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悟读书网 > 经济管理 > 扛住就是本事 > 40 不同地区商人的生意经

40 不同地区商人的生意经

不以利小而不为,不以利大而恐惧——这是温州人留给我们的一个敢于冒险、富于进取的形象。在和温州老板们打交道的过程中,我发现,他们有这样几个特点。

温州商人很务实,做的生意可大可小,既可以做到正泰、奥康那么大,也可以只做零碎的小商品生意,比如做纽扣、针线包、酒店牙具,甚至是外国选举时用的小旗。所以,温州在很长的时间里都是全国最开放的地区之一。

第一个特点,温州商人在生活方面不讲究,白天当老板,晚上睡地板。有很多人说,温州的发展跟它的地域闭塞有很大的关系。温州地处浙江东南,人口密集,资源匮乏,受到“三山、六水、一分田”的局限。改革开放前的温州人,常常是吃了上顿没下顿。所以,到了改革开放初期,在国家刚刚开始放松对商业经营的管控时,灵敏的温州人立刻闻风而动,开始了冒险经商、冒险创业。

温州商人如何赚钱

按照当时的话说,叫作“把脸皮放在家里,人到外面做生意”。因为那个时候,社会上很多人还看不起商人,觉得经商是投机倒把。所以,有的温州人形容那个时候“像讨饭一样在经商”。直到1986年,著名的社会学家费孝通给温州的生意人提出了一个非常肯定的说法——“以商代工”,偏见才逐渐消除。因为那时创业的温州人日子并不算好过,所以他们特别肯吃苦耐劳。

做生意时,他们会抱团,就是互相之间的资源、能力和机会的互补,以至于形成了一个内部市场和人才的激励机制。正是这种方法,使潮汕的企业家迅速崛起,成为中国经济发展中一道特别亮丽的风景线。

而且,当时的大多数人既没有创业资本,也没有文化知识,更没有政策保障和良好的创业氛围,只能靠着不服输和敢闯敢拼的劲头,哪里有机会就往哪里钻。所以,一开始,他们都是从非常小的生意做起的。比如,当时有说法叫“五把刀子走天下”“挑着箩筐卖水果”“背着小件去贩卖”,温州农民在改革开放初期,就是靠这样经商完成原始积累的。接着,温州商人选择了生产与国企有较强互补性、较低竞争性、较小体制和资本制约的劳动密集型产品,比如生活中所需的小物件,标牌、徽章、纽扣、打火机、皮带、皮鞋、皮具等,获得了极大成功,这种产业结构后来演化出了大家熟知的“温州模式”。

另外一个原因是闽粤地区的宗族势力很强大。宗族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在维护小集团利益的前提下,可以长久地保持族内团结而不至于涣散。宗族日益强大,族产也随之增多,有时候族绅们为了加强对族产的控制,甚至挑起宗族之间的纷争,以转移注意力。而在宗族的逐渐发展中,也出现了强弱之分,强宗欺弱邻,弱邻不服要反抗,力量不够要找外援。平衡一旦打破,斗争在所难免,最后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由于有这种传统,就使得这些地方的人格外有战斗力,也格外团结。团结又有战斗力,只要把心思用在做生意上,自然就容易出大商人。

温州人的第二个特点,是他们喜欢往国外跑,走得很远。有数据统计,目前有六七十万温州人在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经商、创业。要知道,截至2019年,整个温州的人口也不到一千万。前几年有个新闻,非洲有一个国家叫加蓬,加蓬总统大选的时候,其中一个候选人是华裔。他爹是温州人,当年闯荡非洲,娶了个酋长的闺女,生下了他。虽然在那次大选中落败了,但在过去几十年里,这个华裔候选人一直都是加蓬这个非洲国家里举足轻重的政治人物。从这事儿可以看出,温州人确实是走得远。

为什么爱打架?一个原因是人口压力大,土地财产占有不合理导致矛盾激化。清代闽粤地区人口迅速增长,迫使土地开发加速进行,越界侵权的事时有发生。地域间的矛盾冲突增多,资源分配不均,一方要改变不合理现状,另一方却要坚持,致使械斗时有发生。

