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国忠道:“贵妃妹子,大哥有几句话对你说。”
明皇将信将疑,始终不表态。杨国忠见明皇不表态,就靠自己可自由出入宫掖之便,去见贵妃。
杨国忠与贵妃二姐通奸之事,贵妃知道,她嫌杨国忠无才无德,对他不甚喜欢,但看在二姐虢国夫人的面上,对他不远,但也不亲。
杨国忠常对明皇说:“安禄山目不识丁,怎能做宰相?!”而且常常列举安禄山的反状,道:“若让安禄山掌大权,将来江山非变姓不可。”
贵妃道:“大哥,有什么事,你说吧!但我可不愿意听朝廷和官场上的事。”
随着安禄山的权势越来越大,明皇对安禄山的宠爱,超过了杨国忠,这引起了杨国忠对安禄山的忌恨。安禄山轻视他、侮辱他,更增加他对安禄山的愤恨。后来,吉温保安禄山为相,他对安禄山的忌恨又增添了几分。他想:这胡儿有兵、有权、有势,若代李林甫为相,不但我为相永远无望,恐怕连我的身家性命也难保!
杨国忠道:“不是。我想问你,你觉得安禄山那人怎样?”
杨国忠这人,野心很大,一心想把李林甫推下相位,自己取而代之。李林甫为保相位,就扶安禄山与他抗衡,这更使他对李林甫的忌恨增加。
贵妃一笑,道:“那胡儿说话、行事都有趣,怪惹人喜欢的。”贵妃天真、爽直地道。
杨国忠受李林甫的压抑,对李林甫又忌又恨,感到自己羽翼已丰了,便开始与李林甫作对。
杨国忠道:“不,贵妃妹子,那胡儿奸诈得很,他说话看似无心却有心。我看他对你有觊觎之心……”
当初李林甫认为杨国忠才能微小,又是贵妃的族兄,就重用了他。后来因他会说话、办事,讨得明皇的喜欢,又因虢国夫人常为他向明皇讨人情,所以官运亨通,青云直上,很快官位就逼近了李林甫。杨国忠官位高了,又得明皇宠信,李林甫开始嫉妒他,利用自己宰相职权,压抑他而提升王鉷。
贵妃脸一嗔道:“胡说!大哥,你这不是玷污妹子吗?他是臣,又是吾儿,怎么敢……”
杨国忠,原在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手下为官,玉环被册封为贵妃后,才被调入朝为官。他是贵妃族兄,虽因沾贵妃之光而被调进京,但贵妃天真、恬淡,却不管他升官之事。他为升官,就一心投靠李林甫。他受李林甫指使,与王鉷、吉温、罗希奭一起,为牵连太子,铸造了不少冤狱。
杨国忠道:“妹子,你无心,他却有心。因为你对他不避讳,宫中已经传出很多流言蜚语。”
可是几个月过去了,尽管吉温屡次奏请,明皇仍没封安禄山为相,原因是杨国忠从中作梗。
贵妃不悦道:“什么流言蜚语?你说!”
安禄山势大宠固,使李林甫非常焦心。他想:我的宰相位,非让这胡儿夺去不可!
杨国忠道:“宫中都知道,那胡儿夜里在你宫中不归,还看着你的乳头说‘润滑犹如塞上酥’……”
李林甫保荐安禄山挂帅西征和东征,目的是消耗安禄山的实力,也盼他失败失宠。没想到结果适得其反。安禄山西征和东征,虽消耗了一些实力,但是两次战争,他得了十姓可汗、契丹、新罗的数万降兵、降将和大量军用物资,不但能补充他的损失,而且使他的军队有了大幅度的扩充。他除了缴获不少战利品外,还得到了明皇丰厚的赏赐。
贵妃笑道:“的确有这事。可是,这又有什么呢?他是胡人,本来就是这样。”
四个月后,安禄山和史思明的两股大军都奏凯班师,向明皇报捷。
杨国忠摇头道:“不,这是这胡儿的狡猾处。他这样有两个目的:一是讨你好;二是试探你。”
此时奚已被征服,契丹没有帮手,征契丹一路,由部将史思明率领,安禄山把猛将田承嗣拨到史思明麾下。两路大军都战斗力很强,连打了两三个大胜仗之后,入侵敌人望风披靡,冰消瓦解。
贵妃问:“试探?!试探什么?”
