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悟读书网 > 东野圭吾 > 超杀人事件 > 超理科杀人事件

超理科杀人事件

“也就是说,理科人的孩子就是理科人……”

“例如,不光性格的遗传性很强,学习能力、智力、信息处理能力等的遗传性也非常强,因为它们依赖大脑葡萄糖代谢能力、活力来源的ATP合成能力和神经元的传递速度等。”

“从概率上来说是这样的。原则上我们认为研究工作最好世袭。但仅凭这一点准确率还不够高,所以我们认为最好的方法是通过基因组进行甄别。关于解读人体组织DNA三十亿个碱基对序列的人类基因组计划,我们已完成约百分之九十,尤其是构造解析进展非常顺利,基因图谱已基本完成,只剩下机能解析。再过几年,这一领域的研究应该可以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到那时,只要读取图示,就能挑选出理科婴儿。”

“哦,是吗?”

“呵呵,还是不太明白。听上去很不可思议。”

“一个人是否具备理科的天赋,在胎儿阶段,不,说极端点,在那之前就可以知道。”

“除了确定是否具备理科的天赋之外,甄别一个人是否适合从事研究工作也很重要。这个问题自然也要通过读取基因来解决。例如通过解析一些容易因气愤或挫折等负面情绪而产生暴力倾向的男性的基因,我们弄清了存在于X染色体中的单胺氧化酶A——简称MAOA——的基因会发生突变,从而导致氧活性低下。MAOA是一种促进血清素、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等生物体内的单胺代谢的酶,它的缺损会使一个人对压力产生过激反应,结果可能导致暴力行为。最近,我们还了解到神经传递物质与人的情绪变化也有关联。在甄选理科婴儿时,对这些因素都需要严格调查。”

恩田博士也望了他一眼,眼神中略有怜悯之色。

“原来如此。”刑事部长模棱两可地点了点头,很显然早已放弃了试图理解恩田所言的想法,“计划的内容大致明白了,您的意思是说这项计划和这起凶杀案有关?”

“但不经过考试怎么判断一个人是否有理科天赋呢?”刑事部长像看外星人似的看了看面前的所有人。

“没错。”恩田博士答道,“凶手显然是反对这项计划的人。”

“以往是让所有孩子接受同样的教育,通过考试选拔在理科方面突出的人才。这个方法存在很多问题。首先是准确率不高。在现有的应试教育体制下,只要掌握了考试诀窍,即使没有理科天赋,在数学、物理等科目的考试中也完全可能取得高分。要发现真正有理科天赋的人才非常困难。其次是浪费过大。这里我说的浪费,包括品质和时间。简单地说,让那些本不适合理科的孩子学习理科是一种浪费,其结果就是浪费了适合理科学习的孩子的时间,拖他们的后腿。目前人们普遍认为孩子们远离了理科,但实际情况是有才能的孩子因受到大多数人的影响而随波逐流。”

“反对的人?”

“呵,原来是英才教育机构啊。”

“就是假冒理科人的恐怖分子。”

“计划的正式名称叫婴儿科学家计划。简单地说就是把具备理科天赋的婴儿集中到一个地方,从小对他们实施专业教育。”

刑事部长大吃一惊。

刑事部长坐在一张圆桌前,来自各部门的十几名科研人员代表围桌而坐。对于刑事部长的要求,一时间没人响应。过了一会儿,一个坐在中间的人站了起来。他是研究所的副所长恩田博士。研究所所长是已故的一石博士。恩田是分子生物学界的权威。

“假冒……什么?”

“关 于这个计划,可否作详细说明?”县警总部的刑事部长问道。故事已经发展到单靠调查一科一个部门无法解决的阶段。

“假冒理科人的恐怖分子,就是那些不具备理科天赋却一厢情愿地认为自己属于理科的人。他们毫无意义地寻找科学资讯,有时还主动发出一些幼稚的信息,打扰真正的理科人的世界。我们称这些捣乱分子为冒牌理科人,其中表现尤为激烈的人就是假冒理科人的恐怖分子。”

摘自《超理科杀人事件》

“有这样的人吗?”刑事部长眼睛都瞪圆了。

6

“潜意识里有这种想法的人其实出乎意料地多。只会摆弄计算机就以为自己属于理科的人可以说是其中一部分,症状已严重到成为恐怖分子的人大概少一些。”

我对这段内容非常有兴趣,于是继续专心阅读。

“那些人为什么要反对这项计划?”