又比如,意大利的佛罗伦萨是全欧洲的皮包生产中心,其中,几乎所有的中低端皮包均产自温州人的企业。有人统计,佛罗伦萨的华人超过一万人,大部分为温州人。仅仅是在佛罗伦萨的奥斯曼诺罗地区,就集聚着超过一千家温州人经营的微型皮包生产企业,而意大利人的这类企业已经寥寥无几了。

有一个说法叫“爱打架的地方出商人”。在清代,闽粤地区的乡族械斗十分严重。陈微言在《南越游记》里写道:“闽之滨海漳泉数郡人,性皆重财轻生,剽悍好斗。潮地接壤,年久亦染其习。凡剑、棒、弓、刀、藤牌、火铳诸器,家各有之。少有不合意,纠众相角,戾夫一呼,从者如蚁。将斗,列兵家祠,所姓宗长率族属男妇群诣祖堂,椎牛告奠,大呼而出。两阵既对,矢石雨下,已而欢呼如雷,胜者为荣。”简而言之,包括潮汕地区在内的闽粤之人爱打群架,甚至是要钱不要命。

距离佛罗伦萨不远有一个叫普拉托的城市。这个城市差不多有20万人,但温州人就超过了两万,也就是说,总人口的10%是温州人。普拉托的工业区里的纺织批发企业,大部分是温州人在经营。

潮汕商人的第四个特点让我印象特别深,那就是他们抱团。只要你进入了潮州帮,潮州商圈的大佬就会支持你,而且这一圈的人都会支持你。即使到今天,这种文化依然明显存在。当然,这种抱团也是在历史过程中形成的。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温州人便通过各种渠道移民意大利。经过几十年的打拼,他们不仅在当地站住了脚,而且多数拥有了自己的企业,成了老板。而几乎所有在意大利发家的温州商人,都是从小餐馆、小店铺做起的。他们的发家模式,基本上是白手起家,先打苦工还清出国费用,然后依靠几年的辛苦积蓄,加上以乡土关系为网络的借贷支持,自主创业做老板。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疯狂地工作,拼命地攒钱,极度劳累,有着超常的拼搏精神。

李嘉诚有个名言:“我给你10分是合理的,我也可以争取到11分,但是如果我只拿8分,那就财源滚滚来。”这就有点像工夫茶,我让你一下,敬你一下,然后你感觉比较舒服,我们就可以继续做交易,这也就是我们之前讲过的“利润之后的利润”。潮汕商帮在交易当中把情谊作为前置条件,如果这笔生意会伤情谊,他宁愿不做。所以他们的生意越做越大,一个小买卖也会越做越大,朋友也可以越做越多。

同时,由于温州商人老往国外跑,他们对本地的事似乎不感兴趣,因为本地的市场小,机会不多。这样一来,他们跟权力中心距离比较远,在政商关系上犯错误的情况也相对少很多,不会像广东人那样,老闹出一些纠缠不清的大案。

另外,潮汕人知道出手的分量。比如说我答应你一件事,应该给你五万,但我多给你五千块钱,你肯定就很高兴;少给你五千,你就生气。一般来说他的手会比较松,因而对方总是高兴的。但是松也不是没原则。五万的事给出去八万,潮州商人也不干,他会觉得这事吃亏了。所以在交易当中,拿捏分寸对潮商来说特别重要。

温州商人的第三个特点,是同乡之间很容易达成合作,特别抱团。比如别人是个拳头,温州人只是个指头,他们就合指头为拳头去竞争。我觉得这也许与他们的语言有关。他们的方言跟外部语言差异很大。像是瓯语、金乡语等,都特别小众,因为小众,反而造成了他们之间有极高的认同感。这种认同感,使他们外出打拼时,互帮互助,形成以乡土关系为基础的借贷网络。

地域也会影响到商人做生意的思维。比如我是陕西人,陕西人做事慢,拿西安话说叫“ran”,就是含糊、模糊;广东人直接,做生意直接谈钱,不管多复杂的事,归根结底就是“说个数”。潮汕人很有意思,谈生意的时候会在身边带点现金。谈得好,他立即就把箱子踢给你,你把箱子拿走,就算是定金了。我问一个潮州老板,你的箱子里都放多少钱?他说大概放20万港币,因为如果是一个两百万元的生意,20万元就是10%,足够了,这算定金。如果是2000万的生意,就算一笔小定金。万一什么也没谈成,那就送给朋友了,这叫茶水钱。我们知道,交易对手的交易方式各有不同,而潮州人很善于对交易瞬间进行把握。他能把握时机给你这20万元,就把人心捏住了,然后让你觉得欠他的,接下来的事就能按照他的意思走。

