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悟读书网 > 经济管理 > 菜场经济学 > 减税的困难

减税的困难

营改增,说是减税,但是我问了一下实际情况,不一定是这样的。比如你要运输一个大钢架,如果找正规公司开发票、抵扣,价格比较高,开票的手续烦琐,抵得上去法院立案的程序,而且是东一家、西一家,极为分散,耗时耗力,烦不胜烦。百元发票抵扣17元,但开票成本是:去那个公司会计室,停车费20元,会计忙半天成本100元,还要占用一辆车半天成本200元,汽油费10元。企业有很多琐碎的1~200元的支出,如电话费、汽油费,被迫放弃抵扣。而找个私人车,便宜,所以最后你也不得实惠。

如果要减税,大家觉得先减哪个好?我最希望减土地增值税,它是全世界独一无二的,50%,这也太高了,净资产并购就卡在这个税上了。我希望,把住房买卖的税赋提上来,营业税15%,500万元的房子,缴税75万元。把土地增税下调,我去收购资产,做长产业链。可惜,没人听我的。

我们为何要收取如此庞大的财税?因为庞大公务员群体的存在。如果不在源头上解决问题,而是要求公务员不许大吃大喝,你觉得效果怎么样?白养活一个公务员,平均20万元顶天了。但是公务员要做事,要出政绩,这就不是20万元的事情了。

中国的税收有多高?如果你买个3000元的锤子手机,你支付的增值税是510元,还有各种各样的你闻所未闻的教育费附加、房产税等,好多好多,再加上企业社保金、公积金。你付出的3000元,最起码1000元的税费罚。有人测算是1400元左右。

大部分小企业一年交不到10万元的税吧?但是大城市平均一个公务员的福利工资奖金合计就要超过10万元,垄断行业的正式编制最少要15万到20万元,还不算其他各种各样的办公开支、三公经费、办公大楼的建设装修保养,还有各种各样的市政建设。财政收入减少后,吃财政饭的人,哪个愿意减少收入?教师、医改、养老、廉租房,层出不穷的民生问题、国防、城建,公务员收入,三公支出,救灾,哪一个能够减少?所以,大规模减税非常困难。

企业利润是谁创造的?工人喜欢说是工人干出来的。我不反驳,我的观点是,利润的背面是风险,谁承担了风险,谁创造了利润。

对农民的减免税已经完成了,泥瓦匠、快递员的工资已经是4000~7000元,够了。接下来,对普通市民和小微企业的减免税,应该是时候了。减税之后,财政支出怎么办?减少支出,扩大赤字?答案揭晓:扩大赤字。

讲故事,拉风投,投资人的目的是上市或卖公司。那么,这个公司的合规性是重中之重,一分钱税都不能少,否则就是一个有重大隐患的公司,没人买。在目前这个税制下,能够盈利的、讲情怀的企业,大概只有马云、QQ了,京东商城也是大亏的。我对滴滴的估值为零,可能你们不同意,各自保留观点。

现在有关部门增加老百姓负担,不是直接来收钱,而是在赚钱和花钱的环节设卡。例如对企业狠搞,间接影响了工人收入;在老百姓买房买车时征税;直接减少你的购买力。若你既不赚钱,也很少花钱,恭喜你,各种各样的好处在等着你:低保、免费低质医疗、廉租房、子女免收学费、逢年过节还有米和油。

那增值税和个税有什么关系呢?假如你买入木头100元,在小作坊里又锯又剥,加工成桌子卖1000元,增值900元大部分就是工资支出,17%的增值税主要就是对工资征税。你拿到工资后,还要再缴纳10%~30%的个税,企业红利给股东还要缴纳20%个人所得税。企业和员工合计还要缴纳工资48%的社保,再加公积金5%~12%。员工层层缴税后的工资现金,买的又是含税的商品。

摆不上桌面的个体户会大量崛起(例如装修、通下水道、卖假包、淘宝、地下表演队、黑车、黄牛、家教、黑诊所、烧烤摊,收废品)。这不是其能力强,是规避了社保和税费,赚的就是自己的劳动力。这个结果极其悲哀,因为现代化的目标是企业大而强,现在是反方向演变。