在进行各种调查的过程中,警察了解到国立超尖端科学研究所正准备实施一项庞大的计划,即隔离并培养理科人才。主导这项计划的核心人物正是一石博士。

“原因很简单。一旦这项计划正式实施,科学就会成为一门完全脱离普通人生活的学问。对于冒牌理科人来说,这是一个不小的打击。他们认为人类生来就应有平等学习的权利,其中相当一部分人还希望把孩子培养成科学家。”

法医对一石博士的遗体进行了检查,发现他血管老化的确是人为造成的。在这一段落中,同样有闻所未闻的医学、生命科学领域的术语如洪水般铺天盖地涌来,令我酣畅至极。

“呵呵,我倒觉得这些有点道理。”

此后的情节是侦查员对和被杀的一石博士有关的人一一展开调查,主要调查对象是天体物理研究者。侦查员和每个人都分别谈了,结果和与法金教授交谈时如出一辙,研究者们分别就自己研究的课题进行了说明,似乎是为了告诉读者他们与一石博士的立场是否相左。有关“宇宙的泡状构造”、“涨落”、“巨大重力源”等理论的内容层出不穷,单是读这一个接一个的解释已令我感觉辛苦异常。然而这种辛苦是值得的,因为我很高兴终于接触到了理科的世界。

“这是因为你不了解科学。如果不能真正了解科学,学习它就没有任何意义。科学这种东西,即使一点不懂也不会对生活带来任何不便。例如,很多人对电子工学一窍不通,却能熟练运用电子产品;大多数人完全不懂程序是怎么回事,却并不影响他们使用电脑。开车的人不需要了解内燃机的知识;不懂流体力学的人也可以开飞机。总之,普通人可以什么都不知道,不,最好是什么都不学。一知半解的知识只会传递错误的信息。以医学为例,就很容易理解。你应该听说过,有的医生因诊断错误而采用了错误的处理方法,从而导致病人病情加重。伪科学的出现,也是那些不适合理科的人对科学知识一知半解的结果。一知半解的科学知识不会给人类带来任何好处,这一点我可以断言。”

目 光离开书本,我抬起头叫来服务员,又要了一杯咖啡。毕竟我的脸皮还没有厚到能凭一杯咖啡在咖啡店坐一小时以上。

恩田博士激昂的叙述让刑事部长多少有点汗颜。因为他就是对科学毫无兴趣的人。

5

“您说的我明白,但您有什么证据能证明这桩案子一定是那种恐怖分子干的?”

“关于这个矛盾,我的意见是,单一的哈勃常数是否适用于整个宇宙?对于测定方法和数值我没有异议,但认为它最多只是一个对100Mpc范围内的宇宙进行观测后得出的结论,一旦超过1000Mpc的距离,哈勃常数应该有所改变。这是我的主张。已经有报告证实了这一点,那就是通过观测两道同时来自类星体的光如何在重力镜的作用下发生弯曲,来计算远在1000Mpc以外的哈勃常数,结果得出的数字低于50。听到这一论点,我对自己的假设充满了自信。然而那个死老头,不,是一石君,”法金教授咳嗽了几下,接着说,“却搬出了宇宙常数这种老掉牙的东西,我真不明白。要知道,宇宙常数是产生未知宇宙斥力的东西,把它放到宇宙方程式中的确可以保持宇宙稳定,还能增加宇宙的年龄,通过遥远的银河和重力镜得出的数字都会很接近计算结果。但这种做法充其量只是为了掩盖矛盾。做研究的人不应该为了使理论和结果统一起来,就提出没有充分依据的常数。连最早提出宇宙常数的爱因斯坦都承认自己错了。我只是据理力争,他竟说我不懂装懂,骂我秃瓢……哦,虽说我头上是没有多少头发,但这话也不能乱说吧。所以我回骂了一句,说要杀了他。哼,我不过是针锋相对,有什么不可以的!”

“有。”恩田博士的回答很干脆,“恐怖分子通常会发表犯罪声明。这次冒牌理科人同样也发表了。”

“哦,原来是这样。”刑警早已停止记录。

“哦,是吗?”

