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悟读书网 > 经济管理 > 菜场经济学 > 房地产与货币

房地产与货币

目前看,能够吸引全社会闲置大资金的,一是银行、石油等开放;二是农地买卖;三是放开资本外流到欧洲去买房。目前,都不可能。如果还是拖,那么全社会的闲散资金会源源不断地涌入房地产,形成房价的自我循环上涨。这个局面的持续,实业部门一定会持续付出极大代价。这也是美国希望看到的。

人民币的发行基准是什么?以前说是外汇占款,导致被动印钞,这是胡扯淡。从2015年9月的数据看,外汇储备八个月下降了近18%,且继续外流,而M2不降反升,继续每年极速上升约12%~15%,外汇理论彻底破产。我告诉你,人民币的发行基准就是全国平均房价的增速,比如京沪房价的增速是M2增速的两到三倍。所以,压房价,应停印钞。但不印钞怎么过?第一,现在卖地收入好的是北上广和杭州厦门等少数几个热点城市,其他地方真一般。第二,企业效益明显不好。第三,民生支出和在建工程的后续资金,需要立即拨付。收入和支出,肯定有缺口,而且这缺口是很难拖延的,所以,必须印钞。放心好了,等着房价涨吧。很多屌丝杞人忧天,担心京沪房价涨到80万元一平方米,就天下大乱了。看看人家日本,东京房价是100万一平方米,依然是宇宙强国。韩国是2000万一平方米,照样是经济强国。所以,房价的高低和经济发展没有直接关系。物价和社会进步无关。

按照央行M2每年最低增长13%~14%的搞法,不要到2020年,货币就翻番了,而那时候又撞上“严重的人口老龄化”,生产消费都会下降,那么多货币会扑向哪里?大家就别自己安慰自己了,其实也就四到五年,很快就过去了。今后较长一段时期的房价和M2趋势,已经成定局了,或者讲利益固化了。当然,经济发展形势不好讲。回过头看,没有在2010年之前改善住房的普通外地白领,彻底出局了,唯一的希望就是,在京沪多赚钱,回老家买三室两厅。侥幸买入90平方米以上的,可喜可贺。在京沪,只要有房子,文凭和户口不太重要了。

所以,印,确实不是为了拉房价,是为了就业和农民增收。但是,印的结果,是房价上涨。人民币是堰塞湖,房价是大坝。人民币的水越高,房价就必须更加高。如果垮坝,想救都来不及了。我经历过四次各地集中砸售楼处的历史阶段,还不是一印解千愁。北京房价涨到8万~10万元,带来一个非印不可的惊喜。要是不印,北京房价半年后就领跌全世界,你试试看。所以,必须印,配合涨。三线以下楼市,严重缺乏后续购买力,不印就崩,一印就涨。

中国房价暴涨的起点是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的“温州农民城”,第二站是1998年上海买房送户口,在温州居沪经商人员的狂热带领下,2003年上海房价开始猛涨,2004年开始北京异军突起,2007年后炒房成为全民最喜爱的健身运动。2012年中,温州房价大跌30%~40%。今后会如何?京沪永远涨,其他一大半的二线省会新开发区、大部分三线地级市、几乎所有四线县城、全部五线大镇,是涨是跌,取决于印多少。

楼市崩溃为啥是剧烈快速?全世界都一样。买房人分两种,一是投资,上面不印了,傻瓜才入场;二是自住的,不印钞而跌价了,一般就犹豫观望了,毕竟是三代人的血汗钱。于是市场上的购买力三个月就望风而逃了,楼市只能崩溃。只有印下去,市场有人接盘,才能稳住盘面。当前局势下,如果青菜9元一斤,鸡蛋18元一斤,只要房价不跌,农民工有钱赚,退休工资涨,社会稳定就毫无问题。但是,房价下降30%,农民工回乡,那你就干到头了。不信,试试看。

翻开中国区域经济史,教科书里有两个标志性地区:温州和苏州。温州模式是个体经济,苏州模式是外资经济,各领风骚N年。现在都嘲笑温州房价腰斩,但2011年温州房价一路狂飙,最高达7万元,超过京沪,温州为之疯狂。房价基础在于当地高薪岗位多寡。现在,苏州房价华丽登台了。五年后如何?只需要看附近的高薪岗位。

以前是外汇储备决定了货币总量的刚性增长。今后,是房价决定货币,不是货币决定房价。为了维系房价,货币必须紧紧跟上。M2,五年翻倍,板上钉钉。所有印出来的货币,只要出了银行的门,六个月之后,肯定是在楼市趴着。房价是M2的先行指标,三年翻倍,毫无悬念。如果印得不够,全社会就没有足够接盘的资金而崩盘。后果是烂尾楼遍地、农民工大回乡、大学生绝望。中小企业产品的消费者也失去消费能力。谁玩得起?假设二线以下楼市基本崩盘,全社会资金就要找个避风港,京沪就是当之无愧的安全港,1937年的法租界的楼市就会重演。币值崩溃是隐性缓慢的,鸡蛋涨价一倍,没人会跳河。楼市崩溃是快速剧烈的,会全家哭翻天的,搞不好真要出问题。如果印钞机启动键在你手里,你按不按下去?