安禄山接旨后,发十二万大军,兵分两路征契丹与新罗。新罗一路,要对付新罗、高丽两股敌军,由安禄山亲率。
杨国忠道:“试探他调戏你,看你的反应如何?”
明皇又下旨让安禄山挂帅征东北。
贵妃想了想,点点头道:“这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不过,我今后还真得对那胡儿小心些。”
安禄山扫平了西北凯旋,朝廷又接以东北边关的告急文书,说东北的契丹和新罗联合犯境。李林甫见了边关告急文书很高兴,立即去向明皇奏报,并保安禄山为帅,去征契丹与新罗。
杨国忠道:“你不止要小心,也要让圣上小心。那胡儿反迹已露,我向圣上说了几次了,圣上就是不听我的话。现在那个吉温正在举荐他为相呢,圣上若拜他为相,后悔可就晚了。妹子,为了大唐……”
安禄山既蓄反心,就秣马厉兵,加紧训练军队,所以他的军队战斗力很强。加之安禄山父子及部将史思明父子、李猪儿等作战骁勇,所到之处,叛军望风披靡,很快征服了十姓可汗的叛部。十姓可汗的其他部落逃窜了,阿布思的不少将士投降了安禄山。
贵妃截断杨国忠的话道:“别说了,我可不愿管这种事。”
安禄山正想试试自己的军力,也想到西北立功,然后顺势夺河西等地,便受命谢恩,率八万大军,浩浩荡荡去扫荡十姓可汗。
杨国忠道:“贵妃妹!那胡儿若得逞,你就要……你就要成为他的妃子了……”
明皇也想依靠安禄山的强大兵力平叛,立即道:“准卿所奏!朕封东平郡王为破虏元帅,率其部下去征十姓可汗!”
杨贵妃道:“大哥!在这里不许你如此胡说,你去吧!”
李林甫奏道:“东平郡王手下兵多将广,王爷又指挥有方、富有谋略,让王爷挂帅去平突厥,定能旗开得胜、马到成功,很快扫平十姓可汗的反叛,班师回朝。”
杨国忠很扫兴,只得离开贵妃宫去了。
阿布思听信了谣言,真的叛逃回国,纠集十姓可汗侵犯唐朝边境。
贵妃虽不允许杨国忠这样说,但她却相信杨国忠的话。她追想以往,觉得安禄山确实对她存觊觎之心。真的,那胡儿若夺去皇帝位,一定不让她当娘,而要让她当妃子。想想安禄山那大腹便便的胖猪样儿,她心里就恶心。
几年前,突厥十姓可汗阿布思降唐朝。现在李林甫想分散安禄山的兵力,就暗中派人散布朝廷不信任十姓可汗的谣言,挑唆阿布思叛唐。
夜里,明皇来贵妃宫中进幸,贵妃便把杨国忠怀疑安禄山有反心的话对明皇说了。明皇听贵妃也这样说,才息了拜安禄山为相的打算。
李林甫当初向明皇建议任番将,并把安禄山举到天上,就是认为他们是番将,不能与自己争相位。此时知道安禄山觊觎相位,很后悔,又想用釜底抽薪之计,削弱安禄山的势力。
安禄山虽然不再与李林甫争相位了,但是吉温与安禄山反李林甫的联合势力,对李林甫也是个很大的威胁。另外,李林甫也很清楚,杨国忠阻止安禄山为相,并不是要保他李林甫的相位,而是为自己夺相做准备。还有一点,李林甫也清楚:他一旦罢了相,失了权,他的仇家将会群起而攻之,他的身家性命都将难保。
李林甫知道吉温背叛了他,并联合安禄山排斥他,又生气,又恐惧。但此时吉温已摆脱了他的羁縻,到河东节度府上任去了,想害他,也鞭长莫及。
此时的李林甫有很大的危机感,每天过着惶惶不安的日子。
吉温上书称道安禄山的勇敢、谋略、才能和对明皇的忠心。明皇准安禄山开府设官吏,并把北方诸镇之兵权交给安禄山节制。安禄山羽翼丰满,反志进一步增强。
李林甫家花园的规模很大,花园里各种名贵花都有,可是他没心情去观赏,一个多月了,花园的门都没被他开过。
安禄山真的屡向明皇推荐吉温的才能。明皇忘记了过去对吉温的评断,封他为河东节度副使,知留后事。
鹦鹉出家了,李林甫的后宅仍美姬如云,可是他一个多月都没往后宅去过。他寝不安席,食不甘味,日日夜夜,焦虑愁苦。明皇的宠信已经被安禄山、杨国忠夺走了,他无法去争,索性不去想。他眼下想的是怎样保权固势。
吉温奸笑着,喝了一杯酒道:“李林甫的相位,占不长了!大哥升任宰相指日可待。”
为保权固势,他必须确定攻击对象和攻击方案。这已不能算嫉妒,而是防御的本能。
安禄山很高兴,热情地让着酒菜,哈哈笑道:“一言为定!我们兄弟一言为定!”