“不是。我们俩都认可这个数字,问题是根据这个常数计算出的宇宙年龄。如果按照这个数字计算,宇宙的年龄只有80亿年左右,而根据放射性同位素的存量等进行测算,也确定了太阳系和地球的年龄大约为46亿年。这一点不成问题。问题是银河系的年龄。计算银河系年龄的若干方法中,目前被认为精确度最高的是根据球状星团的年龄进行推测。所谓球状星团,是指那些在同一时期诞生而重元素稀少的小行星群。随着时间的推移,质量较大的行星会消失,所以只要根据脱离主星系的行星寿命为理论模式计算,就可以推算出球状星团的年龄。根据这个方法得出的球状星团的年龄为140±20亿年,比根据哈勃常数计算得出的宇宙年龄大得多。还有一个计算银河系年龄的方法是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根据铀及钍等目前的相对存量比来计算银河系诞生的时期。当然,按照这个方法计算时要考虑两种情况:一种是处于重元素因星球爆炸而得到补充的时代,另一种则是因被吸进太阳系而停止补充重元素的时代。所以还需要解决元素转换的过程。根据这个方法计算得出的银河系年龄是150±40亿年,也比用哈勃常数算出的宇宙年龄大。如何解释这个矛盾才是我和一石博士意见相左的地方。”

刑事部长大吃一惊,扭头看向身边的部下,希望得到证实。然而没人知道此事。

“您和一石博士的意见分歧就是因为这个数字吗?”刑警浑身冒汗,边做记录边问。

这时,一直默不作声的法金教授开口了。

“好吧。”教授换了个坐姿,说道,“我们讨论的重点是如何解释哈勃常数和银河系年龄之间的矛盾。我想你应该听说过,哈勃常数是埃德温·鲍威尔·哈勃在论文《河外星系的距离与观测速度的关系》中首次提到的一个常数。他认为河外星系的退行速度与距离是成正比的。哈勃以此为依据提出了宇宙膨胀说。问题是哈勃常数究竟是多少呢?论文发表时,这个常数是530km/(sec·Mpc)。如果根据这个常数进行计算,宇宙年龄要小于地球年龄,这就有矛盾了。关于这一点,有人提出‘宇宙在不断膨胀,宇宙年龄无限,宇宙形状不变’的稳恒态宇宙论。但是我们因此知道了哈勃常数的定义是有问题的。接着,堪称终极版的哈勃常数终于得以公布。美国卡内基天文台的佛里德曼等人利用哈勃望远镜,对位于处女座银河团中银河M100的造父变星的周期绝对光度关系进行了精确计算,决定把哈勃常数定为80±17。”

“你们不知道也情有可原。就在刚才,一石博士的助手发现了这份声明。这份声明实在太明显了,大家反而都没注意到。”

“您能不能简单说说当时的情形?”

“太明显?”

教授哼了一声,说:“我不记得了。”

“就是电脑显示屏。你们都知道上面有一句很奇怪的话吧?”

“这个我当然懂。但据我们所知,当时你们俩情绪都非常激动。一石博士说法金先生您是……呃……是个秃瓢之类的,而老师您也大叫要杀了他。这些都是事实吧?”

“好像是爱因斯坦什么的。”

“你误会了,我们没有争吵,只是争论。争论是增长学问的营养剂,你懂吗?”

“对,就是那个。”

法金教授感到很意外,长满白胡子的嘴角往下撇了一下。他的胡子既浓又密,头上却找不到一根头发。

“那不是一石博士写的吗?”

“听 说您和一石博士有过一次非常激烈的争吵,没错吧?”刑警问法金教授。地点是在国立超尖端科学研究所内教授的房间里。

听了刑事部长的话,法金教授的脸上露出轻蔑的微笑。

摘自《超理科杀人事件》

“一石博士是优秀的天体物理学家,发表过几篇非常有价值的论文,依据就是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所以博士不可能声称爱因斯坦的理论是错误的。写在显示屏上的观点非常幼稚,是没有正确理解相对论的冒牌理科人胡乱写上去的。他们完全没有理解朝某个方向发射的光究竟是怎么回事。在提出反论之前,他们的大前提就已经错了。那些人现在大概也知道了那是一个多么荒谬的理论。所以,在信奉爱因斯坦的一石博士身边出现这样一个观点,就成了表明其罪行的声明。”

