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悟读书网 > 科幻小说 > 隐身人 > 第二十六章 威克斯蒂德谋杀案

第二十六章 威克斯蒂德谋杀案

当然,隐身人肯定在遇见被害人之前,就已将铁棍从栅栏上拔出——握在手中提前做好进攻准备。除上面提及的情况之外,另有两处细节与此事相关。其一是砾石坑并不在威克斯蒂德先生回家的必经之路上,而是在距离那条道路近两百码开外的地方。其二是有个小女孩坚称,她下午放学时,看见被害者曾以奇怪的步伐,“一路小跑”越过田野,朝砾石坑奔去。从她模仿的动作姿势来看,威克斯蒂德先生像是在追赶面前的什么东西,还时不时用拐杖击打。那小女孩是他遇害前的最后一位目击者。威克斯蒂德先生跑出她的视线之后,便惨遭毒手。由于一丛山毛榉树和一湾浅坑遮挡,她恰好没能看见搏斗时的情形。

那次相遇的细节我们无从知晓。案发地点在一个砾石坑边,距离伯多克勋爵府邸的入口不足两百码。种种迹象表明那里曾发生过一场殊死搏斗——地面满是踩踏痕迹,威克斯蒂德先生更是遍体鳞伤,连拐杖都被砸得粉碎。可是隐身人为何袭击他呢?除了丧心病狂的谋杀欲望,很难想象还有别的动机。诚然,人们难免会将隐身人视为杀人狂魔。威克斯蒂德先生四十五六岁,是伯多克勋爵的管家,性情随和,面容亲切,是最不可能招惹这个可怕敌人的。隐身人袭击他的武器似乎是从破栅栏上拔出的一根铁棍。威克斯蒂德先生平时寡言少语,那天他正默默走在回家吃午饭的路上。隐身人在途中拦住他,趁其不备发起突袭,打断他的胳膊,将他击倒在地,甚至砸得脑袋开花。

由此可见,至少在本书作者看来,这场谋杀案事出有因,并非纯粹滥杀无辜。我们可以想象,格里芬确实手持铁棍作为武器,但没打算用它蓄意行凶。也许威克斯蒂德当时正好路过,发现有根铁棍莫名其妙地在空中晃动。他根本没想到会是隐身人——因为那里距离伯多克港有十英里之遥——于是便追赶过去。甚至还有可能,他压根就没听说过隐形人这回事。不难想见,隐身人原本想悄悄溜走——以免被附近的民众发现行踪。然而威克斯蒂德既兴奋又好奇,跟着移动的不明物体穷追不舍——最后还使劲击打它。

倘若真的如我们所料,隐身人将欣顿迪恩的灌木丛作为栖身之所,那我们亦可推断,他已于午后再次突出重围,并决心使用武器来实施某项计划。计划的详情我们一无所知,然而隐身人在遇见威克斯蒂德之前,就已手执铁棍,这是不容辩驳的事实。

毫无疑问,通常情况下,隐身人能够轻而易举地将追逐他的中年人甩在身后,但从威克斯蒂德尸体被发现的位置来判断,这个倒霉的家伙将目标逼得走投无路,赶到一簇荨麻丛和砾石坑之间的角落里。对见识过隐身人暴烈脾气的人而言,此事的最终下场可想而知。

骑警们在乡间小路来回巡逻,挨家挨户地告诫民众锁好门窗,没带武器千万别出门。所有小学一律在下午三点前放学,孩子们个个惶恐不安,成群结队地往家里赶。下午四五点钟光景,肯普撰写的通告——经过埃迪签署——几乎已贴满大街小巷。通告上简明扼要地介绍这场斗争的形势,提醒民众绝不要给隐身人提供吃饭和睡觉的机会,务必时刻保持警惕,密切留意他的一举一动。当局的行动十分迅速果断,没过多久,人们就对这位怪客的存在深信不疑。夜幕降临之前,方圆几百平方英里的地方已经形成严密的包围圈。与此同时,也正是傍晚时分,戒备森严的乡间地带都人心惶惶,笼罩在一阵恐惧之中。大家交头接耳,口口相传,谈论着威克斯蒂德先生被杀一事,这则消息明白无误地迅速传开,最终整座村庄人尽皆知。

