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悟读书网 > 经济管理 > 菜场经济学 > 县城楼市

县城楼市

县城房地产是消耗品。五年以上县城公寓,基本就是脏乱差破。一是物业费欠缴,物业也就扫扫垃圾,公共设施破损维修难。二是农村人的使用习惯不对,乱摆乱放乱搭,种丝瓜,养个鸡。三是难看的防盗窗,把整个小区变成了铁丝鸟笼。四是绿化的前期设计差,后期保养差。五是小区商铺脏乱差,噪声扰民。比如四川县城,我观念中应该是空气清洁、山清水秀的,但实际上雾霾严重,在风景区远眺都是模模糊糊的,还不如复旦附近的空气。县城老区道路狭窄,堵车极其严重,县城新区不堵车,都是漂亮酒店,表面看比内环线杨浦区和普陀区还要漂亮,但没有生活气息。县城里也有类似八佰伴的中高端商场,装修和维护很好,扫地阿姨一刻不停地擦,地面一尘不染。

今后几年,中小房产商会陷入困境。县城和小地方的房子,缺乏有支付能力的需求,很痛苦。目前还没有在县城买房子的乡镇人群,基本上是穷人了,想买房但没钱,再想加价卖给他们,是天方夜谭。大房产商没压力,他们的融资渠道,遍布天下,无所谓。

县城最大的痛苦是,除了公家单位,严重缺乏中高端就业,赚钱太难。街上只有两种人,吃喝玩乐业的小老板和打工的。县城由于无法聚集外来技术人才,中高端外资或科技企业,即使来了也找不到合适的人。县里的优秀学生都跑光了。春节看电视,四川某县城火车站有个房产大广告,“衣锦还乡,买套好房”,实在是直白得朴素啊。火车上下来的不是人啊,是一包包的现金啊。但是县城上班的年轻人,看到这么多的人,怀揣一包一包现金回乡买房,那是酷刑。

京沪的房子是全国最有购买力的人来买,县城和较差的地级市优质人口外流,主要消费力是外出高薪农民工(集中于建筑行业)和本地拆迁户。农民工在县城买房子是无奈之举,主要是为了孩子读县中学,争取考大学,爷爷奶奶陪读,自己春节住几天。现在父母50多岁,小两口20多岁,很普遍。四个人在上海打工,月收入合计1.2万~1.5万元,是极其正常的,一年存12万元是有的,只要不遇上天灾人祸。县城房地产,虽然长期前景我不看好,但是眼下估计还可以火个几年。中国人有攀比心态,农村住一起是邻居,突然,你家在县城买房子了,那还得了?我家也必须买。但房地产的最大问题是不具有持续性。虽然在大城市和出口区挣钱的农民工带回乡的收入,带动了当地的各行各业,可一旦源头没水了,县城楼市也就翘了。县城经济发展,往往比大城市晚十到十五年,这就是客观规律。我走过好多县城,都是山间的一块平地,慢慢发展成为县城,房地产几年就搞完了,房产商卷走了所有的钱,当地人贷款几十年怎么还钱?没有实体经济,玩房地产就是吃子孙饭。

县城的房地产发展,建设漂亮,大楼林立,外观豪华,档次很高,不比徐家汇、五角场差。人们应该感谢4万亿,感谢印钞机。按照这些半农业县的财政,绝不可能建设如此美轮美奂的县城新区。

县城房地产只能吸引穷人。现在农村人结婚,多数女方要求在县城买房子。一是子女小时候放在县城,由爷爷奶奶带,自己出去打工。二是广大的80后90后,在50岁失业后,基本会回到县城。三是老头老太生病了,住县城离县医院近。县城房地产有使用功能,无投资功能。因为富人只要混好了,肯定跑大城市买房。富人的孩子,不会在矿区附近的地级市生活的。县长的孩子,大部分是喜欢京沪和省城。农民在楼市的追涨杀跌,更加直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