4

“呵,原来如此。”刑事部长点了点头,却依然一脸茫然。

故事一步步展开,刑警已将注意力投向与被害的一石博士立场相左的法金教授。

7

国立超尖端科学研究所成立于两年前,据说集中了所有领域的专家夜以继日地从事各领域的最尖端研究。他们的研究内容从未向社会公布,所以即便只为窥视该机构内部的情况,这本书也是有价值的。

看 到这里,我心里非常不舒服。这只是部小说,内容都是虚构的,我却觉得这是作者真正的想法:

故事发生在国立超尖端科学研究所——一个在现实生活中真真切切存在的机构。我很吃惊。难道小说中可以随便使用真实的名称吗?但转念一想,在以往看过的小说中,像警视厅、科学技术厅等名称也经常出现。看来只要是官方机构便都可以。

如果不能真正了解科学,学习它就没有任何意义。

正因如此,看到《超理科杀人事件》这种书名如此直截了当的小说时,我不可能熟视无睹。我很想知道这本书的作者究竟持有何种写作理念。

普通人可以什么都不知道,不,最好是什么都不学。

我是名中学教师,教的科目是科学,自认为是理科人。现在这个社会,理科人很不受欢迎。和人聊天,只要稍微涉及这方面的话题,对方就会不加掩饰地表现出不悦。

一知半解的科学知识不会给人类带来任何好处。

我的视线仍停留在《超理科杀人事件》上,心想不知后面是否仍是这样的内容。如果是,这本书未免太不可理喻了,同时也觉得喜欢看这种书的自己也真是奇怪。

多么狂妄的说法呀!

勉强看完这些,我端起咖啡杯。咖啡已凉了,不知店员什么时候端来的。

我在给孩子们上科学课时,一开始就会告诉他们这绝非很难的学问。我会解释说一切都可以从身边的事物延伸出去考虑。每个孩子自然能力各异,个性也千差万别。有些孩子看到坐在航天飞机上的宇航员就能理解重力的概念,也有些孩子无论如何也不能理解宇宙空间没有上下之分。但这些都不重要,因为这些孩子可能是感性的,也许会因牵牛花绽放而感动呢。

书中写着侦查员们开始了对细胞生物学实验室的搜查。不出所料,α-干扰素的样品果然少了几瓶。那些样品情况不同,实验室主任对此洋洋洒洒地加以解释,足足占了四页篇幅,而且术语频出。他好不容易说完了,野口博士又到了,于是解释那些样品的作用过程又占了近两页,对此我只有暗自无奈了。

如果作者真这样想,我怀疑他的精神是否正常。如果这样的计划当真要实施,相信我也会坚决反对。

我挑了最靠里的座位坐下,要了一杯咖啡,然后迫不及待地翻开刚买的书。

我从不认为自己是个冒牌理科人。不是吹牛,从学生时代开始,我的理工科成绩一直很好,而且我相信自己完全理解爱因斯坦的相对论。那些刊登在报纸科学专栏中的报道,我只要看一遍就能全部理解。我对电脑很在行,也很擅长机械,汽车小故障自己就可以解决。

我出了书店,径直走过弹子房,拐进看到的第一家咖啡店。店内很亮,而且客人很少。这真是太好了,可以在这里安安静静地看书。

但我没有成为科学家,因为我希望了解更广阔的世界。这世上除了科学,还有太多太多有趣的事情。我可不愿选择除了科学便一无所知的不幸人生。

我拿起这本书走向收银台。我临时决定今天不买文库本了,心想偶尔买一本精装书也未尝不可。

想到这里,我心里舒服了些,心想科学家在某些方面表现得不正常也许理所当然,因此这种小说或许可以成立。

站 在书店的书架前看到这里,我合上了《超理科杀人事件》这本书。我只读了这短短几页,却花了不少时间。为了理解书中人物野口博士说的那段话,我反复读了好几遍,而为了弄懂一开头出现在显示屏上的那段话,也花了不少时间。

喝完第二杯咖啡,我又要了一杯奶茶,继续阅读。

3

8

警部立刻带领部下赶往那里。

摘自《超理科杀人事件》

“细胞生物学实验室里应该有,如果没有被偷的话。”