这导致前些年出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那就是他们组团炒楼、炒股。那时媒体上经常出现一个说法,叫“温州炒房团”。以至于让很多人觉得,温州全是炒房团,实际上他们都是散户。过去在上海,只要买一个60平方米以上的房子,再办个蓝印户口,就能以三四百分的成绩考进上海名牌大学。所以很多温州人会为孩子花30万元去上海买房子。三年以后,他们发现房子升到了90万元,比自己辛苦一年赚的钱还多,于是干脆借钱多买两套。

第三个比较有意思的特点,就是潮汕人在北方社会“闷声发大财”。人低不低调,一方面,我觉得跟语言表达的方式或者方言有关。潮汕的语言体系相对比较封闭,用潮汕话聊天的时候,他们彼此之间语速很快,也很幽默。但是一到北方,他们就得把舌头捋直了,把话在脑子里翻译一遍,转个弯然后再说,这就失去了说话的兴趣。这就好比我到美国也不爱说话,因为每句话都得翻译,说几句就断掉了。或者美国人老问我,我得转着弯想这些英语,所以就表达得很笨拙。美国人会觉得我也挺低调的。

我还遇到过这样一件事。当时,我和朋友在温州拍到一块地,没想到因此动了别人的奶酪。过了两天,来了一伙人,认为我们的价格比他们有竞争性,得把钱补给他们,不然他们就去闹事。我还是头一回听说这么霸道的事。后来我发现,原来是他们自己没钱,到处炒钱、借钱、借高利贷才拿到了项目。如果他们不赚钱,就要赔款甚至跳楼。所以说,他们的这种炒房团,只有在价格不断上涨的情况下才能赚到钱,但这样其实风险极大。如果一个市场全是“炒”字当头,不管你炒煤、炒矿、炒房、炒地,还是炒钱,甚至整个城市都弥漫着一种短期图利、一夜暴富的思维,那么这个市场就难以建立好的产业基础。

十五六年前,有一个跟我们合作过的揭阳老板,他每次到北京都会去娱乐场所“上班”,让助手不停地打电话招呼北京这些朋友来玩。他很豪气,出手也特别大方,北京所有的朋友都觉得这个老板特别好,每次来的人也会不断地老朋友带新朋友,他的朋友就越来越多。我有点迂腐,有一天我就问他,哥们儿,一晚上连吃带喝要一两万块钱,也没见你做什么事,你每天都这样,公司怎么办呢?他说:“冯哥,你别着急,我是赚钱的,赚得还不少。比如满说就算一晚上两万块钱,一年最多咱也就忙两百多天,五六百万而已,但如果能谈一个五千万的工程,那早就赚回来了。”那个时候工程的毛利都在20%以上,所以他这个账算得是对的。他知道舍得小钱可以赚大钱,但这一点很多人办不到。

另外,由于温州人有这种“炒”的文化,就导致他们的企业难以建立一个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温州人都愿意在外面打拼,这就导致了温州有钱的小企业、个人特别多,分散在全国各地,但是在本地有竞争性的企业发展得很慢。这样的空心化,对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就业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这也是温州商人们和其他商帮相比,很不一样的一点。

潮汕商人的第二个特点,是在做生意的过程中特别善于交易,用工夫茶的方式慢慢与人交往,常常以“让”获取下一次交易的机会,这是潮汕人特别聪明的地方。世界上最难的事,就是把别人的钱装进自己口袋里,或者把你的思想装进别人脑袋里。北方人老想着办后边的事,但潮州人永远做前边的事,就是把别人的钱装进自己口袋里。

不过,也有一些温州企业在努力建立现代企业,成为典范。比如正泰集团总裁南存辉,他在公司治理和家族传承方面都做得很好。现代公司治理最重要的就是明确股东权利和经理人的权利,讲究人力资本和货币资本的配合。正泰通过三次资本变革,已经变成了一个规范有序、责任清楚的股份制集团。而南总本身的愿景和价值观,以及他对事业的长远追求都贯穿在了这三次变革当中。

