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悟读书网 > 官场小说 > 纪委在行动 > 第四十一章 省委常委会

第四十一章 省委常委会

“我们多数同志都受过工农的再教育,成果到今天还弥足珍贵。那时,我在农村插队,听老农们讲,抗日的时候,就连土匪的武器都比共产党游击队的强。土匪有快枪,可我们党的游击队呢,就腰里掖的俩‘棒槌’——手榴弹,老乡们谁见了谁不说:鸡蛋碰碌碡,耗子舔猫鼻梁,甭说跟鬼子打了,就连土匪也打不过。可就是那些共产党员,就那么一仗一仗地打,硬打得鬼子汉奸不敢出那个县城,到最后,他们解放了全县。”

秦钢看出来了,她竭力想说服眼前这个“多数”,好使今后的工作得到他们的支持。尽管如此,她也没放缓语调,还是那般有力。

说到这里,她深深喘了一口气。

吴书记继续说下去。

“今天我们反腐败,同样需要这种精神。即便暂时孤立无援,哪怕腰里只有俩‘棒槌’,可照样这么一仗一仗打下去,直至最后的胜利……”

秦钢发现那位组织部长的脸色发白了,不由想:党内斗争,本来是思想斗争,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争论。可是一介入腐败,介入经济利益,思想斗争就变成政治斗争,甚至成为你死我活的较量。但愿组织部长没从那位分管领导手中得好处,只要没构成利益冲突,一切好办,否则……

省委常委兼省纪委书记开口了。

会议室里静悄悄的。

“还没来得及跟大家交换意见。我认为,应当重视钟勇机关的问题,同时,给所有敢于执纪的纪委书记以应有的支持。今后,但凡涉及党风廉政问题,我们省委、省纪委首先要分清是非,不能只看人多人少、是否搞好‘团结’。要旗帜鲜明,要给坚持党性原则的同志以足够的支持。”

秦钢一下感到鼻子酸了。

会议室里依然静悄悄的。

“确实,钟勇所在机关的干部们对他的意见非常大。不过,我也老想,一个机关纪委书记,级别这么低,为什么敢向整整一个机关发起攻击?既不怕犯众怒,更不怕遭报复,还不怕丢选票,为的是什么?我一调到这里就听说这件怪事,所以不得不作了一些调查,发现这位干部所在机关的问题,实际上已经很严重了。那么,以后我们当领导的遇到类似情况,能不能多问几个‘为什么’?我个人认为,敢于向腐败现象冲击的干部,实际上就是当年的钢铁战士,明明知道完成任务牺牲会很大,可照样前仆后继。所以,对于这样的干部,省委是支持,还是打击他们呢?”

吴书记知道,解决党内问题主要靠教育,所以必须做好统一思想的工作。

秦钢看得出,她正吃力地说下去。

“当然,我们干部队伍的主流是好的,省委要依靠他们来创造经济建设的奇迹。但同时,我们又必须大力加强党的建设,尤其是思想建设,让广大干部接受正确思想的引导。我们只能这样两手抓,否则,‘一手硬一手软’:经济建设上去,党风却坏了,国家也寿终正寝了。苏共抓经济建设的本领不大吗?把苏联都搞成超级大国了,可就是不抓党的建设,党员干部队伍便顺理成章地成为了党的掘墓人。所以,我们必须对党内贪腐采取咄咄逼人的攻势!”

领导们低头看着脸前的本子,谁也不说一句话,却都清楚她必须照多数人意见说出“同意”的结论;否则,就是将自己的“个人意见代替集体意见”,违规了。

吴书记看到,除了省纪委书记,其他领导都坚定地沉默着,组织部长更是脸色铁青。她想:不能再迁就下去了,光是跟班子成员们私下交换意见,然后你说你的他坚持他的,全省工作尤其是反腐败,永远无法推进。列宁从来没有做过多数的俘虏,尤其是这个多数没有原则立场的时候。