此时,他思谋这些不是去半月堂,而是在他那重门复壁的精舍。经过一个多月的思考,攻击对象是确定了,但是攻击方案却始终做不出。他定的攻击对象是杨国忠,可是怎样对付杨国忠却毫无办法。
吉温道:“那么甚好。你如果能够向皇上推荐我,我就向皇上奏说你能够担当大任。我们联合起来把李林甫赶下台,宰相之位,就非大哥莫属了!”
去拉拢杨国忠?他没有能力。因为此时杨国忠的实权、威势和明皇的宠爱,都同于他或超过了他。他再对杨国忠许升官愿,也只能是空头人情。杨国忠升官另有蹊径,已经不买他的账。
安禄山想:如果我手中有了宰相大权,又有几十万大军,夺唐朝天下,就易如反掌了!于是道:“你我既是兄弟,就以肺腑相告:谁不愿意升到极位呢?”
给杨国忠送礼吧?也不行。因为杨国忠是他的主要政敌,只要杨国忠能夺他的权,就能夺他的一切财物,恐怕此时送什么礼物也买不动杨国忠的心。
吉温道:“兄长想不想做宰相呢?”
李林甫也曾想过给杨国忠送美女,但是杨国忠府里美女之多,朝野皆知。他听说杨国忠冬季用美女的体温取暖,号“肉火炉”,待客用美女承盘,号“肉台盘”,既然杨国忠府中美女那么多,岂能把他送的美女放在眼里?
安禄山点头道:“对,对。老贼狡猾,正是如此。”
走这条路行不通,就只能用害的方法了。可是怎样害,李林甫却想不出好办法。
吉温道:“是的。他只能升你外任官,或用虚衔来敷衍你,绝不给你朝中实权。”
利用安禄山去害吗?此时他已失去了能利用安禄山的条件。另外,形势已经摆明:有贵妃在,有明皇在,安禄山也对杨国忠奈何不了。
安禄山慨然道:“原来李右相如此。”
对安禄山的反意,李林甫也看出来了。他虽不揭发,但也不希望安禄山反。因为若安禄山真的推翻了明皇,杨国忠固然失去宠、权、势,甚至要失去性命,可是自己如何呢?
吉温对安禄山道:“李相国虽然与你亲善,但是他为人嫉妒,绝不能推荐你为宰相。我做他的鹰犬这些年,仍然得不到他的饱食……”
李林甫正在愁着无法害杨国忠,忽然接到剑南节度府的一份奏书。这份奏书的内容是:在蜀地边疆受到南诏的入侵,奏请急令剑南节度使回府讨伐南诏。李林甫见了这份诏书,惊喜万分。因为调剑南节度使伐南诏,正是害杨国忠的天赐良机。
当下安禄山吩咐备酒宴,款待吉温,二人筵上谈得很投机。
原来,此时杨国忠不仅任左相,而且还身兼五十多职衔,其中有一个职衔,就是剑南节度使。
吉温大喜,立即对天发誓,表示永远同心,至死不渝。
南诏是唐朝南部边疆外的一个小国,位置在五岭以南,南诏的西北边疆和蜀地相邻。自唐以来,南诏多次入侵蜀地边疆,剑南节度使府,就是唐朝为防御南诏入侵而设的。南诏侵蜀,自然该由节度使去指挥抵御南诏入侵之敌。
安禄山想:多一个朋友,总比多一个敌人好。于是道:“吉大人说哪里话。吉大人不嫌我是胡人,我怎敢嫌弃你呢?一言为定,咱今后就是兄弟,同生共死,决不背盟!”
