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悟读书网 > 经济管理 > 菜场经济学 > 社保困局

社保困局

现在几乎所有京沪家庭,都是把双方老人积蓄一生的养老钱、看病钱,拿出来给孩子买房,还要背上几十年贷款,老人退休金也要拿去还贷。目前,双方父母身体还算不错,但随着年龄增大,一定比例的小夫妻必是离婚收场。一旦压力袭来,小夫妻要么彻底绝情,不管老人;要么过二十年苦日子,无可避免,好自为之吧。

在京沪的凤凰男十年后怎么应付?遇到凤凰男,京沪姑娘要做好足够的思想准备。否则到时候,双方都难。举个例子,有一对小夫妻,属外地来沪精英,都是80后独生子女,郎才女貌,在沪结婚买房。女方父母在老家兼职,贴补小两口的上海房贷。公婆退休后,来沪照顾他们生活。六个人都赚钱,很幸福。十年后,四个老人超过70岁,孩子尚小,这对小夫妻如果安排四老在沪养老,没有住房,养老院太贵。送回老家不管?太绝情了,都难。

70后,一般都是多子女家庭,又遇到了低房价年代,压力不大。我周围的70后,首套房没有贷款压力,有贷款应该是买了多套房,那是发财的好事情。所以,70后父母的养老问题,压力相对小一些。祝福80后,他们注定是历史上最坚强的一代。

走访发现,一个设施完整、中等档次的养老院,一个床位月租金是当地两室一厅的月租。老两口把房子出租,加上双方的退休金,两个人刚刚好。如果遇到大病或生活不能自理,那就……

上海很多拿到户口的新市民,对上海也不见得有多喜欢,但他退休后,也不敢离开上海,因为医保在这里。一个城市,人口只进不出,必然会弊端丛生。应该建立一个“闯荡一生,衣锦还乡”的规则。新中国成立前上海小老板干了一辈子,攒够30亩地的钱,就回老家了,把房子留给子女,自己颐养天年,现在制度不允许。古代京城,多少人来来去去,也没有导致人口无限膨胀。所有人都把衣锦还乡看作是人生最高目标,这就解决了人口分布问题。现在,北上广简直是拥挤不堪,效率低下。

朋友聊天说,反对“以房养老”的人,竟然是没房产证的老人。想想也对,以房养老真的普及了,那么养老金发多发少,就不重要了。没房产证的老人,养老金缩水了,那怎么办?特别是农村房,银行也不要,那是没办法混了。

社保为啥年年涨?社保金最终的主要去向是退休工资和医院。这两块人群要年年涨,社保金也就必须年年涨了。上海老头老太拿到的3000元退休工资,是以其儿子再也买不起新房子为代价的,没啥了不起。曾经遇到一群老头老太,是教别人跳拉丁舞的业余老师,都是事业单位退休的,自学了几年拉丁舞,由于上海舞林大会节目的影响,现在跳拉丁舞的老头老太和小孩子特别多,他们退休工资5000多元,培训班每月收入1万~2万元。既自己健身,又赚了钱,幸福得不得了!

以房养老,就是老人把房子抵押给银行,每月领取1万元,最后房子归银行。我们的有关部门太会想办法了,要把一家人彻底榨干啊。那么他的子女再要去买上海房,怎么可能呢?养老金不公平才是问题,不要老想着老年人的房子啊。京沪无数人想的是,牺牲自己这一代,给孩子留个房子,扎下根,养老金就靠社会了。现在有关部门的意思是,房子也是你的财产,你就先吃自己的吧。在京沪买房给很多人留下了极其悲壮的回忆,如果让他们的下一代再走一次,很多人是受不了的。

社保制度的最大受益者是医生。现在年轻人的钱,通过强制社保转移给退休人员,退休人员的主要消费是医院,老头老太的医疗消费力强了,各种翻几倍的医疗销售生意火爆。而上班族的日常消费被压缩,普通制造业倒霉了。比如年轻人一年少消费一次衣帽鞋或聚餐,很多企业就倒了,医疗相关行业发财后去买房子了。

