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悟读书网 > 经济管理 > 菜场经济学 > 精兵简政

精兵简政

如果地方预算管不住开支,那么有热闹了。假设一个县收入20亿元,支出30亿元,多出来的10亿元,会成为各色各样闹剧的源头。因为现在的财政收入和GDP,完全是靠房地产这个工具自我循环。政府卖地给房产商,收钱后建铁公基,铁公基的大小承包商赚钱后,去买房子,房产商赚钱后再去买地,反复循环。目前,中国地方财政收入,仅土地出让金就占到一半,各类建材、水电气,建设、开发、销售、流转,所拉动的财税和就业,我粗略估计(不准确的),土地楼市及其拉动的相关经济活动,占地方财政收入的65%~70%。这个比例已经让人无法想象,一旦改变会如何?2002年前,很多地方,公务员、教师发不出工资。所以,大家都看明白了吧?你认为,公务员会为了降低房价,而自己发不出工资?

近几年,物价低,产品多,是因为有太多的活雷锋创业公司和淘宝夫妻,把自己的积蓄和劳动力无偿来补贴消费者。不过,现在纳斯达克上市路断了,这种烧钱熬不了两年的。接下来,不搞货币投放,我真想不出还有啥办法了。中国13.8亿人,6.1亿不上班(老幼残、失业),就业人口7.7亿,农业就业30%(自己管自己,余钱不多了)。剩下5.4亿在非农领域,其中0.4亿算吃财政饭的。那么5亿上班族要供养:6.1亿(不上班)+0.4亿(吃财政饭)。想想头就大了。所以,房价、就业、M2,三者无法做出平衡,必须要牺牲一个。压缩政府开支,减少大吃大喝是小头,关键是精兵简政。有没有勇气?朱镕基总理曾在记者招待会上承诺:“为什么不能实行科教兴国?因为政府太庞大,把财政都吃掉了。”“本届政府决心精简机构,减掉一半人。”当他认真兑现政治承诺时,才发现利益相关者的反弹力有多大。

如果不搞财政刺激和炒房,那么财政主力就是中小企业税收。十年来的大基建和大炒房,太舒服了,贷款、发包工程、卖地、还贷,形成了一个有效循环,所有人都来求我。如果现在把财源锁定在中小企业:一是寅吃卯粮,猛收重罚;二是放水养鱼,过苦日子。你觉得呢?我想大家都知道了。在经济下行的情况下,如果财政支出减不下来,干部不愿意少花钱,那么其他改革的效果是不明显的。反正不管怎么改,企业还是要缴纳这么多钱,还是要被上门指导工作。

财政供养的临时工、城管、协管员、文员等,实际也是低工资公务员,根本不可能大解雇。如果你在街道办上班,你可以打听一下,就一个两万人口的小街道办,财政供养人群已经到了你无法理解的程度。多到什么程度?多到了报纸都不说的程度。他们都眼巴巴地指望楼市经济带来的大繁荣,大实惠。屌丝为了一己私利,盼望房价下跌,那是绝不能答应的。更可气的是,他们居然还要买房子,还要把儿子送出去留学,你说,这是不是要求太多了。于是,只好从小老板和小白领这里想办法了。

因此,今后必须是二选一:一是继续维持土地的高地价,从而继续稳步推高房价;二是有关部门减人,例如退休不再招、提前退休、违纪开除、鼓励辞职等。否则,财政难以为继,全部由手机电饭煲和衬衫裤子厂承担,很难实现。继续对实体经济大搞“税、费、罚”,再赠送一本劳动法,小老板我看扛不住了。出口?外汇太多了,已经是负担了,还指望出口?

现在最大的财政包袱是两个:一个是财政供养的公务员等人群太多;二是地方债太大。财政供养人群的作用是维护社会秩序,地方债是发展GDP和农民工就业。过去改革的一个经验是,卸下包袱,轻装上阵。怎么卸?看决心了。如果不甩包袱,今后青菜20元一斤,是完全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