李林甫知道杨国忠没军事才能,让他去指挥战斗,必败无疑。李林甫想:如果杨国忠败北,就是不命丧沙场,也要担丧师辱国的罪名而被责或遭重罚。而且南诏与蜀边,正是南方瘴疠之地,每当暑天,毒雾弥漫,疾疫流行,外地人去那里多因水土不服而死。
吉温道:“李林甫就要失宠了。我吉温像一片残叶,愿‘辞却残枝去,畅向春风随’。我吉温虽官卑职小,但是也有用处。若王爷不嫌弃,愿结为兄弟。”
李林甫接到这个奏章,立即召杨国忠到中书省。
安禄山这人,非常奸诈,知道吉温是李林甫的红人,对他谦虚地道:“我们胡人,一时得到皇上的欢喜算什么?哪里比得上李相国,皇帝专宠,独揽权柄啊!吉大人追随李相国,前途远大啊!”
李林甫把剑南节度府的奏章给杨国忠看了,脸上浮着神秘的笑容道:“杨大人,蜀地遭到南诏入侵,情况紧急,你身担剑南节度使之重任,应立即亲赴蜀边,带领和指挥将士守土抗战。杨大人,恭贺你!你展大才、立大功的机会到了!”
一天,吉温去拜访安禄山,肉麻地称赞安禄山的才能,吹捧安禄山的战绩,对安禄山得到明皇的宠爱与信任,非常羡慕。
杨国忠知道李林甫不怀好意,连急带怒,脸色青白,五官走样。
户部郎中吉温,原是李林甫的爪牙,靠李林甫爬到较高官位。见安禄山受到明皇的宠信,又对安禄山暗送秋波。
杨国忠本是武则天的面首张易之的儿子。张易之是武则天的红人,因长得漂亮受武则天的宠爱,势压群臣。他母亲知道他必招灭族之祸,为了给张家保存后代,就让他与美婢嫔珠在复壁的密室里私通,私生一子。张易之伏诛后,嫔珠带着这个孩子嫁到了杨家,所以冒姓杨。因杨国忠的父亲、母亲都漂亮,所以杨国忠也是个美男子。此时杨国忠气得脸也丑了,李林甫暗笑。
李林甫万没想到安禄山得明皇宠爱、信任,权势越来越大,朝野上下,都另眼相看。不少李林甫的亲信,都摇身一变,变成安禄山的走狗。不少人都向安禄山那高枝飞去。
杨国忠知道到蜀边抗敌的危险,打定主意不去。他态度谦恭地对李林甫道:“李相国,国忠虽兼剑南节度使职,但中书省事务繁忙,只李相国恐怕难以处理,国忠抽身不得。蜀边抗敌,还是另遣别将为好。”
明皇为了笼络安禄山,对李林甫为安禄山所请的一切,都批准了,这使安禄山的不臣之志更加强烈。
李林甫笑容满面地道:“杨大人体贴老朽之心,老朽感激。但是恐怕圣上怀疑杨大人推诿,杨大人还是赴任为好。杨大人离朝,老朽的确感到如失左右臂膀,杨大人暂去,老朽一定尽早伺机将杨大人调回!”
李林甫为了扶植安禄山与杨国忠抗衡,就尽量满足安禄山饕餮之性,让他随意扩军,为他请封东平郡王,为他请免死的丹书铁券。
杨国忠心里暗骂:老狐狸!你话说得好听,害我之意我岂不知?虽这样想,却只得说:“可是,国忠正有一分公事没处理完,恐怕一时不能动身。”
安禄山觉得自己的一切都瞒不了李林甫,所以对李林甫很畏惧。他对别的公卿大臣都轻慢无礼,连对杨国忠也常侮辱,唯独害怕李林甫,每去见李林甫,虽寒冬腊月,也常汗水沾衣。
李林甫道:“常言救兵如救火,老朽之意,还是劝杨大人立即动身。杨大人没处理完之事,老朽只得勉为其难。杨大人若因留京处理常务,耽误了边关紧急军事,圣上怪罪,可对杨大人不利呀,是不是?”李林甫说得娓娓动听。
李林甫也常把安禄山心里想的事揭出来,指出它的错误,为他想办法,出主意。
杨国忠道:“国忠一介书生,不懂戎事,我去,又济得何事?!”
安禄山惊喜万分,更加佩服李林甫。
李林甫道:“皇帝不能亲冒矢石,可是御驾亲征,大抵都克敌制胜。杨大人亲赴边关,也正是借杨大人之名,鼓舞士气之意。杨大人名重,亲临指挥,将士谁敢不用命?以杨大人的雄才大略,亲赴边关,不日就能克敌立功,老朽等着喝杨大人的庆功酒!”