第一个特点是潮汕地区经商的人特别多,可以说他们都有从商的天赋和基因。有一个潮州的朋友说,潮汕人有个特点——“宁可睡地板,也要做老板”。换句话说,他们敢冒险、胆大、富贵险中求,哪怕是十死九伤,也敢一往无前,这种劲头让人钦佩。潮汕人还很务实,他们不拒绝从摆地摊、卖菜这些具体的小贸易做起。李嘉诚13岁的时候到香港的茶楼里端茶,这也是一个代表。他们充满了雄心壮志,相信市场价值规律,觉得没什么是自己承担不了的。

另外一个在温州本土发展得很好的企业就是奥康。它通过规范治理,加上集中精力做主业,在A股上了市。奥康的治理完全不同于温州的传统老企业,它一反温州企业依靠经验去冒险的炒作传统,专注于主业,同时很好地利用了资本社会化、治理现代化的一些方法,成了行业龙头。它们都是温州经济的希望。

俗话说,有潮水的地方就有潮汕人,有钱赚的地方就有潮商。潮汕商人“无孔不入”,但又异常低调。我曾经和一些潮汕商人打交道,他们身上那些鲜明的特点,给我留下了非常强烈的印象。

崇拜关公的山陕商人

潮汕商人崛起的秘密

山陕商人是囊括山西、陕西两省商人的大商帮。山西商人,也就是晋商,大家都很熟悉。前些年由于一些文学作品的渲染、影视剧的热播,比如《乔家大院》《走西口》《白银谷》,晋商的知名度很高。

虽然以我们今天的眼光来看,明清时代的徽商有一些历史局限性,但是,我觉得徽商都有“较劲”的精神,尤其是从安徽比较苦的地方出来的人,在那种环境中培养的商业人格中有些重要的特质,那就是冒险精神、毅力、乐观以及通权达变。这些始终值得我们关注和学习。

相比较而言,陕西商人,或者叫秦商,大家就讲得比较少。其实在过去,陕西商人也曾经辉煌过。早在春秋战国的时候,特别是在秦朝的时候,陕西商业就非常发达。如果按GDP来算,那时候陕西的GDP能占到全国的一半,所以陕西的商人也是很有故事的。最近几年,通过影视剧里边的一些企业家,大家也都慢慢了解了。

总之,中国虽然有很多商业故事,但是真正的现代企业家实际上还是得从张謇开始,然后才有最近这四十多年改革开放带来的真正的企业家群体的成长。做这样一个对比,我们不能不说,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真正地建立了一套市场经济能够长期发展的法律体系,正是这套法律体系的不断完善,才创造出、培养出、鼓励出、竞争出一大批现代的企业和企业家。

在历史上,由于在地理上是挨着的,陕西和山西自古以来就关系密切。春秋战国的时候,秦国和晋国长期联姻,一个成语叫“秦晋之好”,就是用来形容这种关系。而且陕西人与山西人生活习俗相近,口音也相似,再加上历史上的人口迁移,两地人民联系很多,两省的商人在去其他地方做生意的时候,也时常抱团。尤其是到了明朝初年,明朝政府设置了“九边”。“九边”中的大同、辽东、延绥、宣府、宁夏、固原等长城关塞,离山西、陕西两省比较近,明朝政府为了给这些边镇军队筹集军饷,实行“开中制”,也就是由商人向边镇军队提供粮食、布匹、茶叶、铁器等物资,来换取盐引,再到指定盐场支盐和贩运食盐。由于有地利,山西和陕西的商人大量地向边镇军队运送物资,换取盐引,山陕商人因此兴起,并且赚取了大量财富。到了明朝中期,由于明朝政府对盐引制度进行了一些调整,山陕商人手中的盐引快速地转移到了徽州商人手中,于是徽商崛起了。可以说在明朝的盐业专卖制度下,山陕商人享受了第一波政策红利,而徽商享受的是第二波政策红利。

渐渐地,这就成为当时中国商人群体长期的心理定式和一个共同认可的潜规则。其实对中国的市场经济发展和现代企业家的培养是不利的。这种潜规则久而久之会阻碍现代商业文明的发展。中国古代的商人,包括更早期的商帮,其实都没有逃脱这个规律,这也就是为什么在相当长的时期,本土都很难培养出现代的企业家精神。