“如 果是这样,我们有必要怀疑并调查那些恐怖主义者。”刑事部长说,“这可不好办啊,我们警察,不,整个警察厅大概也找不到这些人的资料。”

“哪里有这、这种α-干扰素?”调查一科的警部忽然插嘴问道,此前他一直默默听着博士和刑事调查官对话。

“你们应该没有。”恩田博士回答,“只有我们和科学技术厅的人才能找出假冒理科人的恐怖分子。”

“脑血栓是由血管老化引起的,而血管老化的关键在于覆盖血管内壁的内皮细胞。我们知道要促进内皮细胞增生,必要条件就是脑细胞、癌细胞里含有的一种成长因子——FGF。没有FGF,细胞不仅会休止,还会死亡。后来我们发现,服用某种药物可以抑制FGF的分泌,这种药物就是α-干扰素。只要用这种药,就能促使血管老化,导致脑血栓以及心脏病的发生。”

“你们知道他们的头目是谁吗?”

“干扰素……那是什么?”

“这个还不知道。这不是一个实体组织,也许根本没有头目。”

“能,用α-干扰素就能做到。”

“那么我们应该从什么地方着手调查呢……”刑事部长非常为难地看着部下们。他们好像也没有什么主意,都阴沉着脸低着头。

“这种事情可能做到吗?”

于是,恩田博士开口了:

“你这样想就对了。”野口博士抱着双臂,点了点头。

“我们有一个方案。”

“您的意思是有人故意引发他脑血栓?”

“是什么?”

“你要让我说多少次才明白?我不是说了一石博士的血管还没有老化到那种程度吗?”

“事实上,几天前我们已经开发出辨认隐藏在普通市民中的冒牌理科人的方法。”

医学博士闻言非常不屑,说道:

“啊?”刑事部长吃惊地从椅子上站了起来,“有这样的方法吗?”

“脑血栓……那不还是病死的吗?”

“有。说不上十全十美,但我想概率应该很高。”

“嗯,”野口博士点点头,“大概是脑血栓。”

“怎么做呢?”

“啊,哦,好像,明白了,”刑事调查官挠了挠头,说,“明白是明白了,可一石博士的死因又是什么呢?”

“原理很简单。和钓鱼一样,首先撒下诱饵,然后静等鱼儿上钩就可以了。只是我们需要在诱饵上下一番功夫,必须使用只有那些冒牌理科人才会去吃的诱饵。”

一口气说完这段话,野口博士冲着呆若木鸡的刑事调查官语气坚定地说:“所以,我们完全清楚一石博士虽然老了,却还没老到足以死亡的地步。我可以明确地告诉你绝对不可能有这种事情。就是他杀。明白吗?”

“那又是什么东西呢?”

“每个人的衰老情况都在本研究所医疗团队的掌握之中,我们依据的是每个人体内的细胞水平。发育成熟的哺乳动物体内的细胞可分为三类:永久性细胞、不稳定细胞和稳定细胞。这三种细胞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少,例如人的末梢血管中的淋巴球数会随着年龄增长而减少,这是因为提供淋巴球的干细胞减少了。这种干细胞属于不稳定细胞。大脑皮质与小脑皮质的神经细胞也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少,肝细胞也一样。神经细胞属于永久性细胞,肝细胞则属于稳定细胞。所以,根据一个人体内的细胞数量就可以了解他衰老的程度。当然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方法,就是看细胞容积是否增大、细胞核是否完整。所以并不是只依据细胞。另外,细胞外基质也会随年龄的增长发生变化。胶原蛋白加快了蛋白质之间的架桥反应,变得又硬又脆。基质蛋白与葡萄糖发生共有结合,把异常信息传递给细胞。至于细胞数为什么会减少,有一种解释极具说服力,即人体内的各个部分都有各自必需的生存因子,一旦生存因子不足,就会诱发细胞凋亡。当然还可以推断为细胞分裂困难。前面讲到的稳定细胞根据需要会发生分裂,但由于存在海弗利克细胞分裂极限,内皮细胞、纤维细胞、平滑肌细胞、胶质细胞等最多只能分裂五十到一百次。关于这个构造,目前我们还在关注染色体的末端粒。真核细胞染色体的两端存在有TTAGGG重复排列构造的端粒,每复制一次,端粒单位都会有所缺失。端粒全部用尽时,分裂也即告结束——这就是我们的假说。”