她停了下来,扫视着大家。

吴书记是1977年考上大学的,曾反复读过列宁夫人写的回忆录,有一句话到今天她依然清晰地记得:“列宁不怕独自一人去反对全体,因为他认为——正如他自己常说的那样——‘原则的政策是唯一正确的政策。’”钟勇机关的情况够反常了,可根子还在一些领导身上,如果任凭田处长他们为非作歹,起码在我们省就会以惊人的速度败坏党风,然后干部队伍自挖墙脚、自掘坟墓。

“在辽沈战役中,为了阻击援敌,东北野战军派了一个纵队在塔山设防,阻击国民党十一个师的美械化部队,还要遭到海空军的攻击。可是,为了全局的胜利,这个纵队的口号是:‘人在,阵地在。’”

想到这里,她语调坚决地大声说:“最近,中央纪委一再强调,‘进入新世纪以来,腐败现象在我国呈现出级别越来越高、涉案金额越来越大、群蛀现象日益严重的三大发展趋势’。我个人认为,钟勇机关的问题,就是群蛀现象,所以,我们省委能随这机关中的‘大多数’意见,放任自流吗?”

吴书记继续说了下去。

吴书记秘书进来了,附在她耳边轻轻说了句什么。

他想:说空话有什么用呢?跟解决钟勇机关的问题又有多大关系呢?你一个妇道人家,初来乍到的,当然很难,就老老实实照大家意见作结论吧,不用顾忌以前的表态,此一时彼一时嘛。纪工委作为省委的下级,再有不同意见,敢不执行吗?这时,他对吴书记的印象全变了,又是个当官的,随波逐流,眼下最不缺的就是这号人。

吴书记点了点头,继续按多日来理出的思路说下去。

秦钢低下头去不敢看众领导,生怕掩饰不住脸上的怒气,叫大家难堪。

“其实,刚才我们反复讨论的,正是党的光荣传统,是‘人在,阵地在’的精神。现在,党内监督很难,拿原中央纪委副书记刘锡荣同志的话来说:‘上级监督下级太远,同级监督同级太软,下级监督上级太难,组织监督时间太短,纪委监督为时太晚。’对付群蛀现象就更加困难啦!可是,现在突然出现这么一位机关纪委书记,根本不顾多数同志甚至是整个领导班子的脸色,坚决实施监督,把个人荣辱置之度外。难道,他是为了贩卖毒品吗?”

吴书记说道:“革命战争时期,我们党在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靠的是什么?靠的是为了党和人民牺牲个人的精神。有时候,一个部队明明知道完成任务牺牲很大,只有少数人才能回来,可照样前仆后继视死如归。”

秦钢看见她的嘴角略略撇向一边,眉梢间透出轻蔑的冷笑。

这时,吴书记开口了。秦钢知道,作为会议主持人,她必须归纳大家的意见,作出决议,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秦钢心中涌起一股冲动,直想拔腿离去。

“的确,那包毒品‘证据确凿’,薄膜上还有钟勇的指纹。但是,我认为钟勇机关中的那股神秘力量,也太小瞧我们各级党组织了,真以为我们会被他们牵着鼻子走。刚才,公安部鉴定中心发来传真,已经鉴定出,”她略略停顿一下,加重了语气,“上面的指纹是经过处理的,是用极其巧妙的办法贴上去的,这种手段,还不是我们国内的技术!”

忽然,他感到一阵从未有过的寒冷,还有深深的疲惫。

秦钢愣住了。

果不其然,多数领导表态,同意部长的结论。秦钢知道,会议开到这个份儿上,钟勇实际上被宣判死刑了,对他的处理意见其实已经形成。秦钢一下想起自己常常教育机关纪委书记们的话:“要敢于实践‘五不怕’,包括做好牺牲生命的准备!”