虽然贩盐生意变小了,但是完成了资本积累的山陕商人找到了别的做生意的方法。在明朝,内蒙古、新疆等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对茶叶的需求量很大,山陕商人从南方购茶,贩至蒙古、新疆等地。那时候的山陕商人,一手贩盐,一手卖茶,赚得钵满盆满。由明入清之后,山陕商人继续在甘肃、新疆、内蒙古、青海、西藏、四川等地从事边茶、边盐、边布生意。比如明清时期,兰州、西宁地区的茶叶、布匹、盐,以及药材、皮货生意,长期被山陕商人垄断,而康定正是由于山陕商人的到来,才从一个小山村变成了商贾云集之地,当时康定最繁华的街道就叫作“陕西街”。

以徽商为代表的盐商是中国近代商业历史上商人发展的一个顶峰。在这个顶峰当中,中国的商人不习惯于去“捕老鼠”,而总是在研究怎么样获得“捕老鼠”的特权,这是当时中国商人文化和商业形态当中最典型的一种状况。盐商的产生恰好是因为盐的专卖、盐的垄断,而盐的专卖和垄断导致了“盐引”这样一种计划分配和配额供给的特权。

很长的时间里,陕西、山西的商人不仅结伴而行,抱团做生意,而且连在外地修建供行会、同乡联谊使用的公用场所也都建在一起,比如很多地方都有山陕会馆。什么是会馆?用现在的话来说,大概可以叫作驻某地办事处。

当然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在清朝,只要企业做得足够大,跟朝廷都会有点关系。这种互动关系,在快乐的时候都表现得像蜜月期。但是人的链条太容易断,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就像刚才讲的乾隆,哪怕和江春关系这么好,说翻脸就翻脸。除此之外,还包括晚清最著名的徽商胡雪岩。这是权力垄断带来的必然的经济现象和普遍规律。那个时候的商人不具有我们现在讲的企业家能力,他们谋取特权的能力特别强。所以中国当时的商人形成了一种文化:赚钱的能力要靠官。官靠什么?靠关系。关系的目的是什么?桌子底下给银子。

和其他商帮修建的会馆不同,山陕会馆有一个非常独特的地方,那就是各地的山陕会馆里都会隆重祭祀关公,甚至往往与关帝庙合二为一。比如河南周口的山陕会馆就是庙馆合一,后来索性改为关帝庙。由于和关帝庙合二为一,一些山陕会馆的建筑物大量使用了绿色、黄色的琉璃瓦。我们知道在古代,琉璃瓦只能用于宫殿建筑,其中黄色的琉璃瓦更是只能用于皇家建筑,普通的民房是禁止使用琉璃瓦的,但是由于山陕会馆里供奉的是被封为关帝的关羽,因此也就提高了等级,一些山陕会馆的大殿就使用了黄色或者绿色的琉璃瓦。

首先是清政府釜底抽薪的改革,打破了盐商的垄断地位,徽商们损失惨重;其次是鸦片战争以后,欧洲列强的工业化产品大量进入中国,徽商经营的手工业品敌不过外商用机器生产的商品,迅速衰败;再次,咸丰、同治年间,包括徽州在内的江南,战乱延绵多年,太平军与清军攻防争夺,激战不断,使得徽商在人力、财力、物力上受到严重的摧残。

山陕商人为什么会在自己的聚会、办公场所里供奉关帝呢?就像闽粤一带的商人会拜妈祖一样,山陕商人对关羽推崇备至。这就是山陕商人相较于其他商帮而言的一个独特的地方。

然而,花无百日红。经营盐业的徽州商人从明朝开始崛起,乾隆年间步入最辉煌,到了道光以后就开始衰落。徽商之所以在清末走向衰落,有好几个原因。

关公是山陕商人的乡土神。首先,关羽是山西人,出生在现在的山西运城。根据一些传说,关羽本不姓关,因为在家乡杀死了一个欺压乡里的恶霸,为了不连累家人就逃了。走到陕西潼关的时候,守在城门的士兵盘问,于是灵机一动自称姓关,叫关羽。所以按照传说的说法,陕西是关羽的改姓之地。从地域上讲,关羽和山陕商人具有非常紧密的联系。