“在听我解释之前,请各位先听听他怎么说。”

听了刑事调查官的话,野口皱起眉头,深深吸了一口气。

恩田说着指了指坐在邻座的一位年轻研究员。那人站起来,自我介绍是研究量子力学的穴黑。他深吸一口气,急促地说道:

“但衰老总是在不知不觉中悄悄降临。”

“在思考宇宙诞生的问题时,需要有一个虚数时间,这个虚数时间要根据特异点的存在。所谓特异点,是指当宇宙时空收缩到一个点时,空间的曲率等无限放大,从而失去物理意义的场所。”

“关于本研究所所有研究员的健康状况,我们非常清楚。一石博士的确年事已高,但还不至于老死。”

“啊?”刑事部长大吃一惊。

野口博士摇摇头说:

穴黑并不理睬他的反应,继续说道:

“可以认定是衰老而死。理由有三:其一,他年事已高;其二,身上找不到任何伤痕;其三,这里没有盛过毒物的器皿。”

“只要按照爱因斯坦方程式,那么宇宙如果往回追溯,就一定会遇到这个特异点。想要避开这个特异点,就需要虚数时间。也就是说,要想使宇宙之初的这个特异点消失,只要去掉那时候的时空差异就可以。为此我们把时间设为纯虚数。如果要进行详细计算,则可以使用费曼发明的路径积分法,用这个公式把时间t换成虚数时间i×t,写出算式,再计算宇宙的波动函数。”

当地警方马上派出了侦查员。看过尸体,刑事调查官歪着脑袋说:

“等、等等,你到底在说什么?”

野口仔细观察了尸体,随即指示助手报警,理由是“有他杀嫌疑”。

刑事部长话音未落,另一名学者忽然站起来,开口道:

助手发现博士的尸体后,马上找来素来和一石博士交好的野口博士。野口是医学博士,也是生命科学领域的权威。

“相当于蛋白质核心的氨基酸不能换成其他氨基酸。因为一旦换了,固有的功能就无法继续发挥作用。每种蛋白质都有独特的立体形状,其形状在发挥固有功能方面也很重要,所以改变形状的氨基酸的置换是不允许的。由于针对突变会受到好几重制约,氨基酸在进化过程中不能改变功能。”

天体物理学家一石博士死在屏幕一旁,上半身趴在桌上,宛如沉睡一般。

他刚说完,又一名学者站起来说:

“有这样一个系,系中有光源A和反射镜C。假设这个系正以速度v横向移动,那么从光源A发出的光到了C后,C不发生反射。这是因为当光到达C时,C已不在原地。迈克尔逊·莫雷实验解释有误。如果光源和反射镜都在移动,并且光在这两者之间往返,那么光就不仅是从A向C发射,而是呈球面波状散射。因此,在A、C之间移动的光,其表面速度等于c-vcosθ。只要把它们代入近似式,就可以解释这些现象,换句话说,爱因斯坦的理论是错误的。”

“构成物质的最小要素是夸克和轻子。在这些粒子之间,有四个力在相互作用。夸克数是不变的,质子对于四个力又是稳定的。所谓大统一理论就是认为电磁力、强力和弱力原本是一个力,在低能量的情况下看上去却像是不同的力。统一的力同等地对待夸克和轻子,因此必然会发生夸克和轻子之间的相互转换。”

杀 人现场是一间教研室,室内有一块与黑板等大的电脑显示屏,上面有这样一段话。

接着又有其他学者开口:

摘自《超理科杀人事件》

“在一次元中扩大特异点的周边,消除方法与对普通点的处理方法一致。而在二次元中,存在最小消除方法。当达到三次元以上时,就需要采用其他方法……”

2

9

我打开封面,翻看起来。

莫 名其妙!这究竟是在说什么!

摆放整齐的书中有一道光一闪而过,凝神细看时却又不见了。然而我并不认为那是幻觉。我将手伸向光的源头——一本黑色封面的精装书,书名是“超理科杀人事件”,作者为佐井圆州。我想这本书中应该会有科学方面的内容。

书中的人物忽然说起了和故事情节毫不相干的专业术语,令我非常困惑。我完全不理解他们说那些话的目的,也丝毫不知作者的意图。

我差点叫出声来!

