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悟读书网 > 经济管理 > 菜场经济学 > 中小企业的重要性

中小企业的重要性

地方收入主要是卖地和贷款,现在被收紧了,只得收税、摊派、罚款。小企业的苦日子来了,工人要加薪加社保福利,有关部门要税费罚款,中间被国企的基础资源要素和物流收费狠抓一把,银行贷款和减负政策不见实惠,导致产品价格上升,销量减少,雪上加霜。第一批消失的小企业,应该是集中在几种情况:一是竞争力不强的,垫底的30%行业中,被迫关闭。二是企二代无法接班,主动关闭。三是飞来横祸,例如制造业工伤死亡一两起,或出现较大坏账的。四是突围方向错误的,小企业遇到困境后会赌一把,赌错了,就加速出局。当正常的小企业无法消化经营高风险和成本急涨时,那么它会选择走向地下,毕竟消费需求还是存在的,只是各路神仙伸手太多,导致无力承担。走入地下的小实体企业,绝不会有长远打算和诚实经营的想法,假冒伪劣,坑蒙拐骗,就会层出不穷,执法成本急剧上升。恶性循环,矛盾上升。

现在最正确的做法是,千方百计压缩,保留骨干,苟延残喘,不要成为第一批倒下的,你就赢了。救市是肯定的,不确定的是什么时候救,有关部门希望淘汰一批落后小企业。珠三角、长三角的这些小工厂是救不活的,这不是贷款问题,而是滞销。一是内销无力,老百姓节衣缩食,钞票全部拿去买房买药了;二是外销无力,供大于求。如果小老板在前两年负债大投入的话,肯定是完了。如果是在内环线买房了,那是笑歪嘴了。我曾走访了几个貌似不错的企业,无一例外,都在参与土地经营,主业已经是个贷款幌子了,银行嘴上说得漂亮,身体也很实在:表格上填的是支持小企业发展的经营性贷款,回去可以列入考核,给银监会看的;实际上是拿企业的土地房产做抵押,两全其美,都不耽误。

小微企业难题:一是不合理税费罚过高,二是社保费高得离谱,三是产能过剩,四是融资难。鼓励小微企业贷款会成为灾难,因为小微企业贷款是要求小老板及其家属的个人资产做担保的,利率一般是10%~15%,一旦小老板生意失败,那是灭顶之灾,一生完蛋。最应该做的是,降低小企业负担。近十年,我第一次对经济发展感到担忧。有关部门对老百姓和中小企业收重税,财政和货币才基本稳住,等于是寅吃卯粮。中小企业后劲不足,央企赚的主要是中小企业的钱,中小企业没钱了,怎么办?

过去十年,小白领和小企业是最苦的。但是听不到他们的声音。农民工的嗓门比小白领和小企业响亮得多。有个农民倒卖农产品(高风险),贷到了120万元贷款,年息13%左右,比起温州的中小企业50%以上的贷款利息,简直是幸福到了天上,但是人大代表还是抱怨利息高。印钞何时结束?夹在房产商和农民工中间的中小企业和中产阶层管理人员陷入困境,无力再组织广大农民工生产了,农民工失业增多,那时候,就必须去挽救中小企业和中产阶层了。人大代表中,有31位农民工代表,但是真的没有看到小企业主的代表。谁的发言权大?但是,很多人熬不到那天。现在天量印钞,但是没有引发工业品大幅涨价,是中小企业在用以前的利润,亏损维持生产,因为任何企业都不想退出市场。但是几年后,中小企业扛不住了,陆续退出了,那时候,再印就笑不出来了。

上海提高最低工资,有关部门可以多征社保税,老百姓感觉是政府关心农民工,都很高兴。前两年,小厂老板买了机器,租了厂房商铺,全部资金已彻底套牢了,如果关厂,还要赔偿一大笔钱给员工。这些小厂老板估计没救了,慢慢欣赏这些小厂老板一个一个被定点清除吧。工商联说,房价61%的份额是政府拿走了。那么上海卖一套房子,有关部门可以得到100万~150万元税费。而一个上海中小企业,估计也就是10万~30万元的税费,雇用的还是外地人多。所以中小企业不是上海的菜。上海广大郊区土地充沛,再开发十年都没问题。所以中小企业,你爱上哪儿上哪儿吧。

根据我对市场经济发展史研究,现在是产生各行业托拉斯的前夜了。这一轮大洗牌十分残酷,有背景的大企业在得到贷款支援后,慢慢熬死小企业。十年后,娱乐版的男主角和产经版的女主角,会是同一批人了。小老板无力反抗大资本的钝刀割肉,人家亏得起啊。小老板只有二选一:要么关厂买房,要么高精尖技术。很多人说,日本德国有很多小企业,活得很好。这些小企业一般有专门技术,在市场竞争中有优势,价廉物美,技术高级,能够拿到大企业的配套订单。但是,中国的大企业、大金主,是国企,他们不关心物美价廉。那么,你成本控制好,便宜3%,有啥用?中小企业基本完蛋了,原因很多,结论是一个:错过了做大做强、厚积薄发、技术积累的黄金时代。小老板拼了十多年攒的那点儿小钱,本来是用来进行技术升级的。

中国经济的核心是中小企业,乃重中之重,承上启下。对上,供养大企业;对下,解决就业。如果把这一点打断了,任何政策都没用,就算把银行送给中石油,它也不能解决当前的经济降温问题。现在的大街小巷黑板报宣传板,都把中小企业作为不交社保、克扣工资的坏榜样。小老板蹲在地上抽闷烟,无话可说。中小企业不景气的初期,不会有什么大的社会问题,因为建筑工地把农民工全部吸引走了,住房、地铁、高速,工人还不够用啊。但是到了中后期,我们会慢慢发现,全社会只有建筑工地热闹,其他企业越来越静悄悄了,这时候,建成的这些高楼大厦和公共设施就缺乏真正的买单人了。

中国现在唯一还可以有产出的地方——中小企业。农民工、白领、房地产老板、外资、国企,个个都很强悍。但是把中小企业榨干了,游戏也就结束了。CCTV2报道:中国有4000万左右的小企业。2012年我国15~59岁劳动年龄人口9.3亿,扣除3亿真正农民,在校学生,公务员,士兵,残疾人,女性早退休的,实际在中小企业上班的最多是5亿~6亿。那么每个中小企业也就12~15人。我对中小企业的态度是很矛盾的。一方面,中小企业,拉动就业,功劳大。另一方面,中小企业产能过剩也是触目惊心,应该倒掉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