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悟读书网 > 经济管理 > 扛住就是本事 > 39 历史上的商业大师

39 历史上的商业大师

从这两次创业历程来看,范蠡确实是一个有大智慧的人。他懂得商人基本的低买高卖的道理,但并不愿意一家独大,而是把自己的办法教给周围的人,形成一种协同竞争的效应,让齐国海边成了一个繁盛的商贸之地,从而进一步为自己打造出口碑和品牌。在陶地的时候,他很有耐心,懂得等待时机,确认马匹是吴越一带的刚性需求之后,才有所行动。没钱打点沿路关系,范蠡也懂得借势而为,能弯腰、不逞强,所以他能再次创业成功。

当时范蠡人生地不熟,一路上强盗横行,没人给他面子。他听说有一个经常来往于北方和吴越之间的麻布商人,很有势力,运输从来没出过问题,所以他灵机一动,故意在商人经过的时候,宣传自己刚刚开了一家马队,为了拉拢客户,可以免费帮人从北方运货到吴越。麻布商人一听果然心动了,就主动找到了范蠡,范蠡就顺势让自己新买的马匹驮上货,跟着麻布商人安全抵达了吴越。

虽然刚才说的都是范蠡的商业智慧,但如果把他的商业作为和他在政治、军事上的功绩联系起来,大家就会发现,其实范蠡的商业智慧和政治智慧是相通的,哪怕是离开了吴越争霸的舞台,范蠡也一直在以他的战争理念指导创业。

在第二次创业过程中,他最出名的一件事情,就是“范蠡贩马”。范蠡刚刚来到陶地的时候,本小利微,贸易规模一直都很小。直到有一次,范蠡听说吴越一带需要大量的好马,当地没法供应,所以他就打算从北方便宜收购,带回吴越卖掉。但这儿有个难题,就是怎么运输?

范蠡的政治生涯,相信大家都曾经听过,在这儿我想说几个容易被忽略的小细节。第一个细节,是范蠡受到越王勾践重视的时候。大家都知道,吴王夫差为父报仇精心备战,越王勾践知道后就准备先发制人攻打吴国,范蠡觉得不妥,想阻止勾践,但没劝住。果然勾践战败了,越国沦陷。直到这时,勾践才肯定了范蠡的眼光,但勾践自身难保,范蠡迎来了自己从政生涯的第一次重大抉择——是继续留在勾践身边辅佐他呢,还是离开他去找一个更好的东家?大家都知道范蠡的选择,当然是前者。范蠡不仅果断地选择了留在勾践身边,还给他量身定制了一个“潜伏”的计谋:向吴王夫差称臣,去吴国做小伏低,金银财宝、妻妾美女也都献给了夫差。范蠡自己也跟着勾践去吴国吃苦,还在吴国指导勾践做一系列阿谀奉承的事情,甚至让勾践去尝夫差的屎,最终让夫差相信勾践完全臣服,把他们放回了越国。

范蠡的第二次创业,选择在“陶”这个地方,还换了个“马甲”,自号“陶朱公”。和第一次创业一样,范蠡选的地方并不是随心所欲、走哪儿算哪儿的,而是经过仔细考量的。在齐国,范蠡选择去海边开荒、买卖海产,对当时的中原国家来说,这就是稀有物资。而这次选择陶这个地方,是因为陶被称为“天下之中”,东边是齐国和鲁国,西边和秦国、郑国接壤,北边连着晋国和燕国,南边接着楚国和越国,这是一个交通枢纽一样的存在。因此,范蠡在陶地的创业方向就是做贸易。根据时节、气候、民情、风俗的不同,范蠡会将几个国家的特色产品卖往其他国家。他有一个口诀:“人弃我取、人取我予、顺其自然、待机而动。”凭着这种经商智慧,没过几年,范蠡再次成了当地的大富翁,陶朱公这个名字也在当地民众的口耳相传中,渐渐成了“商圣”、财神。

第二个细节,是勾践和范蠡回到越国之后,并没有一鼓作气打败吴国。范蠡对待战争一直很谨慎,回越国之后七年,越国一直在养精蓄锐、恢复民生。之后又等了两年,范蠡才等到夫差和伍子胥闹翻。但范蠡还不想让勾践冒险,直到伍子胥死后第二年的春天,夫差带着精锐部队离开吴国去搞外交了,范蠡才支持勾践发兵吴国,但只打到夫差家门口。又过了四年,越国正式攻打吴国,这一次吴国才彻底失败。因为在这四年里,范蠡和文种曾经“贿赂”的奸臣太宰嚭成了吴国宰相,太宰嚭贪财好色,在任期间疯狂剥削底层人民,吴国没打仗,却因为内耗把国力耗干了,等越国打上门来的时候,根本没有反抗之力。