一个城市房价要持续高涨,要满足两个矛盾的条件。一是高薪岗位多,二是提供高薪岗位的企业根本不考虑搬走。那么,只有京沪满足。北京是审批之都。上海是满足高大上的荣誉形象。无法想象德国瑞士银行把华东区总部设在苏州花桥。在深圳,华为居然部分搬家到东莞,带走了几个小区的刚需,这个太不够朋友了。而资本流入不足以长期支持房价,温州商人遍布全世界。温州楼市在2011年的火爆,是因为全世界资金流入,但也就维持了一年。资金流入,热钱汹涌,但这些钱的主人如果不在这里定居,迟早是要走的。一个城市房价的基石就是:长期高薪岗位的数量。这一条件,只有京沪完全满足,别无分店。所以才说京沪永远涨。

中国目前有三个地方是房价下降的:温州、神木、鄂尔多斯,地方经济萧瑟,老百姓大多卷入三角债,混吃等死,不知怎么办。唯一的解套方法是:货币注水,比如今年你亏了50万元,如果货币多了,三年后,50万元相当于20万元,那么大多数人就有可能解套了。感谢印钞厂的职工,上海最著名的穷地方,闸北区原来是“赤膊区”,现在房价已经和巴黎18区价格(相当于上海外环线)差不多了。现在海外游子不敢回来了。

近十年,房价短暂超过上海的城市有两个:温州和杭州,但底蕴不足,相继趴下。现在深圳也跃跃欲试,这个很正常。但上海和深圳不同的是:上海人宁可在老破小和棚户区熬六十年,也绝不会离开上海。深圳人可能吗?顽强的战斗意志,比百米冲刺更重要。城市的发展,绝不是几个月涨价,而是百年人文。

毫无疑问,货币投放,投资拉动。现在的就业数据好,是靠“印钞搞基建”在硬撑,一旦货币收紧,基建放缓,那么农民工返乡潮立即出现。所以,有关部门不可能主动收紧货币。那么多出来的货币,会以最快的速度奔赴售楼处,晚一年房价就要涨几十万,这就形成了一个自我循环。印不印,已经由不得你了。今后N年的思路是,货币维持14%~16%的增速,如果出现滑坡,M2上升到20%以内也可能。买京沪房子肯定发财,但为了不让发财变得太简单,限购和房产税,二者必有其一。

正确估计京沪楼市,真正的一线城市只有北京。北京是审批中心,楼市之王,绝无争议。上海的影响力主要是华东,在北方的影响力不大,没有多少北方家庭以子女在沪买房为第一选择,一般超爱北京。但由于华东是最富裕的地区,一个地级市就可能超过中西部一个省的GDP或财政收入,所以,上海也荣登一线。

所以,房价的逻辑就是:农民上一个高速项目做完了,没事了,那就印钞,建设下一个项目。印钞和楼市的关系很直接,比如印钞,修某某路,从立项、设计、原材料、施工、验收,各个层级的老大搞到钱后,直接去售楼处了。因为中国没有其他保值渠道。印,得罪了持币待购的少数人;不印,楼市会在一年内崩盘,包括京沪,得罪了一大片为此失业的人。你说怎么办?

上海楼市的资金来源于周边省市。苏杭温大部分家庭有上海亲戚,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是上海传统的重要客户来源地。现在,上海五年限购政策把外地资金挡回去了,这些热钱肯定是要运动的,不会存银行。所以,苏杭楼市应该是受益的,涨在情理之中。我担心,三年后,年轻人满足了上海购房资格,会不会抛售苏杭,转到上海楼市。

现在正在发生的两件事:一是人民币升值不止,二是人民币狂印不止。只要这两件事持续三年,你会看到一个乐极生悲的结果。三年内,你的房子持续增值;三年后,企业破产,大失业笼罩。房价名义价格不会跌(因为继续在印钞),但是也很难卖掉,富人都想出国,需求不大。老百姓对印钞是没有感觉的,但上海房价的上涨速度,你是可以清晰感受的。你看,上海中环以内的很多新盘售楼处也没什么人,冷冷清清的,但房价还是呼呼地涨,半年就涨了30%。这就是货币的威力。

那么热门城市房价会跌吗?会跌,例如三亚,两年前大东海5.5万元均价,现在4.5万元。三亚是北方人的圣地,啥都好,就是没就业,更不要说高薪了。三亚3000元月工资的工作就算好的了,识字就可以,保安司机送外卖。还有宁波,近几年,制造业和航运业是重灾区,宁波被彻底搞郁闷,房价下跌20%。如果是在成渝地区,房价涨幅等于存银行。

如果货币总量微增,如是金本位,那么知识逆袭的可能性相对高一点儿。因为社会没有多余货币,老资产收益率低,自然增长慢,量入为出。纸币时代,M2每年上涨14%~28%,房价至少上涨20%,以此类推。多印出来的钱,必须有个地方去接纳,否则会引起剧烈的通货膨胀,于是房地产成了虚拟印出来的资金蓄水池,从而保证了其他物价(油盐酱醋,大米香烟)的温和上涨,而不是剧烈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