很多上海小白领不知道,公司给你发的薪酬奖金,公司都要交17%的增值税(还有各种附加、教育基金等)、48%的社保费、20%左右的个税。你到手1万元,公司估计支出是1.9万元。我做了好几年的塑料厂小老板,这是成本核算常识啊!当然,员工是不关心这些的。另外,公司给你提供的免费午餐也是要缴税的,会计术语是“不能抵扣项”,说白了就是去缴税。

政府支出无法下降,债务已经达到极高水平了,与此同时,财政是基本无结余的,所以财政收入是不可能拿去还旧债的。那么接下来,三选一:一是富人反对的紧缩,楼市和基建行业较痛苦;二是小企业和农民工反对的加税,中小企业无法承受,导致出口难和就业难;三是白领反对的印钞,印到猪肉30元一斤。印钞是怎么印的?实际上,印钞票只是一个老百姓的说法,你肯定看不到任何一个报告,上面写着这个月印多少钞票。实际做法是,增加央行的贷款余额,导致M2余额增加,5万亿元持续增加到100万亿元。也就是,银行无休止地增加贷款,实际上它没有钱。

最大的税收征管条例是,今年指标增长是多少?完不成任务,取消年终奖。俞光远说,实际税收征管过程中,是依照上级下达的指令性、指标性的任务来征税;而不是按照税法规定的范围和税率,来依法征税。按行政指令征税,意味着税收征管法在实践中被架空——这个税收征管中最根本的问题,秒杀了其他任何程序性、技术性问题的讨论。所以说,目前的税法和执行,那是星星和月亮的关系,永远不搭界。学长们吃饱了,瞎吹乱贫,还不如去专管员那里懂事一点儿。这种批复式样的税法条例,把简单的事情改成了天书,最后,专管员嘴巴一张,你自己看着办了。

通过拉高房价敛财,然后把钱无偿发给各个阶层。农民取消农业税、农民工有社保、退休老人加工资、公务员三公支出、房产商成为超级富翁,穷人还有廉租房可以申请,医保全覆盖,城市美轮美奂。买房的人背负了几十年的债务,但是房价涨了,心情不错。表面上皆大欢喜,你看出漏洞在哪里?美国人悄悄撤了。

中国税法的核心是,核定征收。专管员如果认为你交税少了,他给你一个指标,你必须交。专管员不需要严密证明,他的核定额是否符合实际,发个通知就可以了。你不服没关系,把钱交了再去投诉,这就是著名的“先履行后复议”政策。那么专管员怎么知道该定多少?这是该你问的吗?你是啥身份啊?你想干什么?

财政部某专家说:“未来十年要做好过紧日子的打算。”这句话,缺了一个主语。谁要过紧日子,估计最后还是普通人。

国外几乎看不到国家统一印制的发票,只有各个商业单位自己的销售小票,例如麦德龙大超市、老佛爷、路边店。中国发票的目的是征税,不是保证质量。这个就涉及了中国的税制结构。中国的税制是流转税为主,所得税极小,比如一瓶可乐,流转了几次,必须按发票进行计算征税。

啥叫财税改革?某专家的逻辑是,通过持续开征新税种,满足不断增长的财政开支需求。我来告诉你真正的财税体制:建立个人所得税为主的财政收入体制,政府开支全透明的财政支出体系。在生产领域,尽可能减税;在分配领域,财产公开,多拿多交税。

中国现行财税体系中,征税思路是按照市场经济办法,但是财政支出思路不是,所以当中有个巨大的差额,这个差额就是现在很多问题的根源。

财税改革只有一条:除了法律规定的保密事项,政府一切收支全透明,细化到100元的级别,那就天下太平了。我判断,未来财税改革,主要是集中在顶层和基层的分成比例。这种改革,对体制内是意义重大,对朝九晚五的普通人也就那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