第一次,范蠡先去了齐国,化名“鸱夷子皮”,在海边结庐而居,一边开荒耕作,一边买进卖出,兼营副业。没几年时间就积累了数千万的家产。尽管很快就成了大富之家,但范蠡并没有关起门来过自己的安稳日子,而是仗义疏财,一边给乡里乡亲救急帮忙,一边还很乐意教当地人怎么经商理财。就这么过了几年的时间,范蠡贤明的名声越来越大,齐王在王宫里都有所耳闻,于是把他请到国都临淄,让他当宰相。范蠡拿着相印,并没有雄心勃勃地想改变世界,而是感叹自己做官做到了宰相,经商也积累了家财万贯,名声还这么好,恐怕会盛极而衰。所以当官没几年,范蠡就辞官了,回到家乡后,他把自己的大部分财产分给了好朋友和老乡,带着家人离开了齐国。

这两个细节都很有意义。第一个细节说明,范蠡在面对风险和机遇时,选择的是勾践这只潜力股,耐住性子,充分信任,长期持有,尽心尽力地解决问题,最终也获得了高额的回报。这种做法,也造就了后来范蠡卖马时的成功。

现在的影视剧里,范蠡要么是帮助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打败吴国的谋士,要么就是最后和西施一起泛舟西湖的隐士,但很少有人把他怎么当上“商圣”这件事拿出来聊聊。从越王的复国之战,到化身陶朱公家财万贯,范蠡是如何把商场当成战场来打,最后还打赢了的?先说说范蠡的商业成就吧,他有过两次从头创业的经历。

第二个细节说明了范蠡对时机的高度敏感。在二十几年的政治生涯里,战争只占了范蠡生活的一小部分,大多数时候他都在负责把握时机和方向,为战争做准备。在他眼里,时机、强弱、自我认知是他做一切决定的出发点,他不会贪功冒进,也不胆小怕事,更重要的是,范蠡自始至终都认为战争是一件失德的事,所以他会尽量避免在战争中投入过多。这也是我和大家分享过的经验,做事要“先算是非,后算得失”。范蠡能在齐国白手起家、官拜宰相,最后全身而退,也是因为范蠡把“是非”看得比“得失”更重。

包括关羽在内,民间传说一共有九个财神。我发现一件挺有趣的事——这九个财神里,做官的是大多数,真正自己做过生意的,只有子贡和范蠡,其中尤以范蠡最为出名,被人尊称为“商圣”。他能当上财神,凭的是“生财有道”。

耐心、敏锐、自我节制,范蠡能从政治跨界到商业,指导他做事的这些原则一直没有变。更加难能可贵的是,他从商之后,既保持着对待是非的态度,不贪财、不吝啬,大大方方和人分享自己的商业智慧,又时刻保持着在战场上的警惕,在名声和财富达到顶点的时候,毫不犹豫地抽身而去,从头开始。

比如说“武财神”关羽,他本人的经历跟做生意一点儿关系都没有,却被后人,特别是一些商人供奉在神龛里,早晚三炷香拜着。这就是因为,大家希望自己做生意的时候,彼此讲义气,以诚待人,而且不被其他人蒙骗。

历史上,诸葛亮最佩服的人也是范蠡,因为他用兵如神,可“兴一国、亡一国”,其实,范蠡的伟大之处不仅仅在于用兵。他对是非、钱财和人性看得如此清楚,不管是用兵还是从政,又或是经商,都能做得很好。时至今日,依然值得我们琢磨和学习。

现在很多年轻人开玩笑说有两种人最迷信:一种是商人,另一种是程序员,前者拜财神,后者拜图灵。这话本来是调侃程序员的,但我笑过之后想,其实和程序员拜图灵一样,商人们喜欢财神,也是因为财神身上有着他们渴望的某种特质。

“红顶商人”胡雪岩的成败启示

商圣范蠡:把商场当成战场来打

作家高阳写过一部关于胡雪岩的历史小说,书名就叫《胡雪岩》。1988年,我拿到一套四本香港版的《胡雪岩》反复看,这本书可算是我最早的商界生存手册。我还从台湾买来傅佩荣讲胡雪岩的录音,放在车上天天听。