这对于当时来说是一个聪明的选择,但是从历史发展角度而言,徽商受儒家影响很大,特别是程朱理学的“存天理,灭人欲”,所以他们要保证道德伦理上的崇高,同时还要教化子孙,传承事业,安定四方乡里。他们还讲究“贾而从儒”,弄个学者的名号给自己贴贴金。这就像今天的一些商人要到商学院去学习,弄个硕士、博士的身份一样。正因为这样,客居扬州的徽商给人感觉是最有文化的一批商人。

此外,到了明清时代,关羽已经被民间视为武财神了。在中国传统社会所信奉的财神有文财神、武财神之分。文财神有比干、范蠡,武财神有赵公明、关羽等。那么山陕商人供奉关羽,也是祈求关公保佑自己发大财。

徽商在扬州等家乡以外的地方取得成功的同时,还有一件事情挺有意思,就是大部分徽商和家人在一起的时间太短,一辈子加起来据说不超过三年半,实际上可能更短。自己常年在外面折腾,总得有人照顾,于是这些徽商都在外面又有了家室。可是这件事怎么跟家里的发妻、父母、祖宗交代呢?于是他们就发明了一个成本特别低的办法,那就是吹捧。刚开始是立牌坊,随着商帮兴起,牌坊越来越多,徽州一府六县就有一千多个牌坊,其中一大半是给女人的。这还不够,徽商还想出了更高的一招,就是建“女祠”,让女人可以进到她们专属的女性祠堂,然后给女性一个更高的表彰。她们可以在女祠里面议事,身后也会被供奉,这样一来,女人就感觉到跟男人在这个方面地位相当,心理上得到了很大的满足。这件事情在当时是很罕见的。这样一做,徽商在道德伦理上站住了脚,还能让家族门楣生辉,符合当时的风俗。而他们建立的这套表彰体系也通过了官方的认可,同时变成社会的主流价值观,或者说主流的习俗和是非标准。

当然更重要的是,关羽身上的一些特质也是山陕商人所推崇的。我们知道,在“三国”里有一个叫“三绝”的说法。那就是诸葛亮的“智绝”,说他特别聪明,特别智慧;曹操的“奸绝”,也就是奸诈到了极点;还有一个就是关羽的“义绝”,忠心耿耿、义薄云天。

比如乾隆时期被称为“扬州八大商”之首的江春,担任两淮盐业总商四五十年,被誉为“以布衣结交天子”的“天下最牛徽商”。乾隆几次下江南,都不愿意住在行宫,而宁愿住他家里面。乾隆身上有点私房钱,也不愿意交给内务府的人,更不会交给户部,宁愿交给江春帮他理财。乾隆五十年,江春受邀去京城参加在乾清宫举行的千叟宴。之后江春家养的春台班、三庆班、四喜班、和春班一道奉旨入京,为乾隆皇帝八十大寿祝寿演出,这就是著名的四大徽班进京。因为四大徽班进京,才诞生了后来的京剧。

关公的忠义,成为明清山陕商人共同学习、遵守、推崇的商业伦理。由于推崇关公的忠义,商人之间也形成了强大的约束力,如果有谁不遵守契约,背信弃义,就会被其他商人联合反对和抵制,在圈子里面就混不下去。山陕商人在招收学徒时,除了技术培训外,也特别注重职业道德的传授。在培训结束之后,学徒们要经过复杂的考核程序,测试合格后才能进入店铺工作。当时的山陕商人能够在全国范围内发展壮大,除了勇于开拓进取、经营有方外,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他们普遍拥有崇高的追求,重信守义。

山陕商人的这种做法放在现在来说,就叫炒卖指标。慢慢地,徽商手上积攒的盐的指标,当时叫“盐引”,越来越多。政府管盐不仅管指标,还管销售地点,盐商只能卖到指定的地方,这叫“引岸”,说白了是为了保护盐商的利益。在当时,食盐的利润率大概有800%。所以只要有了这些“盐引”,徽商当然就大展拳脚,快速积累起巨大的财富。

所以,山陕商人有很多共同点,都以贩盐起家,继而从事边盐、边茶、边布和皮货生意,共同建设山陕会馆,有共同的信仰,信奉关羽;做生意时又都重信守义,不奸诈。

最早干这件事的是山陕商人,也就是山西和陕西的商人。他们离得近,当然得到一些地利。可是当时管理盐政的机构设在扬州。山陕商人在扬州人生地不熟,即便运了粮食,拿到了指标,但把指标换成钱,换成现银,换成真实的财富,他们一直做得不顺,于是干脆把这个指标倒给了徽商。