又有一天,安禄山说明皇不是真喜欢自己。李林甫立即道:“圣上不就是没给安大人丹书铁券吗?我替安大人去请!”
杨国忠道:“国忠不才,还是不想去取此功劳,李相国念在过去愚下曾为你效力,还是请通融一下好。”
安禄山惊喜地道谢,佩服李林甫善揣人意。
李林甫道:“杨大人过去曾助老朽处理公务,老朽甚得其力,非常感激。但是这件事,是边关大事,老朽实不敢通融,望杨大人见谅!”
李林甫道:“可惜薛仁贵没有封王,林甫愿为安大人请封东平郡王。”
杨国忠见李林甫执意要把他遣往险地,气得“哼”了一声,就往外走。
一天,安禄山说:“先朝薛仁贵征高丽,功劳不小,可惜他……”
李林甫在后边笑着道:“杨大人,老朽等你立功回来,把相位让给你!”
安禄山很惊讶,以为李林甫未卜先知,连声谢道:“谢谢李相国!”
杨国忠不答话,直奔皇宫,去见明皇。
一天,安禄山去见李林甫,说准备去攻契丹。李林甫道:“我知道三镇节度使是来要兵的。我准你自己招兵买马,数额限在二十万。”
到了皇宫,行罢臣子礼,杨国忠只是跪着哭,不说话。
李林甫与安禄山谈话时,总是先揣摸安禄山的心意,把话说出来在前面等着他。
明皇道:“杨爱卿别哭了,你为什么哭,朕已知道。”
一次,安禄山来见李林甫。李林甫接见了他,又特召来一个和他官阶相同的人进见。那个人见李林甫时,态度谦恭极了,像小官见君王,迈着小碎步进见,低着头不敢仰视。安禄山见此人这样恭敬李林甫,也不禁肃然起敬起来。从此,安禄山见李林甫,再不敢傲慢无礼了。
杨国忠一愣,心想:李林甫那老贼调我去蜀地的话,是方才在中书省说的。剑南告急奏书,现在老贼手里,圣上怎么会知道呢?
李林甫虽无才,但却很会玩弄权术。起初安禄山看不起李林甫,在李林甫面前态度很傲慢。李林甫不说什么,但想教训他。
杨国忠正在惑然,不知怎么回答。明皇道:“剑南告急之事,朕已听李相国奏知了。朕也以为你必须去剑南。”
明皇非常宠爱安禄山,每吃到一种鲜美的食物,或者猎获了鲜禽,总要派太监给安禄山送去,以致禁宫至亲仁坊走马络绎,不绝于路。
杨国忠听了明皇的话,心一凉,哭着道:“臣乃文官,不懂军事,李林甫必欲臣去蜀边抗敌,是害臣啊!”
安禄山住进新建的宅第后,设置酒宴庆贺,明皇让李林甫率百官去道喜,并让梨园子弟和教坊乐队给百官助兴侑酒。
明皇道:“杨爱卿,你为剑南节度使,你去蜀边,责无旁贷呀!”
在给安禄山造宅第、造器物的时候,明皇对监工说:“胡人大方,不要让他笑朕小气,宅第和器物一定要造得好。”所以,安禄山的宅第无论宅第、器物,都造得精美无比。
原来李林甫也算到杨国忠必来求明皇,所以他先发制人,杨国忠刚走,他就立即差人骑快马把剑南告急文书附了自己的意见送给明皇。
明皇以为对,就满足安禄山的一切要求,并进一步用恩宠笼络他,钦命工部官吏在亲仁坊给他建造宅第,并下敕书说:不管耗费多少财物,务必造得规模宏大、壮丽可观。宅第建成以后,又赐给安禄山华丽的帷帐和许多御用器物。这些御用器物有白檀香木床,有用银平脱工艺制成的大屏风,其余也尽是精美、珍贵物品,连厨房中所用物品,都用金银装饰。其中有金饭罂两个,银淘盆两个,还有银丝筐和笊篱各一个……这些御赐器物送到安禄山新宅后,放满了宅院。
杨国忠本是来求明皇留他的,见明皇表态,非常失望。但他知道明皇是重感情的人,恃着明皇对他宠爱,仍哭求道:“本来抗战之事,非臣所能。此时,朝中繁务,也要臣处理,李林甫非要臣去不可,是别有用心啊!”