整个会议室也愣住了。

部长结束了话语。

吴书记的话变得斩钉截铁,“钟勇,他表现了‘人在,阵地在’的精神!我个人表示:要感谢钟勇同志,感谢纪工委的同志,也感谢在座的秦钢同志,你们无愧于‘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的光荣称号。”说到这里,她有点儿激动,向秦钢点点头。

秦钢不记了,从本子上抬起头来,偷偷观察起吴书记。

秦钢知道自己也该向吴书记表示感谢,却什么话也说不出了。

他知道,如果会议形成决议,不论对错,纪工委都必须“服从组织”。当然,钟勇机关的问题会继续下去,甚至愈演愈烈。当然,最后倒霉的自然是老百姓,还有那个螳臂挡车的傻瓜,这在党内可不乏先例啊。中国的传统就是忠良受陷害,奸贼逞凶狂,然后官逼民反,不得不反,最后来个朝代轮回。毛主席一直想的就是打破这“周期律”。

“当然,我们要全力以赴做好吕宇他们的工作。毕竟,吕宇他们还是学有所长的知识分子,不过,又必须让他们懂得两类知识分子的区别。”说着,她将脸转向组织部长,却见这位干部主管一脸茫然。

秦钢心中暗暗叫起苦来,尽管吴书记支持,可党内规矩是少数服从多数。看这架势,多数领导同意他的意见,如果吴书记顶不住做出妥协,他钟勇可真成了“七不怕”啦,“死后没人送花圈”,谁又敢给犯罪分子送呢?

她解释起来。

吴书记笑着,没有皱眉,也没有说话。

“在中国革命中,曾经有过两类追求光明、正义的知识分子。一类是书斋知识分子;另一类,是在长期深入工农中刻苦改造思想的知识分子,是以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代表的新型知识分子。旧中国苦难深重,教授、作家、艺术家等书斋知识分子,只会发出‘教授,教授,越教越瘦’的哀鸣。可新型知识分子却高唱‘向前,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带领亿万工农从崇山峻岭冲下,席卷了整个中国大陆。所以,我们要耐心教育引导吕宇他们,不要再将改造思想视为‘左’,要自觉加强党的建设,真正确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抓好党的思想建设的基础上,再用推进经济建设的超凡的决心和超常的手段,全力推进决定新中国生死存亡的反腐大业!”

“一个干部,私欲驱动,最终走上违法道路,居然打着纪委办案的旗号。”说到这里,部长看了看吴书记。

她不由激动了,“从现在起,我们省委面对的,已经不是一个纪委书记的荣辱和命运,而是切实加强全省党的建设的重大问题。如果我们有些党员干部经过多次教育还不转变,继续搞那套官商勾结、警匪勾结,省委就再不能听之任之了,必须采取果断的组织措施,该撤的撤,该处理的就坚决处理!现在我们不少机关的状况是:进来了就出不去,上来了就下不去,这必然导致庸人、坏人滞留干部层中,导致全省工作水平的下降。”

部长痛心摇头。

部长开口了,却全然不同意吴书记的意见,认为这势必造成全省干部队伍不团结不和谐,说如果搞得大家不服气,彼此间一传,再写些上告信、匿名信,网上再传播,势必影响全省和谐干部队伍建设。

秦钢顿然感到脸发烧了。

吴书记笑了。

“工程建设问题,历来复杂。不过,自吕宇同志主持工作以来,情况还是不错的,机关团结和谐,工作也稳步推进。自然,问题也会有,谁也没生活在真空中。但是,如果我们不旗帜鲜明的话,任凭钟勇这样的坏人恣意妄为,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必将付诸东流。负责钟勇机关的组织部分管同志早向部务会提出建议,说像钟勇这样的在机关里意见之大之多的干部,他们走遍全省还没见过。但是,由于体制的原因,对于这种披着纪检外衣的害群之马,有时我们还奈何不得。”说着,他仿佛无意地瞥了秦钢一眼。秦钢看到,领导们似乎全明白他的话中含义,没一个瞅自己。