养老金缺口大,但不是燃眉之急。社保中心可以当期收,当期支,维持一个动态平衡,还可以混很多年。现在80后,把4个老人的养老寄希望于社会养老金。再过十五年,中国60岁以上老人占25%,实际领取养老金的年龄是50至55至60岁不等,占比更高。那时候,到手的养老金,谁去创造?还真是个谜了。进入老龄化社会,三线和四线城市高速发展肯定是歇菜了。青壮年涌入京沪交社保,会受到当地政府的热烈欢迎。

现在招聘流行一句话:税前7000。看上去很美,扣除社保金、公积金、个税、工会费等,到手估计4500。很多小企业和员工串通,少交一些各种各样的社保和税,最后小老板在辞退员工的时候,往往会被要挟投诉。所以正规企业,特别是外企,是不会干这种蠢事的。小老板最后免不了白忙一场,还要被各路科长依法严惩。社保金保证了退休者利益,一旦搞起来后,就改不了了,大家认命吧!

人社局每年上调平均工资,其实就是一个目的,多征收社保金。至于工资究竟应该是多少,人社局才不关心呢。说是企业和员工分担,但其实都是企业财务科支出的,只不过分开了两张票而已。近年来工资上涨最快的是:保姆、装修工、快递员。这些恰恰是人社局不管的人。人社局建议涨工资,实际上是为了多收“五险一金”。比如上海要求外地职工大幅度缴纳高额社保,原本是为了解决养老金穿底的缺口,但是现在外地职工高高兴兴拿着社保卡,大批量地上三甲医院看病,三甲医院爆棚了。以前为省钱,尽量不去,现在是尽量去。

公积金的目的是贷款买房。上海中小企业的职工,特别是外地职工,买得起房子吗?我看租房都困难。这种强行征收,你懂的。

现在欧美的福利制度被底层选民绑架了,这些底层选民主要是“二战”后引进廉价劳工后,几十年积累下来的,人口来源复杂,涉及种族、北非、宗教,所以,轻易改不了。这一点,欧美的精英人士是有切肤之痛的。曾经有个欧洲律师和我聊天,说起福利制度,简直是义愤填膺。他说,中上收入的人交了那么多的税(法国最极端,出台了针对富人的75%个人所得税),才有了医院,但是根本享受不到医疗福利。为什么?每次去医院,总是人满为患,人山人海,导致其只能去私立医院。而在医院排队的病人,又往往是不交税的那些底层选民。但是,选举制度来之不易,是战胜各个小国王后好不容易才确立的,很难后退了。所以现在欧洲是进退两难。欧洲大陆现在也面临痛苦的政治选择。贫富差距,就像是自然界中的狼和羊,杀光一方,是不能解决问题的。没有狼,羊繁殖太快,最后也是饿死一大片。

外地人在京沪打工交社保一辈子,能否在京沪领取养老金?理论上有微弱的可能性,但没细则。这个问题要到2018年才会出现第一个案例。当然绝大部分人可能是要回老家县城领取养老金的。所以,京沪户口还是很重要的。京沪户口的含金量体现在:升学、买房、拆迁、大病补助、养老金。哪个你能够避开?

我非常赞成建立全民社保体系,就像是美国。但是谁出钱是个大问题。是减少三公,还是在奄奄一息的民企头上再狠刮一把,值得思考。中小企业的现状,大家心里有数。于是中小老板果断收缩,招聘困难,为了安抚情绪,大量人员临时性进入了财政供养体系。表面说是临时性的,但时间长了,很难减了。

过去十年,中国老百姓享受很多的免费福利,每一次享受都是无比激动,真的是免费的。农业税、义务教育、医保、社保、退休金、廉租房,太幸福了,每一次都有很多人掉眼泪。别急,等你、你在城里的儿子买房的时候,翻个五倍价格,让你深刻学习,“市场经济下的免费”和“计划经济下的免费”,是不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