管仲实际上提出了很多经济思想,都跟国家治理有关。管仲在他当国相期间颁布了一些政策,提出了一些经济理论,也做了一些实际的改良,这些都为当时的民间生意人创造了一个“湿润”的空气环境,让他们能够有所发展。所以中国做生意的人一定要认识管仲,读懂管仲。如果有时间可以把《管子》拿来看看,我相信这是我们做中国商人的一项功课,中间有很多小故事值得我们玩味。

看《胡雪岩》其实就是看政商关系。现在这类书很多,但当时挺少。我也得益于比别人看得都早,所以避免了一些错误。我看完这本书,就知道了“靠山”和“火山”的关系:今天是靠山,明天就可能是火山。

管仲施行的许多改革当中,有一条挺有名的,那就是设了一个女闾,什么叫女闾呢?其实就是我们今天说的公娼,也就是官方认可的妓院。所以有人也说管仲是妓女的祖师爷。在《战国策》里面有一段记载,说“齐桓公宫中七市,女闾七百,国人非之”。说齐桓公的宫中有七百个妓女,老百姓都骂她们。那么,这些妓女是自愿的吗?不是,她们大多是俘虏和奴隶。所以这一举措在道德层面上,常常被认为是不仁的做法。

先说说胡雪岩的发家史。他的故事非常励志,用我们现在的话说就是“失败者逆袭”。他从小家境贫寒,后来去一个钱庄打工,钱庄老板没有儿子,就把这个钱庄交给他经营。胡雪岩有个患难之交,叫王有龄。

关于“俭则伤事”,管仲身体力行做了一个注解。他在齐国当国相的时候,他住的地方非常富丽堂皇,甚至可以说极尽奢华,他比国君都富裕、敢花钱,生活标准也超过他的行政级别。很多人都骂他。但是现在看呢?他在用这个实际行动来说明自己的观点,希望大家积极地消费,进而带动经济发展。

王有龄最初是个小官。有一次王有龄要升官了,但是缺钱,胡雪岩就拿了一笔钱帮助他。那个时候没有纪委,虽然有类似的机构,但王有龄当时官太小,而且人情往来也不算太严重的事,所以没被查。之后王有龄的官越做越大,当了浙江巡抚,帮了胡雪岩很多忙,甚至把政府的公款都存在胡雪岩的票号里。

管仲的经济思想非常超前。其中一个思想就是鼓励消费,用现在专业的词汇来说就是拉动内需。管仲认为“俭则伤事”,就是说不能太节俭,大家都憋着不花钱、不消费、不折腾,事业能有什么发展呢?不消费就会造成商品流通减少,经济活动衰退,从而导致社会不稳定。

左宗棠接任浙江巡抚的时候,面临一个重大的问题,就是缺钱。如果没钱发军饷,军心不稳,就没法去征战。这时胡雪岩跳出来,帮左宗棠筹集军粮、军饷。左宗棠发现这人能完成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于是把他引为知己,延入幕下,帮自己处理一些官方解决不了的事。

这句话的精妙之处值得慢慢体会。它体现了管仲对钱和物质、钱和礼仪、钱和道德以及钱和社会秩序之间关系的看法。他把人的欲望、自私、荣辱都裹在一起来看,它们是具体的,又是抽象的。有吃有穿,殷实了,社会才有秩序。吃饱喝足,生活无忧了,你就开始对道德更关注,你才能有面子,进而知道什么是有价值的东西,什么是没价值的、应该抛弃的东西。

能搭上王有龄、左宗棠这些官员,成为红顶商人,胡雪岩自然有过人之处。比如说他有一句名言,叫“前半夜想想别人,后半夜想想自己”。也就是说,要站在别人的角度想想自己的问题,这样交换立场,容易发现自己的不足,然后检讨自己,先自省,再想其他的事情。通过内省,来找到一个和外部世界和谐相处的分寸和尺度。我觉得这一点非常重要。反省是一个人还健康的标志。每一次“体检”都能祛除一点小毛病,人才能活得长久,这就如同汽车要不断保养才能开得更久一样。

管仲在商业上的想法跟他的经历有非常大的关系。管仲原本生于齐国的中高干这样一个家庭,后来家道中落,年轻的时候生活也挺贫困。在成为齐国的国相之前,就靠做一些小买卖维持生活。就是这样一段经历,让他非常清楚钱的价值,所以他后来说了一句挺有名的话——“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反省最大的作用就是让我们更了解自己。很多人、很多企业一过生日就觉得自己很牛,而在万通,公司的周年庆就是我们的反省日,我们一反省就觉得自己真不行,还有这么多事没做好。因为不是最好,所以要向别人学习。因为不是最好,没有满足客户和各方面对我们的期待,所以我们要继续跟别人合作,不断努力改进工作、改进产品、改进服务。我们每年通过自我反省的过程,保证我们即使遇到同样的困难也不犯同样的错误。我们改进得比较早,比较自觉,而且发自内心,所以我们才能逐步走上持续、健康、安全的道路,在整个行业发展当中占据一个比较主动的位置。