然而这一切纯属臆测。唯一不可否认的事实是——况且孩子的话也往往不靠谱——威克斯蒂德的尸体被发现,证明他被殴打致死,还有荨麻丛中那根血迹斑斑的铁棍。格里芬丢弃铁棍的举动说明,惨剧发生时他情绪波动极大,原先手持铁棍想要实施的计划——倘若他的确有意而为——已被抛诸脑后。他显然是个自私自利、冷酷无情的家伙,但目睹自己第一个受害者沦为牺牲品的惨状,鲜血淋漓地躺在脚下,长久以来压抑在心中的悔恨之情顿时如泉水般喷涌而出,彻底冲垮了他的行动图谋。

在这段时间里,越来越多的人参与追捕行动,足迹遍布山川乡野。当天早晨,隐身人在人们心目中还只不过是一个传说,是恐怖的象征。可是到了下午,尤其是读过肯普那份措辞郑重的通告以后,人们才将他视为切实存在的对手,必须予以重创、逮捕和制服。于是,乡间民众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自发组织起来。两点以前,隐身人兴许还能乘坐火车逃离这里,但两点之后根本无法成行。纵观南安普敦、曼彻斯特、布莱顿和霍舍姆[90]这四座城市构成的超大平行四边形铁路网,每一辆客运列车行驶时都紧锁车门,货运列车则几乎全线停驶。而在伯多克港周围方圆二十英里的范围内,人们手持枪支和棍棒,三五成群地牵着警犬,对道路和田野展开全面搜索。

隐身人杀害威克斯蒂德先生之后,似乎穿过乡间,向丘陵地带走去。据两名知情者透露,日暮时分,他们在弗恩洼地附近的田野里听见一个声音。那声音忽而痛哭,忽而大笑,忽而啜泣,忽而呻吟,还不时咆哮几句,听起来相当古怪。那声音从一片苜蓿地中间飘过,逐渐消失在群山尽头。

有人会问,那段时间里他作何感想,有何图谋?毋庸置疑,肯普的背信弃义使他恼羞成怒。尽管这种出卖行为的动机不难理解,但我们依然可以想象,甚至有几分同情,隐身人遭到暗算之后的那种愤怒心情。或许,他又回忆起在牛津街上胆战心惊的经历,因为他显然指望肯普与他合作,实现建立恐怖帝国的残忍梦想。总而言之,自中午开始,隐身人就仿佛从人间蒸发,直至下午两点半,没人知道他在忙些什么。对人类来说,这或许是件幸事,但对他而言,止步不前将造成致命危险。

那天下午,想必隐身人已经觉察出,肯普正利用自己透露的秘密,迅速采取行动。他肯定会发现家家户户都门窗紧锁,严阵以待。他或许还曾在火车站周围游荡,在各家旅馆附近徘徊,必然也读到过那份通告,对这场以他为目标的搜捕保卫战有所了解。夜色渐深,田间遍布着三五成群的人马,犬吠声此起彼伏。参与搜捕的民众得到特别指示,万一与隐身人爆发冲突,知道彼此应当如何相互支援。然而隐身人最终逐一避开了他们。我们或许能够理解,他之所以如此愤怒,正是因为他自己提供的信息,反倒被搜捕者无情地利用来对付他。至少在那一天,他整个人心灰意冷。将近二十四个小时里,除了袭击威克斯蒂德的那段时间,他始终处于被追捕的状态。当天夜里,他一定吃饱喝足,好好睡了一觉。因为翌日早晨,他就再次精神抖擞,容光焕发,一副孔武有力、凶神恶煞的模样,准备与这个世界展开终极之战。

隐身人带着一腔怒火从肯普家飞奔而出,看见有个孩子在肯普家门口附近玩耍,竟粗暴地将他抓起,往路边一抛。那孩子的脚踝顿时被严重摔伤。之后几个小时里,隐身人彻底从人们的视线中销声匿迹。没人知道他去往何处,也没人知道他在干什么。不过可以想见,隐身人在临近正午的时候顶着六月骄阳匆匆爬上山坡,来到伯多克港口背面开阔的丘陵地带,为自己命运多舛而愤慨和绝望。最终,他感到酷热难耐,精疲力竭,于是躲进欣顿迪恩的灌木丛,重新开始制定已经破产的与人为敌计划。似乎那片树丛最有可能是他的藏身之地,因为下午两点左右,他正是在那里,以极其残酷的方式,再次宣示自己的存在。

[90]霍舍姆(Horsham):英国萨塞克斯郡的城市,位于伦敦西南约三十一英里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