每一天,你或许都可在小处体会到,你是多么强烈地依附在自己的舒适区里:有人把车停在你办公室的车位上,结果,迫使你把车停在别的地方,这点令你愤怒;有人把你桌上的东西重新整理过,你就会生气;你把巴士、戏院和教堂里的某个位置,认定是你的位子,要是有人坐在那里,你就觉得困扰;你在健身房里固定使用某一台机器,有人若加以占用,让你不得不换到另一台机器前运动,你就会很不高兴。
并学会服从于内心与外界的自然律动。
“舒适区”究竟是什么?简单地说,它是你习惯待着的位置,习惯扮演的角色。它是你所习惯的一切,它是鱼缸里的小圈圈。你的舒适区包含了你所熟悉的一切事物,从日常生活的例行事务,到你习惯相处的某些人。它也涵盖你的情感习性,如你在亲近关系中,是否惯于表现开放的态度,你对自己和别人是否诚实对待等。
每天早晨,在你投入一天的活动之前,花一点时间向更高的力量打开你的心。这股力量高于你的思考、恐惧和有限的目标。它让你减少抗拒,投入生活的流动力量。无论你的祷告是用梵文、西班牙文、英文、中文,还是心灵的无言倾诉,它都会邀请恩典进入你的生命。恳求引导,恳求迹象,恳求方向,这样它就会来临。
你有没有想过,你为什么总是睡在同一边呢?是不是因为另一边有什么不对头的地方?不,这只是因为,你惯常睡的这一边属于你,它是你的“舒适区”。要是把它夺走,即使只是移动两英尺,你也会觉得非常不自在。
我试着记住,要自觉地练习服从。不仅在早晨,而是整天进行,尤其是在察觉自己在内心或外在行为上开始抗拒的时候。几天前,我发现我在抗拒一个障碍,它让我看不见自己的路。我想不出该怎么跟我深爱的一个人沟通,把某些重要的感觉告诉对方。我尝试的一切方法全都没有用——事实上,我越努力,我们的关系就变得越糟。有一刻,我发现我坐在办公室的地板上,双手捧着头,心里想:“我放弃了。我想不出办法来,我不晓得该怎么办。”
你是否每天晚上睡觉的时候,都是靠同一边睡?我猜你是。想象一下,今天上床时,你走进卧室,发现你的伴侣睡在“你的”位置上。“你为什么睡到我这边来了?”你愤慨地问。伴侣若说,他决定从此都要睡这一边,你或许会勃然大怒地答道:“但是这一边是我睡的,我没法在另一边睡。”
突然间,我听到自己的心声。我知道我正在做必须的事:我在顺服,我放弃了努力控制、靠自己解决问题的想法。我的心里涌出祷告的声音:“彰显给我看,让我看看该如何走出这件事。”
◆你是否拼命留在舒适区里
就在这一刻,我马上觉得舒服多了。外界没有任何改变,可是我不再抗拒了。几个小时之内,一件令人惊奇的事发生了:许多天来我没办法找到的答案,突然出现在我的眼前。朋友纷纷打电话来,给我有帮助的建议。同时,内心的引导温柔地指引我走向一种新的思考方式,来解释我的问题。那天晚上,我又跟对方谈话。我仿佛找到了表达感受的方法,让他了解我的感觉。我把他的看法在我心中引起的强烈情绪传达给他。借着这种做法,我们之间的障碍就此消失。
这些话的基础是一种生活哲学,它主张生活的目的就是不计一切代价,只要避开改变就好。我们蹑手蹑脚地走过人生,直到离世。我们希望不要搅乱任何情况,也不要把任何事情看得太清楚,免得自己必须有所改变。
学习呼唤恩典的魔力,让它指引你的道路。即使你不相信它,也要尝试一下,你会惊奇地看到美好的结果。无论何时,若你感觉忽然迷失方向,无法接触到善良的流动力量,千万不要惊慌。只要不再抗拒,加入流动的力量恳求帮助,你就会惊奇地看到,这股力量把你带向新的道路。
“我们向来都是这么做的。”
◆你等待的时机就是现在
“我们为什么要搅乱一切?”
当上帝让我们清楚地看到我们可能达到的一切成就,我们浪费掉的一切礼物,我们原本可以做到,却没有去做的每一件事,地狱就来临了。对我来说,地狱的观念源于两个字:太迟。
“一切都很好,就跟平时一样。”
——作家曼诺提(Gian-Carlo Menotti)
“我不要剧烈的改变。”
什么是顺服于改变的恰当时机?现在。你一直等待的时机就是现在。它是完美的时刻,没有哪个时间比此时此刻更好。你可以采取勇猛的行动,邀请改变进入你的生活。只要向宇宙提出邀请就好。你可以回到自己心里,发挥内在的智慧。这份智慧在等待着你,要为你指出正确的方向。为了做到这件事,你应该做几次深呼吸,直到你觉得身体开始放松。抛开所有的紧张情绪,向自己提出以下的问题:
有多少次你听到别人讲这些话,或者连你也这么说:
在此刻,我觉得生活中的哪个领域需要改变?
大多数人是怎么抗拒变迁的?我们尽量创造稳定、安全,以及掌握全局的感觉。我们努力让生活中的每一件事变得井井有条、可以预测,心想:“好吧,首先我要找一份好差事,然后,找个恰当的伴侣,生小孩,希望能买栋漂亮的房子,那么一切就妥当了。往后的岁月里,我会尽力维持它,直到去世。”我们紧紧依附着可以预期的例行事物,借着它们来界定自己的生命价值。“我们要这样过节,要到这些地方度假,要在这个时间吃晚餐。这些是现在流行的,那些不是。还有,拜托,不要给我惊喜,我不要任何惊喜,我要保有美好、平静的现况。”
哪个领域一直想改变,我却不断抗拒?