李林甫对明皇说:“自圣上登基以来,创旷古未有的盛事,人所共见。臣想:陛下有这样的雄才,大略,把国家治理得这样好,为什么至今夷狄未灭呢?原因就是我朝多由文吏为将。因为他们惮矢石刀枪,不敢身先士卒,所以激烈之战,往往败北。臣认为,如想安帮,不如改用番将。他们小时就骑马射箭,性勇敢、喜战斗。若陛下让他们感恩,对他们充分信任,他们必为陛下效忠,这样灭夷狄就不是难事。”
明皇道:“你是剑南节度使,到蜀地去守土抗敌,正是你的职司,李右相让你去剑南名正言顺,朕也没办法留你,你就去吧!”
要抑制杨国忠,只能培养一股和他抗衡的力量。这是李林甫呆在半月堂苦思冥想几天的结果。这是一个没有办法的办法。因为要让这人的权势能和杨国忠抗衡,其人的权势和受宠都必须超过自己。对这个人,李林甫不能嫉妒,只能盼着他不反对自己。思来想去,李林甫决定把赌注下在安禄山身上。
杨国忠道:“臣是文人,不熟兵书战策,让臣去抗敌,臣为国捐躯事小,丧师辱国事大,此等利害,臣已对李相国申明。李相国执意要臣去,无非是想借机害死臣。臣知此去,必被李林甫害死,是来向圣上诀别的。”说至此,已哭得泪水满面,边哭边道:“臣所以哭,是舍不得陛下啊!”说罢,又哭起来。
李林甫对杨国忠的权势很在意,他想:即使我害不了杨国忠,也要想法抑制他!
杨国忠这么哭,这么说,明皇也很动心。的确,杨国忠是文臣,到那瘴疠之地去带兵打仗,甚是危险。他很喜欢杨国忠,不忍心让他到蜀地去送死,但是他已经在李林甫的奏章上,批了一个“准”字,君无戏言,怎好改变旨意呢?因此明皇迟疑着没说话。
李林甫在半月堂中待了几天,都没想出害杨国忠的办法,最后只好叹了一口气作罢。李林甫清楚,此时他不但不能驾驭杨国忠,而且连拉拢他、讨好他也不可能。
当时贵妃在旁,她虽不喜欢杨国忠,但杨国忠究竟是她族兄,自小就很熟,而且又是二姐的情夫,怎么忍心看着他去送死呢?
要整别人,李林甫都能想出办法,独对杨国忠无可奈何。因为杨国忠是贵妃的族兄、明皇的红人,他可以自由出入宫掖,可以伴明皇和贵妃玩。原来被李林甫收买的宫女、太监,大都转了向,改而亲杨国忠。李林甫不了解明皇的言行、动向,连在明皇面前给杨国忠进谗言的机会也没有。
“难道大唐没武将了吗?”贵妃说,“派我大哥去带兵打仗,岂不是儿戏?!他懂什么兵法?他只会斗鸡,玩双陆,让他为将抗敌,不误大事才怪呢!”
杨国忠又是赌双陆的能手,教会明皇、贵妃、虢国夫人等玩双陆,以此打发空虚的日子,明皇及宫中上下人,都很喜欢杨国忠。很快,杨国忠的权势大到超过李林甫。
贵妃这样一说,明皇脑子才转了个弯,对杨国忠道:“杨爱卿暂时到蜀中去处理一下军政大事,朕曲指计日等着卿回来,然后任命卿为右相。”
明皇晚年,好声色犬马之乐,特别是好斗鸡。杨国忠善逢迎明皇,从民间选最好的鸡献给明皇,供明皇斗鸡取乐。民间有个驯鸡能手,叫贾昌,他不仅能把鸡训练得勇敢、好斗,而且能让鸡听话。杨国忠把贾昌荐给明皇。明皇很高兴,称他为鸡儿,让他享四品官的俸禄。
杨国忠这才谢恩,欢欢喜喜到剑南去了。
李林甫没保住王鉷的命,兔死狐悲,心情很不好。从处理王鉷案件的情况看,他明显感到陈希烈在叛他,杨国忠在叛他,连吉温也渐渐不听他的话。别人叛他,他还不会放在心上。但杨国忠叛他,让他终日忧心忡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