但是,商人毕竟是一个挺重要的人群,所以在《史记》里面,就有专门介绍商人的一个列传。其中的《货殖列传》专门讲真正的做生意的方法和一部分重要的商人。里面有很多有意思的人,比如范蠡,比如巴寡妇清。当然也有后来被我们叫作“圣人之师”的管仲。他对商业形成了一整套想法,而且最后把它写了出来,由后人传世。

再说回胡雪岩,他家门口有一副对联——“传家有道惟存厚,处世无奇但率真”。我对这副对联印象深刻,觉得它特别能反映胡雪岩的人生态度:有率真的一面,但是治家也好、待人也好,要强调厚道、和睦。从他的这些话中,能看出他成功的道理。

慢慢地,商人也和其他行业的人有了分别。在中国,后来就把这些不同职业的人明确地叫士、农、工、商。商排在最后,士排在第一。士是什么人呢?就是我们说的有知识、能当官的人。其次是务农,再次是手工业者,最差的是做买卖的人。

到了胡雪岩晚年的时候,有一次起风了,他开始感叹人生:“就是这样,结束了,就结束了。”所有的房子空了,事业落败了,朋友也离他而去。他事业落败的原因,是左宗棠在朝廷里和李鸿章发生了矛盾。李鸿章手下有一个商人,算是他的钱袋子,这个人叫盛宣怀。盛宣怀就和胡雪岩在商场上也斗起了法。

有了商品交易,就需要有一般等价物。物物交换的效率太低,而一般等价物可以解决这个问题。这个一般等价物就是货币。实际上,商业和货币几乎是同时发展起来的。

不管是胡雪岩,还是盛宣怀,他们的崛起本来就不是按照市场和商业的逻辑进行的,所以他们的成败就与背后的政治势力的消长密切相关。当其中一方身后的政治势力倒塌后,相应的前台商人也会迅速崩溃。随着左宗棠晚年在政治上的一步步失意,失去政治支持的胡雪岩也在和盛宣怀的争斗中败下阵来。左宗棠死后仅仅过了两个月,胡雪岩也抑郁而终。可以说胡雪岩这个故事,开始是红顶商人,中间是顺风顺水,接下来慢慢走下坡路,最后烟消云散。

商人这个词最初是指商朝的人。夏末的时候出现了一个叫“商”的部落。这个部落发展起来,它的农产品就有了剩余,于是拿来跟别人交换,久而久之,别人就把他们叫商人,拿来交换的东西叫商品,也就是商人的东西。这是古人讲商人,实际上是讲了一个地域和地域的一个特征。而今天的商人,是指单纯从事商品贸易、商业交易的人。这个和古代简单地局限于地方上的特殊的人群已经有了分别。

那么胡雪岩的故事对我们今天的民营企业有什么启示呢?最大的启示我觉得就是如何处理政商关系。处理得好可以荣耀一生,处理不好会引来无穷的麻烦和是非。

管仲的商业头脑远超很多大老板

首先,不要当权力的围猎者。若大家打过猎应该知道,你骑着马也好,开着车也好,拿枪撵着猎物到处跑,这就叫围猎。权力的围猎者,就是指企业规模大了,钱多了,就在政商关系当中下重手。某种程度上,胡雪岩对王有龄、左宗棠最初的巴结,本质上都是对权力的围猎。一旦围猎成功,就能从权力那儿获得巨额的回馈,最终把自己和权力绑在一起,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到后来即使想脱身,也没有机会了。不管是胡雪岩的时代,还是改革开放已经四十多年的今天,权力的围猎者都没有好下场。

现在很多人都在做生意,总觉得只要赚钱似乎就是商人。其实做商人这件事儿还真不简单。商人的作用,商人能够办成什么事、怎么办、怎么做生意,有很多讲法。我就从头跟大家捋一捋。

其次,不要老相信靠山,一定要清醒地认识到,靠山就是“火山”。胡雪岩一直靠左宗棠,但左宗棠的政治斗争最终把他给牺牲了。所以,企业家和政治家要“精神恋爱”,要彼此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