你、我跟吉米的金鱼并没有什么不同——即使我们有机会去改变、去成长,我们仍有可能留在原地,活在原有的界限里,绕着原来的小圈圈过日子。我们选择熟悉,规避不熟悉;我们选择现状,避开新事物。我们留在令我们自在的舒适区(comfort zone)里,不愿意冒风险,跟着改变起起伏伏,让变迁迫使我们面对未知。有时,当生活环境把我们带入变局,像那些金鱼一样,我们会顽固地抓住原有的情境,跟已经来临的变化作对。
你听到答案了吗?当然听到了。你已经知道这件事。你明白在哪些领域当中,改变试着邀请你与它共舞。所以,接受这份邀请吧。当你放掉紧握的东西,生命就会往前移动,流向新的方向,把你带入更深刻的喜悦和充实当中。它只会把你带到更美好、更幸福的地方。
妈妈微笑着看着儿子:“因为它们不晓得自己在澡缸里。它们以为自己还在家里,还在小小的玻璃缸里。它们已经习惯了那边。”
鼓起勇气跳过去。你也许还没有准备好,不敢往前跳出最远的一步。没有关系,你可以从小小的步伐开始。但是,现在就开始跳吧。
“金鱼为什么在澡缸里还是绕小圈子游呢?”吉米问道。
停泊在港湾里的船是安全的——
“妈咪,”吉米叫道,“来看金鱼。”吉米的母亲走进浴室,看看发生了什么事。
然而,这不是造船的目的。
吉米在澡缸旁跪下,准备把金鱼捞起来时,他看到了一幅奇怪的景象:虽然澡缸有4英尺长、3英尺宽,4条鱼仍然留在吉米摆下鱼缸的位置,一条跟着一条,绕着小圈子游。
——谢德(John A.Shedd)
吉米晓得怎么清理鱼缸。他看过朋友荷威洗鱼缸。他把澡缸放满冷水,温柔地把鱼缸放进去,直到4条小鱼从污浊的鱼缸里游出来。接下来的15分钟,吉米把鱼缸刷得干干净净。最后,鱼缸都清好了。
几天前的晚上,我在卧室角落的线板后面,发现一只蜘蛛被困在那里。这只蜘蛛非常缓慢地移动着,好像被卡在那里很久,没有力气爬动。“别担心,小东西,”我柔和地说,“我会把你弄出来的。”
吉米的宠物是4条金鱼,这是他的父母在他9岁生日时买给他的。每天晚上睡觉前,他会看着细致、金黄色的鱼儿,在小小的玻璃缸里游来游去。有一天,他发现缸里的水看起来有点浑浊,玻璃缸蒙着一层薄雾。吉米的妈妈向他解释说,这是正常现象——金鱼缸需要清理了。
改变在呼唤你,你听到了吗?
以下是我非常喜欢的一则关于改变的故事:
过去关闭的门,现在已经敞开,你看到了吗?
从另一方面来说,我们人类对改变抱持不同的态度,有时我们并不喜欢它。事实上,无论我们多么有必要踏上新的路途,我们还是竭尽全力来抗拒变迁,试图保持原来的状态。
新的道路呈现在你眼前,你会跟它走吗?
大自然必须不断改变,但它并不抱怨。你能想象大自然说:“你晓得的,我厌倦了每年要经历四季——累死我了。我想,今年我要省掉冬天、春天和秋天,在夏天里多待一会儿。”或是“我的头晕得慌,因为这些行星一直在旋转,一圈又一圈。我需要休息。我要休息一两个礼拜,暂时不转了。”不,生活的韵律会一直延续下去,用不断改变的接续,用神奇的转变持续下去。
我拿出一张面巾纸,轻轻地把蜘蛛拿起来,准备把它送到花园里去,可是蜘蛛显然认为我要攻击它,于是跑回线板里。“我不会伤害你,”我答应它说,一面试着把它再次拿起来。蜘蛛又一次抵抗我,它狂乱地挥动小脚,缩成一个球,努力把自己塞到线板里面。
在物理世界当中,隐藏着一个无所不在的事实——改变。白昼变为黑夜,黑夜变为白天。夏天变成秋天,冬季随之而至。在这一刻,你体内的细胞全都在改变。事实上,此刻宇宙中没有任何事物是不变的。改变是无法避免的,因此生活中的一切都不持久,都在不停地改变。没有任何事物能够长久地保持原貌。
突然间,我发现蜘蛛不动了。我靠近一点看,发现它抗拒得太猛烈,以至于自己杀死了自己。我悲伤地把它拿出去,放在一朵玫瑰花底下。“我不是要伤害你,”我温和地低语,“我只是想救你。我很抱歉,你不知道我的意思。”
——佚名
就在这一刻,我想到一个令人惊异的念头:“难道这就是世界对我、对每一个人的态度吗?”或许这个宇宙智慧的慈爱力量看着我们挣扎、困扰,它出手干预,希望把我们从险地带到安全的地方。但是我们抗拒它,我们拳打脚踢,尖叫抱怨,不明白我们为什么要被迫改变。或许我们跟这只蜘蛛一样,它把我的拯救行动当做攻击,不晓得只要顺服,只要让我带走它,它就会被送到美丽的花园里。
你无法阻挡波涛,但你能学会冲浪。
诚如《塔木德经》(Talmud:犹太人的口传律法集)所言:“不是此刻,会是何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