“不管在什么地方,中央都要求我们必须治理存在的混乱状况。现在,问题的实质很简单:面对歪风邪气和腐败现象,我们省委是让步、迁就、投降,还是抵制、批评、斗争?讲和谐,是针对不和谐、不安定、不团结而言;而不和谐、不安定、不团结,正是来自我们领导层的是非不明。长此以往,歪风邪气和腐败现象能不嚣张吗?而且,到现在我也不敢肯定:钟勇机关存在的问题,会不会还有更为复杂的因素?如果光讲和谐,对歪风邪气和腐败现象不理不睬,势必造成党员、群众怨气很大,又怎能形成全省的团结和谐的局面呢?我们要相信党员、群众的大多数,那些传言和匿名信、上告信,包括网上的帖子,只要不符合事实,是影响不了大局的,关键是看我们省委有没有明确的态度,敢不敢以加强党的建设、建立一支过硬干部队伍为目标,大刀阔斧、决不妥协地树立正气。我认为,只要抓住党的建设这个重点,下决心解决党员干部队伍中存在的问题,尤其是最可怕的群蛀现象,今后全省工作就一定能让中央放心、让人民满意!”

部长更加自信地介绍起情况来。

秦钢低头在本子上急速地记着。

吴书记坐在部长对面,面无表情,看着众人。

最后,会议举手表决。表决之前,组织部长依然脸色铁青,断然说:“我保留意见。”接着,几位领导附和。

部长停了一下,审视似的看着与会的人们。这时,在座的领导们要么凝视他,要么低头看着摆在面前的组织部材料,上面详尽讲述了钟勇从破坏和谐机关建设发展到毒贩嫌疑人的全过程。

会议以微弱多数同意吴书记和省纪委书记的意见。

秦钢看见几位领导微微点头。他的心不由急跳起来,心想钟勇头上的这位可真厉害啊,一下就把自己的儿子保住了。这些披大红袍的,可真是所向披靡,不光叫纪工委反腐败成了零,还叫钟勇这个不怕死的也不得不死。因为,我们面对的——可是“党内同志”啊。

吴书记不动声色地瞧着这些领导,从容地笑了一下,举起手来说道:

省委常委兼组织部长环顾一下围坐在会议桌边的领导们,尽可能让自己的话烙到他们的心头。他实在厌恶透了这个长期反映很坏的党员干部,到毒品案败露之前居然还在纪检岗位工作。他详细列举了组织部得到的党员干部们的反映,紧挨他身边的就是钟勇所在厅的省分管领导。

“党内的规矩:无论哪里出现问题,关键在领导。因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靠班子来执行的,执行不好,自然出问题。我个人认为:吕宇作为‘班长’,消极理解中央构建和谐社会的方针,对歪风邪气和腐败现象采取了豆腐手腕,搞的是维持会,回避矛盾,求稳怕乱,唯恐引起麻烦,结果邪气上升,正气下降,怪事不断,党员、群众尤其是知识分子,失去干工作的积极性。要构建和谐社会,就不能怕字当头;就要敢字当头,敢于同腐败现象和歪风邪气作斗争。因此我认为,现在全省,第一要紧的,是建立敢字当头、有干事能力的领导班子,再不能随便少数人为非作歹,把党的事业闹得乌天黑地,叫全省人民着急。所以,我们必须打好这场政治仗,寸土必争,寸步不让地抓好领导班子建设,同时解决一些深层次的问题……”说到这里,吴书记却切断了话语。

就在钟勇想方设法潜入窝点时,省委会议室正在开一个小型会议,专门讨论钟勇的问题,还邀请分管钟勇机关的那位省领导和秦钢参加。

秦钢忽然意识到,她主持工作,是不是要学新加坡,对一些官员再不迁就,采取措施啦?

“……对他,必须毫不犹豫处理,体现从严治党的精神。钟勇的问题铁证如山,影响太坏。组织部收到很多党员来信,要求我们决不姑息,严加惩处。”

他的心忽而惊惧地急跳起来,看见吴书记已不像会议刚开始那样,竟斩钉截铁大声说道:“今后,我们省委要烧一把猛火,切实加强党建,切实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真正实现科学发展,造福全省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