但我还是认为作者这样写应该是有用意的,于是决定耐心看下去。书中人物说的内容涵盖量子力学、天体物理学、生物学、医学、基因工程学等几乎所有理科领域。说实话,我对此并不十分了解,但依然一边用手帕擦着额头上不断渗出的汗珠,一边努力往下看。跳过这些内容对于一个理科人而言是难以容忍的。

走过平放陈列着的新书时,一种奇妙的感觉向我袭来。如果用一种令人毛骨悚然的说法,那就是被幽灵抚摸脸颊的感觉。只是并不冷,相反还很温柔。我不由自主地向那边望去。

我终于看完学者们滔滔不绝的讲解时,忽然有人从背后抓住了我的肩。我吃惊地回过头,却见两个身穿黑衣、身材高大的男人正俯视着我。“对不起,请跟我们走一趟。”左边的男人开口道,语气强硬,不容分辩。

然而——

“你们是……干什么的?”我问道。

所以今天我照例目不斜视地直奔文库本书架。

站在右侧的男人从口袋里拿出一件东西,像是证件,上面印着“特别调查官”。

我喜欢看铅字,但绝对不买精装书。理由有三。首先是价格太贵。同样的书,只要耐心等些时候,就会有既廉价又方便的文库本出版。所以对于那些特意花高价买精装书的人,我无论如何也理解不了。其次是携带不便。尤其是现在,页数多的厚书不断增加。拿着这样的书坐在上下班的电车上根本无法翻看,即使躺在被窝里翻看也很令人疲倦。最后是看完后处理起来很麻烦。家里不宽敞,根本腾不出空间存放精装书。如果是文库本,因为体积小,随处可放,即使扔掉也不会心疼。

10

陈列文艺类书籍的书架周围始终人气不旺,竖着畅销书告示牌的书架前也鲜有顾客。能卖出十万本即被称作畅销书的文艺类书籍和首印上百万册也毫不稀奇的漫画之间的区别就在于此。

摘自《超理科杀人事件》

除了杂志架,人气最旺的当属漫画架了。但这里倒没有摩肩接踵,因为每本漫画都有塑封,无法翻看,否则想必孩子们早就把这家书店挤爆了。

“你 们的意思是,”刑事部长说,“把这些内容编成一本书在全国发行?”

曾几何时,多家出版社争相出版科学类杂志,如今却已盛况不再,也许是因为大家都远离了理科。像我这样因科学类杂志停刊而颇感失落的人不是没有,但终究为数不多。

“对,书名就叫‘超理科杀人事件’吧。”恩田博士说。

其中就有科学类杂志。

“书名无所谓。这样做真的管用吗?”

当然停刊的杂志也不在少数,有些是因竞争过于激烈难以为继,有些则是因涉及的领域整体受关注度下降。

“我们已经做过实验。我们要在这本书的封底装一个超微型的脑电图解析装置和发射装置。通过对阅读过程中的脑电波进行分析,可以确定此人是不是冒牌理科人。一旦脑电波超过某个点,装置就会发出警报。”

可能因为是休息日,书店里人很多,大都聚集在杂志区。姑娘们专挑时尚杂志看,男人们则纷纷在找登有香艳照片的杂志,以摩托车和运动等为主题的杂志似乎同样很受欢迎。最近,听说专门报道电视节目的杂志销量也节节攀升。

“这一点我明白。只是,单靠脑电波真的能确定一个人是不是冒牌理科人吗?”

到了车站前,我走进一家书店,打算买一本文库本推理小说,然后去玩一会儿弹子机再回家。

“这很简单,只需要两点即可确定。首先要看这个人在读这本书时是否会跳过这些内容。其次是如果没有跳过去,那么这个人在阅读过程中是否理解这些内容。普通人看到这种内容,不可能不跳过去,而真正的理科人看到这些内容完全能够理解。只有那些不懂装懂还非要看的怪人……”

今 天是星期天,天气非常晴好,我决定步行去车站。平时都是坐公交车去的,其实步行也只需要二十分钟出头。

“就是冒牌理科人?

1

“正是。”

(不喜欢看这部小说的读者请跳过)

原来如此。刑事部长终于恍然大悟。