当然,陕西商人和山西商人还是有点区别的。相比于山西商人对金融的敏感——比如晋商的钱庄票号使他们富可敌国——《史记》里就讲,陕西人不怎么会算账。相对而言,陕西商人的个性有“抱朴守拙”一说。质朴中道是陕西商人的个性,陕西的商人第一是实在,做的都是比较“重”的生意,而不是轻资产,这就叫“朴”。第二个就是“中道”。中道实际就是不得罪人,要使赚钱和做人两件事保持平衡。中道在很多时候当然是优点,但在商帮的发展过程中也可能导致保守思想的出现,比如说小富即安。

明朝初年,北元的势力还很强大,所以政府就在北方屯集了大量的军队。为了供应军粮,政府颁发了一道命令:谁能够把军粮送到前线,就给谁多少原盐。也就是吃的那个盐。这样的话,通过奖励一些卖盐的指标,来弥补送粮食的成本,刺激商人的积极性。

在明清时期的陕西商人,在完成资本积累、发家致富以后,大体分成了三拨人:第一拨也是最早的一拨人,就是通过贩盐赚钱之后,跟之后的徽商一样,到扬州繁华之地安家,修园林、养戏班去了。还有一拨人,赚到钱之后就回到家乡,也是买土地、修大院、赏古玩、捧名角,当上了安逸的土财主。另外还有一拨则“跑到四川去发财”。按照一些历史资料的说法,清朝初年的百余年间,“川省正经字号皆属陕客”。

徽商有很长的历史,最广为人知的是明清时代的徽商。他们是如何飞黄腾达的呢?这要从明朝初年说起。

总的来说,明清时代的陕西商人是缺乏进取精神的。小富即安的心态导致他们在赚了足够花的银子之后,就过起了土财主的好日子,不愿再做大了。相比较而言,山西商人在小富之后,还想要奔大富。他们在小买卖做成之后,还要做大生意。

在两三百年前徽州这一带的自然条件不是很好,交通不是很方便。在徽州有一句土话,叫作“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岁,往外一丢”。意思就是,这个地方缺吃少穿的,物资匮乏,生活不容易,上一辈子没修好才生在这儿,长大了赶紧扔出去。正因为物资匮乏,经济环境恶劣,才使得徽商在自由打拼的过程中,拼出了一条自己的路。

所以在清代,陕西商人去四川这个相对成熟的市场发财的时候,山西商人则大举开发内蒙古、东北、新疆以及俄罗斯的市场,并在晚清时随着全国市场的形成和完善,白银流通加快,数量激增,不失时机地发明了“汇通天下”的票号,不仅雄霸商场,而且几度充当了清王朝的国家银行,完全操控了整个国家的金融业。因此,清代的山西商人在经营管理、人才培养、市场布局、前景预测等方面,比陕西商人做得更完善,更接近于现代商人。

徽商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特殊的商帮。它起于安徽,却成就于安徽以外的地方,比如说扬州。当然,和胡雪岩一样,古代很多徽商都是凭借权力的关照而获得“特许经营权”的,所以最后也失败于政商关系。

当然,到了清代末期,山陕商人都衰败了。相比于晋商在清王朝覆灭之后才彻底衰落,陕西商人的衰落还要早几十年。主要原因在于,1862年,陕西爆发了一场长达十余年的战乱。陕西关中39个州县均陷入战乱的烽火之中。数十座县城被攻破,遭到劫掠,使得陕西几百年积累下来的财富付之东流。为镇压叛乱,清政府又加重了对陕西的赋税,再加上欧洲机器化生产产品的进入,陕西商人的手工艺产品迅速地落了下风。所以19世纪中后期,陕西商帮迅速地衰落了。

明清徽商的兴衰史

当然历史已经远去。山陕商人当年气壮山河的光芒虽已褪去,但也正是因为500年的沉淀和那些传奇商人的熏陶,才酝酿了今日山陕依旧雄浑的气势。前些年,有一些人因为煤炭价格的涨跌与挥金如土的做派而出现在人们视野之内。也有一部分人,他们不断进取,创业致富,靠着超人的眼光和执着的毅力,成为新陕商、新晋商,在不同的行业取得了非常卓越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